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法综合练习3及答案
![国际法综合练习3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e84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3.png)
国际法综合练习3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红色字母表示正确的参考答案)1. 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
A. 国内运输权B. 飞行专属权C. 机场的建造权D. 航行资料专有权2. 英国的( )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 格老秀斯B. 赛尔登C. 宾刻舒克D. 真蒂利斯3. 我国采取( )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 正常基线法B. 直线基线法C. 自然基线法D. 几何直线法4. 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 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B. 地球表面C. 月球表面D. 公海5. 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 )。
A.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B. 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C. 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D.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6. 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 )。
A. 全人类的共同财富B. “无主物”C. 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D. 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7.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 )A. 1903年B. 1783年C. 1918年D. 1957年8. 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
A. 营救协定B. 赔偿责任公约C. 东京协定D. 外层空间条约9. 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 )。
A. 登临权B. 紧追权C. 执法权D. 攻击权10. 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 )。
A. 内水B. 领海C. 毗连区D. 专属经济区11. 马六甲海峡是( )。
A. 领峡B. 公海海峡C. 内海峡D. 自由海域12. 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 )。
A. 内陆水B. 领海C. 内水D. 毗连区13. ( )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 正常基线法B. 直线基线法C. 折线基线法D. 几何直线法14. 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
___《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
![___《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649e4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e.png)
___《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删除此段落,因为缺少题目和选项。
2.___不仅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还可以对___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3.民用商船不能行使紧追权。
4.有关外层空间的条约和实践表明,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5.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是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文件。
6.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7.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具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8.荷兰著名法学家格___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
9.B国拒绝A国的农产品进口是国际法上的反报。
10.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域外庇护权。
11.主权是国家所固有的权利。
12.第一个把大陆架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提出来的是美国总统___。
13.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拉斯特阿克条约》。
1.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有权保留国内运输权。
2.___不仅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还可以就___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3.民用商船没有紧追权。
4.有关外层空间的条约和实践表明,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5.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是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文件。
6.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7.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具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8.荷兰著名法学家格___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
9.B国拒绝A国的农产品进口是国际法上的反报。
10.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域外庇护权。
11.主权是国家所固有的权利。
12.第一个把大陆架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提出来的是美国总统___。
13.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拉斯特阿克条约》。
A。
1907年的《海牙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规定了国际仲裁的程序和原则,成为国际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法律基础之一。
国际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法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c682d4afe04a1b171deb7.png)
《国际法》复习题一、填空题1、国际法是伴随着产生的法律部门,是主要调整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际法法律渊源分为和。
3、UN是的缩写,中国成员国(填写是还是不是)。
4、争议解决的方式有和方法。
5、国际法内容体系主要有和。
6、国际法是伴随着产生的法律部门,是主要调整法律规范的总称。
7、国家要素为、、和。
8、UN是的缩写,中国成员国(填写是还是不是)。
9、争议解决的方式有和方法。
10、极地国家领土。
(填写是还是不是)二、选择题1、中国是(年)恢复UN正式成员方合法席位的。
A.1980B.1971C.1995D.19872、下列法律渊源不是国际法的法律渊源()。
A.国际条约B.内国法C.判例D.道德规范3、国际条约是有缔约权能的主体如()签定的合同。
A.港口B.承运人C.国家D.个人4、以下哪些不是国际法主体?A.自然人B.国家C.太空D.国际组织5、国籍是()和国家的联系纽带。
A.主体B.居民C.国家D.物体三、判断题在括号内填写 或者ⅹ。
1、国际法没有法律效力。
()2、UN前身是国联。
()3、UN不是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组织。
()4、国际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家。
