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增强身体素质。推 荐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3. 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按时服 药,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4. 心理支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心力衰竭
护理诊断
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严重阶 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 嗽、水肿等症状。
肺癌
护理诊断:肺癌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症状。 护理措施
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监困难。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抗炎药等,观察药物疗效 和不良反应。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泌尿系感染
护理诊断
泌尿系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腰 痛等全身症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针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尿频、尿急、尿痛 症状较轻的患者,应鼓励其多饮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 者,应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初期需 禁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 引入清淡流食,并注意营养 均衡。
监测病情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 问题。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 其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 虑。
04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 及护理措施
脑卒中
护理诊断
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偏瘫、失语等问题。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是指在心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相关依据,确定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的一些示例:护理诊断1:心力衰竭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观察患者的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维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感染和呼吸系统刺激因素。
4.监测液体摄入量和排尿量,协助医生调整液体平衡。
5.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合理饮食,控制钠摄入量,鼓励低盐饮食。
护理诊断2:心肌梗死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
2.确保患者足够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等因素。
3.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监测血压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5.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心肌梗死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以便早期干预和就医。
护理诊断3:心律失常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频率。
2.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给药和实施电复律等。
4.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休息和避免精神压力,保持心情稳定。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护理诊断4:冠心病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
2.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3.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结起来,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等。
内科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消化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神经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内分泌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其他内科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目录01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提供安静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措施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呼吸困难、心理焦虑、肺部感染、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措施提供安静环境,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情绪。
02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心力衰竭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潜在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心血管事件、肾功能不全等。
护理措施定期监测血压,观察血压变化趋势;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等;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03消化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疼痛管理饮食调整心理支持030201胃炎肝功能维护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包括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等食物,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
饮食管理预防并发症疼痛管理饮食调整监测病情04神经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脑疝、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做好口腔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饮食护理,保证营养摄入;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焦虑、紧张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康复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潜在并发症脑梗塞VS癫痫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帕金森病05内分泌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糖尿病01020304血糖控制饮食护理运动锻炼药物治疗饮食护理限制患者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甲亢症状。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1.心绞痛:-目标:减轻或消除胸部疼痛,预防症状加重。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给予心绞痛的治疗,比如硝酸甘油。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减少身体活动,避免激发疼痛。
-加强心脏病知识的宣教,提醒患者遵循医嘱,并告知他们应如何处理和控制疼痛。
2.冠心病:-目标: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保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记录,并定期评估病情的变化。
-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推荐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控制体重。
-强调减轻心理压力和提供心理支持。
-促进患者参与心脏康复,包括推荐适量的有氧运动、合理的药物治疗等。
3.心肌梗死:-目标:减轻心绞痛,缓解不适症状,预防心肌扩大及并发症。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发作情况。
-监测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防止血脂和血糖水平升高。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减少身体活动及压力。
-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血脂和血糖等。
-提供心脏康复指导,包括适宜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康复。
