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堆石坝土石坝的坝型选择

合集下载

介绍几个坝型实例

介绍几个坝型实例
土质防渗在体分区坝的防渗体断面尺寸应根据防渗土料的 质量,防渗土料的数量和施工难易程度,防渗体下面坝基的性 质及处理措施,防渗土料与坝壳材料单价比值等因素研究确定。
土质防渗体应满足渗透比降、下游浸润线和渗透流量的要 求。应自上而下逐渐加厚,顶部的水平宽度不宜小于3.0m;底 部厚度,斜墙不宜小于水头号的1/5,心墙不宜小于水头的1/4。
3)坝顶宽度
应综合考虑构造、施工、运行、抗震等因素。如无 特殊要求,高坝的最小坝顶宽度可选用10~15m,中低 坝可选用5~10m,坝级别高时应选大值,反之选小值。
2、坝的防渗体
坝的防渗体应满足将渗透坡降、下游坝体浸润线及渗流量 降低到允许范围内,还要满足结构和施工的要求。作业坝的防 渗体的材料有土质防渗体和人工材料防渗体,其中人工材料防 渗体用得最多的是土质防渗体。
1、土石坝基本尺寸
1)坝坡:应综合考虑坝型、坝高、坝的级别、坝体及坝基 材料的性质、荷载、施工和运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 手确定。P42
2)坝顶高程:根据正常运用和非常运用的静水位加相应的 超高予以确定。按规范计算。
坝顶设防浪墙时,坝顶超高可改为防浪墙顶的要求,但此 时在正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高出静水位0.5m,在非常运用条 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
1、砂砾石地基的处理 品 存在的问题:渗流问题。
处理原则:一般是减少坝基的渗透量并保证坝基和坝体 的抗渗稳定。 处理方法:“上防下排”。属于上防的措施有:铅直方向的 粘土截水墙、混凝土防渗墙、板桩和帷幕灌浆,以及水平方 向的防渗铺盖重等。
属于下排的措施有:铅直方向的减压井和反滤式 排水沟,以及水平方向的反滤盖重等。在可能的情况 下优先选用垂直防渗设施。P47
第三章 土石坝设计
3.4.4 土石坝坝型选择

土石坝设计汇报ppt课件

土石坝设计汇报ppt课件
•3、坝面排水:防止雨水冲刷,下游坝面常设纵横联通的排水沟,沿着
坝体与岸坡结合处也可以设置排水沟以拦截山坡上的水。纵向排水沟沿马道内侧 布置,沿着坝轴线方向,横向排水沟每隔100m设置一条。
7
• 4、坝体排水:本设计采用贴坡排水:优点(形式简单,节省材料且易
于检修,可防止渗透破坏)。设置在下游坝坡底部,由三层砌石筑成,在石 块与坝坡之间设置反滤层:作用(防止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 设置在渗透坡降较大,流速较高、土壤易于变形的渗流出口处或进入排水处。 组成:由二至三层粒径不同的的砂、石料铺筑而成,层面与渗流方向尽量垂 直,按渗流方向粒径由小到大。
下所示:
10
•说明:本设计采用下游无水的情况,取h2=0。 计算分析:
11
• x在0~125.11范围内,将x分为一系列的值,得 出一系列的y值,将结果列于下表,最后绘制出 浸润线。
• 4、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与计算
• 1、目的:分析坝体及坝基在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稳1定2 破
坏形式,通过必要的力学计算,校核坝剖面的安全度,经过反复修改定出经
交通,并沿马道设置排水沟汇集坝面雨水以防冲刷,维持坝坡稳定。
5
二、土石坝的构造设计
• 1、坝顶:为防止防渗体干裂和雨水冲刷,满足维修和防汛要求。坝顶
应做成护面,护面做成柔性护面,以使坝顶变形和坝体裂缝及时发现。护面 多采用密实的黄泥灌浆碎石,其下设碎石垫层,坝顶高程为169.26m。为排出 雨水,坝顶应做成一侧或两侧的横坡,坡度取3%。坡面末端设纵向排水沟, 汇集坝顶雨水,排水沟断面尺寸是0.3m×0.3m。 • 坝顶上游:设置防浪墙高程为 170.46m,防浪墙用浆砌石建造,墙高1.2m, 并在防浪墙内设伸缩缝,作用(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 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间距为20m,缝内设止水。坝顶下游: 设边石,边石采用浆砌石修筑,厚0.4m左右,坝面高出路面0.2m,边石内每隔 70m设排水孔,以将坝顶排水沟内汇集的雨水经坝面坡排水沟排至下游。

