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树斌案被害人康菊花的父母起诉姓名权名誉权侵权案
【精品文档】聂学生、张焕枝刑事申诉书 -word范文 (6页)

【精品文档】聂学生、张焕枝刑事申诉书-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聂学生、张焕枝刑事申诉书
申诉人:聂学生,男,19 年月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河北省鹿泉市鹿泉镇下聂庄村
申诉人:张焕枝,女,19 年月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河北省鹿泉市鹿泉镇下聂庄村
申诉人聂学生、张焕枝对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5年关于聂树斌****、故意杀人一案的刑事终审判决(裁定)书[由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10年来一直未将刑事终审判决(裁定)书送达聂树斌本人及亲属,并漠视申诉人及代理律师的请求,至今仍然拒绝向申诉人提供该刑事终审判决(裁定)书或者复印件,故申诉人无法知道作出裁定的具体时间和终审裁定书文号],提出申诉。
请求事项
请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聂树斌一案提起再审,依法宣告聂树斌无罪
事实和理由
一、本案的基本事实及相关情况
1994年8月10日上午9点,一位名叫康孟东的老汉,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以下简称郊区公安分局)报案称:其在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做描图员的女儿康菊花失踪了!康菊花从8月5日下午5点半左右下班后骑自行车离厂,以后再没有人见到她。
接到报案,郊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尚中华指令刑侦科会同留营派出所协助查找康菊花,查明原委。
其后,100余名搜索人员在康菊花工作的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到孔寨村之间一块近30亩的玉米地里搜索;
8月10日傍晚时分,在纵贯玉米地的一条土路路西边的一堆杂草丛中,发现了康菊花的连衣裙和内裤;
8月11日,在土路路东边的玉米地内,发现一具高度****的女尸。
尸体北侧有一辆坤式24型自行车。
名誉损害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男,35岁,某市某公司员工。
2015年,张某因涉嫌贪污罪被公司举报,后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在侦查过程中,张某被取保候审。
2016年,公安机关调查结果显示,张某并未贪污,遂撤销案件。
然而,张某的名誉已严重受损,给他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二、案件经过1. 网络舆论发酵2015年,张某被公司举报后,一些网络媒体和网民开始关注此事件。
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一些媒体和网民对张某进行了负面报道和攻击,称其为“贪污犯”、“蛀虫”等。
这些报道和言论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大量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2. 张某名誉受损在舆论的压力下,张某的单位对其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张某因涉嫌贪污罪被取保候审。
在此期间,张某的名誉进一步受损,同事、朋友和邻居对其避之不及,甚至有人对其进行辱骂和威胁。
3. 张某寻求法律帮助2016年,公安机关调查结果显示,张某并未贪污,遂撤销案件。
此时,张某的名誉已严重受损,他决定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案件审理1. 张某起诉侵权人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其精神损害赔偿金、名誉损失赔偿金等。
张某提供了相关证据,包括媒体报道截图、网络评论截图、邻居和同事的证言等。
2. 侵权人辩称侵权人辩称,他们是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对张某进行报道和评论,且已删除了相关言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3. 法院审理法院审理认为,侵权人的报道和评论对张某的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其行为已构成名誉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侵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侵权人赔偿张某精神损害赔偿金人民币5万元、名誉损失赔偿金人民币3万元,共计人民币8万元。
五、案例分析1. 名誉侵权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名誉侵权构成要件包括:(1)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侵权行为损害了受害人的名誉;(3)侵权行为与受害人名誉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侵权人具有过错。
聂树斌案改判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标志意义

