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区别
见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
见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
见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
试用期和见习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些单位故意用见习期代替试用期,以此来变相延长试用期的期限。
见习期是国家按有关规定对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转为国家干部编制之前执行的见习考察期限;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是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互相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限。
具体来讲,见习期与试用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同:
1、期限不同。
见习期一般为一年以上,而试用期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2、使用对象不同。
见习期专门用于大中专毕业生,是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转为国家干部编制之前制定的考核期限。
试用期则是针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签定劳动合同时约定的一种考核期限,是随劳动法的实施而产生的。
3、对双方的约束力不同。
见习期只对毕业生有约束力,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见习期内不合格,可以延长见习期或将其辞退,而毕业生则没有对应的权利。
试用期则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试用期内,若用人单位能证明毕业生不符合其录用条件的,可随时将其辞退,反过来若用人单位有违反合同规定行为,毕业生也可以随时辞职,双方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4、法律效力不同。
见习期是强制性的,毕业生必须经过见习期才能转正为人事部编制的国家干部。
而试用期不具有强制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其长短和有无。
试用期协议期见习期与实习期的区别
试用期协议期见习期与实习期的区别试用期,协议期,见习期和实习期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是用来对新员工进行考核和培训,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阶段的特点和区别。
试用期是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的第一个阶段,通常为3个月至6个月,有时会延长至1年。
在这个期间,公司通过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来决定是否将其正式雇佣。
试用期一般是双向的,员工也有权利在试用期内选择是否留在公司。
试用期的工资待遇和福利通常会比正式员工略低,以减少公司聘用不合适的员工的成本。
协议期是指公司与员工签订一份协议,规定员工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达到一定的目标。
协议期通常是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评估方法的,员工需要按照协议的要求来完成工作。
如果在协议期结束后员工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公司有权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关系。
见习期是指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以便员工可以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
在见习期内,员工可以接受公司的培训,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并逐步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
通常见习期的长度较长,可以达到6个月到1年,甚至更长。
见习期结束后,公司会根据员工的表现和适应能力,决定是否正式录用员工。
实习期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到公司实习一段时间,以获取实践经验和了解工作环境。
实习期通常是较短的,一般为1个月到3个月。
公司在实习期间会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适应工作环境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实习期结束后,公司可以选择是否录用实习生为正式员工。
总的来说,试用期、协议期、见习期和实习期都是对新员工进行考核和培训的阶段,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时间长度、工作内容和评估标准等方面。
公司在雇佣新员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阶段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和培训,以确保新员工能够适应公司的工作要求并为公司创造价值。
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区别
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的区别一试用期并非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在《劳动合同法》中没有关于试用期的定义。
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关于试用期的定义为: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一般是指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劳资双方为互相了解和考察而确定的一段时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属于劳资双方协商确定的条款,是合同中约定自治的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其一,用人单位和员工对在劳动合同中是否设立试用期条款的自主性和自愿性。
即试用期条款的设立与否,完全取决于双方是否事先约定。
其二,试用期条款的设定必须基于劳资双方平等自愿基础上的协商一致,形成双方的合意才能认为存在试用期条款。
尽管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大都会给新员工一段试用期,以考察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二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各不相同与试用期有关的概念还有见习期,学徒期和实习期。
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对试用期与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的关系不是很清楚。
1 见习期,学徒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见习期是计划经济分配体制下,针对大,中专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需要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
根据《复函》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限为一年。
见习期满如合格,则对该员工办理转正手续,为其评定专业职称,聘任相关职务,确定工作岗位。
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由学校重新分配。
可见,见习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在本质上是一种试用期。