土石坝的类型讲义

土石坝的类型讲义

⼟⽯坝的类型讲义⼀、⼟⽯坝的类型⼟⽯坝常按坝⾼、施⼯⽅法或筑坝材料分类。

(⼀)按坝⾼分类⼟⽯坝按坝⾼可分为低坝、中坝和⾼坝。

我国《碾压式⼟⽯坝设计规范》(SL 274 ⼀ 2001 )规定:⾼度在 30m 以下的为低坝;⾼度在 30 ⼀ 70m 之向的为中坝;⾼度超过 70m 的为⾼坝。

(⼆)按施⼯⽅法分类按⼟⽯坝施⼯⽅法可分为碾压式⼟⽯坝、⽔⼒冲填坝、定向爆破堆⽯坝等。

其中碾压式⼟⽯坝最常见,它是⽤适当的⼟料分层堆筑,并逐层加以压实(碾压)⽽成的坝。

它⼜可分为:均质坝、⼟质防渗体分区坝、⾮⼟料防渗体坝。

⼆、⼟⽯坝的构造及作⽤⼟⽯坝的基本剖⾯是梯形,主要由坝顶构造、防渗体、上下游坝坡、坝体排⽔、地基处理等细部构造组成。

( 1 )贴坡排⽔。

紧贴下游坝坡的表⾯设置,它由 1 ⼀ 2 层堆⽯或砌⽯筑。

贴坡排⽔顶部应⾼于坝体浸润线的逸出点,保证坝体浸润线位于冰冻深度以下。

贴坡排⽔构造简单、节省材料、便于维修,但不能降低浸润线,且易因冰冻⽽失效,常⽤于中⼩型⼯程下游⽆⽔的均质坝或浸润线较低的中等⾼度坝。

( 2 )棱体排⽔。

在下游坝脚处⽤块⽯堆成棱体,顶部⾼程应超出下游最⾼⽔位,超出⾼度应⼤于波浪沿坡⾯的爬⾼,并使坝体浸润线距坝坡的距离⼤于冰冻深度。

应避免棱体排⽔上游坡脚出现锐⾓,顶宽应根据施⼯条件及检查观测需要确定,但不得⼩于 1 . 0m。

三、堤防的构造与作⽤⼟质堤防的构造与作⽤和⼟⽯坝类似,包括坝顶、防渗体、护坡、坝坡排⽔及坝体排⽔、地基处理等构造。

堤⾼超过 6m 的背⽔坡应设戗台,宽度不宜⼩于 1 . 5m ;风浪⼤的海堤、湖堤临⽔侧宜设置消浪平台,其宽度可为波⾼的 1 ⼀ 2 倍,但不宜⼩于 3m 。

2 F311013 掌握⽔闸的组成及作⽤⽔闸是⼀种既能挡⽔⼜能泄⽔的低⽔头⽔⼯建筑物,通过闸门启闭来控制⽔位和流量,以满⾜防洪、灌溉、排涝等的需要。

⼀、⽔闸的类型1 .按⽔闸所承担的任务可分为进⽔闸、节制闸、泄⽔闸、排⽔闸、挡潮闸等。

教学课件:第五章土石坝1教程

教学课件:第五章土石坝1教程
倾覆稳定性分析
主要考虑坝体的自重和侧压力,通过 计算倾覆力矩和抗倾覆力矩,评估坝 坡在正常和极端工况下的倾覆稳定性 。
坝基稳定性分析
承载能力分析
主要考虑坝基的岩土层分布、地质构造和地下水位等因素,通过计算坝基的承载 力和剪切强度,评估坝基的承载能力。
变形分析
主要考虑坝基的沉降和水平位移,通过监测和分析坝基的变形情况,评估坝基的 稳定性。
渗漏。
防渗体结构
01
02
03
04
防渗体
防渗体是土石坝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用来防止水渗透到坝
体内部。
粘土心墙
粘土心墙是防渗体的核心部分 ,采用粘性土壤筑成,具有良
好的防渗性能。
斜墙
斜墙是防渗体的一种形式,采 用砂、砾石或块石等透水材料
筑成,设置在心墙两侧。
截水槽
截水槽是防渗体的一部分,采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
施工过程监控
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对施工过程进 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质量验收与评定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与评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04
土石坝的稳定性分析
坝坡稳定性分析
抗滑稳定性分析
主要考虑坝体的剪切应力和摩擦力, 通过计算滑弧的半径和位移,评估坝 坡在正常和极端工况下的抗滑稳定性 。
02
土石坝的结构与组成
坝顶结构
坝顶
坝顶是土石坝的最高部分,通 常包括防浪墙、路缘石和排水
设施等。
防浪墙
防浪墙是坝顶的一道矮墙,主 要用来防止波浪、雨水等对坝 体的冲刷。
路缘石
路缘石是设置在防浪墙和路面之 间的混凝土结构,用来保护路面 和防止车辆等对坝体的破坏。

