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
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强调纪实性和真实感,追求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风格独特而真实,对于当时的电影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强调真实性和纪实性。
这种电影风格通过真实的拍摄手法、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角色,力图将电影还原为真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对于当时的意大利电影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与传统的商业电影不同,更注重真实感和纪实性。
通过真实的表达方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呈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追求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
在电影中,导演通常采用真实的拍摄手法,如手持摄影机、长镜头等,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同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也强调自然光线的运用,避免使用过多的灯光和特效,以保持电影的真实感。
这种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容易与电影中的角色和故事产生共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注重对细节的关注。
在电影中,导演经常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深层含义。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电影更加细腻和真实,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电影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强调人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
这种电影风格通常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以批判的眼光探讨社会现实。
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描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普通人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原因。
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以真实性、纪实性、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人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为特点。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艺术运动,它在战后的意大利社会中应运而生,并对全球电影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从其主题选择、叙事手法、镜头语言、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主题选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题往往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尤其是战争和战后社会问题。
电影创作者们以真实的社会事件为背景,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揭示社会矛盾。
这种主题选择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三、叙事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手法上强调真实性和自然性。
创作者们往往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以时间顺序呈现故事情节,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他们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常常采用多线索叙事手法,通过不同线索的交织来展现复杂的社会现象。
四、镜头语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镜头语言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创作者们善于运用自然光和实景拍摄,以展现真实的画面效果。
同时,他们注重运用长镜头和跟镜头等手法,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发展。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常常运用手持摄影等拍摄方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五、演员表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演员表演具有自然、真实的风格。
演员们往往以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角色,不追求夸张的表演方式。
这种表演风格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情感。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演员与角色的融合,使演员成为角色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扮演角色。
六、总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主题选择、叙事手法、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等方面。
这种艺术形式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以真实的社会事件为背景,通过线性和多线索的叙事手法展现故事情节。
在镜头语言上,新现实主义电影注重运用自然光和实景拍摄,以及长镜头和跟镜头等手法。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的特点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的特点
1、记录性。
以新闻报导的方式再现艺术性。
2、实景拍摄,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的空间中进行拍摄。
3、长镜头的运用,突出电影的形式与风格,尊重客观的自然性同时消除导演的主观性。
4、演员的运用,职业赏与非职业演员的混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如在《偷自行车的人》中就是用真实的失业工人做男主角。
这种演员混用、巧妙结合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了影片故事的绝妙真实。
很多拍摄都是基于生活的真实情景完成的。
5、强烈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物,特别是失业工人。
失业工人的悲惨生活。
如在《偷自行车的人》中就是用真实的失业工人做男主角。
6、结构形式要求从素材本身中产生结构,结构简单、鲜明、直观、清新、自然、充实,如《罗马假日》。
7、运用大量的方言。
意大利大多数群众使用的都是方言,在电影中运用方言,将话语权交还给民众。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流派,在20世纪中叶的欧洲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人文关怀,成为了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电影文化现象。
本文旨在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通过对其内涵的探讨,展现其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
二、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内涵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后兴起的电影流派,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探索和表现。
