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分析题答案
毛特试题及答案

毛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毛特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为人民服务答案:A2. 毛特理论的活的灵魂是什么?A. 解放思想B. 实事求是C. 与时俱进D. 求真务实答案:B3. 毛特理论的精髓是什么?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为人民服务答案:B二、填空题1. 毛特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毛特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
3. 毛特理论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简答题1. 简述毛特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毛特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
2. 毛特理论的活的灵魂是什么?答案:毛特理论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论述题1. 论述毛特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案:毛特理论的历史地位在于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2. 论述毛特理论的现实意义。
答案:毛特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小题,每个2分,共20分)1-5 DBBBB 6-10 ABCAC二.辩析题(共2小题,每个15分,共30分)1.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
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
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
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但毛泽东思想又并不是毛泽东的个人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2.错误。
整风运动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形式。
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党内的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其关键在于启发和提高党员的革命自觉性,其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其目的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开展党内斗争目的是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绝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在统一战线中与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
(2)有理,就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体现了斗争的防御性;有利,就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不打无计划无选择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体现了斗争的局部性;有节,就是休战原则,斗争必须要有节制,不可无止境地斗下去,要适可而止?,以免完全破裂统一战线,这体现了斗争的暂时性。
(3)“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三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党的统一战线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具体环境中的灵活运用2.答: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毛特分析题答案

亲,按照技巧写毛特分析题答案1、(2015、35)(1)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实质上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这是立足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的。
第二,这是发展生产力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需要。
第三,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思想战略布局的需要。
第四,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他人经验总结出来的,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理论上,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优势的体现。
所以,必须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答: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充分施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4)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1(35)、(2014、2.分)答:此题与(2011、38) 重合,可以用“真实的中国”作答,一分为二地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这是“中国式奇迹”。
《毛特论》复习提纲 带答案.doc2

1.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在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那一次会议?答:党的十五大2.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包括哪些?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答:发展。
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事实求是。
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答:主要矛盾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7.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答: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应该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吗?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主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包括哪些?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答:新民主主义社会。
1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哪些?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什么?答: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
1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毛特”问答题

第一章一、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与基本要求。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何重大意义?二、论述题1、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2、论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答案:一、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3、它的重大意义有:(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总之,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重要而长远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1、(1)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毛特概复习小题(一)(带答案详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科学发展观【答案】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个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B.党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C.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判断D.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答案】B.“三个代表”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对党的历史方位的判断。
3.党的十九大书写了民族复兴的“未来简史”,()是坐标,()是灵魂,()是底色。
【答案】新时代、新思想、强起来4.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A.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开放B.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D.开放协调绿色创新共享【答案】C.这里要注意的是“共享”和“协调”的区别:共享:更强调公民,保证公民的生活质量;协调:更强调区域,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5.()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答案】文化自信6.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A.政治安全B.经济安全C.人民安全D.军事、文化和社会安全【答案】C.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
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答案】A.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8.(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E.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答案】AB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2017年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材料分析题及详细答案(1)

2017年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材料分析题及详细答案(1)1、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
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
”材料2:1943年7月,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
材料3: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收入刘少奇选集时称为《论党》)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4: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科学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党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泽东思想正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答案] (1)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016毛特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2016毛特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毛特试卷4答案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3、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4、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此观点正确。
因为它们第一,性质相同。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答:此命题错误。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上都是一致的。
(2)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从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和成果的角度提出的,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而文化建设则主要是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布局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建设而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一致的。
(3)从仅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3、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答:此命题不正确。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当时的中国革命既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革命,又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既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又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特试卷1答案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通过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4、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此命题正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应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4)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特主义的基本原理是:A. 市场经济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2.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阶级斗争B. 人民内部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3.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路线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以阶级斗争为纲C. 以文化大革命为纲D. 以科技创新为纲4.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A.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B. 发展社会生产力C. 进行文化大革命D. 实现共产主义5.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民族复兴D. 实现世界和平6.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是:A. 初级阶段B. 中级阶段C. 高级阶段D. 完全阶段7.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是:A. 独立自主B. 改革开放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以阶级斗争为纲8.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力量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9.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10.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团结对象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毛特主义的基本内容。
2. 毛特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3. 毛特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何看法?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毛特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
2. 论述毛特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的阐述。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B5. B6. A7. C8. A9. B10. C二、简答题1. 毛特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特》试卷1-10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C 4.B 5.C 6.C 7.C 8.A 9.D 10.A11.D 12.A 13.C 14.B 15.C 16.D 17.B 18.D 19.C 20.D21.A 22.C 23.A 24.A 25.D 26.B 27.A 28.D 29.B 30.C二、多项选题1.AD 2.BCD 3.ABC 4.ABCD 5.ABCD6.ABD 7.ACD 8.ABCD 9.ABCD 10 .ABCD三、辨析题1.错误。
(2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1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1分);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1分)2.观点片面。
(2分)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1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如果—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1分)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1分)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特试卷2答案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3、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4、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基本内容是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
答:此观点正确。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答:此命题是正确的。
(1)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最新10月毛特论试题和答案资料

