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骨骼
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13322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5.png)
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运动解剖学是运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关于人体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它是理解运动和运动相关伤害的基础,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准备考试。
一、骨骼系统1. 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颅骨、躯干骨、肢体骨。
2. 骨骼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 骨骼的结构:骨头、骨膜、红骨髓、黄骨髓。
4. 骨骼的功能:支持身体、保护内脏、运动辅助。
5. 常见骨折类型: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的分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2. 骨骼肌的结构:肌纤维、肌肉细胞、肌节、肌原纤维。
3. 肌肉与骨骼的连接:肌腱、肌肉腱膜。
4. 肌肉的收缩类型: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
5. 肌肉的动作类型:主动肌、被动肌、拮抗肌、协同肌。
三、关节系统1. 关节的分类: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滑膜性关节。
2. 骨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腔、关节囊、关节盘。
3. 关节类型:无轴关节、旋转关节、滑动关节、球窝关节。
4. 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韧带、肌肉、软骨。
5. 常见运动损伤:脱位、扭伤、滑膜炎、韧带拉伤。
四、神经系统1. 神经元结构:细胞体、轴突、树突。
2. 神经传递:兴奋、抑制、突触传递。
3.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脊髓。
4.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
5. 运动神经元:下行神经元、上行神经元。
五、运动解剖学应用1. 运动员训练:掌握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优化训练方法。
2. 运动损伤康复:了解运动相关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制定康复计划。
3. 运动技巧提升:通过了解肌肉收缩方式和关节稳定性,优化运动技巧。
综上所述,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将为你在运动科学领域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30dba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a.png)
运动解剖学重点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运动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综合学科,旨在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解剖变化,深入探究运动机构和运动模式。
以下是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内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人体内脏和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韧带、关节和肌肉等组织。
骨骼系统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骨骼的变化及相关肌肉的收缩和伸展产生不同的运动模式。
二、肌肉系统肌肉是支撑和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肉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形式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
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大的肌肉组织,主要用于人体的运动。
平滑肌主要通过收缩来控制内部器官的运动。
心肌则通过收缩来推动心脏进行血液循环。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协调运动的中枢系统。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组织和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冲动来控制和协调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活动。
四、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主要由骨软骨、滑膜和关节囊等部分组成。
关节系统在人体的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人体完成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五、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和协调不同体部的运动。
运动控制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反射、调节和主动控制。
反射是指一种无意识的运动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
调节是指对运动过程进行持续的控制和调节。
主动控制则是指人体通过意识行动来实现的主动控制。
六、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运动学习过程的科学,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
静态运动学研究在不进行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人体的位置、重心和身体平衡等问题。
动态运动学研究具有运动的人体身体在运动中的位置、动作和力学特性等问题。
七、运动适应运动适应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自然提高和适应过程,包括心肺适应、肌肉适应、骨骼适应、神经适应等。
这些适应过程使人体能够更加适应日常的生活和运动要求,增强身体的健康和生理素质。
运动解剖学-骨的形态观察
![运动解剖学-骨的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142489e680203d8ce2f24b9.png)
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髋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节结 测下肢长 股骨:大转子、内(外)侧髁 测下肢长 髌骨前面 测小腿长 胫骨:胫骨粗隆、内(外)侧髁、内踝、前缘 腓骨:腓骨头、外踝 跟骨:跟骨节结
28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五、中轴骨及其连结
(一)中轴骨 中轴骨包括椎骨、胸廓骨和 颅骨3部分。 椎骨: 26块 胸廓骨:25块 颅骨: 29块
尺骨:尺骨鹰嘴、茎突
桡骨:茎突
手骨:大多角骨、豌豆骨、各掌骨及指骨
10
1.肩峰 2.关节盂 ———5 3.肩胛下角 4.喙突 5.肩胛下窝
4——
1.肱骨头 2.小结节 3.肱骨小头 4.大结节 5.肱骨滑车
— 动 系 统
下肢骨
(31块)
下肢带骨—— 髋骨
腓 骨
