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原理硬件试验汇报姓名班级学号班内序号联络电话指导教师:试验日期:目录试验一:双边带克制载波调幅(DSB-SCA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试验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试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试验环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试验成果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思索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问题及处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通信原理硬件仿真试验报告试验一我的要点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AMI)编译码集成电路 CD22103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 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实验步骤1、熟悉信源模块和HDB3编译码模块的工作原理,使直流稳压电源输出+5V, -12V 电压。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接通信源单元的+5V电源,用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进行下列观察:(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 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2、用K1产生代码X 1110010(x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码特点。
3、用示波器观察HDB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3)将 K1、K2、K3 置于 0111 0010 0000 1100 0010 0000 态,观察并记录对应的AMI码和HDB码。
AMI 码:HDB3码:(4)将K1、K2、K3置于任意状态,K4置A或H端,CH1接NRZ-OUT CH2分别接(AMI) HDB3-D BPF BS-R和NRZ,观察这些信号波形。
观察时应注意:当输入码为.0101 0101 1111 1111 0000 0000 时输出波形(AMI) HDB3-D码的波形:AMI、HDB码是占空比等于 0.5的双极性归零码,AMI-D HDBD是占空比等于0.5的单极性归零码。
通信原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通信原理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技术。
3. 熟悉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过程。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实验器材1. 通信原理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计算机四、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部分。
1. 模拟通信:模拟通信是指将声音、图像等模拟信号通过调制、解调、放大、滤波等过程,在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式。
模拟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后,再将信号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
2.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指将声音、图像等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编码等过程,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后,再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
五、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1)调制与解调实验:通过实验箱,观察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波形变化,了解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2)放大与滤波实验:通过实验箱,观察放大和滤波过程中的波形变化,了解放大和滤波的基本原理。
2. 数字通信实验(1)编码与解码实验:通过实验箱,观察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波形变化,了解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理。
(2)调制与解调实验:通过实验箱,观察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波形变化,了解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步骤1. 模拟通信实验(1)调制与解调实验:连接实验箱,设置调制和解调参数,观察波形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2)放大与滤波实验:连接实验箱,设置放大和滤波参数,观察波形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2. 数字通信实验(1)编码与解码实验:连接实验箱,设置编码和解码参数,观察波形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2)调制与解调实验:连接实验箱,设置调制和解调参数,观察波形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通信实验(1)调制与解调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调制过程将模拟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解调过程将传输的信号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哈工程施工)
实验报告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通信原理的硬件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实际的通信系统,验证理论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 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和解调技术;3. 熟悉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4. 进一步巩固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原理1. 调制原理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基带信号)通过一定的调制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载频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解调原理解调是指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过程与调制过程相反,常见的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和频率解调等。
3. 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三个环节。
发射端通过调制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将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首先,搭建实验所需的硬件平台,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示波器等设备,确保设备连接正确并稳定。
2. 设置信号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调制深度等参数,以及调制解调器的解调方式和解调增益等参数。
3. 进行调制实验将待传输的信息信号输入到调制解调器的调制端口,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并通过示波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4. 进行解调实验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入到调制解调器的解调端口,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通过示波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5. 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知识相符,并进一步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3. 信号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噪声干扰,需要采取抗干扰措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等。
