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5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5

第5章失业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它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经济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磨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

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2、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

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3、工资刚性:工资刚性指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

工资刚性降低了就业率,并提高了失业水平。

它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在长期,经济学家则一般认为工资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工资刚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西方国家里有大量工会存在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和工人都希望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以便预先规定厂商和工人的未来行为,工资因此会在一个合同生效期固定不变,合同到期后也不一定能得到迅速调整。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其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问题,它涉及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出及其增长速度、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程度、经济衰退及其原因、国际收支状况及汇率的变动等。

2.(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宏观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②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③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④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在给定的价格P之下,市场上的意愿供给等于意愿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宏观则是既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⑤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①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离开了微观分析这一基础,宏观分析将成为空中楼阁。

②从根本目标上看,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也是一致的。

③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虽然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宏观经济学》(刘天祥4版)各章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刘天祥4版)各章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版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是关于国民经济总量问题研究的经济理论。

它是以社会总体经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总体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期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绩效提供理论依据,为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知识。

2.实证分析:对于宏观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一种纯粹客观的、科学的考察和描述性的说明。

其实质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不涉及对这些因果关系进行―好或坏‖、―应该或不应该‖的评价。

3.规范分析是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进行主观价值判断性的考察,它要说明对于某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其经济结果是好是坏,是否应该采取某种做法等。

4.存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点上已有的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5.流量分析:是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总量的产出、投入的变动及其对其他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6.事前变量分析:指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的分析。

7.事后变量分析:指对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的分析。

二、问答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主要研究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中的几个专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实证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存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方法相结合、事前变量分析和事后变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即期分析和跨时期分析的方法相结合。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①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互补充、互为前提③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④两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②解决的问题不同③研究方法不同④基本假设不同⑤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B )A.经济增长B.供需的价格弹性C.通货膨胀D.充分就业2.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的精确描述B.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C.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D.经济模型有助于解释经济变量3.经济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是( C )A.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B.外生变量C.内生变量D.既不是内生变量也不是外生变量4.存量是( 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5.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C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失业人数D.人均收入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C )A.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7.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B )A.资源短缺B.有效需求不足C.资源配置不当D.技术落后8.下列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 )。

A.凯恩斯的《货币论》B.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C.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习题集答案本章习题一、名词解释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股票分红D. 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4.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年初为2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3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B. 25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C. 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D. 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5.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下降。

()四、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3.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五、计算题1.假设GNP为5000,DPI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

第十二章1.解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后余下的部分,也即NNP是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

主要问题有: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

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量、全社会消费、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变动率等。

3.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是一致的?答:方法主要有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时期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民收入5.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答案:(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为40万美元,所以GDP=40万美元(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40-10=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殖为40万美元(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7.5+5=12.5万美元;所获利润:(10-7.5)+(40-1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算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6. 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

它们在1998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数量价格书本面包菜豆(千克)10美元2001美元5000.5美元11010美元2001.5美元4501美元(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答案:(1)1998年名义GDP=10×100+1×200+0.5×500=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10×10+1.5×200+1×450=1850美元(3)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10×110+1×200+0.5×450=1525美元实际GDP变化率:(1525-1450)/1450=5.17%(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为10×100+1.5×200+1×500=1800美元实际GDP变化率:(1850-1800)/1800=2.8%7. 根据上题数据,用1998年作为基期:(1)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2)计算这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率;答案:(1)1998年GDP折算指数:(1450/1450)×100=1001999年GDP折算指数:(1850/1525)×100=121.31 (2)通货膨胀率:л=(121.31-100)/100=21.31% 8. 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西方经济学_刘辉煌_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_刘辉煌_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有哪些问题?3.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 是一致的?4.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五个总量的相互关系。

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弥补?6.一家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在这一年内因亏损关闭了,这个国家的GNP 将受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产出法、收入法计算GNP时是如何反应的?7.假定某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1.解释下列概念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通货膨胀缺口通货紧缩缺口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3.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4.解释乘数的定义、公式及其作用过程。

5.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各是什么?6.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什么不同?7.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有何区别?8.为什么实行比例所得税的乘数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乘数?9.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投资增至100,增加的收入。

(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10.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400(单位均为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习题集答案本章习题一、名词解释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股票分红D. 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4.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年初为2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3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B. 25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C. 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D. 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5.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下降。

()四、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3.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五、计算题1.假设GNP为5000,DPI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目录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 (2)第2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和决定:习题答案 (11)第3章消费和投资的均衡决定理论:习题答案 (13)第4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习题答案 (15)第5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答案 (17)第6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习题答案 (20)第7章国际经济与全球化:习题答案 (24)第8章政府经济职能理论:习题答案 (28)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35)第10章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描述:习题答案 (38)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揭示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发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张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下面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GDP核算? ( C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经纪人帮助二手房成交而收取的佣金C政府支付给贫困家庭的补助 D 保险公司收取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在四部门经济中,GDP的构成包括: ( C )A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B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出口3、下列哪几项计入当年GDP? ( D )A.购买普通股票B.一供应商向制造个人电脑的公司出售电脑芯片C.购买一辆二手车D.顾客在餐馆支付就餐费4、某国生产了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了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作为( D )计入GDP。

