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行将展开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当怎么展开化学教学计划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1新课导入[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产生氨气泄漏: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产生氨气泄漏事件,全部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充满着一股浓郁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刻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1、为何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取充满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板书]氨1、NH3的物理性质:[展现]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9]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讲授]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在通常状态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

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

氨水为何会显碱性呢?[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1)NH3与水的反应:[分析]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固,受热会分解NH3·H2O==NH3↑+H2O[板书]NH3+H2O==NH3·H2O==NH4++O H-[摸索]: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进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视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摸索]: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产生漏气,这是为何?[板书]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讲授]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ppt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ppt
04
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与目的
实验内容: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4
1
实验目的
2 3
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试管、金属(如铁、铜、铝)、稀盐酸或稀硫酸、棉花等 。
2. 将金属表面擦拭干净,取少量金属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3. 观察并记录金属与酸反应的 现象,如气泡产生、热量变化 等。
4. 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另一个 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 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5. 清洗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台 。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1. 注意安全,避免酸液飞溅 伤人。
2. 使用棉花等物品吸附酸液 ,防止污染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 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如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等。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 识,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
Part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生活现象或历史故事,引起学生对新课的 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新课教学
总结词:知识传授
详细描述:系统地讲解新课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公式等,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巩固练习
总结词:实践应用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归纳小结
总结词:总结提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化学快乐课堂,小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3.能鉴别地氮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化肥的简介【自主练习】阅读书本79-8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很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拿出常见的氮、磷、钾肥让学生观察,然后填写下表:(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一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一定含有钾元素。

给出2分钟的时间,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说出化肥名称,另一个同学写出化学式并说出这种化肥属于哪种肥料。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3)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算出一种氮肥的含氮量,让学生说出每种氮肥的含氮量,记住。

(4)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农作物的症状,由其他学生说出这种作物需要施用哪种肥料。

3.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

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4.浅谈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和弊。

【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化肥的作用时,尽量简洁。

氮肥长叶;磷肥长根;钾肥长茎。

农作物哪一部分出了毛病,就施哪种肥料。

【跟踪练习】1.为了防止枇杷裂果,果农要适时适量地施用钾肥,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A.K2SO4B.CO(NH2)2C.Ca(H2PO4)2D.NH4NO32.下列化肥中,能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B)A.KClB.NH4NO3C.NaHCO3D.Ca(H2PO4)23.小明家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你认为应增施的化肥是(A)A.氯化钾B.碳酸氢铵C.尿素D.磷矿粉有效成分学习指导二:初步学会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自主练习】阅读书本82-83页的有关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化学式
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通过化学式可 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0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转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化学基本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前后 ,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 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的基本
元素周期表简介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和原子序数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探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联,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和化合价 等。
元素周期律
阐述元素周期律,即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规律。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1 2
常见的金属元素
介绍常见的金属元素,如钠、钾、铝、铁、铜等 。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引言 • 化学基础知识 •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 • 化学实验与操作 • 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 • 复习与巩固练习题
01
引言
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关注生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 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为后 续学习奠定基础。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探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氢氧化物、盐 类等。
3
金属的冶炼与提纯
讲解金属的冶炼和提纯方法,的非金属元素
介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磷、硫等。
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探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氧化物、氢化物等。
非金属的制备与提纯
的应用。

合成橡胶、塑料等在交 通工具制造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历史和发展,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2.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概念,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

3.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5.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2.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概念,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

3.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以化学实验为背景,引出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学生活动]观察化学实验,思考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一、元素和化合物阅读分析]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学生研究]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学生活动]制作元素周期表,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二、化学反应阅读分析]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化学反应,分类讨论化学反应类型,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化学实验阅读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研究]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参与化学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本节重点是了解化学的历史和发展,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1.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化合物的概念。

2.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思考并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课后记]本节课程内容较多,但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应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内容过于繁琐。

在实验室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九种常见仪器以及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物质的加热和称量等。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描述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进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视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

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酷爱科学,建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进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期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现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

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摸索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现: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现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品,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教师多媒体出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以下:淡_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第一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ppt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ppt

课堂氛围与纪律
观察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遵 守纪律,有无有效互动。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完成了 教学计划。
改进措施
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增加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量,定期进行小测,确 保学生掌握基础。
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实 验和多媒体资源,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
强化课堂管理
制定更严格的课堂纪律 规定,加强对学生行为 的引导和监督。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一: 化学元素 周期表的理解与应用 。
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 推断元素的性质和特 点。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 列规律和特点。
重点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元素周期表。
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规 则。
重点二: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式。
案例法
1.D 通过分析真实的化学问题或案例,让学生了
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 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化学
知识和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
进行实验教学,提供实验器材 和试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 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教学 和学习,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实验安排 • 作业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式、 化学反应等。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教案标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4.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第二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1. 实验室安全与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2. 常用实验操作技巧: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沉淀等3.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

