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龙港文化调研报告

龙港文化调研报告

龙港文化调研报告
龙港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小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以下是关于龙港文化的调研报告。

龙港文化深深植根于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

调查显示,龙港的文化主要包括戏曲、舞蹈、美食以及传统手工艺等。

首先,龙港戏曲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

这里有多个戏曲剧团,他们经常举办演出和培训班,传承和发展着传统的戏曲艺术。

特别是龙港的评剧,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其次,龙港的舞蹈文化也非常独特。

在这个小镇上,舞蹈表演通常是在庙会或其他传统节日时举行。

一些舞蹈艺术家会在特定的场地上进行精彩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快乐。

除了戏曲和舞蹈,龙港的美食也是该地区的一大特色。

据调查,龙港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如红烧鲶鱼、盐水蛋、豆沙饼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制作精细,成为了龙港的代表之一。

此外,龙港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和陶艺等。

这些手工艺不仅具有漂亮的外观,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很多人在业余时间会从事这些手工艺制作,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传承和发扬龙港文化的方式。

总结起来,龙港的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戏曲、舞蹈、美食
和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文化形式不仅丰富了龙港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这也为龙港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拙政园调查报告

拙政园调查报告

拙政园调查报告拙政园调查报告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为了深入了解这座园林的历史、文化和景观特色,我们进行了一次拙政园的调查。

一、历史渊源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是一座私人园林,由苏州知府王熙凤所建。

王熙凤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官员,他在园林设计中融入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

园林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成为当时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二、建筑风格拙政园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意境的融合。

园内的建筑物主要由亭、台、楼、阁等构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泊和花园之间。

建筑物以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三、景观特色拙政园以其独特的景观特色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园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石舫”、“萤光泉”、“夜明珠”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石舫”,它是一座仿古的船形建筑,坐落在湖中央。

从石舫上可以欣赏到园内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灯光效果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四、文化内涵拙政园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的建筑、雕塑和绘画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诗词、书法和绘画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游客体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拙政园的游客体验非常好。

园内的服务设施完善,游客可以方便地找到导游和讲解员,了解更多关于园林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此外,园内还设有茶室和餐厅,游客可以在品茗品茶的同时,欣赏园内的美景。

六、面临的挑战尽管拙政园在吸引游客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游客数量的增加给园区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如如何合理安排游客的流量、保持园区的整洁等问题。

其次,园区的保护与开发之间需要取得平衡,保护园林的原始风貌,同时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也是一个难题。

七、建议和展望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拙政园的文化遗产,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合理分流游客流量,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关于扬州的调查报告

关于扬州的调查报告

关于扬州的调查报告关于扬州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扬州,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扬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而闻名于世。

本篇调查报告将以扬州为主题,对其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文化遗产1. 扬州菜扬州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而享誉全国。

调查显示,扬州菜在当地居民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

其独特的特色菜品如扬州炒饭、狮子头、扬州炖鸭等,深受人们喜爱。

2. 扬州文化园区扬州文化园区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调查发现,文化园区内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园区内的博物馆、剧院、艺术展览等设施也提供了一个了解扬州文化的绝佳机会。

三、旅游景点1. 瘦西湖瘦西湖是扬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调查显示,游客对瘦西湖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其湖光山色和古建筑相得益彰,非常值得一游。

2. 个园个园是扬州另一著名的园林景点,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调查发现,个园以其精美的园林布局和精致的建筑风格而备受游客喜爱。

游客们纷纷表示,在个园漫步,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诗意世界。

四、经济发展1. 扬州港扬州港是扬州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扬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调查显示,扬州港的货运量逐年增长,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港口周边的产业园区也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扬州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调查发现,该园区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的入驻,推动了扬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社会发展1. 教育扬州作为一个文化名城,教育资源丰富。

调查显示,扬州的中小学教育水平较高,许多学校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同时,扬州还拥有一些知名的高等学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关于家乡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家乡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家乡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家乡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通常由调查员、研究者或专业人士撰写,以传达研究成果,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精确使用专业术语,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家乡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告实践参加者:庄艳雯实践主题: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告地点:家中常州图书馆篦箕巷时间:2010年8月3日——8月10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活动内容:江苏区域文化研究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有了长足的进展。