聂树斌案改判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标志意义第一篇:聂树斌案改判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标志意义聂树斌案改判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标志意义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日讯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记者从最高检获悉,检察机关一直高度关注该案的办理,并依据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职责。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复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责令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对复查工作进行同步监督。
2016年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提审后,为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确保该案及时得到依法公正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迅速成立办案组,专门负责审查该案。
办案组赴沈阳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认真审查了在案全部卷宗,全面梳理了原案存在的疑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复核工作,向与案件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复核了相关证据,实地查看了案发现场。
针对案件中疑点和复杂问题,办案组多次研究商讨案情,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明确具体的指示。
经审查,原审判决采信的证据中,直接证据只有原审被告人聂树斌的有罪供述,现场勘查笔录、尸体检验报告、物证及证人证言等证据仅能证实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不能证实被害人死亡与聂树斌有关。
本院认为,原案中被害人死亡原因不具有确定性,作案工具来源不清,聂树斌未能供述出原案中某些关键情节,其所作的指认笔录和辨认笔录存在瑕疵,无法起到对有罪供述的印证作用,其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合法性存疑,证明力较弱,可信度不高,且与物证、鉴定意见和辨认笔录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印证关系,原案的定罪证据之间没有形成完整封闭的证据锁链,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聂树斌实施了故意杀人、强奸妇女的行为。
基于上述理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应依法改判聂树斌无罪的检察意见。
聂树斌案

聂树斌案:探路冤假错案法硕1501 柯晗一、案情回顾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某在该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块玉米地里被强奸杀害。
一个月后,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校办办工厂工人聂树斌被警方以该案嫌疑犯名义抓捕。
1995年3月15日,石家庄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及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
聂树斌提出上诉。
1995年4月25日,河北高院作出二审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犯强奸妇女罪,改判15年,合并执行死刑。
两天后,聂树斌被枪决。
十年之后的2005年1月18日,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索河路派出所干警抓获河北省公安厅网上通缉犯王书金。
王书金供述称多次强奸、杀人,并称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奸杀案也是他所为。
2006年,邯郸市中院开庭审理了王书金一案,但起诉书内只字未提与聂树斌案关联的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
2007年3月,邯郸市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判处王书金死刑。
王书金提出上诉,坚称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是其所为。
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法院对王书金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
2015年6月、9月和12月,聂树斌案复查期限先后延期三个月。
今年2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称,由于申诉代理律师又提交了新材料,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获悉决定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6年6月15日。
二、本案疑点(一)存在刑讯逼供的重大可能性聂树斌被拘禁后,公安办案人员不可能不讯问,当时的刑诉法规定,拘留后24小时内必须询问被拘留人。
而且事关命案,公安人员急于破案,在正常情况下必然会连续突击讯问,而且可能使用违法手段。
据办案人员说聂树斌为口吃,需要多次讯问,才能完成案件全过程的讯问任务。
但是,即使这样,聂树斌被拘禁后4天的讯问笔录不翼而飞,极不正常。
聂树斌案硬伤累累应改判无罪

聂树斌案硬伤累累应改判无罪阳显杰律师(注:由于条件所限,本文所依据及引用的司法文书、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情背景均源于网络,如有错漏,欢迎纠正。
)一、聂树斌案的累累硬伤。
1、一审判决——1995年3月1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存在明显的错误。
A、一审判决没有经过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严重违反了法定程序。
据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法发【1994】4号)第八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下列案件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一)案情重大、复杂、疑难或者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聂树斌涉嫌强奸杀人,案情满足重大、复杂、疑难,且1994年10月26日《石家庄日报》刊发《青纱帐迷案》一文对聂案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完全满足“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条件,依该司法解释完全应当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该案一审判决仅由合议庭作出是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B、一审判决经审理查明:“石家庄市郊区分局在侦破此案时根据群众反映,将聂树斌抓获后聂即交代了强奸后勒死康菊花的犯罪经过,并带领公安人员指认了作案现场及埋藏被害人衣物的地点与现场勘查一致。
被告人聂树斌对康菊花被害现场提取物及生前照片进行辨认,均确认系被害人照片及其所穿衣物。
聂树斌所供被害妇女体态、所穿衣物与被害人之夫侯金尧、证人余秀琴所证一致。
据此足以认定康菊花系聂树斌强奸后杀死无疑。
”我们仔细阅读这段汉语,不难发现一切围绕口供,从口供到口供,口供证实口供!典型的证据不足!完全达不到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三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定罪量刑的要求。
聂树斌案索赔1391万 精神赔偿1200万元