腓骨头 腓骨头关节面 腓骨颈
外侧面 腓骨体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骨前缘
外踝关节面—
外踝
足骨
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跗骨7块短骨,分前、中、后三列。
跖骨5块长骨,由近至远分为底、体、头 趾骨14块长骨,分底、体和滑车
25
足 骨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自由下肢骨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跗骨(7块) 跖骨(5块) 足骨 趾骨(14块)
髋骨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愈合而成。
14
髋 骨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股 骨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髌 骨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髌骨的功能是改变股四头肌的拉力方向,提 高股四头肌的工作效率。
胫 骨
第 二 章 运 动 系 统 —腓切迹
《运动解剖学》人体运动的执行系统,骨骼部分课件
![《运动解剖学》人体运动的执行系统,骨骼部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56072f910ef12d2bf9e7a3.png)
骨松质则按力的一 定方向排列,虽质地 疏松但却体现出既轻 便又坚固的性能,符 合以最少的原料发挥 最大功效的构筑原则。
(2)、骨密质:骨密质厚而致密,由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各 层骨板中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相邻两层的纤维呈交叉状,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压力和抗扭转能力)。骨密质主要分布在长 骨的骨干、扁骨的内、外层和其他骨的表面。
((22)) 短短骨骨::短短骨骨 一般近似立方体。短 骨分布于手腕和足踝 部,使手和足的运动 十分灵活,并能承受 重压。
3 扁骨:扁骨呈板状、面积较大,薄而坚固。扁骨分布于 脑颅骨和肩胛骨等处。
4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这种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骨 (如椎骨),髋骨和颅骨等处。
5 籽骨:包在肌腱内的小骨,称为籽骨,如髌骨。 籽骨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减少摩擦,保护肌腱。②改 变肌力牵引方向。③增大力臂,提高肌肉作功和肢体运 动速度 。
骨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骨架,骨 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对确立人的身材和体型有 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人的随意运动也有重大作用。
(一) 骨的形态与分类
1.骨的形态
人体各部分骨的形状各 式各样,大体可归纳为六类: 即长骨、短骨、扁骨、不规 则骨、 籽骨和含气骨。
(1) 长骨:一般呈长管 状,可分为骨体(或称骨干) 和两端(又称骺 )。两端膨 大可增大关节面,也有分散 震动的作用。长骨主要分布 在四肢,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和支撑作用 。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体各部骨的影响不同,负荷大的 部位骨质增粗明显。如果长期不运动 ,骨质就会退化。
五 骨的功能
支架 功能
杠杆 功能
保护 功能
钙磷 仓库
造血 功能
六 体育运动对骨骼形态结构的影响
1、适宜运动对骨的影响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ddb39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c.png)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一、骨骼系统1. 骨骼组成1.1 骨骼的结构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1.2 骨骼的功能提供支撑、保护内脏、储存矿物质、造血2. 关节2.1 关节的分类按结构分:纤维性、软骨性、类软骨性、滑膜性按功能分:固定型、半固定型、活动型2.2 常见关节类型齿状关节、滑动关节、摩擦关节、球窝关节2.3 关节的运动屈曲、伸展、旋转、外展、内收、外旋二、肌肉系统1. 骨骼肌1.1 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肌原纤维1.2 骨骼肌的功能运动、保护、稳定关节、体温调节2. 肌肉组织类型2.1 平滑肌2.2 心肌2.3 骨骼肌3. 肌肉收缩3.1 肌肉的激活神经冲动传导、肌动单位3.2 肌肉收缩的过程肌原纤维缩短、肌肉力量的生成三、神经系统1. 神经元细胞体、轴突、树突1.2 神经元的功能传递和接收神经冲动2. 神经传导2.1 神经冲动的传导动作电位、兴奋阈、传导速度 2.2 突触传递突触间隙、神经递质3. 运动神经系统3.1 运动神经元的结构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3.2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控制肌肉的运动四、循环系统1. 心脏结构和功能心房、心室、心脏壁1.2 心脏的工作循环收缩期、舒张期、心脏瓣膜2. 血管2.1 动脉和静脉的区别动脉:离心型、高压、弹性静脉:靠心型、低压、有瓣膜 2.2 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五、呼吸系统1. 呼吸道结构1.1 上呼吸道鼻腔、咽部1.2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2. 呼吸过程2.1 顺应性和弹性2.2 肺活量和肺功能 2.3 外呼吸和内呼吸六、消化系统1. 消化道结构1.1 口腔、食管、胃1.2 小肠、大肠、直肠2. 消化过程2.1 摄食和咀嚼2.2 胃的消化作用2.3 小肠的吸收作用七、泌尿系统1. 肾脏结构和功能1.1 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1.2 肾脏的功能滤过、重吸收、分泌2. 尿液的形成2.1 肾小球滤过2.2 肾小管的重吸收2.3 泌尿系统的调节以上是大一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笔记,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运动解剖学 第三章 运动系统--骨学总论
![运动解剖学 第三章 运动系统--骨学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4757b1d8ad51f01dc281f136.png)
(三)骨的构造
骨是一种器官,活 体的骨由骨膜、骨 质、骨髓以及血管、 神经等构成。骨质 是骨的主要组成成 分。
1.骨膜
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为:
(1)骨外膜: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外 表面均有其覆盖,其又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许多 胶原纤维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 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二者与骨的生长发育 和修复有关,同时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 经,与骨的营养有关; (2)骨内膜: 骨髓腔的内面,也含有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造骨和破骨等 功能。
(2)短骨:为一般形似立方体且成群分布。短骨 短骨:
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踝部,如腕骨和跗骨,具有使手 和足的运动灵活以及分散压力等作用。 扁骨: (3)扁骨:多呈板状, 面积较大,薄而坚固。 扁骨主要分布于颅和肩 胛骨等处,参与形成体 腔,具有保护脏器和为 肌肉提供较大的附着点 等作用。
(4)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主要分布于躯干、颅 部和髋骨等处。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 叫做含气骨,如上颌骨、蝶骨等。
(四)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分别赋予骨以硬度和韧性,骨的物 理特性是由二者的比例关系决定的。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骨重 量的1/3,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骨胶原纤维在骨 板中成层排列,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约占骨重量的 2/3,主要是钙盐(磷酸钙、碳酸钙等),沉积在骨胶原纤维的 周围,它们使骨具有很高的硬度。 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 合,使骨十分坚韧,硬而不脆,可承受很大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变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关系也随之变化。
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的适应 性是相当强的。它能在质量、数量、结构分部以及 微结构完整性等方面皆以最佳状态来适应外界力学 环境的变化。
运动解剖学自由下肢骨的形态结构
![运动解剖学自由下肢骨的形态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c5323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f.png)
运动解剖学中的自由下肢骨形态结构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人体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自由下肢骨主要包括大腿骨、小腿骨和足骨。
以下是对这些骨骼的详细描述:1. 大腿骨:大腿骨是自由下肢骨中最长的骨骼,位于大腿中部。
它从髋骨延伸到膝盖,并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
大腿骨的结构包括一个粗大的骨干和两端较细的股骨头和股骨颈。
股骨头与髋臼共同构成髋关节,而股骨颈与膝关节相连。
大腿骨不仅在行走和跑步等运动中起到支撑作用,还参与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动作。
2. 小腿骨:小腿骨是自由下肢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胫骨和腓骨。
胫骨是主要的小腿骨骼,支撑着脚和下肢的重量,并与腓骨一起参与形成膝关节。
小腿骨的结构包括骨干、远端和近端。
胫骨近端与股骨相连,而腓骨则与胫骨一起形成关节突,与距骨构成距下关节。
小腿骨在行走、跑步、跳跃等运动中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同时也参与旋转和屈伸动作。
3. 足骨:足骨是由多个小骨骼组成的,包括跟骨、足舟骨、骰骨、内侧楔骨和外侧楔骨等。
足骨承担着人体的重量和支撑,并通过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动作引导身体运动。
足骨的形态结构包括复杂的关节和韧带,确保了足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这些骨骼通过跖骨和趾骨与身体的其余部分相连,形成完整的脚部结构。
总之,自由下肢骨的形态结构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关键的杠杆作用和支持。
它们通过屈曲、伸展、旋转和支撑等动作,协助身体完成各种活动。
这些骨骼的形态特征和连接方式确保了运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从而支持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外,自由下肢骨的形态结构还反映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运动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下肢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人类的运动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
总之,自由下肢骨的形态结构在运动解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通过杠杆作用和支持身体运动,确保了身体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对这些骨骼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并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生物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骨的功能运动解剖学
![骨的功能运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d3964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f.png)
骨的功能运动解剖学骨骼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它在运动解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骨骼的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运动支持和储存矿物质等。
下面将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来探讨骨骼的功能。
骨骼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支撑身体。
骨骼通过形成骨架,为身体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
骨骼系统包括了206个骨头,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框架,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
骨骼的支撑功能使得我们能够站立、行走和进行各种体位的转换。
骨骼还起到了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许多内脏器官如心脏、肺部和脑部都被骨骼所保护。
例如,胸腔中的肋骨和胸骨形成了一个保护性的壳,保护了心脏和肺部。
头骨则保护了脑部免受外部伤害。
骨骼的保护功能使得内脏器官免受意外伤害。
骨骼还提供了运动支持。
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运动系统。
肌肉通过附着在骨骼上,通过收缩和伸展来引起骨骼的运动。
骨骼的形状和连接方式决定了人体的运动范围和灵活性。
例如,关节是骨骼连接的关键部位,它们允许骨骼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运动。
骨骼还能储存矿物质。
骨骼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和磷。
当身体需要这些矿物质时,骨骼可以释放出来。
这种储存功能使得骨骼成为了身体内矿物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器。
骨骼在运动解剖学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它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运动支持和储存矿物质。