鉴于这种现状,通过查阅书籍,利用网络资料,深入民间挖掘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了解源远流长的江苏文化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一.背景资料——认识江苏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 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

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 11%,连绵近1000千米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

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

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

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

这里是中国吴文化和汉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

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

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

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经济文化中心。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江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本文将对江苏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江苏文化的特点、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以及文化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江苏文化的特点江苏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江苏位于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资源,因此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成为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扬州等地的园林和古建筑是江苏文化的代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同时,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

江苏文化还以其繁荣的经济为支撑,形成了商业文化的特点。

苏州、无锡等地是江苏的经济中心,这些地方的商业发达,商业文化也相应兴盛。

江苏的商业文化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与现代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风格。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江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不断发展。

传统文化在江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苏州园林虽然是古老的建筑,但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引入了现代景观设计和管理理念,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江苏的传统工艺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无锡的太湖石雕、苏绣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这些传统工艺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三、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江苏文化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江苏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苏州园林、南京大报恩寺等文化景点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选择。

同时,江苏的传统戏曲艺术也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

其次,江苏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江苏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关于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关于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关于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7 篇)当某一情况或者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晰情况,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7 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调查目的我们日照绿茶特殊有名,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日照绿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好多人都喜欢日照绿茶。

还因为我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喝日照绿茶,他们每天在家都喝功夫茶,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喝茶了。

我想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二、调查人员刘涵日、爸爸和妈妈三、调查内容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四、调查方法1、亲自到茶厂体验了解问询;2、网上搜集资料。

五、调查过程1、历史渊源日照种茶始于何时,已不可考。

据传日照城北的河山顶峰上有古茶树一株,因生于陡崖之上,高不可攀,无人敢登峰采摘,唯拾其落叶,或者抛石击叶,用开水冲饮,不仅可明目提神,还可治腹疼,有奇效。

2、制作工艺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艺。

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等,然后用竹篓装盛,禁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

进厂后抖松摊放 3-4 个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

杀青采用杀青机或者人工杀青,使叶失水 35%到 37%之间,然后摊凉。

揉捻采用揉捻机,轻揉不加压,时间 3-5 分钟,揉捻时间过长,易浮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

搓团提毫采用手工操作,这是一项技术活,凭技术工人经验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 80%即可。

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用烘干机边翻边颤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 6%就完成为了。

3、品质特征日照绿茶汤色黄绿璀璨,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

日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茶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专家称日照绿茶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同类产品。

调查报告苏州

调查报告苏州

调查报告苏州调查报告苏州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苏州并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它还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城市。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调查数据,深入分析苏州的经济、教育、文化和生活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苏州的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苏州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其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GDP增速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苏州的经济主要依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不仅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苏州设立了生产基地,还有大量创新型企业和初创公司在这里蓬勃发展。

这些企业的兴起不仅为苏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除了经济发展,苏州的教育也备受关注。

苏州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学校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据统计,苏州的教育投入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

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苏州都有一流的学府。

例如,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苏州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苏州的文化底蕴深厚。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被誉为“人间天堂”。

这些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苏州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如苏绣、苏剧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苏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此外,苏州还举办了许多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演出,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最后,我们来看苏州的生活状况。

苏州作为一个宜居城市,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城市规划合理,交通便利,市民出行方便快捷。

苏州还注重绿化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遍布全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苏州的医疗服务也非常完善,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金陵遗址调查报告范文

金陵遗址调查报告范文

金陵遗址调查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经过我们调查研究小组的努力,针对金陵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金陵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遗址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世系悠久,历经数次兴衰,与南京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遗址之一。

二、遗址现状1. 地面遗迹:金陵遗址地面保存完好,建筑群残存较多,包括皇宫、官署、庙宇等。

尤其是皇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为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2. 文物出土:在金陵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大量的文物被发掘出土。

这些文物包括陶器、器皿、青铜器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3. 环境保护:由于金陵遗址位于市区内,长期以来,遗址周边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城市化发展、盖楼造屋导致古建筑的原貌难以保持,环境杂乱,违建现象严重。

三、存在问题1. 缺乏有效保护措施:金陵遗址虽然受到国家级保护,但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古建筑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文物保存情况也较差。

