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建筑学中的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筑学中的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建筑学中,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不仅需要满足功能需求,还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创造舒适、健康、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引入 passivhaus 的理念,通过良好的保温隔热系统、热能回收等技术手段,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建筑还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如气候、地形等。
在热带地区,建筑应采用适合热带气候的设计,增加通风、散热设施,降低室内温度;在高海拔地区,建筑应增加保温隔热层,防止能量流失。
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可持续性。
二、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
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都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
同时,建筑还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阻挡、遮挡,提高城市开放性和通风性,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建筑还应与城市的交通系统相结合,便于居民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人行道、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
此外,建筑还应注重空间布局,使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形成具有社交功能的城市环境。
三、建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需求的关键。
建筑应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的功能性和人性化设计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活动空间和私密性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办公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办公空间和公共区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摘要: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较快,对城市环境构成了一定影响。
如何使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和谐统一,是目前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意义,并阐述相融合的策略,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建筑设计给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在新时期,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重与城市环境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使城市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引言: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越来越重视生态质量,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城市环境进行充分考虑,有效协调好建筑工程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社会效益,还能为城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逐渐增多,使得人们对于绿色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城市情况来看,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住房较为紧张,使得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这样不但给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还给城市环境带来较大破坏[1]。
有的施工单位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材料,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设计人员缺少对城市环境的重视,没有把建筑设计与其进行紧密结合,在此背景下,设计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以城市环境为出发点对建筑进行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因此,设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之间的融合,在确保城市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科学设计,进而使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
2 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环境因素城市环境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含人文环境等,因此,设计人员要进行充分考虑:2.1 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市格局、名胜古迹等,目前人工环境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其进行充分考虑,运用开阔的胸襟进行建筑设计,这样能够把其进行有机融合,使两者协调发展。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建筑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建筑物在城市中更加协调、美观、功能完善。
以下是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1.考虑周边气候条件:建筑设计应考虑周边气候条件,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形态、立面材料和节能措施,例如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遮阳措施,冷地区可以加强保温措施。
2.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建筑设计应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与周围建筑形成一致的风格和氛围。
可以采用与周边建筑相似的材料、色调和设计语言,或者借鉴当地的建筑元素,以保持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3.考虑交通和人流:建筑设计应考虑周围交通和人流情况,合理布局建筑,确保道路的通畅和人流的便利。
可以通过设置人行道、交通广场和公共区域来引导人流和交通流向,确保建筑与周边的交通衔接。
4.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应注重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可以通过设置公共广场、花园、露台等空间,提供绿化、座椅、遮阳设施等设施,以吸引人们停留和社交。
5.合理使用地形: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周边的地形特点,比如山地、湖泊、河流等,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起来。
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景观设计和疏导措施,使建筑与地形相互协调,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6.注重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可以通过节能降耗措施、水资源利用和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手段,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7.与周边设施的协调:建筑设计还应与周边的设施进行协调,例如商业设施、学校、医院、公园等。
可以通过设置便捷的交通连接、提供合理的停车场、创造多功能的共享空间等方式,使建筑与周边设施互为补充,提高生活质量。
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交通情况、公共空间等。
通过注重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使建筑与城市周围环境更加和谐、美观、可持续。
建筑与城市设计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与城市设计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建筑与城市设计: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中,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和城市设计应该以人类行为和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出发点,创造出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一、建筑与人类行为的和谐共生优秀的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类行为的需求和习惯。
首先,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功能性。
一个好的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如住宿、工作等,还要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环境。
其次,建筑还可以通过考虑人类的心理需求来实现与人类行为的和谐共生。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充足的采光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建筑设计还应该关注人们的社交需求,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城市设计与人类行为的和谐共生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布局的过程。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应该能够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首先,城市设计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
