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古代汉语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敘述句
敘述句是以動詞爲謂語、敘述人或事物的 行動變化的。在古代漢語裏,敘述句的結 構一般和現代漢語沒有什麼不同。 關於敘述句,教材主要講了以下四個內容:
1.1 雙賓語句
雙賓語是指有些及物動詞有時可以帶兩個 賓語。其一爲人,是行爲動作的間接承受 者,稱爲間接賓語,因爲它一般處在靠近 謂語的位置,所以又稱爲近賓語;其二爲 “事”或“物”,是行爲動作的直接承受 者,稱爲直接賓語,因爲它一般距動詞較 遠,所以又稱爲遠賓語。 古代漢語可以帶雙賓語的動詞大致又可以 分爲兩類:
1.2 賓語的位置
一般情況下,賓語是放在動詞後面的;但是, 在古代漢語裏,在一定條件下,賓語要放在 動詞之前,這主要有三種情況: 1、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宣2) 2、疑問句中的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左隱元) 3、用代詞複指的前置: 姜氏何厭之有?(左隱元)
漢代,“於”字句仍比較常見,如: 是故聖人法天順情,不拘於俗,不誘於人。 (《淮南子·精神訓》) 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 原賈生列傳》) 前不遇於魯,後不遇於齊,無以異也。 (《論衡·非韓篇》) 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者,何也? (《漢書·賈山列傳》) 漢代以後,這種被動句逐漸少見。
3、如果被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一般就只用 “之”字複指。例如: “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 (左傳·宣公二年)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 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 活”,此之謂也。(孟子·公孫醜上)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 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爲不善變矣。(孟 子·滕文公上)
842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考试科目代码:[842]一、考试要求1. 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学生要控制古代汉语的语言逻辑,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评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控制关于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发展、分类以及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主意,以提高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须要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1.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将通过对文言文的标点、翻译来考察,其难度不会超过教材中的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或者《史记》列传的难度。
文中教材(包括文选与常用词)浮上过的词语将不会注释。
2.有关知识: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方式(二)常用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3.《经籍纂诂》4.《辞源》5.《辞海》6.《经传释词》第1 页/共9 页7.《词诠》8.《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词义变化的类型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二)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1.定义2.词的本义的探求主意(二)词的引申义1.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方式A、相似类比B、相关借代C、相因推导2.词义引申的脉络A、连锁式B、辐射式五、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构造与“六书”理论1.“六书”的名称及许慎的定义2.四体二用3.汉字结构辨析(二)汉字结构与本义的探求1.文字的本义2.文字本义的探求主意六、古今字,异体字(一)古今字定义、形体、成因、辨识(二)异体字定义、类别、辨识七、判断句,也字(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三)语气词“也”的特点八、讲述句,矣字,焉字(一)古汉语的双宾语句(二)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1.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2.代词“是”作宾语前置(三)动量成分的位置1.数词直接作状语2.数词作谓语(四)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1.介词“于(於、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3.助动词“见”表示被动4.“为……所……”式5.“被”字式(五)语气词“焉”的用法九、一定句,一定词(一)一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二)“弗”“毋”“未”“无”“莫”的用法十、疑问句,疑问词(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二)疑问代词“孰”“安”“恶”“焉”“奚”的用法(三)疑问语气词“乎”“诸”的用法十一、词类活用(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定义(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1.使动用法第3 页/共9 页2.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做动词4.名词作状语(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一)“者”的用法(二)“所”的用法(三)“者”和“所”的区别十三、连词,介词(一)介词“于”(於)“以”“为”的用法(二)连词“而”“以”“则”“且”的用法(三)“然而”“然则”“固然”的用法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语气词“夫”“其”“唯”的用法(二)词头“有”“其”“言”“于”“薄”的用法(三)词尾“然”“乎”“焉”“如”“尔”的用法十五、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一)什么是双声(二)什么是叠韵(三)三十六字母(四)什么是古音通假(五)假借字的两种情况十六、古书的注解(上)(一)古注的意义和历史(二)常见的体例本文、毛传、郑笺、孔疏、陆释文(三)古注的内容(四)古注的术语曰、为、谓之;谓;犹;貌;之言、之为言;读如、读若;读曰、读为十八、古书的注解(下)如字;变读;衍文;脱文第二部分语言学理论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语言符号的随意性和线条性2.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1.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2.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1.语音四要素2.音质的声学分析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1.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第四节音位和音系1.对立和互补2.音位和音位变体3.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1.区别特征2.音位聚合群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第5 页/共9 页1.音节2.语流音变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1.语法的组合规矩和聚合规矩2.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矩1.语素组合成词的规矩2.词组成词组合句子的规矩第三节聚合规矩1.词类2. 形态3.