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包公祠导游词-精品范文
包公园旅游导游词(通用6篇)

包公园旅游导游词(通用6篇)篇1:包公园导游词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
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
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
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园容风景区,功能服务区。
主展区内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大殿、东西配殿。
以文物、史料典籍、铜像、蜡像、模型、拓片、碑刻、画像等形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
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月月花香扑鼻,处处幽雅宜人。
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
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篇2:包公园导游词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王平,很高兴能够在这个阳关灿烂的日子里与大家相会与此,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安全大使李师傅,他将负责我们的行车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在此玩得开心,游的尽兴。
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包公包拯:包拯,字希仁,公元9出生于合肥市肥东包村,1062年去世于河南开封,享年63岁。
第二年八月,葬于合肥市大兴集。
包拯被追封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人称包公。
包公园占地面积30公顷,总体格局为开放式,现为国家级4A景区,同时也是合肥的爱国教育基地。
关于包公祠的导游词范文(2篇)

关于包公祠的导游词范文如果说,自古以来无清官,那么哪来的纪念他们的地方,让后人敬仰与学习?当初,我从电视上知道了这个人,内心上不想再了解,只因他的外貌。
如今却不同了,是真心的想去了解的更多,那个人就是——包拯。
当我踏上开封这块充满古老气味的土地,听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话语,感受着处处谦让的人文氛围,我不禁的说出口,不愧是“包青天”管理的地方。
我顺着古老的街道向着包公祠走去,看着地图和询问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才确定包公祠的路程。
看着清澈的包公湖,心里一阵阵激动,包公祠终于到了。
远远地就看到小山上的亭子,是那么独树一帜,开封仅此一家。
开封知府包肃公,峭直刚正且廉明。
结庐墓地守陵孝,衙门敞开理诉讼。
锄侄革舅打銮驾,家训刻碑妇孺颂。
以民为本做楷模,清心直道是官经。
站在大门前,看着金光闪闪的三个大字,又看到里面人来人往,每一个人的脸上充满了敬佩与失望。
我不知为什么他们脸上会出现失望的表情?走进大殿,正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达三米之多,蟒袍玉带,端坐靠在背椅之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
仿佛在说,有何冤屈,可一一道来!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和文献,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等。
山墙之上镶嵌着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着龙凤图案,充分地刻画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
我静静地发了一会呆,脸上不知不觉地露出敬仰的表情,恭敬的向二殿方向走去。
二殿之中,有着一幅包公石刻像拓片,其线条清晰生动传神,再一次逼真显现包公生前的风姿。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如果不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把包公身上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谁说自古以来无清官!二殿中央树立着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上面刻有北宋____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唯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条深深的指痕。
如果说包公不是清官,那么他的名下为什么会出现一条条深深的指痕?为什么还会流传万世?元代诗人王辉曾赋诗曰:“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
开封包公祠导游词解说三篇

开封包公祠导游词解说三篇第一篇:开封包公祠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开封包公祠,我将为您进行导览。
包公祠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包拯的纪念馆,被誉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的瑰宝。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包公祠的历史、建筑特色以及包公的故事。
包公祠建于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以纪念包拯,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被尊称为“包青天”。
包公在任期间,以清廉、公正、勤政著称,为民伸张正义,被后世尊奉为清官楷模。
包公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以包公命名的祠堂,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包公祠。
包公祠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正殿、东西厢房、东西配殿、后殿等组成。
祠内的建筑均以黄、灰、绿三色为主,彩绘精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游客们可以参观包公祠内的陈列展览,了解包公的生平事迹和他所办理的著名案件。
包公祠内收藏了大量与包公有关的文物和图片,其中最著名的是包公的木像和青铜像。
此外,还有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包公的手迹,展示了包公的智慧和勇气。
包公的故事流传千古,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包公案》。
这些案例展现了包公的聪明才智和公正判断,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包公祠内,我们可以通过表演、影视展示等形式,感受包公案中的英雄气概和他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参观完包公祠后,您还可以游览附近的景点,如开封府、铁塔、清明上河园等,感受开封的千年历史和悠久文化。
感谢大家选择包公祠作为旅游目的地,希望您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祝愿大家旅途愉快!第二篇:开封包公祠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开封包公祠,我将为您介绍包公祠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包公的伟大事迹。
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开封的重要景点之一。
包公祠是为了纪念包拯而修建的,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他以清廉、公正的作风和勤政为民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包公祠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包公祠导游解说词

