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各种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各种护理标识管理制度1、病人护理标识管理制度病人护理标识是指标注在病人身上或使用的物品上,用以标识病人身份、疾病类型、治疗方案等信息的标识物品。
病人护理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病人标识的制作与使用:病人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磨损和变色,标识应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等重要信息,并应不易掉落或修改。
标识使用时应统一规范,病人在住院期间应始终佩戴病人标识,避免擅自更换或丢弃。
(2)标识的更新与管理:病人病情变化时,病人标识应及时更新,标识更新由责任护士或医务人员负责,更新后应立即与原标识对应。
病人出院或转科时,应及时收回病人标识,妥善保管或销毁,以免造成信息泄露。
(3)病人标识的使用规范:病人标识应在医务人员看护下正确使用,禁止私自更改、涂抹或盗用他人标识,病人标识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
2、药品标识管理制度药品标识是指标注在药品包装上,用以标识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的标识物品。
药品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药品标识的制作与使用:药品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褪色和剥落,标识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应在药品包装上紧贴牢固,以免掉落或损坏。
(2)标识的更新与管理:药品有效期届满、批号变更或规格改变时,药品标识应及时更新,更新后应与原标识对应,药品标识的更新由药品管理员负责,药品标识更新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医务人员。
(3)药品标识的使用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药品时应仔细查看药品标识,确认药品名称、规格与用法用量是否与医嘱一致,严禁使用已褪色、损坏或失效的药品标识,如有异常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3、器械标识管理制度器械标识是指标注在医疗器械上,用以标识器械名称、型号、厂家信息等物品。
器械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器械标识的制作与使用:器械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掉落和磨损,标识应注明器械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严禁私自更改或擅自涂抹,确保器械标识的准确和清晰。
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和疾病信息的连续性, 确
保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一切为患者健康服务。
二、范围:适用门、急诊、住院患者
三、内容:
1、每位来院就诊门急诊病人挂号后,挂号处提供门诊号作为其唯一的标示。
2、每位住院病人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处提供住院号作为其唯一的标示。
3、辅助检查科室将病人的门诊号和住院号作为重要的检索方法。
4、医院工作人员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把门诊号或住院号作为其身份查对的内容之一。
5、病案室应将病人的住院号作为查找归档病历的重要检索方法。
6、医院对门诊号和住院号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保持长期性和连续性,如果变更,必须向社会
公示。
附: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程序。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阳谷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病人标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由于病人标识的使用范围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相关部门,因此这种标识必须是准确而且统一的。
(2)病人标识应确保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
(3)应使用科学可靠的标识产品进行病人标识,确保该标识不会被调换或丢失,从而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回避医疗风险。
二、结合我院实际,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
常用标识有:就诊卡、病历号。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写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一)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必须如实填写就诊身份信息,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门诊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4、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挂号后盖预约就诊章,安排优先就诊。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常用识别患者身份的方法有床头牌识别、腕带识别、就诊卡识别、患者家属及陪同人员识别、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识别等。
二、门、急诊就诊患者根据姓名+年龄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三、住院患者病历唯一标识(病案号)管理。
四、医务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本院规定对住院患者使用床头牌和腕带上的“床号+姓名”进行身份识别,其他科室以“姓名+年龄”进行身份识别,并采取反问式询问方式,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五、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六、对重点患者,如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痴呆、镇静期间、MECT、急诊、急救、输血等患者,在诊疗操作前必须核对腕带,让患者、家属或工作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七、患者转科交接时,尤其是在急诊、病区、MECT室等之间的转接,需进行患者身份识别,严格执行转科交接流程,
健全转科交接登记。
八、对无有效证件证明或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使用“腕带”身份识别,在腕带上填写“住院临时姓名”、床号等信息;在病历上注明无法识别身份的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注:患者“住院临时姓名”,根据医院“三无”精神病患者入院命名管理规定,“三无”精神病患者姓名前两字统一使用“党恩”,末一字按照《“三无”精神病患者姓名备选字库》依次选择,并做好标记,不得重复使用。
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三、内容:
1、每位来院就诊门急诊病人挂号后,挂号处提供门诊号作为其唯一的标示。
2、每位住院病人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处提供住院号作为其唯一的标示。
3、辅助检查科室将病人的门诊号和住院号作为重要的检索方法.