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其次,城市设计应该考虑交通的便利性。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拥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此外,城市设计还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绿地和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三、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建筑设计和选择材料应该注重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建筑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和环保。
节能设计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应该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建筑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城市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城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环境敏感区域的保护。
例如,在规划城市时,应该避免建设在水源保护区等关键生态区域。
其次,城市设计应该注重绿地的规划和保护。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是人类对于环境的一种改造和利用方式。
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开始搭建简单的遮风挡雨的构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
现代的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还必须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建筑的依托和背景。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周围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植被等,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建筑的可持续性。
例如,建筑师可以利用地形的高差来设计地下空间,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同时,建筑还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有些建筑会采用绿色植物覆盖,使建筑更加生态友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其次,建筑与人类环境的关系。
人类环境是建筑的服务对象,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例如,建筑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采光设计,增加建筑内的自然光线,提升人们的居住和工作体验。
同时,建筑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社会和文化需求。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各异,以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
此外,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城市是建筑的集聚地,建筑的规模和形态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的高度、密度和布局会影响城市的空气流通、交通流量等。
例如,高层建筑会产生阴影效应,影响周边建筑和街道的光照条件。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筑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者,对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因此,建筑业正逐渐引入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和技术。
例如,绿色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和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建筑智能化系统等都是建筑业朝着环境保护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
现代城市中建筑与环境的艺术设计
现代城市中建筑与环境的艺术设计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外观和形象,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作为当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性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和亮眼之处。
一提到现代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高楼林立、道路纵横、车水马龙、繁忙的商业中心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城市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建筑和环境的艺术设计,它们在城市里扮演着导航员的角色,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节奏。
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艺术设计,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活力、文化的底蕴和人文的魅力,城市不再只是简单的堆砌物,而是彰显着城市精神和文化气息。
在现代社会,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艺术设计也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助手。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规划,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建筑与环境的艺术设计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艺术设计在城市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外观和环境布局,更体现在城市的功能性和人性化设计上。
比如,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和绿地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和实用性,更要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舒适感,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此外,现代城市中的文化艺术设施和景点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方面,它们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建筑与环境的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关部门部门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鼓励和支持新颖的建筑与环境设计,推动城市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和设计中,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出一份力。
而广大市民也要提高对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认识和参与度,珍惜城市的文化遗产,爱护城市的环境,共同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摘要一个城市的建筑代表着城市的总体形象,也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其次通过实例介绍了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及意义等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重要性一、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1、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正面影响1.1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以高层建筑为主,尤其是住宅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密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人口居住的压力。
高层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闲置下来的土地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这些土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还能在城市建筑发生灾害的时候,作为安全区供城市居民使用,大大地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安全指数。
1.2增进人们的交往环境现代的建筑设计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筑有很强的空间重叠性。
所以工作在同一栋建筑内的人们拥有很方便的交通能力,即只需乘坐电梯就可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并且因为建筑设计的特点,可以使得很多的单位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使得人们能够很方便快捷地与他人交流,从而大大改善了人们的交往环境,使得交往不再被遥远的距离所限制。
1.3开辟人们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导航,能够凝聚整个城市的精神力量。
建筑设计能够根据城市的特点,在最合适的地方兴建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
当人们进入城市以后,目光就会被标志性建筑物所吸引。
而作为人们视觉中心的标志建筑,也在散发着其独特的文化韵味,渲染了城市中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人们心中关于城市的精神环境。
2、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2.1使周围环境变得单调我国目前的建筑还主要是方块形的设计,建筑外形相似性很大,并且巨大的建筑尺度也改变了街道的形状,使得街道也变得中规中矩。
这些变化都使得整个城市在整体外观中,被规则的形状所约束,丧失了原有的灵活。
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周围的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厌倦。
浅谈城市建设与环境设计
2 城 市环 境设 计 的主 要 内容
2 1 视 觉 环境 .