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1.变换和句法同义2.变换和句法多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第五章词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1.词和词汇2.词的词汇意义3.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1.一词多义2.同义关系3.反义关系第三节句义1.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第四节语用1. 话题和说明2. 焦点和预设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1.文字及其作用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和分类1.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个性和分类 2.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扬1.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2. 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自立性第五节书面语1. 口语和书面语2. 书面语的规范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缘故和特点1.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2.语言中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3.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1.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2.社会方言3.地域方言4.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1.借词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1.语言联盟2.系统感染第7 页/共9 页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1. 语言替换2. 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1. 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2. 共同语第六节语言接触的异常形式——混合语1. 洋泾浜2. 混合语3. 世界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1.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2. 语音演变的逻辑性和演变机制3. 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演变1.组合规矩的演变2.聚合类的演变3.类推4.结构的重新分析5.语法化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演变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光: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题型结构:古代汉语部分(1)文言文翻譯(25分)(2)阅读分析题(25)(3)论述题(25分)语言学理论部分:(1)解释术语 25分(2)简述 20分(3)论述 30分四、参考书目1.《古代漢語》(一、二册),王力主編,中華書局校訂重排本。
古代汉语大纲
古代汉语大纲绪论识记:文言、白话;第一单元文选:《郑伯克段於鄢》识记:1、《左传》的作者、性质以及历代注解情况;理解:1、常用词:寤、亟、岩、佗、城、国、厌、图、毙、鄙、贰、厚、暱、完、启、封、羹、阙、施、锡;2、句式及其他:惊姜氏、佗邑唯命、参国之一、何厌之有、为之所、生民心、夫人将启之、公赐之食、何谓、何患、隧而相见、是之谓;《齐桓公伐楚》理解:1、常用词:处、风、虞、涉、履、共、徵、次、如、徼、社、稷、绥、池;2、句式及其他: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寡人是徵、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宫之奇谏假道》理解:1、常用词:假、辅、车、享、冯;2、句式及其他:虞虢之谓、将虢是灭、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惟德是辅、《烛之武退秦师》理解:军、东道主、行李、微、去;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焉用亡郑以陪邻、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灵公不君》理解:1、常用词:孰、靡、鲜、骤、贼、趋、搏、田、舍、饿、病、宦、竟、反、诒、书法;2、句式及其他:莫之继、晋侯饮赵盾酒、提弥明死之、为之箪食与肉、我之谓、书法不隐;《齐晋鞍之战》理解:1、常用词:陈、介、殷、险、殿、集、擐、即、援、败绩、越、奉、属当、摄、任、劝;2、句式及其他: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於矢、师之耳目,在吾旗鼓、三周华不住、从左右皆肘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有一於此,将为戮乎、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识记:1、字典辞书的三种编排方式;2、《康熙字典》的主编、部首、收字、体例、失误;3、《说文解字》的作者、部首、收字、性质、体例、性质;《说文》四大家的名称及代表著作;4、《经传释词》的作者、编排方式;5、《词诠》的作者、编排方式;6、《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性质;7、《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的部首;理解:1、《辞源》、《辞海》的差异;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特点。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理解:该、抢、找、劝、给、再的古今差异;掌握:能从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角度辨析词义的古今演变情况。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本教材提及的语法现象: 通论七:判断句,也字; 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语法是具有很大的稳固性的。数千年来,即有史以来,汉 语语法是变化不大的;它靠着几千年维持下来的某些语法特 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他的语言。…… 语法还是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但是我们不能从语法的 极大稳固性中得出结论说语法是不变得。……” ——王力《汉语史稿.第三十一节》
总结: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1、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 “是”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 判断。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判断 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主语与 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 “者”,表示停顿,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 “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也”字位置及用法
“也”字的位置:句中;句末。 (一)句末“也”字的用法。P249 (1)基本用法:用于判断句句尾来帮助判断。 (2)引申用法:“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 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3)其他用法:用于表示命令的句子中 P250 也可用于疑问句中 “也”“邪(耶)”的区别: (1)“也”不表疑问,而“邪”表疑问; (2)“也”虽用在疑问句中,但是仍有肯定的语气。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 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
