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教育与口关系-精选文档
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2019年精选文档
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1教育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通过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及《教育学辞海》等多家看法,归纳其一致之处,教育方针就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其依据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的培养目标,即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或培养标准;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教育想要大大的结果。
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1 三者的区别教育目的比较抽象,实际上是理论术语,不由国家或政党来规定,而要由理论界探讨以求共识,因而具有不可操作性。
教育方针高度概括,是工作术语,由国家和政党规定,体现国家和政党的意识,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面向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但无直接的衡量指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和分解,也是工作术语,由国家规定,并具有更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有直接的衡量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等等。
1.2 三者的联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理论表述,实际上就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直接理论前提,教育目的的任何不科学、不完整必然带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不科学和不完整。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定义,它本身取决于教育目的的深度和广度,而它的实际操作将产生对教育目的的反馈。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是教育方针的操作层面,更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层面,其具体执行结果有助于直接检验教育方针是否切合实际,判断教育目的是够正确科学。
基于以上辨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国家跨度上,对教育方针的比较都比对教育目标的比较更加宏观、有效,更具有反思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程目标2.1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它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
2019年最新-教育原理教学课件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PPT精品文档-精选文档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人类教育产生的前提 2. 人类教育产生的社会前提 人类社会的诞生
劳动——标志着动物的本能活动已经转变为 人类自觉的劳动
劳动的技术结合——制造和使用工具、传递 经验、自我意识的形成、语言的产生 个体经验的类化
主体—客体 = 生产活动(对象化活动) 主体—主体 = 教育活动(交往性活动)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种种学说
动物界是否存在教育活动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种种学说 1. 勒图尔诺、沛西·能(法)的“生物起源说”
传递经验的形式。
—— 王守恒《教育学教程》
教育起源于为传递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
的以生产劳动经验为主的超生物经验的需
要。
—— 陈焕章《教育原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人类教育产生的前提 1. 人类教育产生的生物前提 教育的必要性
种生命:与动物既相同又不同,不同之处 表现为人的未特定化、未完成性 教育的可能性
动。
——陈焕章《教育原理》
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
动。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概念的界定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十二所院校《教育学基础》
◎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社会性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完整word版)浅谈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包含和循环模式都充分说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密切联系,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和分离的,其理论研究也无法单独进行。
即使在“计划文件”层面上规划课程,也必须同时规划与特定“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
浅析学校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精选文档
浅析学校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一、学校教育( 一) 学校教育的功能性社会发展 ,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物力资源, 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
而学校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主产地。
学校教育主要功能是育人。
从学校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来看 , 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社会 ,能够改造社会。
( 二) 培养什么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内容并非一成不变, 它是与特定历史时期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
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 , 由古至今我们不断探索。
回顾深思“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历史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 ,在处理人才质量与标准问题时, 不能偏废 , 不能片面强调 , 忽视或否定任何一面都是不科学的, 为此 , 我们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阶段, 并非最理想状态“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在马克思笔下“自由个性”才是人的历史发展的理想状态,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更终极价值 ,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目标。
所以 ,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指人的全知全能、无所不通 , 只是指人的发展在广度上、深度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并非最理想状态。
( 二)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主体性 , 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 , 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等。
马克思学说下的“自由个性”在本质上是属于人的个性范畴 , 标示着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
在该种境界中 , 人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 , 完全控制了构成人的个性的各因素 ( 如体力、智力、兴趣 ) 而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学说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自由个性”参照之下的 , 所以在“自由个性”思想参照下的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为人的各方面发展齐头并进 , 并非不要个性发展 , 而是以个体的个性发展为轴心 , 有重点地全面发展。
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人们在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社会化个体的过程中,教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育系统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应是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
三个子系统的教育目标取向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基本一致的,教育内容是互补的、互为依托的,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也是殊途同归的。
它们在时空上循环衔接、相互兼容、融会贯通,体现了教育过程的全方位、无缝隙、无遗漏。
只有使三者协调一致、取长补短,形成叠加效应,方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教育往往很难发挥出“1+1+1≥3”的效果,反而出现了教育成效相互抵消、乃至为零为负的现象,譬如所谓“5+2≤0”现象。
这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带来多重隐患,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以考分为终极导向,其功能被无限放大;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空间被大大压缩,无条件服从学校教育,成为了学校活动的延伸和服务者,从而事实将“应试教育”等同于“未成年人教育”。
育人目标的偏差导致了未成年人的单向度发展以及“高分低能”、综合素质差等现象。
而且,各个教育主体普遍缺乏主动寻求教育衔接的意识,“单兵作战”的思路使得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在教育行动上经常南辕北辙、相互冲突,从而大大抵消了正面教育的作用。
基于此,为了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教育成效,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个体,亟需加强教育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
一、有关教育合作的基本理论根据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全景教育理念等,任何一种或几种教育学习形式的简单叠加都难以完成庞杂的教育学习任务,尤其是对处于人生成长期的未成年人而言更是如此。
为了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寻求多种教育形式的交流合作与有机联系是唯一出路。
(一)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家庭缺失论与教育机构歧视论。
家庭缺失论与教育机构歧视论着眼于分析家庭与学校教育合作困境的原因。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教育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资金投入,还包括政策、认知、精神和行为等广义的投入。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止到2009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 14427 所,招生规模达到 873万人,在校生达到了2179 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 1215 所,招生 313 万人,在校生达到了 965 万人,占到我国总体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
但与发展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依然严重,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制约职业教育资源效益发挥的瓶颈。
