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导论-计量经济学的性质和经济数据
《计量经济学导论》考研伍德里奇考研复习笔记二
《计量经济学导论》考研伍德里奇考研复习笔记二第1章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1.1 复习笔记一、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需要利用经济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然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模型通过检验后还可以利用计量模型来进行预测。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获得的数据有两种形式,实验数据与非实验数据:(1)非实验数据是指并非从对个人、企业或经济系统中的某些部分的控制实验而得来的数据。
非实验数据有时被称为观测数据或回顾数据,以强调研究者只是被动的数据搜集者这一事实。
(2)实验数据通常是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但社会实验要么行不通要么实验代价高昂,所以在社会科学中要得到这些实验数据则困难得多。
二、经验经济分析的步骤经验分析就是利用数据来检验某个理论或估计某种关系。
1.对所关心问题的详细阐述问题可能涉及到对一个经济理论某特定方面的检验,或者对政府政策效果的检验。
2构造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描述各种经济关系的数理方程。
3经济模型变成计量模型先了解一下计量模型和经济模型有何关系。
与经济分析不同,在进行计量经济分析之前,必须明确函数的形式,并且计量经济模型通常都带有不确定的误差项。
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我们就知道经济变量之间具体的数学关系,这样就解决了经济模型中内在的不确定性。
在多数情况下,计量经济分析是从对一个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开始的,而没有考虑模型构造的细节。
一旦设定了一个计量模型,所关心的各种假设便可用未知参数来表述。
4搜集相关变量的数据5用计量方法来估计计量模型中的参数,并规范地检验所关心的假设在某些情况下,计量模型还用于对理论的检验或对政策影响的研究。
三、经济数据的结构1横截面数据(1)横截面数据集,是指在给定时点对个人、家庭、企业、城市、州、国家或一系列其他单位采集的样本所构成的数据集。
计量经济学导论
1995 Robert E. Lucas Jr.
1994 John C. Harsanyi, John F. Nash Jr., Reinhard Selten 1993 Robert W. Fogel, Douglass C. North 1992 Gary S. Becker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69
for having developed and applied dynamic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rocesses
Ragnar Frisch Norway
Jan Tinbergen the etherlands
Economic Forecasts. 4rd ed. McGraw-HILL,1998.
[21] Veerbeek M. A Guide to Modern Economertrics.England:John Wiley and Sons Ltd,2000.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五十五分。
1972 John R. Hicks, Kenneth J. Arrow 1971 Simon Kuznets 1970 Paul A. Samuelson
1969 Ragnar Frisch, Jan Tinbergen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五十五分。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中级计量经济学 讲课提纲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五十五分。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 . 计量经济学 (第二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于 俊 年 . 计 量 经 济 学 ( 第 二 版 ). 北 京 : 对 外 经 济 贸 易 大 学 出 版
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摘要:I.引言-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II.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基本内容- 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建立经济模型-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应用计量经济学III.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特点- 强调经济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的结合- 注重对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涵盖了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IV.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应用- 政策分析- 企业决策- 经济学研究V.结论-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正文:I.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是一本关于计量经济学的经典教材,涵盖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II.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基本内容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建立经济模型、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应用计量经济学。
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收集和处理经济数据,如何建立经济模型,以及如何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例如,政策分析、企业决策和经济学研究等。
III.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特点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特点是强调经济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的结合,注重对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书中涵盖了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例如,普通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法和矩估计法等。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应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应用。
IV.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应用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可以应用于政策分析、企业决策和经济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制定政策和决策。
V.结论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它为读者提供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假设让你进行一项研究,以确定较小的班级规模是否会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成绩。
4 / 1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i)如果你能设定你想做的任何实验,你想做些什么?请具体说明。 (ii)更现实地,假设你能搜集到某个州几千名四年级学生的观测数据。你能得到他们 四年级班级规模和四年级末的标准化考试分数。你为什么预计班级规模与考试成绩存在负相 关关系? (iii)负相关关系一定意味着较小的班级规模会导致更好的成绩吗?请解释。 答:(i)假定能够随机的分配学生们去不同规模的班级,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学生诸如 能力和家庭背景等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学生被随机的分配到不同的班级。因此可以看到班级 规模(在伦理考量和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主体)的显著差异。 (ii)负相关关系意味着更大的班级规模与更差的考试成绩是有直接联系的,因此可以 发现班级规模越大,导致考试成绩越差。 通过数据可知,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学校 可能更多的加入小班,而且他们的成绩优于平均水平。 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学校的原则是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分配到小班。或者部分父母可能坚 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更小的班级,而同样这些父母也更多的参与子女的教育。 (iii)鉴于潜在的其他混杂因素(如 ii 所列举),负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较小的班 级规模会导致更好的成绩。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必要的,而这正是多重回归分析的主题。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1.1复习笔记考点一:计量经济学★1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