A.重置投资B.净投资C.固定投资D. 存货投资5、某飞机制造公司向本国空军出售一架飞机与向国外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分别属于支出中的:( B )A.投资和消费B.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政府购买和消费D.消费和净出口6、假定甲厂商为乙厂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是4000元,乙厂商为甲厂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3000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0元,结果甲只收乙1000元,那么计入GDP的是( D )元。

A.4000B.3000C.1000D.70007、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 )。

A、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8、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B )。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B、购买古玩字画的价钱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9、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C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大于名义GDPD、不确定10、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 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 无效的?解答: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 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 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 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 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 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分析方法也不同, 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 在经济生活中, 某个厂商降低工资, 从该企业的角度看, 成本低了, 市场竞争力强了, 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 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 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 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 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 可以增加家庭财富, 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 社会需求就会降低, 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3 ,请大家帮忙做做!非常感谢!5、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50+0.8Y,I=50。

(C为消费,I为投资)•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S分别为多少(2)投资乘数是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20(即△I=2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若充分就业的YF=800,经济存在紧缩还是膨胀其缺口是多少6、假如某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恒等于1/2,他的收支平衡点是8000美元,若他的收入为1万美元,试计算:他的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7、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0Y;Y=C+I+G。

•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 (3)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1 Y=C+I=0.8Y+50+50=0.8Y+100 ,Y=500,I=50,C=450,ki=1/(1-0.8)=5I增加20,Y增加100,紧缩,缺口800-500=3002 边际消费倾向1/2设消费函数c=a+0.5y收支平衡点80008000=a+4000,a=4000c=4000+0.5yy=10000,c=9000,s=10003 dc/dy=0.75*0.8=0.6y=c+i+g=20+0.75(y-0.2y)+380+400=0.6y+800,y=2023预算盈余bs=t-g=400-400=0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二): 宏观经济学习题:当政府通过提高税收来增加政府支出时的挤出效应是指:A.刺激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B.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下降C.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上升D.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上升E.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帮帮忙啊~说明理由~分不多~麻烦了Y=C+G+I~G增加的挤出效应是C I减少因为y=c-s 税收增加后Y=C(1+T)100%-S(1+T)100%即储蓄消费同时下降.因为S=I 投资下降了当然利率就上升了所以答案是E楼下的对投资和消费的说明正确,但利率问题错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三): 求解一道宏观经济学习题……已知C=200+0.25Yd,I=150+0.25Y-1000R,G=250,T=200,(L/P)^d=2Y-8000R,M/P=1600.试求:IS曲线方程LM曲线方程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水平均衡水平时的C和I,并将C、I和G相加来检验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Y.【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IS曲线:y=c+i+t=200+0.25(y-t)+150+0.25y-1000r+200,t=200LM曲线:2y-8000r=1600自己化简方程,然后两方程联立,解得y,r.分别代入就好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习题在某国,自发消费支出是5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0.8.投资是3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2500亿美元,税收T=3000+0.1Y(亿美元,假定没有转移支付等项,税收为净税收),出口为100亿美元,进口M=0.12Y.1.消费函数是什么2.总支出曲线的方程式是什么3.均衡支出是多少4.政府购买乘数是多少消费函数C=500+0.8*(Y-3000-0.1Y)自己化简就行了总支出 AE=Y=C+I+GP+(出口-进口) Y就是NI国名收入 C用第一题的式子带入 GP是政府购买带进去就行了均衡支出就是吧y求出来就行了政府购买乘数与税收乘数相差一个负号购买乘数是正的税收乘数=-MPC*MULT MULT=1/(1-MPC)算出来的是负的把符号除了就是购买乘数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宏观经济学》教材--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材--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材:书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 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刘天祥版宏观经济学教材第2版各章参考答案

刘天祥版宏观经济学教材第2版各章参考答案

刘天祥版宏观经济学教材第2版各章参考答案第2章一、名词解释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B)。

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C)A.企业间接税B.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股票分红D.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3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A.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B.25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C.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D.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5.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B)。

A.2000B.1400C.1000D.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对)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对)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对)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对)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下降。

(错)四、简答题(略)五、计算题1.假设GNP为5000,DPI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