2. 信号源:提供调制、解调所需的信号。
3. 传输线路: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干扰等现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调制实验(1)设置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4)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2. 解调实验(1)设置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2)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4)将解调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 编码与解码实验(1)设置编码器参数,如编码方式、编码长度等。
(2)将信息信号输入编码器,观察编码后的数字信号。
(3)设置解码器参数,如解码方式、解码长度等。
(4)将编码信号输入解码器,观察解码后的信息信号。
4. 信号传输实验(1)设置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传输线路,观察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3)调整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4)观察传输线路参数调整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实验:调制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调制和解调过程正常。
2. 解调实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解调过程正常。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实验二抑制载波双边带的产生一.实验目的:1.了解抑制载波双边带(SC-DSB)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2.测试SC-DSB 调制器的特性。
二.实验步骤:1.将T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s)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图连接。
2.用频率计来调整音频振荡器,使其输出为1kHz 作为调制信号,并调整缓冲放大器的K1,使其输出到乘法器的电压振幅为1V。
3.调整缓冲放大器的K2,使主振荡器输至乘法器的电压为1V 作为载波信号。
4.测量乘法器的输出电压,并绘制其波形。
见下图:5.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重复步骤4。
见下图:6.将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模快和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模块按图连接。
8.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频率范围选择范围至“wide”状态,并将频率调整至最大,此时截至频率大约在12kHz 左右。
LPF 截止频率最大的时候输出:(频响)9.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频率计,其读数除360 就为LPF 的3dB 截止频率。
10.降低可调LPF 的截止频率,使SC-DSB 信号刚好完全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此频率(fh=fc+F)。
11.再降低3dB 截止频率,至刚好只有单一频率的正弦波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频率(fl=fc-F)只通过单一频率的LPF 输出:12.变化音频振荡器输出为频率为800Hz、500Hz,重复步骤10、11。
OSC=500HZOSC=800HZ 的频响:三、思考题1、如何能使示波器上能清楚地观察到载波信号的变化?答:可以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频谱来观察载波的变化,另一方面,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的频率要相差大一些,可通过调整音频震荡器来完成。
2.用频率计直接读SC—DSB 信号,将会读出什么值。
答:围绕一个中心频率来回摆动的值。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设备通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协议。
2. 掌握单片机与PC之间的串行通信编程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含AT89S51单片机)2. PC机3. 串口通信线4. 示波器5. 数码管显示模块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串行传输数据的方式,数据按照位顺序逐位传输。
串行通信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方式。
本实验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即串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字符数据前都有一个起始位,字符数据后有一个或多个停止位,字符数据之间可以插入空闲位。
异步通信的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位数。
本实验中,单片机与PC之间的通信波特率为9600。
四、实验内容1. 单片机与PC之间的串行通信(1)编写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2)编写PC端串口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3)使用示波器观察单片机串行通信过程中的信号波形。
2. 双机通信实验(1)连接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2)编写两个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3)使用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步骤1. 编写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1)设置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在方式1,波特率为9600。
(2)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3)编写数据接收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2. 编写PC端串口通信程序(1)打开串口,设置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校验位为无。
(2)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3)编写数据接收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3. 使用示波器观察单片机串行通信过程中的信号波形(1)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
(2)运行单片机程序,发送数据。
(3)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验证串行通信的可靠性。
4. 连接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1)将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的串行通信接口通过串口通信线连接。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1. 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与调制、解调方法。
3. 学习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1.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2. 双踪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三、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观察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发送端、信道、接收端等。
(2)分析实验平台中各模块的功能,如调制器、解调器、滤波器等。
(3)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2. 信号的传输与调制、解调方法(1)学习并掌握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如AM、FM、PM等。
(2)学习并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如2ASK、2FSK、2PSK等。
(3)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方法的有效性。
3.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分析方法(1)学习并掌握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如误码率、信噪比、调制指数等。
(2)通过实验测量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通信系统性能。
