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
2020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汇总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汇总废水监测技术要求:⑴监测点位:污水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的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⑵监测因子:处理设施进出口的监测因子根据设施主要处理的污染物种类确定;外排口监测因子参见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⑶监测频次: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一般应采样3~5次。
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CP,①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②对间断排放水量<20m3/d,可采用有水时监测,监测频次≮2次。
对非稳定连续排放源,一般应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3个周期;采用等时间采样方法测试时,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3h采样和测试一次。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汇总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
特别应注意: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
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
6、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篇三】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汇总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⑴浸溶试验:目的是为了查明固废受雨水淋滤或在水中浸泡时,其中的有害成分转移到水中,对水体环境直接形成的污染或通过地层渗漏对地下水造成的间接影响。
⑵土柱淋滤试验:目的是模拟污水的渗入过程,研究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吸附、转化、自净机制,确定包气带的防护能力,为评价污水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提供依据。
试验土柱应在评价场地有代表性的包气带地层中采取。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试重难点归纳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试重难点归纳1、用于去除含胶体有机物的污水处理方法是( )。
A.过滤法B.化学中和法C.活性污泥法D.膜分离法【答案】 D2、某燃烧废气中含有氯、重金属元素Cd等,且氯浓度较高,在废气治理中应优先考虑的是()。
A.用碱液吸收去除酸性气体B.用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CdC.用酸液洗涤法去除酸性气体D.用过滤法去除重金属Cd【答案】 A3、废水土地渗滤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一般不包括()。
A.过滤B.生物降解C.吸附D.蒸发【答案】 D4、进行自然植被现状调查时,要根据( )确定样方面积。
A.样地面积B.植株密度C.土地条件D.植被类型【答案】 B5、通常水土流失方程式A=A=R·K·L·S·C·P中,P表示()。
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B.土壤可蚀性因子,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及渗透性确定C.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与植被覆盖度和耕作期相关D.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主要有农业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答案】 D6、当地环保局对河段排污混合区长度及宽度有限制。
根据区域总量分配方案,项目排污河段尚有COD排放指标50t/a,按混合区允许长度及宽度预测的项目COD排放量分别为10t/a和15t/a,按达标排放计算的排放量为8t/a,则该项目允许的COD排放量为( )。
A.8t/AB.10t/AC.15t/AD.50t/A【答案】 A7、某车间内中心部位有一台发动机试车台,发动机市功率为130dB,房间常数R为200m3,则车间内距离发动机15m处噪声级为( )。
A.106B.113C.118D.130【答案】 B8、野外现场渗水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
A.含水层孔隙度B.包气带土层孔隙度C.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D.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答案】 D9、以下不属于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 )。
A.优先源强控制B.传输途径控制C.敏感点防护D.噪声水平检测【答案】 D10、乙企业年排废水300万mA.1200tB.48tC.180tD.480t【答案】 D11、西南山区某拟建风电场,其选址位于候鸟迁徙通道上,为避免风电场建设对候鸟迁徙造成影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试考点大全笔记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试考点大全笔记1、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的面积的依据是( )。
A.群落分层状况B.群落中乔木的胸径C.群落中乔木的数量D.群落中的物种数【答案】 D2、消声器主要用来降低( )。
A.机械噪声B.电磁噪声C.空气动力性噪声D.撞击噪声【答案】 C3、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横向扩散是指由于水流中的( )作用,在流动的横向方向上,溶解态或颗粒态物质的混合。
A.离散B.转化C.输移D.紊动【答案】 D4、某一给水泵房室内围护结构处声级为85dB(A),已知围护结构的A计权隔声量为20dB(A)。
假设水泵房室内为近似扩散声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为()dB(A)。
A.53B.59C.65D.71【答案】 B5、(2019年真题)危险废物填埋场运行管理中,入场废物来源、种类、数量与数据的记录要求是()。
A.每个工作日记录B.每周记录C.每个日历日记录D.每半个月记录【答案】 A6、下列关于含水层给水度μ和介质粒径d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越小,μ越大B.d越大,μ越大C.μ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有关D.μ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答案】 B7、(2015年真题)污水处理厂未封闭的油水重力分离设施释放异味物质主要源于()。
A.质量蒸发B.空气吹脱C.蒸汽吹脱D.热量蒸发【答案】 A8、距某点声源1米处的等效声级为80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限值,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 )。
A.100米B.21.5米C.10米D.4米【答案】 C9、某厂房结构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室内声级为90 dB(A)(1000HZ),透声面积为100m2,围护结构的隔音量为30 dB(A)(1000HZ)。
该厂房室外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是()dB(A)(1000HZ)。
A.54B.60C.74D.80【答案】 C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
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要点
1、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重点是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
2、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主要内容应包括:(1)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2)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3)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4)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3、施工期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①主要通过不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场地布设使区域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②或者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