包公祠导游解说词欢迎各位游客来到包公祠,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
第一部分:包公祠的概述包公祠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包公纪念馆,也是包拯的故居。
包拯,字师中,号垂拱,北宋政治家、法学家和清廉官吏的代表人物。
在包拯的治理下,改革司法制度,重视民生福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公祠建于北宋,原为其故宅,后经历多次扩建,成为如今宏伟的建筑群。
第二部分:包公祠的建筑风格包公祠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特点,主要以宋代的建筑风格为主。
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广阔,由前殿、中殿、后殿以及围墙组成。
殿内悬挂着包拯画像和历代文物,为游客们提供了了解包拯生平和政绩的机会。
第三部分:包公祠的历史文化包公祠保存着大量反映包拯生平和时代背景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包拯的石像,它是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3.2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包拯的英姿风采。
此外还有包公文物陈列馆,展示了包公的书法作品、手迹以及包公们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通过参观这些文物和展览,游客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包拯的思想和贡献。
第四部分:包公祠的法治思想包公祠不仅是对包拯生平的纪念,也承载着包公的法治思想。
包拯主张以德治国,以法治理,推行司法制度改革,注重依法办案和公正司法。
他的治理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通过参观包公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包拯思想的内涵,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第五部分:包公祠的传承与价值包公祠作为对包拯的纪念馆,对于传承包拯思想、弘扬法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包公祠的解说和教育,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包拯的伟大贡献,传承法治文化,培养社会公德和法治观念。
同时,包公祠也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吸引了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前来深入研究。
第六部分:包公祠的旅游体验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在包公祠旅游时的注意事项。
请大家保持安静,尊重文物和历史,不要随意触摸、破坏或乱丢垃圾。
包公祠的导游词

包公祠的导游词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
收集了包公祠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包公祠的导游词【一】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
明弘治元年(1488年)。
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
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
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
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
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
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
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
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
风格古朴,庄严肃穆。
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
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
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
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
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
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
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
包公祠旅游景点推荐导游词

包公祠旅游景点推荐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祠。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旅游景点。
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也是江南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探索包公祠所散发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
首先,让我们了解包公祠的历史背景。
包公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因其廉洁公正,为百姓所敬仰。
包公以解决民事纠纷而著称,被誉为“包拯平反大名”。
包公祠的兴建,旨在纪念包公的伟大事迹,传承其精神,向后世展示他的智慧和公正。
站在包公祠的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门楼。
门楼两旁,矗立着两座高大的石狮,将大门保护得严严实实。
踏入大门,我们来到包公祠的正殿——大成殿。
这是包公祠的主要建筑,建筑工艺精湛,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大成殿内供奉着包公的塑像和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包公祠留像”,这是包公实际的面容,给人一种亲切感。
接下来,我们转向左侧,来到包公祠的左厅——素屏楼。
素屏楼以其细腻的雕刻技艺而闻名。
楼内陈列着包公生平事迹的木刻画。
通过这些图案,我们可以了解到包公以公平、正义处理纠纷的方法和智慧。
楼外还有一片绿树成荫的庭院,正中有一座池塘。
这里的环境宜人,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离开素屏楼,我们继续向前,来到包公祠的右厅——广成楼。
这座楼是包公祠的另一座重要建筑,也是包公祠的地标之一。
广成楼内展示了包公治理案件的形象,用雕塑和画作展示了包公的威严和聪明才智。
楼外还有一个四方形的庭院,庭院内修葺整洁,绿树荫蔽,十分宜人。
您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感受一下古人智慧的结晶。
离开广成楼,我们来到包公祠的后殿——静斋。
这里是包公曾经起居生活的地方,保存着一些包公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这些物品都是包公生前使用过的,能够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包公的生活方式和品味。
在静斋的后面,是一片修竹成林的小区域,这里环境幽雅宜人,是来此游玩时放松心情的理想地点。
最后,我们来到包公祠的后花园,这是包公祠的一处景致优美的空地。
包公祠景点导游词