土石坝介绍PPT课件

土石坝介绍PPT课件

2、渗流→工作特点
防渗体 防渗体
B、透水性强
h1
坝体
坝基
排水 h2
坝体或坝基产生渗透变形,导致溃坝事故
26
1976年6月5日上午10:30
Teton坝渗流破坏过程
11:30
11:00
Te
to
n


12:00





起因:坝肩发生渗透破坏 27
二、土石坝的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
2、渗流→工作特点 坝体溃口
瀑布沟大坝
水布垭大坝
5
一、概述
1、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坝型
6
一、概述
1、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坝型
土石坝的优点: 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好
7
一、概述
1、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坝型
小浪底大坝位于70余m的覆盖层上。
8
一、概述
1、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坝型
土石坝的优点: 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好 可就地取材
9
一、概述
护坡
坝面排水沟 33
二、土石坝的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
4、沉降→工作特点
D、压缩性大
坝体沉降 坝基沉降(土基) ➢ 过大的沉陷→坝顶高程不足 ➢ 不均匀的沉陷→坝体开裂,危及坝身安全
34
二、土石坝的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
4、沉降→设计要求 施工时要留有足够的沉降值 合理选择坝体土料 施工时土料压实,质量均一
小浪底 (154m) 紫坪铺 (156m) 天生桥I级 (178m) 瀑布沟 (186m) 水布垭 (233m)
17
一、概述
3、我国土石坝建设情况
清江水布垭(233m)
18
一、概述

工程实际的各种坝型选择-非常实用

工程实际的各种坝型选择-非常实用

F15 310° 65°
F15 F20
A8 295.24
Z2 348.01
335.0
ZK40 325.09
O
z
ZK2 287.7
ZD2 274.33
A1 216.93
A6 258.75
A11 209.38
A10 255.03
252.9
A12 251.10
230.5
A3 231.43
上大坝路
A9 220.83
下拱”式复合坝型,即封拱线以上为重力坝,以下为重力拱坝,而封拱线 为一曲线(又称“斜封拱”),中部(拱冠处)高,向两侧(拱端)逐渐降低。换言 之,拱冠处上部重力坝较低,两侧上部重力坝较高;而下部重力拱坝上游 面为定圆心、定半径圆弧直立面,下游面为变曲率的三圆心曲面,拱圈在
平面上呈三心单曲变截面状。这种体型使平面拱圈中间曲率较小,呈扁平 状,有利于泄洪消能及减小水流向心集中,同时可有效解决不对称河谷所 造成的地形缺陷(左岸拱座地形高程不足),并能改善坝体拱端应力状态。 该拱坝经过1996年洪水、1998年特大洪水考验,原型安全监测表明大坝 运行正常,坝体应力场既符合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上重下拱”这一特殊坝型 的受力特点,即增加了拱坝的受力范围,并利用“斜封拱”将上部荷载传至 两岸基岩,完全实现了设计预期。这一新坝型在国内外尚属首例,为不对 称河谷上设计高拱坝提供了有益借鉴。
A
17
招徕河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
A
18
招徕河坝肩窑洞式开挖
A
19
A
20
招徕河拱坝体型图
A
21
湖北部分拱坝
序 电站名 电站所在县
号称
(市)
1 隔河岩 长阳县

土石坝—土石坝分类(水工建筑物课件)

土石坝—土石坝分类(水工建筑物课件)

水力冲填式
定向爆破式
广东省乳源县南水水电
土坝
堆石坝
土石混合坝
国内最高砾石土芯墙 堆石坝瀑布沟水电工 程
均质坝 粘土心墙、斜墙坝 人工材料心、斜墙坝
多种土质坝
谢谢各位!
水工建筑物
土石坝分类
穆阳溪芹山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
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布垭水电站
天生桥一级水利枢纽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
(一)按坝高分类 坝高是指坝顶至清基后地面之间的高差。按照我国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
高坝
中坝
低坝
坝高 H >70m
坝高 30≤H ≤ 70m
坝高 H< 30m
碾压式