()5、跨国公司在国际中不承担法律责任。
()6、国际法经过了简单的发展进程。
()7、国际法没有效力依据。
()8、国际法的居民就是难民。
()9、国际争议解决只能靠武力。
()10、中国在1971年以后不是UN的成员国。
()11、国际法产生的前提不要求有国家产生。
()12、领水是领土。
()13、居民不是国家构成要素。
()14、国际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自然人。
()15、个人在国际法中不承担法律责任。
()16、国际法经过了简单的发展进程。
()17、海洋法没有效力依据。
()18、国际法的难民没有国籍。
()19、国际争议解决只能靠软实力。
()20、台湾能加入联合国。
()四、名词解释1、UN2、国籍3、国家4、主权5、国家6、居民7、国际组织8、人权五、简答题1、简述国际法发展趋势。
国际法简答题题库参考答案
![国际法简答题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a93723b4daa58da0114a93.png)
国际法简答题参考答案1、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根本性的权利,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
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独立权。
是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2)平等权。
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而不问其大小强弱,也不问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如何。
(3)自卫权。
是国家使用武力反击外来武力攻击的权利。
包括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
(4)管辖权。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包括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
国家的基本义务是尊重别国的上述基本权利,不得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别国内政,用和平方法解决与别国的争端和善意履行国际义务。
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所要求的必须遵守的义务。
2、国家继承的主要情况有哪些?国家继承是指一国丧失其国际法律人格或丧失一部分领土时,它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移转给他国(一国或数国)的情况,前者为被继承国,后者为继承国。
国际实践中,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主要是国家领土的变更,即领土从一个主权转移至另一主权。
主要有合并、分立、分离、独立以及割让五种情况。
(一)条约的继承。
条约继承是指继承国对被继承国所订条约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的继承,其实质就是被继承国的条约对继承国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
(二)国家财产的继承。
国家财产是指国家继承发生时,按照被继承国国内法的规定为该国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和利益。
(三)国家档案的继承。
国家档案是指被继承国作为国家档案收藏的一切文件。
在国际实践中,除了新独立国家的情况外,国家档案的继承一般通过有关国家间的协议来解决。
(四)国家债务的继承。
国家债务是指被继承国对按照国际法而对另一国家、某一国际组织或其他国际法主体所负担的任何财政义务。
实践中,国家债务可具体分为国债和地方化债务。
3、简述引渡的概念、依据和引渡适用的原则。
国际法作业与答案
![国际法作业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3742ca5e9856a561260d2.png)
《国际法》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被选答案中,有1个或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甲乙两国以黑河为界,根据国际法的一般规则,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一般国际法的是(C)A.黑河沿岸及水域分属甲乙两国,且两国对分属本国部分享有领土主权B.甲乙两国对黑河有共同的使用权,但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利益C.两国渔民可以在黑河上自由捕鱼,任何一国不得限制对方渔民到本国一侧捕鱼D.两国船舶只要有明显的国籍标志,即可在黑河上平等自由地航行,但一般不能到对岸港口停靠2.甲乙两国均为1982年《海洋法公约》缔约国。
甲国与乙国就某岛屿的归属长期争执不下,甲国渔民在该岛屿附近捕鱼时,经常遭到乙国军舰的驱逐。
在最近一次类似事件中,乙国军舰使用高压水枪将两名甲国渔民冲至海中身亡。
为彻底解决该岛屿归属,甲国与乙国拟将该争端通过国际司法途径加以解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双方可以选择将该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法庭B.如国际法院的法官中有一人为甲国人,则为确保公平审理,该法官必须回避C.由于海洋法庭可以受理自然人或法人为当事方的案件,因此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向海洋法法庭起诉乙国要求赔偿D.甲国在国际法院起诉乙国解决岛屿归属问题时,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参与案件的审理3.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C.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4.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A逃往丁国,甲乙丙三国都向丁国要求引渡则丁国应把A引渡给哪个国家( D )A.甲国,是罪犯本人所属国 B.乙国,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C.丙国,是受害人所属国 D.由丁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上述国家之一5.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D )A.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B 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D.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6.差别待遇作为给予外国人的一种特殊待遇,在国际法上的适用是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的,以下哪种情形是为国际法所禁止的差别待遇?( B)A.基于地理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B.基于宗教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C.基于历史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D.基于民族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我国还没有加入的有关外空方面的国际条约?( C )A.《外空条约》 B.《营救协定》C.《月球协定》 D.《责任公约》8.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国际法学》习题答案
![《国际法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4f8e8998fcc22bcd10d9d.png)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练习科目《国际法学》一、判断题1.就“国际法的效力依据”问题而言,实在法学派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而是国家的“共同意志”。
()2.国际惯例就是国际习惯。
()3.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是联合国唯一的负责编撰国际法的机构。
()4.独立并存的主权国家以及主要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5.对于国家财产及其豁免,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采用有限豁免原则,所以有限豁免原则已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
()6.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规定,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 海里。
