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PPT课件二
合集下载
2022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主题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写作实践
关于论据的搜集
议论文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要做自己的“书记官”,关注生活,关心 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 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 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写作实践
1.要确保素材准确。应从书刊或者名家的作品中摘抄资料,不要道听途 说;引用网络上的资料时要注意分辨真伪。如有可能,还可以根据素材 的线索查找出处,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分享各自积累的素材,看看谁积累得多,谁积累的素材比较新颖。如果 发现不准确的素材,也要帮助指出。
例文评析
先忧天下而后幸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 写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它向我们揭示了 这样一个道理:先忧天下,才得幸福。①
①解读文题,引出观点:先忧 天下,才得幸福。
例文评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②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众的利益是 分不开的。如果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 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 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 人应该有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的理想。
《秋浦歌》
李白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6.对比:突出事物、强化感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3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8.反复:舒缓和谐、强调突出
(选自«读者»)
5
动词
关键词
情感词
13
《东莞竹枝词》课件

• 东莞本地特产的 鞭炮又大又响, 过年放的鞭炮还 特别长,号称十 万头、二十万头 甚至上百万头, 一条鞭炮能燃放 半个小时!鞭炮 全用红纸做成, 放完后满地一片 红,寓意来年红 红火火。
糖饼油堆饤饾陈,谁家巫妪惯祈神。 锵锵刀剪招魂祭,千些声哀怯比邻。
油堆:也称“碌堆”,一种东莞传统小吃,油炸的糯粉 饼。 饤饾:音dìnɡ dòu,供陈设的糖果、点心等食物,这 里指“喊惊”所摆的贡品。
目前东莞不少民俗类表演和活动中常有木鱼 歌演唱,那都是“新唱”,与传统木鱼歌并无相 同之处。
明清时东莞木鱼歌的传唱状况
“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 乐。……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 以俚语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 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辞必极其艳,情必极 其至。使人喜悦悲酸不能自已。……其歌之长调 者,如唐人《连昌宫词》、《琵琶行》等,至数 百千言。以三弦合之,每空中弦以起止。盖太簇 调也。名曰‘摸鱼歌’。或妇女岁时聚会,则使 瞽师唱之,如元人弹词曰某记某记者,皆小说也。 其事或有或无,大抵孝义贞烈之事为多。竟日始 毕一记。 可劝可戒, 令人感泣沾襟。”(屈大 均:《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粤歌》)
木鱼歌: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江南流行
的“变文”,后嬗变为“弹词”。弹词流入广东, 结合当地的人民生活及独特的方言,形成木鱼歌。 又名“摸鱼歌”。演唱形式以弦乐伴奏为主,也 可以用小锣鼓或竹板等打击乐器伴奏,或不用乐 器伴奏个人清唱。
木鱼歌有雅唱、俗唱之分,现东莞会雅唱者 仅杨宝霖先生一人,杨先生设传习班传授唱法, 但因雅唱的曲调和转音太难把握,尚未有人学得。
四、诗句分析
邓尔雅这首《东莞竹枝词》,真实反映了20世纪 20年代的东莞风俗,有些至今流行;这些习俗正 是我们学习本课中所关注的重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17《古诗三首》课件PPT(完美版)

【浪淘风簸】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天涯】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银河】 【牵牛织女】
天边。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汹涌,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 的波涛,直上浩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同到牛郎和 织女的家里做客。
(浪大、浪高) 想象 (浪漫美好) 奇特
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浩 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同到牛郎 和织女的家里做客。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
诗句采用张骞为汉武帝寻找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 河,遇到了牛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 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 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 气概。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浪淘沙(其一)
qū
[唐]刘禹锡
bǒ
y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九曲】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万里沙】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竹枝词二首 金缕衣课件

踏歌:唱歌的时候,用脚踏 地作为节拍。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岸上杨柳青翠,江面水平如镜。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金缕衣
唐·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可以折的时候就 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 时只折了个空枝。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金缕衣
唐·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金缕衣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竹枝词二首(其一)》 《金缕衣》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诗句接龙:
1.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2.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 朝著名文学家、诗人,诗作风格雄浑壮 阔,豪气冲天,所以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留下 《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乌衣巷》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句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 是想说:心上人的歌声里究竟对 自己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双关隐语
四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丝”——“思”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柳”——“留”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词二首《竹枝词》|语文A版