《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摘要:《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它是一部记述荀况一生的言语行事,成书于先秦晚期。
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分析战国时期这部文献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并进而管窥先秦句末语气词实用的一般状况。
《荀子》中的句末语气词较多,经过调查,《荀子》三十二篇中共使用14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焉”“乎”“与(欤)”“邪(耶)”“哉”“耳”“云”“夫”“然”“为”“尔”“已”。
还有一些是几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本文以《荀子》作为研究对象,做穷尽性的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关键词:荀子;句末语气词一、引言从传统语言文学上来看,历代的语言学家曾经对汉语中的语气词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如:元代卢以维的《助语词》、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清代刘洪的《助字辩略》、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著作中都有有关语气词的论述。
一直到《马氏文通》,语言学家对语气词的论述逐步系统而明确。
近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也展开了对语气词的深入研究。
郭锡良先生在《先秦语气词初探》中区分了语气与语气表达方式的差别,并提出了语气词在句中传达语气信息的三种方式。
钱宗武先生连续发表的《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今文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对《尚书》中的语气词和语助词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深刻见解。
《荀子》是先秦儒家经典作品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其语气词特色的专文。
但是句末语气词在《荀子》中的使用非常丰富,表达效果多种多样,很有整理归纳和分类研究的必要。
所谓的句末,并不是简单地指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而是指处于全句最高层次上的一个语法位置。
《荀子》三十二篇中共使用14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焉”“乎”“与(欤)”“邪(耶)”“哉”“耳”“已”“云”“夫”“然”“为”“尔”“已”。
本文以《荀子》为研究对象,做穷尽性的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古代汉语叙述句矣字焉字教学课件
古今双宾语结构的异同
➢ 相同点:双宾结构是古今共有的句法结构; 古今汉语里,含有取予义或问告义的动词都 能带双宾语。
➢ 不同点:古代汉语中,动词“为”也常常带 双宾语。古代汉语的双宾结构在结构形式和 语义关系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取予、问告、称谓意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往往只用“之”复指。如
例⑤和例⑥。
“唯……之……”或“唯……是……”的格式。
①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 唯蜩翼之知。(《庄子·达 生》)
②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 马首是瞻。(《左传·襄公 十四年》)
2、语气词“焉”
由于“焉”字经常用在句末,所以逐渐虚化成了语气 词,表示提示语气,有时也表示反诘语气。 ①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寒暑易节,如一反焉。(《列子·汤问》)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3、疑问代词“焉” ①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③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2、表将然语气。把将要发生的情况当作新情况预示给别 人,引起别人的重视。 ①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二)“矣”字用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仍然表示报道新情况的陈述语气,并不随句型变化而表示 疑问、感叹、祈使语气。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③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 置,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 词组,则一般不能前置。 思考:
古代汉语通论简体版总结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例如: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虢,虞之表也。
(左传僖公五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例如: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战国策·赵策)彼吾君者,天子也。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例如:是吾师也。
是社稷之臣也。
“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是”作谓语,“今日”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也有可能是在前面叙述过的一件事,用指示代词“是”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
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例句里,“是”字复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件事情。
还有一种省略指示代词的判断句。
例如: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主语,“君之所知也”是谓语因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故省略主语,一般出现在对话里。
如:子曰:“非吾徒也”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
“乃”字的判断句:吾乃梁人也。
肯定的意味强,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所以现代汉语书面语“乃”字加在“是”字的前面,说成“乃是”。
“非”字的判断句:是非君子之言也。
虽可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严格说,语法作用是作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它不是否定性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
这类句子里的“为”字,很像现代汉语的系词“是”。
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如下例子中,虽然为可以译为是,但不必认为就是上古真正的系词。
在上古汉语里,用“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且限于一定的场合。
1叙述句、矣字、焉字
1叙述句、矣字、焉字献诗说:1、出⾃于《国语·周语上》2、⼀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听政,使公卿⾄于列⼠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时有3000多⾸诗,孔⼦选出合乎礼仪的305⾸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起由骈体⼀以散体的⽂体与⽂风的⾰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1、寄托屈原的⾝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叙述句、矣字、焉字⼀、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要多⼀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动量的叙述句。
