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全)
⽣物化学复习资料(全)⽣物化学复习资料第⼆章核酸化学1、说明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之间在结构上的区别。
碱基主要是指嘌呤和嘧啶的衍⽣物,是核苷、核苷酸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核苷是在碱基上连⼀个戊糖⽽形成;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是核苷酸结构中戊糖上5号位相连接的羟基被⼀个磷酸分⼦酯化的产物;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巨⼤分⼦。
2、试从分⼦⼤⼩、细胞定位以及结构和功能上⽐较DNA和RNA。
DNA由两条互补的脱氧核糖核⽢酸亚单元的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RNA仅是⽐DNA⼩得多的核糖核苷酸亚单元单链结构;DNA中有胸腺嘧啶(T),但⽆尿嘧啶(U),但RNA则相反,DNA主要是携带⽣物的遗传信息,指挥蛋⽩质的合成等,⽽RNA则在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转录等,有时也可以作为⼀种催化剂在⽣物的⽣命活动起⼀定的作⽤。
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有哪些?(1)、天然DNA分⼦由两条反向平⾏的5′-3′,另⼀条链的⾛向为3′-5′。
两条链沿⼀个假想的中⼼轴右旋相互盘绕,形成⼤沟和⼩沟。
(2)、磷酸和脱氧核糖作为不变的链⾻架成分位于螺旋外侧,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位于螺旋内侧。
(3)、螺旋的直径为2nm,相邻碱基平⾯的垂直距离为0.34nm。
螺旋结构每隔10个碱基重复⼀次,间距为3.4nm。
(4)、DNA双螺旋结构是⼗分稳定的。
(稳定⼒量主要有两个:⼀个是碱基堆积⼒。
⼀个是碱基配对的氢键。
P25)4、正确写出与下列寡核苷酸互补的DNA 和RNA序列:(1)GA TCAA(2)TGGAAC(3)ACGCGT(4)TAGCA TCTAGTT ACCTTG TGCGCAA TCGTA(DNA)CUAGUU ACCUUG UGCGCA AUCGUA(RNA)7.从两种不同细菌提取得DNA样品,其腺嘌呤核苷酸残基分别占其核苷酸残基总数的32%和17%,计算这两种不同来分组成。
两种细菌中有⼀种是从温泉(64℃)中分离出来的,该细菌DNA具有何种碱基组成?为什么?答:第⼀种细菌腺嘌呤核苷酸占32%,鸟嘌呤核苷酸占18%,胸腺嘧啶核苷酸占32%,胞嘧啶核苷酸占18%;第⼆种细菌腺嘌呤核苷酸占17%,鸟嘌呤核苷酸占33%,胸腺嘧啶核苷酸占17%,胞嘧啶核苷酸占33%。
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复习答案
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复习答案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5章新陈代谢总论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生物能学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柠檬酸循环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氧化磷酸化作用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戊糖磷酸途径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糖异生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21.1复习笔记21.2课后习题详解21.3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22.1复习笔记22.2课后习题详解22.3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光合作用23.1复习笔记23.3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脂质的代谢24.1复习笔记24.2课后习题详解24.3考研真题详解第25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25.1复习笔记25.2课后习题详解25.3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26.1复习笔记26.2课后习题详解26.3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27.1复习笔记27.2课后习题详解27.3考研真题详解第28章新陈代谢的调节控制28.1复习笔记28.2课后习题详解28.3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基因与染色体29.1复习笔记29.2课后习题详解29.3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DNA的复制和修复30.1复习笔记30.2课后习题详解30.3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DNA的重组31.1复习笔记31.2课后习题详解31.3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32.1复习笔记32.2课后习题详解32.3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定位33.1复习笔记33.2课后习题详解33.3考研真题详解第34章基因表达调节34.1复习笔记34.3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相关技术35.1复习笔记35.2课后习题详解35.3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36.1复习笔记36.2课后习题详解36.3考研真题详解。
生物化学下册复习提纲1
《生物化学》下册复习提纲一第19章代谢总论一、名词解释代谢;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能量代谢;二、生物体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什么?传递能量的物质主要是什么?第20章生物能学一、名词解释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键;磷酸原;能荷二、高能磷酸键化合物及其他高能化合物的类型三、标准状态下,A TP水解时放出的自由能是多少?ATP中有几个高能磷酸键?第21章生物膜与物质运输一、名词解释生物膜;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协同运输;Na+,K+—泵;Ca+—泵;基团转运;ATP/ADP 交换体;胞吐作用与胞吞作用;离子载体二、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三、Na+,K+—泵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四、解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磷酸化酶系统(PTS)五、胞吞作用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六、离子载体可分为哪两类?教材上几种离子载体各自能运载什么离子?第22章糖酵解作用一、名词解释糖酵解;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磷酸果糖激酶;二、糖酵解作用位于细胞什么部位?三、糖酵解的全过程(包括反应式和催化反应的酶)四、糖酵解作用的关键酶是什么?三个调节部位及调节因素?五、糖酵解途径中产生和消耗ATP的反应是?生成NADH的反应是?如果生成的NADH进入电子传递链,那么糖酵解过程可以产生多少个ATP分子?六、糖酵解途径中丙酮酸的三个碳原子分别来自葡萄糖的什么碳原子?七、砷酸盐、碘乙酸、氟化物对糖酵解作用有何影响?八、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有哪些去路?第23章柠檬酸循环一、名词解释柠檬酸循环二、柠檬酸循环位于细胞什么部位?三、柠檬酸循环的全过程(包括反应式和催化反应的酶)四、柠檬酸循环的关键酶是什么?三个调节部位及调节因素?五、1分子丙酮酸和1分子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多少分子ATP?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能产生多少分子A TP?六、柠檬酸循环经过几次氧化脱羧?产生NADH、FADH2和GTP的反应分别是什么?七、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哪几部分?辅助因子有哪些?八、柠檬酸循环的填补反应有哪些?