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最新)
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经验

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经验在当前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我国在一些地区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本文将介绍我省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方面的经验。
一、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省成立了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日常工作。
二、完善制度,强化政策保障我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提供制度保障。
比如,《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食品安全示范区评价标准》等。
这些文件对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目标、创建内容、创建步骤等进行了明确。
同时,我们还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省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比如,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安全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质量监管等。
同时,我们还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考核,落实责任制,确保食品安全。
四、聚焦重点,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在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一方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我们还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戒。
五、创新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我们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比如,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数据的共享。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智能分析,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同时,我们还推广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场处置能力。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为全力打造我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展“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暂行)和标准(2017版)的通知》(食安办〔2016〕1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为协调推进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中心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等八大工程,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下简称“创城”)工作,确保我市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本地生产的食品安全状况良好,群众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稳步提升,共享食品安全幸福感。
二、创建目标到2017年年底,全面完成创城任务,全市食品安全状况良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各类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逐年提升。
食品安全监管到位,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监管机制运行协调,安全追溯不断完善,工作保障可靠有力,监管能力大幅提升,监管执法全面覆盖,风险隐患排查到位,问题治理及时有效,“三小”治理成效显著,应急处置快速高效,生产经营依法诚信,社会共治格局形成。
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提升,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有效衔接。
食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培育一批优质食品品牌。
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可度不断增强,公众食品消费信心明显增强,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70%以上。
到2018年年底,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审验收,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三、主要任务我市创城工作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创城标准及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八大”工程和“三小”治理工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工程。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2024年食品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方案(2篇)

2024年食品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方案____年食品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升我国食品产业的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引导行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制定本方案。
二、建设目标1. 建设一批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示范企业,提升我国食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2. 推动食品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3. 增加食品产业创新力,打造国际领先的食品技术与工艺;4.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建设内容1.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1)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示范企业应建立全程追溯体系,保障食品产业链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2) 强化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产品采购、加工过程、运输等环节严格管理,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安全。
(3)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示范企业应加强自身标准的制定和落实,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法规。
2. 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1) 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示范企业应大力推广和应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倡导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应积极参与食品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3) 推广绿色包装:示范企业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包装材料,推广可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3. 加强科技创新(1) 增加研发投入:示范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级人才,建立专业的研发团队,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2) 推进智能化生产:示范企业应引进智能化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推广适应性农业技术:示范企业应积极推广适应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1) 强化质量管理:示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8.28•【字号】宛政〔2019〕24号•【施行日期】2019.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宛政〔2019〕2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南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8月28日南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修订版)〉的通知》(食安办〔2017〕3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食品安全省的意见》(豫政〔2018〕1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持续完善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风险可控的食品安全体系,努力实现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基本目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对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肯定和认可,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食品安全工作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主要巩固并实现:(一)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
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
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未发生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工作方案

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态势,潜移默化地达到人人皆知的效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营造浓厚氛围。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工作方案。
为有力推进我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城),进一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创城、宣传创城,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营造全区动员、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提升全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的要求,紧紧围绕创城工作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满意度为重点,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领域,扩大宣传覆盖面,坚持正面宣传,丰富宣传载体,务求宣传实效,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态势,潜移默化地达到人人皆知的效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营造浓厚氛围。
二、宣传重点(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决策部署,深入宣传创城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关政策措施,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公众认知能力,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三)引导公众客观评价食品安全监管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增强公众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宣传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举措和成效。
(五)宣传在监管工作中解决突出问题、创新监管思路、推进有力举措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主要内容及责任分工(一)媒体宣传。
1.开展宣传活动。
在区政府和各成员单位网站统一设置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口号和栏目,适时报道、刊载创建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和公益广告等相关内容。
【新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

【新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规范创建评价与管理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性,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三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部署。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健全工作机制,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第四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应达到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成效显著、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形成等标准,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以下简称《评价细则》),用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评价。
《评价细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范围为副省级城市、设区市以及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县)(以下统称城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称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确定本省创建申报条件,具备条件的城市人民政府可自愿向所在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创建申请。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每3年为一个周期,包括省级推荐、城市创建、省级初评、国家验收等4个环节。
第六条省级推荐。
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确定创建推荐城市(以下简称推荐城市),于每个评价周期第1年3月底前,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备案。
第七条城市创建。
推荐城市应建立健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大投入保障,落实部门责任,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于每个评价周期第2年12月底前,经以下程序后向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初评申请:(一)城市自查。
建设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建设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示范园区的范围和规模,并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
2.组建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工作团队,负责规划、设计和实施示范园区的建设。
3.开展关于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调研和前期工作,了解市场需求和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
4.与当地居民和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对于绿色食品示范园区的期望和需求。
二、规划设计阶段:1.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和市场需求,进行示范园区的规划和设计,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
2.确保示范园区具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农田灌溉系统、养殖设备、加工车间、综合服务中心等。
3.设计绿色食品示范园区的绿化景观和环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实施阶段:1.根据规划设计方案,按照正确的工程施工流程,进行园区建设和设施安装。
2.培训园区工作人员,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确保园区的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
3.建立监测和评估系统,对园区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绿色食品的生产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四、管理运营阶段:1.设立绿色食品示范园区的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包括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和企业孵化等。
2.推动企业和农户入驻园区,鼓励其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和经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3.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五、示范效果评估阶段:1.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绿色食品的质量评估和示范效果的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通过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强示范园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3.总结示范园区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做好文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为其他地区的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六、持续改进和创新阶段:1.持续跟踪国内外绿色食品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示范园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实施方案

