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灭火,控制火势,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事故现场的队干、班组长应依照火灾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2.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迅速成立救灾指挥部。
值班领导在矿长、总工程师未到之前应立即会同救护队、通风部长、机电部长等,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抢救灾区的人员和灭火工作。
3.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
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油脂类火灾严禁用水灭火。
4.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情况,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5.当井下火灾无法直接扑灭时,必须采取封闭火区的措施,由总工程师领导封闭火区的工作。
6.出现事故时,遇险人员应按下列原则撤退:
(1)凡是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逆风流撤离事故地点,按规定路线升井。
(2)凡是位于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顺风流选择最近路线或通过风门进入进风风流中去,然后按规定路线升井。
(3)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测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观察风流的变化情况,防止煤尘飞扬、瓦斯爆炸和风流反向。
(4)不得随便改变灾区通风系统,需改变时必须由总工程师批准。
矿山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矿山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一、火灾现场应急处置
1. 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停止燃烧源并关闭相关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3. 使用灭火器材或灭火器具进行初期扑救,尽量控制火势。
4. 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域。
5. 着手组织现场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及时撤离。
二、通风系统关闭
1. 在发现火灾后,立即关闭通风系统,避免火势扩散。
2. 启动排烟设备,迅速排除烟雾,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三、应急救护
1. 发生火灾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组织第一时间救援和伤员转移。
2. 确保现场有足够的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及时进行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援。
四、隔离封闭
1. 确保火灾现场周围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并进行现场隔离封闭,防止外部人员越过警戒线。
2. 通知相关部门封锁事故现场,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模版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模版煤矿井下火灾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对矿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发生煤矿井下火灾的时候,必须立即采取抢救处理措施,以尽快控制火灾扩散,保障人员安全,并尽可能减少损失。
一、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1. 加强火灾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火灾预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2.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定期检查维修设备和电气设施,防止设备老化和故障引发火灾。
3.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确保及时发现火灾,减少火灾蔓延的时间。
4.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装备,在事故发生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
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采取行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矿工撤离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应按照矿井应急预案有序进行。
2.报警求援:通过通讯设备或报警系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救援队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组织救援。
3.切断电源:关闭电源,切断电气设备,以免电气火花引发更大的火灾。
4.避开有毒有害气体区域:在火灾发生时,燃烧产生的烟雾常常带有有毒有害气体,矿工在撤离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气体,以免中毒。
5.尽快控制火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对火源进行灭火,防止火势扩大。
6.组织事故应急救援:立即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同时,根据情况,对井下的其他设备和物资进行转移,防止火灾蔓延。
7.控制火势蔓延:利用遮挡物、水幕等手段,尽量控制火势蔓延,防止火势向其他地方扩散。
8.救援矿工人员:将被困人员迅速救出,并进行必要的急救和抢救处理。
9.建立现场指挥部:在事故现场建立指挥部,统筹组织各项救援工作,保持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10.制定救援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明确救援的目标和措施,并及时调整方案。
11.搜救遗留人员:对于火灾控制后仍有失踪人员的情况,组织队伍进行搜救工作,尽量找出被困人员。
12.伤员处理:对于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保证其生命安全。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矿井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其中,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到位,将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完善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1. 启动应急预案: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流程进行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
有关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事故情况,及时组织抢救和救援。
2. 抢救被困人员:在火灾事故现场,应尽快救出被困人员,避免人员伤亡损失。
3. 关停设备、切断电源:在事故发生后,应尽快切断电源,关闭井门和各种设备,以避免事故扩大,引起更大的损失。
4. 监测火灾情况:在事故现场要随时监测火灾情况,判断火势蔓延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二次事故,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5. 资源投入:向事故现场投入各种保护、抢救、救援设备和物资,尽可能的增加事故救援的成功率。