九、柠檬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十、砷化物、氟乙酸、丙二酸对柠檬酸循环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第24章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ATP合酶;解偶联剂呼吸控制;磷/氧比二、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载体及其顺序,电子传递链位于细胞什么部位?三、电子传递链的组分及其辅基四、电子传递链的三个质子泵是什么?五、电子传递链最终的电子受体是什么?六、A TP合成的部位是什么?七、常见的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哪些?作用部位是哪里?八、常见的解偶联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离子载体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2,4-二硝基苯酚,寡霉素,缬氨霉素和短杆菌肽)九、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十、细胞质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再氧化的两个穿梭途径及其示意图第25章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一、名词解释糖异生作用;Cori循环;乙醛酸循环;二、戊糖磷酸途径反应全过程及总反应式三、戊糖磷酸途径反应速度的调控四、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五、计算由丙酮酸合成葡萄糖需要提供多少高能磷酸键?六、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径和葡萄糖异生途径之间如何联系?七、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步骤和葡萄糖异生作用采取的迂回反应八、糖异生作用的前提主要有哪些?九、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第26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糖原;生糖原蛋白二、动物贮存糖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在这些器官中糖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三、糖原降解所需要的酶及各酶作用的特点四、糖原生物合成所需要的酶及各酶作用的特点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一.第脂肪酸跨线粒体内膜的机制二.脂肪酸的β-氧化的五个步骤反应及催化反应的酶三.脂肪酸通过β-氧化,最后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计算产生的能量(重点掌握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氧化)四.什么是脂肪酸的α-氧化和ω-氧化?五.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和偶数碳脂肪酸有何区别六.什么是酮体?七.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调节第34章DNA的复制与修复一、名词解释DNA的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DNA的直接修复,DNA的重组修复,DNA的切除修复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Ⅱ、Ⅲ各具有哪几种催化活性?在DNA的复制中各起什么作用?三、什么是复制体?试述其主要成分的功能四、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五、DNA的复制过程分哪几个阶段?第36章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一、名词解释转录,不对称转录,启动子,终止子,终止因子,转录后加工二、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功能是什么?三、原核生物的启动子主要由哪3部分组成?四、RNA聚合酶催化的转录过程?五、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和功能第37章遗传密码一、名词解释密码子(遗传密码),二、生物体内有多少组密码子?其中哪种为起始密码子?哪几种为终止密码子?三、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第38章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一、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二、蛋白质合成中各因子的作用三、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四、信号肽与信号识别体。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化下期末复习资料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1、脱氨基作用的种类?(转氨基作用与联合脱氨基作用)分类: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其他的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酮酸间的氨基转移反应。
除赖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外,其-氨基酸和α转氨基作用是α余α-氨基酸均可参加转氨基作用,且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
转氨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
GOT 和 GPT 人体中,GOT在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是肝脏中;GPT则在肝脏中活力最大。
当肝细胞受损时,GP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GPT酶活力上升。
所以临床上将其作为推断肝功能正常与否的一项指标。
转氨酶种类很多,但辅酶只有一种:磷酸吡哆醛。
转氨基作用为可逆反应。
联合脱氨基作用:一般认为,氨基酸在体内不是直接氧化脱氨基,而是先与α-酮戊二酸经转氨基作用转变为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再通过2种方式氧化脱氨基。
1.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过程:α-氨基酸先与α-酮戊二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再经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进行氧化脱氨基,重新生成α-酮戊二酸,并释放出氨。
2.转氨酶-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基作用:α-酮戊二酸先接受来自其他氨基酸的氨基,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再与草酰乙酸经转氨基生成天冬氨酸。
之后便与嘌呤核苷酸联合作用:次黄嘌呤核苷酸与天冬氨酸作用,生成中间产物:腺苷酸代琥珀酸。
此物在裂合酶催化下,分裂成腺苷酸和延胡索酸。
腺苷酸水解后产生游离氨和次黄嘌呤核苷酸。
2种联合脱氨基作用在如:肝脏、肾脏等组织处,以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为主。
在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以转氨酶-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基作用为主。
如:脑组织中有50%的氨是由转氨酶-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基作用产生的。
2、尿素循环?主要机理:排尿素动物在肝脏中合成尿素。
由2分子α-氨基酸脱下的氨基,即2分子氨,和1分子CO2经鸟氨酸循环,生成1分子尿素,反应需3分子ATP参与。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是我国高校生物类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辅导用书(均可免费试读,阅读全部内容需要单独购买):1.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3.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4.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的学习辅导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延伸。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4)免费更新内容,获取最新信息。