4.心衰:-目标: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以评估液体潴留情况。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鼓励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包括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药物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以上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关的护理措施,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
所以,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心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针对这些护理诊断,护理人员应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体征、恢复健康。
下面将就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进行介绍。
心绞痛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1.安心教育:向患者提供足够的知识,使其理解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减少恐慌和焦虑。
2.休息:提醒患者在发作期间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心脏负荷。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缓解心绞痛症状。
心力衰竭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的病态。
护理措施包括:1.卧床休息:鼓励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减轻心脏负荷。
2.管控液体摄入: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以减轻水肿症状。
3.监测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利尿剂、ACE抑制剂等药物,帮助消除水肿、改善心功能。
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1.监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给予β受体阻断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3.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加重或新出现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病变。
1.监测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2.休息:提示患者在发作期间保持休息,减少心脏负荷。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预防血栓形成。
4.定期随访: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进行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指导患者远离诱发因素。
心内科护理诊断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心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一、慢性心力衰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部感染不能有效排痰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恶心、胃肠道静脉淤血引起厌食及疲乏有关4、体液过多:与病员全身水肿,尿量减少有关5、焦虑:与气促或对治疗及预后缺乏信心,对死亡的恐惧有关6、知识缺乏:缺乏慢性心功不全诱发因素、用药方面的知识7、有周围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与右心衰引起的静脉淤血有关8、有体液过多的危险:水肿与右心衰引起的肾血液灌注不足有关二、扩心病1、有猝死的危险:与心功不全,突发心律失常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3、潜在并发症:栓塞、猝死4、知识缺乏:缺乏与扩心病相关的知识三、急性心衰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淤血有关3、潜在并发症:猝死4、焦虑:与疾病突然加重有关5、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模糊有关6、知识缺乏:缺乏急性心衰诱发因素方面的知识四、心绞痛1、舒适的改变:与心绞痛有关,与胸闷、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害怕心绞痛复发而致体能下降有关3、自理受限:与限制性卧床有关4、有便的危险:与药物作用、活动减少和饮食变化引起的肠蠕动减少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药物、饮食、活动等疾病相关知识6、潜在并发症:心肌梗塞7、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费用等有关五、急性心肌梗塞1、疼痛:与心肌缺血造成的疼痛有关2、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恶心、呕吐等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肌组织缺血引起的日常活动时的氧供不足有关4、自理受限:与疼痛限制卧床有关5、恐惧:与心梗造成剧烈胸痛及濒死感有关6、有便秘的危险:与药物作用、活动减少和饮食变化引起肠蠕动减少有关7、知识缺乏:缺乏药物、饮食、活动等疾病相关知识8、潜在并发症:猝死、急性左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六、心律失常1、舒适的改变:与心悸、头晕等症状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悸、头晕有关3、自理受限:与限制性卧床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造成晕厥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药物、饮食、休息、活动等疾病相关知识6、潜在并发症:猝死、晕厥七、风心病1、舒适的改变:心悸与心律失常有关胸痛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灌注减少有关2、体温过高:与风湿活动或合并感染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的知识4、家庭应对无效:与病人家属长期照顾导致体力、精神、经济负担过重有关5、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栓塞,感染等八、高血压1、疼痛:与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痉挛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并发心力衰竭有关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和视力模糊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自我保健知识5、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九、感染性心内膜炎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毒素引起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和破裂、出血或微血栓有关3、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等十、心包炎1、疼痛:与炎症刺激心包有关2、低效呼吸型态: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引起肺活量减少有关3、体温过高:与(胸膜)摩擦和炎症过程有关4、焦虑:与接受心包穿刺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检查及治疗的知识。
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内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科目,在医疗团队中占有重要地位,负责对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内科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卧床,需要面对各种不良症状,如呕吐、腹泻、高热等,同时还需要对各种慢性病进行长期治疗和管理。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内科护理,内科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各种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内科护理诊断内科护理诊断是指根据病情分析及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信息,确定患者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内科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是内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内科护理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方向。
以下是常见的内科护理诊断:1. 饮食不良:由于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或代谢疾病等原因,患者饮食不良,护理措施应包括制定营养计划、提高患者饮食环境、观察饮食情况等。
2. 感染风险:患者因为疾病、操作或器械使用等因素,容易感染,护理措施应包括掌握洗手和消毒技巧、规范操作等方面。
3.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出现混乱,护理措施应包括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纠正代謝酸中毒等方面。
4. 疼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疼痛,护理措施应包括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合适疼痛缓解措施等方面。
5. 血压控制不当:由于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因,患者血压控制不当,护理措施应包括监测患者血压、按时给予药物治疗等方面。