6. 组织组织清理现场:在救人过程中,应随时清理现场,以便进行下一步救援。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对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建立,是保障矿山生产及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应急响应指挥部:应急响应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各种应急措施的实施。
2.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矿井火灾事故,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对有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演练,确保全员掌握应急处置应对的能力。
3.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根据矿井特点和应急需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抢险救援设备和药品物资等,储备足够的救援资源。
4.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要求应急队伍平时要保持状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迅速处置。
5. 完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矿井企业应加强与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强化“预防为主、应急为辅”的理念,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一、概述矿井火灾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灾难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引发火灾的原因较多,如人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等情况。
矿井火灾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迅猛性、毒性等特点,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和避免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必须建立和完善矿井火灾应急处置流程,科学、有效地应对矿井火灾事故发生。
二、矿井火灾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现阶段在矿井进行日常作业中,发现矿井内存在火源和冒烟情况时,应立即向煤矿领导和安全专家报告,同时将现场人员及时疏散,并关闭矿井进风道和控制风门及时采取空气隔离措施,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逃生。
2. 应急预警阶段煤矿领导和安全专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警机制。
首先,启动井下报警装置,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准备应急措施。
其次,启动井上报警装置,通知煤矿领导和专家及时赶赴现场。
同时,启动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本地区公安、消防、人防、医疗救助、交通管理等各方面力量,进行全面协调和配合。
3. 救援处置阶段一旦确认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应马上采取救援处置措施。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及时派遣井下队伍和救援车辆到事故现场。
其次,启动水幕隔离、泡沫扑灭、逆向通风等救援操作,确保现场火场得到及时控制。
然后,开展开采井的布置和转移工作,确保矿井关键区域及附近人员安全。
最后,启动应急动力系统,保证矿井供电、通讯、通风等系统的正常运转。
4. 事故调查与分析一旦事故救援有序进行,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与分析,全面深入地查明事故原因,破译事故“案例”,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煤矿安全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注意事项1.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2. 加强设备设施维护管理,确保关键设备状态良好。
3. 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安全措施”,杜绝违规操作。
4. 持续加强煤矿危险因素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开展防范和预警。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矿井发生火灾时,矿长或者主管人员应立即启动矿井应急响应计划。
首先要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快速判断火灾的危害程度和可能的演变趋势,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二、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一旦发现火灾,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矿井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等。
在通知时要提供准确的火灾信息,包括火灾地点、严重程度、可能的危害和所需的救援措施等。
三、疏散人员和封闭通风系统一旦矿井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疏散矿井内的所有人员,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及时封闭通风系统,防止火灾蔓延。
如果火灾蔓延到井下工作面,要及时封闭工作面,并将井下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四、启动矿井灭火系统一旦矿井发生火灾,要立即启动矿井的灭火系统,包括喷雾冷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和水幕隔离系统等。
同时要及时排除火灾部位的油气或煤尘等可燃气体,防止火灾蔓延。
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要立即组织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包括矿井职工、专业救援队员、消防人员和医疗人员等。
要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合理分工,迅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六、使用有效的灭火装备和技术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要根据火灾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灭火装备和灭火技术。
可以使用水雾灭火、泡沫灭火、干粉灭火等方式,迅速扑灭火灾,防止火势扩大。
七、确保灭火安全在进行灭火工作时,要确保灭火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要对煤层和瓦斯浓度进行监测,确保灭火作业的安全。
同时要注意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包括地质灾害、爆炸灾害和瓦斯突出等。
八、防止火灾蔓延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火灾的蔓延。
可以通过封闭通道、施加阻隔层、切断煤层供氧等方式,控制和遏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九、做好火灾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工作一旦矿井发生火灾,要及时做好火灾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工作。
包括对火灾的原因、危害程度和灭火效果进行记录,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矿井火灾的处理方法

