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标准
《》条文说明1总则目录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总则全文1.0.1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执行的技术经济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水冷设备的换热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物料引起的沉积和腐蚀;二是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沉积和腐蚀。
后者是本规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循环冷却水未加处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例如,某化工厂,原来循环水的补充水是未经过处理的深井水,每小时的循环量9560t。
由于井水硬度大、碱度高,每运行50h后,有50%的碳酸盐在设备、管道沉积下来,严重影响换热器效率。
据统计,空分透平压缩机冷却器,在运转3个月后,结垢厚度达20㎜。
打气减少20%。
该厂不少设备、在运转3个月后,必须停车酸洗一次,不但影响生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设备管道产生结垢,该厂在循环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钠、EDTMP和T—801水质稳定剂之后,机器连续3年运行正常。
虽然每年需要增加药剂费用2万元,但综合评价经济效益还是合算的。
又如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车间设备腐蚀与结垢现象十分严重,Φ57×3.5面碳钢排管平均使16-20个月后,垢厚达15-40㎜。
后经投加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的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对腐蚀、结垢和菌藻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年可节约停车检修费用约60万元,延长生产周期增产的利润约70万元。
减少设备更新费用约4.7万元。
现将该厂水质处理前后的冷却设备更新情况列表如下:某厂冷却设备更新情况统计(单位:台)表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循环冷却水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控制由水质引起的沉和腐蚀,保证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生产的正常运行。
注塑模冷却系统设计原则及结构形式
注塑模冷却系统设计原则及结构形式⼀、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原则为了提⾼⽣产率,保证制品质量,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以保证塑件均匀冷却为基本原则。
具体设计时注意以下⼏点:①冷却⽔孔数量尽量多、尺⼨尽量⼤型腔表⾯的温度与冷却⽔孔的⼤⼩、疏密关系密切。
冷却⽔孔孔径⼤、孔间距⼩,型腔表⾯温度均匀,如图3-9-3所⽰。
②冷却⽔孔⾄型腔表⾯距离要适宜孔壁离型腔的距离要适宜,⼀般⼤于10mm,常⽤12~15mm。
太近,型腔表⾯温度不均匀,参见图3-9-3d ;太远,热阻⼤,冷却效率低。
当塑件壁厚均匀时,各处冷却⽔孔与型腔表⾯的距离最好相同,如图3-9-4,a⽐b好。
当塑件壁厚不均匀时,厚壁处冷却⽔通道要适当靠近型腔,如图3-9-4,c⽐d好。
③⽔料并⾏,强化浇⼝处的冷却成型时⾼温的塑料熔体由浇⼝充⼊型腔,浇⼝附近模温较⾼、料流末端温度较低。
将冷却⽔⼊⼝设在浇⼝附近,使冷却⽔总体流向与型腔内物料流向趋于相同(⽔料并⾏),冷却⽐较均匀。
④⼊⽔与出⽔的温差不可过⼤如果⼊⽔温度和出⽔温度差别太⼤,会使模具的温度分布不均。
为取得整个制品⼤致相同的冷却速度,需合理设置冷却⽔通道的排列形式,减⼩⼊出⽔温差。
如图3-9-6,a形式会使⼊⽔与出⽔的温差⼤,b形式相对较好。
⑤冷却⽔孔布置要合理冷却⽔通道尽可能按照型腔形状布置,塑件的形状不同,冷却⽔道位置也不同,例如:图3-9-9:扁平塑件,侧⾯进浇。
动定模均距型腔等距离钻孔。
图3-9-10 :浅壳类塑件定模钻孔、动模组合型芯铣槽。
图3-9-11:中等深度壳类塑件。
凹模距型腔等距离钻孔,凸模钻斜孔得到和塑件形状类似的回路。
图3.9 1:深腔制品。
凸凹模均采⽤组合式,车螺旋槽冷却,从中⼼进⽔,在端⾯(浇⼝处)冷却后沿环绕成型零件的螺旋形⽔道顺序流出模具。
⑥冷却⽔道要便于加⼯装配冷却⽔道结构设计必须注意其加⼯⼯艺性,要易于加⼯制造,尽量采⽤钻孔等简单加⼯⼯艺。
对于镶装组合式冷却⽔道还要注意⽔路密封,防⽌冷却⽔漏⼊型腔造成型腔锈蚀。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李勇)水冷式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缸盖水道、风扇及连接水管、冷却液等组成。
我们主机厂主要根据整车布置及发动机功率的要求来选定散热器及各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并合理布置整个冷却系统,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整车的性能。
一、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原则冷却系统总布置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空气流通系统;二是冷却液循环系统。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做到提高进风系数和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
1,提高进风系数。
要做到提高进风系数就必须要做到:(1)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2)降低进风温度,防止热风回流。
(1)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散热器前面的障碍物,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不要小于60%的散热器芯部正面积;在整车布置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迎风正面积较大的散热器;风扇与任何部件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这样就可以组织气流通畅排出,可以减少风扇后的排风背压。
(2)降低进风温度,要合理布置散热器的进风口,提高散热器与车身、发动机舱接合处的密封性,防止热风回流。
(3)合理布置风扇与散热器芯部的相对位置从正面看,尽量使风扇中心与散热器中心重合,并使风扇直径与正方形一边相等,这样可以使通过散热器的气流分布最为均匀,或者使风扇中心高一下些,使空气流经散热器上部的高温高效区。
另:考虑发动机振动的因素,风扇和护风罩之间的间隙应该在20mm 以上。
从轴向看,尽可能加大风扇前端面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并合理设计护风罩。
要使气流均匀通过散热器芯部整个面积,必须要求风扇与散热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对载货汽车,风扇与散热器芯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2,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要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除气能力是关键。