1.7土石坝的类型

1.7土石坝的类型
坝址附近有多种土料用来填筑的坝。
(8)土石混合坝
如坝址附近砂、砂砾不足,而石料较 多, 上述的多种土质坝的一些部位可用石
料代替砂料。
七、土石坝的类型及坝型选择
按坝体高度可分为:高坝(>70m)、
中坝(30—70m)、低坝(<30m)。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 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定向爆破堆石坝 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
碾压式土石坝按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 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分为:
(1)均质坝
(2)心墙坝 (3)斜心墙坝 (4)斜墙坝
施工干扰小,但斜墙的抗震性能和适应
不均匀沉陷的能力不如心墙。
(5)人工防渗材料斜墙坝
防渗体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钢
筋混凝土、土工膜或其他人工材料制成,
其余部分用土石料填筑而成。其中防渗体 在上游面的称为斜墙坝(或面板坝)。(6)人工防渗材料心墙坝
防渗体在坝体中央的称为心墙坝。
(7)多种土质坝
(2)心墙坝
在坝体中设置专门起防渗作用的防 渗体。用透水性较好的砂或砂砾石做坝 壳,以防渗性较好的粘性土作为防渗体 设在坝的剖面中心位置,心墙材料可用 粘土也可用沥青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心墙占总方量比重不大,因此施工 受季节影响相对较小;但要求心墙与坝 壳大体同时填筑,干扰大, 一旦建成, 难修补;
(5)人工防渗材料斜墙坝
(6)人工防渗材料心墙坝 (7)多种土质坝 (8)土石混合坝
(1)均质坝
坝体剖面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由一种土
料填筑,同起防渗和稳定作用,不再另设专
门的防渗体。 均质坝材料单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当坝址附近有合适的土料且坝高不大时可优
先采用。但坝身材料粘性较大时,雨季或冬 季施工较困难。

第一章 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

第一章   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

第二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坝型的选择与枢纽布置密切相关。

针对同一坝址可能有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

必须根据枢纽综合利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水利,等条件,拟定出不同坝型的各种枢纽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然后才能选择出最好的坝型和相应的枢纽布置合理位置。

2.1 坝型选择2.1.1 坝型的选择坝型选择是大坝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枢纽的工期、投资和工程量。

地形、地质、气候、坝高、筑坝材料、施工以及运行条件等都是影响坝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利枢纽中的拦河坝的型式主要有:重力坝、支墩坝、拱坝、土石坝及新型坝型如碾压混凝土坝等。

根据本地形、地质条件和材料储备情况对以上坝型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适合的坝型。

(1)重力坝重力坝的特点:对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能较好;坝体结构比较简单;坝体抗冲刷能力很强;材料用量多,坝内压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由于坝体与地基的接触面大,所以受到扬压力也大,对稳定不利;坝体体积大,浇筑混凝土方量较多,混凝土水化热高,散热条件差等特点。

较高的混凝土重力坝要求建在岩性地基上,本工程地基承载能力较低,地质条件差、已知弱风化岩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必然要求增加断面面积以求稳定,导致了工程量的增加;其次,用来拌和混凝土的砂砾石料只从距离坝址10~15km的料场运输,导致运输费用大大增加,工程造价,不经济也不合理,因此不宜选用建造重力坝。

(2)支墩坝支墩坝是由支墩和所支承的上游挡水盖板所组成。

支墩坝结构较复杂,本身应力较高,对地基要求也很高,尤其是连拱坝不能适应不均匀的地基变形,对地基要求更为严格,支墩坝的侧向稳定性差,如受到垂直于河流方向的地震,其抗侧向倾覆能力较差。