目前,见习期已渐渐退出企业劳动用工领域,但在正式宣布废除前。
仍有试用的领域,比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录用新员工,现在还存在一年的见习期。
根据《复函》相关规定,学徒期是针对某些工作岗位的新招工人,为了让其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学习期限。
031如何区别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和见习期、实习期和学徒期
如何区别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和见习期、实习期和学徒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劳动合同法简明实用问答312问而约定的考察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1996年1月16 日颁布的《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第4条的规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1年的见习期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
在大学生毕业求职中,经常遇到“见习期”与“试用期”的困惑。
见习期制度是我国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是继续加强对毕业生的培养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非务素质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尽快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适用于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情况。
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后,原则上都要安排到基层见习.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对职工办理转正手续.按期为其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聘任相应工作职务,确定工作岗位。
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用人单位可予以辞退。
实习期是针对在校学生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
实习期与在校生积攒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只涉及在校生。
与此相关的还有“学徒期”,学徒期是对进入某些工作岗位的新招工人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这一培训方式仍应继续采用,并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期限执行。
可见,上述四种形式的区别在于:(1)期限不同:学徒期是按照技术等级标准所要求的时间来确定的;见习期限是1年;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实习期则没有期限限制。
(2)效力不同。
学徒期、见习期是来源于现有政策法规的规定;而试用期是双方当事人约定达成的.双方可以在6个月的时间内自行协商确定期限;实习期则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源于对在校学生参与实践工作的要求。
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的概念和区别
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的概念和区别一、试用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关于试用期的定义: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两种特殊的试用期:一是国家公务员的试用期,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机关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间实行试用期工资标准。
期满合格正式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二是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试用期。
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的,可延长至十二个月,该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内。
试用期是约定而不是法定的,也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关系建立的必备内容。
用人单位有权利在劳动法的规定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用的试用期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实习期实习,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针对的是在校学生。
关于实习,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不属于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由学校基于与单位之间的实习合同的相关约定主张权利。
实习期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保险或最低工资的限制,故意与符合劳动者资格的非在校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这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
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什么区别?
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什么区别?
问:我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一名大四学生,今年3月,我在一家畜牧业公司找到一份工作,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见习期一年,试用期3个月。
我只听说过试用期,不明白见习期是什么意思,请问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什么区别?
西南大学邓某
答:见习期是用人单位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以及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规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期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
”
那么,见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事人的身份不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所以处于试用期中的自然人一方只能是劳动者。
而见习是指学生通过学校安排介绍、本人自找或由其他途径进入实习单位工作,通过完成一定任务来熟悉工作,深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为尽快适应并参与实际工作打基础。
主要由学校根据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需要,由学校、实习者、用人单位三者进行约定,见习期间的自然人一方是在校学生。
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者。
二是当事人的目的不同:见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完成学业目的,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体现了学校和学生的教学目的。
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为了更好的满足单位的人力资源需要而约定的,是两者磨合的期间。