聂树斌案索赔1391万精神赔偿1200万元
12月14日下午,聂树斌家人委托律师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刑事国家赔偿申请书》,其中提出7项赔偿申请,金额共计13919156.80元。
包括:1.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1264820元;2.赔偿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52336.80元;3、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2000000元;4.赔偿受害人聂树斌被抚养人张焕枝、聂学生生活费至死亡时止,为被抚养人张焕枝办理养老保险;5.赔偿请求人因受害人聂树斌当年被错误追究刑事责任而支付给被害人亲属康家的2000元钱及其利息;6.赔偿请求人因申诉产生的费用及损失600000元;7.请求原河北办案机关向请求人发送道歉信并在媒体上公开国家赔偿决定书予以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聂树斌案再审由来、问题与意义

聂树斌案再审由来、问题与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聂树斌案的再审由来、所涉问题及其深远的社会意义。
聂树斌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历经多次波折,最终于近年迎来了再审的机会。
这一案件不仅关乎个体正义,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进步与完善。
本文将详细梳理聂树斌案的再审背景,分析再审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如证据的真实性、程序的公正性等,并探讨这一案件再审对于法治建设、人权保障以及社会公正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聂树斌案再审的窗口,并促进社会各界对于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思考与讨论。
二、聂树斌案再审的由来聂树斌案的再审,源于对该案长期存在的疑点和争议的不断累积。
自聂树斌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以来,其家人及社会各界对其案情的公正性一直持有疑虑。
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多年来坚持申诉,坚信儿子是被冤枉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司法公正意识的提高,一些新的证据逐渐浮出水面,如聂树斌案中的关键证物“血衣”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以及有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线索出现等。
这些新证据的出现,使得聂树斌案的再审成为可能。
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也是聂树斌案再审的重要考量因素。
聂树斌案的长期未决,不仅给聂树斌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审聂树斌案,既是对聂树斌及其家人公正诉求的回应,也是对社会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维护。
因此,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权衡,有关部门决定对聂树斌案进行再审,以期查明真相,实现司法公正。
三、聂树斌案再审的问题聂树斌案的再审,无疑暴露出我国司法制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证据的审查与采纳,再审过程中显示出了其复杂性。
原始证据可能存在瑕疵或遗漏,而新出现的证据又可能引发对案件真相的重新评估。
这要求司法机关在审查证据时,不仅要注重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还要关注其关联性,确保每一个证据都能为案件真相的揭示提供支持。
聂树斌案的再审也引发了对于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的深思。
证据法论文之聂树斌案(1)

摘要:2016年6月8日,备受各界关注的聂树斌案有了后续进展,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依法提审聂树斌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山东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聂案存在重大疑问,认定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
这一消息也让全国上下为之振奋。
一、聂树斌案再审的证据法的适用聂树斌案发生后我国《刑诉法》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动。
在“聂案”再审中,若辩护方以“刑讯逼供”为由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将面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溯及力难题。
聂树斌于1995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之前对他适用的是1970年刑诉法,我国1979年刑诉法和1996年刑诉法,虽然都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但却并未规定禁止使用刑讯逼供所收集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8年出台的《刑诉法解释》第61条才规定刑讯逼供所收集的被告人的供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2010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问题的规定》将部分实物证据纳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范围。
2012年刑诉法则吸收了上述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正式在立法层面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听证会上,原办案单位在坚持聂案非错判的过程中仍然适用的是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和1983年的《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从《刑事诉讼法》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制定专门的证据法。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法的规范不仅数量少,原则性较强,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这使得在现在看起来有瑕疵有问题的证据当时都可以进入法庭,并最终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如果对聂案的再审中依然适用旧法,那么这些证据问题将继续存在,不利于对证据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如果在一部诉讼法前发生的纠纷仍按照当时的程序法解决,那么很可能出现同一种诉讼采用不同的审理方式,而且程序的变动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是当事人无法信服,并且法院操作也存在困难。
因此我认为聂树斌案的再审应该适用现在的刑事诉讼法。
聂树斌案再审背后的“推手”们