1. 观察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设置实验参数,如调制方式、载波频率、调制指数等。
3.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各模块的输出信号。
4. 利用示波器、信号分析仪等仪器分析实验数据。
5. 计算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验证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实验结果表明,调制、解调方法对通信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
例如,在相同条件下,2PSK调制比2ASK调制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3. 通过实验测量了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实验数据表明,在合适的调制方式、载波频率等参数下,通信系统可以达到较好的性能。
4.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通信系统中,合理选择调制方式、载波频率等参数,可以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对通信原理进行了深入学习。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
实验一各种模拟信号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用途2.观察分析各种模拟信号波形的特点。
二、电路工作原理模拟信号源电路用来产生实验所需的各种音频信号:同步正弦波信号、非同步正弦波信号、话音信号、音乐信号等。
(一)同步信号源(同步正弦波发生器)1.功用同步信号源用来产生与编码数字信号同步的2KHz或1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增量调制编码、PCM编码实验的输入音频信号。
在没有数字存贮示波器的条件下,用它作为编码实验的输入信号,可在普通示波器上观察到稳定的编码数字信号波形。
2.电路原理图1-1为同步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图。
它由2KHz(或1KHz)方波信号产生器(图中省略了)、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输出电路四部分组成。
2KHz(或1KHz)方波信号由CPLD可编程器件U101内的逻辑电路通过编程产生。
TP105为其测量点。
U107C及周边的阻容网络组成一个截止频率为ωL的二阶高通滤波器,用以滤除各次谐波。
U107D及周边的阻容网络组成一个截止频率为ωH的二阶低通滤波器,用以滤除基波以下的杂波。
两者组合成一个2KHz(或1KHz)正弦波的带通滤波器只输出一个2KHz(或1KHz)正弦波,TP106为其测量点。
输出电路由BG102和周边阻容元件组成射极跟随器,起阻抗匹配、隔离与提高驱动能力的作用。
W101用来改变高通滤波器反馈量的大小,使其工作在稳定的状态,W102用来改变输出正弦波的幅度。
(二)非同步信号源(非同步正弦波发生器)1.功用非同步信号源是一个简易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它可产生频率为0.3~10KHz(使用范围0.3~3.4KHz)的正弦波信号,输出幅度为0~2V。
可利用它定性地观察通信话路的频率特性,同时用作增量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实验的音频信号源。
2.工作原理非同步信号源的电路图如图1-2所示。
它由一个正弦波振荡器和一级输出电路组成。
正弦波振荡器由U107A、U107B和R、C元件组成。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步骤:(详细记录你的实验过程)例如:(1)安装MATLAB6.5软件;(2)学习简单编程,画图plot(x,y)函数等(3)进行抽样定理验证:首先确定余弦波形,设置其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然后画出该波形;进一步,设置采样频率?。
画出抽样后序列;再改变余弦波形的参数和抽样频率的值,改为。
,当抽样频率?>=余弦波形频率2倍时,怎么样?否则的话,怎么样。
具体程序及图形见附录1(或者直接放在这里,写如下。
)(4)通过DSP软件验证抽样定理该软件主要有什么功能,首先点“抽样”,选取各种参数:a, 矩形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B,余弦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然后点击“示例”中的。
具体参数,图形。
4、思考题5、实验心得6、附录1有附录1的话有这项,否则无。
第二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必做题目1.1 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 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 实验内容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3-6-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1.3 实验作业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fm=200;t=[0 4e-06 8e-06 1.2e-05];p=[10^0 10^-0.3 10^-0.6 10^-0.9];t2=t.^2;E1=sum(p.*t2)/sum(p);E2=sum(p.*t)/sum(p);rms=sq rt(E1-E2.^2);B=1/(2*pi*rms)T=1/fm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她通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知识。
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过程。
二、实验器材1.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数字信号发生器5.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三、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个方面。
模拟通信是将模拟信号通过调制、传输、解调等过程实现信息传递;数字通信则是将数字信号通过编码、传输、解码等过程实现信息传递。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模拟通信实验(1)调制实验① 打开通信原理实验平台,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② 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1V。
③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入调制器,选择调幅调制方式。
④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记录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
⑤ 调整调制参数,观察调制效果。
(2)解调实验① 将调制后的信号接入解调器,选择相应的解调方式(如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等)。
②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记录解调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
③ 调整解调参数,观察解调效果。
2. 数字通信实验(1)编码实验① 打开数字信号发生器,生成二进制信号序列。
② 将信号序列接入编码器,选择相应的编码方式(如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③ 通过示波器观察编码后的信号波形,记录编码信号的时序和幅度变化。
(2)解码实验① 将编码后的信号接入解码器,选择相应的解码方式。
②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码后的信号波形,记录解码信号的时序和幅度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通信实验结果(1)调制实验: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2)解调实验:解调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验证了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有效性。
2. 数字通信实验结果(1)编码实验:编码后的信号波形符合编码方式的要求,实现了信息的编码。
