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sè yín shī shān fēng lú shān()()()()yuán gùtóu xiáng fèi yòng wén zhāng()()()()二、比较组词。
暮()峰()庐()缘()章()幕()锋()炉()原()障()三、古诗阅读与赏析。
(一)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理解下到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暮江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瑟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在这句诗中,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 )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景象。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这句诗中,诗人用()手法,描写了两种景象:天上的()和地上的(),创造出()的意境。
4.全诗描绘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
一幅是()的绚丽景象,一幅是()的朦胧夜色。
表达了诗人()之情。
(二)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理解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又是一首哲理诗,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3.字词理解。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2)“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读古诗,完成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预习及课后练习题
9《古诗三首》预习及课后练习题预习3、连一连.暮瑟缘降骚逊输4、书写下列生字.暮吟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2.题.西林壁题: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①可怜九月初三夜①雪却逊梅一段香②一道残阳铺水中②梅雪争春未肯降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半江瑟瑟半江红④骚人阁笔费评章排序:排序:四、选择合适的答案.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五、用诗句回答问题.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第二课时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A. 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B.萧瑟.(shè)投降.(xiánɡ)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D.谦逊.(xùn)浪费.(fèi)二、选字组成词语.暮墓()地()色吟怜可()()诵提题问()()高峰锋烽()火雷()山()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lú()舍周围生长着很多()苇. shū这是一条特()的运()线. cè公路左()是深不可()的悬崖. yuán ()来是这个()故.四、读诗句,完成练习.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解释词语:可怜:真珠:(2)诗中作者把比作 ,把比作 ,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五、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六、古诗赏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 .2.解释词语:题:缘:不识: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七、看图,先根据图意写出两句诗,用上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古诗: , .景色:类文阅读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1)指极短的时间.()(2)江海汇合之处.()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退潮)时的景象.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1.解释词语.日暮:()十分春:()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A.梅和雪B.梅和诗C.雪和诗D.梅、雪、诗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二、1.可爱. 2.书写. 3.因为. 4.服输.三、②④①③②④③①四、C五、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第二课时一、D 二、墓暮怜吟题提烽锋峰三、庐芦殊输侧测原缘四、1. (1)B (2)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2. (1)可爱珍珠(2)露珠珍珠月亮弓愉悦(3)示例:晶莹露珠像一颗颗钻石在草茎和树叶上闪闪发亮.五、B 六、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2.书写、题写因为、由于不能认识,辨别3.横竖远近高低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B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如火的夕阳映照在平静的江面上,江面上一半像的碧绿的翡翠,一半像满天的云霞.浪淘沙【参考答案】1.(1)须臾(2)海门2.听觉涨潮视觉退潮3.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4.比喻示例:大海真蓝啊,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雪梅【参考答案】1.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 全部的春天.2.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俗气.3.D4.示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sèyínshītímùcèmiàn lúshān y ǒuyuán jiànɡluòfèilìwénzhānɡshānfēnɡ二、解释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___________2.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___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___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②一道残阳铺水中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④半江瑟瑟半江红排序:___________①雪却逊梅一段香②梅雪争春未肯降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骚人阁笔费评章排序:___________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二、1.可爱。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诗、五⾔诗和七⾔诗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知识点 ⼀、我会写组词 暮mù(暮⾊、暮年、暮⽓) 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 题tí(题字、题诗、问题) 侧cè(侧影、侧门、侧重) 峰fēng(峰峦、⼭峰、顶峰) 庐lú(庐⼭、庐舍、草庐) 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 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 阁gé(阁下、阁⼦、阁楼) 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 须xū(必须、须知、须要) 逊xùn(逊⾊、逊位、谦逊) 输shū(输⾎、输⼊、运输) ⼆、我会认组词 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 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 三、多⾳字 似sì(好似)shì(似的)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 四、古诗⼤意 《暮江吟》:⼀道余辉铺在江⾯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半呈现出红⾊。
更让⼈怜爱的是九⽉凉露下降的初⽉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样,⼀弯新⽉仿佛是⼀张精巧的⼸。
《题西林壁》:从正⾯看庐⼭是连绵起伏的⼭岭,从侧⾯看就成了耸⽴的⼭峰,从远处、近处、⾼处、低处看庐⼭,庐⼭呈现各种不同的样⼦。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真正的⾯⽬,是因为我⾃⾝处在庐⼭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占尽了春⾊,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难写评判⽂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股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3.字词理解。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2)“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读古诗,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字词。
1.他huā fèi()了很长时间,才写完这篇文章。
2.她xiào yín yín()地站在门口,灯光照出她美丽的c è yǐng(),让人怦然心动。
3.苏轼在西林寺的墙壁上tí()写了描绘lú()山qún fēng ()的诗句。
二、选字填空。
暮幕墓慕夜()降临羡()不已()春三月自掘坟()输愉偷喻心情()悦忙里()闲不可理()愿赌服()三、查字典填空。
1.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部,再查画。
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①发抖②青绿色)。
(填序号)2.“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在“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诗句写的是的时候,江面上呈现出种颜色:。
(2)“铺”的意思是,使人仿佛看到了的景象。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可怜”的意思是,请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后一句诗把比作,把比作。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的特点。
(2)读了这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人因为,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逊”的意思是,和句中的“”意思相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1.古诗文阅读。
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注释】①白日:太阳。
②青春:形容春天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
(1)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苔花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也要像牡丹那样尽情绽放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充满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感情(3)读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4)这首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他山里的学生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重新唤醒。