2计量经济学模型(1)模型分类模型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描述和模拟。
根据描述和模拟办法的不同,对模型进行分类,如表1-1所示。
(2)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区别①研究内容不同数理经济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描述和模拟办法不同数理经济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确定性的数学形式,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随机性的数学形式。
③位置和作用不同数理经济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初步研究,计量经济学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
考点二:经济数据★★★1经济数据的结构(见表1-3)2面板数据与混合横截面数据的比较(见表1-4)考点三: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1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动将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动,这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目标之计量分析虽然能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如果想要解释因果关系,还要排除模型本身存在因果互逆的可能,否则很难让人信服。
2其他条件不变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在经济分析中,保持所有的其他变量不变。
“其他条件不变”这一假设在因果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1.2课后习题详解一、习题1.假设让你指挥一项研究,以确定较小的班级规模是否会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成绩。
(i)如果你能指挥你想做的任何实验,你想做些什么?请具体说明。
(ii)更现实地,假设你能搜集到某个州几千名四年级学生的观测数据。
你能得到它们四年级班级规模和四年级末的标准化考试分数。
你为什么预计班级规模与考试成绩成负相关关系?(iii)负相关关系一定意味着较小的班级规模会导致更好的成绩吗?请解释。
答:(i)假定能够随机的分配学生们去不同规模的班级,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学生诸如能力和家庭背景等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学生被随机的分配到不同的班级。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伍德里奇所著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是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计量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部分高校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伍德里奇所著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计量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3)补充相关要点,强化专业知识。
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教材的中译本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些语言的表述不清或条理性不强而给学习带来了不便,因此,对每章复习笔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第1章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1.1复习笔记考点一: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
计量经济学模型(1)模型分类模型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描述和模拟。
根据描述和模拟办法的不同,对模型进行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模型分类(2)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区别①研究内容不同数理经济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描述和模拟办法不同数理经济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确定性的数学形式,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随机性的数学形式。
③位置和作用不同数理经济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初步研究,计量经济学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
拓展: 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见表1・2)表1-2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考点二:经济数据★★★经济数据的结构(见表1-3)表1-3经济数据的结构面板数据与混合横截面数据的比较(见表1-4)表1-4面板数据与混合横截面数据的比较考点三: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动将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动,这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计量经济学第1章导论
计量经济学的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 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其二是预测应用。
1.3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经济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 步骤:理论或假说的陈述→建立理论的数学模型→ 建立理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抽样、收集数据→估 计回归系数→参数的假设检验→模型的应用。
6.参数的假设检验 式(1-3)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样本结果,样本结果 是带有偶然性的,那么这样一个结果是偶然的吗? 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表达方式是由样本的这个结果 能判断总体的也不等于0吗?我们建立模型式(1-2) 的含义是“计量”X对Y影响的程度,如果,则式 (1-2)变为 Y 0 u ,这说明X没有对Y产生影 响,这个结果显然与我们最初建立模型的意图是不 相符的,或者说建立这样的模型是不可靠的。 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参数的假设检验。如果通过检 验可以证明,那么说明我们建立的模型式(1-2) 是可靠的。
4.抽样、收集数据 式(1-1)和(1-2)描述的总体的情形。我们知道, 总体一般来说是不可全面观测的,虽然斜率项系数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但是我们相信,总体中的一部 分人群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和总体人群的消费与收 入的关系具有相同的特性,可以建立相同形式的样 本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模型。于是,我们抽样并收 集样本数据,并用样本数据得到样本的斜率项系数, 即样本的边际消费倾向;再用样本边际消费倾向推 断总体边际消费倾向,这个过程是可以实现的。
1.2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计量经济学不是对经济的一般度量,它与经济理论、 统计学、数学都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计量经济 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 学、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 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应当注意,计量 经济学所研究的主体是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 律,所以它是一门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当然会运 用大量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许多数理统计方法,但 是数学在这里只是工具,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计量经济学第1章 计量经济学导论