在主题上,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创作素材,以真实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为背景,反映了二战后意大利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在表现手法上,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自然、真实、朴素的风格,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三、艺术特征分析1. 真实性和自然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
电影中的场景、人物、情节都是基于真实事件和人物进行创作的,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表现手法上追求自然、朴素的风格,尽可能地减少表演痕迹和艺术夸张,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为创作宗旨,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电影中的主人公往往是普通人物,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这些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3. 多样化的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电影中的情节往往以非线性的方式进行展开,通过插叙、倒叙等手法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情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叙事结构使得故事更加紧凑、丰富和有层次感,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实例分析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这部电影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电影以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不公。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为全球电影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包括其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画面表现和声音处理等方面。
二、题材选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主要围绕社会现实,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创作基础。
电影创作者们深入到社会底层,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以真实的生活为蓝本,呈现出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
这种题材选择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叙事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以自然、真实为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还原。
电影创作者们摒弃了传统电影的戏剧化叙事手法,采用更为自然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上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对人物行为、环境背景等细节的刻画,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画面表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画面表现以自然、朴实为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电影创作者们注重现场拍摄,追求自然的光线效果和现场的质感,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
同时,他们善于运用长镜头和近景等手法,让观众感受到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注重运用象征性的画面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
五、声音处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声音处理也是其艺术特征之一。
创作者们注重环境音效的真实再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环境的气氛和人物的互动。
同时,他们善于运用配乐来表现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变,化通过与画面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六、总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为全球电影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其以社会现实为题材选择、以自然真实的叙事风格、朴实自然的画面表现以及真实的环境音效和配乐等艺术手法,使得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种艺术特征不仅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创作上具有独特性,也使得其成为了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作为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在影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新现实主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新方向。
本文旨在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以期对这一电影流派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现实主义题材选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强调真实性和社会性。
影片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主要角色,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选择,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强调自然主义。
影片中的画面、音效、剪辑等元素都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现实生活的原貌。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这种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四、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揭示社会问题上,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影片往往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遭遇,揭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战争创伤、社会不公等,都通过新现实主义电影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和反思。
五、多样化的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影片往往采用多线索、多角度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展现事件的全貌。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情节的紧凑性和节奏感,使得影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能保持观众的观影兴趣。
六、情感的真实表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情感表达上,强调真实。