作者简介 : 王莺 ( 9 9 ) 女 , 15 一 , 天津人 , 级工 程师 , 高 从事 市政 工程技 术评 审 、 质量 管理 等工作 。
通过对道路 的线形 、 结构 、 色彩 、 绿化 、 品等 小 的设计 , 使城市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具有一种连接 、 隔离 、 遮掩和软化硬质景观的作用。 尤其在高层建 筑 林 立 的 中 心 城 区 ,运 用 道 路 的线 形 、结 构 、 绿 化 、 品 等 手 段 , 形 态 、 条 、 彩 上 , 筑 与 城 小 在 线 色 构 市建筑相结合 的视觉环境 ,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形 象 产 生 愉 悦 的心 理 感 受 。 2 2 空 间环 境 . 城 市建筑与城 市空 间共 同构 筑 了城 市环境 。 随着交通发展 ,立体化交通 已逐步形成 ,互通立 交、 高架道路 、 轨道交 通的兴建对城 市环境 的影 响 日益显现 。因此 , 在城市交通项 目建设 的同时 , 考
收稿 日期 :0 7 0 — 9 20 — 5 2
挥, 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环境的要求 。 城市建设是随着城市交通发展而逐 步拓展 与 完善 的 , 早期城市道路建设主要是 为交通服务 , 解 决居 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随着城市建设现代化发 展, 城市交通 由平面走 向立体化 , 高架路和轨道交 通 的实施 , 出了拓展城市道路 空间功能的要求 。 提 因此 , 强调城市道路环境功能设计 , 不但是体现 以 人 为本 , 提高城市居 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 也是 为适 应城市 空间环境拓展 , 走可持续发 展的需要 。
的避 难 场 所 。
12 环 境 功 能 .
道路是城市结构的骨架 ,城市建筑依据道路 走 向布置 , 反映 出城市的风貌。同时 , 市道路布 城 局又必须与城市地貌特征相适应 。 因此 , 市道路 城 的规划 、 计 、 设 建设 、 理等均应从 城市 的环境整 管 体 出发 , 根据不 同要 求 , 就空 间组合 、 观风貌 、 景 特色建筑 、 道路横 断面布局等进行综合设计 , 使各 种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 、 尺寸 比例 、 色彩线条等 相互 协调 , 和谐美观 , 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整 体水 平, 改善居 民生 活质量 , 给人 以安适 、 心和美 的 舒 享受 。同时也使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得到充分 的发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立面与城市环境协调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立面与城市环境协调原则建筑立面作为建筑物的外部界面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内外环境的桥梁角色。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的设计需要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以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与城市环境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建筑立面的材料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选择建筑立面的材料时,应考虑与周围建筑物以及自然环境的相容性。
如果周围建筑物以红砖为主,那么新建筑物的立面可以选择与之相近的材料,以保持整体协调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和纹理来增强协调效果。
例如,如果某个地区以石材为主,新建筑可以选择与之类似的石材来增强与周围建筑的融合感。
其次,建筑立面的比例和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建筑立面的比例和形式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表现,还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形象和风格相联系。
如果周围建筑物以低矮的平房为主,新建筑物的立面可以选择保持相对平缓的高度和形式,以避免与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冲突。
相反,如果周围环境以高层建筑为主,新建筑的立面可以选择采用更为垂直的形式,以与周围建筑相呼应。
另外,建筑立面的细节和装饰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建筑立面的细节和装饰是展示建筑物风格和特点的重要元素。
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类似的细节和装饰元素,如窗户的形状、立面的图案等,以增强整体的协调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当地传统的装饰手法和材料,以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同时,建筑立面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搭配。
色彩是建筑立面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在与城市环境协调的设计中,可以选择与周围建筑物的色彩相搭配或对比,以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如果周围建筑物以中性色调为主,新建筑物的立面可以选择类似的色调,以保持和谐统一。
相反,如果周围建筑物以鲜艳的色彩为主,可以选择巧妙运用对比色,以凸显新建筑的特色和个性。
最后,建筑立面的开窗和布局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建筑立面的开窗和布局不仅与建筑内部功能有关,也与周围环境的利用和保护密切相关。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美观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综合效益。
为了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和需求。
建筑设计应该根据周围环境的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特点,适应周边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环境,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使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达到“融水于山、融山于水”的效果。
其次,建筑设计需要关注周边的流线和交通网络。
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周围交通网络,合理布局建筑物的出入口、通道、停车场等,建立与周边交通环境的联系,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三,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人文特征。
城市周边环境和城市文化、历史、社会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人文特征,将城市文化和建筑设计有机融合起来,共同塑造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形象。
第四,建筑设计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生态环境,通过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筑的设计来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合理利用太阳能等功能,实现环保、节能、自给自足的理念。
最后,为了实现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合理布局绿化带和公共空间,增加户外活动场所等。
同时,还需要通过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更新、推广和应用来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和节能性能。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极为重视的问题。
通过根据周边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关注周边的流线和交通网络,关注周边环境的人文特征,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才能够最终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物,并引领城市不断发展壮大。
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88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城市发展模式和形态也逐渐完善,高层建筑物逐渐崛起,这样的结构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生态环境的表现建筑物是当前城市环境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建筑也是人们生存的空间,每一栋建筑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环境和结构空间,城市建筑物的设计就必须要和环境艺术相结合,要充分按照环境艺术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思想理念去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建筑变得更为丰富和生动,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价值。