(2)解码实验:解码后的信号波形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验证了编码和解码过程的有效性。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通信原理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通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与系统基础实验- 信号波形观察与分析-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2. 模拟通信原理实验- 模拟调制与解调实验(如AM、FM、PM)- 信道特性分析- 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3.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 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如2ASK、2FSK、2PSK、QAM)- 数字基带传输与复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4.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 TCP/IP协议栈原理与实现-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 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5. 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编写实验报告提纲- 准备实验数据和分析工具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3.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四、实验报告格式1. 封面- 实验报告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实验日期2. 目录- 实验报告各部分标题及页码3. 正文-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4.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五、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逻辑严谨2. 实验原理阐述准确,实验步骤描述详细3. 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论具有说服力4.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流畅六、实验报告评价标准1. 实验原理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熟练程度3. 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5.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通信原理实验,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姓名:学号: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姓名:学号:实验一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掌握HDB3码的编译规则。
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双踪示波器连接线三、实验原理1、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各一块一台若干姓名:学号: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我们知道AMI编码规则是遇到0输出0,遇到1则交替输出+1和-1。
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
当没有连续4个连0时与AMI编码规则相同。
当4个连0时最后一个0变为传号A,其极性与前一个A的极性相反。
若该传号与前一个1的极性不同,则还要将这4个连0的第一个0变为B,B的极性与A相同。
实验框图中编码过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理后,得到HDB3-A1和HDB3-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得到HDB3编码波形。
同样AMI译码只需将所有的±1变为1,0变为0即可。
而HDB3译码只需找到传号A,将传号和传号前3个数都清0即可。
传号A的识别方法是:该符号的极性与前一极性相同,该符号即为传号。
实验框图中译码过程是将HDB3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理,得到原始码元。
四、实验步骤姓名:学号:实验项目一HDB3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分别观测编码输入及时钟,译码输出及时钟,观察编译码延时以及验证HDB3编译码规则。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256K归零码实验】。
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
姓名:学号: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通信原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熟悉通信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信号波形。
3.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用于构建电路。
4. 数字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数字信号。
5. 串口线: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1. 模拟信号的产生与观测1.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并观测信号波形。
1.2 调节信号频率和幅度,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1.3 通过示波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2.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2.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
2.2 使用示波器观测载波信号波形。
2.3 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观察调制信号对载波信号的影响。
2.4 使用解调器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 数字信号的产生与观测3.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矩形脉冲信号,并观测信号波形。
3.2 调节脉冲宽度和周期,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3.3 通过数字示波器测量信号的脉宽和周期。
4.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4.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调制信号。
4.2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测调制信号波形。
4.3 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观察调制信号对载波信号的影响。
4.4 使用解调器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 模拟信号的产生与观测1.1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1.2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产生正弦信号。
1.3 使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波形,并记录频率和幅度。
实验结果:产生的正弦信号频率为1000Hz,幅度为5V。
2.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2.1 连接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调制解调器。
2.2 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并使用示波器观测载波信号波形。
2.3 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并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通原硬件实验报告最终版
双极性归零码的信号表达式为
其中 ,g(t)是矩形归零脉冲。
2.单极性归零码的时钟恢复
单极性归零码的信号表达式为
其中, ,g(t)是矩形归零脉冲。
3.零均值限带PAM信号的时钟恢复
对于均值为零的限带PAM信号,提取时钟的方法很多。很多情况下,对信号s(t)取绝对值或者取平方可以得到时钟的离散分量,这样就可以提取这个离散分量,再通过整形移相得到需要的时钟。
1.实验步骤
A.按下图进行各个模块的连接
B.音频振荡器输出为5khz,主振荡器输出为100khz,乘法器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状态。
C.分别调整加法器的增益G及g均为1。
D.逐步增大可变直流电压,使得加法器输出波形为正的。
E.观察乘法器输出波形是否为AM波形。
F.测量AM信号的调幅系数a值,调整可变直流电压,使a=0.8。
答:不能。本实验中使用的RC LPF截止频率是2.8KHz,如果发端频率为10KHz的信号,超出锁相环工作频率段,不能跟踪到此频率。
4、用于调频解调的锁相环与用于载波提取的锁相环有何不同之处?
答:调频解调的锁相环的输出是LPF的输出,其频率和相位与调频信号相同;恢复载波的锁相环的输出是VCO的输出,其频率与调频信号相同,但有900的相差。
3.将序列发生器模块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双列直插开关选择“10”,产生长为256的序列码。
4.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和2.083kHz的时钟信号。并调节可调低通滤波器的TUNE旋钮及GAIN旋钮,以得到合适的限带基带信号波形,观察眼图。
2.