包公祠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包公祠景点!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索这座历史悠久、与包公相关的文化遗址。
包公祠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代表着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象征。
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聆听包公的故事,感受他的价值观和智慧。
一、包公祠的历史背景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为了纪念北宋时期著名的法官包拯而建立的。
包公,字希仁,他勤勉廉洁,在职位上始终奉行公正的原则,被尊称为“包青天”。
包公祠兴建于1101年,是当时皇帝命令修建的,以示对包公的崇敬和纪念。
至今,包公祠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遗址。
二、包公祠的建筑风格包公祠是一座典型的我国传统建筑,代表着北方建筑风格。
整座建筑群分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包括正殿、东西配殿、展厅等。
建筑造型古朴典雅,规模宏大。
其中,正殿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是供奉包公神像的地方。
东西配殿则是用来陈列包公的文物和相关历史资料,供人们了解包公的生平事迹。
整体建筑风格庄重而不失庄严,彰显出包公所代表的正义和公平。
三、包公的传说故事作为包公祠的核心内容,包公的传说故事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包公以公正、廉洁和勤勉著称,在这里您可以听到许多关于包公的故事,包括他处理疑难案件的智慧和公正,以及他对人民的关怀和为民请命的情感。
通过这些故事,您会了解包公的价值观和他对法律精神的追求,不仅仅是一位法官的形象,更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宝贵遗产。
四、包公祠的文物陈列包公祠内展示了许多包公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展品不仅反映了包公的事迹,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在展厅内,您可以看到一些包公的衣物、笔墨、文书和手迹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包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同时,这些文物也是研究包公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包公祠的影响与价值包公祠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遗址,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价值。
这座祠堂不仅能够让人们了解包公的故事和传说,更重要的是它呈现了包公代表的正义、公平和忠诚的精神风貌。
包公祠导游词

包公祠导游词包公祠导游词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好事而受到拥戴的杰出人物,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公德,总是为其建祠立庙,敬若神明。
包公祠就是人民纪念包拯功业的一座祠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包公祠导游词,欢迎阅读。
包公祠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
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
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
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
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
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
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
包公祠旅游地点介绍导游词

包公祠旅游地点介绍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祠,我是今天的导游小王。
首先,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来探寻包拯这位古代智者的故乡,感受他崇廉勤政的人生态度。
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郊区包公山山脚下,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包公文化遗址之一。
下面,我将以四个方面,给大家全面介绍包公祠。
第一,包公祠的历史背景。
包公祠建于唐代,最早是供奉岳飞的祠堂。
以后,岳飞追随其父岳珂的义举也得到了后人的崇拜,因此包拯被奉为“包公”,而岳飞的祠堂逐渐演变成为包公祠。
包公祠的建筑采用古代典型的牌坊、庙宇和廊桥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魅力。
第二,包公祠的建筑风格。
包公祠的主体建筑为大殿和配殿,大殿中供奉着包拯的塑像。
大殿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象征着包公崇高的智慧与公正。
建筑的细节中还融入别具特色的木雕、砖雕和彩绘等艺术元素,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大方。
第三,包公祠的文化内涵。
包公祠是一座集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地方。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包公祠的壁画。
壁画展现了包公的一生和他所做的公正裁判,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包公智慧和为民请命的精神。
此外,包公祠还设有包公古迹展览,展示了包公的法术、文物和手迹等珍贵文物,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包公的伟业。
第四,包公祠的影响与意义。
包公祠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包公思想、倡导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包公以他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他的精神与信念成为了后世子孙崇拜的对象,也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公正和清廉。
包公祠不仅提供了学习包公智慧和人生哲学的机会,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休闲场所,使他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感受到古代智者的智慧与修身之道。
最后,希望大家在包公祠能够深入了解包公的伟大事迹和他对社会影响的深远意义,同时也能从他的智慧中汲取到人生的启迪。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在包公祠度过愉快的时光!。
2024年包公祠导游词(三篇)

2024年包公祠导游词(三篇)包公祠导游词篇一我名叫某某,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和司机某某竭诚欢迎各位贵宾今天游览包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
主建筑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
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屹立,内有古井,号"廉泉"。
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享记》,发出"抑或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
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
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与包孝肃祠紧连的是包河南畔林区的包孝肃公墓园。
园内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
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
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
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
明弘治元年(1488年)。
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
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
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
介绍包公祠导游作文