下⾯逐⼀分析。
(⼀)双宾句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
如:(1)他送给我⼀本书。
(2)我告诉他⼀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本书”,例(2)的“他”和“⼀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般指⼈,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般为直接宾语。
如上⼆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本书”和“⼀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
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再举⼀些例⼦:(3)乃左⼿持卮,右⼿画蛇,⽈:“吾能为之⾜。
”《画蛇添⾜》(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壁之战》(5)⾚也为之⼩,孰能为之⼤?《论语·先进》(6)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
今本装订成一册,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纠正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音读错误八类共5900条。
3、《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
4、《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叙述句,矣字,焉字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傳· 隱公元年》)
疑问代词“誰、孰、何、奚、安”作 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 使子擇焉,子將何乘? 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子歸,何以報我?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吕氏春秋· 察今》
译为:
不是……吗
返回本章目录
“何……为” 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反问句式
何、奚,疑问
代词。为,语 气助词,相当
肉,何辞为?
《史记· 项羽本纪》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 颜渊》
于“呢”。
译为:
⒈ 为什么 ……呢、 ⒉ 怎么用得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 长有齐,奚以薛为?
《战国策· 齐策》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限于帶有否定副詞“不、未、毋”和否定性
的無定代詞“莫” 居則曰:“不吾知也。”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一府中皆慴伏(因畏懼而屈服),莫敢起。
賓語用代詞“是、實、之” 复指
秉國之均,四方是維。
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此之謂不朽。 前置賓語﹢复指代詞﹢動詞謂語 父母唯其疾之憂。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惟(唯、維)……之(是)……”
為:判斷句、描寫語,敘述人或事物的行動變化。
敘述句中的特殊語法現象
雙賓結構
賓語前置 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
被動句
一· 雙賓結構
公賜之食。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多予之重器。 表示贈送、給予、告訴意義的詞,大致后帶雙賓語。 紾兄之臂而奪之食。 扭折哥哥的胳膊,搶奪他的食物。
古汉语通论(八)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
在古代汉语里,叙述句的结构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
例如:冬,晋文公卒。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秦伯围郑。
(左传僖公三十年)初,郑武公娶於申。
(左传隐公元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左传僖公四年)公赐之食。
(左传隐公元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马逸不能止。
(左传成公二年)虎求百兽而食之。
(战国策·楚策)在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句里,"公赐之食"是双宾语句。
"赐食"是一个动宾词组,"食"(食物)是直接宾语;"之"指颍考叔,是"赐食"的对象,是间接宾语。
类似的例子如: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多予之重器。
(战国策·赵策)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等字,大致总有两个宾语:一个是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
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
这种句法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上古汉语能带有双宾语的并不限於上述这一类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
例如: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孟子·万章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紾"zhěn,扭转。
)天生民而立之君。
(左传襄公十四年)"闭门"是一个动宾词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闭门"的对象,是间接宾语。
其馀由此类推。
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为"(wéi)字。
这个词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
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叙述句的主动类型,例如: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冬,晋文公 卒」,指晋文公在这年冬天去世。这一句是以 晋文公为主语,卒字为谓语的。
• 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晋侯秦伯围 郑」,指晋侯、秦伯两人率军队包围了郑国。 这一句是以晋侯、秦伯为主语,围字为谓语, 郑为宾语。两个例句都属于主动的叙述句,它 们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主动叙述句相同。
• 在一般性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动词 是为字。为字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十分广泛
的意义,随着语境不同,可以理解成作、 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用法,必须透
过具体的上下文,才可明确其意义。古书
中有不少为字作为动词用时,后面带有双 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载:「不如
早为之所」,说的是要提早安排处所;以
• 若是提前的宾语属于代词,后面一般则会用之字复 指,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载:「其我之谓」, 指「这就是说我」;或者像《左传‧隐公元年》载: 「其是之谓」,指「就是这种情况」;又或者如 《孟子‧公孙丑上》载:「此之谓」,指「就是这 样」。
• 三个例句的宾语都是代词,所以用之字当作复指, 提示宾语提前。使用是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是 古代汉语里变更宾语词序的一种语法方式,即使被 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仍然适用这种语法。但是现代 汉语中已经不使用这种句法,所以在翻译这类文句 时,不需要把这些用为复指的是或之字翻译出来。
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叙述句,是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以及主谓词 组充当谓语,叙述人或事物行动变化的句型结 构。