最佳取样时刻应选择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图中“眼睛”闭合的速率,即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误差灵敏的程度,斜边愈陡,对定位误差愈敏感。在取样时刻上,图中噪声容限为1V。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实验一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一). 实验目的1) 了解DSB-SC AM 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 了解DSB-SC AM 的信号波形及振幅频谱的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 了解在发送DSB-SC AM 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4) 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调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DS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cos DSB c s t m t t ω=频域表达式为1()[()()]2DSB c c S M M ωωωωω=-++其波形和频谱如图1.1所示。
图1.2为DSB_SC AM 信号产生及相干解调框图。
图1.1 DSB_SC 信号时域波形和频谱图DSB-SC AM 信号由均值为零的模拟基带信号()m t 和正弦载波()c t 相乘得到,因而不包含离散载波分量。
解调时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发端加导频信号,收端采用VCO 提取导频作为恢复载波。
(三). 实验内容1. DSB-SC AM 信号的产生A. 实验步骤1) 按照指导书图示,连接实验模块。
2) 示波器观察音频振荡器输出调制信号()m t ,调整频率10f kHz =,均值[()]0E m t =。
3) 示波器观察主振荡器输出信号波形和频率;观察乘法器输出,注意相位翻转。
4) 调整加法器中的增益G 和g 。
B. 结果分析图1.2 DSB_SC AM 信号产生及相干解调框图观察以上各波形可得,调制后的输出波形是以调制信号为包络,载波在包络里振荡,100kHz 的载波信号将调制信号的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
当调制信号频率不一样时,调制后信号的波形差别很大。
由图可看出,在调制信号的一周期内载波的振荡情况。
SC-DSB 信号为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相乘得到,其幅度为两信号幅度的乘积(由于乘法器输出为乘积的一半,故波形图中调制信号幅度仅为 500mV ,而不是 1V ),大包络的波形为载波信号波形,由调制信号为 10KHz 时的 SC-DSB 波形可看出 SC-DSB 信 号有可能存在相位翻转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名称数字基带信号实验(AMI/HDB3)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T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AMIT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波形3、用示波器观察HDB、AMI 译码输出波形三、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EL-TS-M6) AMI/HDB编译码模块(EL-TS-M6).1、数字信源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
本单元产生NRO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 5KB,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0010101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
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2、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诀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诀门限为零电平。
c. 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 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神,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据根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单极性码会积累直流分量,这样就不能使变压器在数据通信设备和所处环境之间提供良好绝缘的交流耦合,直流分量还会损坏连接点的表面电镀层;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大大减少,这对数据传输是很有利的。
3、AMI、HDB3码特点:a.AMI码:我们用“0”和“1”代表传号和空号。
AMI 码的编码规则是“0”码不变,“1” 码则交替地转换为+ 1和一1。
当码序列是100100011101时,AMI 码就变为: + 100- 1000+1-1+10-1。
这种码型交替出现正、负极脉冲,所以没直流分量,低频分量也很少,,AMI 码的能量集中于f0/2处(f0为码速率)。
信息代码: 1001100011 1...AMI码: +1 0 0-1+1 0 0 0-1+1-1,..由于AMI码的传号交替反转,故由于它决定的基带信号将出现正负脉神交替,而0电位保持不变的规律。
这种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且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因而它特别适宜在不允许这些成分通过的信道中传输。
除了上述特点以外,AMI码还有编译码电路简单以及便于观察误码情况等优点,它是以种基本的线路码,在高密度信息流得数据传输中,得到广泛采用。
但是,AMI 码有一个重要缺点,即当它用来获取定时信息时,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因而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b.HDB3码HDB3码是对AMI码的一种改进码,它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其编码规则如下:用B脉冲来保证任意两个相连取代节的V脉冲间“1”的个数为奇数。
当相邻v脉冲间“1”码数为奇数时,则用“000V”取代,为偶数个时就用“BOOV” 取代。
在V脉冲后面的“1”码和B码都依v脉冲的极性而正负交替改变。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不管“0”码,而把相邻的信码“1”和取代节中的B码用B1B2 ..... Bn表示,Bn 后面为v,选取“000V”或“B00V”来满足Bn的n为奇数。
当信码中的“1”码依次出现的序列为VB1B2B3... BnVB1时,HDB3 码为+- +-... --+或为-+一+... ++一。
由此看出,v脉冲是可以辩认的,这是因为Bn和其后出现的V有相同的极性,破坏了相邻码交替变号原则,我们称v脉冲为破坏点,必要时加取代节BOoV,保证n永远为奇数,使相邻两个V码的极性作交替变化。
由此可见,在HDB3码中。