③此外施工人员施工活动对生态也将产生影响。
4、运行期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是不同营运方案以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导致不同生态影响。
工程运行或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进而影响自然资源状况。
5、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6、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
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
图中应标明:①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②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③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候、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如搬迁、防护等)7、工程分析的方法物料平衡法、类比法、资料复用法、实测法和实验法。
2020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资料集合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资料集合非污染生态影响工程调查与分析:(一)工程资料收集1.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工程规划资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与工程相关的设计规范等。
2.工程图件工程图件包括公路铁路的工程布线图(含站场布点);工程平面图,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局图、矿山工程平面布置图、水利枢纽布置图等;工程相关的规划图,如河流梯级开发规划图、公路铁路路网规划图、灌区规划图等。
3.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区域或城市规划及其图件、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图件等。
(二)工程分析1.工程组成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须全面包括,描述清楚。
2.主要工程主要工程的布局、规模等,尤其涉及资源和环境利用的,应逐一描述清楚;主要辅助工程,可通过同类工程的调查分析,补充完善。
1级评价项目须对类比调查项目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量,取得定量参数,以便对主辅工程作出定量描述。
3.施工规划明确主辅工程施工方式,施工安排,相应的支持性工程如施工便道、物料储运、取弃土场、施工作业场地、施工人员营地等,其基本规模、布局、排放污染物等,均应描述清楚。
4.营运方案设计的营运方式,如水电站调峰运行、矿山开拓方式及设施,废物处理方式及设施等,一一阐述清楚。
(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列出可能影响环境与生态的所有工程活动,选择其重要者(规模大、源强大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等)列为识别影响的作用因子。
(2)根据上述影响作用因子,分别研究其影响对象,包括影响对象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受到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将此列为受影响的对象。
(3)一一对应研究影响作用因子与受影响对象的关系,研究其可能发生的影响效应的范围、强度、性质和影响特征等。
将上述过程列表,成为环境影响识别矩阵表。
在初步判定生态影响的性质、可能的变化过程和后果的基础上,确定须进一步深入调查的问题,这就是评价重点;对需深入调查研究的生态系统,需根据主要受影响的因子和评价的目的,确定需深入进行调查与评价的生态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试重点
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从工程项目自身的合理选址选线、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合理的施工建设方式和有效的管理出发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最具有可行性。
这些措施也是项目建设者应尽的环保责任。
1.合理选址选线从环境保护出发,合理的选址和选线主要是指(1)选址选线避绕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保护目标造成直接危害。
这是“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
(2)选址选线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含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或者说能够与规划相协调,即不使规划区的主要功能受到影响。
(3)选址选线地区的环境特征和环境问题清楚,不存在“说不清”的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即选址选线不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4)从区域角度或大空问长时间范围看,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不影响区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潜在价值的地区或目标,即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受到损害或威胁。
2.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从以经济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重大战略转变,也是环境保护战略和环评思想与方法的重大转变。
许多工程建设方案是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行设计的,这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战略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总战略方针),但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就可能不完全合理,因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佳化,或者说发展战略以单一经济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综合目标。
因此,一切建设项目都须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审视其合理性。
环境影响评价中,亦必须进行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并在环保措施中提出方案优化建议。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工程方案的优化措施主要是:(1)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
最主要的资源是土地资源、水资源。
一切工程措施都需首先从减少土地占用尤其是减少永久占地进行分析。
例如,公路的高填方段,采用收缩边坡或“以桥代填”的替代方案,需在每个项目环评中逐段分析用地合理性和采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水电水利工程需从不同坝址、不同坝高等方面分析工程方案的占地类型、占地数量及占地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给出土地资源损失最少、社会经济影响最小的替代方案建议。
2020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高频考点汇总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高频考点汇总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1.资料收集法。
即收集现有的能反映生态现状或生态背景的资料,分类:表现形式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时间可分为历史资料和现状资料,行业类别可分为农、林、牧、渔和EP部门,资料性质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污染源调查、生态保护规划、规定、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目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生态调查材料等。
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的现时性,引用资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的基础上。
2.现场勘查法。
现场勘查应遵循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主导生态因子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的调查,并通过对影响区域的实际踏勘,核实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以获取实际资料和数据。