2. 环境污染严重:遗址周边的工厂排放的废气、垃圾堆积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对遗址及其周边的文物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3. 人为破坏:由于金陵遗址地处市区,游客众多,个别游客存在损坏文物、乱丢垃圾等行为,对遗址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四、建议措施1. 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金陵遗址的保护,制定相关法规,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大保护力度,确保古建筑的完整保存和文物的安全。

2. 加强环境保护:要求周边工厂加强环境治理,减少废气排放、垃圾处理等,保护遗址周边的环境,减少对遗址的污染和破坏。

3. 加强文物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文物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金陵遗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行为。

四、预期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预期金陵遗址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保存,遗址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金陵遗址,提高文物的保护意识,为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第一部分:概述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家乡的文化传承、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二部分: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家乡位于江苏省南部,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

在明朝初期,家乡属于长江南岸地区,山清水秀,沃野千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此后,家乡先后属于吴、越、楚、齐、宋等朝代的管辖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些成就也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增添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第三部分: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家乡的习俗和饮食文化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

传统习俗主要是指春节的节日习俗,如贴春联、腊八粥、守岁等。

而传统饮食文化则是指家乡地方特色的小吃和名菜,如千层塔、莲子糯米饭、小绍兴等。

这些小吃和名菜大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当地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四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从1990年代开始,家乡就开始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立了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家乡道教和佛教建筑,以及古建筑群等。

同时,家乡还通过建立各种文化活动、艺术节和展览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传统文化。

第五部分: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家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传承地方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

尤其是针对家乡文化的保护和升华,应该加以重视,例如开办更多的文化活动、策划精彩的文化节目、开设更多的文化学院和博物馆等。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家乡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尊重和保护不同族群以及宗教信仰的文化和历史传统,通过多样的文化元素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素养。

总结:家乡地处江苏省南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家乡的习俗和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而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未来,家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传承地方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将家乡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为地方文化的发扬和发展做出贡献。

阜宁文化调查报告

阜宁文化调查报告

阜宁文化调查报告阜宁文化调查报告一、引言阜宁,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本文将通过对阜宁文化的调查研究,探索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历史文化遗产阜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阜宁县城内的阜宁古城墙。

这座城墙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城墙周长约7公里,保存完好,成为了阜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古老的氛围,领略历史的厚重。

三、传统习俗阜宁人民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这一天,阜宁人会放起盛大的花灯,热闹非凡。

人们穿着传统的汉服,走街串巷,品尝元宵,观赏灯展,共庆佳节。

这一传统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彰显了阜宁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四、饮食文化阜宁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海鲜为主要特色。

由于地处近海,阜宁的海鲜资源丰富,尤以螃蟹和鱼类最为知名。

阜宁的螃蟹肉质鲜美,口感醇厚,备受食客喜爱。

而当地的鱼类则以新鲜、嫩滑而闻名。

此外,阜宁还有许多传统小吃,如灌汤包、糕点等,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五、文化艺术阜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阜宁剪纸。

阜宁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剪纸作品以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剪工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剪纸的瑰宝。

阜宁的剪纸艺术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六、宗教信仰阜宁的宗教信仰以道教和佛教为主。

当地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道观,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

这些寺庙和道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人们在这里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

七、教育与文化传承阜宁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阜宁有许多优秀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同时,阜宁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设了许多文化艺术培训班,让年轻一代能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无锡风土人情调查报告

无锡风土人情调查报告

无锡风土人情调查报告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经济发达的城市。

在无锡,我走访了当地的居民,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无锡的美食文化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许多人慕名前来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

我在街头巷尾尝过了许多美食,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太湖鲢鱼和无锡排骨。

太湖鲢鱼色泽洁白,肉质鲜嫩,口感十分细腻,是无锡的一道传统名菜;无锡排骨则是烧烤爱好者的最爱,香气扑鼻,外焦里嫩,十分美味。

除了美食,无锡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当地居民喜欢留园,太湖风光秀丽,南瓜花小镇和灵山大佛等景区游玩,体验
被江南园林和佛教文化所熏陶的情怀。

此外,无锡还有许多古代建筑和历史遗迹,如灵岩寺、金山寺等,每个景点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与当地居民交谈中,我发现无锡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比较开明和务实。

无锡人具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和创业精神,经济发展比较快速,但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他们仍会注重家庭生活,并重视与亲友之间的交流和联络。

