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在高速公路上,意外情况发生后无期 等待的疲劳
在高速公路上如果前方发生路况意外,将排 成长长的队等候,尤其在恶劣天气突发,极易造 成意外路况发生而长时间的等候,等到恢复交通 后,迫不及待的驾驶人不顾疲劳,就急于行车驾 驶,至于自己累不累,就不考虑那么多了,势必 将发生难以预料的驾驶情况。
2.驾驶疲劳的机理
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两种 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地活动,或短时间内剧 烈活动,肌肉内产生超过负荷能力的乳酸引起的刺激反 应。 心理疲劳:是由于长期集中于重复的单调驾驶引起的抑 制反应。 在驾驶过程中,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并不一定同时产生, 有时身体并不感到疲倦,而单调的驾驶环境反而且使其 心理感到疲劳;有时长时间驾驶,虽身体感到十分疲倦, 但却由于多变的紧张驾驶环境,又使其心理上仍能坚持 驾驶。二者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和相互制约。 如果驾驶员出现生理疲劳,由于某种动机的刺激或意志 的努力,还可以继续驾驶一段时间,但决不可能维持过 久。若超过限度,勉强驾驶引起的必然是过度疲劳,不 仅有碍于驾驶员的身心健康,还极易酿成本不会发生的 交通事故。利害得失显而易见。因此,遵循人体生理, 心理规律驾驶是一件绝不能忽视轻视的事。
3.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原因 车辆驾驶工作是一项既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 一方面,在风沙、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坡徒弯 急、路窄坑多的道路条件下驾驶车辆,驾驶员必须高度 集中注意力,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 态,极易引起疲劳驾驶; 另一方面,驾驶员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连续驾车行驶, 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中午、深夜时分驾驶,很难抵挡住 强烈的睡意,很容易产生疲劳驾驶。 4.生理原因 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或质量差,身患慢性疾 病或年龄偏大,都容易引起在驾驶中的体力不济和反应 迟钝现象。

五、治理疲劳驾驶的对策
一是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 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明白自己的双手掌握着他人的生 命安全和家庭幸福。 时刻提醒他们不要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给自己 和他人带来一生的痛苦,切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帮助驾驶员认清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增强驾驶员的危机 感,从而自觉抵制疲劳驾驶,严格按章操作,确保行车 安全。
5.日本交通安全研究人员曾对115名驾驶员进行 车速与疲劳关系的问卷调查,按各自的疲劳感觉 统计如表。
自我感觉疲劳与行驶速度的关系
由表可知,车速越高,产生疲劳感的人越多。
6.心理学家曾对人体昼夜生理节律与驾驶疲劳 的变化作深入的研究。
上午9-11点钟左右为一天中觉醒水平最高的时刻,精力 较旺盛。而在深夜至凌晨时段为觉醒水平最低的时刻, 易疲劳嗜睡。


经调查,没有发现上述驾驶人酒后驾驶、 吸毒后驾驶的迹象。其中:陈强、高金良、闪文 全的驾驶资格和从业资格证件齐全有效;张军的 从业资格证件齐全,但张军因连续两年以上未提 交《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驾驶证处于 注销可恢复状态,不具备机动车驾驶资格。 至事故发生时,陈强连续驾驶时间达4小时 22分,属疲劳驾驶。
二、驾驶疲劳的研究
1.俄罗斯劳动卫生研究所统计研究表明: (1)60%的驾驶员连续驾驶3H,便出现疲劳征兆。 (2)20%的肇事驾驶员在驾驶4H之后,就发生事故。 (3)18-20H没有睡觉的驾驶员,肇事的可能性高达65%。
2.德国学者研究表明: 驾驶员在不开车窗的环境中,连续驾驶2H后的反应时间 较正常时增加10-20倍。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四、现状及案例教训
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根据国家交通部 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是绝对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 数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为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案例如:
(1)7· 19沪昆高速客货车相撞事故
2014年7月19日凌晨3点左右,沪昆高速公路湖南 境内邵怀段(隆回到洞口段)1309千米处发生的 两车相撞引发爆燃。事故共造成5台车辆烧毁, 54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300余万元。
对夜间交通事故的调查统计表明,很大部分事故与驾驶 疲劳直接有关。
三、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分析
驾驶员是一种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的职业,它需要驾驶 员集中精力来不断处理各种与行车相关的信息,尤其是 在交通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 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条件是安全行车的保 障。而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大致如下: 1.经营者和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缺 乏足够的认识。 一是盲目侥幸,钱贵于命。看不到疲劳驾驶的危害性, 侥幸心理,追求经济效益。 二是在身体出现疲劳的状态下,仍强撑着,等到了服务 区或到达目的地后再停车休息。
四是从心理上、生理上认真分析研究消除疲劳驾驶 的方法,增强自我调济、自我克服疲劳驾驶的能力 以防止驾驶疲劳。 ⑴保证足够的睡眠效果。养成按时就寝和良好的睡 眠姿势,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
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膳食宜选 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切勿暴饮暴食; ⑶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劳逸结合。注意行车途中 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 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 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 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
事故原因
2014年07月19日22时40分,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结果显 示,此次事故的原因至少已确定两点: 小货车中载有的疑似易燃物已确认为乙醇,共计6.52吨。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运输危化品的小货车为非法改装、 伪装小客车,非法营运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福建省交通运输管理局的信息显示,涉事车辆闽BY2508 大客车出事前回传的GPS信号中,客车2014年7月18日上 午8点从福建莆田出发,当天23点左右进入湖南,2点56 分车速降为0。客车途中没有超速,约19个小时中,只休 息了3次,累计64分钟。而按要求,这趟车即便全在白天 行驶,按4小时休息一次的要求,也应休息4到5次。 又是一辆“红眼客车”,司机的疲劳驾驶让惨剧就这么 发生了。
总之,疲劳驾驶的防范工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 程,也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只有 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与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类违法 行为,才能真正维护我国交通行车的和谐、平安、畅通。
六、高速公路疲劳驾驶危害与安全对策
存在情况:
1.高速公路上,驾驶员长时间连续驾驶。
2. 高速公路上,路况单调性产生视觉疲劳。 高速公路行车道、超车道、应急车道,道路起伏 变化不大,转弯半径较大,服务区、道口、路口、 路侧标牌、设施颜色基本上一个模式。行车过程单 调,一般只有驶入、驶出高速,或超车,保持车距, 故障停车等动作。这样,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车 是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尤其是在车辆稀少的路段。