内容解析: 这首诗模拟民间情歌的手法,
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 半疑半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即景起兴,江边杨柳依依、 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 水平如镜。
次句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 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 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 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 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 情波浪。
四)广为记事,以诗存。
竹枝词缘于纪事,举凡风土民情 、山川形胜、社会百业、时尚风俗、 历史纪变等等皆可入诗。其所反映的 各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层面,无论 从广度和深度来,都是其他诗体所不 能比拟的。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世称 刘宾客、刘尚书,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生前与 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0词二首《竹枝词》|
语文A版
2020/8/19
竹枝词
•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 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 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
• 唐代刘禹锡仿屈原作《九歌》的形式 ,作竹枝词9篇,开启竹枝词人文化之 先河。
竹枝词的特色
一) 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 》 我们学过他的 《浪淘沙》《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世称 刘宾客、刘尚书,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生前与 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 》 我们学过他的 《浪淘沙》《望洞庭》
•
三四句写姑娘听到歌声
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
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2
2.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 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出 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重难点解析
解译诗题
望天门山
远远地看
这首诗是唐代 诗人李白于开元十 三年(725年)赴 江东途中行至天门 山时所创作的一首 七绝。
重难点解析
诗句赏析
重难点解析
诗句赏析
远看
遥望洞庭山水翠,
洞庭湖
比喻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君山
月光下,君山更加更加青翠, 洞庭水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
重难点解析
诗句赏析
重难点解析
小讨论
诗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
一是因为月光下看 不真切;二是湖面 宽阔,波光粼粼, 迷迷蒙蒙。
只有“镜未磨”才 能形象贴切地表现千里 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 柔的景象。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 的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 是淡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 西湖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 妙无比,这一比喻,写出了西 湖的神韵。
两者都很美。
板书设计
晴方好 水光山色 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美景 即景抒情
比西子 浓妆谈抹
总相宜
比喻贴切
重难点解析
解译诗题
望洞庭
洞庭湖
这首诗是刘禹 锡唐穆宗长庆四年 ( 824 年)秋赴和 州任职刺史经洞庭 湖时所作。
资料宝袋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
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
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 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 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资料宝袋
西湖美景
春晓苏堤 雷峰夕照
第17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看到楚江水势很猛。 听到滔滔的楚江水的轰鸣。 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 冲破险阻的气势。
解读课文
➢ 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
碧水东流至此回
注释: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 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解读课文
解读课文 “好”和“奇”字有什么好处呢?
“好”和“奇”分别写出 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 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 ,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 妙的。
解读课文
可以;如果。
欲把西湖比西子,
合适。
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如果要把西湖比 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 都是那么合适,美丽多 娇。
两岸青山相对出
注释: 【出】突出;出现。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 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解读课文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来”字传神。诗人乘船而来,让人 觉得小船正缓缓从天边驶来,船在江中, 这意味着江水也是从天边来,有一种磅礴 的气势和动态的美感。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 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 全才。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前赤壁赋》 等。
自勉对联:总是万般寻路无,不堕 野地随人居。
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 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 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 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 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 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 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 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 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解读课文
➢ 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
碧水东流至此回
注释: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 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解读课文
解读课文 “好”和“奇”字有什么好处呢?
“好”和“奇”分别写出 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 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 ,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 妙的。
解读课文
可以;如果。
欲把西湖比西子,
合适。
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如果要把西湖比 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 都是那么合适,美丽多 娇。
两岸青山相对出
注释: 【出】突出;出现。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 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解读课文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来”字传神。诗人乘船而来,让人 觉得小船正缓缓从天边驶来,船在江中, 这意味着江水也是从天边来,有一种磅礴 的气势和动态的美感。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 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 全才。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前赤壁赋》 等。
自勉对联:总是万般寻路无,不堕 野地随人居。
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 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 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 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 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 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 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 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 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部编版《必背古诗70首》PPT课件

33.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29.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0.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1.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32.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47.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9.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64.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66.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语文A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竹枝词》课件

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 》 我们学过他的 《浪淘沙》《望洞庭》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文解释: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
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上传来 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 还下着雨,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有 天晴的地方。
三四句写姑娘听到歌声后 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喜 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 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 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 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 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 它是晴天吧,东边却下着雨; 说他是雨天吧,东边又出着 太阳。
中心: 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
“晴”和爱“情”本来无关的事情巧 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既欢 喜又担忧的、忐忑不安的微妙感觉。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竹枝词
刘禹锡
竹枝词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 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 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
唐代刘禹锡仿屈原作《九歌》的形式, 作竹枝词9篇,开启竹枝词人文化之先 河。
竹枝词的特色
一) 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竹枝词是由民歌蜕化出来的,民间 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 起来琅琅上口,雅俗共赏。
2022/3/22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文解释: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
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上传来 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 还下着雨,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有 天晴的地方。
三四句写姑娘听到歌声后 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喜 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 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 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 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 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 它是晴天吧,东边却下着雨; 说他是雨天吧,东边又出着 太阳。
中心: 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
“晴”和爱“情”本来无关的事情巧 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既欢 喜又担忧的、忐忑不安的微妙感觉。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竹枝词
刘禹锡
竹枝词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 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 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
唐代刘禹锡仿屈原作《九歌》的形式, 作竹枝词9篇,开启竹枝词人文化之先 河。
竹枝词的特色
一) 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竹枝词是由民歌蜕化出来的,民间 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 起来琅琅上口,雅俗共赏。
2022/3/22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优质PPT课堂教学课件