试求:投资1,政府购买G。

解:1.由Y=C+I+G+N某(1)DPI=Y-T(2)且G-T=200(3)Y=GDP=5000,DPI=4100,G-T=200,I=300,N某=-100综上所得,I=3700,G=1100.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粉和食用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1.解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后余下的部分,也即NNP是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

主要问题有: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

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量、全社会消费、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变动率等。

3.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是一致的?答:方法主要有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时期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

在统计上,用于购买最终产品的全部支出可分为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项。

即GNP=C+I+G+(X-M)收入法:是通过把所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来计算的。

用收入法核算应包括以下项目:工资、利息和租金;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

五项加总就得到国民生产总值指标。

GNP的衡量可用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它们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可从下图理解:(注:为说明GNP统计的不同方法,不妨先假定一个简化的经济社会,不存在政府和外贸部门,也有投资)宏观经济环形图答:NNP=GNP-折旧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户所支付的利息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出(补充: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弥补?答: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算范围的局限性。

核算内容的片面性。

国际间的不可比性。

弥补:针对第一个缺陷,联合国制定了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国民账户体系,一个是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针对第二个缺陷,有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福利尺度,纯经济福利。

针对第三个缺陷,又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6.7.略第十三章1.解释下列概念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之前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占正统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坚持和论证“萨伊法则“。

萨伊法则的基本命题是:供给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是一种常态。

萨伊法则实际是一种无危机论。

萨伊之后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萨伊法则,并提出和完善了”市场自动均衡“学说。

第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

第二,总供给量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

第三,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由工资机制的调节来实现。

第四,资本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利率调节机制来实现。

第五,货币只起交换媒介的作用。

综上所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产品和要素市场都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达到均衡,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充分弹性,均衡必然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正是在对上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批评的基础上,建立起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说明宏观经济运行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上,只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时,为了解决失业,克服萧条,必须引入政府干预。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一个经济社会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就业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凯恩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以马歇尔为主要代表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进行否定。

第一,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

第二,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第三,货币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积极作用。

第四,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达到均衡。

消费函数:反映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C=C/Y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

MPC=△C/△Y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增量。

MPS=△S/△Y通货紧缩缺口:低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通货膨胀缺口:高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K=△Y/ △I(=1/1-c)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Y/△G= (1/1-c)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K =△Y/△TR=(c/1-c)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K =△Y/△T=(-c/1-c)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按同一幅度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K=(1/1-c)+(-c/1-c)=1对外贸易乘数:是用来衡量出口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

K=△Y/△X=1/1-c+m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答:不能。

(1)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CMPCY?=?或ddCMPC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CAPCY=)。

(2)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一点消费都不增加(即0CMPCY?==?),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C/?Y+?S/?Y=1,所以,?C/?Y=1??S/?Y。

只要?S/?Y不等于1或0,一般有:0< ?C/?Y<1。

(3)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为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3. 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答: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短期消费曲线与45o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o线下方。

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

4.解释乘数的定义、公式及其作用过程。

答: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的比率。

由于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等注入的变动是通过引起总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其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所以乘数又通常定义为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需求变动量的比率。

公式K= ?Y/?AD=1/1-c。

作用具有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同样,总需求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

5. 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各是什么?答: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M=I+G+X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I+G在二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I6.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什么不同?答:他们都是乘数原理中的一种重要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投资乘数、消费乘数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计算结果也完全相同,其原因是政府支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都是构成总需求的因素,即总需求=C+I+G+(X-M)。

因此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支出变化,都使总需求发生同样的变化,因而对均衡国民收入所产生的作用也完全相同。

当其他条件不变,KG=KC=KI=1/1-MPC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与上述两种乘数不同。

因为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化一个量时,对总需求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当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一个量时,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转移支付的量能使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称为转移支付乘数。

以△TR代表转移支付的增量,KTR代表转移支付系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TR=△Y/△TR=MPC/1-MPC。

税收乘数是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税收对消费支出的作用同转移支付对消费支出的作用一样,也受到边际消费货币的影响。

但是与转移支付不同之处在于,税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负方向的。

以KT表示税收乘数,则在其它条件不变时,KT=△Y/△T=-MPC/1-MPC。

它刚好与转移支付系数的符号相反。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

当政府增加支出时属扩张性的政策;而当增加税收时,却是紧缩性的政策。

因而这两类乘数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或者说是相反的。

7. 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有何区别?答:1,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2,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3,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其积极作用4,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达到均衡8. 为什么实行比例所得税的乘数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乘数?答:主要是因为:在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即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这样就减少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在实行定量税情况下,消费函数为C=Co+cYd=Co+c(Y-To)=Co-cTo+cY,而在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消费函数为:C=Co+cYd=Co+c(Y-(To+tY))=Co-cTo+c(1-t)Y,由于0<c<1,0<t<1,所以c(1-t)<c,即实行比例所得税的消费曲线的斜率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消费曲线的斜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