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什么道理?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雪梅[宋]卢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第三句中“雪”的意思是( )。
A.雪花B.下雪C.积雪D.雪灾(2)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是( )。
A.梅和雪B.雪和诗C.梅和诗D.梅、雪和诗(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4)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雪梅》不同。
课本上的《雪梅》中,诗人用“ ,”两句,将雪和梅各自的特点作了对比;而这首诗中,作者则阐述了、、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3.经典诗文。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①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②遮望眼③,自缘④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闻说:听说。
②浮云:此处用典。
汉陆贾《新语》:“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③望眼:视线。
④缘:因为。
【译文】登上飞来峰上高高的塔顶,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站在最高的地方。
【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2.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3.字词理解。
(1)“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5.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作业练习
【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
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2.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3.字词理解。
(1)“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5.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时练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tímù cè miàn lú shā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yǒu yuán jiànɡluò fèi lìwén zhānɡshān fēn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
(1)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________(①发抖②青绿色)。
(填序号)(2)“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在“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3.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________②题西林壁题:________③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④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4.解释画线的字。
题西林壁题:________。
西林:________。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
5.读句子,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逊”的意思是________,和句中的“ ________”意思相近。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6.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请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2)后一句诗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歌不是⽆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产⽣共鸣,从⽽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境。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谈话导⼊,介绍诗⼈。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诗《草》,记得吗? (师⽣齐背《草》) 这⾸诗的诗⼈是谁?(⽩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居易的另⼀⾸脍炙⼈⼝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2)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出⽰课件——⽩居易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3.字词理解。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2)“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读古诗,完成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sè yínshī tímù cèmiàn lúshānyǒuyuán jiànɡluò fèilì wénzhānɡ shānfēnɡ二、解释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___________2.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___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___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②一道残阳铺水中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④半江瑟瑟半江红排序:___________①雪却逊梅一段香②梅雪争春未肯降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骚人阁笔费评章排序:___________四、选择适宜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答复以下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比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二、1.可爱。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2.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3.字词理解。
(1)“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5.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
习题
【导语】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wo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sèyínshītímùcèmiàn lúshān
yǒuyuán jiànɡluòfèilìwénzhānɡshānfēnɡ
二、解释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
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___
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___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②一道残阳铺水中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
④半江瑟瑟半江红
排序:___________
①雪却逊梅一段香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④骚人阁笔费评章
排序:___________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
二、
1.可爱。
2.书写。
3.因为。
4.服输。
三、
②④①③
②④③①
四、C
五、
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第二课时
一、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
B.萧瑟(sh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
()地
()色
吟怜
可()
()诵
提题
问()
()高
峰锋烽
()火
雷()
山()
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lú()舍周围生长着很多()苇。
shū这是一条特()的运()线。
cè公路左()是深不可()的悬崖。
yuán()来是这个()故。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出言不逊
B 稍逊一筹
C 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___________真珠:___________
(2)诗中作者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五、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 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六、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_
不识: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答案
一、D
二、墓暮怜吟题提烽锋峰
三、庐芦殊输侧测原缘
四、1.(1)B
(2)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2.(1)可爱珍珠
(2)露珠珍珠月亮弓愉悦
(3)示例:晶莹露珠像一颗颗钻石在草茎和树叶上闪闪发亮。
五、B
六、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
2.书写、题写因为、由于不能认识,辨别
3.横竖远近高低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B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堂练习题
一、看词语,写拼音。
运输()
暮色()
瑟瑟()
降落()
二、给多音字注音。
1.敌人在八路军的猛攻下只有投降()。
2.蒲公英的种子降()落在大地上。
三、《暮江吟》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________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_____________之中。
2.《雪梅》的作者是_________,作者通过描写_____与_____争春,让诗人思考后评价二者皆有特色,雪更________,梅花更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____;一幅是_____________。
六、画出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情景。
七、写一写。
你也来写一首描写景物的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yùn shū mù sèsè sèjiàngluò
二、xiáng jiàng
三、残阳、江水、露珠、新月
四、
1.苏轼写景对庐山景色的描绘
2.卢钺雪梅花白香
五、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3.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六、略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