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一)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一)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处理依据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依法定罪 在法治国家,崇尚法律的权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政府要依法行政。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总理此番 讲话主旨 何在?
政府依法行政对维 护社会主义法制的 统一、尊严和权威 具有重要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 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
中心环节
关键和重点
必要保证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良好的法 律可资遵循。
----一切政党、国家机 关、社会团体、企事业 单位和公民都必须依法 办事。
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 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 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 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 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 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 危险,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口出 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 李刚。”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 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 铭被判6年。此后,这句话成为网友 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 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 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是遵守国法啊。”告发人辨道。 “我刚大谕群臣,为子不孝父母者与为臣不忠君王者同罪,告父 即不孝,不孝即不忠,不忠即犯国法,犯法则当诛!”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令人不敢破坏规则; 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让人不愿破坏规则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课件 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课件 第一节

这个结果让善良的人们了却了不少的 牵挂:廖丹未因无奈之“恶”,从此跌入人 生的深渊;廖丹之妻也未因此事,最终失去 今后生活的依靠。从良善的角度来说,这真 的值得庆幸。不过,廖丹“刻章救妻”案从 被关注一刻开始,就引发人们的深思:假如 我们的医保制度再健全一点,社会公益更成 熟一点,“刻章救妻”的悲剧是否就能够避 免? 显然,当社会成员因无助而为恶,其实这 个社会和每个成员都有罪责。当情、法、 制度在“刻章救妻”事件中寻求到公平正 义的价值取向,悲剧才有了柳暗花明的转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九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怎样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 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 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 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 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 权利和义务 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 为的作用。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法律的作用2、法律具有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 观看视频: 关系、解决人与人 之间的纠纷或矛盾 的作用。
偷盗可耻.swf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纪律与法律的关系
纪律与法律都是 人们的行为规范, 两者都要求人们遵 守。但违纪不一定 违法,而违法必违 纪。

6第六课第一课时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6第六课第一课时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 3.能力目标
❖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 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 纪守法的好习惯
设疑激探 自主学习
1. 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 么纪律?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纪 律的作用是什么?
❖ 2.什么是纪律? ❖ 3.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是什么吗? ❖ 4.法律的特征有哪些?及其作用是什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 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创景激趣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 (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区别 ❖ 2.情感目标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 和价值观
点拨
纪律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点拨
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具有强制性,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违反法律的,要法办。 纪律:由党政机关、团体、部队、企业、 学校内部制订,只要求所属人员遵守。 违反纪律的,要处分。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合作讨论 共同探究
镜头一:某中药厂电工徐某违反工厂《维修安全操 作规章》,在操作工小刘按正常程序对生产罐进 行检修时,擅自按下罐内搅拌机启动按钮,将正 在消毒的小刘搅成重伤,小刘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以重大责 任事故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两年。
镜头一:某厂青年操作工王某,上班时间劳保穿戴 不规范,未扣纽扣,在对盘式过滤机辅料情况检 查时违反操作规程,未到操作平台上观察,而图 省事到导轨的危险区域观察,致使自己被翻盘滚 轮碾压身亡。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的
点拨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配合执法机关执法,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课程内容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2.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始终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任何法律。

只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4.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还应该树立法治观念,相信法律的力量,尊重法律的权威。

5.自觉遵守社会公德6.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7.维护社会秩序稳定8.我们应该积极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不参与任何可能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

如果发现有人破坏社会秩序,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10.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

11.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12.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发现有人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3.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14.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参与任何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活动。

如果发现有人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5.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16.我们应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参与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活动如果发现有人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不参与任何有损国家形象的活动三、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对法治精神的培养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强调使我们对法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公民我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到法治宣传活动中去配合执法机关执法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并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行为要受自然规律、社会规则方面的制约;认清纪律和法律的区别;认清在职业活动中违背规则的危害;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2、增强规则意识、法治意识、遵纪守法的观念;拥护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

3、现实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调控自己的不良心理;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

教学重点难点:1、做遵纪守法的人。

2、法律和纪律的关系。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4、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我们做好自己当好国家公民,不仅要有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法律部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二、增强规则意识(一)规则与秩序(5)1、老师宣布“从今天开始,凡是因上课说话被老师点名的扣平时成绩1分”。

让大家讨论:从这个规则的作用。

2、讨论缰绳的例子,说明缰绳的作用,课堂纪律的作用。

以缰绳和课堂纪律为规则和秩序的寓意,说明从而引出世间都有一定的秩序,规则一方面可以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保护自己权利的作用。