冷却系统的气体会造成水泵流量下降,使散热器的冷却率下降;还会造成发动机水套内局部沸腾,致使局部热应力猛增,影响发动机性能;在热机停工况,气体还会造成冷却液过多的损失。
水泥熟料冷却系统:设计原则与节能改造
• 加强对节能制度的宣传,提高全员节能意识 • 严格执行节能制度,确保节能目标的实现 • 对违反节能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保证节能制度的落实
节能管理效果的评价与改进
节能管理效果的评价
• 对节能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进 行评价 • 对节能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进行评价 • 对节能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 估
• 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找出故 障原因 • 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对处理后的系统进行效果评估,确保 故障已消除
故障诊断与处理的方法
• 分析故障现象,找出可能的故障原因 • 对故障原因进行排查,确定故障点 •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消除故障
05
水泥熟料冷却系统的节能管理
节能管理体系的建立
节能管理的改进
• 针对评价结果,找出节能管 理存在的问题 • 制定节能改进措施,提高节 能管理水平 • 加强对节能改进措施的执行, 确保改进效果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根据水泥熟料冷却系统的工艺要求,进行系统设计
• 保证熟料冷却效果,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 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 考虑系统的环保性能,减少环境污染
系统设计中的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的目的
• 确定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 优化冷却系统的结构布局 • 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热工计算的主要内容
• 熟料的热量计算 • 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计算 • 冷却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节能管理体系的内容
• 节能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 节能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 节能管理效果的评估与改进
节能管理体系的建立
• 制定节能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节能管理职责 • 建立节能管理机构,配备节能管理人员 • 开展节能培训和宣传,提高全员节能意识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设计随着世界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的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选择出行的新标准。
而冷却系统便是新能源汽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在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传统汽车冷却系统设计中的种种问题,并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特有的因素,才能确保汽车高效、安全、环保地运行。
本文将就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一、冷却系统设计原则在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1. 安全性原则冷却系统应具备防漏、防爆、防冻等特性,从而确保行车中的安全性。
2. 效率性原则冷却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地提高制冷效率,才能满足日常使用时的需求。
3. 节能性原则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应兼顾节能保护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4. 全面性原则冷却系统应考虑车辆各个方面的换热需求,满足整车的热平衡需求。
5. 维护性原则冷却系统应尽可能地减少维护方面的成本和时间,方便用户使用和维修。
二、冷却系统设计要点在设计冷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 散热制冷系统在设计散热制冷系统时,需要充分解决传统汽车冷却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
新能源汽车在调节温度的时候,要使用额外的冷却系统,这个系统就应该在设计时能够承受循环时的高压和高温。
2. 循环系统在设计循环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整车的运行情况和车型的需求。
特别是在电动汽车运行时,能量的消耗要考虑到循环系统的负载,不应该将整辆车的行车压力全部交给循环系统。
3. 温控系统在设计温控系统时,需要合理控制整车内的温度,从而保证行驶中的舒适度。
同时,在设计温控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发动机(电动机)和驱动系统所在的位置、散热部位以及散热实效等因素,确保车辆在不同的运行情况下,都能自动适应温度变化。
4. 保护系统在设计保护系统时,需要考虑到车辆使用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如汽车超载、道路情况、高温环境等因素。
设计保护系统的目的是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自动保护车辆不受损害。
注塑模冷却系统设计
注塑模冷却系统设计一、冷却系统原理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均匀冷却:冷却通道应布置得均匀,确保注塑模腔内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缺陷。
2.高效冷却:冷却通道应尽可能靠近模具表面,并减小冷却通道的截面积,以增加冷却介质对模具的冷却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3.多角度冷却:在模具中设置多个冷却通道,使冷却介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覆盖模具表面,提高冷却效果。
4.控制温度:通过合理设置冷却通道的长度、截面积和数量等参数,控制注塑模的冷却速度,确保产品达到理想的尺寸和性能。
二、冷却系统设计流程1.模具结构分析: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对模具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冷却通道的位置和数量。
2.冷却通道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冷却通道的形状、截面积和长度等参数。