矿井火灾的处理方法矿井火灾是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由于矿井内部地质条件较为恶劣,且存在大量的煤尘和氧气等易燃气体,一旦出现火灾,往往难以控制,危害极大。
因此,矿井火灾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一、预防措施预防矿井火灾的发生是处理矿井火灾的第一步。
应该加强矿井的监测、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矿井内部的通风设施、管道和电缆等正常运行,同时督促矿工过程中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防止不正当的行为导致火灾事故。
二、扑救措施一旦发生矿井火灾事故,需要立刻采取行动进行扑救。
常见的扑救措施有以下几种:1. 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包括干粉、泡沫等灭火器材。
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小型火灾,能够有效地控制、扑灭火灾。
2. 关闭进风口、疏散矿工,控制火灾的蔓延:如果火灾范围较大,难以直接扑灭,应该尽快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保证矿井内部的通风情况不会加剧火势。
然后疏散矿工,确保他们的安全。
接着要根据火源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灭火手段控制火灾。
3. 喷雾降温:煤层着火后,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和火区周围的空气相混合,灼热的气体会加剧火势。
这时可以通过向火区喷出水雾等形式的水雾灭火措施来降低火灾现场的温度,缓解火势,便于扑救。
4. 贯通控制方法:此方法依靠贯通煤层、控制煤层压力并喷撒灭火气体的方法降温,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
三、救援工作一旦火灾得到控制,救援工作也要保证到位。
这包括对被困人员的营救、伤者的抢救和被毁损的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引导矿工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己应对危险状态下的应急避险能力,避免重大灾难的发生。
总的来说,处理矿井火灾需要小心谨慎、科学有效的手段和严密的预防措施。
只有秉持着“预防优先、扑救为主、救援即要”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矿井自身的运营安全。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在矿山生产中,火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灾害,无论是在地下矿井还是露天矿山,都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矿井火灾发生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被困人员的安全,保护环境,保障生产。
一、事故发生时的初步处理:1.首先要把过火区的电源切断,停止矿井内所有设备的运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时向现场送水,防止火势蔓延。
2.尽量找到失联和被困人员,以便及时救援。
在确认失联和被困人员的位置后,立即联系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3.停止矿井内的通风装置,避免火势加剧,并减少火灾造成的有毒气体和烟雾。
同时,关闭所有与过火区相连的矿井口,避免火灾扩散。
二、组织救援队伍:1.及时组织救援队伍,分配任务,明确责任。
组织队员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材,在火场周围建立防护区域,确保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安全。
2.火灾救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因此在组织救援队伍时,要确保指挥部的领导、救援队伍的合理配置,确保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使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优先保障被困人员的安全:1.优先考虑救援被困人员,尽量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针对地下矿井火灾事故,救援工作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现场信息,因此判断事故情况时要十分谨慎,避免因救援人员未经判断就投入到火场中,造成更大的危害。
2.针对矿井火灾事故中长时间被困人员的情况,应及时给予一定量的食物和水,并配备合适的救援器材进行救援。
三、处理火场:1.要及时控制火势,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针对矿井火灾事故中拥有大量尘炭粉尘的可能,在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造成二次灾害。
2.灭火后要注意处理火场的污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
四、预防矿井火灾事故:1.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预防,才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对于地下矿井,首先要加强通风和灭火设施的建设,明确工矿安全责任人的责任,建立矿井安全预警体系,及时预防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
井下发生火灾后应急预案

井下发生火灾后应急预案一、概述井下发生火灾是煤矿企业面临的重大安全事故之一,其对矿工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密切关注井下火灾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下面就井下发生火灾后的应急预案进行详细规定。
二、火灾发生后的立即措施1、立即启动火警信号,通知现场矿工和其他相关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场所。
2、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到发生火灾的现场。
3、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火灾情况,请求支援并组织救援。
4、在火灾现场设立前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5、对易燃易爆、易氧化物品及设备进行清点,确保不再继续燃烧。
三、应急救援措施1、针对火灾点,迅速调派救援人员和物资到现场进行扑救工作,确保及时有效控制火势。
2、全力开展现场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3、联系专业救援队伍对特殊区域进行救援,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
4、安排人员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调整,确保可靠供氧。
5、在现场设立医疗点和物资储备点,做好现场伤员的救治和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后的恢复重建1、火灾得到控制后,立即开始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排查,确保无余火隐患。
2、开始对受损设施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生产设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组织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4、组织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5、向上级主管部门适时进行事故报告,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以上所述应急预案为井下发生火灾后的常规处理程序。
针对具体情况,煤矿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预案制定和实施,以达到更好的应急处置效果。
同时,也呼吁相关单位加强火灾防范和安全生产管理,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确保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方法

