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教学设计
交流接触器原理教案及反思
交流接触器原理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原理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2. 能够解释交流接触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交流接触器实物模型或图片。
3. 电路图示例。
4. 学生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用途。
2. 向学生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3.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他们对交流接触器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
4. 学生观察和分析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路图示例,理解交流接触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实践:6. 学生进行实验:提供学生实验材料和工具,让他们亲自操作交流接触器并观察其工作过程。
7.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总结:8. 回顾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9. 强调交流接触器在电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0.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澄清可能存在的误解。
反思:11.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教学反思,讨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12. 学生完成反思作业,总结自己在学习交流接触器原理方面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交流接触器的应用领域,并进行相关项目或实验。
2. 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交流接触器原理。
教案反思:本次教案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引入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对交流接触器原理的整体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交流接触器的相关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惑。
最后,在教学扩展中,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交流接触器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案《识别与检测交流接触器》王建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案《识别与检测交流接触器》-王建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检测交流接触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a. 介绍交流接触器的组成部分,如电磁铁、触点、弹簧、外壳等。
b. 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a. 阐述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接触器工作的影响。
b. 分析触点闭合、断开的过程及其原理。
c. 介绍接触器吸合、释放的条件。
3. 交流接触器的功能与应用a. 讲解交流接触器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应用。
b. 分析接触器在不同场合下的选用原则。
4. 识别交流接触器a. 教授学生识别各种类型交流接触器的特点。
b. 练习识别接触器的型号、参数、接线方式等。
5. 检测交流接触器a. 讲解接触器的主要参数及其检测方法。
b. 演示接触器的检测操作步骤。
c. 学生分组进行接触器检测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和检测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识别和检测能力。
4.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基本概念。
2.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3. 阐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4.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功能与应用。
5. 课堂互动,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 总结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3. 列举交流接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4. 练习识别和检测交流接触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对交流接触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识别和检测交流接触器的能力,给予评价。
交流接触器教案
交流接触器教案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交流电路中的接触器的作用和原理。
2.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能够正确连接和控制交流接触器。
4. 能够解决交流接触器在电路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交流接触器、电路图、投影仪、实验设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包含交流接触器的电路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交流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吗?为什么我们需要它?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其在电路中的重要性。
2. 教师详细解释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电磁铁、触点和控制线圈等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示范操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连接交流接触器到电路中,并解释每个接线的目的和作用。
2. 教师演示如何通过控制线圈控制交流接触器的通断状态。
四、实践操作(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配备一个交流接触器和相应的电路。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3. 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交流接触器的理解,并尝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交流接触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交流接触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回答与交流接触器相关的问题和思考题。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交流接触器的更多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接触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其他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对比。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 教师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对交流接触器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
交流接触器 教案中班
交流接触器教案中班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交流接触器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交流接触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交流接触器的制作和测试。
教学准备:1. 交流接触器的示例或图片。
2. 一些简单的电线、电池和灯泡。
3.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纸板、铜线、螺丝刀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展示交流接触器的示例或图片,并向学生解释它的作用和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交流接触器?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套材料。
2.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或图片中的交流接触器,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 向学生解释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制作一个交流接触器。
4.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按照指导制作交流接触器,并测试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制作交流接触器的经验和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接触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应用交流接触器的相关知识。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并观察使用交流接触器的实例,并向班级分享。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挑战,让他们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交流接触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2. 检查学生制作的交流接触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3. 提问学生关于交流接触器的相关问题,评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和其他元件。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交流接触器在某些情况下比直流接触器更适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制作交流接触器时的安全性,提醒他们小心处理电线和电池。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