介绍包公祠导游作文《包公祠导游之旅》欢迎大家来到包公祠,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导。
一进这包公祠呀,就能看到一座包公的塑像威严地坐在那儿呢。
这包公啊,脸那叫一个黑,就像那锅底似的,在他脑门上呢,有着大家都知道的月牙儿标记。
这个月牙儿啊,可老神秘了,传说那是包公能日断阳夜断阴的标志。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看到这个塑像就想啊,这包公坐在这儿肯定在琢磨着怎么惩治那些坏人呢。
我那时候还凑近了看,就盯着他的脸瞧,感觉包公那眼神啊,好像能看穿我心里想啥似的,吓得我赶紧往后退了两步。
咱再看看周围这些壁画,上面画着包公断案的场景。
像那个有名的铡美案,墙上画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
我记得我仔细看那幅画的时候,就看到画里包公手一挥,那气势,那威严,旁边的王朝马汉就把陈世美押上了虎头铡。
在画里啊,陈世美的表情那是又害怕又不甘心。
你再看他旁边秦香莲,那眼睛里都是委屈和悲愤。
还有旁边的老百姓,那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对包公的敬佩。
我当时站在那幅画前看了好一会儿呢,感觉像看了一场大戏一样精彩。
再往前走啊,就是包公祠的一些展览厅了。
这里面放着各种各样包公那个年代的东西,什么文书啊、旧物啊。
那些纸张都有点发黄了,看起来就很有年代感。
我有一回在这里面看到有个小本子,那本子上的字啊,写得工工整整的。
我凑近了仔细瞅,那字我还认不得几个呢,但是就觉得这肯定是当时记录大事儿的本子,说不定就和包公断的某个案子有关呢。
在这儿啊,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的氛围,就好像穿越回了包公所处的那个时代。
咱包公祠后面还有个小园子呢。
这园子里种着各种绿植。
其中有棵大树,那树干啊可粗了。
我试过啊,我这两只手使劲儿都抱不过来。
树下还有一些石凳。
夏天的时候啊,坐在这儿可凉快了,还很安静,感觉是个想事儿的好地方。
就想象着当年包公忙活完案子,是不是也会在这样的树下歇一歇呢。
今天的包公祠之旅就到这儿啦,希望大家在这儿感受到了包公的公正廉明,咱下次旅途再见喽。
《再探包公祠》嘿,咱们又来到包公祠啦,我这小导又回来给大家导游啦。
5篇介绍河南开封府的导游词范文

河南开封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以下是五篇介绍河南开封府的导游词范文,以供参考。
一、开封府博物馆开封府博物馆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在东京故城遗址上,是一座以展示北宋时期官府文化为主的博物馆。
馆内所展示的文物、图书资料等,均来源于北宋开封府的行政、法律、军事、财务、民生等各个领域,展现出官府文化的全貌,它们都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瑰宝。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北宋留下的千年文化宝藏,了解顶级国宝的历史与发展,感受到历史在流淌,文化在传承的动人力量。
二、开封包公祠开封包公祠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右军街14号,是一座供奉包拯的庙宇,也是旅游者常常去的景点之一。
包公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刑法家,他为官清廉,民间敬之如神。
于是,他的名字被后世流传下来,成为“人民好官”的代表。
包公祠建于元代,其建筑风格以黄色为主,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典型元素。
祠内展示了包公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文化、艺术品。
既可领略建筑艺术之美,又可了解包公的历史,还可以在祠内祈求平安。
三、清明上河图展览馆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将北宋时期京城开封市街景、市井百态等刻画地栩栩如生。
清明上河图展览馆位于开封市南郊李村镇,展览馆内收藏了包括原图、珍贵的印刷本等在内的清明上河图馆藏文物,这些文物完整保留了此画的历史和价值。
馆内别有一番风味,仿佛身临宋代开封市内,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四、开封府城南门开封府城南门建于元朝,现已保存至今。
门口还保留了以前的城楼,只有少数地方需要修缮,保存有较好的状况。
南门是开封府城的重要门户,是古代开封城南路的主要出入口。
如今,南门已成为开封市的一个标志性地标。
五、李公祠李公祠是一座云梦派建筑,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作为宋时文学家李清照的故居之一,李公祠是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杰出代表。
祠内共有建筑物40栋,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有李清照纪念陈列、文物和艺术品的展示区和景点等。
包公祠旅游景点观光导游词