影片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通过角色的情感表达来传递影片的情感内涵。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情感的细腻处理,使得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七、结论综上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现实主义题材选择、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多样化的叙事结构以及情感的真实表达等方面。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是20世纪后期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电影创作风格,它突破了传统电影叙事方式,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色。
本文将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风格特点及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兴起与1940年代末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意大利社会政治环境和电影市场状况密切相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国内政治动荡,社会变革,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电影工业也经历了一段繁荣期,吸引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制作人与导演,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风格特点1. 纪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纪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闻名于世。
它善于以细腻的观察和描绘来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经历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诸多问题。
作品《自行车骗子》通过描述一个贫穷的工人寻找丢失自行车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战后意大利社会阶级分化与生存困境。
2. 真实而清晰的画面语言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拍摄手法强调真实而清晰的画面语言。
导演常常通过长镜头来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日常细节,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和矛盾。
这种清晰而真实的画面语言,使观众深刻认识到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3. 突破传统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崇尚突破传统叙事结构,拒绝传统的虚构故事和完美结局,更注重表现生活本身的真实面貌和复杂性。
这种突破传统叙事结构的风格,让观众对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共鸣。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对世界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启发了世界各国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兴起,启发了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许多电影人纷纷受到其影响,积极探索表现现实生活的新方式。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二战后欧洲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艺术革新。
它不仅在电影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影响了其他艺术形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新现实主义的背景、主题、叙事风格、视觉风格等,浅析其艺术特征。
二、背景与主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于二战后的艰难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
新现实主义电影以此为背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电影主题多涉及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战争创伤等,旨在反映现实,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三、叙事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风格朴实无华,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现实。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多以普通人为基础,通过平凡的视角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
在叙事结构上,新现实主义电影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通过多线索、多角度的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四、视觉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视觉风格以纪实性为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在拍摄过程中,新现实主义电影往往采用实景拍摄,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
同时,电影画面简洁明了,不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而是通过真实的画面展现生活的原貌。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营造氛围和情感。
五、艺术特征总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的生活,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基础;二是叙事风格朴实无华,注重细节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三是视觉风格以纪实性为主,追求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画面。
这些艺术特征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六、结语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它的出现不仅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还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中汲取灵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用真实的视角和朴实的叙事方式来展现生活的原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声音的纪实美学特点分析——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
2021/3上文艺直通车视听艺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声音的纪实美学特点分析———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阴王晓摘要:《偷自行车的人》诞生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巅峰时期。
影片采用加入环境音、使用画外音、画面与音乐配合、以乐乐衬哀情、对白内容生活化、音效结合对白等多种纪实方式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增强观众的临场感、代入感,提升了影片的写实性,在视听方面展现出新现实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在电影艺术中的美学价值。