我认为,无锡的风土人情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借鉴意义。

无锡人注重生活的平衡,凸显出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在今天这个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身心健康,
注重家庭生活和社交关系,体现人间关怀、温馨与亲情,尤其是与亲友久远不联系的陌生人。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对无锡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反省,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把更多的美好理念带回我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生活。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江苏的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文化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江苏的历史文化江苏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苏州、南京等城市被誉为“江南文化的摇篮”,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园林和文物。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

南京的明孝陵、中山陵等历史遗址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江苏的文化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苏州的园林文化、苏绣、苏剧等都是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的文化则更加庄重,体现了江苏人的豪爽和正直。

无论是苏州的水乡风情还是南京的文化底蕴,都让江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地域。

二、江苏的美食文化江苏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独特的一面。

苏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细腻的烹饪技巧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

苏州的本帮菜、南京的金陵菜都是苏菜的代表。

无论是鱼头煲、狮子头还是清炖蟹黄汤,都让人垂涎欲滴。

除了苏菜,江苏还有许多其他美食。

无锡的阳羡糕、常州的糖醋排骨、扬州的炒饭等都是江苏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无数食客。

江苏的美食文化不仅体现在饮食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例如,江苏人喜欢早茶,每天早上都会去茶楼品尝各种茶点,这也成为了江苏的一种特色文化。

三、江苏的传统节日江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江苏的文化传统。

春节是江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进行祭祖、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同时还有舞狮、舞龙等民间表演。

端午节是江苏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庆祝屈原的节日。

除了春节和端午节,江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

如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庆祝丰收和团圆。

元宵节,人们会放灯笼、猜灯谜,庆祝新春的到来。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地区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

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及民俗民风。

暑假期间,我们对徐州地区地方特色文化及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

1.柳琴戏和梆子戏 徐州的地方戏剧以梆子戏和柳琴戏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在徐州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受到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人们的普遍欢迎。

柳琴戏梆子戏2.伏羊节 伏羊美食文化节是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传统悠久,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每年入伏之季(7月中旬初伏第一天至8月中旬出伏),人们集中在各个饭店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伏羊美食节期间,全市各大宾馆、饭店、羊肉馆都推出系列“伏羊菜系”接受市民的品评。

同时周边地区特色羊肉馆来徐州集中展示地方小吃名点,还有异彩纷呈的活动,每天上演地方戏曲,表演舞蹈、武术、民俗,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展出等。

伏羊美食文化节开幕式3.樱花艺术节中日友好樱花林是徐州市与日本半田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象征,两市政府和人民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栽植日本樱和中国樱近两千株,同时对樱花林整个环境加以改造和充实提高,使之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樱花观赏基地。

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时,数千株樱花以其晶莹多姿、纯洁高雅的风貌博得徐州市民的喜爱,大批国内外游客和日本友人纷至沓来,观光赏樱、饮酒歌舞,摄影留念。

4.槐花节风光宜人的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第一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速沿线的新沂市南郊,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胜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古便有“峰峦横万叠,胜绝蓬莱境"的美誉。

阳春时节,山上山下繁花似锦,争芳斗艳,特别是数万株槐花满山遍野一起迎风怒放,香雪似海,花影扶疏,置身其中如临瑶林仙境。

淮安文化调研报告

淮安文化调研报告

淮安文化调研报告淮安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淮安作为江苏省的重点文化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淮安文化的传承、特色及其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为保护和发展淮安文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淮安居民对淮安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地观察主要对淮安的文化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活动进行了考察。

三、调研结果1.淮安文化的特点和传承调研结果显示,淮安文化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历史悠久、多元融合、与自然环境的关联和民俗传承。

淮安作为历史古城,有着较为悠久的文化积淀,几百年的历史使得淮安的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淮安地处江淮之间,东临大海,北依大运河,南接长江,地理位置优越,使得文化的多元融合成为可能。

淮安的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联较为密切,诸如渔耕文化、水乡文化等都与当地的水文化息息相关。

此外,淮安的文化传承也体现在丰富的民俗活动中,这些习俗和传统节日是淮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淮安居民对淮安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淮安居民对淮安文化的认知还是相对较深的,大约有7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淮安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其中多数居民认为淮安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居民对淮安文化并不了解或认同,他们表示对淮安文化的传承并不关心。