三是法律依据不同:试用期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而见习期由《民法》和《合同法》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部门规章规范。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法院。
实习期和试用期的区别是什么
实习期和试用期的区别是什么实习期,一般为约定工时的90——180天,但这段时间根据个人的实习情况,或单位组织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尤其像医疗行业尤为特殊,一般实习期最少为半年,长的有时会超过一年半时间。
试用期与实习期的区别如下:1、身份不同2、目的不同在试用期间,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目的,即为了得到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在实习期间,对于实习学生所在的单位来讲,学生的实习活动,和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目的上有本质的不同,学生实习活动主要体现的是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目的,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
3、关系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包括在试用期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4、合同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超过规定期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相应的劳动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单位对超过的期限,按照非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而在实习期间,学生与所在的实习单位成立劳动关系,因此受劳动法调整。
5、权利义务实习期是指在校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以充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段时期。
它有助于学生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提前熟悉即将就职单位的基本情况,给本人和聘用单位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
实习期也指,想达到某种实战效果或技能,但是不太熟悉或熟练,通过实践和学习这个阶段,达成预期的目的!(各种技能实习较为常见,例如记者、驾驶员、维修员、飞行员......)实习期,一般为约定工时的90——180天,但这段时间根据个人的实习情况,或单位组织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尤其像医疗行业尤为特殊,一般实习期最少为半年,长的有时会超过一年半时间。
试用期与见习期实习期的区别
(1)试用期与见习期/实习期的区别有的毕业生常常来问试用期与见习期/实习有何不同,有的在实习期间与单位发生问题,常常是因为不睬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所谓“试用期”,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有无试用期和使用的长短,由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毕业生若签了就业协议,会在就业协议中进行约定。
所谓“见习期/实习期”,并非法律上的概念,一般是专指尚未毕业的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学生在用人单位见习/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还不是劳动关系,因此,二者之间问题的解决依据尚不能援引《劳动法》。
关于“见习期/实习期”,首先,它与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的“试用期”不同,它并不是一个法律层面的概念。
见习期/实习期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的框架下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
实际上从性质上看,见习期/实习期也是一种试用期,只不过它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试用期”。
比较宽容的单位将未毕业应聘者的实习期算进试用期,这样一旦毕业就可以直接转正,从某种方面来说能够令新进员工产生对公司的信任。
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会和毕业生签定实习协议,对实习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
若需要学校签署意见的,也可以到校招毕办签章确认。
实习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劳动聘用关系及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
(2)先签合同后试用有的毕业生报到后和用人单位之间不签合同,用人单位只是先试用着毕业生,实际上试用期应该包含在劳动合同之内。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就是说无论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也无论劳动合同是无固定期限的、固定期限的还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企业应当最迟在员工开始为企业工作时就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在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
试用期和见习期区别
试⽤期和见习期区别试⽤期和见习期区别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们的关注,当我们遭遇类似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你知道试⽤期和见习期区别吗?今天,店铺的⼩编就为⼤家整理了关于试⽤期和见习期区别的相关知识,希望在这⽅⾯能对你有所帮助,必要的时候我们⼀定要学会⽤法律的武器来维护⾃⼰的权益。
1、什么是见习期?见习期是对应届毕业⽣进⾏业务适应及考核的⼀种制度,不是劳动合同制度下的概念,⽽是⼈事制度下的做法。
根据相关规定,⽤⼈单位招收应届毕业⽣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限为⼀年。
对⼊学前已从事⼀年以上有关专业实际⼯作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免去见习期。
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对该职⼯办理转正⼿续,为其评定专业职称,聘任相应职务,确定⼯作岗位。
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年,或者降低⼯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由学校重新分配。
因此从性质上看,见习期也是⼀种试⽤期。
2、见习期和试⽤期区别?在实⾏劳动合同制度后,见习期制并没有被废除,⽽是与试⽤期共同存在。
这样就出现了有些⽤⼈单位要求毕业⽣有⼀年的见习期,有些单位则直接与毕业⽣约定⼀年的试⽤期,试⽤期过后即作为正式员⼯。
还有⼀些单位,既规定了见习期,⼜规定了试⽤期,并且把试⽤期作为见习期的⼀部分。
劳动部在1996年全⾯实⾏劳动合同制时也以复函的形式规定“关于见习期与试⽤期。
⼤中专、技校毕业⽣新分配到⽤⼈单位⼯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为期⼀年的见习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期。
”由于法律法规对见习期内的权利义务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见习期与现⾏的劳动合同制确实有不相适应之处。
不少有识之⼠已经提出,见习期制应尽早明确废除。