这种用声音的纪实美学来表现新现实主义的手法,由于其创新性和普适性,也被中国新一代导演继承发扬。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电影声音写实性纪实美学新现实主义运动巅峰———电影产生背景纪实是“一种特殊的记录形态”,电影的纪实性是同电影的产生共生的。
“电影的纪实观念应当说与电影的开始共生,早期电影的制作者凭直觉所理解的电影特性,就是它的纪录功能与写实性质。
”纪实手法之所以能成为电影传统,是因为卢米埃尔兄弟第一部“活动电影”使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记录周围环境、人物的变换,这些纪实影像显现出电影与生俱来的纪录的本性。
1945年,以巴赞和克拉考尔等为代表的“写实派”,认为影像艺术的本质就是可以将事物“木乃伊化地保存下来”,强调对客观影像的复刻。
早期电影研究中的“写实派”,将“纪实”作为电影的主要美学特征进行理论研究,得出“电影是纪实的产物”论断。
随着电影类型日益多元化,纪实电影不但要拍摄真人真事,而且还要赋予真人真事以运动发展的意义,使人的活动具有一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逼真性,成为对“外在真实”的无限趋近,“电影纪实性”成为“纪实电影”最主要的特性。
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意大利人民陷入艰苦的生存境地。
电影行业也难逃一劫,大量电影制片厂被摧毁,大批创作人员流失,更没有流动的资金和完善的设备。
因此,“把摄影机扛到街上去”“在日常中发掘故事”“运用非职业演员”成为电影行业创作者的应急措施。
德西卡曾说:“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想把意大利电影中的老故事抛得远远的,把摄影机放在现实生活之中。
浅谈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
消失的电影——浅谈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xx08广编2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电影流派,这段时期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阶段的电影无论在拍摄的技术领域还是在剧本的创作领域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方式和别具一格的手法。
生活的再现对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来说,他们的重要目的就是努力地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
这样的真实性在影片的拍摄技巧中得以体现。
再这一阶段,电影表现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浅显和简明,就在这样平民化甚至是民粹主义的情节中表现当时社会最底层群体的生活。
首先,运用没有任何经验的演员,或者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比如在《擦鞋童》中的孩子是在大街上的普通孩子出演,罗西里尼在故事发生的当地拍摄时物色群众演员,在《游击队》的第一个故事中担任主人公的姑娘是在车展上遇到的文盲,这种例子在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比比皆是。
这种违背电影常规的方法并不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所独创的,而在卢米埃尔起,各种现实主义的电影就一直沿用这种方法,意大利的流派只是充分肯定和明确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作用正如巴赞所提到的,对明星原则的否定,一视同仁地使用职业演员和临时演员,这才确实是他们的特点,这里重要的是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固定化:他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应当为观众造成先入为主的概念。
这个意义对于表达真实与现实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十分的必须的。
其次,是长镜头的运用和实景的拍摄。
这样的场面调度技巧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严格的要求。
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中,很多人几乎摒弃了蒙太奇,如威斯康蒂。
在著名影片《大地在波动》中,他的镜头往往达到三四分钟,在一个镜头中可以同时自然地展现数个动作。
但是这种长镜头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一个动作,巧妙地打破电影常规,实现了记录性现实主义与审美性现实主义的结合。
抒情与叙事并存。
这些精致的镜头都被融入在电影的现实性中,使其镜头的风格反而消失在电影的叙事中,或者说,与电影的主体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成为了电影艺术史上的一股重要流派。
该风格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1. 现实主义题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社会问题。
影片往往以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展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观众产生共鸣。
2. 纪实性拍摄手法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注重现场感和真实感。
影片中的场景、服装、道具等都力求真实,以还原生活的原貌。
同时,影片的镜头运用和剪辑也更加自然流畅,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3. 人物塑造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影片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发展历程1. 起源与形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起源于二战后的意大利。
当时,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新现实主义电影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 繁荣与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都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成为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对后世的影响1. 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反思,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性拍摄手法和人物塑造等技巧,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第八部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勃兴是西方世界战后最重要的现象。
乔治.萨杜尔综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废墟上兴起,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电影美学革命,继承了电影史上的写实主义传统,把纪实性电影美学观推向了高峰。
●它反映反法西斯斗争以及战后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描写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中、下层阶级,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它在真实、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它的整体审美原则。
●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是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电影美学运动,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电影的走向和格局。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一、产生背景二、发展经过三、风格指征四、代表导演、作品五、消失与影响一、产生背景1、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二战的结束;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结束;社会问题突出,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痛苦与艰难。