本书定期会进行修订完善。
对于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目录第19章代谢总论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生物能学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生物膜与物质运输21.1复习笔记21.2课后习题详解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糖酵解作用22.1复习笔记22.2课后习题详解2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柠檬酸循环23.2课后习题详解2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24.1复习笔记24.2课后习题详解2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5章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25.1复习笔记25.2课后习题详解2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26.1复习笔记26.2课后习题详解2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光合作用27.1复习笔记27.2课后习题详解2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28.1复习笔记28.2课后习题详解2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脂类的生物合成29.1复习笔记29.2课后习题详解2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30.1复习笔记30.2课后习题详解3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31.1复习笔记31.2课后习题详解3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生物固氮32.1复习笔记32.2课后习题详解3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33.1复习笔记33.2课后习题详解3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4章DNA的复制和修复34.2课后习题详解3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DNA的重组35.1复习笔记35.2课后习题详解3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36.1复习笔记36.2课后习题详解3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遗传密码37.1复习笔记37.2课后习题详解3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8章蛋白质合成及转运38.1复习笔记38.2课后习题详解3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9章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39.1复习笔记39.2课后习题详解3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0章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40.1复习笔记40.2课后习题详解4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代谢总论19.1复习笔记一、新陈代谢概述1.定义(1)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是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NEW)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
2.生物催化剂—酶 (1)定义 酶是推动生物体内全部代谢活动的工具。
(2)特点 ①高度专一性
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应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 应。
②很高的催化效率
③活性受到调节
每种特殊的酶都有其调节机制,使错综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成为高度协 调的、高度整合在一起的化学反应网络。
(3)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脂类以及 其他组分;
(4)形成或分解生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生物分子;
(5)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
二、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1.分解代谢(catabolism)
(1)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从外界环境获得的或自身贮存的有机营养物通过一系列反 应步骤转变为较小的、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与分解代谢相伴随的是能 量的释放。
(2)分解代谢途径
分解代谢途径是指分解代abolism)
合成代谢又称生物合成,是生物体利用小分子或大分子的结构元件建造 成自身大分子的过程。由小分子建造成大分子是使分子结构变得更为复 杂。这种过程都是需要提供能量的。
3.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途径的异同点
(1)不同点 ①同一种物质,其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一般是不相同的,他们并非 可逆反应,而是通过不同的中间反应或不同的酶来实现;
种化学反应的核苷酸类分子有ATP、GTP、UTP以及CTP等。
(3)自然界以ATP形式贮存的自由能的用途
①提供生物合成做化学功时所需的能量;
②是生物机体活动以及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
③供给营养物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到机体细胞内所需的自由能;
④在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合成中,保证基因信息的正确传递, ATP也以特殊方式起着递能作用。
生物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1、()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最初以酶原形式存在的意义是A、保证蛋白质在一定时间内发挥消化作用B、有利于酶的自身催化C、保护自身组织D、促进蛋白酶的分泌E、抑制蛋白酶的分泌答案:C2、下列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EB、泛酸C、尼克酸D、叶酸E、维生素C答案:A3、下列物质氧化中哪个不需经NADH氧化呼吸链()A、琥珀酸B、苹果酸C、β-羟丁酸D、谷氨酸E、异柠檬酸答案:A4、糖酵解的限速酶是( )A、磷酸化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1D、果糖二磷酸酶E、醛缩酶答案:C5、下列对NADPH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合成代谢提供氢原子B、参与羟化反应C、使GSH保持还原型D、直接经电子传递链氧化供能E、参与脱氧核苷酸生成6、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 )A、核心酶B、dnaB 蛋白C、σ 因子D、RNA 聚合酶的α 亚基E、ρ 因子答案:C7、RNA合成的主要方式是()A、复制B、转录C、逆转录D、翻译E、修复答案:B8、丙酮酸羧化酶是下列那种反应的限速酶()A、糖的有氧氧化B、糖原合成C、糖酵解D、糖原分解E、糖异生答案:E9、下面关于体内生物转化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结合反应主要在肾脏进行B、使非营养物生物活性降低或消失C、对体内非营养物质的改造D、可使非营养物溶解度增加E、使非营养物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答案:A10、夜盲症是由于缺乏以下哪种维生素导致的()A、VitDB、VitPPC、VitAD、VitB1E、VitK1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A、DNA双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B、碱基A与C之间可以配对C、碱基对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D、为一单链的螺旋结构E、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左手螺旋答案:A12、关于RNA,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mRNA中含有遗传密码B、有mRNA、tRNA和rRNAC、r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rRNA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E、tRNA含有稀有碱基答案:C13、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是( )A、催化基团B、辅酶或辅基C、金属离子D、结合基团E、酶蛋白答案:E14、核酸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在()处。