()7.国家继承的权利和义务可以与所涉领土无关联。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赋予原始国籍上仅采取血统原则。
()9.在权利实现方面,《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缔约国赋予“立即实现”的义务,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则只是要求缔约国承担“逐步实现”的义务。
()10.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如安理会持否定态度,大会就无权讨论。
()11.海底区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海底区域相同。
()12.政变而引起的政府更迭,必然发生政府继承问题。
()13.条约保留主要发生于多边条约,双边条约一般不发生保留问题。
()14.国际法作为法律,对国内的机关和人民发生直接的约束力。
()15.休战不是战争状态的结束,而只是敌对行动的中止。
()16.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主要包括谈判、协商、调停、斡旋、仲裁等。
()17.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谈判时毋需出示全权证书。
()18.《南极条约》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保留其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
()19.缔约权是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缔结条约的能力,由国际法决定()20.国际常设法院于1922年宣告建立。
()21.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同时具备“物质要素”和“心理要素”。
其中,心理要素在国际法上也被称为“惯例”。
《国际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0bf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c.png)
《国际法》试题班级__ 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国际法主要是调整_ 国家之间的法律 _关系的有拘束力的__法律原则__、___归责___和___制度___的总体。
2.普遍国际法是指适用于___普遍性___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区域国际法是指适用于___区域性___国际关系的国际法。
3.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__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这种关系是以___国家___为主体发生的关系。
4.国际法主体的范围包括_____国家______、_____国际组织_____和__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__。
5. ___1907___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_____13_____个公约。
6.国家主要豁免是从“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___为一重要的罗马法原则引申出来的是国家平等的必然结果也完全是符合__国家主权平等原则___这一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6.国家主要豁免是从“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___为一重要的罗马法原则引申出来的是国家平等的必然结果也完全是符合__国家主权平等原则___这一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1.普遍国际法:答:普遍国际法是指适用于普遍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
2.区域国际法:答:区域国际法是指只适用于区域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
3.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答: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指的是国际法何以对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有拘束力,即各国的意志之间的协议,也称各国的协调意志。
4.国际法渊源:答:国际法渊源是国际法作为有效的规范,即国际法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所以形成的方式或程序。
5.国际惯例:答:国际惯例也称国际习惯,是指“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答:国际习惯形成须具备的两个要素是:第一个要素是所谓的“物质要素”,即需要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存在。
福师20春《国际法》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20春《国际法》在线作业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667cd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d.png)
福师20春《国际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单选题)1: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
并由其查明事实。
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
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
A:斡旋B:调停C:调查D:调解正确答案: C(单选题)2: “归化”是指()取得国籍。
A:因出生B:因婚姻C:因申请D:因收养正确答案: C(单选题)3:整个条约对当事国永久地失去效力,是指条约的()A:中止B:终止C:停止施行D:无效正确答案: B(单选题)4: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A:与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B:公平原则C:随领土转移原则D:协商原则精确答案: C(单选题)5:庇护权在国际法上是()A:个人固有的权利B:国家的权利C:个人根据国际法得到的权利D:国家的义务正确答案: B(单选题)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是(A:《联合国宪章》B:《世界人权宣言》C:《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D:《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精确答案: B(单选题)7: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A(单选题)8:XXX除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外,还有权对XXX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
A:判决裁决B:咨询意见C:仲裁意见D:上诉意见精确答案: B(单选题)9:()不能行使紧追权。
A:军舰B:军用飞机C:政府船舶D:民用商船正确答案: D(单选题)10: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A:XXXB:XXXC:普芬道夫D:XXX精确答案: B(单选题)11: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
A:登临权B:紧追权C:执法权D:攻击权正确答案: B(单选题)12: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使用中”是指()A:航空器从装卸完毕,机门关闭时起直到打开机舱门以便卸货时为止的整个过程B:航空器从装卸完毕,机门关闭时起直到降落后24个小时为止的整个过程C:航空器从装卸完毕,机门关闭时起直到降落于机场为止的整个过程D:机组职员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个小时为止的整个过程精确答案: D(单选题)13: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精确答案: A(单选题)14:联合国安理会的“集体否决权”是指()一致反对。
中南大学《国际法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国际法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1d50b1960590c69ec37638.png)
(D)
6.