交流接触器的教学设计
交流接触器的教学设计导言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中,交流接触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于控制电动机、空调、照明等设备的开关。
因此,对于学习电气控制的学生来说,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关于交流接触器的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元件的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方式和故障排除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电路连接方式和控制方法。
3. 学会交流接触器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a. 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分类b.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c. 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交流接触器的电路连接方式a. 直接控制接触器的电路连接方式b. 间接控制接触器的电路连接方式c. 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布线方法3. 交流接触器的操作和控制方法a. 手动控制交流接触器的操作方法b. 自动控制交流接触器的操作方法c. 控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4. 交流接触器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方法a. 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b. 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方法c. 维护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实验和教材阅读,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方式和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示意图、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交流接触器的原理。
2. 实验演示:设置实验室或实训场地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交流接触器,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交流接触器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交流接触器的应用问题和故障排除案例。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拓宽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适用的交流接触器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识别与检测交流接触器》-王建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识别与检测交流接触器》-王建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交流接触器的兴趣和重视。
2. 引导学生了解交流接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交流接触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活动:1.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电器设备?”2.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接触器在这些设备中的作用。
3.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4.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理解交流接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交流接触器的识别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流接触器的外部特征进行识别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参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外部特征。
2.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参数及其含义。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不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实物或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识别交流接触器的外部特征。
3. 讲解交流接触器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交流接触器的外部特征。
2. 学生能理解和应用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参数。
第三章:交流接触器的检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流接触器性能进行检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交流接触器检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交流接触器的性能检测方法。
2. 讲解交流接触器检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交流接触器性能检测的方法和原理。
2. 演示交流接触器检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检测交流接触器的性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进行交流接触器性能的检测。
2. 学生能熟练操作交流接触器检测仪器。
第四章:交流接触器的故障分析与维修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流接触器故障进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交流接触器故障进行维修的能力。
交流接触器原理教案设计
交流接触器原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交流接触器原理目标:1. 理解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2.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功能。
3. 学会应用交流接触器控制交流电源。
先决知识:1. 线路电路的基本知识。
2.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交流接触器的实物模型。
3. 测试电路板、交流电源。
4. 学生手册。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幻灯片演示,简要介绍交流接触器的用途和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交流电路的开关是如何工作的吗?主体:1.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 使用幻灯片演示,展示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 解释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或断开电路。
2.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演示:- 使用实物模型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
- 运行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交流接触器和负载。
- 操控交流接触器使其打开或关闭电路。
3. 交流接触器的应用和实际案例:- 介绍使用交流接触器控制交流电源的实际案例,如家用空调、电梯等设备。
- 进一步讨论交流接触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测试电路板和交流电源。
2. 指导学生使用交流接触器实现控制电路的开关功能。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和正确连接电路。
总结:1. 简要总结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和应用。
2. 答疑,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行研究交流接触器的高级功能和应用。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和问题。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2. 出一份简短的问答或选择题测试,以评估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原理的理解。
备注: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定期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以确保他们对交流接触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最新交流接触器教学设计与反思
观察电路图,并进行讨论,分析工作过程。
让学生能学以至用,通过对电路的分析,把刀开关、熔断器、按钮和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接触器的基本