生化下册题库+答案-lujie
A、循环一周可产生 4 个 NADH+H+ B、循环一周可产生 2 个 ATP
4
生物化学试题库(下册)+答案 (网上资料,仅供参考)
专供生技 08 级同学们使用
陆婕收集 2010.5
C、部位 1、2 仍可进行
D、在部位 1、2、3 都可进行 E、在部位 1、2、3 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 I、复合物 II 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C、琥珀酰 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3
生物化学试题库(下册)+答案 (网上资料,仅供参考)
专供生技 08 级同学们使用
陆婕收集 2010.5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F0 的功能是
,
连接头部和基部的蛋白质叫
。
可抑制该复合体的功能。
14.动物线粒体中,外源 NADH 可经过
系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统有
种,分别为
和
;而植物的外源 NADH 是经过
将电子传递给呼吸链的。
15.线粒体内部的 ATP 是通过
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
方式运出去的。
16.线粒体外部的磷酸是通过
方式运进来的。
4.负电荷集中和共振杂化。能量通货的原因:ATP 的水解自由能居中,可作为多数需能反应酶的底物。
生物化学下册复习(qita).docx
生物化学(下)复习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经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再脱氨基,放出的氨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
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股将这一循环过程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2.光合磷酸化: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3.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代谢中间物(如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联的作用。
4.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侧链基团在另一酶的催化下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共价结合或解离,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调节酶的活性的方式成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5.酮体:乙酰CoA可在肝细胞形成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6.P/O比值: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Pi)消耗量和原子氧(0)消耗量的比值称为磷氧比。
7.脂肪酸的8-氧化: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赧基端的B-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即乙酰CoA,该过程称作B-氧化。
8.暗反应:是利用光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即NADPH(H+)的还原能和ATP的水解能,来促进C02的固定并还原生成有机物(主要是糖)的过程,是不需光的酶促反应过程。
9.光反应:是在光下才能进行的光物理和光化学反应,需光合色素作媒介,是将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反应包括光合磷酸化和水的光氧化反应。
10.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a-氨基酸的a-氨基转移到一种a-酮酸上的过程。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
其实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a-酮酸的酮基进行了交换。
11.脂肪动员:脂肪组织中贮藏的脂肪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并转移到肝脏的过程。
12.EMP途径: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
这是《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 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 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23.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4.2课后习题详解
24.1复习笔记
24.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5.2课后习题详解
25.1复习笔记
25.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6.2课后习题详解
26.1复习笔记
26.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7.2课后习题详解
27.1复习笔记
27.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8.2课后习题详解
28.1复习笔记
28.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9.2课后习题详解
29.1复习笔记
29.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30.2课后习题详解
30.1复习笔记
30.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31.2课后习题详解
31.1复习笔记
3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32.2课后习题详解
32.1复习笔记
3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33.2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分析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0.2课后习题详解
20.1复习笔记
20.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1.2课后习题详解
21.1复习笔记
2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2.2课后习题详解
22.1复习笔记
2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3.2课后习题详解
23.1复习笔记
38.1复习笔记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而被迫减慢速度甚至停顿下来,使与柠檬酸循环紧密联系的呼吸链也受 影响,从而使对O2浓度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出缺氧。在病人肝脏 中,因柠檬酸循环的停顿而使脂类代谢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无法彻底氧 化分解,只能转变为酮体。酮体中多为酸性物质,若在血液中过量积 累,会使血液pH值下降,出现酸中毒现象。若将病人膳食中的蛋白质换 成必需氨基酸相应的α-酮酸,便可得到治疗。原因:α-酮酸与血液中 积累的氨结合,生成α-氨基酸,从而缓解了氨的高浓度积累。
基作用产生的。
2、尿素循环?