()不能行使紧追权
(A)军舰(B)军用飞机(C)政府船舶(D)民用商船
参考答案:
(D)
7.
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
(A)单一开发制(B)协商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D)自由开发制
参考答案:
(C)
8.
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
(A)享有无害通过权
参考答案:
(C)
23.
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参考答案:
(B)
24.
有关禁止或限制使用的作战方法和手段的公约,被称为()
(A)海牙规则体系
(B)日内瓦规则体系
参考答案:
(A)
11.
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德国的耶利内克
(B)美国的凯尔逊
(C)德国的得里佩尔
(D)英国的奥斯汀
参考答案:
(B)
12.
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A)与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B)公平原则
(C)随领土转移原则
(D)协商原则
参考答案:
(C)
13.
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这种方法叫()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参考答案:
(C)
32.
过境通行制度适用於()
(A)内海
(B)历史性海湾
福建师范大学《国际法》作业
![福建师范大学《国际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7f910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a.png)
《国际法》期末考试(A卷)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1.( B)国际法学界公认的首先使用“国际法”名称的学者。
A、格劳秀斯B、边沁C、奥斯汀D、黑格尔2.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
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面所订条约有冲突。
新条约中规定,旧条约被新条约取代。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
根据条约法,下列选项中(D )是错误的。
A、旧条约尚未失效B、新条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C、新条约不能完全取代旧条约D、丙国与甲、乙两国之间仍适用旧条约3.实在法学派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B )。
A、自然法B、国家的共同意志C、法律良知D、国家的基本权利4.以下行为中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是( D)。
A、甲国与乙国签订睦邻友好条约,包含有甲国无偿援助乙国的条款B、丁国外交部公布的世界地图将甲国所属的某岛屿标识为乙国岛屿C、甲国拒绝丙国在其国内修建军事基地D、乙国加入某国际组织后,因缺乏人员和资金无法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5.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
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
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B、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C、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6.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C )。
A、不超过176海里B、不超过200海里C、不超过188海里D、不超过350海里7.国际法上第一个全面禁止战争的国际文件是( D)。
A、《联合国宪章》B、《巴黎非战公约》C、《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D、《海牙第四公约》8.一般情况下,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只受(C)的法律管辖。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国际法》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国际法》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91def3169a4517623a31f.png)
1.现代国际法中的基本主体是:()。
A.个人B.争取独立的民族C.政府间的国际组织D.国家答案:D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旧中国所负的债务采取的态度是()。
A.按性质不同分别处理B.不继承旧中国所负的一切债务C.不继承国民党政府所负的债务D.不继承清政府所负的债务答案:A3.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水域是()。
A.领水B.领海C.内水D.公海答案:A4.根据《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双重国籍应()。
A.被禁止B.加以防止和减少C.市委一个国籍D.视同无国籍答案:B5.国际法院的诉讼程序中,反诉属于()。
A.起诉B.书面程序C.口头程序D.特别程序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是()。
A.中国B.中国和印度C.中印、中缅D.列宁的和平纲领答案:C7.在国际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如法院有属于一方当事国国籍的法官,则他方当事国也有权选派一名本国法官参加审理,此种法官称()。
A.任选法官B.本国法官C.专案法官D.聘任法官答案:C8.国际刑事法院于()正式成立。
A.1998年6月16日B.1998年7月18日C.2002年4月11日D.2002年7月1日答案:D9.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A.飞机B.热气球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答案:B10.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B.武官C.参赞D.秘书答案:B11.在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国际法著作是()。
A.瓦特尔的《国际法》B.惠顿的《国际法原理》C.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D.奥本海的《国际法》答案:B12.下列活动不属于缔约一般程序的是()。
A.谈判B.出示和互相校阅全权证书C.签字D.批准答案:B13.航空器的国籍是()。
A.所有人的国籍国B.租赁人的国籍国C.航空器登记国D.使用人国籍国答案:C14.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是()。
A.割让B.征服C.先占D.添附答案:C15.对地球进行遥感()。