1.2 经验经济分析的步骤
修订模型 不符合
设定计量模型
参数估计
模型检验
是否符合标准 符合
模型应用
结构分析
经济预测
验证理论
经济理论 实际经济活动 搜集统计数据
政策评价
1.3 经济数据的结构
㈠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 定义:在给定时点对个人、家庭、企业、地 区等单位采集的数据。 特点:可假定为从样本背后的总体中通过随 机抽样而得到的。 例:2012我国31个省/直辖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创立
建立第1个应用模型 经
典
计
建立概率论基础
量
经
发展数据基础
济
学
发展应用模型
建立投入产出模型
Frisch Tinbergen Haavelmo
Stone Klein Leontief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微观计量:选择性样本模型
Heckman
非
微观计量:离散选择模型
McFadden
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
1.3 经济数据的结构
㈡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 定义:对同一个体(个人、家庭、企业、地 区等)在多个时期内收集到的数据。 特点: 按时间顺序排列 时间跨度一致 例:1978-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和人均消费支出(以1978年价格核算)。
配套教材
习题解答: 案例数据:
第1章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
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经验经济分析的步骤 1.3经济数据的结构 1.4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
变的概念
展
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摘要:I.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A.计量经济学的定义B.经济数据的特点和来源II.简单回归模型A.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B.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估计C.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III.多元回归分析A.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B.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估计C.多元回归模型的检验IV.回归模型的应用与拓展A.回归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B.回归模型的拓展与修正正文:伍德里奇在《计量经济学导论》一书中,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
首先,他明确了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采用数学与统计学的工具,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进行计量分析,书中详细阐述了经济数据的特点和来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
在简单回归模型部分,伍德里奇介绍了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建立和估计线性回归模型。
他详细地说明了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在回归模型估计中的运用,并通过实例展示了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
在多元回归分析部分,伍德里奇进一步阐述了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建立和估计多元回归模型。
他详细地介绍了矩阵代数在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多元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
此外,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回归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和预测。
在回归模型的应用与拓展部分,伍德里奇通过实例展示了回归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对产出、消费、投资等经济变量的分析。
他还介绍了如何对回归模型进行拓展和修正,以更好地反映现实经济中的复杂关系。
《计量经济学导论》课件
简单回归分析
通过单独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 程,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个体变量和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多元方 法。
假设检验
通过可靠的统计分析方法,掌握有强科学性 的实证检验体系,实现对数据有效性和可信 程度的评估。
三、回归模型的常见问题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
计量经济学应用广泛,涉及金融、政策、市场 等领域。它可以预测未来趋势、修复经济体系 中的异常、通过政策和决策可视化经济走向。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是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复杂 性的重要方式。它为预测未来趋势、指导政策
二、基础知识概述
数据类型
数字型、分类型、时间序列型等。掌握不同 数据类型的基本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数 字在数据分析和应用中的实际含义。
《计量经济学导论》PPT 课件
这堂课将带领您进入计量经济学的精彩世界,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实现对 数据的科学管理,提升对经济体系的理解和应用。快来开启您的计量之旅吧!
一、导言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探索kw【经济变量之间内在 关系】/kw的学问,可通过数据方法,深入研究 数字背后的规律,了解数字的真实含义。
1
多重共线性
独立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导致
异方差性
2
难以准确度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存在变量误差的果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
3
自相关性
存在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参数
的不一致性和标准误的高估。
非常见事件与离群值
4
可能存在离群值和异常数据,影响分 析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2 练习题解析和讨论
计量经济学导论
计量经济学导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现象的量化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本文将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计量经济学的概述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运用统计方法,使得经济理论能够得到验证和实证。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理论,也提供了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的重要工具。
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工具,它通过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
线性回归模型假设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模型参数。
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用来验证经济理论的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检验通常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计算统计量并进行假设验证。
3.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用来研究同一变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包括趋势分析、季节性调整和周期性分析等。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经济变化,并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
三、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1. 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波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重要经济指标,并帮助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2. 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中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结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绩效等问题。