案 两凶 ” , 聂 家 得 知 儿 子 可 能 并 非 真
凶后 , 也和康家一样 , 一次 又一 次申诉 。
查清案件 的诸 多疑点 、 民事赔偿 过低 , 上
诉至河北省高院。
体 制 内的潜 流
如果 不是 警察 郑成 月 , “ 真 凶” 王 书 金 恐 怕 早 就 改 了 口供 。
政 府 法 制 文 摘 版l } ( ) O K视 点
聂树 斌案再 审背后 的“ 推手
口 成 人
2 0 1 6 年6 月 8日, 山东省高院 向聂树 斌 的母 亲送 达 了再审 决定 书 。之后 , 新 华 社发布 报道 , 最高人 民法院 已于 6 月6 日决定依 法提审原审被告 人聂树斌故 意 杀人 、 强 奸妇女一 案 。一 桩 2 1 年 前 的旧 案能迎来再 审 , 背后的推动者 , 甚 至为此
当即拍 板要 做 , 并加 派 了机动部 记者 范
友蜂 一 起 去 河 北 采 访 。 .
拿走 , 至今下 落不 明。在受 害人 康某 的 工友处 , 李 树亭拿到一个细节 : 康某 的尸
体第 一时 间被工友 们发 现时 , 牙 齿被打
案, 其中 3 起在广平 , 另一起在石家庄西郊 玉米地 。广 平县公安局 副局 长郑成月等
到 了康家人 的质疑—— 他们 的申诉 甚至
比聂家还早了整整 1 0 年。
2 0 世纪 9 0 年代 , 正值全 国“ 严打” , 且 当时的死 刑复 核权在 地方 。 “ 严打” 之 初 的运 动式 执法 下 , “ 命 案必破 ” 的 口号 更 成 为悬在 公安 机关 头顶 上 的利剑 , 有 些
个 月后 , 河 北 省高 院不 开庭 审理
此案, 维持 了一审法 院的判决 。1 9 9 5 年4 月2 7日, 聂树斌被 执行枪 决 。康 家主张 的6 万元 民事赔偿等诉讼请求 , 亦被一并 驳 回。此后 , 康家 开始 了漫 长的 申诉之 路 。在其 家 中, 康 父写 的各种 申诉 材料
聂树斌案分析3

聂树斌案件分析事件经过聂树斌,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河北省鹿泉市下聂庄村人,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技校校办工厂(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
1994年8月10日,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某某的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其女儿康某某于8月5日下午5点下班后失踪。
当日下午康某父亲、同事在下班路线西侧附近玉米地发现康某某失踪前穿的连衣裙、内裤,8月11日上午在衣服附近玉米地内又发现了康某某腐败的尸体。
9月23日根据群众提供线索将聂树斌抓获。
9月28日聂树斌供述在孔寨村玉米地内强奸被害人并用花衬衣将被害人勒死的犯罪经过,还主动供述了公安机关并不掌握的偷窃的作案用花衬衣细节,并绘制了窃取地点路线图。
并指认了作案现场、埋藏衣服地点,在混合辨认当中,辨认出康某某照片、自行车及作案用花衬衣。
1995年3月15日,以聂树斌犯有故意杀人、强奸妇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审判决,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5年,王书金承认自己为“聂树斌案”的真凶。
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2014年12月22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聂树斌母亲送达立案复查决定书。
2015年3月17日,聂被执行死刑后律师首次获准查阅该案完整卷宗。
2015年4月28日,山东高院将召开聂树斌案听证会。
2015年9月16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宣布,聂树斌案因案情复杂,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
在经历了四次复查延期之后,2016年3月26日,山东高院再次约谈他和李树亭律师,交流案件复查情况。
合议庭再次要求代理律师要积极提供有效的证据线索,供合议庭查证。
而聂树斌案的第四次延期将在2016年6月15日结束,是否会再次延期还不得而知。
聂树斌案真凶发现者遭遇不公广平县和媒体谁说的才是实情