A.必须取得地面国同意B.不必取得地面国同意C.必须与地面国合作进行D.只能对本国领土进行答案:A16.我国在人权上的态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国际条约国际习惯 2.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 3.领空底土4.国际海底管理局平行开发5.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政权组织主权 7.不超过十二海里8.《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9.合并、分离、分立 10.国际不当行为损害行为 11.时效 12.12 13.属人管辖权(属人优越权) 14.属地管辖权(属地优越权)15.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盟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盟约二、判断题1.错 2.对 3. 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11. 错 12.对 13.错 14.错 15.错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错 21.错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C 5C 6D 7C 8C 9C 10D 11B 12C 13D 14B15D 16C 17D 18D 19B 20A 21C 22A 23D四、名词解释1.国家主权,指国家统治的权力。
它包括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
对内最高权是指国家对其内外事务行使最高权力,对外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国际法原则,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它体现为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自主。
2.国际罪行指违背对于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紧要的国际义务,以致整个国际社会公认违背该项义务是一种罪行的行为。
3.引渡,指一国应有关国家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而被外国通缉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4.庇护是指国家对于遭受追诉或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
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犯,也包括从事科学或创作活动而受迫害的人。
5.条约的保留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作之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摒弃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果。
6.反报指一国以同样或类似的行为对待某国的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的行为。
反报所针对的不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因而反报本身也不是违法行为,只要该行为不是国际法所禁止的,反报是可以允许的。
一旦对方改变了它的不正当的做法,反报就应停止。
7.指具有直接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独立参加者。
8.登临权是指各国的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根据被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疑的商船时,有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9.国籍的抵触包括积极抵触和消极抵触两种。
国籍的积极抵触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
国籍的消极抵触指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10.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安理会的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表决时,程序性事项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非程序事项,以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同意票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即所谓的“五大国一致原则”。
五、简答题1.国家承认中法律上承认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可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或领事关系;②双方可以缔结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约或协定;③承认被承认国的法律法令的效力、司法管辖权和行政管辖权;④承认被承认国取得在承认国法院进行诉讼的权利及被承认国或国家财产的司法豁免权。
2.《联合国宪章》确立了七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①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②善意履行宪章义务原则;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④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⑤集体协助原则;⑥确保非会员国遵守宪章原则;⑦不干涉内政原则。
3.外层空间法的原则:①探索和利用必须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②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③不得拒为已有原则;④为和平目的原则;⑤援救宇航员原则;⑥国家责任和赔偿责任原则;⑦对空间物体的管辖权和所有权原则;⑧空间物体的登记原则;⑨保护空间环境原则;⑩国际合作原则。
4.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①独立权。
是指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
是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的权利,意味着国家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和享受权利的平等。
③自卫权。
是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两方面内容:a.国家有权使用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b.当国家遭到外来武力攻击时,有权行使单独或集体的自卫。
④管辖权。
指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除享受豁免权者外)、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其在领域外的本国人行使管辖的权利。
一般地说,管辖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
5.引渡的基本原则有:①政治犯不引渡原则;②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③双重审查制;④相同原则,即可引渡的罪行,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双方法律都认定为犯罪的行为;⑤罪行特定原则,即在引渡的效果上,要求引渡请求国将某人引渡回国后,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对该罪犯进行审判或处罚,不得对引渡理由之外的其他罪行进行审判或处罚,或再引渡给第三国。
6.公海上的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和货物都受船旗国法律的限制,并且一般地受该国的专属管辖,但有两点特殊例外,受登临权和紧迫权的限制。
登临权是指各国的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根据被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疑的商船,有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海洋法公约》第110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进行检查:①该船从事海盗或贩卖奴隶的行为;②从事非法广播;③无国籍;④拒绝展示国旗;⑤虽然悬挂外国国旗,但实际上与军舰同一国籍。