• 在古代汉语里,叙述句的结构与现代汉语差别 不大。而叙述句依照主语、谓语之间的施受关 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谓语动词为主语, 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施事者。一种是以 谓语动词为主语,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或 受事者。换言之,就是依主语的主、被动关系 进行区别。
古代汉语的陈述句
3.《史记·商君列传》:“魏惠王兵数 破于齐秦。” 4.《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 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人;治于人者食(sì,供养)人,治人者 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注意一:不是介詞“於”字本身能表示被動, 而是動詞用于被動的意義;但是,由於用“於” 字引進了行爲的主動者,被動的意義就更加明顯 了。
C.上古漢語动量表示法 現代漢語動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動量
的數量詞放在動詞的後面;在上古漢語裏,一般 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 的量詞。例如: 1.《左傳宣公二年》:三進及溜,而後視之。 2.《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 仲之力也。 3.《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 不入。 4.《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 駕,功在不舍。
①《史記·陳涉世策》:“父母宗族,皆 為戮沒。”
③《韓非子·說難》:“厚者為戮,薄 者見疑。”
④《荀子·王制》:“力不若牛,走不 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2)“為+施事者+動詞”,“為”引進
①《史記·淮陰侯列傳》:“上笑曰:‘多 多益善,何為為我禽(擒)?’(韓)信曰: ‘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 為陛下禽也。’”
(2)“被+施事者+動詞”式,“被”是介詞, 其作用是引進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例如: ①蔡邕《被收時表》:今月十三日,臣被尚書召問。 ②《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傳》:吾被皇太后征, 不知所為。 ③《世說新語·言語》: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古漢語中“被”字式的被動句用得很少,主要 是用“於”、“為”、“見”字式被動句。
上述“爲簞食與肉”是一個動賓詞組,“簞 食”與“肉”是動詞“爲”的直接賓語;“之” 指靈輒,是間接賓語。其餘由此類推。
通论八:叙述句、
“焉”字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 例如: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 梁惠王上) 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之和焉的区别
⑪在和动词结合时,“之”字用在及物动词的 后面,“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
①非曰能之,愿学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⑫同一动词,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
僖公四年》 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 语为政》
(三)被动句
根据主语和谓语的施受关系 ,可分为主 动句和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的表示行为 的发出者,而是谓语动词行为的目的物,是 受事者、被动者。
试比较:
树‖〔被我们〕挖〈完〉了。 ——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 我们‖挖〈完〉了树。 ——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施事者
(2) 用“惟(唯)……是……”、“惟 (唯)……之……”的格式,强调前置的宾语。
①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 宣公十五 年》 ②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列子· 汤问》 ③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 答李翊书》 ④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通者常制人,穷者制於人。 《荀子· 荣辱》 主语(通者)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施事者; 主语(穷者)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
古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1、意念上的被动句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比干剖,龙逢斩。(庄子胠箧)
1、用在叙述句的末尾,把事物发展的现阶 段当作新情况告诉人。
古代汉语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宫之奇谏假道/ 蹇叔哭师/ 齐晋鞍之战/ 祁奚荐贤/ 齐桓公伐楚/ 烛之武退秦师/ 晋灵公不君/ 子产不毁乡校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江乙对荆宣王/ 鲁仲连义不帝秦/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说楚襄王/ 触龙说赵太后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论语》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 雍也◇述而◇泰伯◇子罕/ 乡党◇先进◇颜渊◇子路/ 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 微子◇子张《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战于郎/ 苛政猛于虎◇大同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九)否定句,否定词/ (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 文王之囿◇所谓故国者/ 夫子当路于齐◇许行◇攘鸡/ 陈仲子◇弈秋◇舜发于畎亩之中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墨子非攻(371) 老子庄子北冥有鱼(378)不龟手之药(384) 疱丁解牛 (386)胠箧(389) 百川灌河(393)庄子钓于濮水(394) 惠子相梁(395)运斤成风(396) 曹商使秦 (397) 荀子劝学(398) 吕氏春秋察传(405) 韩非子五蠹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叙述句,“矣”字,“焉”字
4、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於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 种过程。在这类句 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
5、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 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 国危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後面再用“也” 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这样就增加了夸张的语 气。但是“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例如: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三)