而本工程地基强度低,且不完整,易产生不均匀沉陷,且坝区有7级地震。

所以本工程不选用支墩坝的型式。

(3)拱坝拱坝结构特点:拱坝是三面固结于基岩上的空间壳结构,拱向上游凸出,且不设永久性分缝,是高次超静定结构。

第十一节 堆石坝、土石坝的坝型选择

第十一节 堆石坝、土石坝的坝型选择
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体主要是由防渗面板 和趾板组成,如图5-43(a)所示。面板是防 渗的主体
15
2019/12/24
要求面板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不透水性和耐久 性。面板底部厚度宜采用最大工作水头的1%,考虑施 工要求,顶部最小厚度不宜小于30cm。
为使面板适应坝体变形、施工要求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面板应设置伸缩缝和施工缝,如图5-43(b)所示。垂 直伸缩缝的间距,应根据面板受力条件和施工要求确 定。位于面板中部一带,垂直伸缩间距可以取大些, 一般以10~18m为宜,靠近岸坡的垂直缝间距则应酌情 减小。垂直缝宜采用平接(图5-43(c)),不使用柔 性填充物,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板的位移。
第十一节 堆石坝
Stability Analysis of Earth-Rock Dam
1
2019/12/24
一、概述
面板堆石坝是以堆石体作为支承,以钢筋混凝 土、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渗体的一种坝型。堆石 体是坝的主体,对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条件起决 定性作用,因而要求由新鲜、完整、耐久、级 配良好的石料填筑。
13
2019/12/24
(4)次堆石区
下游次堆石区承受水压力较小,其沉降和变形 对面板变形影响也一般不大,因而对填筑要求 可酌情放宽。石料最大粒径可达1500mm,填筑 层厚1.5~2.0m,用10t振动碾碾压4遍。下游 次堆石区在坝体底部下游水位以下部分,应采 用能自由滤水、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料填筑; 下游水位以上部分,宜使用与主堆石区相同的 材料,但可以采用较低的压实标准,或采用质 量较差的石料,如各种软岩料、风化石料等。
20
2019/12/24
面板接缝设计(包括面板与趾板的周边接缝和 趾板之间接缝)主要是止水布置,周边缝止水 布置最为关键。面板中间部位的伸缩缝,一般 设1~2道止水,底部用止水铜片,上部用聚氯 乙烯止水带。周边缝受力较复杂,一般采用 2~3道止水,在上述止水布置的中部再加-PVC 止水。如布置止水困难,可将周边缝面板局部 加厚。

第四章4节土石坝 52页PPT文档

第四章4节土石坝 52页PPT文档

压缩的。
尽管在筑坝时要求分层填筑、逐层压实,但坝体
的沉陷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当坝基为土基时,沉
陷值将更大。
过大的沉陷将会降低坝顶的设计高程;而不均匀
的沉陷将使坝体产生纵向、横向和各种走向的裂
缝,危及坝身安全。观测资料表明,竣工后的坝
体沉陷仍可达到坝高的0.5%~1.0%左右。
因此,在设计坝顶高程时应适当考虑预留沉陷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水坝为塔吉克斯坦的罗贡土石 坝,坝高335m。
我国已建的最高土石坝为小浪底土石坝,坝高 154m,在建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高达233m。在本世纪, 我国将发展更高的土石坝。
23.08.2019
7
全世界高坝中土石坝的比例变化
23.08.2019
Hale Waihona Puke 8各种坝型建设情况
23.08.2019
9
23.08.2019
江西东津 88.5m
17
23.08.2019
兴山古洞口 118m
18
二、结构特点及优缺点
1、结构特点:
(1)稳定方面:不会沿坝基面整体滑动,失稳形式主 要是坝坡滑动或连同部分地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坝体为散粒体结构,在上下游水位差 作用下经坝体和地基向下游渗透,产生渗透压力和 渗透变形,严重时会导致坝体失事;
为了保持坝坡稳定,需设置较平缓的上、下游坝 坡。因此,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筑坝材料等 因素选择适宜的坡。
2使3.08.2坝019 体:保证安全稳定、经济合理。
22
3.抗冲性能差
坝体材料是松散的颗粒:
当洪水漫过坝顶时,水流必然会携带土粒流 失,从而引起坝体局部破坏或整体溃决。
例如,1975年8月,我国淮河上游两座土坝,因

工程实际的各种坝型选择-非常实用

工程实际的各种坝型选择-非常实用

30 一天门
通山县
0.012
组合拱坝
10+22
上部 0.067
下部浆砌单曲拱,上部 定园心三铰单曲园拱
砌石拱坝
• (1) 天福庙水库
• 位于远安县苟家垭镇黄柏河东支上游,于1978年建成。水库大坝由砌石双曲溢流拱坝和左岸溢流重 力坝组成。拱坝坝顶中心角91.5°,平均半径105.5m,坝顶宽4.2m,底宽20m,坝顶全长232m, 最大坝高63.3m。拱坝顶设8m×7.4m泄洪闸4孔,左岸重力坝设13m×11.5m泄洪闸2孔,下游均采 用为差动鼻坎挑流消能。重力坝兼做拱坝传力墩,坝顶长57m(其中溢流段长32m),最大坝高 45.3m,沿水流方向长63.5m。
线型双曲拱坝
75.6
0.230 1988.10
省内首座双曲拱坝
18 观音坪
宣恩县
0.1288
混凝土拱坝
110
0.173
芭蕉河 19
二级
鹤峰县
0.2428 浆砌石双曲拱坝
66.0
0.235 1999.10
拱圈采用二心园弧,拱 冠梁采用三段圆弧
20 长丰
长阳县
0.0397 浆砌石双曲拱坝
60.5
0.235 1999.10
利川市
12 峡口
南漳县
13 罗坡坝 恩施市
14 马渡河 桃花山
15 一级
五峰县 鹤峰县
库容 亿 m3 34.7 0.863 3.43 4.99 0.2625 0.1923 0.4338
0.294
0.692
0.2657
0.351 1.36 0.8705 0.2463 0.1453
坝型
混凝土重力拱坝, 拱顶以上不灌浆。