青锋曾任河北邯郸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办案过程中发现疑似引发大家高度关注的“聂树斌案”之真凶的郑成月,近日身患九种疾病,生活困窘,其工资也被冻结等情况被媒体披露后,其现状无不令人同情。
随即,有媒体发布长篇报道披露了郑成月目前身处的详细困境,以及多年来的遭遇,并称其因为最早对“聂树斌案”持不同意见并表示怀疑被提前离岗,这更让人对其遭遇打抱不平。
11月15日,郑成月原工作所在地广平县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有关媒体的报道一一作出否认,让人产生不少疑问。
不仅要问,广平县和媒体,究竟谁在说谎?媒体披露,身为河北邯郸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的郑成月在2005年办案过程中发现了疑似“聂树斌案”的真凶。
但也就在此前后,郑成月遭到曾侦办聂树斌案的民警举报,有关部门派出的调查组对郑成月进行6个月调查,尽管没发现问题,但在2009年,郑成月却被通知不再担任副局长,并收了郑成月的办公室。
这一情况被有关媒体公开报道后,有人称是郑成月被提前离岗。
为了便于大家对郑成月的遭遇能如此引发各方面的关注,并被人同情等有所理解,在这里有必要将报道中的“聂树斌案”做一简单介绍。
尽管人们大都对这一案件有所了解,但在这里做简短回顾也十分必要。
据各种报道,1994年年方20岁的鹿泉县冶金机械厂工人聂树斌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一起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尽管聂树斌及其家人一直不认为聂树斌有犯罪嫌疑,但1995年聂树斌经过一审、二审和终审后,还是被判处死刑并被执行。
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一直对判决不服的聂树斌的母亲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申诉之路。
而该案转折,正是发生在聂树斌被执行死刑的十年之后的2005年。
是年,在河南省荥阳市,当地警方抓获了河北省公安厅网上通缉逃犯王书金,审讯过程中,王书金供认自己才是被认定为聂树斌强奸杀人的那起案件的真凶。
由此,聂树斌案又经异地再审,在2016年11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作出《聂树斌故意杀人罪一案再审刑事判决书》,宣判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
湖南真泽律师事务所,谭憨憨律师,微信文章:聂树斌案新进展

聂树斌案新进展解说案情回放聂树斌,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河北省鹿泉市下聂庄村人,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技校校办工厂(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
1994年10月1日,聂树斌被刑事拘留;1995年,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5年,王书金承认自己为“聂树斌案”的真凶。
2007年4月,王书金被一审判处死刑,其以“未起诉他在石家庄那起奸杀案”为由提起上诉。
2013年9月,河北高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
目前,王书金仍待死刑复核。
聂树斌案始末●1994年8月5日石家庄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将聂树斌抓获。
●1995年4月27日经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聂树斌被执行死刑。
●2005年1月18日河南省警方抓获王书金,王供述曾在河北奸杀多名妇女。
●2007年4月王书金以未起诉他在石家庄的奸杀案为由,向河北高院上诉。
●2007年7月河北省高院二审不公开开庭审理了王书金案。
●2013年6月25日王书金案再次开审,法庭指其陈述无事实依据。
●2013年7月10日王书金案继续开庭,法庭称将择期宣判。
●2013年9月27日王书金案宣判:不能认定王书金是聂树斌案真凶。
●2014年11月随着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再审,聂树斌案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11月24日河北高院再次拒绝聂树斌案律师阅卷请求。
●2014年12月12日最高法指令山东高院复查聂树斌案。
争议焦点无论聂树斌家人的代理律师,还是王书金的代理律师,都认为聂树斌自证其罪的讯问笔录,对于还原真相必不可少。
根据当年警方对该案的新闻通稿《青纱帐静悄悄》描述,1994年9月29日,聂树斌被抓的第6天,“在侦查人员强有力的政策攻心和确凿的证据面前,聂树斌自知再无法抵赖,终于缴械投降,供认了拦路强奸杀人的全部犯罪事实”。
侦查人员如何“强有力的政策攻心”,以及聂树斌在侦查阶段的遭遇,都引发质疑。
聂树斌的代理律师刘博说,聂案的全部卷宗如果披露,将解答不少疑问。
聂树斌案分析3