此外,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变迁等原因,淮安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扰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

3.淮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议为了保护和传承淮安文化,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淮安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媒介,提高淮安居民对淮安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对淮安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2)加强淮安文化景点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淮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加强文物保护的力度,严禁破坏和盗窃文物行为。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对淮安的传统技艺、民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整理,确定重点保护项目,加强传承。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2014年江苏省概况总结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江苏省概况1、行政区划江苏现有13个省辖市,下辖100个县(市、区),其中22个县,23个县级市,县(市)中包含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55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城市(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

图1:江苏省地图2、土地面积与人口1)面积江苏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

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1%。

其中平原面积7.06万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73万平方千米。

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低山丘陵占14.3%。

2)人口结构人口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已突破7900万,达到79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

截至201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89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9.59‰,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98‰,下降0.10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61‰,下降0.24个千分点。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77094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率为0.56%。

全省常住人口中,家庭户24393386户,家庭户人口为7168009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3人减少0.29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8下降为101.54。

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

南通民俗调查报告

南通民俗调查报告

南通民俗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江苏南通地区的民俗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采访和文献搜集,收集了大量有关南通地区民俗的信息。

报告包括南通地区的传统节日、婚嫁习俗、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民俗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南通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且对南通的旅游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南通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

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遗产。

南通的民俗是南通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对于了解南通的历史、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节日南通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南通的春节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等。

端午节则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为主要特色。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吃月饼、赏月、拜月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体现了南通地区的习俗,也是南通人民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婚嫁习俗婚嫁习俗是南通地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通,婚礼一般包括红盖头、婚车巡游、鞭炮放花、敬茶喜钱等环节。

南通还有一种特色的婚宴形式,被称为“迎亲宴”,即新郎家邀请女方家庭成员前往新郎家,共同吃喝庆贺。

这种形式使双方家庭更好地融洽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婚带来的压力。

四、宗教信仰南通地区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但仍有一定的宗教信仰传统。

佛教和道教在南通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寺庙和道观是南通地区的文化遗产。

南通的宗教信仰不仅体现了南通人民的宗教情感,也是南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民间艺术南通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木偶戏、秧歌舞等。

木偶戏是南通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被誉为江苏木偶戏三绝之一。

秧歌舞则是南通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动感的舞蹈动作而闻名。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南通地区民俗的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南通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南通的传统节日、婚嫁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民间艺术形成了南通独特的文化景观,并且对南通的旅游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江苏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江苏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主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时问:XX年1月12日至2月5日社会实践地点:江苏省无锡市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针对历史文化所作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议题。

无锡是文化大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相当重视,尤其是在保护基础之上,针对无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因此我们针对无锡市展开了此次社会实践。

一研究现状概述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

新中国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

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尤其率先制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我们所做是主要工作有:其一,搜集大量文字资料。

通过报刊、文件、图书和网络,搜集有关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便于我们从面上把握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从而利于深入分析与研究。

其二,实地考察。

在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几次外出考察,例如,无锡博物院及各类专题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历史街区、古村古镇、名人故居等,都是我们调研的重点。

在调研中,我们在普遍了解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有侧重进行实地考察,对于重点区域、重点遗产开发进行综合的全方位考察,对于典型项目重点调查,对于一般性遗产项目针对其最具特色、最为突出的某一侧面考察,这样既有全面考察,又有重点考察,既有整体了解,又有个别侧重,使得调研成果更为全面、更具普遍性。

徐州方言文化调查报告

徐州方言文化调查报告

徐州方言文化调研报告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人被南方人称作为“侉子”在老一口中,他们都是讲“南蛮子北侉子,徐州是个炼喳子”,至于这个“炼喳子”,我也询问过很多老人,他们也不是很清楚这个“炼喳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州的方言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一些的方言已经消失,能够保留下来的可能也是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方言了,有些方言也只是在老人中间进行交流,年纪较小的对于很多的方言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得需要老人解释才能明白。

在徐州各个县市之间,这种方言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就我所熟悉的丰县而言,在生活用语中就存在着很多不同。

像一些食物的叫法,如:南瓜,丰县叫做“北瓜”,对于“北瓜”的叫法,我问过丰县的几个老人,他们也是无法解释,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一直叫下来的,一直到现在还是讲南瓜叫做北瓜。