骨骼的功能使得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活动,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骨骼的健康,通过适当的锻炼和均衡的饮食来维持骨骼的功能。
只有拥有健康的骨骼,我们才能够享受到自由灵活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
运动解剖的知识点总结
![运动解剖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be2c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3.png)
运动解剖的知识点总结一、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人体骨骼包括206块骨骼,主要分为躯干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
躯干骨包括头骨、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和肋骨等;四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骨骼之间的相对运动。
韧带是连接骨骼和骨骼之间的结缔组织,起到支持关节结构、限制关节运动范围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2. 骨骼系统的功能骨骼系统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支持、保护、运动、储存和造血。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以及参与运动。
骨骼系统通过骨骼的支持作用,使得人体能够站立、行走和运动。
此外,骨骼还能储存矿物质和脂肪、参与钙磷代谢,并在骨髓中进行造血功能。
3. 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骨骼系统中的骨骼组织由骨细胞、骨基质和骨骼结构三部分组成。
骨细胞是骨组织的细胞成分,主要包括成骨细胞、骨吸收细胞和骨细胞等;骨基质是骨组织的非细胞成分,主要由胶原蛋白和无机盐组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骨骼结构包括骨皮质和骨髓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是从胚胎时期开始,经过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逐渐发育完善。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激素分泌、运动刺激和外界环境等多个因素有关。
在骨骼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骨骼的形态和结构不断改变,骨细胞不断分化、成熟和更新,骨骼结构的硬度和韧性也在不断提高。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的组成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其中,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多的肌肉类型,约占整个体重的40%左右,是实现运动和姿势调整的主要肌肉;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血管壁中,具有自主调节功能;心肌是心脏内的肌肉组织,能够精确调控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 肌肉系统的功能肌肉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姿势调整、维持体温和促进循环。
骨骼肌主要起到实现人体运动和姿势调整的作用,平滑肌主要参与内脏器官和血管的自主调节,心肌主要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维持循环功能。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b3b41d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4.png)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1. 肌肉:肌肉是由肌肉纤维和其他细胞组成的有弹性结构,这些组织负责运动活动。
它们是机体的支撑,移动和控制。
2. 骨骼:骨骼是由骨质和韧带构成的机器,它们支撑机体的外形,保护机体的内部组织,并为机体提供机械性的支撑和运动能力。
3. 联合:联合是指由骨骼、软骨、韧带、肌腱等组织结构组成的部位,它们使骨骼可以相对移动并保持伸缩性和可塑性。
4. 肌腱:肌腱是由肌腱纤维和胶原蛋白组成的结构,它们连接肌肉和骨骼,为运动提供支撑和控制。
5. 软骨: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和纤维构成的结构,它们可以增加联合的弹性,缓冲联合的压力和提供额外的保护。
6. 关节:关节是指连接骨骼的部位,它们使骨骼可以相对移动,允许机体的运动。
7.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细胞的反射性收缩,它们提供力量和支持,使机体的运动更有效。
8.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是指肌肉细胞的反射性松弛,它们使肌肉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并为肌肉收缩和其他运动活动提供准备。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图片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33eeb2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8.png)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图片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人体结构与肌肉、骨骼、关节等各个方面的关联与作用。
通过学习运动解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和机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运动解剖学的知识,下面将通过图片的形式,对大一运动解剖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持结构,它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撑和保护,同时也参与了人体运动的实现。
1. 骨骼图示[插入骨骼系统的图片]2. 主要骨骼(1)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保护脑部和面部器官。
(2)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不仅为身体提供支撑,还保护了脊髓。
(3)四肢骨:包括上肢的肩胛骨、锁骨、上臂骨、尺骨和桡骨以及下肢的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这些骨骼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3. 主要关节(1)滑动关节:如膝关节和肩关节,具有良好的活动性,可实现多个方向的运动。
(2)球-and-socket关节:如髋关节,这类关节具有广泛的活动范围,可实现各种方向的运动。
(3)鞍状关节:如拇指基节部,具有双向的运动能力。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源泉。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实现人体各种运动动作。
1. 主要肌肉示意图[插入肌肉系统示意图]2. 主要肌肉(1)腹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等,这些肌肉对于保持身体稳定和提供核心支撑非常重要。
(2)臀肌群: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等,臀肌对于保持身体平衡和实现臀部、腰部以及大腿的各种动作非常重要。