借景抒情 比喻贴切
晴雨皆美 浓淡相宜
望洞庭
洞庭秋色 洞庭山水
湖月——相和 潭面——如镜
山水——青翠 君山——青螺
祥和宁静 山水相衬
景色迷人
画面?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青山是怎么“出”的?孤帆是怎么“来”的?
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 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对比此诗和下面诗中的“孤帆”,说说诗人的心 境有何不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liàn yàn
潋滟
与水有关
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
水光潋滟晴方好
金色的阳光洒在 西湖上,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kōnɡ ménɡ
空蒙
__轻__纱__似__的雨洒在西湖上, 西湖_云__雾__迷__蒙__,__群__山__若__隐__若__现__。
山色空蒙雨亦奇
品读诗词
两位诗人不同的比喻,表达出相同的感受: 君山的秀美。
点点银光跳跃,君山翠绿迷人,诗人不由赞叹——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是那么妩媚,美如仙女,楚楚 动人——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朗读古诗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往远处看
天门山是怎样的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主要作品有《蜀道 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 留别》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3、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么 不同?
•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是以景衬情,表现其孤寂凄凉。 (实写)
• 第二次写“巴山夜雨”,想象异日重逢两人同在长安 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丰富地展示了彼此的相思之 意。(虚写)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 漂泊在外的孤寂 • 苦雨深秋的落寞 • 归期无期的无奈 • 相见共语的期盼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1、第1句中的两个“期”字是否重复,为什么?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 离别之苦、思念之切跃然纸上。
2、赏析第2句(巴山夜雨涨秋池)。
(1)“涨”字一语双关,既写出巴山水满池塘的秋夜雨景,又表 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2)描写巴山水满池塘的秋夜雨景,烘托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生动描述:今夜巴山大雨倾盆,雨水涨满了池子,我的心啊 像这池子一样,满是对你的思念和欲归不能的无奈。 (4)“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 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 猛志锐。
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作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 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的思想学说得到后人重视,他敢于担当、勇 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更是时下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种 精神传承。
悲哉,秋之为气也
——先秦 宋玉
秋 词 (其一) 刘 禹 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学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诞生于 河南郑州荥(xíng)阳,唐朝文学家、哲学 家,有“诗豪”之称。 793年,刘禹锡进 士及第,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加入以王 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 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 户部尚书。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38张PPT)演示课件

• 一个“回”字,把水的澎湃和变化无穷描写 得淋漓尽致。第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第二句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后两句写诗 人乘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 青山有情意,远客有兴致。一个“出”字,不 但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具有了动态美,而且 也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
天门中断 楚江开
长孤
望 天
碧水东流
洞庭湖的水光与月色互相辉映,显得非常和谐; 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湖面平静无风,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
淡妆浓抹总相宜。 • 如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
么合适,美丽多娇。
诗人告诉我们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晴天:水光潋滟 雨天:山色空蒙
精彩赏析:
•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阳光 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雾 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朦朦胧胧,若有若无,非常奇 妙。后两句诗人运用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把西湖比作 “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 (dai)还是淡描蛾()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 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这首诗描写的不是西 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 价。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
“潭面”,是诗人有意把宽广的洞庭湖说成 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青山有情意,远客有兴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回想起来,真是缥缈如梦。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古代四川的民歌。 唱:亦作“踏”,“踏歌”,唱歌以脚踏地为节拍。 晴:与“情”同音,谐音双关。这一句语意双关,既 写江上晴雨天气,又写出了好的心情。
评分细则:
1、能声音清晰、落落大方地向学生们介绍 姓名。(2分) 2、朗读时,面向台下,神态自信;捧书姿 势正确。 (1分) 3、声音洪亮,富有应有的感情。(1分) 4、正确:读错一处扣0.5分。(3分) 5、流利:添读、漏读、改读、反复读、每 出现一次扣0.5分。(2分) 6、丢作者。(1分)
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伊索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够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即“竹枝”。唐代乐府曲名。 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 的民歌。唐代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在 那里学习《竹枝词》,并改作新词一 首,多写当地风土人情和男女恋情, 也有曲折地表现他胸中积愤的。每首 七言四句,形同七绝,语言通俗优美。 其后作者颇多。《竹枝词》有民歌色 彩,可用来歌唱,后来用作词牌。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假使活着本身是失败毁灭伤感和贫困。那么死了也便是幸福和咏叹生命的歌曲。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爱情是
难以言说也难以持久的东西,当它正处在
朦胧状态,正处在有情无情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也许
是最令人心动的吧?曾经相恋的人,最终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说,就是结成了夫妻的,
日子亦大抵是趋向了平淡;“东边日出西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文 学家和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 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 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 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 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 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 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 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 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 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 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 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 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 牌。
诗文解释: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
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上传 来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 边还下着雨,说不是晴天吧,却还 有天晴的地方。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是采用民歌体裁写作的绝句,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修 辞手法——谐音双关。夏天的午后常有一边出太阳一边下雨的 奇妙天气,俗称“太阳雨”。正是一场太阳雨后,杨柳被沐浴 得更加翠绿,江水高涨,平如镜面。突然从江上传来一阵歌声, 岸边的姑娘听出是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所唱。好久没有他的音讯, 以为他已忘记了自己,听到歌声,才知道他就像夏日晴雨不定 的天气,以为没情,原来却是有情的。这里的“晴”是“情” 的双关语,由上面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引出,写出姑娘的心 理活动。诗人只用七个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出来, 让我们仿佛看到她怦然心动由怨转喜的表情,显示出了高超的 艺术功力。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