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精品文档]
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挑战、对策
![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挑战、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64e4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a.png)
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挑战、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外部认可度不断增加,中国已经从世界第一贫穷国家转化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有望在本世纪实现和平崛起。
中国正面临着机遇、挑战和对策。
首先是机遇。
随着中国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全球经济合作,及在国际政治、安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比如,中国可以在多边机制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树立和平发展的典范;可以在全球合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国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利用国际容许的空间,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等等。
其次是挑战。
未来,中国和平崛起仍将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内部挑战,这包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挑战。
经济方面,中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政治方面,国家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方面,存在着家庭负担压力过大、社会保障制度欠缺和人口变化下行的问题。
此外,在现有的国际外交关系构建和政治稳定情况下,外部也会给中国带来或大或小的挑战。
最后是对策。
一是构建一个公正合理、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国际秩序,提高国家事务处理和政策制定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发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多边主义,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三是完善矛盾管理机制,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主持国际事务的和睦发展;四是深入推进全球发展议题,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为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贡献力量;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全球治理新机制,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总之,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时刻,中国应当积极把握机遇,开拓创新,解决挑战,采取有力对策,积极推进治理,努力提升国家影响力,推动和平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93c7ad403d8ce2f0166238e.png)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一、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从挑战方面看: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
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通货紧缩、投资不足和失业压力则是短期要解决的问题。
从两个方面看,非注意新经济不可。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压力。
我们的自然资源总数还可以,但人均拥有量就少得可怜,而且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高。
优势是有大量的劳动力。
要靠体制和改革、教育、科技来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
解决这些长期面临的问题,新经济带来了机会。
从短期看,目前中国面临着传统经济结构调整的极大困难。
从中国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抓住新经济,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原有经济结构调整怎么也解决不了的。
中国目前的状况使我们没有理由对新经济不加以重视,里面可能包含的机会,要去抓,要是不抓肯定会错过某种机遇的。
第五、因特网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因特网经济虽然目前刚起步,但有战略性意义。
第一个意义,新经济不单单是网络经济,关键是网络里流的什么东西,它可以扩大知识的扩散,这一点对中国非常重要。
[精品]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精品]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03fb00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c.png)
[精品]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在当今国际形势下,面临着日益增多的机遇和挑战。
从风险投资到国际贸易,国家层面/企业层面所面临的难题可以把国家有效地融入全球经济进程。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要应对的机遇和挑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要有效地利用贸易和投资机遇。
贸易扩大可能会涉及到双边/多边谈判,并有可能带来许多贸易障碍。
同时,中国应该更加重视投资和跨境投资,加强全球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并试图改善外国投资者、外资企业在中国运营和投资环境,促进外资投资。
其次,中国还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
过去几十年来,快速增长导致中国的双重收入状况加剧,特别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耗费太多资源勇猛发展环境,使得要求进行资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不可避免。
同时,中国将继续关注地区发展和贫困国家的支持问题,并努力加强农村和城市双融合发展。
第三,中国还面临着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挑战。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安全风险增加,能源分配变得复杂,金融风险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1所扰乱。
因此,中国要积极落实国防政策,确保其安全发展,并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友好的海外投资环境。
最后,中国必须打好坚实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支撑,确保财政健康,而当今国际形势中应当涉及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更多的可持续性、长远性,增加经济灵活性,避免外部经济与货币危机的发生。
总的来说,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其中既包括机遇,如利用贸易和投资机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也包括挑战,如应对财政及货币政策支撑、较大的技术创新投资等。
只有通过努力,中国才能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有效地利用机遇,克服挑战,推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尽快可持续。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d989c5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1.png)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外交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愈发频繁。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分析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挑战与机遇,并分别进行探讨。
一、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挑战1.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利益冲突,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
中国外交需要在这种格局下保持战略定力,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2.国际规则体系的变革全球化时代,国际规则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传统的国际秩序正在受到挑战,新兴国家和地区性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外交需要适应这种变革,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改革,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和话语权。
3.疫情和全球治理全球化时代,疫情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挑战。
疫情暴发导致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国际社会对治理体系的构建和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外交需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和其他全球性挑战。