A.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人民内部矛盾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表明7. 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认清8. 实现社会主义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9.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课程代码12656)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 革命统一阵线最根本的问题是A.革命性质问题.革命动力问题 C.领导权问题 .革命前途问题 4.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5. 在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中, 居于主导地位是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 A.敌我矛盾A . 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B . 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C . 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D . 我国已进入共产主义A . 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B . 历史发展和风俗习惯C . 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D . 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除两极分化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国家软实力10. 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充分就业B.共同富裕C.老有所养D.病有所医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A.改革开放B.民族复兴C.祖国统一D.科教兴国12.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C.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D.全方位、高规格、宽领域13. 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2017考研政治 毛中特 分析题大题归纳

考研政治毛中特分析题大题毛特毛特分析题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原则有哪些?(2)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要点】(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总目标的原则: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毛特分析题2(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如何?(2)进入经济新常态,应如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答案要点】(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1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2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
毛特作业一参考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Ⅰ参考答案一、单项择选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D )A 、刘少奇B 、朱德C 、邓小平D 、王稼祥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 )。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D、土地革命、党的建设、统一战线3、下列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C、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时是矛盾的4、考查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从根本说是( A )。
A、看其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B、看其公有制程度如何C、看其市场化程度如何D、看其国民素质如何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前提和关键是( A )。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6、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是( A )。
A、社会实践B、社会意识C、马列主义D、改革开放7、解放思想就是( D )。
A、超越前人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不受一切理论的拘束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前途是(C)。
A、建立资本主义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D、实现共产主义9、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10、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1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C)。
A、资本主义体系B、封建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前资本主义体系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D )。
毛特试卷3答案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它的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答:此命题不准确。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既完全是中国的,又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3)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的。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答:此命题正确。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解放思想就是冲破传统思想、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
(4)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毛特参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简答: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答:在人员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过程经了由少数人到全党共识,从不深刻到深刻,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在时间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经历了两个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从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当代世界的主题是什么?答:70 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题。
这是因为:第一,和平因素在逐步增长,世界战争可以避免。
20世纪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在具有空前破坏力的核武器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意愿和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
尽管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时有发生,但从总的国际局势看,制约战争的力量、维护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
第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各自的历史中认识到,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普遍发展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必须获得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如果发展中国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发达国家面临的市场问题、资源问题、劳动力问题等就难以解决,就要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再发展。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1945年党的七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
亲,按照技巧写毛特分析题答案

亲,按照技巧写毛特分析题答案1、(2013、35)(1)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5分)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
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在我国实行基层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层民主制度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践证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对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尊重。
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扩大人民民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何启示(5分)答:首先,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其次,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才能不断推进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第三,基层民主制度集中人民共同意志、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体现。
第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总之,基层民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2012、35)(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5分)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按照技巧写毛特分析题答案1、(2015、35)(1)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实质上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这是立足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的。
第二,这是发展生产力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需要。
第三,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思想战略布局的需要。
第四,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他人经验总结出来的,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理论上,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优势的体现。
所以,必须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答: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充分施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2、(2014、35)(1)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4分)答:此题与(2011、38) 重合,可以用“真实的中国”作答,一分为二地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这是“中国式奇迹”。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面临世界上最大、最难解的课题;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这是“中国式难题”发展中的问题。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如材料中所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了“中国式奇迹”,也出现了“中国式难题”。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不断交替,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只有按照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成功!2、(2013、35)(1)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5分)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
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在我国实行基层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层民主制度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践证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对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尊重。
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扩大人民民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何启示?(5分)答:首先,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其次,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才能不断推进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第三,基层民主制度集中人民共同意志、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体现。
第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总之,基层民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2012、35)(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5分) 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吸收各方意见,对草案相关条款作出修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对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尊重。
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民群众踊跃发表意见、建言献策,扩大了人民民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 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5分)答: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缓解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
为此我们必须:①政府应该制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让低收入者更多的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大对低收入者投资;制定法律强化法制,充分保障低收入者的利益;深化改革,早日解决低收入者的问题。
②社会上应该形成一个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企业制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该考虑更多低收入者的利益。
④公众不要歧视低收入者;要加大帮助低收入者⑤低收入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早日富裕起来。
现阶段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要求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此次个税法的修改,较好地贯彻了这一要求。
(2分)4、(2011、35)(1)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较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5分)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在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对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尊重。
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扩大人民民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不作为或乱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合作共事的特点和优点。
(2)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5分)答: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对执政党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建言献策。
(注:此题答案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答案来自大纲解析上的原话!)5、(2010、35)(1)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5分)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之所以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原因是: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一,这是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定的。
第二,这是发展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三,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第四,这是关于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第五,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5分)答: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注:此题答案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答案来自大纲解析上的原话!)6、(2009、37)(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5分)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