二、内科护理措施内科护理措施是在内科护理诊断的基础上,实施具体的护理技术或方法,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促进康复。
以下是常见的内科护理措施:1. 疼痛缓解: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内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按摩、针灸、药物治疗等。
2. 伤口护理:伤口感染是内科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内科护理人员应掌握消毒、换药等技术,严密地监测患者的伤口情况。
3. 导尿护理:内科患者常常需要导尿,内科护理人员应掌握合理的导尿方法、导尿管的选择、日常的导尿护理和检查等。
4. 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内科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内科护理人员应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并注意观察患者饮食情况。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一、心输出量减少相关因素1、前后负荷增加或减少2、后负荷增加3、心肌收缩力降低4、心动过速或过缓5、心瓣闭锁不全评估1、评估心输出量减少的指征2、监测并记录心衰病人的早期症状和体征3、测量生命体征4、观察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出汗、脉细数、皮肤发凉、失眠、头晕、毛细血管充盈度差、陈—施呼吸5、监测右心衰竭产生的体静脉充血增强的迹象:颈静脉怒张、腹水、眼眶水肿、肝肿大6、测量并记录尿量7、评估肺呼吸和喘鸣音措施1、让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输液速度不超过20-30滴/分3、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监测有无电解质失调4、提供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5、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体位6、吸氧7、必要时每日称体重8、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9、遵医嘱给下列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二、体液过多相关因素1、排尿量减少继发于心力衰竭2、饮食不当3、腹水继发于心衰/肾衰措施1、抬高床头,半卧位2、详细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限制一天摄入包括食物中钠的摄入,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4、鼓励病人经常自己翻身,保持床上有床档,下地活动时有扶手或拐杖5、每日称体重三、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危险因素1、体液总量增加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2、肾灌注量减少导致钾、钠的再吸收增加3、利尿治疗增加了体液及钾、钠的排泄4、低钠饮食措施A\低钠血症1、遵医嘱限盐,提供饮食指导2、遵医嘱给利尿剂,并监测效果B、低钾血症1、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应在饭后或进餐时,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2、鼓励病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葡萄干、香蕉、马铃薯四、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1、心输出量下降2、病情恶化措施1、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决定病人的活动量2、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3、教会病人使用环境中的辅助设施,以增加活动耐力和自理程度4、在病人活动量允许的范围内,让病人尽可能自理,并为病人自理活动提供方便条件5、病人活动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及恐惧6、吸氧五、缺乏知识相关因素1、对疾病及治疗不熟悉2、焦虑3、信息缺乏措施1、教会病人疾病知识、药物的作用、治疗的重要性、常见症状2、活动量要适宜,以不引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原则,避免劳累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4、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限制钠盐摄入,肥胖者要减轻体重,禁刺激性食物,戒烟酒5、定期复查6、鼓励病人/家属提问题六、气体交换受损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肺淤血)相关因素1、肺静脉淤血2、肺泡—毛细血管床改变措施1、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盒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鼓励病人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协助病人咳嗽,必要时吸痰3、遵医嘱给病人20%——50%的酒精湿化吸氧4、遵医嘱给药:吗啡、硝酸酯类、利尿剂、氨茶碱心源性休克相关因素1、血流改变2、毛细血管—肺泡膜的改变措施1、抬高床头以利于病人呼吸2、吸氧3、必要时吸痰七、疼痛相关因素:1、心肌缺血缺氧2、高血压措施1、卧床休息2、吸氧3、遵医嘱给药:硝酸甘油、吗啡或杜冷丁,降压药4、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八、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措施1、立即进行心外心脏按压2、如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除颤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5、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6、做好抢救记录。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心脏疾病的科学,主要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
心内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观察,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应的措施:1.缺氧诊断:该诊断主要针对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患者。
护理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狭窄、堵塞等情况。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气道压力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减少心脏负荷。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夹气指数等指标,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给予吸氧治疗,保持患者的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等。
2.疼痛诊断:心内科患者常常伴有胸痛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疼痛的特点、程度和地点。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判断疼痛程度。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给予心理支持,提供情绪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3.水肿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水肿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水肿情况。
-观察患者的水肿部位,如下肢、腹部等。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心血管药物等。
-指导患者控制摄入液体和盐分的量。
-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促进水肿的消退。
4.心律失常诊断: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率等指标。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测,及时判读和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教育患者关于心律失常的知识,提醒患者避免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感。
5.血压波动诊断:高血压患者常常有血压波动的问题。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
-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皮肤颜色等指标,及时纠正血压异常。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降压药物、药物剂量调整等。
-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限制过量的盐分摄入。
心内住院基本护理知识
心内住院基本护理知识1. 简介心脏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对于心脏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内住院基本护理知识,帮助护士了解心内病人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康复速度。
2. 心内住院护理的重要性心内病人住院期间,需要通过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人员的关怀来改善病情,加速康复以减少住院时间。
良好的心内住院护理可以提供病人身体和心理的支持,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增强患者的合作意愿,从而促进治疗的效果。