1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意义认识1.1 建筑设计意义的认识当前对于建筑设计的内涵理解,国内建筑行业很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自身观点,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可以概括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室内空间的美观和使用等要求,与此同时,在建筑物外部的形态上,其自身所具有的风格和周围环境,城市自然文化环境和城市整体的规划有一定的协调效果。
狭义可以大致概括为,建筑物在施工之前,建筑设计人员按照修建的任务需求,全方位地分析建筑物施工以及施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故等,这个时候建筑人员就必须要从建筑设计方案,图纸以及相关文件资料当中去满足施工方的具体需求从而进行更为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
这两种建筑设计内涵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的,在某种程度上只要去满足其中一个内涵就能让城市建筑设计变得更为完善。
1.2 环境艺术设计意义的认识生态环境艺术在其意义上除了建筑自身的科学造型之外,更为突出的是建筑自身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建筑科学设计,其主要是重视建筑自身和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将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列为一个主要设计目标,要在设计好建筑的同时还要让其能够和生态环境艺术相融合,要设计出健康、方便、具有美感的居住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居住人群和建筑之间的和谐,从而还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还能让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变得更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一、主要内容1. 融入自然环境建筑设计在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时,首先要融入自然环境。
良好的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覆盖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避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建筑作品。
2.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建筑设计还应当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建筑设计应当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在建筑外观、材料选用、建筑风格等方面体现地域特色,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 融入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建筑设计应当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布局、高度、容积率等因素,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衔接,形成有机的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4. 提升城市形象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还应当提升城市的形象。
高品质的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城市个性,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城市聚集。
二、可行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规划体系要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
这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城市规划标准和规范,明确建筑与周围环境融合的原则和措施,促进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城市,要加强保护和规划管理,确保建筑设计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特色。
2. 加强环境评估和监测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需要加强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在当今高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与周围城市环境的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仅仅注重建筑自身的造型和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因此,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分析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结合建筑的设计应该与周围的城市环境有机结合,使建筑成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
如何让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首先应该考虑地域特征。
建筑师应该尽量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将地方特色自然的融入建筑。
同时,在建筑的外观上或内部装饰上也要选用符合当地传统文化和环境的材料和元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其次,建筑的设计应该尊重周围环境的人文历史,如保留周边古迹,将其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
最后,建筑设计要注重与周边建筑的衔接,统一建筑高度和风格,使之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
这种有机的建筑形态就像一个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
二、建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和工作需求,更重要的是让建筑脱离单一的功能,成为一个社会活动的场所。
建筑师应该站在人性化的角度,根据不同人群和社会需求,设计建筑内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交际区、休闲区、文化区等,使建筑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建筑的不同需求。
同时,建筑的设计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时代感和现代化的思维,特别是对于商业、交际、文化类的建筑,应该根据时代发展趋势进行设计,营造时代氛围,吸引人群。
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建筑在设计的同时,需要考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因素。
因此,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密切。
建筑师应该在建筑的形态和结构上尽量采用符合生态要求的设计,如在建筑的外墙上安装太阳能板,运用防雨采光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技术,使建筑体现出周围自然环境的特色,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建筑作为城市的载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与周围环境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也能够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一、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对于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设计要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与周围建筑相呼应,这样可以增强城市的整体品质和美感。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比如地形、气候、植被等,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周围的社会环境,比如人群的活动习惯、文化传统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周围的居民和社会。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1、适应地域环境建筑设计应当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等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炎热的地区可以采用通风良好的建筑结构,或者利用遮阳设施来降低建筑能耗。
在多雨的地区可以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地域环境的差异,以便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2、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建筑设计要尽量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避免造成不和谐的视觉冲击。
比如在保留历史建筑的新建的建筑可以融入使整个城市的风貌显得更为统一和谐。