“我们常常谈到艺术家对待现实的态度,谈到观众对待影片的态度,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艺术力量的标准,这就是观众对艺术家所描绘的现实生活的态度。
当银幕的情节与人民固有的现实主义思想方法相吻合时,作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这种信任实际上意味着影片在观众中获得了成功。
”(格拉西莫夫)幻灯片62、电影状况本身西里西塔电影城蒙蔽人民的三种电影样式:(1)“政宣片”(2)“白色电话片”(3)“书法派电影”幻灯片73、其他写实主义流派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雷诺阿。
幻灯片8立场态度︱“把摄影机抬到大街上”浓厚的人道主义立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把镜头对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与斗争,反映战后尖锐的社会问题,揭露穷困与失业给底层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我们认为它首先是一个观察世界的道德立场。
后来变成一个审美立场,但它是从道德开始的。
”(罗西里尼)创作内容决定了它的创作风格与美学追求。
以严格的纪实风格反映社会,真正实现“还我普通人”的美学追求。
在新现实主义之前,第一次先锋运动已明显表现出脱离民众的倾向;其后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虽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镜头转向社会底层,大量表现一些社会边缘人群,如《母狗》中的小职员和妓女,《雾码头》中的逃兵和黑手党,《托尼》中的劳工杀人犯,《底层》中的流氓世相等。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期欧洲电影和艺术史上的一种重要流派,其特点鲜明、内容真实、视角贴近人民生活,被誉为当代艺术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它对欧洲和全球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独特之处。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1. 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宗旨,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观察和记录。
这种真实感来自于对普通人的关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和社会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2. 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尽量在影片中减少夸张和表演的成分,注重还原生活本色。
同时,该流派的电影注重在非专业演员中挑选演员,使得演员的表演更具有真实感。
此外,在画面构图、音效和配乐等方面也追求自然、真实的效果。
3. 独特的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结构独特,往往采用多线索、多角度的叙事方式,通过对不同人物、事件的描述,展现社会的多元面貌。
同时,该流派的电影往往以小见大,通过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反映社会的深刻问题。
此外,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情节发展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和期待。
4. 强烈的政治和社会意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较强的政治和社会意识,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反映,传递出对社会公正、人权和民主的追求。
同时,该流派的电影往往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关注弱者、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权益,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论综上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强烈的政治与社会意识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艺术和电影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反思,也推动了欧洲和全球艺术和电影的发展。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
偶然性:
松散的情节; 不连贯的因果关系; 开放式的结尾 上:游击队的六个地点; 下:罗马街头流落,事件
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生\发 展的
日常性:
细微的日常小事 普通人的生活 小人物的基本尊严
六、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为战后电影开拓了新的方向,成为电影史上最
持久\影响最为深远的电影创作倾向和美学思 潮;
培养了一批大师;(从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到费
里尼,安东尼奥尼等)
为战后电影理论与美学思想(特别是巴赞的)提
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料
七、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身局限
(1)片面强调经验的直观,忽视了理性的分析;
(2)不给出路的结局带给电影悲观的情绪;
(3)摄影的平铺直叙降低了电影语言的艺术性。
八、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衰落
社会环境的改变
导演的分化:商业电影
现代电影
意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述 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中。 (二)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看 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上发 表了一篇“新现实主义宣言”的文章。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
是在战后人民大众普遍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特
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争取社会进步,在写真 实理论指导下拍摄的电影。 ——邵牧君
三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1942年——1945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维斯康蒂
的《沉沦》(1942年)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时期 (1945年——1950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年)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时期 (1945—1950)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游击队》(1946)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
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1951)
2,1945-1950年是全盛期。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始,历时6年。
3, 1951-1956为衰落时期。以《屋顶》为结束。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1942—1945)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影片的创作特点:
1,表现抵抗运动,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社会问题
2,将摄影机扛上街头,运用自然光 ,在街头拍摄实景,以达到纪录片的逼真的效果。
3,启用非职业演员,片中除神父和女主人公两个人外,其余都由非职业演员扮演。