包公祠旅游景点观光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祠!我是负责带领大家参观的资深导游。
包公祠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它是中国古代著名官员包拯的纪念馆,也是我们了解包公文化、传承包公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接下来的导游过程中,我将带领大家了解包公的生平事迹、触摸包公文化,感受包公精神的伟大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包公的生平事迹。
包拯,字师仁,北宋时期的官员,因其廉洁公正、聪明智慧而备受推崇。
他作为开封府的知府,以清正廉明的形象处理公案,威望颇高。
包公以自己的清廉和聪明才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被誉为“包青天”。
包公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官员而建立的。
包公祠是我国古代一座规模庞大的祠堂建筑群,包括大成殿、大义殿、大法殿以及包公墓等建筑。
这些建筑均以黄色琉璃瓦为覆盖,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博大精深。
在这里,你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雕刻、漂亮的壁画以及包公的雕像等。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包公祠的主要景点之一——大成殿。
大成殿是包公祠的核心建筑,也是供奉包公神像的地方。
进入大成殿,您会看到一尊巍峨庄重的包公神像,他坐在主位上,形态庄严,双眼深邃,给人以肃穆之感。
这尊神像是由当代著名雕塑家精心雕刻而成,栩栩如生,根据历史资料以及人们对包公形象的描绘,形象逼真。
在大成殿中,你们还能欣赏到包公的画像、碑刻以及相关文物,通过这些展品,你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包公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除了大成殿,大义殿也是包公祠的重要景点之一。
大义殿是供奉包公的夫人卢氏和其他与包公有关的人物的地方。
在大义殿的内部,您可以看到夫人卢氏的像,她梳着古代的发髻,穿着华丽的汉服,手捧束椽,形象庄重。
卢夫人以她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为包公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也在包公祠中得到了应有的纪念。
最后是大法殿。
大法殿是供奉包公法像及龙凤壁的地方。
包公是以清廉公正而著称的司法官员,他在任上处理了许多著名的官司案件,保护了一方百姓的利益。
包公祠导游词1

1.三口铡刀说起这三口铡刀,还有一段来历。
包拯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碰上的第一个案子便是“百寿图”案。案件起因是右丞相庞吉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做一次寿,借此受文武百官的寿礼及市井商号的贿赂。这年秋季庞吉又要做寿,左丞相展文祥用上好宣纸亲笔题写了一首打油诗:“指日高升是何因。官极位显不为民,诈取双寿吸民膏,财欲熏心法外人”,起名为“百寿图”,亲自送到庞府,想借此嘲笑庞吉,为同僚们出口怨气。当这幅百寿图悬挂在寿堂中间时,庞吉才发现展文祥是在骂自己,恼怒万分,撕碎“百寿图”,当声将展文祥拿下。随即同几个奸臣同党密谋,以贪赃枉法的罪名,把展文祥打入牢房。展家不服,直接告到宋仁宗御前,于是,宋仁宗将这件公案交给包拯审理,要包公判断出个是非来。
包公塑像的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头,上面刻“宋包孝肃公遗像”。石刻上的包拯遗像,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包拯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这方石刻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请工匠以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画像为蓝本雕刻而成的。它与正殿正中的包拯金色塑像在制作和技法上有所不同,两者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包拯的多方面的人格魅力。
说起李瀚章所题写的这四个字,还有一段故事: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毁于战火。光绪八年,也就是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二千八百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住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过一会儿大家会看到。
包公祠导游词 开封包公祠导游词