as long as you try very hard,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方法(1)煤矿火灾现场人员初期的处理——为使火灾刚发生时得到及时处理,《小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长及调度室(值班室)。
现场负责人应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立即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在未接到指挥部命令前进行灭火时,应保持原有通风条件,不许随意改变。
电气火灾或火灾危及电气设备、电缆时,应先切断电源。
如果电源开关处于瓦斯超限区,则到远离此处上段无爆炸性气体危害的开关处切断电源。
灭火时不能让大量人员涌入火区。
有煤尘爆炸危险时,还必须防止煤尘飞扬。
如有瓦斯聚积可能,又无检测手段时,应立即撤出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汇报。
(2)矿(井)、企业调度室的行动矿(井)调度室接到火灾报告后,必须问明火灾发生地点、火势发展情况、现场人员撤离情况,灭火方法和安全情况。
按《计划》规定的报告程序通知有关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矿井值班领导在矿长、技术负责人未到达前,应与矿井救护队、通风区、队长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人员与灭火。
抢救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监测瓦斯、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变化,防止煤尘飞扬,注意风流变化与顶板安全。
遇情况恶化,立即撤出灾区。
与此同时,矿调度室接电话后,立即问明火灾情况,按全矿灾害抢救指挥部人员名单通知矿长、技术负责人、救护队及有关领导。
(3)指挥部的行动抢救指挥部成立后,应立即执行指挥任务。
如听取汇报知道现场火势未能控制、火势仍在发展,则应根据侦察情况,选择安全、适当的地点建立井下指挥基地,研究制订行动方案。
方案的主攻目标是迅速救出灾区人员,同时进行灭火。
救人应首先抢救受轻伤、重伤与遇险待救人员,最后搬运出遇难者遗体;灭火时应以直接灭火方式扑灭火灾,消除火源。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预防措施1.做好矿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开展综合治理。
2.加强火灾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3.严格执行矿井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火灾监测和预警。
4.确保矿井的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和水源设施等关键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5.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发生火灾时的处置措施1.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向矿山领导和消防部门报警,同时通知有关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迅速疏散人员。
矿工、工程师和其他职工在发现火灾后,要立即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疏散方案有序撤离矿井,并确保人员不乱、不慌。
3.阻隔火灾区域。
在火灾初期,可以利用隔离门、防火墙等设施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关闭通风系统,减少氧气的供应。
4.启动灭火设施。
矿井应当配备有灭火器、喷淋系统、消防水炮等灭火设备,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启动这些设备进行灭火。
5.安排救援人员。
灭火同时,要安排专业的救援人员进入火灾区域进行搜救,确保没有人员被困。
6.沟通协作。
在应对火灾事故中,各级责任人员要及时沟通协作,统一指挥,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三、救援工作1.建立救援指挥中心。
在矿井火灾事故中,要建立统一的救援指挥中心,协调调度各类救援人员和装备,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迅速搜救被困人员。
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派遣专业的救援人员进入火灾区域进行搜救,确保被困人员得以及时救出。
3.组织灭火工作。
在矿井火灾事故中,要组织专业的灭火队伍进行灭火工作,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4.安排伤员救治。
在火灾事故中,要迅速安排伤员的救治工作,组织专业的医疗队伍进行伤员救治,确保受伤的职工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5.加强沟通协调。
在救援工作中,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四、事后总结1.及时进行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完善防火措施。
煤矿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煤矿井下火灾是一种严重的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地下瓦斯爆炸,对矿井的安全造成更大威胁。
因此,煤矿井下火灾的现场处置方案需要高度重视和科学规划。
本文将从火灾现场初期处置、火源隔离、人员疏散、灭火救援、事故调查等方面,详细介绍煤矿井下火灾的现场处置方案。
一、火灾现场初期处置1、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响应:一旦发现火灾,立即通过无线对讲机或电话联系矿长、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并启动煤矿应急响应预案,调度应急队伍及时赶赴火灾现场。
2、随即关闭供电:火灾现场的供电设施极易引发二次事故,所以需要迅速切断电源,以免火灾蔓延。
3、阻隔燃烧源:首先要确定火点位置,并尽快将其与其他易燃物隔离开,以防火势蔓延。
4、组织人员疏散:对火灾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组织疏散,确保每个人员都能够安全撤离井下。
二、火源隔离1、封堵通风系统:火灾会大量产生有毒烟雾和有害气体,通过通风系统向井下输送,加剧火势。
因此,需要尽快切断通风系统,并进行封堵,使烟雾和有害气体无法进一步传播。
2、封堵瓦斯管道:煤矿井下瓦斯管道是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立即封堵瓦斯管道,以防止瓦斯泄漏和爆炸。
3、堵塞运输道路:在火灾现场周围的运输道路上设置隔离带或堵塞措施,防止火灾蔓延和运输设备的引入。
三、人员疏散1、按照预定的疏散通道:对于井下人员疏散,需要按照预定的疏散通道进行,避免拥堵和混乱。
2、迅速组织疏散队伍:煤矿需要提前制定疏散预案,并确保预先组织好疏散队伍,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
3、专人指挥疏散:在疏散过程中,需要有专人指挥和引导,以确保每个人员都能够顺利撤离。
四、灭火救援1、火灾现场勘查:在疏散人员后,需要派遣专业人员进入火灾现场进行勘查,了解火势、燃烧区域和火源等情况,为灭火救援提供准确的信息。
2、选择灭火方法:根据火势和燃烧物质特性,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如喷雾灭火、干粉灭火、泡沫灭火等。
3、火灾扑灭:在进行灭火救援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并确定灭火方向,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势。
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置措施

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置措施一、事发前的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矿井内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矿井是否会出现火灾事故,因此矿井管理者需要对矿井内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矿工和矿井管理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了解矿井火灾事故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定期排查隐患矿井管理者需要定期组织对矿井内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