3.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是对现场勘查的有益补充。
通过咨询有关专家,收集评价工作范围内的公众、社会团体和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影响的意见,发现现场踏勘中遗漏的生态问题。
专家和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同步开展。
4.生态监测法。
当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提供的数据无法满足评价的定量需要,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时,可考虑选用生态监测法。
生态监测应根据监测因子的生态学特点和干扰活动的特点确定监测位置和频次,有代表性地布点。
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态监测规范和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
5.遥感调查法。
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遥感调查法。
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高频考点汇总生态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1)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基本情况。
调查中须特别注意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极端问题,如风级、洪水。
(2)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首先须分辨生态系统类型,包括陆地生态与水生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系统,然后对各类生态系统按识别和筛选确定的重要评价因子进行调查。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一、工程分析(一)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1、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自用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六部分,详见表3-1-1。
表3-1-1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
“全过程”指对项目的分析应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以及服务期满后等;“全时段”指不但要考虑正常生产状态,同时要考虑异常、紧急等非正常状态;“全方位”指不但要考虑主体生产装置,同时应考虑配套、辅助设施;“多角度”指在着重考虑环保设施的情况下,同时应从清洁生产角度、节约能源资源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污染物源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工程分析应在全面的前提下,结合项目特征和环境特征突出重点。
2、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参考国家的有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
图中应标明:①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②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③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的内容与性质。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及其污染特征,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如搬迁、防护等)。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考点总结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考点总结第一章前言提纲:1、基本介绍 2、考试特点 3、题型分析 4、教学安排 5、考试变化一、基本介绍考试时间:2019年5月21、22日分数及合格标准:总分为150分,90分合格。
题型:1~5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51~10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二、考试特点1.技术方法源于导则:导则和标准是学习或复习的基础。
尽管有些人今年不考导则,但《技术方法》考试实际上也会考很多导则中的内容,因为导则本身就是方法。
参加两科考试的同学可以一起复习,导则和技术方法的很多内容都是相同的。
例如,2010年第25题、2011年第50题(同一题连续考了两年)考查考生对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的掌握,就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9.2.2的内容。
所以,考技术方法也是在考导则。
因此,考试和做环评截然不同,主观的经验方法≠导则标准。
例题(2010年第25题、2011年第50题):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区有()。
A.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B.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C.湿地退化、土壤盐渍化区 D.污水储存池(库)区【答案】ABC【解析】要求型。
导则9.2.2,预测重点包括:(1)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A)(2)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3)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和地质遗迹等);(4)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5)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D选项污水储存池区不是预测重点区。
2.技术方法高于导则:除了直接考导则内容之外,技术方法在导则的基础上还会有一定的外延,技术方法的外延多是专业人员熟悉的或在大学期间曾经学习过的,更多的侧重于导则和标准具体条款的应用。
同时,技术方法的考点更加具体化,更加灵活,通过正反分析、设定情境、增加冗余信息等方式,因此,相比导则和标准较为刚性的考试风格而言,其准确性要求有增无减,其融会贯通性也凸显,因此,其考试中常识性判断法和排除法在某些场合不完全适用。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要点提炼(最新)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要点提炼验收重点的确定依据:⑴项目可研、初设及批复等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工艺方法及与CP 有关的各项EP设施和各项生态EP设施,包括监测手段。
⑵EIA及其批复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各项EP措施、污染物排放、敏感区域保护、总量控制及生态保护的有关要求。
⑶各级EP主管部门针对CP提出的具体EP要求。
⑷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敏感区。
⑸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要点提炼微波消解试样的原理:称取0.2克-1.0克的试样置于消解罐中,加入约2mI的水,加人适量的酸。
通常是选用HNO3、HCI、HF、H2O2等,把罐盖好,放入炉中。
当微波通过试样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快速变换取向,2450MHz的微波,分子每秒钟变换方向2.45×109次,分子来回转动,与周围分子相互碰撞摩擦,分子的总能量增加,使试样温度急剧上升。
同时,试液中的带电粒子(离子、水合离子等)在交变的电磁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而来回迁移运动,也会与临近分子撞击,使得试样温度升高。
这种加热方式与传统的电炉加热方式绝然不同。
(1)体加热。
电炉加热时,是通过热辐射、对流与热传导传送能量,热是由外向内通过器壁传给试样,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试祥。
微波加热是一种直接的体加热的方式,微波可以穿入试液的内部,在试样的不同深度,微波所到之处同时产生热效应,这不仅使加热更快速,而且更均匀。
大大缩短了加热的时间,比传统的加热方式既快速又效率高。
如:氧化物或硫化物在微波(2450MHz、800W)作用下,在1min内就能被加热到摄氏几百度。
又如二氧化锰1.5克在650W微波加热1min可升温到920K,可见升温的速率非常之快。
传统的加热方式(热辐射、传导与对流)中热能的利用部分低,许多热量都发散给周围环境中,而微波加热直接作用到物质内部,因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整理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整理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的基本要求: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要措施。