或者在商业区域的设计中,考虑到周围的建筑高度和密度,以便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建筑设计应当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好地为自然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比如在土地利用上要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对农田、湿地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的破坏。
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绿化植物的使用,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当前,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不再只是简单的建筑物,而是要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更好融合,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主要内容1. 保护与融合自然环境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山脉、水系、森林、湿地等,这些自然环境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需要得到保护和利用。
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保留周围的自然环境,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比如利用山势、水体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效果。
2. 借鉴与融合历史文化城市周围通常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历史文化包括建筑风格、艺术品、纪念物、传统习俗等,这些都是城市的文化资源,也是城市的一部分。
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借鉴周围的历史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建筑融入周围的历史文化中,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3. 强调与融合城市功能城市的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个建筑物,它们应该是城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功能的一部分。
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性,满足城市的需求,使建筑与城市功能相融合,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4. 强调与融合人文环境城市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也是人文环境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文化。
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文环境,使建筑更适合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符合城市居民的审美和文化需求。
二、措施1. 建立与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将城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纳入规划范围,统筹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功能需求、人文环境等因素,形成整体的城市规划,并引导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
2. 加强与完善建筑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各类建筑设计标准,推动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融合,对建筑的形态、材料、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规范,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周围环境。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摘要】城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从城市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入手,探讨了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环境融合对于建筑设计的实际影响。
在我们强调了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融合的关键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环境、融合、重要性、内容、措施、案例分析、关键意义、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更应该与城市周围的环境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建筑设计的协调配合,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空间的紧张,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问题变得愈发紧迫。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因素,使建筑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融合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措施,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周围环境特色,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衬托,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气质和文化底蕴,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复杂课题,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将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起来,成为了建筑师、城市规划者和政府决策者所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定义、意义、主要内容及措施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定义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意味着建筑设计要与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的建筑。
1. 提高居住舒适度:建筑与周围环境融合,可以使建筑更好地顺应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增强城市形象: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可以使城市在建筑风貌上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增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3. 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1. 自然环境融合: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地形和水体等自然元素,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社会环境融合: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周边的社会环境,合理规划建筑功能布局,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3. 文化环境融合:建筑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创造出有地域特色的建筑。
4. 历史环境融合:在城市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建筑设计要保护和利用好城市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使新旧建筑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1. 加强规划引导: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手段,引导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确保建筑的发展符合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
2. 完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进行规范和约束,从法律层面促进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
3.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意义和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质。
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
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
的人口聚集地,它更是一个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
而城市的
各种景观建筑则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与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息息相关。
现代城市的特点之一是高速度的发展。