构造、工作原理和初步应用。交流接触器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经济,因此在电气控制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何在电气工程中选择合适的交流接触器,以及怎样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是我们下一次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演示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交流接触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习法:对CJ10——10型交流接触器进行观察和简单拆装。
讨论法:对交流接触器在电机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使学生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初步应用。
分组学习:互相帮助,培养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复习刀开关、按钮、熔断器的作用
复习低压电器的概念,为本节课中电机控制电路的学习做准备。
交流接触器外部构造及简介
(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外观形状
交流接触器简介:接触器是用来频繁接通和分断电动机的一种自动电器,有时候也用来控制电阻炉、电焊机等其它电器设备。
特点:频繁动作 动作迅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交流接触器在电动机电路中的控制作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件演示、对实物的观察和亲自动手拆装掌握交流接触器构造;通过观察、讨论和讲练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初步应用。
中职电力拖动教案:交流接触器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电子
课程
名称
电力
拖动
所在
年级
二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授课
系部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交流接触器
教学目标1.熟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
2.熟记交流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重点熟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
难点熟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
教法观察演示法. 讲授法. 启发讨论法. 媒体应用法
教学
设备
多媒体一体机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
教学内容新课引入
交流接触器
1、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及含义
2、交流接触器结构
交流接触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
辅助触点用于控。
交流接触器教案导入怎么写
交流接触器教案导入怎么写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教案导入导入环节是教案中的第一部分,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对于交流接触器这一主题的导入,以下是一个示例的教案导入:导入活动:电流实验猜想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电流实验的猜想和问题;2. 激发学生对于交流接触器的兴趣。
教学资源:1. 一根电线、一个电池和一个电灯泡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突然有一天,你来到了一个迷失的岛屿。
这个岛上只有一间黑暗的房间,没有电,没有灯。
你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点亮这个房间,才能找到回去的路。
你会想到什么办法呢?2.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如何获得电源?- 在哪里连接电线和电灯泡?- 是否存在某种设备能够控制电流的通断?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上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想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4. 分享猜想和问题:挑选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猜想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交流接触器的好奇心。
5. 引出交流接触器:教师展示并解释交流接触器的作用和运行原理。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或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展示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流通断的过程。
6. 结束导入环节:重申导入环节的目的,并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猜想。
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提示:1. 在导入环节中,尽量创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共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并及时反馈、引导和纠正他们的想法。
3.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实物、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理解交流接触器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导入活动,学生将能够在感兴趣和好奇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环节的成功将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提供更好的铺垫,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交流接触器教案型号
交流接触器教案型号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教案型号教案目标:1. 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
3.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不同型号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交流接触器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教学难点:1. 不同型号交流接触器的区分和选择。
2. 交流接触器的安装和调试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设备。
2. 不同型号交流接触器的实物样品。
3. 实验电路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与学生讨论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分析不同型号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解释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参数和规格。
三、实物展示与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并解释其外观特点、接线方式和安装要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不同型号交流接触器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安装交流接触器到给定的电路中。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观察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和效果。
3. 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不同型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安装调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电路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项目或实验,进一步应用交流接触器解决电路控制问题。
2. 学生可以研究和了解更多不同型号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和应用,拓宽知识面。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中学生的安装和调试准确性。
2. 学生对交流接触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案《识别与检测交流接触器》王建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识别与检测交流接触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检测交流接触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2.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3.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参数4. 交流接触器的识别方法5. 交流接触器的检测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识别方法和检测方法。
2. 教学难点: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接触器的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检测交流接触器。
4.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接触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
4. 讲解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参数:介绍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5. 识别交流接触器:让学生观察实物,学会识别交流接触器。