在废除见习期制度之前,如果⽤⼈单位仅仅规定了见习期,则见习期内的待遇及劳动关系,仍然按照国家⼈事部门及⾼等院校有关见习期的规定执⾏。
如果⽤⼈单位既规定了见习期,⼜规定了试⽤期,则在试⽤期内执⾏劳动法有关试⽤期的规定,试⽤期结束后的见习期内,按⼈事部及⾼等院校关于见习期的规定执⾏。
试用期和见习期、学徒期的区别
试用期和见习期、学徒期的区别学徒期是对某些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招劳作者熟悉业务、提升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
见习期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选用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执行的实习期限。
这两种形式与试用期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1)期限不同。
学徒期是按照技术等级标准所要求的时间来确定;见习期一般是一年的时间,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2)确定方式不同。
学徒期是按照现有政策法规必必需执行的;而试用期是由约定达成的。
(3)执行对象不同。
学徒期主要在某些特定岗位的新招劳作者中执行;见习期主要在新录取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中执行;而试用期一般关于初次就业的劳作者试用。
2.学徒期、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何区别学徒期是对某些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招劳作者熟悉业务、提升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
见习期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选用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执行的实习期限。
这两种形式与试用期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1〕期限不同。
学徒期是按照技术等级标准所要求的时间来确定;见习期一般是一年的时间,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2〕确定方式不同。
学徒期是按照现有政策法规必必需执行的;而试用期是由约定达成的。
〔3〕执行对象不同。
学徒期主要在某些特定岗位的新招劳作者中执行;见习期主要在新录取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中执行;而试用期一般关于初次就业的劳作者试用。
3.劳作合同的试用期和见习期、实习期和学徒期该怎么区分上述四种形式的区别在于:〔1〕期限不同:学徒期是按照技术等级标准所要求的时间来确定的;见习期限是1年;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实习期则没有期限限制。
〔2〕效力不同。
学徒期、见习期是来源于现有政策法规的规定;而试用期是双方当事人约定达成的,双方可以在6个月的时间内自行协商确定期限;实习期则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源于对在校同学参加施行工作的要求。
〔3〕适用范围不同:学徒期主要在某些特定岗位的新招工人中执行;见习期主要在新录取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中执行;而试用期则对包括上述人员在内的劳作者均可以适用;实习期适用于在校同学。
实习期、见习期、试用期
实习期、见习期、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和试用期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实习、见习、试用,三者该如何区别,相关法律规定又是什么,许多求职者特别是毕业生,对这个问题基本是一筹莫展。
其实,许多刚入行的HR者们,也未必了解的相当清晰。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整理下以前的资料,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什么是试用期?订立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约定试用期?根据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可以约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由此可见,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是否约定由双方当事人决定。
但只要约定了试用期,最长期限就不能超过6个月,而且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
二、什么是实习期?实习期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
只涉及在校学生。
所以实习期内与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拿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不违反法律规定。
实习期是针对在校学生的,而见习期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是为了确定毕业生岗位、评定职务而设的,见习期内可以有试用期。
三、什么是见习制度?见习制度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派遣到用人单位的一种实习、考核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
国家教育部、计委、人事局于1981年10月4日联合颁发《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第25条规定:“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实行一年见习的制度。
见习期满后,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的转正定级。
考核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延长见习期仍不合格的,按定级工资标准低一级待遇”。
人事部1991年2月4日发布的《干部调配工作规定》(人调发[1991]4号)第8条规定:“见习期未满的”一般不得调动。
从这些规定可知,见习期为1年;见习过程实际是实习锻炼的过程;期间实行见习工资、不得调动工作;期满经考核合格方转正定级,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以至低定工资一级。
实习期、见习期、试用期,三者该如何区别
嘿。。。。。LZ,怎么样啊,我总结的够精辟吧?
呵呵
这个job币。。。。。。。
哈哈 参与参与
1、试用期:劳动法概念,特指在劳动合同履行初期,合同双方具有一定选择权的期限。
法律解释: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者提前3天就可以解除;工资可以为正式工资的80%。
企业),可以仿照见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考核。
由于见习制度和劳动法本来存在差异,如见习期一年,故见习制度实际上与现有劳动法冲突。属于我国的特色。
3、实习期:非劳动法概念,严格上说是一种民事劳务关系。
法律解释:首先,实习仅适用于在校学生,不属于劳动关系。
标准的实习,是企业与学校建立实习协议,学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企业提供劳务,企业支付一定报酬的行为。根据劳动部的解释,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但是,现在的实习多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校对此并不知情,缺乏学校的保证。
实习期:在校时联系家单位提前接触工作环境,考察下大环境和这份工作,为毕业找工作奠定基础
2、见习期:非劳动法概念,行政概念,目前被扩大到劳动法领域。
法律解释:本来是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新进人员进行业务适应和考核的期限,适用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但是后来政府因就业困难,主导了大学生见习计划。经过批准的见习基地(实际为
工资:基本不给工资,给的话也是比扫地的阿姨少(至少不会比她们还多的)
总结:好舍不得!