3. 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组成和元素的分类规律。

4. 活动:分组进行小实验,观察不同元素的化学反应,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实验室安全与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学习常用实验操作技巧: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沉淀等,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4. 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实验操作技巧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设计,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等,并预测实验结果。

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和梳理,解答学生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
-设计实验:配制不同溶质的溶液,观察溶解速度、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现象,总结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设计讨论问题:如何区分溶质和溶剂?溶解过程中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溶液的微观结构,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设计动画:演示溶质分子在溶剂中扩散的过程,解释溶解现象。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并解释其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观察溶解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溶液的特点和组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学目的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溶液的概念、组成、溶解过程等特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教学目的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何区分溶质和溶剂?溶解过程中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溶液组成和特点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溶液的概念、组成、溶解过程等方面。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溶液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酸、碱、盐、氧化物等常见物 质的分类和性质:掌握常见物 质的分类、性质及其应用。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常见 金属的性质、制法、用途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取用 固体和液体药品、加热、过滤、
蒸发等。
实验设计与评价
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 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1
目 录
• 课程概述 • 基础知识回顾 • 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探究 • 化学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 化学计算能力培养与提高策略探讨 • 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学生应掌握初中化学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科学素养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 观察、实验、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 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 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与安排
化学基础知识
包括物质的性质、变化、 分类、组成等方面的基础 知识。
化学实验技能
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运用化学计算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强调化学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 要性,培养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 发展
本课程总结回顾与评价反馈机制建立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回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是 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根据完成度和正确率进行评价
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 扬和奖励
对于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指导 和帮助
07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知识点掌握情况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实验操作能力
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按照 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简介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 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 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 表格,表格中列出了元素的名称、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等。
元素
01
02
03
04
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课堂互动
评估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及是否能够及时回 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
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知识点掌 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
作业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作业完成情况 、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等方面。
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能够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类型。
难点
难点一: 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 。
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 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机制。
难点
能够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化学 反应过程。
难点二: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 握。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 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原子》是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模型以及原子与元素、分子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能解释原子与元素、分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原子的概念,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以及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但对原子这一微观粒子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

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模型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原子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模型、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原子结构。

2. 采用探究式教学,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原子的性质和行为。

3. 采用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首先,回顾之前学习的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2. 提出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如“分子由什么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二)、新知讲解1. 原子的定义:定义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的结构:介绍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 原子的特性:解释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电子数决定。

4.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元素周期表,让学生理解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共64页)目录1.1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1.1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6.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1.2体验化学探究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一课时)6.1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课时)6.2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6.36.32.1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2.2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2.3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2.4元素(第一课时)2.4元素(第二课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3.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4.1空气的成分4.2物质组成的表示4.3氧气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5.2化学反应的表示熄灭与灭火(第二课时)化石燃料的利用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1.1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研究目标】1.具备化学现象和化学成品的认知描述能力。

2.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分歧。

【讲授重、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2.能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描述两者的分歧。

【研究课时】一课时【研究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研究《1.1节化学真奇妙》(板书课题)本节课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如何才干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讲义P2-6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物理变化?什么叫化学变化?2.什么叫物理性质?什么叫化学性质?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铁生锈;(2)石蜡熔化;(3)纸张熄灭;(4)瓷碗破裂;(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6)潮湿的衣服被晾干了;(7)下雪后天气暖晴,雪融化。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一节《元素》,主要介绍了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

教材以生动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的定义,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科学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使用。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元素的深入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示例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元素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情境导入-概念解析-实例应用-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元素周期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4. 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回顾之前学习的原子结构和原子的构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原子或其组合构成的。

2. 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对这些构成物质的原子进行分类和命名呢?引出“元素”的概念。

(二)、新知讲解1. 定义元素:解释元素的定义,即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种类: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目前发现的元素种类,以及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

3. 元素的表示:通过元素符号进行教学,如氢(H)、氧(O)等,让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符号。

4.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以水、氧气、碳等为例,讲解元素的性质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

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情分析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学生的层次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多学多练,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具体措施(1)加强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

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

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ppt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ppt