聂树斌案件分析事件经过聂树斌,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河北省鹿泉市下聂庄村人,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技校校办工厂(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
1994年8月10日,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某某的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其女儿康某某于8月5日下午5点下班后失踪。
当日下午康某父亲、同事在下班路线西侧附近玉米地发现康某某失踪前穿的连衣裙、内裤,8月11日上午在衣服附近玉米地内又发现了康某某腐败的尸体。
9月23日根据群众提供线索将聂树斌抓获。
9月28日聂树斌供述在孔寨村玉米地内强奸被害人并用花衬衣将被害人勒死的犯罪经过,还主动供述了公安机关并不掌握的偷窃的作案用花衬衣细节,并绘制了窃取地点路线图。
并指认了作案现场、埋藏衣服地点,在混合辨认当中,辨认出康某某照片、自行车及作案用花衬衣。
1995年3月15日,以聂树斌犯有故意杀人、强奸妇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审判决,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5年,王书金承认自己为“聂树斌案”的真凶。
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2014年12月22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聂树斌母亲送达立案复查决定书。
2015年3月17日,聂被执行死刑后律师首次获准查阅该案完整卷宗。
2015年4月28日,山东高院将召开聂树斌案听证会。
2015年9月16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宣布,聂树斌案因案情复杂,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
在经历了四次复查延期之后,2016年3月26日,山东高院再次约谈他和李树亭律师,交流案件复查情况。
合议庭再次要求代理律师要积极提供有效的证据线索,供合议庭查证。
而聂树斌案的第四次延期将在2016年6月15日结束,是否会再次延期还不得而知。
最高法院纠正冤假错案之路

最高法院纠正冤假错案之路作者:周起航来源:《法治与社会》 2017年第3期2016 年12 月2 日上午,沈阳晴空万里,初升的太阳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些许暖意。
这一天,设在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3 号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
“全体起立!”当日10 时30 分许,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聂树斌案审判长胡云腾宣布判决结果:撤销河北高院和石家庄中院的原审判决,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
话音刚落,站在申诉人席边的聂母张焕枝抑制不住个人情绪,跌回座位,泪流满面。
为了这个结果,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苦苦等了21 年。
正义有些来迟,但终究没有缺席。
张焕枝称,最高法院这个最终判决,她很满意。
“ 我给最高法院点个赞。
最高法院下决心把聂树斌案纠正过来,体现了司法在不断进步。
”胡云腾告知张焕枝,收到再审判决书后可以向河北高院申请国家赔偿,申请国家赔偿如有困难还可申请法律援助。
最高法院一位负责人强调,聂树斌案再审改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全完善冤假错案防范和纠正机制的重要成果。
作为司法人员,一定要牢记错案的惨痛教训,确保悲剧不再重演,法治不再蒙羞,正义不再迟到。
除聂树斌案外,呼格吉勒图、张高平叔侄、于英生、钱仁凤、陈满……一个个冤假错案也在近年被陆续再审改判无罪。
据悉,自2013 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提审或监督指导全国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重大刑事冤假错案共计34 起,涉及54 人。
十八大至今,在依法治国精神指导下,最高法院审监庭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
在纠错的同时,该庭还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以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为推动中国的司法进步做出了贡献。
逐案关注34 起冤错案2013 年2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对政法机关提出明确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今,这句话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
因聂树斌案刚被纠正,建议对该案提起再审的最高法院审监庭备受关注。
聂树斌案