清洁生产强调预防污染物的产生,即从源头和生产过程防止污染物的产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6年给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002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动法》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持续釆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1997年4月17日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包含清洁生产相关内容。
项目建议书阶段,要对工艺和产品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提出初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重点对原料选用、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等方案实行详评,限度地减少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风险。
对于使用限期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清洁生产促动法》第三章第十八条指出:“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理应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实行分析论证,优先釆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师技术方法大纲知识点10完整篇.doc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师技术方法大纲知识点10掌握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等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的应用1、现场实测法:对于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根据实测的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按下式计算:2、物料衡算法:对一些无法实测的污染源,可采用此法计算污染物的源强,公式为:3、经验估算法:对于某些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可依据一些经验公式或一些经验的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来计算。
补充: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1) 污染源(j)的污染物(i)的等标负荷量(pij):pij=mij/simij—污染源中i污染物的排放量(mg/m3)。
然后,根据kij和kj计算得到的大小顺序排列。
kij大,说明j污染源排放的比重大,是j源中的主要源物;kj大,说明i 主要由j源排放,是各个源中的主要污染源。
熟悉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及与现场观测资料相关性分析的方法1、气象台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判据:(1)气象台(站)距项目所在地的距离(2)气象台(站)与项目所在地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条件方面的差异因此,应该根据上述2个条件确定该气象台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
2、一、二级评价项目,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则其资料可用,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应进行气象现场观测。
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使用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资料。
3、常规气象资料的调查期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三年;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一年。
当常规所象资料不能满足评价工作的需要时,应当进行污染气象现场观测。
4、现场观测资料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于气象台位于评价区外或建设地与气象台地形差异明显,则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气象台资料,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其使用价值。
相关分析方法建议采用分量回归当,即将两地的同一时间风矢量投影在x和y轴上,然后分别计算其x、y方向速度分量的相关。
所有资料的样本数不得少于观测周期所获取的数量。
2020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重点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重点工程分析的作用:1.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确定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产污环节、核算污染源强、计算排放总量。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技术经济先进性、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总图布置合理性、达标排放可能性。
衡量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建设该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工程分析专题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程分析给出的产污节点、污染源坐标、源强、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技术参数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的依据,为定量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评价污染防治对策的可行性提出完善改进建议,从而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创造了条件。
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是在已知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环节和数量的基础上,采用必要的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一般很少考虑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改扩建项目则更少考虑原有生产装置环保“欠账”问题以及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论证,提出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清洁生产工艺方案,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目标,使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或不使环境质量恶化,起到对环保设计优化的作用。
分析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进性、可靠性,必要时要提出进一步完善、改进治理措施的建议,对改扩建项目尚须提出“以新带老”的计划,并反馈到设计当中去予以落实。
4.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工程分析筛选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项目生产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的对象,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为保护环境所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污染控制的目标。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资料集合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资料集合非污染生态影响工程调查与分析:(一)工程资料收集1.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工程规划资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与工程相关的设计规范等。
2.工程图件工程图件包括公路铁路的工程布线图(含站场布点);工程平面图,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局图、矿山工程平面布置图、水利枢纽布置图等;工程相关的规划图,如河流梯级开发规划图、公路铁路路网规划图、灌区规划图等。