二、火灾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启动事故预警系统一旦矿井内发生火灾事故,矿井应立即启动事故预警系统,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尽快撤离现场,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
2. 及时通风和疏散人员矿井火灾事故后,矿井管理者需要立即启动通风系统,排除火灾事故产生的有毒气体,确保矿工的安全撤离。
3. 集中指挥和协调救援力量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后,需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集中指挥和协调各方救援力量,迅速组织事故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确保救援物资供应救援指挥部需要确保救援现场所需的救援物资充足,包括救援设备、防护用具、医疗物资等,以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实施分散疏散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矿井内的人员需要根据所处位置和火灾情况,进行分散疏散,避免出现人员集中撤离造成的混乱和踩踏事故。
6. 组织抢险救援矿井火灾事故属于特殊情况下的抢险救援,需要组织专业的抢险力量进入现场,进行明火扑救、救援被困人员等工作,尽快控制火势蔓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事后的整改和总结1. 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后,需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2. 整改事故隐患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矿井管理者需要立即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3. 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矿井管理者需要对事故处置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吸取教训,改进应急救援预案,提高矿井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矿井井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和原则

矿井井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和原则一、处理措施1、撤退灾区人员(1)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位于灾区人员首先尽快撤离灾区,紧急时撤到安全地点或升井。
(2)救灾时,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遇难人员,并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避灾时,人员在班组长的带领下,有组织地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在避灾过程中,有组织地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在避灾过程中,要听从指挥。
撤离时,要至少两人一组同行,不准单独乱跑,进入避灾硐室后,要不断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求助,撤退时要注意风流方向,并应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2、避灾措施(1)迅速转入独头巷,最好是全岩巷内,关闭局扇,切断风筒,堵住入口,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2)暂时不能撤出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运动,并在避灾地点巷道口悬挂矿灯,工具或定时敲打管子,铁道等发出信号等待救援。
(3)避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管路,以便向避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4)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无其它巷道躲避时,避灾人员要注意爆炸冲击波方向,要迅速背着冲击波方向倒在水沟中,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以隔绝火焰或高浓度有害气体的伤害。
待冲击波过后,迅速戴好自救器,迎着风流方向到安全地点。
二、处理矿井火灾事故时应遵循的原则1、控制烟雾的蔓延,不致危机井下人员安全。
2、防止火灾扩大。
3、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4、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
5、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6、加强通风。
三、现场人员的救灾原则1、“沉着冷静,正确防护,辨准火情,合理处置,及时汇报,发出火警,迅速撤离”。
2、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3、切断火区范围内的一切电源。
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方法

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方法矿井火灾事故是矿山工作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它的发生往往会给矿山企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生矿井火灾事故时的基本应对措施1、及时疏散人员。
发生矿井火灾事故时,要迅速疏散所有值守矿工,保证矿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封堵通风系统。
密闭矿井和封堵通风井,以减少火灾扩散的范围。
3、关闭电源。
关闭电源避免火源的继续产生和电器设备引起的其他事故,同时,减少救援现场电力危险。
4、启动灭火设备。
火灾事故发生后,利用现场的灭火设备进行初步的灭火处理,限制火灾的扩散。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专业救援方法1、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矿井应急救援队伍,队伍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了解各种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现场救援方案,掌握矿井内技术情况和防灾知识。
2、自救自救是事故发生后,最有效的救援方法之一。
首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制疏散所有工人。
其中,已受伤或遇险者应在逃生过程中给予帮助,将其安全带离事故现场,减少人员伤亡。
3、矿井救援设备使用引进先进的救援设备,如救生绳索、肺罐、防毒面具等,并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救援设备的使用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有效地救援受困在井下的人员。
4、构建科技救援系统发生火灾事故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图像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构建科技救援系统,以远程侦测、监视、预警以及协调救灾,抢救被困人员。
5、科学规划救援路线对于不同的火灾点和效果,制定可行的救援方案,科学规划救援路线。