城市发展的速度越快,人们对城市的要求就越高。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注重对城市文化及景观建筑的重视。
城市景观建筑
的特点与城市诉求的多样性紧密相连。
城市景观建筑是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空间和环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市景观建筑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艺
术元素,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品位,使城市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现代城市的建设必须更加注重城市景观建筑的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充分
体现科技、文化、环保、社会等因素,通过整合各种自然元素,保护自然资源,强化城市
景观建筑的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化气息,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
代城市。
同时,在城市景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注重城市的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
如在
设计公园、花园等景观建筑时,必须考虑到景观建筑的园林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等,同时注重节能环保,提高城市可持续性。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简议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措施摘要: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些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却没有站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忽略了建筑对城市周围环境的破坏,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建筑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联系,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对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内容及其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周围环境;联系;融合;特征;意义;内容;措施1 建筑与城市周围环境的主要联系建筑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联系主要表现为:(1)建筑与城市社会环境的联系: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的不同,我国形成了独具人文特色的建筑,而且这些建筑能够与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突出城市的主要特色,逐渐的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主要原因是在建筑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理念的人性化,主张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重视当地发展的历史文化,吸取前人和自然和平相处的原则,以逐渐的贯彻和落实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2)建筑与城市自然环境的联系:人类的进步发展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因此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自然环境,现代建筑倡导的是适应周围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土地和水的消耗,应以具体发展的实际为依据,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而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使建筑的各个过程能够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2 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主要特征建筑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融合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时间空间融合特征:第一、时间融合特征。
时间上的融合是指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从融合到不融合、再从不融合到融合的一个周期性循环过程,在这一循环过程当中,建筑与环境二者之间是共同进步发展。
第二、空间融合特征。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建筑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相互适应,两者之间必须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2)結构层次融合特征:第一、结构融合特征。
建筑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探讨
建筑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探讨建筑设计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环境对建筑设计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并分析这种关系对城市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一、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
首先,地理位置对建筑设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在山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地形影响,而在海滨地区则需要考虑到防潮、抗风等因素。
其次,气候条件也是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于气候寒冷的地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保温和采暖等问题;对于气候炎热的地区,则需要考虑到通风、遮阳等因素。
此外,自然资源的利用也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
例如,水资源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等都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考虑。
二、建筑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建筑设计对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主要指的是建筑对土地利用、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面,建筑的规模和布局会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能源消耗方面,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建筑的设计密切相关。
例如,高效的隔热设计和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水资源利用方面,建筑的雨水收集和利用,以及节水器具的应用都可以对水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间接影响主要指的是建筑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建筑的设计可以对室内环境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采用环保材料和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建筑的设计也会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例如,建筑的规模和布局可以影响周边的生态景观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三、建筑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建筑设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秀的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
建筑是城市的名片,独特的建筑设计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树立城市的品牌形象。
其次,建筑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摘要:要想实现高层建筑与城市总体及高层建筑本身的和谐,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相关因素。
文章探讨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调,提出高层建筑设计要与城市环境融洽。
关键词:城市环境;高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这个城市人口快速膨胀时代,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土地等方面的优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造型和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高层建筑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融入到整个城市建筑设计中成为高层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建筑与人的和谐