因此,借鉴和分析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经验和成效,采取有效对策,尽快完善我同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是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的现状(一)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成绩与经验1. 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经费投入总量逐步提升在国际上,通常用“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以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支持程度,以及可支配财力对教育投入的强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不断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由表 l 可以看出,自 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开始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和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逐年递增,有效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经费,由表 2 可见, 2000 年以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每年均有所增加。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竹内经费从 2000 年的 1349.45 元增长至2008年的 3811.34 元,增幅达 182.43 %,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2000 年的 214.90 元增加到到 2008 年的 911.71 元,增幅达324.25 %、2.围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专项投入不断增多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加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真金白银”的专项经费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
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多年来教育研究的一个瓶颈,课程论、教学论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脱节尤为突出。
国内外学者呼吁整合课程论、教学论以解决教育理论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科教学置于课程实施的视域中,引发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需求。
另一方面,高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明显呈现出课程论和教学论的整合倾向,许多高校甚至设置了特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无论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还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都显现出整合的总体趋势。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涉及到课程、教学、课程论、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五个概念。
这五个概念及其相互的关系各各不同,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笔者认为,正视其差异,并从其内在联系的角度审视这一领域的整合,能为解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脱节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一、五个概念及其内在联系甲骨文中就有“教”、“学”二字,《书?商书?说命》则首次连用了“教学”二字。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
‘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解释说‘推学者之见而广之,以引之于远大之域者,教者之事也。
引教者之意而思之以反教的工作就是不断增,'意思是说学者之事也。
,求于致此之由者.广学生的见识,学习就是认真思考老师教导的道理。
”[1] “课程”最早出现在唐代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当前中外对课程都没有作出统一的定义,各自的诉说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圆其说。
从课程的产生来看,它最核心的内容就在于它既是关于知识的,也是关于教学内容的。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联系紧密。
教学一开始就是长者或有经历、经验的人要把经历或者经验传递给年幼者。
从那时起,为了生存,年长者的主动教远远大于年幼者的主动学,因此,就有了长者对教学内容的主动既定。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9年精选文档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帮助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新知识,更新已有知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和发展趋势受教育信息化背景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信息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是对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师角色变化以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是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一是学生学习指导者。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承担“领航员”的角色,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制定达成目标的最佳学习路径与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形成高效的学习能力。
二是教学科研协作者。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乃至师生之间,应善于通过网络协作交流分享经验与智慧。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协作,把自己融入到教学科研团队中,奉献或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
三是课程开发者。
教师必须把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内容,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以保持课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四是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养成跟踪学科前沿的行为习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
信息时代的发展极为迅速,教师必须具备超前的教育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预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2年,出生性别比为108:100
• 1990年出生性别比为111:100 ,
• 2000年出生性别比为117:100,最为严重的是海南省和广东省, 2000年的出生性别比分别达到136和130。严重超出2019年出生性别 比为121:100,而
• 201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达119∶100。
• 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有3000万男人找不到妻子,即10%左右 的男性在20年后可能找不到老婆,从而出现浩浩荡荡的光棍大军。
• 1、造成的社会问题:
• 男性过剩会直接导致暴力案件、人口拐卖 等社会问题增多
• 女性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萎缩,会导致人 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使人口再生产出现 严重障碍。
B、少数民族新增人口分布在农村和牧区,这会给那些地区本来就 趋于恶化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QUESTION 4:少数民族到底选择什么:人口?环境?
• 5、人口分布不平衡 •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西人口密度之比为9:1
• 6、男女出生比例失衡
2、造成这种人口多和出生性别比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女性生了女孩,父母、邻居 等周围的人就会歧视她们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如何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
•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树立 正确地人口观。
商品5折,疯狂抢购
海浴,不准抢我的海水和沙滩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统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一定 地区的具有一定数量质量 和结构的人的总体。教育 与人口的关系是指教育事 业与社会人口的总体之间
的关系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分析
二 我国人口现状
1.我国人口的发展历史
实行育计前划生
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 发的高增长时期
出生率
死亡率
实生行育计后划
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 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健、照料慰藉、学习教育、文化娱乐?
• 3、流动人口
• 流动人口,尤其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 口数量庞大,总量超过了1亿,但他们在城 市里存在边缘化问题 。
• QUESYION 3:农村的流动人口该何去何从?
• 4、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长,其聚集区的生态环 境压力大大增加
A、总量的上升,现在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 8.41%,总量超过1亿
• 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 本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
2、我国人口的特点
• 基本特点:1、人口基数大
• 2、新增人口多
■占增产肉类的45.6% ■占增产粮食的45.5% ■占增收布匹的46% ■占新设病房医院的35% ■占新增国民收入的20% ■占新建城市住房的30.7%
旅游胜地人压人
花市人群磨肩接肘
Add you title
普通的马路上
餐厅没有你的座位了
我国教育与人口存 在的问题分析
1
人口和教育的含义
2
我国人口现状
3
我国教育现状
4
教育和人口的关系
1 对策及发展战略及国外的借鉴
一、人口与教育的含义
教育
人口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承 担的在专门机构里进行的,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系
• 3、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
• 1、 我国劳动适龄人 口2000年以后迅速增 加。
200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一般指 15—59岁年龄段的人口)为8.2亿。
21世纪.7亿。
QUESTION 1: 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把劳动力的
数量优势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
• 2、老龄化速度加快
• 我国于2000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 预计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在2019年前后和2035年 前后分别达到10%和20%以上。
•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超
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
QUESTION 2: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
4、 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1980年的18.2‰和 11.9‰。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
亿,净增1.35亿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 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
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
6 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19年降至12.1‰,13年下降 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2019年人口自然增
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 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 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
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 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 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自然增长 率
人口年龄
结构
1 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1949-1957年)
1949年,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 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10.8‰,自然增长率上 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 净增1.0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