一般来说,冷却通道应尽量靠近模具表面,避免过于接近模腔导致冷却效果不佳。
3.冷却通道布置:根据模具结构和产品的需求,合理布置冷却通道的位置和数量。
通常情况下,冷却通道应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各个部位,并且覆盖整个模具表面。
4.冷却介质选型: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通常是冷水。
冷却介质的选择应考虑到模具材料的热导率、流动性以及生产环境等因素。
5.防止冷却死角:在冷却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冷却死角的产生。
冷却死角是指冷却介质在注塑模内积聚,无法很好地冷却模具的局部区域。
为了避免冷却死角,可以设置细小的冷却通道或者采用多角度冷却。
三、冷却系统优化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系统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模腔温度分析:利用模具流动分析软件,对模腔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找出温度较高或较低的区域,并针对性地调整冷却通道的布置。
2.冷却介质控制:通过对冷却介质的输送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3.冷却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较好导热性能的冷却材料,如铜合金等,以提高冷却效果。
4.模具表面处理:在模具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如磨削、喷砂等,增加表面的热传导性,提高冷却效果。
模具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分析
模具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分析在模具设计中,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冷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模具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分析。
一、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冷却系统的位置和布局:冷却系统应该尽可能地靠近模具的加热部位,以提高冷却效果。
同时,冷却系统的布局应该合理,避免冷却死角,确保冷却水能够充分覆盖模具表面。
2. 冷却水的流速和温度:冷却水的流速应该适中,过大会浪费资源,过小则无法有效降温。
冷却水的温度也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高会导致冷却效果不佳,过低则可能引起冷凝水等问题。
3. 冷却系统的材料选择:冷却系统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冷却系统材料有铜、铝、不锈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
4. 冷却系统的管道设计:冷却系统的管道设计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弯曲和分支,以减少流阻和压力损失。
同时,管道的直径和厚度也需要合理选择,以保证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
二、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在模具设计中,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场模拟分析:通过流场模拟分析,可以预测冷却水的流动情况和温度分布,帮助设计师找出冷却死角和热点位置,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2. 冷却系统的分区设计:根据模具的不同部位和工艺要求,将冷却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在需要加热的部位增加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以提高冷却效果。
3. 冷却系统的循环方式:冷却系统的循环方式有单循环和双循环两种。
单循环适用于冷却要求相对较低的模具,而双循环适用于冷却要求较高的模具。
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要考虑冷却效果和成本之间的平衡。
三、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分析,下面将以一个注塑模具为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蒸 发冷 却空 调 系统 在 我 国西 北 地 区 的应 用 收
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E , 该 系 统 的 设 计 方 法 并 不 成 1 但 ]
+直接 蒸 发 冷 却 空 调 系 统 ; 级 的 蒸 发 冷 却 空调 四 正在试 用 当 中。下 面 , 者 将 以 某 公 司 生 产 的 2期 2 0 0 8年 4 月
制 冷 与 空 调
REFR I GERA T1 N ND I —C0N DI 0 N I 0 A A R T1 NG
蒸 发 冷 却 空调 系统 的 设 计 原 则 与 设 计 方 法 的 研 究
The s u y o he d sg i c pls a d s e fe a o a i e c o i t d f t e i n pr n i e n t ps o v p r tv o lng a rc nd to n y t m i-o ii ni g s s e
张 丹 ” 黄 翔
” 辽 宁工业 大学 ) (
摘 要
刘舰D 董傲 霜”
( 安工程 大学 ) 西
分 析蒸 发 冷 却 空 调 系 统 及其 特 点 , 出蒸 发 冷 却 空 调 机 组 功 能 段 的 设 计 选 用 原 则 — — 在 焓 湿 图上 给
将 可采 用 蒸 发冷 却空 调 的地 区 进 行 分 区 , 出 可 供选 择 的 机 组 类 型 ; 合 工 程 实 例 介 绍 蒸 发 冷 却 空 调 系 统 给 结 的设 计 步 骤 ; 算 蒸 发 冷 却 空 调机 组 在 不 同 地 区 的理 论 出风 温 度 。 计 关 键 词 蒸 发冷 却 空 调 机 组 选 用原 则 设 计 步 骤
Z a g Da h n n Hu n a g ’ L uJa a g Xin i in Do g Ao h a g n sun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1.在注射成型中,合理的温度控制包括料筒、喷嘴和模具温度的控制。
2.塑件需要进行塑后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退火和调湿处理。
3.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可以分为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
4.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一般情况下让塑件留在动模上。
5.塑料通常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6.塑料注射模主要用于成型热塑性塑料件,而压缩成型主要用于成型热固性塑料件。
7.排气是塑件成型的必要条件,而引气则是塑件脱模的必要条件。
8.注射模的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组成。