3. 心内住院护理的基本要点3.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脏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关注心跳和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3.2. 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心脏是否出现异常。
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以及时发现心律不齐等问题,并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
3.3. 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心内病人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
护士应确保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但又不能过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摄入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食欲不振等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3.4. 安全防护措施心内病人需要避免受到感染的风险。
护士应注意手卫生,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衣物和手术创口敷料。
此外,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做好口腔护理等。
3.5. 患者心理护理心内病人往往伴有情绪波动,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监测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患者信任和理解, 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4. 心内住院护理的注意事项4.1. 定期更换体位长时间卧床不动会增加心内病人发生血栓的风险。
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帮助患者进行活动。
此外,还应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床铺以防止疼痛或寒冷。
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__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心内科是专门负责心血管系统和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在进行心内科护理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和特点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1.缺氧:心脏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缺氧症状,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呼吸状况和皮肤颜色等。
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如提供氧气辅助呼吸、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协助患者调整体位等,以减轻患者的缺氧症状。
2.心衰:心衰是心内科患者常见的疾病,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肺水肿等症状。
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如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提供舒适的环境等,以减轻患者的心衰症状。
3.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急性疾病,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电图变化和心肌酶学指标等。
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如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提供心理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心肌功能。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内科患者常见的疾病,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等指标。
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如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协助患者保持安静和调整体位等,以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和减轻患者的症状。
5.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心内科患者常见的疾病,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血压和血糖等指标。
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如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锻炼、进行心理支持等,以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6.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肢体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如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提醒患者早期行动、进行肢体按摩和提供合理的床位位置等,以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的症状。
除了以上提到的护理诊断,心内科护理还包括疼痛管理、体位调整、液体平衡、危重监护、心理支持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护士在实施护理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新版)心血管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新版)心血管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一、护理诊断1.1 心血管功能异常症状- 心悸、气促、胸痛、晕厥等。
护理措施- 监测心率和心律,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 评估心脏功能,定期进行心脏彩超等检查。
-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凝、扩血管等。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 突发胸痛、压榨感、出汗、恶心等。
护理措施- 立即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肝素等。
- 紧急情况下进行介入手术或药物治疗。
-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1.3 心力衰竭症状- 呼吸困难、乏力、水肿、肝肿大等。
护理措施- 监测体重、血压、心率和心律,评估病情变化。
-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治疗。
- 限制钠盐摄入,提供低盐饮食。
1.4 高血压症状- 头痛、眩晕、乏力、心悸等。
护理措施- 监测血压,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等。
- 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等。
- 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
二、护理措施2.1 心血管功能异常- 保持患者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 给予吸氧治疗,保持血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
-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凝、扩血管等。
2.2 急性冠脉综合征-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状况。
- 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肝素等。
- 紧急情况下进行介入手术或药物治疗。
2.3 心力衰竭- 限制钠盐摄入,提供低盐饮食。
-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治疗。
- 监测病情变化,如体重、血压、心率和心律等。
2.4 高血压- 监测血压,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等。
- 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等。
- 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疼痛1、休息与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相关因素:2、观察心肌缺血、缺氧。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4、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5、吸氧: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2、恐惧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相关因素: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⑴胸闷不适、胸痛、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濒死感。
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⑵因病房病友病重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或死亡。
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⑶病室环境陌生 / 监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护、抢救设备。