在救援行动中,必须注意矿井内的环境情况和各种危险因素,及时调整救援路线,保障救援行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方法是多方面综合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和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完善的救援体系,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时刻关注人员安全,确保火灾事故的迅速有效处置。
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矿井火灾是指矿井内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
由于矿井的封闭、通风条件差,火灾往往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在矿井火灾应急救援工作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和严格的安全注意事项。
以下将介绍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应急措施1.紧急报警:一旦发现矿井火灾,应立即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井管理部门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开启应急通道:矿井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矿井内的应急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矿井。
3.抢救被困人员:同时,应组织专业消防队伍进行抢救被困人员,采用适当的装备、工具进行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4.切断氧气供应:在火灾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矿井内氧气供应,防止火势蔓延。
5.隔离火源:对于已经确定的火源,应立即进行隔离措施,避免火势扩大。
6.喷水降温:对于小规模的火灾,可以利用消防设备进行喷水降温,控制火势,减少火灾对矿井内部结构和设备的破坏。
7.疏散人员:矿井火灾时,应迅速疏散矿井内所有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疏散时应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路线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8.应急灭火:针对火势较大且无法控制的火灾,可以采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例如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9.防止火势蔓延:矿井火灾时,应尽快关闭通风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10.随时保持联系: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各个救援组织和人员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实时交流信息,及时调整救援策略。
二、安全注意事项1.身穿防护设备:在进行矿井火灾救援工作时,所有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设备,包括防火服、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确保自身安全。
2.遵守指挥:在火灾事故中,应听从救援指挥人员的指挥,遵守现场安排和救援工作要求,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3.保持冷静:在火灾面前,应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有效应对处置突发情况。
4.善用灭火器材:在灭火过程中,应合理使用灭火器材,正确操作,做到火灾扑灭和人员安全的兼顾。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煤矿井下火灾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一种危险事故,一旦发生火灾,将对矿工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在煤矿井下火灾发生时,需要迅速展开抢救处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确保矿工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
1. 第一时间报警:一旦发现火灾,矿工应该立即通过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向地面指挥中心发出警报,告知火灾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地面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前往事发地点。
2. 封闭火源:在火灾发生现场,首先要尽量封闭火源,防止火势继续蔓延。
可以通过使用灭火器、泡沫剂或干粉灭火剂等灭火设备对火源进行扑灭,尽量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引起矿井积水和瓦斯爆炸。
3. 撤离人员:在火灾发生后,要尽快撤离附近的人员。
可以通过安全通道或逃生通道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尽量避免受火灾烟雾和高温的伤害。
4. 尽快关闭井口: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到地面或其他井下巷道,应尽快关闭井口。
可以通过关闭井口的防火门或使用块石等物品来进行堵截,阻断火势的扩散。
5. 疏散措施:在火灾发生后,要统筹安排人员的疏散。
可以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计划,将人员分散到安全点,避免人员聚集导致踩踏事故。
6. 组织救援:在火源封闭和人员疏散后,应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进行火灾扑救。
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避免受到火灾烟雾、高温等因素的伤害。
7. 瓦斯抽采:煤矿井下火灾容易引发瓦斯爆炸,因此,抢救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瓦斯抽采。
可以通过矿井通风系统或应急采煤机进行瓦斯抽采,降低爆炸的风险。
8. 事故评估:在火灾扑灭后,要对事故进行评估,了解火灾的原因和影响范围。
同时,对煤矿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进行修复和恢复生产。
9. 事故调查: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可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10. 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对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矿井火灾是矿山生产活动中常见的一种事故,也是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矿井火灾,会对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矿山的生产秩序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原则(1)迅速报警,启动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矿井火灾,首先要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紧急疏散人员,防止蔓延。
在矿井火灾发生后,人员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应当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避免人员被火灾包围、困住。
同时,要尽快切断电源,避免火灾蔓延。
(3)寻找阻隔点,控制火源。
寻找适当的阻隔点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灭火器、防火墙、泡沫、CO2等灭火器具来控制火源,将火势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4)采取适当的灭火方法在矿井火灾事故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对于小型的火灾可采用灭火器等手动灭火方式进行扑救。