包公祠导游词1. 导语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祠。
包公祠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旅游名胜之一。
它位于开封市中原区,是纪念包拯(包公)的官祠。
包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以公正廉洁著称于世。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包公的卓越人生和他对正义的追求。
2. 导游内容2.1 包公简介包公,名曾,字公神,北宋政治家、法学家。
他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后来曾任开封府知府。
包公为官期间以公正廉洁、一视同仁而闻名。
他的“包青天大闹龙庙”的故事被广大人民所知。
包公祠是为了纪念包公而建立的。
2.2 包公祠概述包公祠始建于北宋祥符四年(公元1001年),是北宋时期砖木结构的建筑。
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宫殿式建筑。
包公祠内还有瞻仰堂、厅屋、回廊、配殿等建筑,以及包公铜像等文物展示。
祠内还建有包公法庭,是包公审案的地方。
2.3 导游路线我们将从包公祠正门开始游览。
1.祠门:祠门呈朱红色木结构,上面雕有包公祠的名称和包公头像。
这个祠门代表着包公的威严和崇高的地位。
2.瞻仰堂:我们首先来到祠内的瞻仰堂。
这是一个供奉包公塑像和奉献祝福的地方。
瞻仰堂中的塑像是包公的形象,他神态庄重,目光坚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厅屋:瞻仰堂之后,我们来到厅屋。
厅屋是包公祠的主体建筑,是包公办公的地方。
这里展示了包公的生平事迹和他所办的案件。
我们可以通过展览和介绍,深入了解包公的为人和他对社会的贡献。
4.回廊:厅屋之后,我们沿着回廊游览。
回廊两侧是精美的壁画,展示了包公一生的经历和他所面对的各种案件。
这些壁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包公的勇敢和智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包公法庭:回廊尽头,我们来到包公法庭。
这是包公处理案件的地方,也是游客了解包公法律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包公的公正和他坚持正义的品质。
6.配殿:最后,我们来到祠内的配殿。
配殿供奉着包公的配偶。
他的妻子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和正义感的人,她在包公的事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包公祠导游词感受包公的忠诚为民

包公祠导游词感受包公的忠诚为民欢迎各位游客来到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包公祠,一起感受包公的忠诚为民之美。
包公祠位于开封市区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极具宋代风韵,是宋代建筑之精华,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法律、官制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进入包公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公的雕像,他高大挺拔,神态庄重,透露出包公那种忠诚为民的阳刚之气。
包公,又称包拯,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和文学家,因其廉洁、公正、勇敢和忠诚的品质被后人尊称为“包青天”。
正殿内悬挂着大量描绘包公一生事迹的壁画,全方位地展现了他一生中申冤伸直的英勇事迹。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当属《包公巧断蔡文姬案》。
据传,因蔡文姬有美貌才情,引起人们的妒忌,她被冤枉入狱。
包公闻讯后,立即展开调查,并亲自前去狱中审讯。
通过严密的调查与辩论,终于查清了真相。
包公发现了真凶,并最终成功平反蔡文姬。
这个故事展示了包公那种鲇鱼上竿的智慧和忠诚为民的精神,也成为包公的代表性故事之一。
他的这份忠诚为民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整个中国人民。
在包公祠的左侧有一块被人们誉为“包公心石”的巨石,据说这块石头拥有包公的心形印记。
众多游人纷纷前来触摸心石求平安,寄托自己对于包公的崇敬之情。
感受这块石头的凹陷部分,仿佛能感受到包公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心灵之处。
漫步包公祠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包公的墨宝书法作品,这些字迹凝结着包公一生的追求和智慧,充满了书卷气和泽国之风。
包公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法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学家。
他的书法造诣颇高,风格简练,线条流畅,极富美感。
此外,在包公祠的东侧还有包公祠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文物和展品,为游客们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包公的机会。
这些文物中有包公的服饰、书信、行状等,都反映了包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公祠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让游客们亲身体验包公审案的真实场景,更加直观地感受包公那份忠诚为民的情怀。
包公祠景点导游词包公庙的文化底蕴

包公祠景点导游词包公庙的文化底蕴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祠!我是您的导游,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包公庙的文化底蕴。
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包公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公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包公庙的魅力!一、历史沿革包公庙始建于唐朝中期,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现今规模。
庙内主要建筑包括大殿、玉建堂、凌霄阁等,融合了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包公文化包公庙以包公文化为核心,展示了包拯在官场上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崇敬和景仰。
包公被誉为“清官第一”,他的刑名正直、明察秋毫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三、主要景点1. 大殿大殿是包公庙的核心建筑,也是进行祭祀仪式的场所。
大殿的左侧是包公的铜像,端坐正气凛然;右侧是包公的法力石碑,记载了他的一生事迹。
在大殿内,您还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石刻等艺术品,了解包公庙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2. 玉建堂玉建堂是包公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奉着包拯的神位。
堂内珍藏了包公文化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最有名的是“纸包公”。
这是一卷珍贵的宋代纸质镂空雕刻画卷,以宋徽宗御题为书名,生动地展示了包公平反冤狱、护民爱民的英勇事迹。
3. 凌霄阁凌霄阁是包公庙内的一座重要建筑,也是包公庙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阁内陈列着许多包公庙文物,如包公的画像、古籍、碑刻等。
凌霄阁还是包公庙的文化展览馆,经常举办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学习包公文化的机会。
四、包公庙的文化底蕴包公庙作为包公文化的圣地,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包公文化以包拯的清廉和公正为核心,代表着中国古代官员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担当。
这种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旅游指南1. 开放时间: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夏季延长至6点)。
包公祠导游词感受包公的无私奉献精神