工程实际的各种坝型选择-非常实用重点

工程实际的各种坝型选择-非常实用重点
坝型选择
内容提要
一. 可供选择的坝型
二. 坝型选择
一.可供选择的坝型
1.混凝土坝、砌石坝类
2.土石坝(当地材料坝)类
混凝土坝、砌石坝类
1. 拱坝
2. 重力坝
拱坝
1. 混凝土拱坝 1)常态混凝土拱坝 2)碾压混凝土拱坝 2. 砌石拱坝
隔河岩“上重下拱”新型斜封拱坝
• 清江隔河岩混凝土重力拱坝,坝址河谷呈不对称“U”形,坝基为寒武系坚 硬灰岩,下伏不透水软弱页岩。针对这一地形地质特点,设计采用“上重 下拱”式复合坝型,即封拱线以上为重力坝,以下为重力拱坝,而封拱线 为一曲线(又称“斜封拱”),中部(拱冠处)高,向两侧(拱端)逐渐降低。换 言之,拱冠处上部重力坝较低,两侧上部重力坝较高;而下部重力拱坝上 游面为定圆心、定半径圆弧直立面,下游面为变曲率的三圆心曲面,拱圈 在平面上呈三心单曲变截面状。这种体型使平面拱圈中间曲率较小,呈扁 平状,有利于泄洪消能及减小水流向心集中,同时可有效解决不对称河谷 所造成的地形缺陷(左岸拱座地形高程不足),并能改善坝体拱端应力状态 。该拱坝经过1996年洪水、1998年特大洪水考验,原型安全监测表明大 坝运行正常,坝体应力场既符合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上重下拱”这一特 殊坝型的受力特点,即增加了拱坝的受力范围,并利用“斜封拱”将上部 荷载传至两岸基岩,完全实现了设计预期。这一新坝型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为不对称河谷上设计高拱坝提供了有益借鉴。
洞坪拱坝中孔及表孔横剖面图
云龙河三级碾压混凝土三心圆双曲薄拱坝 最大坝高129m
隔河岩大坝
洞坪拱坝
峡口水电枢纽平面布置图
F7 F5
ZK2
290° 72°
287.7 A3 231.43
2 7 1. 1 2 5 9. 2

土坝1 坝型选择

土坝1 坝型选择

碾压式土石坝可在以下三类基本坝型中选择: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人工材料防渗体坝。

坝型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 坝高高坝宜采用土质防渗体分区坝,低坝可采用均质坝。

岩基上高度200m以下的坝宜优先考虑钢筋混凝土面板坝。

(2) 筑坝材料料场开采的或枢纽建筑物开挖材料的种类、性质、数量、位置和运输条件。

(3) 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

(4) 施工导流、施工进度与分期、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运输条件和初期渡汛等施工条件。

(5) 枢纽布置、坝基处理型式、坝体与泄水引水建筑物等的连接。

(6) 枢纽的开发目标和运行条件。

(7) 土石坝以及枢纽的总工程量、总工期和总造价。

对Ⅱ级及其以下的低坝,可采用土工膜防渗体坝。

下图介绍近些年来国内外建成后运行良好的一些坝的实例。

图1为冀01土坝主坝,长3750m,高51.5m,副坝长2100m,高28.5m,填筑方量2800万m3。

图1 冀01土坝图2为毛家村土坝,坝高80.5m,填筑方量690万m3,坝长467m,河床覆盖33m厚砂砾石冲积层,渗透系数1×10-2cm/s,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墙厚95cm。