4、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5、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6、遵医嘱给予药物。
3、焦虑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相关因素: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⑴身体和心理上的⑴允许病人说话、呻吟。
异常感觉。
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
⑵环境和日常生活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发生改变。
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⑶社会经济状况的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影响。
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素: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⑴疼痛不适。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⑵活动无耐力。
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内科常见的33个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内科常见的33个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护理诊断】与患者昏迷,无法自主咳嗽排痰有关。
【护理措施】1、设专人护理。
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鼓励清醒病人正确咳嗽排痰并刺激其咳嗽排痰。
4、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
6、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并记录。
7、非禁食的病人每日水摄入量在2000以上。
8、听诊双侧呼吸音及痰鸣音,观察每班咳痰情况,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9、保持静脉通道畅,并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
二、中枢性高热【护理诊断】与丘脑下部、脑干等损害或病变,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
【护理措施】1、监测病人体温,每4小时一次。
2、高热者,物理降温,包括醇浴、冰敷、冰毯等,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3、体温下降时出汗较多,要勤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
4、高热时要嘱病人多饮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遵医嘱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6、注意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及全身情况,及时给予病人预防口腔炎、感冒和褥疮的知识指导。
加强基础护理。
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护理诊断】与被动卧位有关。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皮肤状况,及时翻身拍背,给予骨隆突处按摩,用软枕垫足踝部、臀部等,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2、穿棉质衣服,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身2次以上,勤换衣裤。
3、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潮湿及有污渍时及时更换。
4、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5、适当使用压束带,以免抓破皮肤。
6、加强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气体交换受损【护理诊断】与痰过多过粘稠,咳嗽无力,惧怕疼痛有关。
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心血管疾病作为内科常见疾病,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诊断的认知就显得非常重要。
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护理诊断有疼痛、恐惧、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知识缺乏等,根据诊断依据为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大化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引言:护理诊断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重量、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所出现的健康问题反应的说明,这些健康问题的反应属于护理职责范畴,可以用护理的方法来解决。
护理诊断种类包括:现有的、潜在的、可能的、健康的、综合征等。
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病迅速,病情发展变化快,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就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正确找出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护理诊断有疼痛、恐惧、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知识缺乏等,对这些护理诊断利用护理的手段方法来解决,进一步提高护理诊断的正确率,并能够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现将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疼痛疼痛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是出现最早的护理问题,患者疼痛程度轻重不等,严重的患者不能忍受,伴有濒死感。
如果不能及时解除心前区疼痛,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病人就会出现合并症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要根据医嘱给予对症治疗,护理措施要从减轻心脏负担出发,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心电监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出现疼痛症状时,要立即停止活动,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向患者说明出现疼痛的原因及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指导病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加重病情。
要给予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并要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室颤用电复律
18、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疾病、心脏衰竭、肾衰竭以及视网膜病变
1.避免危险因素教导病人理解保持良好心态和遵医嘱服药对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意义。平时注意遵照医嘱服药,规律测量血压,选择适当的饮食,保证每日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避免情绪紧张。
2.病情监测定期监测血压,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智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注意观察头痛的性质、精神状态及语言能力,以便及早发现有无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心脏衰竭、冠心病及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⑷不习惯于床上排便的病人,应向其讲明病情及需要在床上排便的理由并用屏风遮挡。
3、急性期病人可加强部按摩,恢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锻炼。
4、告诉病人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可在排便用力时呼气,必要时在监护下排便,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改变。
5、遵医嘱给予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
9、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相关因素:
⑴梗死面积过大、心肌收缩力减弱。
17、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1、预防洋地黄中毒:
(1)用药注意事项不与奎尼丁、心律平、异搏定、钙剂、胺碘酮等药物合用。
(2)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教会病人自测脉搏,脉搏<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并告诉医师
2、观察洋地黄中毒表现
(1)胃肠道肠道反应: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
(2)神经系统症状:视物模糊、黄视、绿视、乏力、头晕;
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
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素:
⑴疼痛不适。
⑵活动无耐力。
⑶医疗受限。
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5、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⑴疼痛/不适。
