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简答题答案
毛特简答题 important
![毛特简答题 important](https://img.taocdn.com/s3/m/1536eae2524de518964b7de8.png)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一)历史进程可分为几个时期:1、党的幼年时期至遵义会议2、遵义会议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党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二)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一基本内容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要求。
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理论意义: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e2841e48d7c1c708a145fb.png)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毛特概论第1、3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 D、四项基本原则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7.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8.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依据是()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革命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10、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时间是()A、辛亥革命以后B、1917俄国十月革命以后C、1919年五四运动D、1921年共产党成立之后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毛特”问答题
![“毛特”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2df36e58fafab069dc0236.png)
第一章一、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与基本要求。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何重大意义?二、论述题1、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2、论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答案:一、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3、它的重大意义有:(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总之,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重要而长远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1、(1)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毛特概复习小题(一)(带答案详解)
![毛特概复习小题(一)(带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5e1254763231126edb11e9.png)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科学发展观【答案】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个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B.党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C.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判断D.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答案】B.“三个代表”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对党的历史方位的判断。
3.党的十九大书写了民族复兴的“未来简史”,()是坐标,()是灵魂,()是底色。
【答案】新时代、新思想、强起来4.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A.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开放B.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D.开放协调绿色创新共享【答案】C.这里要注意的是“共享”和“协调”的区别:共享:更强调公民,保证公民的生活质量;协调:更强调区域,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5.()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答案】文化自信6.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A.政治安全B.经济安全C.人民安全D.军事、文化和社会安全【答案】C.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
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答案】A.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8.(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E.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答案】AB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毛概简答题通用答案
![毛概简答题通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c9c24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8.png)
毛概简答题通用答案
1. 为什么毛泽东要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治环境
并不稳定。
他认为,革命的胜利需要依靠武装力量,只有掌握了武装
力量,才能够最终夺取政权实现深刻变革和推进国家的发展和前进。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的统治,实行政治经济文化革命,实现土地改革和全民教育,
推行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待于外国政治统治和资本控制。
3. 什么是“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指一种针对农村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从地主手中接
管土地,将其分配给所谓“贫农、中农和雇农”这些人群,实现土地资
源的平等分配和散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4.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主义认为,只有在充分理解和
认识世界上的现象的基础上,才能够制定出最合适的政治和经济策略,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因为党内高度团结,并且在胜利的过程中坚持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原则,实现了对国家的控制。
此外,中国共产党也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念,充分研究和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使之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深刻变革和进步。
毛特试卷4答案
![毛特试卷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7dee4856a561252d36f38.png)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3、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4、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此观点正确。
因为它们第一,性质相同。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答:此命题错误。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上都是一致的。
(2)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从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和成果的角度提出的,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而文化建设则主要是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布局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建设而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一致的。
(3)从仅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3、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答:此命题不正确。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当时的中国革命既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革命,又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既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又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特试卷1答案
![毛特试卷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59b04581b6bd97f19ea38.png)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通过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4、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此命题正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应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4)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9956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c.png)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特主义的基本原理是:A. 市场经济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2.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阶级斗争B. 人民内部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3.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路线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以阶级斗争为纲C. 以文化大革命为纲D. 以科技创新为纲4.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A.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B. 发展社会生产力C. 进行文化大革命D. 实现共产主义5.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民族复兴D. 实现世界和平6.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是:A. 初级阶段B. 中级阶段C. 高级阶段D. 完全阶段7.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是:A. 独立自主B. 改革开放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以阶级斗争为纲8.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力量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9.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10. 毛特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团结对象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军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毛特主义的基本内容。
2. 毛特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3. 毛特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何看法?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毛特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
2. 论述毛特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的阐述。
毛特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B5. B6. A7. C8. A9. B10. C二、简答题1. 毛特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特》试卷1-10参考答案
![《毛特》试卷1-10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3d7b1ecc7931b765ce1556.png)
综合测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C 4.B 5.C 6.C 7.C 8.A 9.D 10.A11.D 12.A 13.C 14.B 15.C 16.D 17.B 18.D 19.C 20.D21.A 22.C 23.A 24.A 25.D 26.B 27.A 28.D 29.B 30.C二、多项选题1.AD 2.BCD 3.ABC 4.ABCD 5.ABCD6.ABD 7.ACD 8.ABCD 9.ABCD 10 .ABCD三、辨析题1.错误。
(2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1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1分);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1分)2.观点片面。
(2分)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1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如果—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1分)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1分)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特试卷2答案