4.贸易摩擦和经济合作全球化时代,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中国外交需要在经济合作中保持战略定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在贸易摩擦中保持理性和克制。
二、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机遇1.多边合作框架的加强全球化时代,多边合作框架成为国际社会合作的重要形式。
中国外交可以通过参与多边合作,提升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推动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2.文化交流和软实力的提升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外交可以通过软实力的提升,增强国家形象和影响力,为国际合作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国际组织的参与和改革全球化时代,国际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外交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规则的形成和实施,为国际合作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发展中的合作和共赢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关系的挑战与机遇
![中美关系的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a7924f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b.png)
中美关系: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美关系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中国如何在挑战和机遇中把握自己的角色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美关系的挑战。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和恐惧感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但是一些政治和战略问题仍然存在分歧和争议。
例如,贸易问题、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都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话题。
此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和打压也使得两国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然而,挑战中也存在着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与美国的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例如,在贸易领域,中美两国可以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在科技领域,中美两国可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全球科技进步。
此外,中国也需要面对一些自身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需要加强自身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以应对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国内民主和人权建设,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最后,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疾病等。
综上所述,中美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
尽管存在许多挑战和分歧,但是机遇同样存在。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以实现自身的崛起和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需要加强与美国的沟通和协商,以建立更加稳定和互信的关系。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最后,中国需要加强自身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总之,中美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
只有通过合作和对话,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96e16038650e52ea551898cd.png)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期各国新闻主版头条都用很大的篇幅去渲染报道一件事那就是近期举世关注的“习奥庄园会晤”,本次的中美交流应该说在一定程度是打破了两国固有的外交模式,采用一种更为亲密的外交手段来展现两国的密切程度,这也是中美建交四十年中的首次。
当然中美关系的密切对于当今世界多极格局的影响也十分微妙。
中美两个大国打破常规,也反映出当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但是我国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当今世界都是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纵观国际风云,无非都是各国对利益的角逐,世界多极格局虽然注定了其发展的模式的不同但是对即时战略的调整也基本大同小异。
以美国,俄罗斯,欧盟,三国来说美国在近段时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重返亚太的议案,并多次参与并插手亚太事务,似乎有将亚太转变为美国新战场产的趋势;俄罗斯也不甘寂寞,积极寻求国际盟友,并高调反对北约东扩,积极发展军备,大理改革内政,重振当年苏联雄风;欧盟在近段时期日子很不好过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有爆发了以希腊为主源地的次贷危机。
欧元区岌岌可危,所以欧盟及时调整战略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发展貌似,希望通过此来振兴经济,所以尽力与亚太拉好关系。
其实三个大国三个利益考量其实归结到底我认为都出在了经济和安全层面,美国之所以重返亚太是因为在经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接触性战争后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滞后,同时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急需要搭乘一架马车来带动,而亚太近年来因为远离战火,同时也因为是新兴经济体所以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中国经济总量也赶超日本并直逼美国,而且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在国际经济中也占了很大比重,成为了最有发展潜力的组织。
当然美国不会做事亚太的发展但是也不会回避亚太的发展于是先后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战略在平衡战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帮助其发展经济的同时防范中俄崛起,危及美国地位。
当然美国最大的敌人就是俄罗斯,虽然俄罗斯依然雄风不再但是其从在的反战潜力还是巨大的,美国为防范俄罗斯于是极力推动北约东扩,其目的直至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不惜代价发展军备并制造国际影响力,在其背后主要是想摆脱美国的制约,时期经济发展有更好的环境,同时俄罗斯也频频向中国示好想联合中国反制美国,重拾国民信心。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4964ae9aeaad1f346933f49.png)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上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疑虑。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走有中国特色的富国强民之路。
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也有挑战。
一、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1、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方向积极变化。
由于国际力量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已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从两极走向一超多级;国际上遏制冲突和战争的和平力量将继续发展壮大,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种冲突和战争,其规模、目标、强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进一步增强。
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中国目前也没有明显的、直接全面的军事威胁。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改革30多年以来,各方面实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趋利避害,赶上发达国家。
中国国内并没有完成市场化进程,经济却可以保持高速增长。
这正是因为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受益。
中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和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稳定发展的道路。
3、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和平发展的优势。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尚未完全开发,人才的素质较高而且使用成本较低。
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执政能力和动员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带来政局稳定、民族团结。
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度支持。