而对于大型的火灾,则可以使用消防喷水、水雾灭火等方式进行扑救。
二、预防矿井火灾事故的措施(1)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对于矿井中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同时,要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干燥,避免发生短路和电器故障。
(2)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矿工是矿山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
应该对矿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其灾害应对能力。
(3)安装灭火设备在矿井中安装灭火设备、安全疏散设备,预置逃生通道等,为矿工提供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减少矿井火灾的概率。
(4)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系统在日常生产中,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系统。
该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流程、指挥架构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三、总结矿井火灾事故是矿山生产中的一项严重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同时,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疏散人员,尽快控制火源,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将火灾扑灭。
矿井发生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矿井发生火灾应急处置措施随着人们对于煤矿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矿井发生火灾的情况也在逐年减少。
但是,如果不幸发生了矿井火灾,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可能会救下许多人的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矿井发生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一、安全撤离在矿井火灾发生的时候,安全撤离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紧急情况下,煤矿工人要立即切断电源并按照事先预定的安全通道撤离,这些通道必须避开火源、毒气和烟雾等危险区域,必须确保逃生路线的畅通才可以进行这项工作。
在疏散过程中,必要时要帮助和护送受伤的工人尽快撤离现场,并正确使用煤矿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
二、现场处置在安全撤离之后,现场处置就成了最关键的环节。
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煤炭产生的气体和热能会很快燃烧,这可能会导致剧烈的爆炸。
面对突发火灾,要有一套完备的应急救援计划,每个小组都应有专业的指挥官和救援人员,以及相应的装备和工具。
在现场随时监测气体、热量、烟雾和灰尘程度,确保救援人员不会遭受二次灾害。
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现场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和作业方法,确保救援工作做到有条不紊。
三、防止火势扩大对于煤矿火灾的扑灭,首先要明确火源,迅速施救。
同时要将周边的易燃物离火源远离,打开所有通风口,增加氧气供应,以增加进一步燃烧速度。
然后,可以使用泡沫和干粉等灭火药剂进行灭火,如有必要还可以使用CO2等特种灭火设备,以便将火势尽量控制在小范围之内。
煤矿防火设备也要得到加强,定期检查和维护各种防火设备,防止它们出现异常情况。
四、做好后事在煤矿火灾发生后,要及时做好火灾善后工作。
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掉隐患,以防再次出现火灾。
不仅要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受害者得到及时救治和精神抚慰,同时也还要做好善后处理相关工作。
对于造成的损害,应追究责任;对于那些失踪或死亡的人员,应及时向其家属报告他们的下落和生死,同时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和支持。
总之,对于煤矿火灾,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随时保持警惕,避免火灾的发生。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处理措施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处理措施一、矿井火灾的原因1.矿井内瓦斯积聚量过大,易引发火灾。
2.矿井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如煤尘、木料等。
3.职工操作不当,造成火灾。
4.设备故障,如电机、电缆等设备着火。
二、矿井火灾的危害1.造成人员伤亡。
2.破坏矿井设施。
3.影响矿井生产。
三、矿井火灾事故处理措施1.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措施矿井员工在发现火灾时,要第一时间报警,通知矿长和相关部门。
同时,要紧急疏散矿井内的职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
对于已经遭受火灾侵害的矿井,应当立即切断矿井的电源和瓦斯气源,避免火灾扩散。
2.矿井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一般来说,矿井火灾发生后,要立即开展应急灭火工作。
首先,要派遣专业的灭火队伍,采取必要的灭火措施,遏制火灾的蔓延。
同时,要喷洒灭火剂,将火势扑灭。
在灭火的过程中,要注意矿井内的通风状况,合理调配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避免二次爆炸。
另外,矿井管理部门要及时通知当地消防部门,请求援助。
在消防部门到达之前,要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减少火灾对矿井的损害。
3.矿井火灾事故的善后处理矿井火灾发生后,要及时组织对受损设备和设施的检修和修复工作,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
此外,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查明火灾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矿井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为了提高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矿井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当包括火灾事故的预防、发生后的处置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以便在火灾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明确各部门在发生火灾时的应急职责,确保各方面力量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协同合作。
2.制定详细的灭火方案,包括灭火器材的准备情况、灭火队伍的组建、灭火工作的步骤方法等。
3.加强职工的防火意识培训,做好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
4.健全矿井设施保障系统,确保设施运行正常,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BH-06157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
Rescue and treatment of mine fire accident
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理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煤矿火灾现场人员初期的处理
——为使火灾刚发生时得到及时处理,《小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长及调度室(值班室)。