基岩为玄武岩,防渗墙嵌入半风化岩0.5m。

图2 毛家村土坝图3为横山土坝,填筑土石方109.3万m3,坝高48.6m,坝长310m。

图3 横山土坝图4为昭平台土坝。

图4 昭平台土坝河槽段土坝,坝高34m,坝长2170m。

坝基覆盖层厚8~17m,河槽段为砂卵石,台地段顶部为重粉质壤土,以下为砂卵石。

基岩为花岗岩、云煌岩和石英岩。

斜墙和铺盖为中、重粉质壤土,设计干重度为17KN/ m3,总强度指标内摩擦角14.6°,凝聚力33KPa,渗透系数1.3×10-6~6.4×10-6cm/s。

坝体为中、粗砾质砂和砂卵石填筑,相对密度为0.8~0.85,内摩擦角34°。

图5为甘01土石坝,坝高101m,坝顶长300m,填筑方量395万m3。

第十一节堆石坝土石坝的坝型选择

第十一节堆石坝土石坝的坝型选择

3
2019/2/28
面板堆石坝与其他坝型相比有如下主要特 点

4、方便机械化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工 期和减少沉降,随着重型振动碾等大型 施工机械的应用,克服了过去堆石坝抛 填法沉降量很大的缺点; 5、坝身不能泄洪,施工导流问题较混 凝土坝难予解决,一般需另设泄洪和导 流设施。
2019/2/28

4
二、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剖面尺 寸

1.坝顶要求

面板堆石坝一般为梯形剖面,其坝 顶宽度和坝顶高程的确定与土坝类似, 其中坝顶宽度除了应参考土坝的要求外, 还应兼顾面板堆石坝的施工要求(浇筑面 板时有工作面和进行滑模设备的操作), 一般不宜小于5m。
2019/2/28
5

在坝顶上游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浪墙。 防浪迎水面高4~6m,背水面高于坝顶 1.0~1.2m,底部与面板间应做好止水连 接,如图5-41所示。对于低坝也可采用 与面板整体连接的低防浪墙结构。
2019/2/28 40
2019/2/28

16
图5-43
聚氯乙稀止水带
面板与趾板及分缝布置
面板
趾板
22
止水钢片 (a) 沥表等防渗粘全剂 趾板 周边缝
垂直伸缩缝
垂直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 起始板块 (b) 垂直伸缩缝
油毡 (c)
W型止水
17
2019/2/28