(3)大腿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等,这些肌肉是体育运动中最常用到的肌肉之一。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信息传递中枢,它通过神经传递信号,调节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
1. 神经元示意图[插入神经元示意图]2. 主要神经(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们是指挥和控制人体各个系统的重要器官。
运动解剖学大一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大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1588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0.png)
运动解剖学大一知识点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人体骨骼肌肉系统在运动中的结构和功能,为运动医学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大一体育学专业的学生,了解运动解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对于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运动解剖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基本支架,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身体支撑和保护内部重要器官。
大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主要骨骼和其功能,包括颅骨、脊柱、肋骨、骨盆、四肢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骨骼之间的关节结构和运动方式,如滑动关节、转动关节等。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的运动器官,通过收缩产生力量,推动骨骼运动。
大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主要的肌肉和其运动功能,如胸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肌肉的组成结构,包括肌肉纤维、肌肉束、肌腱等。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调节运动的重要系统,它将大脑发出的指令传达到肌肉,实现运动功能。
大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此外,还需了解不同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如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的结构。
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和输送氧气、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
大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循环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特别是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心脏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五、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系统,它对于运动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大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包括鼻腔、气管、肺部等。
还需要了解肺活量的计算和其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
六、姿势和运动机能姿势和运动机能是人体运动的基础,也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内容。
大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正常姿势和运动机能,如站立姿势、行走步态等。
此外,还需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姿势和运动机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改善姿势和运动表现。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22097d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4c.png)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第1章骨学运动系统( locomotor system)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占成人体重的60% ~70%。
全身各骨借骨连结构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
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产生收缩,牵拉骨骼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提供动力。
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被动部分,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动部分。
第1节骨学总论骨(bone)为一类器官,坚硬而有韧性,成年人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
除6块听小骨分布于感觉器官外,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躯干骨51块、颅骨23块、上肢骨 64块、下肢骨62 块。
每块骨都为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在体内占有一定的位置,分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一、骨的分类骨的形态不一,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长骨(long bone):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
长骨中部细长称为体或骨干, 体内的腔称骨髓腔,容纳骨髓。
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骺,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
长骨多见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
2、短骨(short bone):呈立方形,位于连接牢固并有一定灵活性的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扁骨(flat bone):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肋骨等。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状不规则,功能各异,如椎骨和某些颅骨。
在一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和额骨等。
二、骨的构造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骨膜(periosteum):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
分布于除关节面以外整个骨外面。