紧追权是指对外国船舶在沿海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内违反该国法律和制度的行为,进行紧迫并在追逐未中断的情况下继续追至公海直至将该船加以逮捕的权利。
7.国家之所以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由以下原则决定的:①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最重要的作用;②只有国家才拥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③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国际法的主要调整对象。
8.1959年制定《南极条约》,此后以此为核心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条约,构成“南极条约体系”,以南极大陆及其沿海以及其中的人类活动作为规范对象。
主要内容包括:①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②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③冻结领土主权要求;④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⑤定期举行南极协商会议。
9.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不是公海,也不是领海,沿海国只行使一定的管辖权,它是自成一类的一个海域。
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并不是根据事实本身所存在的,沿海国必须宣布建立其专属经济区并说明其宽度。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对人工岛屿设施的专属管辖权利。
沿海国应决定区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和它的捕捞能力并把剩余可捕量让给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在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应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并遵守其法律与规章。
10.外交代表对接受国的义务:①尊重接受国的法律规章;②不干涉接受国的内政;③使馆馆舍不得充作与使馆职务不相符的用途;④使馆与接受国洽谈业务,概应经与或经由接受国外交部或另经商定之其他部办理;⑤外交代表不应在接受国内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专业或商业活动。
六、论述题1.国际法和国内法是属于同一法律体系,还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两者之间关系如何,这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实践问题。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法律体系,即“一元论”观点。
从这一观点出发,国际法和国内法处于主从关系,因而产生两派学说,一派认为国际法从属于国内法,国内法有公法和私法两部分,而公法又有对内和对外之分,国际法便是这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对外公法”。
这是所谓的“国内法优先说”。
另一派学说也同样承认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法律体系,但应以国际法优先,国内法受制于国际法,这就是所谓“国际法优先说”。
但这种思想会导致取消国家主权的效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这两种体系是对立的,不相隶属的。
他们把国际法和国内法对立起来。
国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的“共同意志”。
我国学者认为,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同的法律体系,但由于国际法的制定者和国内法的制定者都是国家,这两个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渗透和相互补充的。
国家在制定国内法时应考虑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不应违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国家在参与制定国际法时,应考虑到国内法的立场,不能干预国内法。
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可以从各国的国内法得到补充和具体化,国内法可以从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得到充实和发展。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2.①领馆馆舍不得侵犯是在一定限度内的,使馆馆舍不得侵犯无此限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a.接受国官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馆舍的其他部分不包括在内,而使馆则是规定不得进入使馆馆舍。
B.领馆如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救护行动时,得推定领馆馆长已表示同意从而进入领馆,而使馆无此规定。
C.领馆馆舍、设备以及领馆财产与交通工具应免受征用,但确有必要仍可征用,而使馆无这种例外的规定。
②领事官员人身不可侵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不受此种限制。
如对领事官员提起刑事诉讼,该领事官员必须出庭应诉。
对外交人员的犯罪行为,接受国不能对其提起刑事诉讼,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③与外交人员相比,领事官员作证义务的免除是有一定限度的,领事官员就其执行职务所涉事项,无担任作证或提供有关来往公文及文件的义务。
但领馆人员得被请求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除其执行职务所涉事项外,不得拒绝作证。
而外交人员无任何作证义务。
3.有诉讼管辖和咨询管辖的两项职权。
(一)诉讼管辖权。
涉及对人管辖和对事管辖两方面。
对人管辖指谁可以成为国际法院诉讼当事方,《国际法院规约》规定,只有国家才能成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
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有三种:①联合国会员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当事国;②非联合国会员国根据《宪章》第九十三条的规定经安理会建议大会作出决定而成为规约的当事国;③非联合国会员国亦非规约当事国,按规约的规定,该国已事先向国际法院交存一项声明表明愿意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保证认真执行法院判决和承担《宪章》第九十四条规定的会员国的一切义务后,即可成为诉讼当事国。
对事管辖是指什么事项可成为国际法院管辖的对象。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规定,国际法院管辖的案件有三种:①争端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称为“自愿管辖”;②《联合国宪章》或其他现行条约所特定的一切事件,称为“协定管辖”;③国家事先声明接受国际法院管辖之一切法律争端,法院对这类案件的管辖称为“任意强制管辖。
”(二)咨询管辖权。
联合国大会或安理会对于任何法律问题得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联合国的其他机关及各种专门机关,对于其工作范围内的任何法律问题,得随时以大会之授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