包公祠导游词感受包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古城开封的著名景点——包公祠!作为一位资深导游,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包公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古代廉明官吏的风采。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展开这次文化之旅吧!1. 概述包公祠位于开封市龙亭区,是中国著名的纪念性建筑物之一,也是对包公生平事迹的纪念场所。
它由正殿、配殿及祠庙组成,整个建筑依山而建,气势雄伟。
包公祠是纪念北宋时期著名官员包拯的场所,他以清廉公正著称于世,被尊称为“包公”,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传世佳话。
2. 包公的背景与生平包公名叫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官员,他出生于河南开封,以其清正廉明、公正无私的执法作风著称。
包公审案严肃公正,任用人才无私取暖,并且以身作则,深受人们尊敬和信任。
他在世时,努力惩治贪污腐败的官员,维护百姓的利益,使得百姓们在阴谋诡计之下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3. 包公祠的建筑风格包公祠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宫殿式建筑,坚固而庄重。
它的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正殿和配殿。
正殿是包公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包公的神像所在之地。
在正殿内,我们可以看到辽代雕刻的包公石像,栩栩如生,脸庞刚毅,神情庄重。
而配殿则展示了包公的故事和他的一生功绩。
4. 导游推荐路线在包公祠参观时,我为大家推荐从正殿开始,顺时针绕行,依次参观正殿、配殿和祠庙。
首先,我们来到正殿,正殿内供奉着包公的真实面貌雕像,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包公的风采。
紧接着,我们进入配殿,展示了包公一生的故事和他的治理成果。
在这里,您将了解到包公在官场上嫉恶如仇,公正无私的故事。
5. 包公祠的精彩展览包公祠还设有一些特色展览,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包公和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方式。
其中最有名的展品是包公墨迹,展示了包公亲自书写的法案和批示。
这些墨迹記載了包公执法时的态度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6. 包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包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其令人敬佩的一面。
他不畏权贵,甚至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以公正的判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百姓的利益。
包公祠旅游景点游客导游词

包公祠旅游景点游客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祠,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包公祠的背景。
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是为了纪念北宋时期著名的法官包拯而建立的。
包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在任期间以公正廉洁、聪明正直的形象深受民众敬仰,至今仍然被誉为中国公正的象征。
其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包公祠的建筑风格。
包公祠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庙宇建筑,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由门楼、祠堂和配殿组成。
门楼高大宏伟,檐角翘起,周围装饰着精美的彩画和石刻,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祠堂内供奉着包公的神像,供奉有序,庄严肃穆。
配殿则是包公祠的附属建筑,用于保存和陈列包公遗物以及相关文物,展示了包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包公祠的文化内涵。
包公祠不仅是一座供奉包公的庙宇,也是一个包公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包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它强调公正、廉洁、勤政和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包公祠,我们可以通过展览和文献资料来了解包公的光辉事迹,感受包公精神的力量。
此外,包公祠周围还有一些与包公相关的名胜景点。
比如,包公墓、包公故居等地,都是了解包公生平和包公文化的重要场所。
游客们可以乘坐观光车或步行前往,感受包公故里的历史氛围。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包公祠的参观注意事项。
首先,参观时要保持安静,尊重包公祠这个宗教场所的庄严。
其次,不要触摸神像和文物,以免造成损坏。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环境整洁。
最后,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多多欣赏包公祠的文化内涵,加深对包公的了解。
在我们的导游介绍结束之前,还想给大家推荐一下包公祠附近的美食。
开封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美食也非常有名。
你可以尝一尝我们的开封菜,品尝一下清蒸刀鱼和咸菜搭配的味道,绝对让你回味无穷!感谢大家选择来包公祠观光,我相信你们既能够领略到北方庙宇建筑的魅力,也能够深入了解包公文化的博大精深。
包公祠导游词