C,“书法派”电影。 这些电影与广大民众格格不入。尤其是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更是厌倦了这种电影谎言,普遍要求了解真相,更是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
第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
西柴烈?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
理论家 、剧作家。
? 罗西里尼
罗伯特? 罗西里尼 (1906——1977)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该片是根据一位抵抗运动领导人的口述拍成的,描写意共在战争中抵抗法西斯斗争的故事,被看作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
则(风格)可以归纳为:
1,内容是反映反法西斯斗争或战后
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二战后的意大利残酷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其电影风格紧紧围绕着一个“真”字,电影工作者追求将真实搬到电影中来反映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和社会面貌。
以下是其风格分析:一、电影题材和内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题材大多取材于生活——二战期间平民百姓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战后人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大批的人处于贫穷、饥荒、失业及迷茫恐慌中,残酷的现实就像一把尖利的刀深刻的揭露战争发动者的自私行为和社会的严重不公,具有很强的批判力量和现实意义。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通过描述里奇难得找到一份工作维持全家生计却因为自行车被偷不得不再次失业,为了保住工作里奇作为一个父亲甚至做出偷自行车的行为,这一切都给儿子看在眼里,这让一个父亲多么的羞耻和懊悔,整部影片中一部小小的自行车牵动全家人的生活甚至未来,可见生活之残酷和艰辛。
然而当时有多少家庭就像安东尼奥一样,影片以小见大,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让人心酸又深深的无奈。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关注下层人民生活,表现了电影工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二、叙事方式自然时间的顺序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采取的叙事方式,这是最能够体现真实的,专家称这是“去戏剧化”叙事处理,即情节松散,无因无果,高潮低调化,所以事件不分主次。
这种按时间的顺序并没有记流水账,导演经过取舍和有所侧重反映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安排和状况。
比如电影《偷单车的人》里奇的一天:早上天未亮,里奇和儿子早早就起床了,这反映工人起早贪黑的勤劳工作,接着出门,儿子和躺在床上的妹妹告别,小小关窗的一个动作体现了家人之间的爱。
送了儿子,里奇骑着自行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一切按照时间先后娓娓道来,很自然真实。
自行车被偷之后:里奇追赶小偷、和朋友到市场找单车、里奇和儿子找到小偷、里奇偷单车这一些列围绕单车被偷的情节是节目的高潮,虽然是高潮部分,但是你可以看到这也是在时间发展的基础上叙述的,没有很扣人心弦的刺激画面,镜头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摘要:《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被称为世界电影史上十大不朽影片之一,电影运用实景非专业演员进行拍摄,并用普通的故事展现了二战以后意大利的萧条和底层人民贫困的生活状况,引发人们的思考。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电影真实长镜头前言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意大利,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意电影运动。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因为战后意大利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困境,广大的人民经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伤害并随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痛恨法西斯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所以意大利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从法西斯主义漫长的统治下和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想尽办法的筹集资金和设备来拍电影,展现战后人民贫困的生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1948年由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就是这一个阶段诞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伟大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这个故事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通的新闻报道,在看之前我没有想到以一辆自行车为题材的新闻事件能拍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这部影片的拍摄,正值二战后的全世界,百业待兴,意大利也一样,经济倒退,社会混乱,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重建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点,无数的人失业在家,无所事事,人们为了找到一个工作,往往头破血流。
影片的主人公里奇非常的幸运的,他等了很多天后得到一个——贴海报的工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工作中的要求——必须要有一辆自行车。
妻子玛利亚当掉了自己的嫁妆六条床单,给里奇赎回了以前当掉的自行车,如愿以偿的得到了那份工作,生活好像是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出发。
但不幸的是刚工作的第一天,自行车就被偷走了,他找了几天最后也没有找到,但是丢了自行车就等于丢了工作,最后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准备去偷一辆自行车但被当场抓获,造就了一个悲剧的结尾。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探析——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
126(下)2018.06意大利在经历了“二战”以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崩溃,人民经受着物质的匮乏与精神上的极大伤害,失业、贫穷、犯罪等问题困扰着整个社会。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在痛恨法西斯对民族伤害的同时,也有感于现实社会的严峻形势,于是便借助于电影,用新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的现状与他们的想法,这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潮流出现的最直接的原因。
新现实主义潮流之下的影片多通过朴实、真挚的风格再现真实的残酷生活,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偷自行车的人》正是这股潮流之下最典型的影片。
电影以社会现实为依托,以1948年意大利社会失业问题为背景,由于当时意大利的交通工具极度缺乏,因而丢自行车是很常见的事,影片便借助这一最常见的事展开。
影片不仅表现的内容接近生活,影片的表现手法,包括镜头的运用、演员等都贴近生活,表现客观真实。
正如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所阐述:“《偷自行车的人》当然是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它符合自1946年以来从最优秀的影片中提炼出来的全部原则。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他们毫不避讳地去集中表现大战结束前后,意大利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面对那种混乱的社会现实,为了表现事物的真实面目,突破了以往好莱坞传统电影,表现了传达现实的态度。