![毛特试卷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8e5ced5bbfd0a7956733e.png)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3、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4、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基本内容是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
答:此观点正确。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答:此命题是正确的。
(1)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毛特考试题参考
![毛特考试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69d2c8002d276a200292eaa.png)
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哪几个阶段?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3、简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除了这几个方面之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基本要求?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1环境相协调,市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由无产阶级领导?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自学考试毛特简答题
![自学考试毛特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4e9b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a.png)
1.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理论精髓?第一,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分)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分)第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方法论原则。
(2分)2.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在经济上,必须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2分)(2)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2分)(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分)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一切为了人民。
(2分)(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2分)(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2分)4.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构成?(1)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
(2分)(2)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文化。
(2分)(3)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3分)1.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无产阶级领导的(2分),人民大众的(2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分)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与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分)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2分)第三,进行和平改造。
(2分)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分)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2分)(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答题汇总及参考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答题汇总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fdca34763231126edb116a.png)
毛中特简答题汇总及参考答案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答: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只会给中国革命带来损失。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与时俱进。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2.把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
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答: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6.“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答:(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内涵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思想路线的条件和目的。
毛特作业一参考答案
![毛特作业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6c9651ed9ad51f01df281.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Ⅰ参考答案一、单项择选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D )A 、刘少奇B 、朱德C 、邓小平D 、王稼祥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 )。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D、土地革命、党的建设、统一战线3、下列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C、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时是矛盾的4、考查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从根本说是( A )。
A、看其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B、看其公有制程度如何C、看其市场化程度如何D、看其国民素质如何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前提和关键是( A )。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6、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是( A )。
A、社会实践B、社会意识C、马列主义D、改革开放7、解放思想就是( D )。
A、超越前人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不受一切理论的拘束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前途是(C)。
A、建立资本主义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D、实现共产主义9、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10、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1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C)。
A、资本主义体系B、封建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前资本主义体系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D )。
毛特试卷3答案
![毛特试卷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376babf524ccbff1218438.png)
毛特论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它的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答:此命题不准确。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既完全是中国的,又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3)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的。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答:此命题正确。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解放思想就是冲破传统思想、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
(4)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毛特参考题
![毛特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53ca196c175f0e7cd137e3.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简答: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答:在人员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过程经了由少数人到全党共识,从不深刻到深刻,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在时间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经历了两个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从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当代世界的主题是什么?答:70 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题。
这是因为:第一,和平因素在逐步增长,世界战争可以避免。
20世纪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在具有空前破坏力的核武器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意愿和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
尽管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时有发生,但从总的国际局势看,制约战争的力量、维护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
第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各自的历史中认识到,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普遍发展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必须获得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如果发展中国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发达国家面临的市场问题、资源问题、劳动力问题等就难以解决,就要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再发展。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1945年党的七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3.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
2)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
在发展中,我们要不断创新,积极寻找有利于我国经济政治建设的更加优秀的模式,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矛盾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向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7. 如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理念
18.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激发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荣辱观
7.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8.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2)服务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善服务作风,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3)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学习和服务拥有不竭的活力源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意义
1)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从发育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1)社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2)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失或正在消亡。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
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第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这是我们在建设道路中经过实践总结出的经验。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原因
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4)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正确应用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额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道路的思想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经济的基础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2)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3)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9. 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涵非常丰富,“中国梦”的内涵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7)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