有规矩才成方圆。

规则、秩序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二)纪律与法律(5)通过学生理王某维权事件清案件事由,讨论问题。

从而让学生懂得纪律和法律具有惩罚性,违反纪律和法律都有危害,不可违,感到不公要维权。

列举自己知道的纪律和法律,归纳纪律和法律的异同。

见P66(三)做遵纪守法的人(10)通过学生探讨书本上的两个案例,并回答问题。

列举自己听到的不遵纪守法造成悲剧的例子。

说明在职业活动中不遵守规则的危害。

为了避免危害要遵纪守法。

通过阅读小波小甜事件,分析不遵纪守法的原因,是有不良心理。

阅读链接不良心理的表现,让他们了解不良心理的危害,从而引导他们克服不良心理。

三、建设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0)1、学生阅读山杠爷的故事,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当人们出现不自觉遵守村规的时候,他采取了那些行动?他的目的是什么,事情办好了吗?为了治理村庄,但是虽有好的动机但是违法处理事件,导致坏的结果。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四个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并通过案例,加深学生对依法治国四个基本要求的理解。
第三、法治需要的完善的法律体系条文繁杂,名目众多。不容易为普通民众所熟知、理解。事到临头,民众往往不知如何依法办事。德治依照社会基本道德处理事务,民众容易理解、接受。也易于施行。
第四、法治的施行需要培养一大批法律精英,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社会成本较高。德治简单易行,易变通。社会成本较低。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的作用: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3、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国家需要法治,还是需要德治,谁更好?
解答:
第一、法治需要好的法律制度来支撑,法制不完善,法治也难以实现。而德治只需要一般的社会普遍伦理道德,无需强力的制度支撑,简单易行。
第二、法治的缺点同时在于法律的稳定性和社会发展的迅捷性的冲突。法律条文的更新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这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往往无法得到公平正义的解决。德治则可以审时度势,妥善解决。
讲授方法:讲授法,使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违背规则的危害。
教师小结:由于自己或他人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只有充分重视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目前二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2、纪律与法律
3、做遵纪守法的人 二、建设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 目前三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增强规则意识
➢规则与秩序
怎样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2
遵纪守法是具体的,必须落实 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从细 处着眼,防微杜渐;遵纪守法又 是长期的,要持之以恒,贯穿始 终;遵纪守法还是自觉的,要转 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九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 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 防护用品。

惩罚性

自律性
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纪律与法律
内 涵
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 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 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强 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法人们律行规为定的作了用人。们的 权利和义务
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纪律与的法律区别
纪律
法律
制定主 企事业单位、社 国家立法机关 体 团、政党等
适用范 某单位或组织成 全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围员
和社会组织及全体社会成员
实施主 制定纪律的单位 政府、公安机关、法院、检

察院等国家机关
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增强规则意识 ➢规则与秩序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十点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成都市西河职业中学校第一课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一、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情感拥护依法治国的方略,增强法治意识、崇尚民主、公正、平等。

3.运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维法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2.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在我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四个不可缺一的要素。

2.路易十四是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1638年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5岁即位,亲政后采取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专制统治,宣称“朕即国家”,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把法国绝对君主制度推到顶峰,在他统治后期,国库空虚,起义频繁,从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朕即国家”意味着国王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这是人治的典型表现。

教师充分利用材料中包含的法治与人治的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与人治根本的认识,哪种治国方略更好呢?如何才能做到依法治国呢?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板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必须做到时:1、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活动探究(相关链接)的自学思考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否完善?(网络犯罪法律体系的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学生举例说明上述相关法律已完善的地方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材料分析:<民告官胜诉的案例>体现依法执政的水平,参考案例附后。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依法执政水平的看法。

3、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4、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A
张某致害,应 当赔偿全部损 失;
B
双方都无过 错,应分担 责任;
C
儿童家长未 尽到监护责 任,应由其 承担损失 ;
D
应根据双方 经济情况分 担损失。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2、韩某9岁,其从事的民事活动中,做法不能得到法律确认的是
A
韩某继承其父 商品房一套, 价值100万元;
B
韩某将继承 其父的房屋 赠与希望小 学;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他们违反了 什么法律?
他违反了什 么法律?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守 法
从我
做起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法律知识竞赛:
• 第一轮(不定项选择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1、张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一日张某骑车时突然犯病,将在路边玩耍的8岁儿童撞伤, 用去医疗费1200元。该案责任应如何承担。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你怎么看?
事故的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一、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做生活的掌控者
目录 CONTENTS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02 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03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01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 律
自 由
没有红灯的约束,哪有绿灯的畅行。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 河流如果没有河岸的约束,就会泛滥成灾。火车在铁轨的约束和保障下,才可以奔驰四方。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01
工厂违规焊接引収大火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探究法治的内涵和精神;3.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4.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守护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具体阐述法治精神的内涵;3. 法治国家特征和优势。