4、医院工作人员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把门诊号或住院号作为其身份查对的内容之一。
科室管理规范文件
文件编号:GY—YWK—GLZD001
版 序:第一版(每2年改版一次)
生效日期:2013年11月10日
责任部门:医务科
持有科室:各科室
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度
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和疾病信息的连续性,确保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一切为患者健康服务。
5、病案室应将病人的住院号作为查找归档病历的重要检索方法。
6、医院对门诊号和住院号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保持长期性和连续性,如果变更,必须向社会公示。
附: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程序
修改次数
修改单号
修改内容
修改人
日期
门诊最新版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阳谷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病人标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由于病人标识的使用范围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相关部门,因此这种标识必须是准确而且统一的。
(2)病人标识应确保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
(3)应使用科学可靠的标识产品进行病人标识,确保该标识不会被调换或丢失,从而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回避医疗风险。
二、结合我院实际,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
常用标识有:就诊卡、病历号。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写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一)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必须如实填写就诊身份信息,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门诊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4、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挂号后盖预约就诊章,安排优先就诊。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病人身份识别制度一、住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1.确认住院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住院号;所有住院病人均应按要求佩戴腕带,腕带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诊断等。
2.护士为病人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种操作、治疗、护理、检查及转运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病人身份,至少同时使用式,如床号、姓名、住院号等,禁止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3.当同病区出现同名病人时,应在治疗单上作警示标识,将床号、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作为病人的身份识别依据。
4.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病人如手术、神志不清、新生儿、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等,将住院号、姓名(临时命名)作为腕带信息,用于病人身份识别。
5.病人在进行检验、放射、超声等诊疗时,操作者需认真核对病人腕带上的信息,并让病人或其近亲属陈述病人姓名再次核对,以确保病人身份正确。
6.若腕带损坏时,应及时更换,并向病人做好宣教,以取得配合。
7.鼓励病人参与身份识别的所有阶段,使其了解病人身份识别错误带来的风险,及时表达对安全及潜在错误的关心,询问对其治疗的正确性。
8.将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纳入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督查落实,持续改进工作。
二、门急诊病人身份辨认制度1.确认门诊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就诊卡号。
2.门、急诊病人由病人或家属提供病人信息,病人或家属自己书写病历眉栏信息,以保证病人信息的准确性。
3.急诊留观、昏迷、危重及抢救病人等应佩戴腕带。
4.腕带应清晰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等信息,字迹清晰、工整。
5.对暂时没法辨认身份的病人如手术、神志不清、新生儿、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等,将就诊卡卡号、姓名(临时命名)作为腕带信息,用于病人身份辨认。
6.需手术或住院的病人,由接诊医师联系手术室或病房,由急诊护士和接诊医生核对病人信息,最少2种识别方式,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等,并在《病人转科交接登记本》上签名。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份标识制度门诊、住院患者⾝份标识制度 (1)患者⾝份标识制度 (5)门诊、住院患者⾝份标识制度 (17)门诊、住院患者⾝份标识制度⼀、严格执⾏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份。
⼆、结合我院实际,利⽤⾝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唯⼀标⽰管理。
三、在实施任何介⼊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昏迷,神志不清,⽆⾃主能⼒,⼿术等患者,使⽤“腕带”作为患者⾝份识别标识;在进⾏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份。
六、填⼊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员核对后⽅可使⽤,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误。
项⽬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患者使⽤腕带松紧适度,⽪肤完整⽆破损。
(⼀)门诊患者⾝份识别制度1、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份。
在进⾏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少同时使⽤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法确认患者⾝份。
3、各诊区挂号、分诊护⼠,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4、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挂号后盖预约优诊章,安排优先就诊。
给患者建卡时核对⾝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患者信息。
5、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相关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使用管理制度第一条患者身份识别:我院就诊患者实行唯一标识,目前使用门诊病历号、住院病案号、医保卡号。
(一)在各种诊疗护理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二)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为识别依据。