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增强了13亿人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支持。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8f50eeb41a37f111f1855b4f.png)
课程论文(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论文题目: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面临的外交新挑战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刘觅知班级:车辆112学号:1107070218姓名:XXXX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随着2009年9月15日雷曼公司倒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
倾刻间,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同时陷入大衰退。
2010年的国际主要矛盾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这几大国的关系在不断的演变,不过当前国际总形势正在逐步向好,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虽然如此,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十分严峻,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
一、当前大国关系战略环境的新特点首先,国际权势“多极化”和“均衡化”同步进行的基本态势将持续。
国际力量格局正加速从传统的以美欧为中心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美国单极独霸图谋已严重受阻,垄断国际事务的难度继续增加。
但同时,奥巴马政府着手内政外交的“变革”,努力维护“美国第一”的地位。
从综合实力,尤其是国际机制的制定权和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方面分析,美国仍在可预见的将来处于“超强”及“首要”地位。
欧洲、日本等一些传统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同时还面临生产效率下降、人口结构老化等长期困扰,但也力图通过加快各自经济结构转型步伐,推进区域整合和跨区域的合作,争取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竞争优势,在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中保持其影响力。
而中、印、巴等新兴大国则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各自在新一轮国际机制改革及创制中的话语权,力争使其制度化。
总之,未来5至10年内,国际力量多极化、均衡化的步伐将有所加快,但“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还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同时,多强之间相对优势地位的竞争也将成为国际权势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
其次,应对全球问题挑战的迫切需要以及全球治理的“两重性”凸显了大国之间“合作竞争”的关系特征。
一方面,包括金融危机、核扩散、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全球问题日益严峻,强化了主要大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利益纽带,提高了大国合作应对的紧迫感,协调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导面。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fce2528584868762caaed5ac.png)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摘要:当代国际关系千变万化,形式复杂,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中国如何在嬗变的国际关系中左右逢源,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崛起,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当代国际关系脱胎于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从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当今国际社会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军事新秩序,但屡屡受挫。
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中国和平崛起的策略受到了严重制约。
只有分析清楚国际关系特点,把握国际关系内在规律,才能把握机遇赢得挑战.当代国际关系特点(一)经济领域特点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是经济领域最显著的特征,也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如约翰·H所说:“除非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变成一个大市场,而发达国家掌有的雄厚资本与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全球经济运行规则,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将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破坏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
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更多的机遇,但因其实力弱小,处于被动、无权的地位,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且南北冲突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在南方国家在经济领域快速发展已成事实时,北方国家感到自己的经济主导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将南方国家当成势不两立的主要竞争对手。
经济发展良好的亚太地区,就因此成为了南北经济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以中国为例,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受到的巨大阻碍以及“特保条例”的签订,说明一方面发达国家垂涎中国的广阔市场,同时又惧怕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因此他们极力阻碍中国贸易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大国之间对资源、技术、人才、市场、战略要地和地区战略主导权的争夺空前激烈。
总的来说:伴随着两极格局终结,国际关系出现大调整,东西南北关系呈现新特点,其中南北经济矛盾更加突出,南南合作集团化趋势加强,呈现合作内容多样化和合作伙伴多元化的特征,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_______论文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_______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81f5c9a1c7aa00b42acb00.png)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如何如应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外交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由此看来,中国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点: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
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
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
也就是说中国孤军奋展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然而中国所遭受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进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也在明显增多。
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
中东、中亚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周边外交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周边外交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41df4d5d15abe23482f4daf.png)
中国周边外交的机遇与挑战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周边交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外交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21世纪头20年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新时期总体外交布局是把大国外交作为关键,周边外交作为首要。
其中,周边外交以其重要性被放置在首要地位。
这对我国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各种扑面而来的挑战。
机遇:国际环境缓和,中国自身实力增强,经济合作的顺利开展为周边外交创造机遇。
首先,国际形势缓和为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新兴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力量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更加密切和深化。
受金融危机影响,周边国家为了摆脱困境更加依赖于和中国合作,扩大贸易以摆脱困境。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在增强投资者信心和促进亚太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从根本上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再次,中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不断加强。