武功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县食安委各相关成员单位:为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促进我县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营造安全放心环境,根据咸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武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决定在全县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示范引路、突出重点、创造特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监督相结合,部门监督与经营者自律相结合的食品安全体系;围绕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餐饮服务全过程监管这条工作主线,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专兼职监管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通过树立典型和示范带动,着力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的食品环境,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敏(县政府副县长、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副组长:杨智美(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万军(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白育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段争会(县质监局副局长)李新昌(县工商局副局长)卜备战(县农林局副局长)杜管社(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小斌(县卫生局副局长)侯秀科(县商务办副主任)宁文会(县畜牧局副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白育芳同志兼任。
(二)成员单位职责:1、县农林局:牵头组织开展食品种养殖环节示范店创建活动,根据市农业局种养殖环节示范店创建标准,负责我县种养殖环节示范店创建工作。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03•【字号】安政办〔2021〕49号•【施行日期】2021.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安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1月3日安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新精神、新标准、新要求,确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实施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以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为突破口,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食品安全城市品牌,服务和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发〔2019〕17号)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1版)〉的通知》(食安办〔2021〕8号)(以下简称《细则》),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全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大幅提升,依法治理成效明显,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违法行为得到遏制,食品安全状况有序可控,食品安全指标综合评价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食品安全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而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
下面是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概述。
一、背景和目标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目标是通过提升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树立食品安全示范区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水平提升。
二、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关键内容和步骤1.建立食品安全框架:制定食品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标准和监管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提升食品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从业者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食品生产环节的良好实践和行为。
3.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提高监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有效降低食品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5.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透明,提供真实可信的食品安全信息,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6.创建优秀企业示范:通过评选和表彰优秀的食品企业,树立行业榜样,推动食品企业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自律,提高整个行业的食品安全水平。
7.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包括政府投资和行业投资,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提升示范区创建水平实施方案

*县紧紧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在推进城乡一体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宣传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突出责任体系,强化组织保障,城乡监管一体化。
以责任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了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对乡镇(街道)、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以创建经费为保障,将食品药品监管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2012年县政府投入食品药品检验经费30万元、执法办案专项经费50万元;以机构人员为保障,完成职能移交,成立了县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增编9名,在各乡镇(街道、场、办)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协管员,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聘请信息员,将两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权责一致的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
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强化诚信建设,主体责任明确化。
进餐馆、看笑脸,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十百千工程,遴选1条省级餐饮服务示范街、20家省级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0家规范化小餐饮。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80%以上,评出A、B、C级餐饮单位分别用笑脸、平脸、哭脸标识,让消费者看脸吃饭,安全消费。
进药店、看分类,以药品新版GMP、GSP和规范药房标准为示范,遴选10家药品零售企业和10家药品使用单位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单位,实行处方与非处方、药品与非药品、内服与外用分类管理。
探索建立了药品质量安全分数管理制度,质量评比分为A、B、C、D四类,确定了市场退出标准,全县共退出药店3家。
进社区、看流程,借助社会监督网,将质量追溯、跟踪检查、诚信档案、内部管理、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流程向社会公布。
按照六个统一和七有三无出台《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是突出技术支撑,强化风险防控,源头监管实时化。
以药品快检箱为支撑,建立食品药品快检室和真伪食品药品标本展室,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快检和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药品抽验靶向性和稽查打假命中率,全年完成药品快检125批次、监督性抽检32批次、基本药物抽检41批次。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我国一直推行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
下面是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的建议。
一、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区的背景和目标食品安全示范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示范全国其他地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区的目标是:1.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溯源能力,确保食品安全。
3.增加食品安全科学研究力度: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科学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
二、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建设内容1.指定食品安全示范区范围:选择一个具备一定经济发展基础、食品产业规模较大、食品安全问题相对集中的地区作为示范区。
2.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立食品安全办公室,由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和协调工作。
3.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和技术力量的建设,建立全程监管和全员监管的机制,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监管。
4.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区,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5.提高食品安全科研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科学研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研究项目,培养食品安全专业人才。
6.引进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吸引国内外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的引进,推动示范区成为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的创新和应用中心。
三、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工作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一套全面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系统,实现对食品流通过程中的监控。
2.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机制,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规范和执行的把控。
3.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6.12•【字号】甘食安委办[2008]6号•【施行日期】2008.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食安委办〔2008〕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市、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为全面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的通知》(国食药监协[2007]28号)精神,进一步探索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遴选第二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通知》(国食药监协[2008]33号)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遴选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通知》要求,在确定我省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市)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认真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
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二○○八年六月十二日甘肃省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遴选第二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通知》(国食药监协[2008]33号)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遴选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通知》精神,在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树立典型,抓点带面,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务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着力构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和保障体系,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使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3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