9.凹模的形式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10.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包括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
11.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12.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是“三要素”,即压力、时间和温度。
1.卧式注射机SX-Z-63/50中的50表示锁模力为500kN。
2.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前高后低。
3.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玻璃态。
4.塑料模失效形式不包括冷却。
5.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成型零件。
6.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轮廓。
7.注射模导向机构不包括推杆。
8.主流道一般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重合。
9.推出机构零件不包括型芯。
10.压缩模具中凸模的结构形式多数是整体式的,以便于加工制造。
11.天然树脂包括松香。
12.塑料模具结构零件不包括成型作用。
13.稳定剂不包括树脂。
角,可以避免模具损坏和塑件表面不光滑的问题(3分)。
此外,圆角的设计还可以避免塑件在使用过程中刮伤人体或其他物品(1分)。
2.请简述多型腔模具的优缺点。
(10分)答:多型腔模具的优点是可以同时生产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塑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3分);可以灵活调整模具的生产能力,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2分);同时还可以减少模具的占地面积和存储空间(2分)。
缺点是制造成本较高(1分);需要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1分);同时需要更多的注塑机和操作人员(1分);还有可能出现一个腔位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2分)。
注塑模具冷却水路设计
注塑模具冷却水路设计一、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1.均匀性原则:冷却水应能均匀地覆盖整个模具表面,保证模具各部位的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现象。
2.高效性原则:冷却水应尽可能快速地吸收模具上的热量,提高冷却速度,并迅速排出,以提高生产效率。
3.经济性原则:冷却系统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冷却水的流量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4.安全性原则:冷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防止冷却水泄漏、烫伤操作人员等安全问题。
二、冷却水路的布置方式1.双水路布置:常用的冷却水路设计方式是双水路布置,即将进水和出水管道分开设置。
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应相对布置,使冷却水能够充分覆盖模具的表面,使冷却效果更好。
2.直线布置:冷却水路一般采用直线布置,以迅速传递模具表面的热量,提高冷却效果。
直线布置的冷却水路应尽量减少弯头和弯管,以降低水流阻力。
3.弯头布置:当模具的形状不规则或空间有限时,可以采用弯头布置的冷却水路,使冷却水能够覆盖到模具的各个部位。
但是,弯头布置会增加水流阻力,影响冷却效果,所以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
4.分级布置:对于大型模具或需要长时间注塑的产品,可以采用分级布置的冷却水路,将冷却水路分为多段,以提高冷却效果。
三、冷却水路的设计步骤1.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确定冷却水路的布置方式,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位置和数量。
2.根据模具的尺寸和材料,计算冷却水路的长度和直径,并确定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
3.选择合适的冷却水路元件,如水管、弯头、分流装置等,并计算和确定它们的尺寸和数量。
4.验算冷却水路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冷却水的流速、流量、冷却时间等。
5.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设计冷却水路的进水和出水管道的接口,确保冷却水能够顺利流入和排出。
6.绘制冷却水路的详细图纸,包括冷却水路的布置、元件的尺寸和位置等。
四、注意事项1.冷却水路的布置应尽量远离模具的加热部位,避免冷却水的温度受到影响。
2.冷却水路的材料应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铜等,以防止冷却水对模具的腐蚀。
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规范要求解析
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规范要求解析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冷却系统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冷却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冷却系统设计的角度,解析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规范要求。
一、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在机械工艺设计中,冷却系统起到了散热、降温、保护设备和产品的作用。
因此,冷却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散热效果:冷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
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设备的散热需求,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和散热方式。
2. 稳定性:冷却系统设计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稳定地完成冷却任务,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需要合理配置冷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冷却塔、换热器、管道等,以提供稳定的冷却效果。
3. 节能性:冷却系统设计应考虑节能因素,减少能源的消耗。
可以采用优化的热交换方式,选择高效的冷却介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系统能耗。