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市场的效率和市场竞争的程度。
3. 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以用来研究股票价格的波动、资产定价和金融风险管理等问题。
通过计量模型,我们可以预测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做出投资决策。
四、计量经济学的挑战和局限性尽管计量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例如,计量经济模型通常建立在一些假设前提下,而这些假设在现实经济中并不一定成立。
另外,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估计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判断。
庞皓《计量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考点一: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计量经济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用来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规律进行研究。
随着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成立,计量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
尤其是在20世纪40~60年代,经典计量经济学逐步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有了很多突破,形成了众多新的分支学科。
2.计量经济学的性质(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注意: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是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运用的数学方法只是工具,数学方法是为经济问题服务的,所以它是一门经济学科。
(2)计量经济学的类型①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研究如何建立合适的方法,去测定由计量经济模型所确定的经济关系,理论计量经济学要较多地依赖数理统计学方法。
②应用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理论计量经济学提供的工具,研究经济学中某些特定领域经济数量问题的学科。
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研究它们在数量上的联系及其变动规律性。
3.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是与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及数理统计学都有关系的交叉学科。
但计量经济学又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结合,它与这些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见表1-1。
表1-1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考点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1.模型设定:确定变量和数学关系式经济模型是指对经济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数学模拟。
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模型中变量的取舍与相互关系形式的设计(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而把所研究的主要经济因素(表现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用适当的数学关系式近似地、简化地表达出来。
计量经济学导论
a
19
2.确定变量和函数形式
模型应当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但是这种反映不可能 也不应该是包罗万象,巨细无疑的。这需要合理的 假设,删除次要关系和因素。对模型进行简化抽象, 既突出主要联系,又便于模型处理、运用
a
20
模型设计阶段具体技术工作:
(1)模型应该包括那些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哪些 是自变量?
(2)模型包括几个参数,它们的符号(正负)如何? (3)模型函数的数学形式,线性的?亦或是非线性
的?单方程模型还是联立方程模型?
a
21
3.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般说来,收集的数据都需要经过统计分组,整理 加工,使之系统化,成为能为模型所用,反映问题 特征的综合资料。
a
22
二、参数估计
参数是模型中表示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常系数。 它将各种变量连接在模型之中,具体说明解释变 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a
14
一、模型设定
0.模型设定的定义 1.研究有关经济理论 2.确定变量和函数形式 3. 模型设计阶段具体技术工作
a
15
0. 模型设定的定义
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先验地用一个或一组数学方 程式表示被研究系统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阶 段的工作称为模型设定。
这是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需要作以下工作:
a
16
1.研究有关经济理论
建立模型需要理论抽象。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 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概括,是对现实抓住本质的简化。
这种概括和简化就是理论分析的成果。 因此,在模型设定阶段,首先要注意基于经济理论
的
例如,根据劳动力市场均衡学说,工资增长率y、失 业率x,有关系y=f(x)。
计量经济学导论第六版课后答案知识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第六版课后答案知识伍德里奇第一章:计量经济学介绍1. 为什么需要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学家需要使用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并预测经济变量的发展趋势。
计量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框架,使得经济学家能够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
2.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因果推断: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是通过观察数据来推断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使用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出某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
•数据类型: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数据可以是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沿着时间轴观测到的数据,而截面数据是在某一时间点上观测到的数据。
•数据偏差:在计量经济学中,数据偏差是指由于样本选择问题、观测误差等原因导致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计量经济学使用了许多统计和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最小二乘法(OLS):在计量经济学中,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回归方法。
它通过最小化观测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平方差来估计未知参数。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模型化和预测来研究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
•面板数据分析:面板数据是同时包含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数据集。
面板数据分析可以用于研究个体和时间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计量经济学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可以用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工资决定因素等问题。
•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可以用来研究证券价格、金融市场的波动等问题。
•产业组织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竞争、垄断力量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可以用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贫困问题等。
第二章:统计学回顾1. 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我们想要研究的全部个体或事物的集合,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或事物。