三、关于叙述句的语气词“矣”和“焉” (一)矣 1、“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 化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 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吾知所过矣。(左傅宣公二年) (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2、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已”“既”“尝”等 字,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句尾用 “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赵策三)
3、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 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 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後果。例如: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宜公二年)
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 种新情况。
古今不同的是,古代的兼语常常可以省略。 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四)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 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就是被动句 。
1.意念上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 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意义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例: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胠箧》) 龙逢是被夏桀斩的,比干是被纣王剖的。
古代汉语8
(一)已经发生的情况
(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 艰难,备尝之矣。”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 语· 颜渊》
(二)已经存在的状态
(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左传· 僖公二十八 年》 (2)吾君已老以,已昏矣。《谷梁传》
4、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 竭。”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 矣。”《论语公冶长》
(3)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 义不帝秦》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 国论》
二、矣字 焉字
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 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 决辞也。” 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
为……所 (8)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庄子· 盗跖》 (9)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 霍光传》 (10)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 魏公子列传》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项羽本纪》 (12)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 李将军列传》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 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 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 语王》
2、纯粹语气词
(16)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17)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 主传》 (18)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19)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 《国语。鲁语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例如:
①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 。(《韩之战》)
②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
③紾之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
④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奇正色曰:“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久谢?”(《太平广记》卷185,
奇:刘奇)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司马相如《上林赋》)
d、被字句
“被”在先秦汉语里,往往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蒙受”如: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
光被四表《尚书·尧典》四表:四海之外
① 荀偃命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 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左传·成公二年》)
③ 晋士庄了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导志者,有如此盟!”(《左传·襄公九年》)
b、“为”字句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 淮阴侯列传》)。
c、见字句
“见”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一点与“为”“被”不同。有一种“见+动词”句,其形式与被动句相似,但不表示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似乎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如:
② 文公与之处。(《许处》)
③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汤使遗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汤,指商汤,商代国君;之,代葛国国君葛伯。
⑤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古汉语中具有告知、教示义的动词“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双宾语,近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对象,远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内容。例如:
2、宾语的前置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在句中用代词“是”或“之”复指它,同时宾语和它的复指成分都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②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一书中说:“用‘是’字间倒宾语者,较‘之’字更能使宾语增重,语音激切。若附‘惟’字,尤加强度。”所谓附“惟”,即在前置宾训的前面再加上副词“惟”(唯),构成“唯……是(之)……”的格式,副词“唯”修饰谓语动词,表示宾语是唯一的,排他的。例如:
(吾)围于陈蔡之间《庄子·山木》
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庄子·逍遥游》
纵有姊煦,以医幸王太后。《汉书·义纵传》
介词“乎”的语法动能与介词“于”相同,“乎”也可以引出主动者。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注:万,人名,指宋万。
④ 公子 趋进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同③)