3.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区域或城市规划及其图件、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图件等。
(二)工程分析1.工程组成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须全面包括,描述清楚。
2.主要工程主要工程的布局、规模等,尤其涉及资源和环境利用的,应逐一描述清楚;主要辅助工程,可通过同类工程的调查分析,补充完善。
1级评价项目须对类比调查项目实行定量或半定量测量,取得定量参数,以便对主辅工程作出定量描述。
3.施工规划明确主辅工程施工方式,施工安排,相对应的支持性工程如施工便道、物料储运、取弃土场、施工作业场地、施工人员营地等,其基本规模、布局、排放污染物等,均应描述清楚。
4.营运方案设计的营运方式,如水电站调峰运行、矿山开拓方式及设施,废物处理方式及设施等,一一阐述清楚。
(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列出可能影响环境与生态的所有工程活动,选择其重要者(规模大、源强大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等)列为识别影响的作用因子。
(2)根据上述影响作用因子,分别研究其影响对象,包括影响对象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受到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将此列为受影响的对象。
(3)一一对应研究影响作用因子与受影响对象的关系,研究其可能发生的影响效应的范围、强度、性质和影响特征等。
将上述过程列表,成为环境影响识别矩阵表。
在初步判定生态影响的性质、可能的变化过程和后果的基础上,确定须进一步深入调查的问题,这就是评价重点;对需深入调查研究的生态系统,需根据主要受影响的因子和评价的目的,确定需深入实行调查与评价的生态因子。
2020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提炼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提炼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案设计:控制的基本原则:优先源强控制;其次尽可能靠近污染源采取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必要时再考虑敏感点防护措施。
源强控制:应根据各种设备噪声、振动的产生机理,合理采用各种针对性的降噪减振技术,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减振材料,以减少或抑制噪声与振动的产生。
传输途径控制:若声源降噪受到很大局限甚至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应在传播途径上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振、阻尼处理等有效技术手段及综合治理措施,以抑制噪声与振动的扩散。
敏感点防护:在对噪声源或传播途径均难以采用有效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应对敏感点进行防护。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提炼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1.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
2.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手段。
3.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必须按入场要求和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接收危险废物,达不到入场要求的,须进行预处理并达到填埋场入场要求。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须满足以下要求:4.1有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污染。
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厘米/秒,且厚度大于5米时,可直接采用天然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7-1.010-6厘米/秒时,可选用复合衬层作为防渗层,高密度聚乙烯的厚度不得低于1.5毫米;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厘米/秒时,须采用双人工合成衬层(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下层厚度在1.0毫米以上。
4.2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单元式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4.3要做好清污水分流,减少渗沥水产生量,设置渗沥水导排设施和处理设施。
对易产生气体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孔、气体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和报警系统;4.4填埋场运行管理单位应自行或委托其他单位对填埋场地下水、地表水、大气要进行定期监测;4.5填埋场终场后,要进行封场处理,进行有效的覆盖和生态环境恢复;4.6填埋场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才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非农业开发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
用海水做树脂再生还原剂和溶剂:
1.锅炉水软化中,用海水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还原剂,工业低压锅炉的给水处理中,多采用阳离子交换法也就是钠离子交换法,当原水经过钠型离子交换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和树脂中钠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水质软化的目的。
在钠离子交换过程中,当软水的硬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即表明交换树脂已失去交换能力,需用食盐溶液对交换树脂进行再生还原,使其恢复交换能力。
工厂企业的低压锅炉软水处理工艺中,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自来水配制5-8%浓度的食盐溶液,对树脂进行再生还原。
为了节水,沿海城市采用海水作为还原剂取得了成熟的经验。
2.海水化盐制碱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原盐(氯化钠)在制碱工艺中将固体食盐用海水溶解成为饱和盐水。
每生产一吨纯碱需要饱和盐水5m3、从而可从海水中回收氯化钠120-150kg,一项,青岛碱厂年节省食盐2.4-2.7万t,同时节约了大量淡水。
天津碱厂每小时化盐用海水190m3,年节盐175万t。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
地下水环境监测措施:
建设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制度,对厂区及周边地下水进行监测。
监测点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以建设厂区为重点,兼顾外围:厂区内可能的污染设施如有毒原料储罐、污水储存池、固废堆放场地附近均需设置监测点。
②以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
③对地下水进行分层监测,重点放在易受污染的浅层潜水和作为饮用水源的含水层,兼顾其他含水层。
④地下水监测每年至少两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重点区域和出现异常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
⑤水质监测项目可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可结合地区情况适当增加和减少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必须包括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因子,例如,对炼油厂的监测项目必须包括石油烃、苯、二甲苯等特征污染物。
【篇三】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获得噪声源数据有两个途径:类比测量法;引用已有的数据。
对引用已有的数据要注意:
①引用类似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经过专家鉴定并且是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②报告书应当指明被引用数据的来源。
【篇四】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要点提炼
烟(粉)尘控制技术:
⑴改进燃烧技术。
要供给适当的空气量,实现燃料完全燃烧。
⑵采用除尘技术:根据除尘过程中有无液体参加,可分为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
根据粒子分离原理,又可分为:重力、惯性力、离心力、洗涤、过滤、电、声波除尘。
特别是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高,在大型火电厂、水泥厂得到广泛采用。
布袋除尘器按清灰方式分机械振动清灰、逆气流清灰、脉冲喷吹清灰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