聂树斌案一.聂树斌案案情简述1994年9月23日下午,石家庄市电化厂宿舍区,聂树斌因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犯罪嫌疑人而被抓。
1994年10月1日,聂树斌被刑事拘留;10月9日,因涉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逮捕。
1995年3月3日,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以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于1995年3月15日作出(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聂树斌于1994年8月5日17时许,骑自行车尾随下班的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菊花,至石郊孔寨村的石粉路中段,聂故意用自行车将骑车前行的康菊花别倒,拖至路东玉米地内,用拳猛击康的头、面部,致康昏迷后,将康强奸。
尔后用随身携带的花上衣猛勒康的颈部,致康窒息死亡。
”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妇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聂树斌不服,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5年4月25日作出(1995)冀刑一终字第129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聂树斌拦截强奸妇女、杀人灭口,情节和后果均特别严重。
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对被告人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及民事赔偿数额适当;对强奸妇女罪量刑重”,判决“维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及原判决第(二)项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丧葬费及其它费用贰千元整;撤销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对被告人聂树斌犯强奸妇女罪的量刑部分;上诉人聂树斌犯强奸妇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与故意杀人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5年3月15日,石家庄中院一审判处聂树斌死刑,同时判处赔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等计2000元。
聂树斌母亲20年申诉路

聂树斌母亲20年申诉路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5年第7期文·图本刊记者王巧捧发自河北鹿泉从石家庄出发,坐车大概一个小时,来到鹿泉市下聂庄村。
通往村里的新路上,两旁的月季花开得无忧无虑。
这条开满鲜花的新路通向的村庄里却有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引起全国司法界和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那就是充满争议的聂树斌案。
聂家下聂庄村一片崭新。
作为旧村改造的第一批受益村,这里的房子都是去年新修的。
尽管聂树斌已经被执行死刑20年,但在这个村里打听聂树斌,村民仍然一路给指到了聂家。
村里新修了公路的街道上没几个人,村子中间一棵大槐树附近,聚集了一些老人,带着幼童玩耍。
聂家更安静。
5月7日,当记者进入聂家时,只有聂母独自在家,过了会儿,偏瘫的聂父拄拐杖,避开记者,径直进了另一个房间。
聂家的大女儿出嫁后,家里只剩下老两口。
聂树斌被执行死刑的第二年,1996年,51岁的聂父,中风偏瘫。
据聂母回忆,聂树斌是在工作的地方被带走的。
“我们去问怎么回事,没有人告诉我们,后来我们请了律师,才弄明白说儿子强奸杀人了。
再后来,我们去看守所送衣服,警察说他已经走了!我们问去哪了,回答说是被枪毙了。
”“枪毙我儿子总得给个说法吧,连判决书都不给,什么时候枪毙的也不知道,即使枪毙了,收尸你总得让家属去收尸吧?也没有。
”几经辗转,聂家才在火葬场找到聂树斌的骨灰。
东厢的厨房里, 71岁的张焕枝之前做了一些面条、面片,晒干了,正在分装进塑料袋里。
聂父偏瘫后,家里、地里的活,照顾聂父,为儿子的案子申诉,这些担子全都落在张焕枝一个人肩膀上。
在这之前,像村里所有传统的家庭妇女一样,她只懂得洗衣做饭、种地喂鸡这些活路。
张焕枝每天早晚至少吃两次降压药,双腿患有风湿。
5月7日,天气预报最高24度,大太阳的正午,她腿上加了一条厚毛裤。
每次外出去申诉时,她总是最晚第二天就赶回来。
去之前,会给聂父准备些干粮。
聂树斌刚被逮走的时候,村民大多不相信;但被执行死刑以后,免不了有村民背后指指点点。
【聂树斌案申诉纪实】第一章:石家庄初识聂母