主要机理:排尿素动物在肝脏中合成尿素。由2分子α-氨基酸脱下的氨 基,即2分子氨,和1分子CO2经鸟氨酸循环,生成1分子尿素,反应需3 分子ATP参与。 尿素是无毒的近中性化合物,且为水溶性,可由血液循环经肾脏随尿排 出。
1. 合成氨甲酰基磷酸: 进入尿素循环的第1分子氨,一部分来自于肝脏线粒体中谷氨酸的氧化 脱氨基。 NH3与经柠檬酸循环生成的CO2在线粒体内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催化下, 生成氨甲酰磷酸。每生成1分子氨甲酰磷酸,需2分子ATP供能,所以反 应不可逆。 催化此反应的是位于线粒体内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该酶属于调节 酶,N-乙酰谷氨酸为其正调节物。 2.形成瓜氨酸: 氨甲酰磷酸极不稳定,易将氨甲酰基供给鸟氨酸,生成瓜氨酸。鸟氨酸 本在胞液中生成,经特殊内膜传递系统传递,进入线粒体内。瓜氨酸又 离开线粒体进入胞液。 3. 形成精氨琥珀酸: 第2分子氨由天冬氨酸的氨基提供。天冬氨酸在有ATP供能的条件下,以 其氨基与瓜氨酸的氨甲酰碳原子上烯醇式的羟基缩合且脱水,产生精氨 琥珀酸。 4. 形成精氨酸: 在精氨琥珀酸裂解酶作用下,精氨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以上四步反应在所有生物体内均可进行。 5.形成尿素: 排尿素动物体内含大量精氨酸酶,此酶可将尿素从精氨酸分子上水解下 来,生成鸟氨酸。 鸟氨酸可重复进入鸟氨酸循环反应2,从而形成循环。 为何缺乏尿素循环酶类无法应用蛋白质:其蛋白质代谢中产生的氨无 法转化为尿素排出,只能以氨的形式积累在体内。 为何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易受到毒害:氨浓度较高时,线粒体 中发生:NH3+α-酮戊二酸+NADH+H+←→谷氨酸+NAD++H2O;α-酮戊二酸 同时又是柠檬酸循环中反应(6)的底物。所以游离氨与柠檬酸循环争 夺α-酮戊二酸并占优势,使柠檬酸循环因缺乏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
生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第19章代谢总论⒈怎样理解新陈代谢?答: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是由多酶体系协同作用的化学反应网络。
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
新陈代谢的功能可概括为五个方而:①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
②将外界引入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
③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
④形成或分解生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生物分子。
⑤提供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
⒉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占何等地位?答: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包括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机体运动,包括肌肉的收缩以及生物膜的传递、运输功能等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来源生命活动也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
⒊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哪些物质起着重要作用?答: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ATP(腺苷三磷酸)、GTP(鸟苷三磷酸)、UTP(尿苷三磷酸)以及CTP(胞苷三磷酸)等起着重要作用。
⒋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代谢调节有何生物意义?答: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慨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
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
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
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备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
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比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一起,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而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多细胞生物还受到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
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
高等真核生物由于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而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工安排。
人类还受到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方面的调节作用外,还有来自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代谢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代谢调节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DNA的复制和修复一、中心法则●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单向流动。
●1964-1970 发现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RNA的复制存在于RNA病毒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
●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
三、DNA的半保留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这样新形成的子代DNA 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2、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958年Meselson和Stahl将同位素15N标记的15NH4Cl加入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12代,使大肠杆菌的DNA都带上15N的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转入14N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分离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子四代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15N-DNA的密度大于14N-DNA的密度)3、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的半保留复制表明了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是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后代必要措施。
四、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当DNA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的,另一条链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1、前导链(leading strand):以复制叉向前移动的方向为标准,一条模板链是3’ →5’ 方向,在其上DNA能以5’ →3’方向合成子代链,称为前导链。