包公祠导游词包公祠导游词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包公祠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公祠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
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
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
风格古朴,庄严肃穆。
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群塑,《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
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从小就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
父亲名令仪,号肃之,在进士及第之后,曾在今河南商邱一带做官,官至刑部侍郎。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
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须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
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
嗣后,包拯历任端周知州、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
包拯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南宋和金已经有以他为主人翁的故事、小说和戏曲。
元杂剧中有大量的包公戏,他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
1062年包拯病逝,享年64岁,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商议》传世.开封人民为了纪念他,遂以“包府”代称开封府,又以包府坑代称开封府遗址。
八十年代,市政府又重建包公祠于包府坑西湖的西南角,供人瞻仰。
包公祠导游词2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包公祠参观游览。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来到古城开封,相信大家自然就会想起北宋名相——包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封包公祠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
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
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
(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
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
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
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
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
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
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
看到有人在摇头,不象啊,因为跟传说中反差太大。
为什么传说中是黑脸的?大家知道上,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地方戏,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舞台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的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从俗语“小白脸、坏心眼”中可体会到人们对白脸的反感。
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
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
由于包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久而久之,我们就都觉得包公就该是黑脸、大个子。
看
来,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
我们了解包公就由这孝肃开始。
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
历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独子,视为掌上明珠,抚养成人。
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心怀报国之志,家人望包公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则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大家很为他惋惜,就想到让包公娶妻,二十六岁包公与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贤惠夫人照料父母赶赴京城参加考试,二十八岁时包公考中进士,被派去做知县,但包公很犹豫,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
此时的包公毅然辞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为国家效力,而父母年迈,已无太多时日,自古忠效难两全,他决定先尽孝后尽忠,回到家乡侍奉双亲。
三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包公又守孝三年。
三十九岁时包公才开始做官,出任天才县知县。
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包公对自已的后代子孙也要求非常严格,临终时,写下这样一则家训告诫后代子孙,意思是说,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孙有为官的,他们当中有谁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那就决不能让他们踩进家门,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坟里。
这种惩治方法,是相当严厉的。
包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三十九岁出来做官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首包公的诗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可以说是包公的言志诗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
包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任开封府知府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朱仙镇导游词·中岳庙导游词·岳飞庙导游词·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这里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
开封府尹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因为开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来担任。
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比较有名的人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来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
看到了,很特别的地方,但又有些怀疑。
包拯两个字的阴文已经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
这是因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处,划出了一条深深的指痕。
从这一点,便可以说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
现在我们来到大殿,这里我们看到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劲正如松、巍面阔目、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又眉微蹙,
若视暝思,常怀有悠悠报国为民的中正心胸;再请看包公的双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
来到东配殿,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包公铡陈世美。
这是根据包公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铡美案》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逼真。
中间这位手托乌纱帽的当然就是包公了,他脸上严肃的表情表示出他为民做主而触怒皇太后,便仍执法如山、无怨无悔的思想,最终他铡了忘恩负义、要杀妻灭子的陈世美。
雕塑前边摆放了三口铜铡,中间的是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的是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左边的是狗头铡,铡犯法的平民百姓。
三口铜铡,三个等级,是皇帝御赐,可以先斩后奏。
那包公铡陈世美用的是哪口铜铡呢?对了,是龙头铡,因为他是驸马。
看到这组蜡像,我们可以想象到包公升堂时一定很威严,那么他办公和居住的开封府是什么样子呢?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印象,在西配殿有一个开封府模型以供参观。
这个开封模型是按照历史记载仿制的,富丽堂皇,很有气派。
相传宋代告状人要写有状纸交由大门衙役,再二门三门传递到大堂上。
但衙役胡作非为,私下收钱,没有钱就扣下状纸。
所以东京街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
”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就毅然决定打开开封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上堂听审,以示公正。
也有传说讲到,包公打开
大门后,让告状者直入大堂,在历史上也就有了“包公倒坐南衙”之说。
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墙上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包公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历代民众的心目中深受敬仰。
今天,我们举国上下,意气风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站在包公祠,望着这位千岁老人,走在包公湖畔,看到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做一个负有一定责任的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