见习期:
身份:刚刚毕业
环境:公司已经把你当作公司一员来看,当然了,还是把你当作新人
感觉:已经感受公司作为资本主义的前沿阵地,有些凉意了
工资:不会太高,但是肯定比扫地阿姨要高一些了
总结:TMD,怎么跟实习期完全感觉不同勒尼。。。。。。。疑惑哦。。。
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的概念和区别
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的概念和区别一、试用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关于试用期的定义: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两种特殊的试用期:一是国家公务员的试用期,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机关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间实行试用期工资标准。
期满合格正式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二是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试用期。
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的,可延长至十二个月,该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内。
试用期是约定而不是法定的,也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关系建立的必备内容。
用人单位有权利在劳动法的规定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用的试用期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实习期实习,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针对的是在校学生。
关于实习,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不属于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由学校基于与单位之间的实习合同的相关约定主张权利。
实习期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保险或最低工资的限制,故意与符合劳动者资格的非在校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这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
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含义区别份
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含义区别(一)份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含义区别 1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含义区别1、从功能上看:设立见习期是用人单位便于对劳动者熟悉业务、提高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其主要功能是学习;而试用期强调的是相互了解、选择,认定彼此是否适应,其功能是评判。
2、从适用对象上看:见习期仅适用于首次参加工作的劳动者(一般为毕业的学生);而试用期对变更工作后的劳动者同样适用。
3、从适用上的.不利后果看:用人单位对表现特别不好的见习生退回学校,由学校重新分配;而对试用工则是解除劳动合同。
扩展资料:见习期是除博士生、硕士生以外的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后确定为正式职工前所需要的期限。
一般为一年,是一个熟悉业务、试行工作的过程。
在见习期内不评定正式工资,只发给临时工资。
在见习期间领取的临时工资标准,一般由__。
见习期间的待遇和见习期满的定级工资,分别执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
而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
《中华人民__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满三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法对于试用期和见习期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对于试用期和见习期的规定是什么案例分析:劳动法对于试用期和见习期的规定引言:试用期和见习期是企业用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这两种制度,企业可以在员工入职之后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培训,以便更好地评估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表现。
试用期和见习期的设立直接关系到用工关系的合法性和平稳进行,因此在劳动法中对于这两种制度也有相应的规定。
一、试用期的规定试用期是指雇主与雇员订立劳动合同后,为了检验雇员是否具备工作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以及适应特定工作环境的能力,而约定的一段时间。
试用期的设立有利于企业筛选合适的人才,让员工有机会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1. 试用期合同的订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设立应该基于劳动合同的订立,而不是以其他形式或口头约定。
2. 试用期的限制《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试用期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也未得人员部门的批准不得超过1年。
因此,用人单位不得滥用试用期制度,超过法定限制。
3. 试用期期间的权益保障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劳动条件和待遇,包括工资、保险、休假等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中断试用期员工享有的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见习期的规定见习期是指用人单位为了对雇员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为最终正式聘用作准备的一段时间。
与试用期相似,见习期有助于企业培养和选拔适合的员工。
1. 见习期合同的订立见习期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明确规定期限、培训部门、工作内容等,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明确性。
2. 见习期期间的培训和工作安排在见习期期间,用人单位应为见习员工提供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培训计划,确保其能够全面了解和熟悉具体工作,提高工作技能。
3. 见习期员工的权益保护在见习期期间,见习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待遇和权益。
用人单位不得因为见习期员工的身份,而侵犯其合法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在终止见习期合同时应当依法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什么区别
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什么区别可能我只是一款 AI 帮助你写作,似乎对实际工作背景不太了解,但是我会尝试以人类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来自我在语言模型训练数据中吸收的信息。
首先,大多数公司都会提供见习期和试用期这两种制度,两者目的相似,即为了测试员工的工作表现并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在未来继续工作。
虽然看起来相似,但两者之间一些不同之处是重要的,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见习期见习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阶段,通常为三到六个月,部分公司甚至达到了 12 个月以上。
见习期重点是培训和学习过程,这是一个进入新行业的机会,对于毕业生来说尤其如此。
在这个时期内,公司注重培养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公司和行业的工作方式,并寻找每个岗位合适的人选。
见习期期间的工资通常低于正式员工标准,但是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证明自己,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资待遇。