2、滞后链(lagging strand):另一条模板链是5’ →3’方向的,在其上DNA也是从5’ →3’方向合成子代链,但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形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为滞后链。
生物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物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物化学下册复习资料第⼀章核酸通论⼀、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Crick 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法则:遗传信息从DNA 传到RNA ,再传到蛋⽩质,⼀旦传给蛋⽩质就不再转移。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两⼤类。
所有⽣物细胞都含有这两类核酸。
1)脱氧核糖核酸(DNA ):遗传信息的贮存和携带者,⽣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在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组成染⾊体(染⾊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各⾃的DNA 。
原核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结构,DNA 存在于核区。
原核⽣物染⾊体(只有⼀条)DNA 、质粒DNA 、真核⽣物细胞器DNA 都是环状双链DNA ,真核⽣物染⾊体是线型双链DNA 。
病毒或只含有DNA 或只含有RNA ,从未发现两者兼有的病毒。
2)核糖核酸(RNA ):主要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细胞内的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病毒中RNA 本⾝就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
参与蛋⽩质合成的RNA 有三⼤类:转移RNA(tRNA)、核糖体RNA (rRNA )、信使RNA (mRNA )。
⽆论是真核⽣物还是原核⽣物都有这三类RNA 。
三、核酸的⽣物功能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RNA ⽣物学功能1)控制蛋⽩质合成;2)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加⼯和进化3)作⽤于RNA 转录后加⼯和修饰4)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的调节5)⽣物催化与其他细胞持家功能第⼆章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种多聚核苷酸,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核苷酸还可以进⼀步分解成核苷和磷酸。
核苷再进⼀步分解成碱基和戊糖。
碱基分两⼤类:嘌呤碱和嘧啶碱。
所以,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
核酸两类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核苷酸磷酸核苷戊糖碱基核酸的分类就是根据所含戊糖种类的不同⽽分为核糖核酸和(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DNA RNA 嘌呤碱腺嘌呤 A 鸟嘌呤 G 腺嘌呤 A 鸟嘌呤 G 嘧啶碱胞嘧啶 C 胸腺嘧啶 T 胞嘧啶 C 尿嘧啶 U戊糖 D-2-脱氧核糖 D-核糖酸磷酸磷酸⼆、核苷酸1、碱基(具体标号见书P479)1)嘧啶碱C T U2)嘌呤碱3、稀有碱基如:次黄嘌呤I 、⼆氢尿嘧啶D另:对于RNA 来说T 是稀有碱基;对于DNA 来说U 是稀有碱基2)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成。
生物化学自学辅导资料及习题与答案
生物化学自学辅导材料参考资料1、张楚富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2、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陶尉荪等(1995). 蛋白质的分子基础(第二版),科学出版社4、郭蔼光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5、罗纪盛、张丽萍、杨建雄等修订,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徐晓利、马涧泉主编,医学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张洪渊主编,《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9、Trudy McKee 、James R.McKeee,《生物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影印版生物化学习题集蛋白质化学一、选择题1、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 )A、三级结构B、缔合现象C、四级结构D、变构现象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A、不断绕动状态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C、同一平面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3、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1=2.34, pK2=9.60 ,它的等电点(pI)是( )A、7.26B、5.97C 、7.14 D、10.774、肽链中的肽键是:( )A、顺式结构B、顺式和反式共存C、反式结构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静电作用力B、氢键C、疏水键D、范德华作用力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一级结构改变B、空间构象破坏C、辅基脱落D、蛋白质水解7、必需氨基酸是对()而言的。
A、植物B、动物C、动物和植物D、人和动物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A、丙氨酸B、亮氨酸C、甘氨酸D、丝氨酸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A、全部是L-型B、全部是D型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10、谷氨酸的pK’1(-COOH)为2.19,pK’2(-N+H3)为9.67,pK’3r(-COOH)为4.25,其pI是()A、4.25B、3.22C、6.96D、5.9311、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A、ProB、LysC、HisD、Glu1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半胱氨酸B、瓜氨酸C、丝氨酸D、蛋氨酸13、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A、亮氨酸B、丙氨酸C、脯氨酸D、谷氨酸14、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A、稳定性增加B、表面净电荷不变C、表面净电荷增加D、溶解度最小15、蛋白质分子中-S-S-断裂的方法是()A、加尿素B、透析法C、加过甲酸D、加重金属盐二、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的pI为中性,因为-COOH和-NH+3的解离度相等。
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朱圣庚《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第15章新陈代谢总论15.1复习笔记一、新陈代谢1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自我更新的过程,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的分类3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4新陈代谢的基本要略新陈代谢的基本要略是将分解代谢产生的ATP、还原力和构造元件用于生物合成。