4. 安全性:冷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例如,需要采用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冷却设备,配置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二、冷却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冷却系统设计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其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1. 冷却介质的选择:根据设备的散热要求和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
常见的冷却介质有水、乙二醇水溶液、油等。
需考虑介质的导热性能、价格、环保性等因素。
2. 冷却系统的布局:布局合理的冷却系统能够提供均匀的冷却效果,并节约空间。
根据设备的热特性和结构特点,合理设计冷却塔、冷却器、泵等装置的位置,并优化管道布局。
3. 冷却系统的控制:良好的冷却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的功能,能够根据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冷却效果。
可以采用传感器、温控阀门等设备,实现自动控制。
4. 冷却系统的维护:冷却系统的维护包括定期清洗、检查冷却介质的浓度、检查管道是否有堵塞等。
冷却水系统设计要点
冷却水系统设计要点
1.冷却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2)冷却塔补水总管上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2.多台冷却塔并联安装时,为了确保多台冷却塔流量分配与水位的平衡,可以
采取以下措施:
(1)各个塔进水与出水系统布置时,力求并联管路阻力平衡;
(2)每台冷却塔的进出水管上可设电动调节阀,并与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连锁控制;
(3)各冷却塔(包括大小不同的冷却塔)的水位应控制在同一高度,高差不应大于30mm,设计时应以集水盘高度为基准考虑不同容量冷却塔的底座高度。
在各塔
的底盘之间安装平衡管,并加大出水管共用管段的管径。
一般平衡管可取比总
回水管的管径加大一号。
3.校核冷却塔集水盘的容积,确定浮球阀控制的上限水位。
集水盘的水容积应
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泵抽水不出现空蚀现象;
(2)保持水泵吸人口正常吸水的最小淹没深度,以避免形成旋涡而使空气进人吸
水管中,该值与吸水管流速有关。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1总则目录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总则全文1.0.1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范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执行的技术经济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水冷设备的换热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物料引起的沉积和腐蚀;二是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沉积和腐蚀。
后者是本规范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循环冷却水未加处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例如,某化工厂,原来循环水的补充水是未经过处理的深井水,每小时的循环量9560t。
由于井水硬度大、碱度高,每运行50h后,有50%的碳酸盐在设备、管道内沉积下来,严重影响换热器效率。
据统计,空分透平压缩机冷却器,在运转3个月后,结垢厚度达20㎜。
打气减少20%。
该厂不少设备、在运转3个月后,必须停车酸洗一次,不但影响生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设备管道内产生结垢,该厂在循环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钠、EDTMP和T—801水质稳定剂之后,机器连续3年运行正常。
虽然每年需要增加药剂费用2万元,但综合评价经济效益还是合算的。
又如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车间设备腐蚀与结垢现象十分严重,Φ57×3.5面碳钢排管平均使16-20个月后,垢厚达15-40㎜。
后经投加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的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对腐蚀、结垢和菌藻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年可节约停车检修费用约60万元,延长生产周期增产的利润约70万元。
减少设备更新费用约4.7万元。
现将该厂水质处理前后的冷却设备更新情况列表如下:某厂冷却设备更新情况统计(单位:台)表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循环冷却水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控制由水质引起的沉和腐蚀,保证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生产的正常运行。
《国家标准》GB-95设计规范
《GB-95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总则目录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总则全文1.0.1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范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执行的技术经济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水冷设备的换热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物料引起的沉积和腐蚀;二是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沉积和腐蚀。
后者是本规范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循环冷却水未加处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例如,某化工厂,原来循环水的补充水是未经过处理的深井水,每小时的循环量9560t。
由于井水硬度大、碱度高,每运行50h后,有50%的碳酸盐在设备、管道内沉积下来,严重影响换热器效率。
据统计,空分透平压缩机冷却器,在运转3个月后,结垢厚度达20㎜。
打气减少20%。
该厂不少设备、在运转3个月后,必须停车酸洗一次,不但影响生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设备管道内产生结垢,该厂在循环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钠、EDTMP和T—801水质稳定剂之后,机器连续3年运行正常。
虽然每年需要增加药剂费用2万元,但综合评价经济效益还是合算的。
又如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车间设备腐蚀与结垢现象十分严重,Φ57×3.5面碳钢排管平均使16-20个月后,垢厚达15-40㎜。