虽然这个阶段很长,但是公司会对见习期员工进行结构性的培训计划,涵盖公司的文化、公司的目标和战略,以及岗位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在这段时间,员工会有一个评价周期来确定他们的表现质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训练和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可以询问相关问题、了解公司运作以及建立关系等。
试用期与见习期相比,试用期通常更短,一般为一个月到三个月。
试用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员工在实际工作职位中的表现,可以认为是为前三个月的工作付出费用的阶段。
与见习期不同的是,试用期的员工已经具备了相关技能和知识,能够执行基本的任务要求,但是公司仍然需要验证他们的表现,了解员工是否适应公司、是否有在具体工作环境下的工作能力等。
在这个阶段,公司将评估员工的业绩以及在工作中的影响力,以确定他们是否具备与公司价值观、文化和利益一致的能力。
总体而言,在这两个阶段中,员工都必须证明自己符合公司的需求,以证明其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步。
两个阶段的核心任务都是为了找到适合公司的人,并与公司的目标、文化、市场和产品愿景一致。
在效果上,如果比作做菜认真环节,就可以把见习期看成是削皮切肉、准备食材,而试用期是烹饪和上桌端供应的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用期与见习期/实习期的区别
有的毕业生经常来问试用期与见习期/实习有何不同,有的在实习期间与单位发生问题,常常是因为不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ﻫ所谓“试用期”,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有无试用期和使用的长短,由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毕业生若签了就业协议,会在就业协议中进行约定。
所谓“见习期/实习期”,并非法律上的概念,一般是专指尚未毕业的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学生在用人单位见习/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还不是劳动关系,因此,二者之间问题的解决依据尚不能援引《劳动法》。
关于“见习期/实习期”,首先,它与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的“试用期”不同,它并不是一个法律层面的概念。
见习期/实习期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的框架下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
一种制度。
实际上从性质上看,见习期/实习期也是一种试用期,只不过它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试用期”。
比较宽容的单位将未毕业应聘者的实习期算进试用期,这样一旦毕业就可以直接转正,从某种方面来说能够令新进员工产生对公司的信任。
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会和毕业生签定实习协议,对实习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
若需要学校签署意见的,也可以到校招毕办签章确认。
实习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劳动聘用关系及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
(2)先签合同后试用
有的毕业生报到后和用人单位之间不签合同,用人单位只是先试
用着毕业生,实际上试用期应该包含在劳动合同之内。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就是说无论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也无论劳动合同是无固定期限的、固定期限的还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企业应当最迟在员工开始为企业工作时就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在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员工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员工在提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时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和双方约定的工资待遇、劳动岗位和职责、劳动条件等内容,有利于明了和维护员工和企业的权益。
相当一部分企业利用劳动者的弱势和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欠缺,以“试用期”为由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达到随时解聘员工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使员工手无“凭据”这两个目的。
《劳动合同试用期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如何签定就业协议
注意: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协议后,必须在十个工作日内到校招毕办鉴证。
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的时候注意
ﻫ第一,不要轻易交出就业协议。
就业协议具备唯一性,一旦签订就业协议而又不履行时,大学生就要到教育部门办理手续,重新获取就业协议。
这会耗费精力和时间,得不偿失。
第二,违约金设定是双刃剑。
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必须经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之后约定,并且违约金的数额必须符合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相关规定。
是否约定违约金,大学生朋友应该慎重考虑。
很多大学生急于找工作,轻易地在就业协议中约定违约金,但工作后不满意想换工作时自己不得不承担违约金。
但要是不设定违约金,对用人单位的限制显得过少。
违约金上、下限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大部分企业都在2500左右,若超过5000元学生需慎重考虑。
第三,利用好备注栏。
毕业生应该尽量将单位的承诺,如休假、住房补贴、解决户口、保险等各项承诺明确写入备注栏,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就业协议中备注栏全是空白。
第四,在签就业协议书时,对待附加协议要更加认真谨慎,因为这样的协议的法律效力几乎等同于签订劳动合同,一定要仔细斟酌后再签,切不可草率,更不能轻易违约。
ﻫ《不要轻看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
第五,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后即告终止
新劳动合同法试用期
1. 试用期的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
调查中,92%的受访者都表示,所在企业约定的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试用期超过6个月的有6%,还有2%的求职者说“没有试用期”。
专家建议:关于试用期问题,最好将条款都写明在劳动合同内。
2.试用期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专家建议:如果遇到公司在试用期内的薪资结构是“底薪+提成”,那薪资的规定最起码有一点可以保证,就是底薪薪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试用期离职的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专家建议:企业若没有向求职者明确公示求职者所在岗位存在着哪些情况或条件符合解除合约的未录用条件,则不能以“不符合条件”为由随意解除合同。
若企业违反相关规定,求职者可携相关有效的证据至有关部门进行申诉,并获得补偿金。
实习期、见习期就是试用期
1.《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ﻫ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ﻫ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ﻫ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ﻫ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ﻫ3.《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