(1)自由能驱动代谢:自由能是指能够用于机体做功的那部分能量。
能够直接通过提供自由能推动生物体多种化学反应的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分子即ATP。
(2)ATP供能的基本方式:当ATP提供能量时,ATP分子失掉一个γ-磷酰基而变为ADP和磷酸分子。
ADP又可在捕获能量的前提下,再与无机磷酸结合形成ATP。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机体利用能量的基本方式。
(3)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递能作用:物质氧化产生的高能位电子和脱下的氢原子通过辅酶Ⅰ(NAD+)或辅酶Ⅱ(NADP+)传递给生物合成中需要还原力的反应。
①NADH是辅酶Ⅰ的还原形式,它能进入呼吸链,传递质子和电子给氧,偶联ATP的形成,起到氧化供能的作用,是线粒体中能量产生链中的控制标志物。
②NADPH是辅酶Ⅱ的还原形式,它不进入呼吸链,为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还原力,在还原性生物合成中起氢负离子供体的作用。
(4)FMN和FAD的递能作用如下表所示:表15-1FMN和FAD的递能作用(5)辅酶A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如下表所示:表15-2辅酶A的结构与作用5新陈代谢的调节二、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代谢过程几乎都是酶促有机反应,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1基团转移反应(表15-3)在生化反应中,基团转移(或称亲核体的取代反应)是指亲电子基团从一个亲核体转移到另一亲核体的过程。
表15-3常见的基团转移反应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反应中,从代谢物转移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的传递体转移到氧,并伴随能量的释放,电子的传递通过辅酶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章代谢总论⒈怎样理解新陈代谢?答: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是由多酶体系协同作用的化学反应网络。
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
新陈代谢的功能可概括为五个方而:①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
②将外界引入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
③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
④形成或分解生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生物分子。
⑤提供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
⒉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占何等地位?答: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包括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机体运动,包括肌肉的收缩以及生物膜的传递、运输功能等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来源生命活动也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
⒊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哪些物质起着重要作用?答: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ATP(腺苷三磷酸)、GTP(鸟苷三磷酸)、UTP(尿苷三磷酸)以及CTP(胞苷三磷酸)等起着重要作用。
⒋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代谢调节有何生物意义?答: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慨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
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
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
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备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
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比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一起,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而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多细胞生物还受到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
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
高等真核生物由于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而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工安排。
人类还受到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方面的调节作用外,还有来自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代谢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代谢调节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⒌从“新陈代谢总论”中建立哪些基本概念?答:从“新陈代谢总论”中建立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递能作用、基团转移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消除异构及重排反应、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反应等。
⒍概述代谢中的有机反应机制。
答:生物代谢中的反应大体可归纳为四类,即基团转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异构化和重排反应;碳-碳键的形成或断裂反应。
这些反应的具体反应机制包括以下几种:酰基转移,磷酰基转移,葡糖基基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分子内氢原子的迁移(异构化反应),分子重排反应;羟醛综合反应,克莱森酯综合反应,β-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⒎举列说明同位素示踪法和波谱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答:同位素示踪法和波谱法生物化学中研究新陈代谢的两种重要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不改变被标记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已成为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完中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常规先进技术。