电影中运用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突破性地使用长镜头,并按自然时间顺序进行叙事,以各种方式极力地追求纪实,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电影表现体系更加完善丰富。
写实主义在电影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电影的审美特征也具有多样性。
一、新现实主义电影对纪实的追求(一)影片的记录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记录性体现在其取材的真实性,贴近现实生活,在创作中不追求虚构或典型,影片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
影片追求的记录性目的是想更好地表现生活的本来面貌。
《偷自行车的人》便是如此,其展现的就是当时意大利普通人物的生活。
这部影片以意大利社会失业问题为背景,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普通劳动者,费了很大的精力才找到工作,但是上下班必须借助自行车,工作的第一天自己刚赎回的自行车就被偷,故事在追回被人偷去的自行车过程中慢慢展开,主人公贫困无助,又被当成窃贼蒙受羞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摄影片。
他们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一样,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一批批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相继推出,引起了世界电影的关注。
他们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二个民族。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同时,他们还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主要体现在:一、纪录性 -—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
二、实景拍摄——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
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
而在此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正是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的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摘要:《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被称为世界电影史上十大不朽影片之一,电影运用实景非专业演员进行拍摄,并用普通的故事展现了二战以后意大利的萧条和底层人民贫困的生活状况,引发人们的思考。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电影真实长镜头前言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意大利,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意电影运动。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因为战后意大利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困境,广大的人民经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伤害并随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痛恨法西斯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所以意大利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从法西斯主义漫长的统治下和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想尽办法的筹集资金和设备来拍电影,展现战后人民贫困的生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1948年由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就是这一个阶段诞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伟大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这个故事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通的新闻报道,在看之前我没有想到以一辆自行车为题材的新闻事件能拍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这部影片的拍摄,正值二战后的全世界,百业待兴,意大利也一样,经济倒退,社会混乱,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重建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点,无数的人失业在家,无所事事,人们为了找到一个工作,往往头破血流。
影片的主人公里奇非常的幸运的,他等了很多天后得到一个——贴海报的工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工作中的要求——必须要有一辆自行车。
妻子玛利亚当掉了自己的嫁妆六条床单,给里奇赎回了以前当掉的自行车,如愿以偿的得到了那份工作,生活好像是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出发。
但不幸的是刚工作的第一天,自行车就被偷走了,他找了几天最后也没有找到,但是丢了自行车就等于丢了工作,最后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准备去偷一辆自行车但被当场抓获,造就了一个悲剧的结尾。
但这影片通过买车——丢车——找车——偷车——被抓的过程来表现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困难。
但这部影片不仅仅表达的是里奇个人的悲剧,它更多的表达的是当时社会的现状,也就是穷人根本没有办法生存。
丢自行车在现在看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到当时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就成了战后悲剧的折射。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罗马大街小巷的破败,施舍午餐的教堂等等一些场景,电影中这些真实的场景也渲染了影片的背景,使整部影片有一种低沉、悲凉的情调。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最简单的剧情,最普通的人和镜头,最短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复制,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拍出来的辛酸故事。
这部电影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其主要的电影审美特征变现在以下几方面:1、刻画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1945年到1950年是新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期。
“还我普通人”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第一大口号。
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通过真实的新闻事件进行拍摄,影片里表达的都是普通的劳苦大众的生活。
比如在《偷自行车的人》中主人公里奇以及周围的朋友,小偷以及周围的人都是为生活奔波的社会底层。
影片中里奇所住的房间,破旧的衣服,以及拮据的生活,这就是影片所表达的悲怆的现实,但是人们却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寄希望于神,甚至只能用典当东西来维持生活。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是“你必须活着同时忍受着痛苦”,这也就是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生活的现状。
2、“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这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提出的第二个响亮的口号。