后经投加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的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对腐蚀、结垢和菌藻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年可节约停车检修费用约60万元,延长生产周期增产的利润约70万元。
减少设备更新费用约4.7万元。
现将该厂水质处理前后的冷却设备更新情况列表如下:某厂冷却设备更新情况统计(单位:台)表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循环冷却水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控制由水质引起的沉和腐蚀,保证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生产的正常运行。
GB-95设计规范
GB-95设计规范《GB-95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总则目录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总则全文1.0.1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范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执行的技术经济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水冷设备的换热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物料引起的沉积和腐蚀;二是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沉积和腐蚀。
后者是本规范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循环冷却水未加处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例如,某化工厂,原来循环水的补充水是未经过处理的深井水,每小时的循环量9560t。
由于井水硬度大、碱度高,每运行50h后,有50%的碳酸盐在设备、管道内沉积下来,严重影响换热器效率。
据统计,空分透平压缩机冷却器,在运转3个月后,结垢厚度达20㎜。
打气减少20%。
该厂不少设备、在运转3个月后,必须停车酸洗一次,不但影响生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设备管道内产生结垢,该厂在循环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钠、EDTMP和T—801水质稳定剂之后,机器连续3年运行正常。
虽然每年需要增加药剂费用2万元,但综合评价经济效益还是合算的。
又如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车间设备腐蚀与结垢现象十分严重,Φ57×3.5面碳钢排管平均使16-20个月后,垢厚达15-40㎜。
后经投加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的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对腐蚀、结垢和菌藻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年可节约停车检修费用约60万元,延长生产周期增产的利润约70万元。
减少设备更新费用约4.7万元。
现将该厂水质处理前后的冷却设备更新情况列表如下:某厂冷却设备更新情况统计(单位:台)表1水质情况水质未加处理水质经过处理年份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更换台数装置一套常减压 4 5 ————二套常减压12 10 7 —7 3热裂化 2 8 1 2 3 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循环冷却水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控制由水质引起的沉和腐蚀,保证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生产的正常运行。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XXX(总布置)产品设计开发指南编制日期: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编者:版次:第 1 页共 11 页一、冷却系统说明内燃机运转时,与高温燃气相接触的零件受到强烈的加热,如不加以适当的冷却,会使内燃机过热,充气系数下降,燃烧不正常(爆燃、早燃等),机油变质和烧损,零件的摩擦和磨损加剧,引起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全面恶化。
但是,如果冷却过强,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不良,机油被燃烧稀释,柴油机工作粗爆,散热损失和摩擦损失增加,零件的磨损加剧,也会使内燃机工作变坏。
因此,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内燃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1.1 发动机的工况及对冷却系统的要求一个良好的冷却系统,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1)散热能力能满足内燃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转时的需要。
当工况和环境条件变化时,仍能保证内燃机可靠地工作和维持最佳的冷却水温度。
应在短时间内,排除系统的压力。
应考虑膨胀空间,一般其容积占总容积的4-6%;具有较高的加水速率。
初次加注量能达到系统容积的90%以上。
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系统压力盖打开时,水泵进口应为正压;有一定的缺水工作能力,缺水量大于第一次未加满冷却液的容积;设置水温报警装置;密封好,不得漏水;冷却系统消耗功率小。
启动后,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3) 4) 5) 6) 7) 8) 9)10)使用可靠,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1.2 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冷却系统总布置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空气流通系统;二是冷却液循环系统。
在设计中必须作到提高进风系数和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
提高通风系数:总的进风口有效面积和散热器正面积之比≥30%。
对于空气流通不顺的结构,需要加导风装置使风能有效的吹到散热器的正面积上,提高散热器的利用率。
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减薄芯子厚度。
这样可充分利用风扇的风量和车的迎面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一般货车芯厚不超过四排水管,轿车芯厚不超过二排水管。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冷却系统设计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冷却系统设计机械冷却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