现场负责人应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立即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
——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在未接到指挥部命令前进行灭火时,应保持原有通风条件,不许随意改变。
电气火灾或火灾危及电气设备、电缆时,应先切断电源。
如果电源开关处于瓦斯超限区,则到远离此处上段无爆炸性气体危害的开关处切断电源。
灭火时不能让大量人员涌入火区。
有煤尘爆炸危险时,还必须防止煤尘飞扬。
如有瓦斯聚积可能,又无检测手段时,应立即撤出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汇报。
(2)矿(井)、企业调度室的行动
矿(井)调度室接到火灾报告后,必须问明火灾发生地点、火势发展情况、现场人员撤离情况,灭火方法和安全情况。
按《计划》规定的报告程序通知有关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矿井值班领导在矿长、技术负责人未到达前,应与矿井救护队、通风区、队长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人员与灭火。
抢救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监测瓦斯、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变化,防止煤尘飞扬,注意风流变化与顶板安全。
遇情况恶化,立即撤出灾区。
与此同时,矿调度室接电话后,立即问明火灾情况,按全矿灾害抢救指挥部人员名单通知矿长、技术负责人、救护队及有关领导。
(3)指挥部的行动
抢救指挥部成立后,应立即执行指挥任务。
如听取汇报知道现场火势未能控制、火势仍在发展,则应根据侦察情况,选择安全、适当的地点建立井下指挥基地,研究制订行动方案。
方案的主攻目标是迅速救出灾区人员,同时进行灭火。
救人应首先抢救受轻伤、重伤与遇险待救人员,最后搬运出遇难者遗体;灭火时应以直接灭
火方式扑灭火灾,消除火源。
如不能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则可远距离发射高倍数泡沫,如仍无效果且灾区内已无活人,则可采用封闭方式将火区进风与回风封闭,必要时还可注入惰气。
特殊情况下,亦可采用水砂或泥浆充填。
在灭火或封闭时,必须采取防止爆炸等安全措施,以免扩大事故。
发生爆炸甚至连续爆炸,必须停止灭火行动,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防止爆炸。
(4)矿山救护队的行动
救护队如首先到达矿井,应按矿井值班领导人介绍的情况,立即携带处理火灾的装备迅速赶往灾区,侦查火情。
如灾区人员未撤出,应先抢救遇险及受伤人员,将他们转移出灾区,然后支出遇难者,如灾区人员已撤出,则集中力量灭火。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测瓦斯与有害气体变化,并注意通风状况与火烟流向,遇情况变化认为有危险时,应撤出人员在安全地点待命。
扑灭火灾后,应找出隐蔽火源,清理残留火种,防止复燃与发生爆炸。
救护队一切行动应遵守《小煤矿救护规程》有关规定,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5)处理火灾时选择通风方式的原则
——有利于人员的安全撤退。
——不使瓦斯聚积、煤尘飞扬,防止瓦斯煤尘爆炸。
——不让火烟蔓延到瓦斯聚积地点,也不使超限瓦斯通过火源或火烟流经处。
——改变通风方式绝不让火烟危及人员安全。
如对另一部分人员有威胁,应先将他们撤离后再改变通风方式。
——有助于控制火势,防止火势扩大,给救灾人员创造接近火源条件。
——有利于防止“火风压”形成。
防止发生再生火源与火烟逆退、回流。
在没有弄清火灾情况、人员分布,遇险人员状况以及灾区通风、瓦斯、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一般只能采用原有通风方式。
在遇险人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防止出现贫氧和造成瓦斯积聚。
对矿井通风井筒、井底车场或井口火灾,在不能防止火烟浸入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须迅速采取果断
措施,周密布置井口站岗放哨,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反风后受威胁的人员,立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行反风,抢救灾区人员并组织灭火。
多风井通风矿井,任何情况下,不能让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停转。
必要时,可停转不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
(6)处理火灾的具体措施
——火灾初期,火热不大,是采用直接灭火的有利时机。
用水灭火必须在有充足的供水条件下进行。
灭火时,人站在进风侧,用水枪由火的边缘向中心喷射,回风侧应切断电源,保持畅通。
如处于风流不稳定的角联风路或下行风流中,或遇回风受阻使排烟不畅时,都应防止火烟逆转。
用水灭火还要防止形成的水煤气爆炸。
直接灭火后,应将火源或残留火种挖除。
如供水不足,可用灭火器,也可用砂子、黄土等不燃物充填火区向火区注浆。
——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快、温度高、无法接近火源时,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使封闭区内氧浓度下降,达到惰化火区,促其熄灭的目的。
有煤尘自燃威胁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在设
计与施工中均应为迅速封闭火区创造条件。
封闭地点的选择、封闭顺序的安排、密闭墙建造的要求以及建造时的安全、离爆措施,应按《煤矿救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如火区范围大,且不易封闭严密,而火区气体无爆炸危险,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
如火区气体有爆炸危险,且灾区人员均已撤出,则可用惰气送入,以加速火区惰化。
在特殊情况下,万不得已时,个别矿井或采区只有采用水淹。
这种方法对极易自燃的煤层而言,在排除积水后,更易复燃。
——灭火时通风方法可根据不同地点火灾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a、进风井、井底车场,主要进风道中发生火灾,应采取防止有害气体流入采区人员集中地点的措施,否则可采用全矿井反风。
但必须在撤除反风后受火烟威胁区人员之后进行。
须防止短路后瓦斯聚积到危险浓度。
b、火灾发生在采区上行风流中,排出火烟不影响工作人员集中地点或人员已撤出,这时应保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行,救灾时还要防止旁侧风流逆转。
c、火灾发生在机电峒室,如不能灭火,应利用防火门隔断风流,防止火烟流出,并切断通风峒室电源。
d、火灾发生在采煤工作面,一般都不许改变通风状况,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抢救人员与灭火方便,可以采用控风或局部反风。
e、火灾发生在下行风流中,如对下盘区人员有威胁时,也应考虑局部反风。
救灾人员在下行风流中前进或工作时,随时注意“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
f、火灾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或掘进巷道中时,必须注意局部通风机管理,特别是对瓦斯涌出易于出现瓦斯聚积的工作面,运行中的局部通风机不能随便停风,已停的局部通风机不得随便开动。
待侦察巷内情况后,视瓦斯浓度的高低,再行决定是否启动。
当瓦斯浓度低于2%,可启动风机排烟降温,创造良好的救灾环境。
同时要注意风筒脱节,防止脱节处前一段区域中瓦斯遇供氧条件发生爆炸。
如情况不明或有爆炸危险时,应立即撤到安全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
火灾发生在平巷独头煤巷中部,灭火时须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
严禁用风筒把已聚积的瓦斯吹经火点排出。
上山独头煤巷迎头火灾,在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灭火中要加强通风,排除瓦斯,如超过2%并在继续上升时,应立即撤到安全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
上山或下山独头巷道中段发生火灾,均不得直接灭火。
上山独头煤巷火灾不管发生在什么地点,如果局部通风机已停止运转,在无需救人时,严禁进入灾区侦察,而要立即撤出附近人员,远距离进行封闭。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