在这个口号提出来之前,电影基本上是工业化生产,外景非常少,“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去”这个口号的提出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些重要特点,比如说实景拍摄、运用自然光,普通人视角的拍摄角度等。
这使得电影从以前的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得电影更具完整性并且不再呆板。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在影片中导演很好的运用了长镜头,使观众感觉到整部影片几乎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在叙述,尤其是里奇在教堂和街上追逐和偷他自行车的人有关系的老人的时候表现的尤其突出,镜头追着人物跑,到人物跑过再换下一组镜头,长镜头的运用和剪辑的大量减少,实质是在弱化镜头和技巧的影响,强化社会背景和人物的行为,影片没有在摄影棚中搭建场景,而是把镜头对准罗马的街头,对准真实的底层的人的不幸,让我们观众感觉到这就是对真实生活的客观记录。
3、使用非专业演员影片中里奇的扮演着并不是专业的演员,而是导演在街上找到的一位失业工人,因为不是专业演员,可能会增加影片的拍摄难度,但是也正因为是非专业的演员所以更能理解当时生活的艰辛。
影片中找到工作的喜悦,没有自行车的烦恼,丢掉自行车的悲伤和偷自行车被抓的羞愧都是他的真情流露,这是没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扮演不出来的。
因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相似的问题,他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无法维持生活的这种同样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个影片的表演,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
4、叙事结构的安排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完全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的,从开始好不容易得到工作再到自行车被偷,再到找自行车最后是抓到小偷却没有证据最后到偷自行车被抓。
整部电影没有使用任何倒叙、插叙等手法,仅仅用记录的形式给观众最简单、最直观、最清晰的观影感受。
这种叙事手法的运用,使观众更鲜明的感受整个故事的发展,也能让观众对影片所要表达的社会问题有所思考。
5、影片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的细腻小男孩布鲁诺一角在影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片通过里奇对待儿子布鲁诺的一些细节,也表现出了里奇在片子中情绪的一些变化。
影片中父亲在找丢失的自行车时,小布鲁诺一直跟着父亲,有时在爸爸前面,有时在他的旁边,有时又在他的后面,不顾苦和累和父亲一起奔波在街道上,让我们感觉到找到丢失的自行车仿佛也是他的责任,体会到了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小布鲁诺的懂事。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自行车找回的希望变得很小,瑞奇的情绪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他生气,刚开始瑞奇在市场里找自行车时还对儿子说如果找到自行车就好好亲亲他,随后在躲雨的时候他却为儿子溅了一身的泥而生气,但这时父亲还是给了他一条手帕让他擦一擦。
后面在追乞丐的过程中,小布鲁诺离开父亲想上厕所,这时父亲打了布鲁诺一巴掌。
影片中的布鲁诺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懂事,主动地替家里分担,这也反映了里奇急躁情绪在加剧,影片也把里奇情绪的失控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充分表现了里奇心态的变化。
当他听到别人说有男孩落水时他就以为是布鲁诺。
他的这种联想非常的自然,因为在他的心中儿子肯定是第一位的,他的心中也意识到他前面非常粗暴的对儿子是非常不对的,这时他才明白比起自行车儿子才是第一位的。
影片通过这样的一些细节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影片的最后孩子目睹了父亲因为偷车收到羞辱,对于父亲来说没有什么事能比在儿子面前丧失尊严更难堪的了,对于儿子来说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也跌落了下来。
影片的结尾是人们望着消失在人群中的父子,仿佛在担心他们怎么才能度过这种没有了自行车、失去了生计和尊严的日子。
6、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影片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最后自行车没有找到,父亲为了可以继续工作维持生活不得不选择去偷一辆自行车但最终被抓,在这时我们会注意到父亲和孩子有一段无声的交流,父亲即将被送往警察局,围观的群众可能也看到了这个父亲的窘迫所以替求情,警察最终是放了他。
孩子来到父亲身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拉了拉父亲的衣服,意思是要和父亲一起回家,在看电影时这个细节非常打动我,让我们想起在电影中他们丢车找车的很多情节,就是电影中的这一对父子,让我们从悲剧的角度重新去肯定了人的尊严。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电影的创作。
新现实主义理论在八九十年代传入中国,这时的导演不再一味地学习好莱坞式的电影,创作各种富有戏剧化与悬念的电影,而是学习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模式,开始表现真实的生活,中国第六代导演就受到了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创造出了一些经典的影片,比如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贾樟柯的《站台》《小武》等,这些导演的影片在这个时期并没有一味地迎合市场,而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表现真实的生活,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
并且第六代导演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上也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比如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中的一个镜头人们常常会和《偷自行车的人》中的镜头进行比较,《偷自行车的人》中,里奇在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观众跟随着他的脚步看到了罗马战后杂乱破旧的街头,这时的镜头也让观众了解了当时的社会。
和这个镜头十分相像的是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从小贵骑着自行车开始,镜头仿佛就跟着他穿梭在北京,我们既可以看到有许多高楼现代化的北京,也能看到有历史气息的胡同,现代和历史相互交错。
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一样,王小帅导演在这部影片中也运用了纪实的跟拍手法,让观众们自然而然的感受事件的发展。
后来当小贵发现车不见了之后,镜头架在了马路的对面,观众看不清小贵的面部表情,只看到他来来回回焦急的身影。
这一处长镜头的使用保证了事件的连续性,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时间的真实性,使观众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着整个事件的发展。
但是第六代导演在这一时期虽然在学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了创新,他们并没有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一样只关注战后人们的失业、饥饿等,而是涉及到更多的方面,比如青春期成长中的种种问题,精神分裂等,他们通过对这些人物表面的刻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1】章馨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与好莱坞影片审美差别.《艺海》2014 【2】胡艺珊.冷静写实中的温暖光芒.《电影评介》2008【5】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曾伟祯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6】周星王宜文.影视艺术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