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性别或门诊病历号为识别依据。
(三)医技科室核对患者身份和检查或治疗项目,保证检查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
医务人员如发现发现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当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及时主动的进行协调。
(四)科室出现相同姓名患者时,增加核对项目如出生年月、住院号等,直至能正确识别。
(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六)患者转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制度。
第二条使用腕带(一)各科室应按照规定要求,确保腕带标识准确无误,正确进行腕带的佩戴与使用,执行任何治疗、护理及交接班时均需核对腕带信息。
(二)产妇、新生儿、急诊、无名、儿童、手术、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例如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状态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标识。
(三)佩戴时与患者本人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佩戴,一般佩戴于右手腕部,特殊情况可佩带左手腕部、下肢。
佩戴时注意正面向外,标签文字正对查看者。
(四)应向患者说明腕带使用注意事项及重要性,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转借他人,不得无故随意取下,不得擅自涂改及刮除腕带上的信息内容。
(五)新生儿出生后,由产房内助产士填写腕带,并经过产妇及家属确认无误后,在新生儿右手佩戴腕带(男孩腕带颜色为蓝色、女孩腕带颜色为粉色)。
(六)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准确、完整,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七)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或涂改腕带信息,责任护士应经常检查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晰。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5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7)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身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一)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身份标识规定医院对就诊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
住院患者及住院病历以“住院号”为唯一标识,门、急诊患者及门、急诊病历以“门诊号”为唯一标识。
二、身份识别管理(一)门、急诊就诊患者身份识别1.医务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门诊患者姓名、门诊号等,必要时增加核对医保卡、诊疗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年龄、性别。
如有疑问的情况下请另一人再次核对。
2.门、急诊就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重症患者时,由医务人员护送,在确保搬运安全的前提下,出示患者在门、急诊的就诊病历,认真与科室医生、护士交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或身份证号码)、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情况、引流情况等。
3.在门、急诊执行的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务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年龄;对无法陈述清楚自己姓名的患者(包括语言交流障碍的外国患者、使用民族语言或方言患者等),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则让患者写出自己的名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或请科室懂得此类语言的医护人员协助翻译,并核对门诊号、身份证号等,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二)住院患者身份识别1.建立使用“腕带”等作为识别标识的制度,作为实施操作、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治疗护理活动时辨别患者的有效手段。
2.所有住院患者、出生婴儿在住院期间全程佩戴腕带。
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
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标识信息。
3.执行一切医疗护理活动前必须至少同时以患者姓名和住院号两种标识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1)清醒患者:由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核对患者腕带上的姓名、住院号、年龄确认患者身份。
(2)昏迷、镇静期间、语言交流障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失语、婴幼儿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并严格核对患者腕带的姓名、住院号、年龄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规定,为贯彻落实《病人安全目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住院号是患者的唯一标识。
1、住院号,顾名思义就是住院时识别其身份的号码。
每一个病人都必须有一个住院号。
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病情记录、护理记录、住院药房发药、检查检验的申请单报告单等,所有与病人有关的资料都有住院号。
2、入院病人的住院号要正确:住院号为住院病人的唯一标识,关系到后续的各项病历、医疗收费和医疗统计的正确性。
在办理入院时由入院处安排病人的住院号。
3、通过住院号调阅费用清单及病历。
医院的病案资料室按住院号来排放病历。
输入住院号在医院的电脑上可以检索到病人的资料。
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确保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有关医疗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依据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 《医疗机构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办法》3. 《医疗机构患者安全目标》4. 《医院评审标准》三、制度内容1. 唯一识别码的定义唯一识别码是指医院为患者建立的一个终身、唯一、不可更改的身份标识,由患者身份证号码组成。
2. 唯一识别码的建立(1)患者就诊时,由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提供身份证件,进行身份核实,并录入唯一识别码。
(2)患者住院期间,唯一识别码作为住院患者的唯一身份标识,由医院统一管理。
3. 唯一识别码的使用(1)唯一识别码应用于患者的所有诊疗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门诊、住院、检查、治疗、手术等。
(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使用唯一识别码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4. 唯一识别码的管理(1)医院设立唯一识别码管理办公室,负责唯一识别码的建立、维护、更新等工作。