如:1945年David Shemin和David Rittenberg首先成功地用14C 和15N标记的乙酸和甘氨酸怔明了血红素分子中的全部碳原子和氮原子都来源于乙酸利甘氨酸;胆固醇分子中碳原子的来源也是用同样的同位空示踪法得到闸明47/ 1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于样品不加任何破坏,因此,在生物体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化学、生理学以及医学等方面都广泛位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生活状态的人体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最为人知的实验是1986年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人体前臂肌肉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比较研究。
第20章生物能学⒈就某方面而言,热力学对生物化学工作者更为重要,为什么?答:生物能学是深人理解生物化学特别是理解主物机体新陈代谢规律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
它是生物化学中涉及生活细胞转移和能量利用的基本间题。
生物能学完全建立在热力学的基础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热力学对生物化学工作者更为重要。
⒉考虑下面提法是否正确?①在生物圈内,能量只是从光养生物到异养生物,而物质却能在这两类生物之间循环。
②生物机体可利用体内较热部位的热能传递到较冷的部位而做功。
③当一个系统的熵值降低到最低时,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④当ΔG0'值为0.0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⑤ATP水解成ADP的反应,ΔG0'约等于ΔG0。
答:①-是,②-非,③-非,④-非,⑤-非⒊怎样可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答:一个化学反应的自由能是否降低是判断它是否可以自发进行的标准。
只有自由能变化为负值的化学反应,才能自发进行。
⒋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当反应物和产物的起始浓度都为1mol时,请判断下列反应的进行方向。
(参看表20-3中的数据)。
①磷酸肌酸+ADP ←───→ATP+肌酸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 ←───→丙酮酸+ATP③葡萄糖6-磷酸+ADP ←───→ATP+葡萄糖答:一个化学反应是从总能量高的体系向总能量低的体系变化,即可根据化学反应式两边体系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其方向。
根据表20-3中的数据:①-向右,②-向右,③-向左。
⒌解释ATP的γ-磷酸基团转运到葡萄糖6-磷酸的磷酸脂键(ΔG0'=13.8kJ/mol)上,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在热力学上可行?逆反应是否可行?答:由于ATP的γ-磷酸基团的ΔG0'=32.2kJ/mol大于葡萄糖6-磷酸的磷酸脂键的ΔG0'=13.8kJ/mol,因此,一般情况下,ATP的γ-磷酸基团转运到葡萄糖6-磷酸的磷酸脂键上在热力学上可行的。
在某些情况下,当该反应的ΔG值为正值时,该反应的逆反应可行。
⒍从ATP的结构特点说明ATP在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答: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腺三磷,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特点是:它的高能磷酸键(也即酸酐键,用“~”表示),水解时释放出的化学能是正常化学键释放化学能的2倍以上(一般在20.92 kJ/mol以上)。
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
这三个磷酸基团从与分子中腺苷基团连接处算起,依次分别称为α、β、γ磷酸基团。
ATP的结构式是:分析ATP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腺嘌呤与核糖结合形成腺苷,腺苷通过核糖中的第5位羟基,与3个相连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ATP。
ATP分子既可以水解一个磷酸基团(γ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又可以同时水解两个磷酸基团(β磷酸基团和γ磷酸基团),而形成一磷酸腺苷(AMP)和焦磷酸(PPi;AMP可以在腺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由ATP提供一个磷酸基团而形成ADP,ADP又可以迅速地接受另外的磷酸基团而形成ATP。
另47外,ATP的ΔG0'值在所有含磷酸基团的化合物中处于中间位置。
这使ATP有可能在磷酸基团转移中作为中间传递体而起作用。
⒎ATP水解成ADP+Pi的ΔG0'是-30.5kJ/mol,①试计算此反应中的平衡常数。
②此反应在细胞内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①K'eq=2.2×105 ;②否]⒏在细胞内是否ATP水解的ΔG0通常比ΔG0'更负?为什么?[是,ΔG'=ΔG0'+RTInK,ΔG'≈-41.84kJ/mol]⒐利用表20-3的数据试计算:ATP+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的反应在25℃下,其ΔG0'和K'eq值。
若ATP与ADP之比为10时,求丙酮酸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平衡比。
答:ΔG0'=+31.38kJ/mol,K'eq=3.06×106,平衡比是3.82×104。
⒑假设有一个由A向B的转化反应(A─→B),它的ΔG0'=20kJ/mol请计算:①在达到平衡时[B]/[A]的比值。
②假设A和B参加的反应与ATP水解为ADP和Pi同时进行,总反应是:A+ATP+H2O ───→B+ADP+Pi请计算此反应达平衡时[B]/[A]的比值,假设ATP 、ADP和Pi都是1mol浓度,请问在什么时候反应才达到到平衡?③已知[ATP] 、[ADP]和[Pi]在生理条件下都远非1mol浓度。
当和浓度依次为[ATP] 、[ADP]和[Pi]8.05mmol,0.93mmol和8.05mmol时,求出一个与偶联反应的[B]/[A]比值。
答:①比值=3.1×10-4 ②[B]/[A]=69.4 ③[B]/[A]=7.5×104第21章生物膜与物质运输⒈试述物质的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基本特点。
研究物质运输的意义是什么?答: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与某种释放能量的过程相偶联。
主动运输过程可分为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和间接提供能量等基本类型。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⒉什么是Na+泵和Ca+泵,其生理作用是什么?答:Na+/K+泵是动物细胞中由ATP驱动的将Na+ 输出到细胞外同时将K+输入细胞内的运输泵,又称Na+泵或Na+/K+交换泵。
实际上是一种Na+ /K+ ATPase。
Na+ /K+ ATPase是由两个大亚基(α亚基)和两个小亚基(β亚基)组成。
α亚基是跨膜蛋白,在膜的内侧有ATP结合位点,细胞外侧有乌本苷(ouabain)结合位点;在α亚基上有Na+和K+结合位点。
其生理意义:Na+/K+ 泵具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维持了细胞Na+离子的平衡,抵消了Na+离子的渗透作用;二是在建立细胞质膜两侧Na+离子浓度梯度的同时,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三是Na+泵建立的细胞外电位,为神经和肌肉电脉冲传导提供了基础。
Ca2+-ATPase有10个跨膜结构域,在细胞膜内侧有两个大的细胞质环状结构,第一个环位于跨膜结构域2和3之间,第二个环位于跨膜结构域4和5之间。
在第一个环上有Ca2+离子结合位点;在第二个环上有激活位点,包括ATP的结合位点。
Ca2+-ATPase的氨基端和羧基端都在细胞膜的内侧,羧基端含有抑制区域。
在静息状态,羧基端的抑制区域同环2的激活位点结合,使泵失去功能,这就是自我抑制。
Ca2+-ATPase泵有两种激活机制,一种是受激活的Ca2+/钙调蛋白(CaM)复合物的激活,另一种是被蛋白激酶C激活。
当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时,Ca2+同钙调蛋白结合,形成激活的Ca2+/钙调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同抑制区结合,释放激活位点,泵开始工作。
当细胞内Ca2+浓47/ 3度下降时,CaM同抑制区脱离,抑制区又同激活位点结合,使泵处于静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