为控制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 面板需要 布置双向钢筋,每向配筋率为0.3%~ 0.5%。由于面板内力分布复杂,计算有 一定的难度,故一般将钢筋布在面板中 间部位。周边缝、垂直缝和水平缝附近 配筋应适当加密,以控制局部拉应力和 边角免遭挤压破坏。
2019/2/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次堆石区
下游次堆石区承受水压力较小,其沉降和变形 对面板变形影响也一般不大,因而对填筑要求 可酌情放宽。石料最大粒径可达1500mm, 填筑层厚1.5~2.0m,用10t振动碾碾压4遍。 下游次堆石区在坝体底部下游水位以下部分, 应采用能自由滤水、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料填 筑;下游水位以上部分,宜使用与主堆石区相 同的材料,但可以采用较低的压实标准,或采 用质量较差的石料,如各种软岩料、风化石料 等。
要求面板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不透水性和耐久 性。面板底部厚度宜采用最大工作水头的1%,考虑施 工要求,顶部最小厚度不宜小于30cm。
为使面板适应坝体变形、施工要求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面板应设置伸缩缝和施工缝,如图5-43(b)所示。 垂直伸缩缝的间距,应根据面板受力条件和施工要求 确定。位于面板中部一带,垂直伸缩间距可以取大些, 一般以10~18m为宜,靠近岸坡的垂直缝间距则应酌 情减小。垂直缝宜采用平接(图5-43(c)),不使 用柔性填充物,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板的位移。
(3)主堆石区
主堆石区为面板坝堆石的主体,是承受水 压力的主要部分,它将面板承受的水压力 传递到地基和下游次堆石区,该区既应具 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小的沉降量,同时也应 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和耐久性。该区石料应 级配良好,以便碾压密实。主堆石区填筑 层厚一般为0.8~1.0m,最大粒径应不超 过600mm,用10t振动碾碾压4遍以上。
垫层区
垫层上下游之间水平宽度应根据坝高、地 形确定,垫层顶部水平宽度一般可采用 3~4m,向下逐渐加宽。坝高100m以下 的面板堆石坝,为了简化施工也可考虑采 用上下等宽的垫层。
对于周边缝附近的特殊垫层区,可以采用 最大粒径小于40mm且内部稳定的细反滤 料,经薄层碾压密实,以尽量减少周边缝 的位移。
目前,面板堆石坝已成为大坝中一种重要坝型。
面板堆石坝与其他坝型相比有如下主要特 点
1、就地取材,在经济上有较大的优越性,除了 在坝址附近开采石料以外,还可以利用枢纽其他 建筑物开挖的废弃石料;
2、施工渡汛问题比土坝较为容易解决,可部分 利用坝面溢流渡汛,但应做好表面保护措施;
3、对地形地质和自然条件适应性较混凝土坝强, 可建在地质条件略差的坝址上,且施工不受雨天 影响,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也比混凝土坝低得多;
(2)过渡区
过渡区介于垫层与主堆石区之间,起过渡作用, 石料的粒径级配和密实度应介于垫层与主堆石区 两者之间。由于垫层很薄,过渡区实际上是与垫 层共同承担面板传力。此外,当面板开裂和止水 失效而漏水时,过渡区应具有防止垫层内细颗粒 流失的反滤作用,并保持自身的抗渗稳定性。过 渡区石料粒径要求可比垫层材料适当放宽,最大 粒径一般为300~400mm。该区水平宽度可取 3~5m,分层碾压厚度一般为0.40~0.5m。
第十一节 堆石坝
Stability Analysis of Earth-Rock Dam
一、概述
面板堆石坝是以堆石体作为支承,以钢筋混凝 土、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渗体的一种坝型。堆石 体是坝的主体,对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条件起决 定性作用,因而要求由新鲜、完整、耐久、级 配良好的石料填筑。
1970年以后,由于大型振动碾薄层碾压技术的 应用,使堆石坝的密实度得到充分提高,从而 大幅降低了堆石坝的变形,加上钢筋混凝土面 板结构在设计上改进.
三、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构造
1.堆石体 堆石体是主体部分,其可划分为:垫层区(2A区)、过
渡区(3A区)、主堆石区(3B区)和次堆石区(3C区)。
面板
2A 3A
1A 1B
A 3A
1.4 1
1.4 1
3C 2
1
3BBΒιβλιοθήκη 图5-42 堆石坝分区示意图
(1)垫层区
垫层区应选用质地新鲜、坚硬且耐久性较好的石料, 可采用经筛选加工的砂砾石、人工石料或者由两者混 合掺配。高坝垫层料应具有连续级配,一般最大粒径 为 80 ~ 100mm , 粒 径 小 于 5mm 的 颗 粒 含 量 为 30 %~50%,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少于8%。 垫层料经压实后应具有内部渗透稳定性、低压缩性、 抗剪强度高,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垫层施工时 每层铺筑厚度一般为0.4~0.5m,用10t振动碾碾压4 遍以上。对垫层上游坡面,由于重型振动碾难于碾压, 因此对上游坡面还应进行斜坡碾压。
另外,混凝土面板上游铺盖区(1A区)可采 用粉土、粉细砂、粉媒灰或其他材料填筑;上 游盖重区(1B区)可采用渣料填筑;
2.防渗面板的构造
(1)钢筋混凝土面板 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作为防渗体,在堆石坝
中应用较多,少量土坝也有采用。下面介绍钢 筋混凝土面板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面板要求下游非粘性土坝体必须具 有很小的变形,而面板本身也应能够适应坝体 的相对变形。为此,钢筋混凝土面板在坝体完 成初始变形后铺筑最为理想。 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体主要是由防渗面板和 趾板组成,如图5-43(a)所示。面板是防渗 的主体
宽度和坝顶高程的确定与土坝类似,其 中坝顶宽度除了应参考土坝的要求外, 还应兼顾面板堆石坝的施工要求(浇筑面 板时有工作面和进行滑模设备的操作), 一般不宜小于5m。
在坝顶上游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浪墙。 防浪迎水面高4~6m,背水面高于坝顶 1.0~1.2m,底部与面板间应做好止水 连接,如图5-41所示。对于低坝也可采 用与面板整体连接的低防浪墙结构。
图5-41 面板堆石坝坝顶构造
防浪墙 面板
1.00~1.20 细部 4
1.4
3B
1
3C
2.坝坡
面板堆石坝的坝坡与石料性质、坝高及地 基条件有关,设计时可参考类似工程。 对于采用抗剪强度高的堆石料,上、下 游坝坡在静力条件下均可采用堆石料的天 然休止角对应的坡度;因此一般采用 1:1.3~1:1.4。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堆石体 填料抗剪强度较低以及地震区的面板堆石 坝,其坝坡应适当放缓。
面板堆石坝与其他坝型相比有如下主要特 点
4、方便机械化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工 期和减少沉降,随着重型振动碾等大型 施工机械的应用,克服了过去堆石坝抛 填法沉降量很大的缺点;
5、坝身不能泄洪,施工导流问题较混 凝土坝难予解决,一般需另设泄洪和导 流设施。
二、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剖面尺 寸
1.坝顶要求 面板堆石坝一般为梯形剖面,其坝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