计量经济学全册课件(完整)pptx
预测与置信区间
阐述如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 预测,并给出预测值的置信区间,以 评估预测的不确定性。
2024/1/28
8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介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 式,解释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 影响,以及最小二乘法在多元线 性回归中的应用。
模型的统计性质
探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性 质,包括回归系数的解释、拟合 优度的度量、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与处理等。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REPORTING
2024/1/28
7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介绍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 解释因变量、自变量和误差项的含义 ,阐述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 估计的原理。
模型的统计性质
探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性质, 包括回归系数的解释、拟合优度的度 量(如R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 验等。
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贝叶斯计量经济学是应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对经济模 型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预测的一门学科。
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贝叶斯计量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和不确定 性问题,如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 等。
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先验分布的设定、 后验分布的推导、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MCMC)等 。
介绍如何在EViews中导入数据,进行 数据清洗、转换和预处理等操作。
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
介绍如何在EViews中建立计量经济学 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预 测等操作。
24
Stata软件介绍及操作指南
Stata软件概述
Stata是一款流行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具有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功能。
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
(最新版)
目录
:
1.伍德里奇及其著作《计量经济学导论》简介
2.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应用与方法
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假设
4.高斯 - 马尔科夫假设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作用
5.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正文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伍德里奇所著的《计量经济学导论》是计量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其详细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性质、经济数据的处理、多元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在《计量经济学导论》中,伍德里奇首先定义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并指出了它在经济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包括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等。
其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模型,它可以用来分析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四个假设,被称为 MLR1-MLR4,这些假设为模型的无偏性、参数的估计和模型的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斯 - 马尔科夫假设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五个假设之一,它假设所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线性的,且各个自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这个假设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还包括了大量的课后习题,这些习题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课后习题的答案可以在网
络上找到,如 Daisy-Tung 的博客、word 版伍德里奇所著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等。
这些答案为读者提供了自我检验和巩固知识的机会,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重要资源。
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摘要:一、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概述二、伍德里奇对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和方法三、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主要内容四、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学术价值和影响五、总结正文:一、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概述伍德里奇(John M.Woodridge)是美国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他的《计量经济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是计量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自1974 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多次修订,深受全球经济学者和学者的欢迎。
二、伍德里奇对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和方法在《计量经济学导论》中,伍德里奇对计量经济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他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学科。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需要利用经济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然后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后,可以利用模型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分析。
伍德里奇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包括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等。
他还对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随机回归模型等常见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三、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的主要内容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共分为六章,涵盖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概念,以及经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简单回归模型,讲解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法等。
第三章:多元回归分析,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包括普通最小二乘法、矩阵形式等。
第四章:多元回归分析的推断,讲解了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和假设检验方法。