(一)功能性、方便性、人性化三者缺一不可
建筑在设计之初的设计需求已经清楚交待了该建筑必须实现的功能,这一点是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居于其间的人的生产、生活的方便性以及人性化。
(二)艺术性与品味性不可或缺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艺术修养,没有艺术修养做为储备的建筑设计师绝对不会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要有恒久的艺术性,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很难。
建筑的品味性要让人乍看之下惊艳,细看之下又觉回味无穷,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仅要在宏观上布局雄伟,更要在微观的装饰上巧妙设计。
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共生
(一)城市整体环境控制
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高层建筑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及清晰的城市结构。
高层建筑设计从技术上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城市轮廓线、建筑高度分区、景观
视线走廊。
城市轮廓线是人们感知城市的视觉方式,这其中,起最大作用的是高层建筑,其布置应有机统一。
首先,为避免高层建筑相互干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应统筹规划,采用不同的高度,彼此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组成相关的构图,而从单个高层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应以统筹规划所得出的构图作为参照依据和蓝本;其次,顶部的设计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
高层区分要从城市的横切面来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使得高层建筑物错落有致,避免高层建筑密集,产生拥堵感和紧迫感。
另外,每个城市都有代表其形象的独特景观,对此,高层建筑应当避免,防止高层建筑对其遮挡和破坏,如果高层建筑有利于城市环境,那么在设计的时候便要充分研究原有的景观特色,在设计的时候加入原有的景观要素,达到相似、对比或者渐次和谐。
(二)空间一体化、系统化及网络化
建筑的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而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
在城市中,一个建筑综合体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心。
由于其具有建筑规模巨大、各种功能异常复杂、使用建筑的人数众多的特点,所以对其交通流线的组织和交通空间的创造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交通空间的组织上的设计策略应注重削弱室内外、地面上下的隔阂,形成立体网络状的连续统一的空间体系。
(三)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过度集中布置。
(四)建筑设计的宜人化
(1)建筑设计的宜人化,首先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整体考虑,包括与城市其它相关职能的融合,区域内公共步行系统的良好设计等。
让人始终处在一种方便、轻松且不受城市紧张生活干扰的状态;
(2)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精美的绿化、喷泉、座椅、雕塑、
铺地等环境设施,创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在优美的环境中身心得到最大限度地享受;
(3)重视区域内城市环境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为建筑环境赋予有内涵的场所特征,增强其可识别性和与人的情感交流。
(五)建筑设计的集群化、规模化、综合化、全面化。
目前许多城市整体城市形象不明确、不突出的原因,首先在于单体的建筑设计很难树立城市的主体形象,建筑设计没有规模化、集群化。
同时,建筑设计时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上的不和谐。
因此必须有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观念。
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
三、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污染也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建筑设计需要更高、更新、更为客观的理念。
而在现如今的城市建筑中,高科技智能建筑、绿色生态建筑、实用主义建筑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类型。
(一)舒适型建筑
这种建筑对其空间的安排要求比较合理,要求空间的各个功能要有其合理的尺度比例,分区明确,各得其所。
这种建筑设计方便了物品的摆放以及人的活动空间并且具有相对的私密性。
此种建筑对室内的环境质量、采光、通风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空间的使用率高,符合现在日益紧张的空间要求,并且可以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是追求时尚与舒适的人群比较喜欢的建筑类型。
(二)智能型建筑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到来,高度发达的电子科技,迅猛增长的通信技术以及后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智能型建筑随之诞生。
作为具有创造性的建筑类型,智能型建筑就是把计算机等新型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建筑艺术之中,使人通过多媒体通信,智能保安等获得合理投资信息,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
(三)节能型建筑
由于资源的日益紧张,节能成为了我们的热门话题,而随着科技进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太阳能、风能的直接利用,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这些节能技术的发展,都促使了低能耗建筑的大量兴起。
(四)生态建筑
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是如何科学地解决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所谓“生态建筑”,其意义就是要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建筑的问题,要把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建设活动中去,最优地处理人类的城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为城市发展中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新的
建筑设计理念,使城市在建设中,更多地做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当今渴望回归的城市人眼中,以绿色为基础的生态型建筑无疑成为最理性的选择。
生态建筑主要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尊重当地的地形样貌,动植物分布以及气候特点,实行因地制宜。
并且能够整体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在如今的建筑设计中,最直观和最普遍的生态建筑就是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自然元素与城市建筑的结合。
利用绿色植物来弥补由于钢筋、水泥的大量运用而造成的城市生态缺陷,利用植物本身的调节能力来改善建筑内部空间的物理环境。
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主要是绿色元素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并不仅仅是一种附加的关系。
绿色建筑设计将恢复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目的之一,使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设计有机结合,使得建筑绿化设计从单纯的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逐步走向城市生态化的转变。
结语
城市的整体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城市设计既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功用,又要关注人民生活的安全、健康和文化传统,只有将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相融合,才能建设出美丽、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那就一定能够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城市建筑设计思想,并有利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中国特色主题创建。
参考文献:
[1]郭讯. 中国元素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2]吕晓峰.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吉林大学,2013.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