相邻两个v码之间或是其余的“1”码之间都符合交替变号原则,而取代码在整修码流中不符合交替变号原则。
经过这样的变换,既消除了直流成分,又避免了长连“0”时位定时不易恢复的情况,同时也提供了取代信息。
例如:代码: 100001000011000011AMI码: -10000+10000-1+1 0000 -1 +1HDB3码:-1000-V+1000+V-1+1-B00-V+1-1HDB3码的特点是明显的,它除了保持AMI码的优点外,还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至多3个的优点,而不管信息源的统计特性如何。
这对于定时信号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
HDB3 码是CCITT推荐使用的码型之一。
四、实验步骤1、熟悉信源模块和HDB3/M编译码模块的工作原理。
2、插上模块(EL-TS-M6),打开电源。
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信号波形,用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进行下列观察:(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元管熄;(2)用K1产生代码x1110010 (x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码特点。
3、关闭电源。
将数字信源模块的NRZ-OUT和BS-OUT用导线分别连接到HDB3/AMI编译码模块的NRZ-IN和BS-IN上,将(AMI)HDB3-OUT和(AMI)HDB3-IN连接。
打开电源,用示波器观察HDB3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用信源模块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
(1)示波器的两个探头CHI和CH2分别接NRZ-OUT和(AMI ) HDB3-OUT,将信源模块K1、K2、K3的每一位都置1,观察并记录全1码对应的AMI码和HDB3码:再将K1、K2、K3置为全0,观察全0码对应的AMI码和HDB3码。
观察AMI码时将开关K320置于A端,观察HDB3码时将K320置于H端,观察时应注意编码输出(AMI)HDB-OUT比输入NRZ -OUT延迟了4个码元。
(2)将K1、K2、K3置于0111 0010 0000 1100 0010 0000态,观察并记录对应的AMI 码和HDB3码。
(3)将K1. K2、K3置于任意状态,K30置A或H端,将(AMI) HDB3-OUT和(AMI) HDB3-IN相连,将CH1接NRZ-OUT, CH2分别接(AMI)HDB3-D和NRZ-IN.观察波形。
观察时应注意:●NRZ-OUT信号(译码输出)滞后于NRZ-IN信号(编码输入) 8个码元。
●AMI HDB3码是占空比等于0.5的双极性归零码,AMI-D. HDB3-D是占空比等于0.5。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示波器显示HDB3码,可见对应每一符号都有零电位的间隙产生;观察得到各种NRZ码,即单极性非归零码;示波器观测得到的延时8个码元的波形;验证了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AMI 、HDB3等基带信号特点。
实验二一、实验名称数字调制实验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码波形、相对码波形2、用示波器观察2ASK 、2FSK 、 2PSK 、 2DPSK 信号波形3、用频谱仪观察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及2ASK 、2FSK 、2DPSK 信号的频谱三、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EL-TS-M6)和数字调制模块(EL -TS-M4)信源模块向调制模块提供位同步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NRZ 码).调制模块将输入的NRZ 绝对码变为相对码、用键控法产生2ASK 、2FSK 、 2DPSK 信号.1. 2ASK 调制原理 2ASK 二进制振幅调制就是用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控制正弦载波的幅度,使载波振幅随着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幅度来传递的。
其信号表达式为0()()cos c e t S t t ω=⋅,S(t)为单极性数字基带信号。
由于调制信号只有0或1两个电平,相乘的结果相当于将载频或者关断,或者接通,它的实际意义是当调制的数字信号“1”时,传输载波;当调制的数字信号为“0”时,不传输载波。
2ASK 信号的时间波形e2ASK(t)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
所以又被称为通断键控信号。
典型波形如图2-1所示。
图 2-1 典型2ASK波形2ASK(t)为已调信号,它的幅度受s(t)控制,也就是说它的幅度上携带有s(t)的信息。
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和键控法。
模拟调制法就是用基带信号与载波相乘,进而把基带信号调制到载波上进行传输。
键控法由s(t)来控制电路的开关进而进行调制。
两种方法的调制如图2-2和图2-3所示。
图 2-2 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图 2-3 键控法2. 2FSK调制原理一个FSK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波的2ASK信号的叠加。
其解调和解调方法和FSK差不多。
2FSK信号的频谱可以看成是f1和f2的两个2ASK频谱的组合。
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来传递数字信号,在2FSK中,载波的频率随着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移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的。
在2FSK中,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
故其表达式为:122cos()()cos()n FSK n A t e t A t ωφωθ+⎧=⎨+⎩典型波形如图 2-4所示。
图 2-4 2FSK 典型波形图2FSK 的调制方式有两种,即模拟调频法和键控法。
本次设计采用键控法。
键控法中可以用二进制“1”来对应于载频f1,而“0”用来对应于另一频率f2,而这个可以用受矩形脉冲序列控制的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的频率源f1、f2进行选择通。
键控法原理图如图2-5所示图 2-5 2FSK 键控法原理图2. 2PSK 调制原理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
2PSK 信号调制有两种方法,即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
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 0°和 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 1 和 0,模拟调制法用两个反相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
2PSK 以载波的相位变化作为参考基准的,当基带信号为0时相位相对于初始相位为0°,当基带信号为1时相对于初始相位为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