我们通常用的被子,枕头在丰县被叫做“盖的,枕的”,枕头被子就是用来枕着头,盖着身体因此取名“盖的,枕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一些徐州方言现在逐渐变化甚至消失了,现在所能听到的一些地道的方言也只有从老年人那里听到。

不少方言从发老年人口中说出有时候很难让人听懂,对于外地热而言想听懂一些地道的徐州方言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下面一段话是我们在教外地朋友时经常说的一段,能听懂的很少,这句话是:野马黑一个毛格子掉溜地上剔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傍晚,一个硬币掉在了地上特别亮!类似于这样的方言还有很多。

有人说徐州是雄性的,雄性代表着粗放,反映在语言上,徐州话是豪爽的、直接的、干脆利落的。

某人表现不好,用徐州话评论曰:这人直奔“下岗”!某人在某事上超出寻常、表现突出时,徐州人简练地说:“他今天疯了!”;把这杯酒喝完,南方人说,这杯酒你干掉算了,徐州话只用两个字:“透了!”;喝酒喝多了,徐州话说“喝大了”;当某人在某件事情上犹豫不定时,别人就会劝他说:“多大事?!”当表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时,徐州人脱口而出:“你不要问了!”在徐州电视台新闻直通车有个栏目叫做“大卓说事”,这个栏目就是通过徐州话来讲些生活中的事,方言就是要用地道的口音讲出来的,如果徐州话用普通话说出来那味道就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篇一: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参加者:数理学院10数学1:朱忞,学号10121131,何亚运,学号10121108社会实践主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时间:XX年1月12日至2月5日社会实践地点:江苏省无锡市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针对历史文化所作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议题。

无锡是文化大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相当重视,尤其是在保护基础之上,针对无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因此我们针对无锡市展开了此次社会实践。

一研究现状概述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

新中国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

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尤其率先制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我们所做是主要工作有:其一,搜集大量文字资料。

通过报刊、文件、图书和网络,搜集有关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便于我们从面上把握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从而利于深入分析与研究。

其二,实地考察。

在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几次外出考察,例如,无锡博物院及各类专题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历史街区、古村古镇、名人故居等,都是我们调研的重点。

在调研中,我们在普遍了解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有侧重进行实地考察,对于重点区域、重点遗产开发进行综合的全方位考察,对于典型项目重点调查,对于一般性遗产项目针对其最具特色、最为突出的某一侧面考察,这样既有全面考察,又有重点考察,既有整体了解,又有个别侧重,使得调研成果更为全面、更具普遍性。

其三,访谈。

对有关人员的访谈是我们调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的访谈对象,既有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又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有普通市民。

在无锡文化遗产局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和经验时,文化遗产局“非遗中心”的一位领导,对本市“非遗”传承的重视讲述尤其详细,这些使得我们的访谈与调研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课题组还随机对市民所了解的“文化遗产”知识进行调查,课题组成员何亚运还专门就锡剧问题与传承人和剧迷进行交流与访谈。

以上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们完成本课题的重要保证。

二无锡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无锡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更好地在保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开发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益于现存资源的保护,而且适当的开发与利用,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社会对文化资源的关注由来已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

新中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以文物保护为主。

即使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亦是如此,城市建设的热潮使得诸多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短视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缺憾。

当今,这种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保护规章制度和办法相继出台。

无锡是文化大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各级领导政绩考核都列入了文化遗产保护一项,同时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局。

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基础上,编制了包括历史街区保护在内的发展规划,进行文物普查,制定管理办法与保护措施。

相继出台了《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无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等文件。

这些关于创建文化名城、增强无锡文化软实力的诸多文件体现了政府对历史文化资源重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大提升了无锡市的内涵与魅力,提高了无锡城市竞争力。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无锡文化产业:基于文化遗产出路的思考 1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的探索: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网络、数字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变革的强大动力,几乎影响文化产业的所有领域。

当今,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样反映在文化产业的许多方面。

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渗透,一方面创造了全新的文化产业或者推动了不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产业升级。

就前者来说,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产生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图书、数字影视等)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网络游戏、动漫、多媒体手机等)的巨大发展。