6. 检测交流接触器:介绍检测交流接触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 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检测交流接触器,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识别和检测交流接触器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2. 实物模型:用于让学生观察和识别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教案
交流接触器教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题:§1—5 接触器授课班级:技工80班授课时间: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第一、二节课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选用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第四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知接触器的分类、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2、熟记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3、掌握接触器的选用、安装和拆装检修、校验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万用表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4、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交流接触器的观察、测量,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交流接触器的结构;2、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对常开、常闭触头的理解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讲解法,启发论证法。
教学准备:课件,接触器15个,实验室套装工具15套,万用表15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塔吊、启重机、车床。
解释图片:在各种电气控制设备中有一必不可少的电器——交流接触器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认识一下交流接触器。
二、基础概念的学习(5分钟)1、学生汇报搜集的信息:什么是交流接触器用途如何2、教师点评总结:(1)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开关。
(2)概念的理解:从特点、作用方面理解特点:它能实现远距离自动操作和欠电压释放保护功能,而且具有控制容量大,工作可靠、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作用:适用于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或电热负载,也可用于控制其他负载。
三、型号及含义的了解(15分钟)1、教师展示接触器实物和铭牌说明书。
交流接触器教学设计
交流接触器教学设计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电磁接触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电磁接触器”选自中国铁道出版社、乔宝莲主编的电力机车电
器这本教材的第二章第一、二节,这节内容是在同学们学习了电器理论基础知识(如电磁传动装组成、电磁装置的工作原理、常用的灭弧方法等)后安排的,所以我们在本节内容中不再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及灭弧方法。
二、学情分析:现如今,中专学校的学生,虽然学习主动性不够,但他们更喜欢实作的内容、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
三、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对国产电力机车上最常用的几种电磁式接触器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的学习与掌握,会根据实际简单拆装,检修。
知识目标:掌握国产电力机车上最常用的几种电磁式接触器的型号和含义、结构。
熟悉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探究、乐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分析。
交流接触器教案
基本组成
交流接触器主要有四部分组成:(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交流接触器?2、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3、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了解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
情感目标:交流接触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组成
2.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分析接触器的供电方式
2.分清接触器的各个触电作用
3.接触器的使用接法
工作原理
输配电设备网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使用接法
一:一般三相接触器一共有8个点,三路输入,三路输出,还有是控制点两个。输出和输入是对应的,很容易能看出来。如果要加自锁的话,则还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将线接到控制点上面。
教学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概述:交流接触器是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交流接触器教案免费
交流接触器教案免费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教案(免费)教学目标:1. 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能够正确地使用交流接触器进行电路控制。
3.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
2.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方式。
3. 交流接触器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4. 交流接触器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实例或图片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3. 详细解释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方式,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其工作过程。
实践操作:4.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安装和连接交流接触器。
5.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细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讨论与总结:6.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践操作中的体会和问题。
7.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接触器的安装和维护要点,强调安全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拓展应用:8. 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9. 设计一些交流接触器相关的练习题或实践任务,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0.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包括安装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 交流接触器的实物样品或图片资料。
- 实验室或工作室的电路连接设备。
- 相关教学视频或动画资源。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接触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家庭电器、工业自动化等,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趋势。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学生水平和教学资源进行适当调整。
电工技术教案:认识交流接触器
《初步认识交流接触器》
知识目标:1.掌握交流接触器的概念
2.熟悉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拆装交流接触器
2.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交流接触器的观察、测量,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教学难点: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有利的说明“交流接触器是远距离控制的电磁式开关和触头通断规律”
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法(分信息搜集、制定计划、目标实施、反馈检测、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
小组学习法(分为5个小组)
创新点:多元互动;合作学习;开放式教学。
《交流接触器》教案
教学内容要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工作原理
分析
工作原理分析:当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磁场,使铁心产生足够的吸力,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合,通过传运机械带动触头系统动作。
应用分析
一边用多媒体演示原理,一边分析原因,一边板书过程。
应用分析
试着独立分析工作原理
回忆结构、一起分析原理
提示:大家想知道阻值既不为0又不为无穷大的这对触头是什么触头吗?
诱导学生可以自己打开它来查看。
提示:1、拆下的元件要按顺序摆放好2、拆卸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爱护好元器件
提问:同学们是怎么拆的?