8月26日2时15分,重型半挂货车进入安塞服务区停车 休息并更换驾驶员。2时29分,闪文全驾驶重型半挂货车 从安塞服务区出发,违法越过出口匝道导流线驶入包茂 高速公路第二车道。此时,卧铺大客车正沿包茂高速公 路由北向南在第二车道行驶至安塞服务区路段。 2时31分许,卧铺大客车在未采取任何制动措施的 情况下,正面追尾碰撞重型半挂货车。碰撞致使卧铺大 客车前部与重型半挂货车罐体尾部铰合,大客车右侧纵 梁撞击罐体后部卸料管,造成卸料管竖向球阀外壳破碎, 导致大量甲醇泄漏。碰撞也造成卧铺大客车电气线路绝 缘破损发生短路,产生的火花使甲醇蒸气和空气形成的 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燃起火,大火迅速引燃重型半挂 货车后部和卧铺大客车,并沿甲醇泄漏方向蔓延至附近 高速公路路面和涵洞。事故共造成大客车内36人死亡、3 人受伤,大客车报废,重型半挂货车、高速公路路面和 涵洞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160.6万元。
(2)8· 26包茂高速特大交通事故
2012年8月26日2时31分许,包茂高速公路陕 西省延安市境内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160.6 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马 凯、孟建柱等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 全力抢救伤员,迅速查明事故原因,认真做好善 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疲劳驾驶预防预控
一、驾驶疲劳概述 1.驾驶疲劳与休息
驾驶疲劳不是一种病态,是一种生理上的自我保 护性反应,只要经适当休息,即可解除,体力和 能力可得到完全的恢复。 过度驾驶疲劳则是多次疲劳和连续疲劳影响的积 聚而成,是疲劳得不到休息补偿的结果,可能突 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但后果将可能与交通事 故结缘,不能忽视。
3、高速公路上,高速度行驶造成疲劳 有实验证明,车速越快,人的视角越窄,注意 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疲劳,处理情况越困难或迟 钝,很显然,意外情况发生后,恶果难免。
4、高速公路上,指路标识不清产生疲劳 由于高速公路在各省、市的境内,有各自的 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其指路标准和规格不一定 一致,造成各地区境内的高速公路标识不一致, 或不规范,使驾驶人员难以辨清路边竖起的标记 牌、标识牌等指路标牌。本来就感到疲劳的驾驶 人,再加上外界要警惕的原因,注意力更高度集 中,极容易产生疲劳。
二是严格遵守“84220”制度与接驳运输制度,严 格教育、严格监控。 科学合理安排驾驶员作息时间,防止驾驶员日 夜兼程地疲劳驾驶,从客观上消除疲劳驾驶的利 益诱因。
三是加大节假日期间的路面巡逻检查与日常监控 力度,教育驾驶员切勿疲劳驾驶。 全面排查各线路安全隐患,完善各时点各路段 及恶劣天气情况下操作规程。在一些容易产生疲 劳驾驶的关节点加强教育,提高驾驶员的潜化意 识,使对疲劳驾驶的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人性化。

因疲劳驾驶引起的事故络绎不绝,早在2011 年,交通部为防范大客车司机疲劳驾驶,规定长 途客车司机在凌晨两点到五点必须停车休息,客 运企业也需要对班次安排作出调整。 2012年国务院也针对此下发《加强道路交通 安全工作意见》,明确指出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 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要求“确 保客运驾驶人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原则上不超8 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 不超2小时。”但三令五申的条款并没能挡住违 规上路的大客车。疲劳驾驶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但却屡有因此而造成的事故。
2.主观思想原因 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 不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 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如有的驾 驶员不顾第二天的行车任务,通宵达旦玩扑克、 打麻将、跳舞等,睡眠不足,精神怠慢,导致第 二天疲劳驾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注意力、判断 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等到发现险情时,已超 出行车的安全距离,无法控制,灾难性的事故难 以幸免。
3.美国加利福尼亚通过对路面色彩、道路光学界线的改 变,改善与刺激驾驶员感知,判断正确度,减轻驾驶疲 劳。
4.我国曾对连续驾驶致使驾驶机能下降进行研 究。
由上表可知,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越长,驾驶机能降低的 幅度越大,降低速率越快。连续驾驶4H应有短暂的休息才好, 连续驾驶6H则将达到安全驾驶机能的界限。
⑷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 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 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 ⑸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 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
⑹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迅速停车, 采取有效措施,适时的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 如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喝一杯热茶,作弯腰动 作,进行深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