作为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陆上邻国最多、边界问题最复杂的中国.顺利解决了边界问题。
挑战: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是大国之间博弈的重要区域。
近年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东移。
中国周边的外交环境日趋受到挑战。
首先,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环境既复杂又有难度。
中国周边地区人口密集、社会制度各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造成了该地区安全环境的复杂性。
其次.中国威胁论危害中国形象,增加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为中国开展周边外交造成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的周边外交。
最后,从大国关系上看,美国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战略威胁最大的国家。
美国一直把中国当做其在称霸全球过程中潜在的威胁和竞争对手。
总的来说,无论机遇与挑战,最主要的是中国自身实力的上升和周边环境的改善。
总体上说.当前中国周边外交机遇大于挑战!。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1]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1]](https://img.taocdn.com/s3/m/666df6d584254b35eefd3462.png)
摘要21世纪,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世界各国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各领域展开新的一轮博弈。
大国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21世纪,加入了世贸组织的中国,也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很值得我们的思考。
世界上最先发展工业的国家,早已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发达国家间利用他们的各方面优势,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弱小国家,试图利用各种手段遏制在蓬勃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
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
我国幅员辽阔,与众多的国家接壤,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在“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我国海外权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创造竞争新优势。
这一切,都对中国下一阶段的外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形势博弈外交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
2011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以“十一五”取得的成就鼓舞人,以“十二五”新的历史使命激励人,引导大学生投身到实现“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上来,把思想统一到对党的高度信任和认同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来。
一、当前大国关系势当今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将来打不起来,国际局势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总体的和平与稳定。
大国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关系处于“动态”之中,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局部动荡难以避免,世界并不太平。
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这是对当今国际形势状况的一种精当概括。
大国关系的深刻的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国关系的深刻的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d80cf905f12d2af90242e6fb.png)
大国关系的深刻的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俄、法、美、日等国先后经历大选,纷纷开启重要的政治变革时期,均着眼未来加紧谋篇布局,深入调整内外政策,牵动大国关系调整演变。
普京第三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推进大复。
兴战略。
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总体延续既有内外政策路线。
俄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但在政治安全方面矛盾上升。
俄对美煽动俄国内反对派抗议示威予以强硬回应。
俄欧关系因欧方干预俄大选一度受损。
欧方对美国在欧债危机中袖手旁观、美媒体和信用评级机构火上浇油心存不满。
不过,欧美关系基础依然深厚,双方在中东、亚太等地区问题上相互呼应,加强配合。
新兴国家合作稳步推进。
金砖国家领导人将于2013年3月在南非举行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
沙特、土耳其、印尼、墨西哥、阿根廷等新兴国家在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作用上升。
我国同其他主要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
中俄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已进入互为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
中美领导人就共同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
我国积极支持欧洲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努力,中欧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
中日关系因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陷入低谷。
需要注意的是,美、日等国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焦虑感显著上升,在继续同我国合作的同时,明显加大对我国的防范和牵制力度,企图抹黑中国形象,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我们要对其损害我国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同时尽可能保持同美、日关系总体稳定,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由于国内困境和实力相对下降,美国正在进行“宏观收缩、局部扩张”的战略调整。
这其中尽管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但无论是“战略东移”还是“重返亚洲”,我国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根本逆转。
综观世界,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
第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制约霸权主义因素在增加,我国能够继续赢得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及中国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d8fcd780eb6294dd886cca.png)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
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
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f0b6ca3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7.png)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
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一、当今世界形势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
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
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
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9805dccb89eb172ded63b73e.png)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经济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但世界经济依然在继续调整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不仅充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甚至成为西方解危脱困和解决问题的借助对象。
如二十国峰会地位的凸显,也反映了这一变化。
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碰撞,令国与国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为应对这种局面,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各大国都在对外战略和政策方面做出新的调整。
比如美国主办G20金融峰会;为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采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更注重推动多边外交。
而其它各大国鉴于这些变化,也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
如英国继日本之后,也提出了要与美国建立“不盲从的”同盟关系。
这些对外战略的调整,无疑为世界局势增加新的变数。
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当前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成为考验中国外交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在这些背景下,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