这几个例子中的宾语都是偏正词组。①“瞻”的宾语是“余马首”。例②“利”的宾语是“吾子戎车。”例③“听”的宾语是“晋命”。例④“从”的宾语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这个复杂的“者”字词组。
建可室矣。《左传·昭19》 (太子建(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成亲了。)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说公冶长:“品质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矣”字经常用在叙述句句尾,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告诉别人,含有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是个表示动态的直陈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①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
②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③ 于是乎我原以示之信。(《城偿濮之战》)
动词“问”在古今汉语中都能带双宾语。古汉语的例子,如:上问上林尉诸禽盖薄。(《张释之列传》)
(4)古汉语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这更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①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
②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③ 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左传·哀公十六年》)
例①中的“之”代“国老”,“饮之酒”是使国老们饮酒,即请国老们喝酒。例②“饮赵盾酒”是使赵盾饮酒。例③“饮孔悝酒”是使孔悝饮酒。如果把“之”“赵盾”“孔悝”看成定语,句子的结构和意思就完全弄错了。
三、焉
“焉”是一个较特殊的指示代词,常用作补语,可理解为“于+是(之)”;“于”是介词;“是(之)”是代词,多指代人物或处所。例如:
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②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许行》)
③ 制, 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④ 昌邑王贺嗣位,官属皆征入。(《龚遂传》)
例① 的“蔓草”是“除”的对象,例②的“十世”是“知”的对象,例③的“管仲”是“用”的对象,例④的“官属”是“征入”的对象,都是受事主语。
(2)语法被动句
a、用介词“于” 引出主动者
注意“于”本身不表示被动意义,试比较分析:
介词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也可以提到介词的前面。例如:
①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
② 康公我之自出。(《左传·成公十三年》)
例① 介词“为”的宾语是“夫人”。例②介词“与”的宾语是“戎狄”。例③介词“自”的宾语是“我”,句的意思是说秦康公是我晋国嫁秦的女子穆姬所生。
古汉语中的动词“为”也可以带双宾语。这也是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的双宾格式。例如:
①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在段于鄢》)
②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晋灵公不君》)
③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
④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连有赴东汉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
二是现在还没有出现某种情况,但预料、推断这种情况将必然出现,说话人也可以用“矣”字把这必将出现的新情况提示出来。例如:
①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受公子兵,事必危矣。(《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吾且柔之矣。(《城濮之战》)
③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3、行为数量表示法
一般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有时为了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把数词移到句尾,充当谓语。
4、被动句
(1)意念被动句
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②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为政》)
③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管晏列传》)
例①“必有我师焉”是说“必有我师在其(三人)中”;例②“学焉”是说“向许行学习”;例③“死焉”是说“死在这里”。
“焉”本来是个特殊指示代词,由于长期在句末使用,就兼有了语气词的作用,甚至进一步虚化为纯语气词。
战国末期“被”可以带动词宾语,如:
国一日被攻,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蠢》
“被”后出现及物动词,“被”就有了虚化的可能性,其性质与助动词“见”接近。
信而欠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东汉以后,“被”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介绍施事者,于是变成了介词。
“矣”字还可用在疑问句和感叹句句尾,但它所表示的仍然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是靠别的手段来表示的。例如: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是疑问句句尾用“矣”字,句中一般都另有疑问词表示疑问,“矣”可译为“呢”。
这些例子中的代词“之”都是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动词和直接宾语之外关涉的对象。例①“输粟”是动词和直接宾语,“之”指晋,是输粟的对象;“闭 ”又是动词和直接宾主的关系,其中的“之”代秦国,是停止粮食卖出所涉及的对象,即“闭 ”是针对谁采取的措施。例②“立君”中的“之”是间接宾语,代“立君”所涉及的人,即为谁立君。③中的“夺之食”是从“他”手中夺取食物,因此“之”也是动作行为间接涉及的对象。例④“闭之门”是“对他关上门”,“之”也是动作行为间接涉及的对象。这些例子说明,在把这一类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对其中的间接宾语“之”都要用相应的介宾结构去翻译。
① 敢不唯子是从。(《左传·哀公六年》)
②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唯……是(之)……”构成一种固定格工,并沿用到现代汉语中。现代还说“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在文言文中“唯……是……”的格式并不仅限于四个字,而可能是更多的字组成。这往往是因为宾语部分较复杂的缘故。例如: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
1、双宾语句
(1)古汉语中具有人予义的动词“赐”、“与”、“予”、“遗”、“贻”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宾语,近宾表示给予的对象,远宾表示给予的内容。例如:
① 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二、“矣”
“矣”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语气词;“矣”字的基本作用则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如:
⑤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侍坐》)
这些例子中的“为”都不是介词而是动词。在这一类例子中,“为”和名词“小”和“大”视同名词)组成动宾关系,“之”是这个动宾结构所涉及的间接宾语。对于“为”带的双宾结构中的“之”也要用一个相应的介宾结构去翻译,如“为之所”要译成“给他安排一个地方”。其中“安排一个地方”翻译的是“为/所”这个动宾结构,“给他”翻译的是间接宾语“之”。其余可以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