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2 唐诗五首 黄鹤楼》公开课教案_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黄鹤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理解诗意。

3、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图片中的这座造型奇特的楼是_____?

师:对,就是黄鹤楼。请同学们仔细地看看,把它的形象定格在自己的心中。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同学们一定对黄鹤楼充满神往,老师为了让你们更多地了解黄鹤楼,准备了关于黄鹤楼的视频,并且请来一位金牌导游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这位导游就是我们班的徐成全同学,同学们掌声欢迎!

师:精彩的视频和讲解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让我们感觉到黄鹤楼的美轮美奂!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对黄鹤楼的赞叹吗?句子中必须用一个形容词哦!生:······

师:我认为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形容词来形容黄鹤楼都不为过,因为它确实很美,“天下绝景”就是它的标签,黄鹤楼如此之美,而崔颢的一首律诗《黄鹤楼》更是让它锦上添花,名扬天下。这到底是一首什么诗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古诗,请同学们一起试读这首诗。(第一次读诗)

师:还不错,读的很整齐。就是这首诗,让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诗仙”李白自感无法超越,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就是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师:现在我们进入学习本诗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二、吟读诗句,感知诗韵。

出示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一)

吟读诗句,感知诗韵

读准字音

读好节奏

(一)读准字音

师:读诗,我们首先要读准字音。预习时,你都发现有哪些要互相提醒的字词。生:“白云千载”的“载”“读“zǎi”而不读“zài”

应该注意“芳草萋萋”的“萋”的读音“qī”,“萋”“容易写错。“鹦鹉洲”的“洲”容易写错为“州”。

师:同学们很用心。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一定要读准字音。

(二)读好节奏师: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读好节奏。这首诗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节奏呢?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七言律诗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

方法提示:七言律诗的朗诵节奏:(两种划法,你选择哪一种呢?)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若按音节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或“二二三”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师:同学们拿出笔来,对照方法,划出这首诗朗读节奏。如果划好了,就请举手。

学生试划试读

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此诗的朗读视频。注意节奏、语气、语调和情感。教师播放朗诵视频。欣赏朗读视频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给我们带来了深深地震撼,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现在我们来段朗读表演,男女生一唱一和,先请女同学读上句,男同学读下句,尾联合读。把你们所理解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美美地读出来。开始,女生读——师:刚才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确实很美。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去触摸诗人的灵魂,书下的注释可是我们的好帮手。现在我们进入学习本诗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三、译读诗句,理解诗意。

出示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二)

译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拿出笔来,结合注释,我们译读诗句。课文中的注释很少,老师给大家来了比较多的课文注释,一起读吧!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把这篇律诗诗意地译出来,人人都要动笔,我来观察你们的写作。

师:边巡看,边提示:“诗意地译”要点有三:一是自己的语言;二是合理的想像;三是语言力求优美。

如果写好了就请举手。生自由回答,师适时评价。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赏读诗句,到诗的内容深处去寻找,感受诗人真实的心跳,现在我们进入学习活动的第三个环节。

四、读悟结合,品味诗情。

出示:学习活动(三)

读悟结合,品味诗情。

读好一句诗,领悟一份情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师:这首诗的每一句诗,都可谓是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请同学们对你所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吧!(赏析方法:可以从关键词入手、也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也可以从意象的描写和表达上入手)---------出示《黄鹤楼》诗句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后举手。

1、学生赏析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师:同学们知道黄鹤楼的传说吗?

师:老师有备而来,请看大屏幕(出示黄鹤楼的传说)我们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讲述黄鹤楼的传说故事。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本诗由神话传说起笔,运用典故有什么作用?传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讨论交流)(第一次讨论)

生回答

师:“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空”换成“只”字好不好?为什么?(第二次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不好。因为我认为这个“空”字不仅有“只,只有”的意思,还有“楼空”之意,表达了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写出来人去楼空之状,重在写景;而“只”字却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师:诗人看到人去楼空,此时情绪应该是低落的,感情应该是低沉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读出这种情味呢?(这两句适合慢读,“去”和“空”读出重音)师:慢读就是对古诗文最好的致敬,用慢读的方式,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意蕴之美。,请你试读一下,好吗?

师:很是精彩,语调读的缓慢而蕴味绵长。让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内心孤寂与苦闷的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着远方。

2、学生赏析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分析情味。“不复返”和“空悠悠”两个词值得玩味。师:如果把“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空”字,换成“荡”好不好?(第三次讨论)

讨论后小结:不好。“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心空落落的,重在抒情。而“荡”字只有意象而无意蕴。

师:应该怎样读出这两句诗的情感呢读?谁来分析一下。

“不复返”三个字读出重音,“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感叹看不到黄鹤飞回来,一定有失望之情,这句诗语气应该是读得低沉而婉转,“白云千载空悠悠”句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在空中慢慢飘荡荡样子,所以这“悠悠”二字语调要拖的长一些

师:同学们读来听听

师:语气低沉而婉转。诗人感到世事难料啊!

3、学生赏析颔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请同学们寻找诗句美点:

A、因为它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能出现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B、“历历”“萋萋”两个叠音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师:这句诗的美点让这两位同学扑捉到了,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黄鹤楼,看到的景物如此明丽,如此的生机勃勃,那么如此美景的描写为下句写“愁”有没有帮助?同桌之间议一议(第四次讨论)小结:眼前的景色如此迷人,终究还是异乡的风光啊!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的家乡此时比这更美。如此美景,却让诗人顿生难言的凄楚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啊。作者借景抒情,用“晴川树草”明丽之景反衬凄楚之情。

师:这句诗既有诗人的陶醉之情又有诗人的凄楚之意,应该怎样读才有美感呢?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示范一下?

4、赏析尾联:有喜欢尾联的吗?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看到夕阳西下之时,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他当然看不到,他的家乡在河南开封,唐朝的时候名叫汴梁,千里之外,遥遥无踪,除非他有千里眼,无奈之下,诗人只有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生齐答“日暮乡关何处是?”诗人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生齐答“日暮乡关何处是?”诗人朝着西下的红日追问:生齐答“日暮乡关何处是?”好一个思乡之人,怎一个“愁”字了得。真是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师: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崔颢这个人。

(课件出示,(出示崔颢的资料)

师:你觉得此刻的崔颢该有几多愁?

他飘泊在外,有思乡之愁;他政治上不顺意,应该还有人生失意之愁。师:尾联中一个“愁”字了得,那么。我们如何读才能读出这个愁绪呢?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中有一个问号,当然是一定有问答语气,“烟波江上使人愁”“愁”字是诗人的一个心结,为了把这个“愁”情读出来,“使人愁”三个字要慢读,拉长语调。

师:嗯,不错,语调拖的长,忧愁似更长,老师建议:如果尾联再加上一个助词“啊”,愁绪是不是更浓。

请同学们试着读一下。“烟波江上使人愁啊!”再读一遍,再读两遍。

师: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长江上烟波浩渺,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同时也许涌起人生失意之愁。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

下面请同学们一齐背诵《黄鹤楼》

师:读的多好啊!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这个方法就是一诗三读:朗读-----译读------赏读。读了一首律诗,认识了一个诗人,领悟了一份愁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出示我们的学习方法

一诗三读

朗读(吟咏)

译读(诗意)

赏读(美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