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舞台上也有不俗表现。
但是,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
“中国威胁论”不断出现。
一些大国对我国明显的战略敌意和恶意中伤,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
如近期南海主权争端表面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便是重要原因。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08e2318702020740bf1e9b43.png)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国关系”一词,各国有着不同的解释。
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尽管莫衷一是,毫无疑问的是,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是世界格局的主要构成和推动力量。
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大国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调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由于苏联解体,两极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
其他力量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日益彰显。
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同志如是说:“世界政治日益多极化… …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现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如何时候更要分散。
”;2、美国在大国关系中地位突出。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仅拥有着超强的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且始终坚持推行单极战略。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1、在世界格局中,中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呈相对衰落之势,但它们在国际格局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仍具有较大的优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开始联合遏制中国崛起。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修昔底德陷阱”;2、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国际经济低迷。
然而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机遇往往和挑战相伴相生。
尽管当前中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同样的,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
1、大国关系稳定发展。
西方大国加强了合作、协调,中国和西方大国的关系都有着明显的进展,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更是得到了新的提升;2、美国虽加强了对华的遏制,但也提升了与华合作,而且合作是主要方面。
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始终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而这就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面临的机遇合作方面观点
![中国面临的机遇合作方面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c30e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0.png)
中国面临的机遇合作方面观点
中国近年来的崛起和发展,为世界带来了众多机遇和挑战。
在面临全球化的浪潮和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机遇与合作方面如下:
一、与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优势。
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各国间的互利共赢和合作发展。
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改革。
中国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方面的立场为世界所认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改革,有利于加强国际规则和秩序,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进步。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提供了诸多的技术和创新成果。
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将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全球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和发展。
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区域合作和发展,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文交流,有利于促进区域和平与繁荣,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总之,中国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国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1071d2dea58da0116c174967.png)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外交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经济增长大国关系外交挑战随着2009年9月15日雷曼公司倒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
倾刻间,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同时陷入大衰退。
2010年的国际主要矛盾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这几大国的关系在不断的演变,不过当前国际总形势正在逐步向好,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虽然如此,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十分严峻,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
一、当前大国关系:正如有关学者表示的那样:在大国关系方面: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都不想做老二,日本虽然被挤到老三的位置,但日本也不愿意作老二,而中国则不愿意作老大。
下面将通过分析我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一一讲述个人对当前大国关系的看法和观点:1、中美关系——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中美关系将会是矛盾重重的一年,用老话题来讲就是既斗争又合作。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是现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上有很大的分量。
美国在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协调的同时,也在遏制着中国的发展,因为美国认定了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
美国勾画了最清晰的战略任务:防御中国,围堵中国,遏制中国。
而中美之间又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相互对立相互依赖,例如美国国债,中国制造、哥本哈根会议,阿富汗动乱,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台湾、马六甲海峡、缅甸和巴基斯坦组成的C型包围圈……所以如今的中美关系是历史以来中国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
2、中俄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与中国形成了准同盟关系,中俄在上合组织,东亚、中东,乃至全球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所以美国想方设法要离间中俄关系,2009年美国放出G2风声,试图拉拢中国,共管世界,就是最好的证据。
但是美俄与中美关系一样,是不可调和的战略竞争关系。
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就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98907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1.png)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诸多机遇当前,我们必须牢牢握住,在挑战面前,我们也绝不退缩。
在外交战略上,我们必须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不结盟,坚持和平发展,鲜明地传达出我们友好合作的愿望,以外交促进交流,以交流贯彻合作,方可大展宏图。
1、国际事务,坚持中国的“大外交”战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从政治外交转变为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外交,其目的一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服务,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逐渐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阶段,而到十八大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完善的外交布局,这就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个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变化的需要,或调整各板块的排序,或深化布局内涵,或创新布局内容,从而使中国外交布局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2、国内,中国的全方面深化改革,提升综合国力。