实验题解析
教学反思与改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判断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学生参与度
分析学生的测试成绩和作业完成度,以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测试与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
课堂氛围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化学学科的态度和兴趣,以及他们在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化学应用。
导入方式
导入内容
导入目标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建立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03
02
01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长期跟踪反馈
反思是否涵盖了所有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以及是否涉及了一些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复杂概念。
内容深度与广度
教学方法
课堂节奏与时间分配
技术应用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实验或互动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考虑是否需要在某些部分加快或放慢节奏,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
反思是否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技术,如数字设备和化学模拟软件,以提高教学效果。
调整内容
教学方法创新
加强实践环节
持续自我发展
尝试引入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增加实验课程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参加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课程,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
3. 用棉花蘸取反应液,点燃,观察是否有蓝色火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计划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构成的粒子观。

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认识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单元目标:1、体验化学的奇妙,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2、初步认识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化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门中心科学;3、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4、初步学会常用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5、初步认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单元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单元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验的设计,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

课时安排:第一节化学真奇妙2课时。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课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3课时。

复习:1课时。

测试评讲:2课时。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②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③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②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

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见PPT。

教学新课: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阅读课本P2---P4回答:1.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说一说化学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化学可以解决哪些方面的社会问题?归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衣:材料、纺织、印染食:营养学、医药住: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行:鞋(制造)、电车、煤油、柴油展示PPT了解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展示PPT 观察下列物质变化前后有何区别?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思考: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什么?交流讨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以蜡烛燃烧为例)演示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填写下表:(展示PPT)归纳: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小练习:1、下列成语中的属于什么变化?死灰复燃、聚沙成塔、花香四溢、木已成舟百炼成钢、水滴石穿、磨杵成针、滴水成冰2、某种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吗?4、火药爆炸、轮胎爆炸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展示PPT了解化学变化还伴随能量变化。

阅读本课时内容整理笔记,交流本节归纳要点。

练习: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洞庭湖赠张丞相》)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课堂小结:1、材料分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2、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能描述所学化学变化的现象。

作业:教材第8页第一题。

附板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天然材料2.人工制造材料(化学制品)二、神奇的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3.化学变化的特征: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6.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常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比较发散,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回答问题也比较乱,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如可查阅生活中一些材料的制造方法,以便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确的评价或适时的补充。

本节课的重点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理解,难点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联系、判断方法。

本节课的一些问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2、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判断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描述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1:点燃镁带。

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3:锌与稀盐酸反应。

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提问: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教学新课:(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示PPT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

归纳:世界万物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阅读教材第7页了解什么是化学。

练习:水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氢气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符号为___________;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其符号为_____________;一个氢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其符号为______________。

本课小结:作业:附板书设计:三、物质组成的奥秘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等小微粒(微观)水:H2O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氢气:H2氧气:O22、化学: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课后反思:初中化学的分化点(即难点)就是学生难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为了帮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要多采用一些类比的方法、模型化的方法,找一些影响资料,把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⑵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那么,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教学新课:一、从问题开始1、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起点。

活动天地: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化学之谜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实验探究: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归纳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三思而后行”、“行后而三思”、“学会倾听和对话”活动天地: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学生交流讨论)小练习:教材13页挑战自我第1题。

本课小结: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4、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附板书设计: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课后反思:本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并享受化学探究的乐趣。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②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⑵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和连接等基本实验操作。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常见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基本操作训练。

教学难点: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一、认识你的实验室:二、认识常见的仪器:1.反应容器①直接加热的仪器:②垫石棉网加热:③不能加热的仪器:2.加热仪器3.计量仪器4.固定、支持仪器5.分离物质仪器6.存放物质的仪器三、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学生自己阅读教材15页指出同学的错误之处)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将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用剩药品的处理: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位置。

四、练习实验基本功实验一药品的取用⑴固体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⑵液体:倾倒法滴加法⑶最少量原则实验1现象:实验2现象:实验二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使用⑵给液体加热⑶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⑷组装仪器的顺序实验3实验4小结:1.药品的取用:⑴“三不”原则;⑵最少量原则;⑶用剩药品的安全环保原则;⑷粉末状药品的取用;⑸块状药品的取用;⑹多量液体的倾倒;⑺少量液体的滴加。

2.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检查、点燃、熄灭、火焰结构、酒精添加、应急灭火;⑵加热所用仪器及夹持方法;⑶给固体、液体的加热操作。

3.仪器的组装顺序造成试管炸裂可能的因素:⑴试管外壁有水珠,没擦干就加热;⑵加热过程中,试管底触及到灯芯;⑶没有均匀加热,直接集中加热固体的底部;⑷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⑸加热过程中或刚加热完后没有冷却时,试管外壁沾到了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