评价
概括接触器的组成
测量、思考、回答
拆卸、记录、讨论、回答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熟练应用万用表的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接触器的原理涉及到触头的动作过程,线圈通电后,常开、常闭触头的动作过程,为以后线路的原理分析、设计、维修打下基础。
教学点评
梳理迁移发展任务
1、学生梳理拆卸的顺序
2、学生梳理接触器工作过程、触头动作情况
3、课后作业布置
和学生一起梳理、小结
梳理、倾听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教育反思:
附板书设计:
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及用具
课前分组:每大组8—10人,每2—3人为一小组,共用一只万用表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校实训工场里有许多机床,打开其中一台CA6140A型车床的电气控制柜柜门,发现里面元器件不多,只有一样是我们不认识的,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 教案设计
交流接触器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交流接触器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能够正确连接和使用交流接触器。
3.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解释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技能与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连接和使用交流接触器,并能够排除常见故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电气设备安全使用的意识和重视。
教学重点:1.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正确连接和使用交流接触器。
教学难点:1. 排除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交流接触器、电线、电源、灯泡等实物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与交流接触器进行对比。
Step 2: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等教具,详细讲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强调其与直流接触器的区别。
Step 3:实践操作(30分钟)教师将实物交流接触器分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正确连接交流接触器、电源和灯泡等设备。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交流接触器的工作情况。
Step 4:故障排除(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排除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尝试排除故障并修复交流接触器。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故障排除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拓展:1.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交流接触器的知识。
2. 学生可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交流接触器电路,并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连接和使用交流接触器的能力。
2.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填空题、选择题等,评估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3. 教师对学生的故障排除情况进行评估,评价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接触器教案
交流接触器教案课时编号第⼀课时课题 6.1交流接触器的运⾏与维修---交流接触器的认识课时安排 1教时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交流接触器组成2.理解触头动断,动合的原理及动作的过程3.了解其类别及型号表⽰⽅法⼆、过程与⽅法掌握学习认识新器件的⽅法,并能结合实际表述动作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科学的态度,严谨治学的思想,并认识科学的重要性,提⾼⾃⼰创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交流接触器的组成2.主触头,辅助触头的作⽤3.对照实物认识交流接触器各个部分。
教学难点:动断,动合触点间组合及其关联。
教学⽅法:讲授法,讲解讨论法,实验实训。
教具准备:演⽰交流接触器1个(CJ10系列)学⽣每⼈⼀个教学过程:⼀、导⼊新课⼯⼚中电⽓⾃动控制电路中,远程控制等都⽤到接触器,接触器按电流种类分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交流接触器。
(板题) 6.1交流接触器的运⾏与维修---交流接触器的认识⼆、新课教学1、交流接触器结构主要组成:1)电磁系统2)触头系统3)灭弧装置4)其它部分出⽰实物,并⼀⼀对应讲解、讲述。
①电磁系统构成:衔铁,铁芯(短路环),套在铁芯上的电磁线圈,缓冲件等构成。
衔铁运动⽅式:40A及以下的为直线运动式,60A及以上的为绕轴转动的拍合式⼯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②触头系统构成:由动静触头,触头弹簧,⽀持件,导电板和固定联接⽤螺钉等组成。
三组动合主触头接于主电路中,控制较⼤的电流。
⼆组动合或⼆组动断辅助触头接于控制电路中,其额定电流⼀般为5A。
③灭弧系统10A及以下者利⽤相间隔板隔弧20A及以上者采⽤半封闭式纵缝陶⼟灭弧罩也有型号的产品还装有磁吹灭弧线圈。
④其它部分包括反作⽤⼒弹簧,连杆,外壳,减震弹簧等。
2、使⽤类别根据不同控制对象和在运⾏过程中的不同特点,规定了交流接触器的使⽤类别。
下表列出交流接触器的使⽤类别及典型⽤途:3、交流接触器的型号表⽰法4、学⽣实训,对照实物,讲述其各个部分组成及构造⼩结:交流接触器原理及各个触点动作过程布置作业:1.上⽹查阅关于交流接触器的资料2.预习下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接触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电磁接触器”选自中国铁道出版社、乔宝莲主编的电力机车电
器这本教材的第二章第一、二节,这节内容是在同学们学习了电器理论基础知识(如电磁传动装组成、电磁装置的工作原理、常用的灭弧方法等)后安排的,所以我们在本节内容中不再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及灭弧方法。
二、学情分析:现如今,中专学校的学生,虽然学习主动性不够,但他们更喜欢实作的内容、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
三、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对国产电力机车上最常用的几种电磁式接触器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的学习与掌握,会根据实际简单拆装,检修。
知识目标:掌握国产电力机车上最常用的几种电磁式接触器的型号和含义、结构。
熟悉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探究、乐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