2023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
一、法律法规遵守
1、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在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做到规范操作,依法经营。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责任,确保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和追究责任。
3、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二、监测体系建立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2、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3、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宣传教育加强
1、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全民食品安全素质提升。
2、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和监管情况,增
强公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以上是2023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的主要内容,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经验

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经验一、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要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加强监管力量。
另一方面,要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要重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各地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旅游景点餐饮等,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三、提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水平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关键。
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要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多种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例如,可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发布食品安全科普文章等方式,让群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强化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还要注重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各地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提升食品生产加工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食品安全领域技术创新,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
例如,部分地区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提升监管水平。
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要推动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公示,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激励企业诚信经营。
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经验主要包括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水平、强化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根据x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xx府厅字〔xx〕19号)以及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xx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管理办法和标准的通知》(xx食安办字〔xx〕10号)有关要求,市政府决定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xx区、xx区、xx经开区、xx新区为核心区域,带动全市各地同步开展,形成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创新驱动、各具特色,全域创建的工作格局。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总要求,以实现依法治理、守住安全底线、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全程监管、问题导向、风险防控、共建共治为主要途径,以强化“四有两责”为抓手,加快建立信息化监管机制,着力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治理能力,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扶持诚信企业,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引导食品行业向守法自律诚信转变,为社会和公众创造安全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推动全市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和监管机制,监管所需人、财、物得到有效保障,检验检测、信息化建设等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升;“四有两责”有效落实,实现网格化监管全覆盖,及时防控风险隐患;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食品行业守法诚信,食品产业良性发展,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三年内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位居全省前列,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人民群众认可,总体满意度达到70%以上。
到xx年我市本级获得“xx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命名,同时带动3个以上的县(市)获得“xx食品安全示范县”命名,创建4个以上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遵循政府主责、部门共创、社会参与的原则,促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推动社会共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标准则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定义、创建标准、建设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定义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指在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中,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城市。
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标准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遵守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2.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4.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5. 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建设过程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构等。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3. 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4. 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5. 建立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
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X大、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作为中心任务,构建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坚持“全程监管、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持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我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创建目标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建立健全以区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区、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分工明确;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健全。
(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
快速检测体系建立,区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到位,检测计划和信息发布统一有序,检验检测经费得到保障。
(三)食品安全监管有力。
各环节监管体系健全,工作到位,重点品种抽检覆盖率达60%以上,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四)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
食品安全应急领导机构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科学实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保障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率和及时处理率达100%;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专家库,应急体系延伸到各镇街政府和村级组织、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
(五)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到位。
农村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农贸市场和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健全,食品流动摊贩和加工小作坊管理规范,镇村食品安全监管达到全覆盖。
(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
食品安全“四进”(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重点单位)活动成效显著。
校园食品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公共安全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
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80%以上,对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
(七)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食用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基本品种安全得到保障。
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恶劣影响案件发生。
(八)食品安全创建整体推进。
全区食品安全创建区、镇、村三级联动,镇街示范创建达标率达10%以上,各镇街食品安全示范村(社区)创建达标率达20%以上。
三、创建内容
(一)综合基础工作
1.监管责任体系建设。
明确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区政府与各镇街及相关监管部门、镇街与各行政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食品生产经营者签订相关《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政府对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镇街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2.社会监督体系建设。
健全社会监督网络,聘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村协管员,明确职责,落实待遇,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搜集上报,反馈监管意见,协助监管部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方式。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
开展食品宣传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重点单位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格局。
3.信用体系建设。
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四个环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记录对企业的监督检查情况,积极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奖优罚劣,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查处。
4.应急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建立区、镇、村三级应急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责任明确。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备,政府有专项预案、企业有专门预案。
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及时,食品安全事故投诉处理率达100%,近两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