教学难点:1.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2.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守护法律的意识。

教学方法:1. 阅读课本;2. 听课和讲解;3. 互动讨论;4. 情境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问候学生,询问他们对法律和法治国家的认识;2. 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教材内容,在了解法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二、学习(30分钟)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学习;2. 探究法治的内涵和精神;3.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向学生讲解一些例子,并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三、讨论(20分钟)1. 队伍对立的情境练习:一组学生假扮违法者,另一组学生扮演警察,进行一种角色扮演。

这个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分别讨论什么是违法,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2. 学生分组,讨论在他们八位中选举一位班委会成员,应该遵循什么准则。

每个小组向全班宣读其选择的典型代表。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成为合法的公民。

五、作业(5分钟)1. 请将你在本节课中理解到的法律和法治国家的相关知识进行笔记和总结;2. 列举三个生活中遵守法律的例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首先向学生讲解了法律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法治精神的内涵和优势;2.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解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引发了他们思考衡量班委成员的标准;3. 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遵守法律,成为合法的公民。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第1节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第1节
《宪法》 《刑法》 《民法》 《婚姻法》 《物权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从省略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活离不开法律
反分裂国家法 国徽法 国旗法
组织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
国家赔偿法
国籍法
戒严法著
作权法
婚姻法
收养法 继承法
公司法 企业破产法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课堂练习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 还可以帮你写作业, 你去不去?如果你不 去,你能否说服你的 同学也不要去?请说 出理由。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课堂练习
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果 你是小丽,你怎么做?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
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 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 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 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 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 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 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 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 违法必违纪。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重点
了解法律的主要特征,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地位。
难点
增强规则意识,法治意识,遵纪守法的观念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பைடு நூலகம்



一、导入
大千世界,星然纷繁复杂,却有相应的秩序。人要受两方面的制约。其一,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一,受社会规则的制约。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作保证。由此形成各种规则。
三、深入研习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大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职业道德与法律
所在
年级
2022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
目标
1.了解法律的主要特征,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地位。
2.通过讲授了解我国法治道路的特色。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课时第一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课时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第一课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课题: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一课时:增强责任意识课型:新课授课教师:亓丽课时:1课时时间:班级:学生姓名:组别:【学习目标】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重点】法律、纪律的作用【难点】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知识链接】我国的法律有哪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播放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有没有留意歌词的内容?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作出各种回答。

教师小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曾经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军保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它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后被谱写为歌曲,广为传唱。

军队有严明的纪律,那家庭、国家呢?是否也有自己的规则和纪律呢?探究活动一活动一:画一画学生活动:两位学生到黑板前,一位徒手、另一位借助尺子和圆规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第一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借助了尺子和圆规。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教师点拨:无规矩不成方圆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仔细观察教材第64页的镜头一、镜头二及漫画,并讨论:(1)缰绳在驭马中起什么作用?(2)课堂纪律在保证教学效果上起什么作用?小结:镜头一的缰绳可以帮助骑手控制千里马的奔跑方向,让他顺利到达终点;镜头二的课堂纪律是维持课堂秩序,是保证老师正常“教”与学生正常“学”的重要保证,从而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这两个镜头说明要做好某件事情,要完成某项任务,要达到某个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与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第一课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创境激趣】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

(图片内容见课件)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引思明理】<设置问题>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一)纪律的定义(板书)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看多媒体课件。

观察体味、思考<设置问题>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设置问题>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设置问题>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他不敢剪。

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

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

因此是“不敢剪”。

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

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

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

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

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

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

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设置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1.法律的特征(板书)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设置问题>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教材案例分析: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教育法》。

法律非常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通过案例,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设置问题>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

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

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

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

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设置问题>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

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

<设置问题>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

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

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

3.法律的作用(板书)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

观察体味、思考<设置问题>(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二。

观察体味、思考<设置问题>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

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

观察体味、思考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

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

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引入下一部分内容)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板书)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板书)<设置问题>(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课堂小结]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验导行】[课堂练习]观看多媒体,思考问题。

<设置问题>1.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还可以帮你写作业,你去不去?如果你不去,你能否说服你的同学也不要去?请说出理由。

2.图中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