就后者而言,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体现在数字图书、数字广播影视、网络影视博客、引入物联网技术的会展业等方面。

总之,高新技术深刻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而且深刻改变文化产业格局和结构。

在物联网等技术的渗透之下,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可见,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

2资源开发对于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升级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文化产业在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方面有显著强化作用。

文化产业可以使城市增值,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并不断促进城市中心和边缘地区的空间结构变化趋于优化,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文化地位日益凸显。

因此,文化产业可以扩大城市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提升城市形象,从而有助于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的塑造。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无锡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显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3棘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路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宣传以及市场化问题是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

虽然无锡市对“非遗”的传承较为重视,但是如何进一步加大传授面问题很重要,有的“非遗”存在空间非常狭小,影响范围有限,此其一。

其二是“非遗”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曾经是流行于民间的东西现在只能生存于殿堂之上或民间的某个角落,这算不上真正保护“非遗”,真正的保护是要让它再回到民间,在民间普及、在民间发扬光大。

其三是“非遗”的市场化不够,尤其是对于技艺性的“非遗”项目,尚缺乏引导,或是直接扶持的力度不大,或是传承人方面存在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解决。

我们对此提出如下应对之策:政府或有关机构加大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让百姓了解、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创造条件、创新机制,使有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市场化。

政府和民间力量应该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民保机构的工作人员要走出狭隘的机构,深入民间,去做更为重要的宣传与调研工作。

对于传承人而言,政府出资,引导、鼓励他们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保护,而不要局限在家庭观念里。

对于工艺类的“非遗”项目,在保护的同时,最好能够加以开发,从而面向市场,形成文化产业。

另外,政府出面支持,使传承人与少年文化宫、学校等部门可以联合开设这类课程,从而达到扩大影响、更好保护的目的。

总之,政府要千方百计创新机制、创造条件,使有条件的“非遗”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对较难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则要加大扶持力度,尽可能在与学校、社会协作的基础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四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无锡旅游开发:从文化旅游到休闲旅游作为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无锡市拥有绝佳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当前,随着城市、乡村多种综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无锡的都市旅游、文化旅游、运河水上旅游、古镇历史街区旅游、乡村旅游以及综合性的休闲旅游成为引领时尚的旅游产业。

1文化旅游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区域会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区域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因素,沉淀于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之中,成为一个区域强有力的粘合剂与内聚力。

对于文化旅游,国内外学者有过很多相关定义,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国内学者的定义在对旅游分类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对于文化知识获取的贡献,旅游者的自身动机成为旅游的文化属性是否突显的关键。

相对于国内的论述,国外学者往往是针对文化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的区别,抓住其“文化”特征的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综合来看,可将文化旅游可定义为:文化旅游者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中,以切身体验和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艺术、文化、历史发展、民族特点的行为;其目的绝非单纯的消遣娱乐,更重要的是获得异质文化的相关知识和体验。

也就是说,文化旅游利用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的游憩机会,是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

目前无锡的文化旅游仍有较大开发与利用空间,许多能彰显吴文化人文精神的景点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例如无锡市文化景点众多,锡山市东亭镇的元代大画家倪云林纪念堂、张径镇顾宪成纪念馆、无锡著名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之墓,无锡著名爱国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昆仲之墓,还有华薪芳故居、薛福成故居、徐寿墓等等,这些景点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没有形成旅游专线,游客难以进人。

从无锡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资源的战略规划看,无锡旅游资源开发是传统资源、人造景观、度假产品三级产品并行发展。

近年无锡兴建了一批人造景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无锡形成了大浮乡影视城和马山国家度假区两个旅游功能区,基本上完成了以“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的过渡。

“点线旅游”是旅游经济运行通过旅游路线的形式展开的,“板块旅游”是旅游经济在特定的空间内展开,形成密集的旅游区域。

它们是旅游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某一特定空间里。

“板块旅游”是在特定区域内组成旅游经济体系,减少地区分割的限制,提供度假娱乐产品,滞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旅游经济效益好。

世界旅游发展进程表明:“板块旅游”必然代替“点线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方式。

而无锡在形成这种旅游经济结构中,从景观的内涵看,产品开发仍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有些耗费了一定财力、物力建造的人造景观则因文化含量不高,游客少有到来而没有得到应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充分释放“板块旅游”的有效势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