第五章: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介绍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包括自相关、平稳性、ARIMA 模型等。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6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及第一篇(第2~3章)【圣才出品】
品数(output)方面的信息。 (i)仔细陈述这个政策问题背后其他情况不变的思维试验。 (ii)一个企业培训其员工的决策看起来有可能独立于工人特征吗?工人可观测与不可
观测的特征各有哪些? (iii)除工人特征之外,再列出一个影响工人生产力的因素。 (iv)你若发现 training 和 output 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你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工作培训
2.工作培训项目的理由之一是能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假设要求你评估更多的工作培训 是否使工人更有生产力。不过,你没有工人的个人数据,而是有俄亥俄州制造企业的数据。 具体而言,对每个企业,你都有人均工作培训小时数(training)和单位工时生产的合格产
4 / 9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表 1-1 经济数据的结构
2.面板数据与混合横截面数据的比较(见表 1-2) 表 1-2 面板数据与混合横截面数据的比较
2 / 9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考点三: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 ★★
1.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动将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动,这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目标之 一。计量分析虽然能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如果想要解释因果关系,还要排除模型 本身存在因果互逆的可能,否则很难让人信服。
答:讲不通。因为找出每周学习小时数(study)和每周工作小时数(work)之间的关 系,是说每周学习小时数(study)和每周工作小时数(work)之间有关系,但没有说是因 果关系,每周学习小时数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或每周工作小时数与其他因素有关。
4.对税收有控制权的州或省份有时候会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假设你被某州政府 雇佣来估计公司税率的影响,比如说对每单位州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截面数据的两个作用: 扩大样本容量(混合截面分析有一定适用范围) 解释变量在不同时间的长期差异
计量经济学导论
21
计量经济学导论
22
面板数据或纵列数据
由数据集中每个横截面单位的一个时间序列组 成,对同一单位的不同时期进行重复观测。
计量经济学导论
14
经济数据的结构
横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混合截面数据 面板或纵列数据
计量经济学导论
15
横截面数据
给定时点对个体采集的样本所构成的数据集。 随机抽样 如果样本非随机抽取,即存在样本选择问题 ✓ 饥荒健康效应研究:在饥荒时期出生的婴儿真
的比其他时期出生的婴儿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 吗? ✓ 在收入调查中,收入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拒绝报 告及收入状况,或者系统性的低报其收入。
Earni0 ng1esduc auti on
计量经济学导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7
例 1.4 (续)
1的估计值为教育的回报,但这可以被视为因
果关系吗? 当误差项 u 包括其他影响收入的因素时,我们
希望控制尽可能多的因素,如经验与能力。 某些因素,如个人能力,是不可观测的,会对
因果关系推断构成问题。
计量经济学导论
的概念
计量经济学导论
7
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政策评估或经济理论检验:x→y 教育水平 →工资率 利率 →GDP 种植补贴 →农业产出 孕期妇女饥荒经历 →婴儿长期健康 货币发行量→物价水平 限购→房价 扶贫→脱贫
计量经济学导论
8
为何需要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中鲜见实验数据: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例外 经济学需使用非实验或观测数据进行推断 重要的是将经济理论应用于真实世界数据
y=花在犯罪活动上的小时数 x1=从事犯罪活动每小时的“工资” x2=合法就业的小时工资 x3=犯罪或就业之外的收入 x4=犯罪被抓住的概率 x5=犯罪被抓后,被证明有罪的概率 x6=被证明有罪后预期的宣判 x7=年龄
计量经济学导论
12
例1.2 工作培训与工人的生产力
wage=f(educ, exper, training)
计量经济学导论
5
第二篇: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
第十章 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回归分析 第十一章 OLS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其他问题 第十二章 时间序列回归中的序列相关和异方
差
计量经济学导论
6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 经验分析的步骤 1.3 经济数据的结构 1.4 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
但建立因果关系是相当困难的。
计量经济学导论
25
例 1.3 化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对每个地块施用不同数量的化肥,然后测量各
自产出,我们获得一个截面数据集合。运用统 计方法去测量产出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这是否是测量两者关系的一个好实验。
计量经济学导论
26
例 1.4 教育回报的测量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表明,接受更多教育的人挣得越多。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将方程写成如下: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 第二章 简单回归模型 第三章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 第四章 多元回归分析:推断 第五章 多元回归分析:OLS的渐近性 第六章 多元回归分析:深入专题 第七章 含有定性信息的多元回归分析:二值变量 第八章 异方差性 第九章 模型设定和数据问题的深入探讨
计量经济学导论-计量经济学的性质和经济数据
计量经济学导论
计量经济学导论
课程大纲
第一篇 横截面数据分析(第2-9章) 第二篇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第10-12章) 第三篇 面板数据分析 (第13-14章) 第四篇 高深专题讨论:内生性问题及其解决
办法
计量经济学导论
4
第一篇:横截面数据分析
面板数据的优越性: ✓ 控制观测单位某些观测不到的特征 ✓ 研究决策行为或结果中的滞后性
计量经济学导论
23
计量经济学导论
24
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及保持其他条 件不变的概念
建立变量之间的某种联系并不足够,我们需要考 虑的是变量间的因果效应/关系。
如果我们能控制足够多的其他因素,其他条件不 变下的关系可以视为因果关系。
(1.2)
wage为小时工资, educ为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 exper为工作年数, training为花在工作培训上的周数
计量经济学导论
13
例1.3:制度与经济发展
y=f(institution, K, L) 如何衡量制度: Acemoglu(2001)产权保护 方颖、赵扬(2011):产权保护 董志强(2012):营商环境
10
1.2 经济计量分析的步骤
构造规范的经济模型: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将经济模型转变为计量模型:
确定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 计量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数据集 关键变量 检验方法 模型的内生性检验及其解决
计量经济学导论
11
例子1.1 贝克尔91968)的犯罪经济模型
yf(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
计量经济学导论
9
为何需要计量经济学
实证分析使用数据检验一个理论或某种关系
关于政策变化的效果,理论上并不明确,可以应用计 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之。 我国FDI是否存在溢出效应? 种植补贴是否增加农业产出? 调低利率是否增加总产出? 征收燃油税能否减少污染物排放? 工会组织能否保护工人权益?
计量经济学导论
28
例1.5 执法对城市犯罪活动的影响
更多警察出现在街上会制止犯罪吗? 两种表述: ✓ 随机选择一个城市并增加10名警察,犯罪率会
下降多少? ✓ 如果两个城市各方面都相同,只是A市比B市
多10各警察,两个城市 犯罪率有多大差异? 因果关系推断中潜在的问题:犯罪率高的城市
计量经济学导论
16
计量经济学导论
17
计量经济学导论
18
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对一个体的一个或几个变量不同时间进 行观测:股票价格、货币供应、消费者价格指数、 GDP等.
时间序列数据并非随机抽样,存在时序相关或自相关 问题:时间趋势或季节性
计量经济学导论
19
计量经济学导论
20
混合截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