【聂树斌案申诉纪实】第⼀章:⽯家庄初识聂母【聂树斌案申诉纪实】第⼀章:⽯家庄初识聂母2011年9⽉11⽇,星期⽇,农历⼋⽉⼗四,中秋节前⼀天,来⾃全国四⼗多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和北京⼤学、中国政法⼤学等部分院校的学者以及《新世纪周刊》、《南⽅⼈物周刊》、《民主与法制》等媒体的部分记者共计六⼗余⼈,在河北⽯家庄举⾏了结合聂树斌案展开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研讨会。
我在这次会议上,第⼀次见到了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
这次研讨会的发起⼈是⼭东成思律师事务所李⾦星律师,著名律师周泽担任这次研讨会的主持⼈。
北京⼤学法学院贺卫⽅教授和中国政法⼤学法学院何兵教授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主要从以下四个⽅⾯进⾏了认真研讨:第⼀,聂树斌案是否是⼀起冤案?第⼆,如果聂树斌案是⼀起冤杀错案,该冤案是如何形成的?聂案与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冤案相⽐较,有可能存在哪些严重违法⾏为?第三,2005年王书⾦案件出现以后,在聂树斌近亲属不断申诉下,聂树斌案是否应当再审?时⾄今⽇没有启动再审,我们的司法机制应当反思什么?第四,结合聂树斌案,研究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问题。
贺卫⽅教授在发⾔中说,⽯家庄是制造聂树斌冤案的地⽅,是河北省⾼级法院应该纠正冤案的地⽅,也是聂树斌冤案的制造者⼯作、⽣活的地⽅。
但我明知⼭有虎,偏向虎⼭⾏。
我在新疆⽀教时就⼀直“⼼在⽯河⼦,⼼在⽯家庄”。
今天⼜逢“9.11”,在⽯家庄这个特殊的地⽅召开聂树斌冤案研讨会有着⾮同寻常的意义。
聂树斌这样⼀个明显的、国内外⾮常关注的冤案为什么拖了6年之久得不到纠正?主要是最⾼法院不敢迈过河北省政法委这道坎,⽽碍于⾯⼦不去纠正河北省⾼级法院的错误判决。
贺卫⽅教授分析了造成聂树斌冤案的原因:⼀是缺乏对侦查阶段的有效监督,律师对侦查权⼒⽆法制约。
聂树斌案侦破后,⽯家庄⽇报曾经有过这样⼀篇报道:经过⼀个星期的突审和⼼理战,公安机关终于突破了杀⼈⾊魔聂树斌的⼼理防线,犯罪嫌疑⼈交代了作案经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树斌案被害人康菊花的父母起诉姓名权名誉权侵权案
2013年1月28日上午,“聂树斌案”被害人康菊花隐私名誉侵权案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民法院开庭,康菊花的父母将包括聂树斌母亲在内的7名当事人告上法庭。
聂树斌的申诉代理律师刘博今律师因私人原因也没有来到出庭现场,但其助理石玉成律师在庭审后表示,刘博今作为聂树斌申诉案的代理律师,在整个申诉过程中并不存在对受害人康菊花侵权的事实和故意,在涉及原告方亲属的文字中也未涉及侮辱、诽谤等内容,这些文字也都没有超出过一、二审判决书的范畴,不构成对受害人的侵权。
审判庭宣布2月1日将宣判。
[3-4]2013年4月3日,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刘博今律师及其他被告不构成对受害人的侵权,判决驳回原告康某、尹某的诉讼请求。
判决后,原告康某、尹某依法提起了上诉。
2014年4月8日上午9时,该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
上诉人康某、尹某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刘博今本人未到庭,其助理石玉成律师、被上诉人朱爱民律师、以及被上诉人法制网的代理人依法到庭参加了二审诉讼。
上诉人在庭审中情绪激动,多次打断审判员及被上诉人发言。
目前二审判决尚未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