它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冷却,有效地控制温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机械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组成部分以及相关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一、设计原则在机械制造中,机械冷却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性设计:机械冷却系统应该以整个机械设备为单位进行设计,确保冷却系统能够完全覆盖机械设备的各个部分,均匀地冷却设备。
2. 高效性设计:机械冷却系统应该具备高效的散热能力,能够迅速将热量散发出去,保持机械设备的恒温工作状态。
3. 安全性设计:机械冷却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因素,例如确保冷却系统不会引发电器短路,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等。
4. 省能性设计:机械冷却系统应该具备节能功能,尽量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组成部分机械冷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冷却器:冷却器是机械冷却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流体循环实现散热功能,可以采用空气冷却或水冷却的方式。
2. 泵:泵是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件,主要用于将冷却介质(如水)压送到冷却器中,推动冷却液体流动。
3. 冷却液:冷却液是机械冷却系统中用于吸收热量并散发热量的介质,通常采用水或油等液体。
4.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监控和控制机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根据设备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冷却器和泵的运行速度。
5. 管道和阀门:管道和阀门用于连接冷却器、泵、冷却液等各个部件,并根据需要控制冷却液的流动。
三、调试和维护方法1. 调试方法:在机械冷却系统的调试过程中,需要首先确保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正常,并进行泄漏测试。
接下来,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特点和环境条件,调整冷却器和泵的运行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2. 维护方法:机械冷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冷却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检查泵的运行状态和润滑情况、更换老化的冷却液等。
床身铣床的冷却系统设计与热平衡分析
床身铣床的冷却系统设计与热平衡分析简介床身铣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等领域。
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床身铣床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设备过热,影响加工质量和设备寿命。
因此,合理设计冷却系统并进行热平衡分析对于床身铣床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床身铣床的冷却系统设计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 散热效果:冷却系统应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散发床身铣床产生的热量,保持设备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2. 运行稳定:冷却系统应能够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床身铣床在不同负荷下的热量产生变化。
3. 节能环保:冷却系统设计应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床身铣床的冷却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冷却液:冷却液是冷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常选择具有良好散热性能和稳定性的冷却液作为热量传递介质。
冷却液可以通过循环系统流动,吸收床身铣床产生的热量并迅速散发。
2. 水泵: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选用高效、稳定的水泵可以保证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3. 冷却器:冷却器是将通过循环的热冷却液散发热量到周围环境的装置。
常用的冷却器类型包括散热片、冷却塔等。
4. 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床身铣床的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冷却液的循环和流量,以维持设备的热平衡。
热平衡分析为了保证床身铣床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长寿命,需要进行热平衡分析,确保冷却系统的设计满足加工所产生的热量需求。
1. 热量产生分析:通过分析床身铣床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热量产生情况,确定需要散发的热量大小。
2. 散热分析:根据热量产生分析的结果,结合冷却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散热分析。
通过计算冷却液的流量、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等参数,评估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
3. 温度分布分析:根据热量产生和散热分析的结果,模拟床身铣床的温度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冷却系统的设计时,通常有遵照几点原则:
(1)尽量保证塑件收缩均匀,维持模具的热平衡;
(2)冷却水孔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则对塑件的冷却效果越均匀。
根据经验,一般冷却水孔中心线与型腔壁的距离应为冷却水孔直径的1~2 倍,冷却水孔中心距约为3~5 倍,水孔直径一般为6~12mm。
(3)尽可能使冷却水孔至型腔表面的距离相等,当塑件壁厚均匀时,冷却水孔与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处处相等。
(4)浇口处加强冷却。
一般在注射成型时,浇口附近温度最高,距浇口越远温度越低,因此加强浇口处的冷却。
(5)尽量降低进水和出水的温度。
如果进水和出水的温度过大,将使模具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尤其对流程很长的大型塑件,料温越流越低,对于矩形模具,通常沿模具宽度方向开设水孔,使进水与出水温度差不大于5℃。
(6)合理选择冷却水道的形式。
(7)合理确定冷却水管接头的位置。
为不影响操作,进出口水管接头通常设在注射机背面的模具同一侧。
(8)冷却系统的水道尽量避免与模具上其他机构(如推杆孔、小型芯孔等)发生干涉现象。
(9)冷却水孔进出接头应埋入模板内,以免模具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