⑵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⑶虑弱/疲劳。
⑷强制性活动受限。
⑸心律失常。
1.活动过程中监测: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后仍未恢复,血压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活动安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
①最大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避免过度疲劳。
②避免重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或过长的工作时间。
③避免剧烈劳动或竞赛性的运动。
④在任何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⑤经常参加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及进行适当的体操和活动,既可帮助神经系统从疲劳中恢复,又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
3、注意保暖。
4、保持输液通畅,并根据心率、血压、呼吸及用药情况随时调整滴速。
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
⑴心肌缺血、缺氧。
⑵电解质失衡。
1、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病人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及心电图改变,并做好记录。
2、嘱病人尽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烟酒、浓茶、咖啡等。
3、向病人说明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感受,若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6、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
7、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⑴新出现的疾病,未接受过有关教育。
⑵与年龄及文化层次有关。
1、告知患者的诱因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便秘等,嘱其尽量减少或避免诱因。
⑴立即拳击心前区数次,如无心跳恢复则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迅速速通知医生。
⑵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击除颤。
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
⑷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不能恢复进行气管内插管。
⑸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并做好记录。
13、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⑴肺循环瘀血。
⑵肺部感染。
⑶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
1、休息与活动半卧位或端坐位,限制活动量,减少活动中的疲劳。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适量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2、环境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给氧根据缺氧轻重调节氧流量,观察用氧效果。
4、用药与观察硝酸甘油注意滴速,监测血压,输液者控制输液速度,不可过快。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4、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
5、吸氧: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2、恐惧
相关因素:
⑴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
⑵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
⑶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
19、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量少有关
1、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2、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3、根据病人的口味及疾病要求,制定饮食计划
4、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
5、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1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保护皮肤保持床单位柔软、平整、干燥,定时协助或指导病人更换体位,按摩骨突处,必要时用气垫床,穿柔软宽松的衣服,注意热水袋水温,防止烫伤。
观察皮肤情况观察水肿部位及骨突处等常受压部位。
压疮护理一旦发生压疮,积极行压疮护理。
4、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仪器如除颤起搏器,抗心律失常药及复苏药。
12、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相关因素:
⑴梗死面积过大。
⑵饮食不当。
⑶不能按要求卧床休息。
⑷排便用力。
⑸心律失常。
1、尽可能减少或排除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2、如出现心脏骤停,立即抢救。
5、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必要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7、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8、饮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过饱。
9、二便勿用力排便
14、预感悲哀
相关因素:
⑴疾病的影响。
6、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心肌梗死。
1、尽可能减少或排除增加心脏负荷的原因及诱发因素。
2、监测血压、脉搏、脉压、心率、心律、尿量、出入水量。
3、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
4、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
5、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
(3)电解质紊乱:血钾降低;
(4)心血管系统:加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早搏,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
3、洋地黄中毒处理
(1)停药
(2)、补钾、补镁
(3)、纠正心肌缺血
(4)、停用协同药物
(5)、传导阻滞中用阿托品,禁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6)、临时安装起搏器
(7)、室性心律失常者用利多卡因
6、必要时寻找合适的支持系统,如单位领导和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慰和关心
15、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致体循 环淤血有关
评估水肿程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饮食限制水钠摄入,补充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清淡饮食。
使用利尿剂的护理观察有无利尿剂的副作用低钾血症,利尿剂应在早晨或日间服用为宜。
输液的护理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防止快滴诱发急性肺水肿。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护 理 措 施
1、疼痛
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缺氧。
1、休息与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2、观察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
(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5、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
⑵饮食不当:液体摄入量不足,饮食中缺乏粗纤维。
⑶体位改变。
⑷环境影响,缺少隐蔽性。
⑸虚弱。
1、指导患者养成排便习惯。
2、消除或减少便秘的促成因素
⑴向病人及家属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⑵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建议进食适量的高纤维素饮食,烹调时增加植物油用量。
⑶保证每日液体入量在1500-2000ml,心衰病人应适当减少并制定液体入量计划。
皮肤预防压疮
16、有受伤的危险
警惕低血压反应
(1)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时、立即平卧头低足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
(2)若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活动时应先穿上弹性袜再离床活动。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方法:
(1)避免洗热水澡、大量饮酒、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引起的血管扩张所致的血压下降。
(2)变换姿势宜缓慢,使循环系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姿势的改变。
⑷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药物治疗。
3、严格掌握输液滴速,控制液体入量。
4、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