(2)唯一识别码信息应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3)唯一识别码信息变更时,应立即更新,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5. 唯一识别码的核对(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至少使用两种方式核对唯一识别码,包括:a. 直接核对患者提供的身份证件;b. 核对患者腕带上的唯一识别码。
(2)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可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其他方式确认患者身份。
6. 唯一识别码的监督与检查(1)医院定期对唯一识别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对违反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的医务人员,将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通过实施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降低医疗差错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患者住院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住院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为保证医疗安全,确保在诊疗活动中准确识别患者,防止医疗差错及事故,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编号制度,为同一患者建立唯一的标识号码。
现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作如下规定:
1、住院号是患者的唯一标识。
住院号,顾名思义就是住院时识别其身份的号码。
每个病人都必须有一个住院号。
在办理入院时由入院处安排病人的住院号,新入院的为新号,重复入院的安排上一次住院的住院号,多次住院的患者始终使用同一个住院号。
2、住院患者的住院号要正确,这关系到后续的各项诊疗措施、病历记录、医疗收费和医疗统计的正确性。
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病情记录、护理记录、药房发药、检查检验的申请单及报告单等,所有与病人有关的资料都要有住院号。
3、住院号也是患者住院时在医院的编码。
在出院病历和结账清单上都有显示。
通过住院号可调阅费用清单及病历。
医院的病案资料室按住院号来排放病历。
在医院的电脑上输入住院号可以检索到病人的资料。
住院病案标识管理制度
住院病案标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住院病案标识管理,保障患者权益,确保住院病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各级各类住院病案标识管理工作。
第三条住院病案标识是住院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住院病案首页、标准住院病案首页、住院病案封面等各种病案标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住院病案标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标识使用和管理。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符合标识规范的标识器材,保证病案标识的质量和可读性。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住院病案标识管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标识管理水平。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住院病案标识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病案标识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确保标识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第二章住院病案标识的制作和使用第九条住院病案标识应当清晰、准确、完整,并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条住院病案标识应当使用标准化的制作模板,确保标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第十一条住院病案标识应当在病案建立的同时制作,并及时粘贴在病案封面或首页上。
第十二条住院病案标识应当标注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方案等内容,确保标识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十三条住院病案标识的使用应当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确保患者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住院病案标识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标识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住院病案标识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住院病案标识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住院病案标识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并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住院病案标识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住院病案标识管理制度,正确使用标识,确保标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会计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住院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为保证医疗安全,确保在诊疗活动中准确识别患者,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对所有就诊住院患者施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住院号是患者的唯一标识。
每位患者只有一个住院号。
二、患者在办理入院时由收费处核对患者身份证/医保卡号等无误后安排住院号,多次重复住院的始终只用同一个住院号。
三、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病情记录、护理记录、药房发药、检验申请单、出入院办理等,所有与患者相关的资料都用同一个住院号。
四、正确核对患者身份。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如姓名+住院号。
禁止仅用房间号或床号作为标识的唯一证据。
核对患者身份时可以邀请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如发现患者的回答与记录资料不符,应停止操作,需要两名以上查对者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五、在急诊急救过程中时无法辦认患者身份时,可临时标记其身份如无名氏+性别+来院时间,并佩戴手腕带,并通过两种以上方式由双人查对确认。
六、患者出院后,病案室按住院号顺序存放病历。
病人查阅病历时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
七、患者再次入院凭身份证到收费室办理住院手续,系统自动默认本院上次住院号。
参考文献:
1、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广东省护理管理规范》(第四版)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