在政治上,首先要坚持多极化,开展多变外交,要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组织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虽然在价值取向上会存在很多不同意见,但是为了共同利益,做到求同存异,努力与他们合作互助,促进和平进程;其次在安全领域,做到不挑衅不主动,也就是在没有触犯到本国最终利益时不主动挑起战争,努力维护和平;再次就是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抵御外部政治风险,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自己,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
而在经济上,首先,以此用来发展经济;其次要进一步推进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实现更长远的发展;2、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当下的中国,既面临着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外部发展环境的挑战,同时又必须面对一系列安全挑战,尤其是由中国崛起而引发的守成大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因反应过度而导致的同中国的安全利益矛盾和潜在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国关系”一词,各国有着不同的解释。
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尽管莫衷一是,毫无疑问的是,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是世界格局的主要构成和推动力量。
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大国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调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由于苏联解体,两极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
其他力量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日益彰显。
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同志如是说:“世界政治日益多极化… …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现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如何时候更要分散。
”;
2、美国在大国关系中地位突出。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仅拥有着超强的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且始终坚持推行单极战略。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1、在世界格局中,中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呈相对衰落之势,但它们在国际格局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仍具有较大的优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开始联合遏制中国崛起。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修昔底德陷阱”;
2、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国际经济低迷。
然而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
机遇往往和挑战相伴相生。
尽管当前中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同样的,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
1、大国关系稳定发展。
西方大国加强了合作、协调,中国和西方大国的关系都有着明显的进展,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更是得到了新的提升;
2、美国虽加强了对华的遏制,但也提升了与华合作,而且合作是主要方面。
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始终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而这就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所以,美国在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的同时,又同中国建立了亚太事务磋商机制,加强了与中国的磋商、合作和协调。
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大国关系对于我国而言仍是机遇大于挑战的,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所以我们必须为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应对准备。
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战略回旋空间不断扩大,我国维护、拓展国家利益的力度必然进一步加大,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度、力度将进一步增强,拓展利益的领域、地域都会不断拓宽。
由于我国在陆域、海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冲突,要维护好这些利益,必然会与相关国家发生矛盾甚至冲突。
这就要求我国在维护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善于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手段,既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又避免因领土、海域冲突影响到国家发展大局。
比如,在市场的拓展、资源能源的拓展、国际话语权、定价权的拓展等等方面,对于双边而言可能是互利互赢的,而对于第三方而言,则可能不一定是互利互赢的,由此也可能产生冲突,对此必须努力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消除一些西方国家的焦虑和疑虑。
2、随着中国国力上升,国际国内对中国的期待都在提高,但是两者的目标不同,认知也不同。
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一些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最大的贸易国,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而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经是大国、是强国。
国际观察人士在观察中国时,更多的时候不是看人均,而是看总体,所以国际上有一些国家和人士认为,中国不能与发展中国家看齐,必须承担大国责任,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在对外战略上,中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须接受国际的监督。
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期望国家在国际社会有更大作为,赢得更多的尊重,在国际社会有更大的话语权,要更加坚决地维护、拓展自己的利益,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强国的风范。
中国对外战略必须平衡国际国内期待上的落差,既在一定程度消弭国际的负面声音,维护国际良好形象,又能够防止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保持国内稳定。
3、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各领域影响力显著上升。
中国产品、中国投资、中国市场、中国声音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差不多影响着世界每一个家庭生活。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中国投资的诱惑力,日益震撼世界。
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
在经济领域,要求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关税、汇率、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在进出口配额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外贸经营权管理、对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海关管理、外汇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进出口商品原产地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宽松的政策,有些更加甚至要求中国放弃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承担发达国家一样的义务。
在政治上,要求中国政府在维护国际安
全、承担联合国会费等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有节奏地逐步增加自身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比如,在气候谈判、多哈谈判等问题上,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更多的支持,在联合国发挥更加主动、更为积极的作用。
同时,又要坚持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立场,顶住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在气候谈判、多哈谈判等涉及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利益的谈判中,坚守发展中国家立场,有节制地履行、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