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的称骨内膜。
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2、骨质(bone substans):分骨密质compact bone和骨松质spongy bone。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d54f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c.png)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总结运动解剖学是一个研究人体运动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等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在大一学习运动解剖学的过程中,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以下是我对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人体内脏器官的框架,同时也是肌肉运动的基础。
在骨骼系统知识点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1. 骨骼组成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头部骨骼、躯干骨骼和四肢骨骼。
头部骨骼包括颅骨和面骨,躯干骨骼包括脊柱、胸廓和骨盆,四肢骨骼包括肢体骨和手足骨。
2. 骨的分类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如手臂和大腿骨,短骨如腕骨和跖骨,扁骨如骨盆和胸骨,不规则骨如脊柱和颅骨。
3. 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骨骼的生长和修复主要通过骨骺和骨膜的参与。
骨骺是骨骼开始发育时的主要细胞,骨膜则负责骨骼的修复和再生。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可以通过收缩和伸展产生力量和运动。
在肌肉系统的知识点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1. 肌肉组织分类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负责人体肢体的运动,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中,心肌则位于心脏中。
2. 肌肉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构成,肌肉纤维内又包含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基本单位,它由肌肉纤维和肌节两部分组成。
3. 肌肉收缩机制肌肉收缩机制是肌肉运动的基本原理。
它由神经和肌肉共同调节,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末梢传导到肌肉纤维,触发肌肉收缩。
三、关节系统关节是骨骼系统中连接两块骨头的部分,它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各种灵活的运动。
在关节系统的知识点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1. 关节分类关节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
固定关节主要存在于头部和骨盆,活动关节则负责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
2. 关节结构关节由骨头、滑膜、关节囊、滑液等部分构成。
滑膜和关节囊起到润滑和保护骨骼的作用,滑液则减少关节摩擦。
骨的功能运动解剖学
![骨的功能运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77923d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2.png)
骨的功能运动解剖学
骨骼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它在运动解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骼通过提供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活动,从简单的行走到复杂的体操动作。
在骨骼系统中,骨骼的结构、构成和功能都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协作以实现身体的运动。
骨骼的结构对其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骼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骨头组成,这些骨头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骨骼系统。
骨头之间的连接形式包括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固定关节等。
这些关节的特性和功能决定了骨骼在运动中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骨骼的构成也对其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骨骼主要由骨组织构成,骨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具有硬度和韧性。
骨组织由细胞和基质组成,其中细胞包括骨细胞、骨吸收细胞和骨生成细胞等。
骨组织的特点使得骨骼具有抵抗外力、支持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的功能。
骨骼的功能在运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骼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来实现身体的运动。
肌肉通过与骨骼相连接的肌腱,将力量传递给骨骼,从而产生运动。
不同骨骼之间的运动通过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来实现。
骨骼系统的协调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如跑步、跳跃和举重等。
骨骼的功能在运动解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骨骼通过提供支撑和
保护内部器官,实现身体的运动。
骨骼的结构、构成和功能相互关联,共同协作以实现身体的各种动作。
人类的骨骼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构,它让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运动解剖学-骨连结及骨骼肌总论
![运动解剖学-骨连结及骨骼肌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d1b15c6baef8941ea66e054c.png)
骨骼肌总论
二、骨骼肌总论 1、骨骼肌的构造
【肌腱】 ❖ 由胶原纤维束组成。
❖ 一端连接肌内膜、肌 束膜和肌外膜,另一端 连接骨膜。
❖ 具有很强的抗张力或 拉力作用。
骨骼肌总论
二、骨骼肌总论
1、骨骼肌的构造
【筋膜】
❖ 浅筋膜:含脂肪、血管和神经等,具有保 护作用。
❖ 深筋膜:包被肌肉、血管和神 经。插入肌群之间,构成肌间隔 和肌鞘,具有保证肌肉或肌群的 独立性;约束肌肉的牵引方向; 扩大肌附着面积,增强肌收缩力; 限制炎症扩散等作用。
和神经,可分泌滑液;
具有润滑和应用关节面软 骨的作用。
骨连结总论
一、骨连结总论
【关节腔】
❖ 密闭;
❖ 腔内呈负压状态,使关节 面相互靠近,可增加关节的 稳固性;
❖ 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关 节面之间的摩擦。
骨连结总论
一、骨连结总论
【韧带】 ❖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 分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 具有连接、加固关节和限 制关节过度运动等作用。
❖ 关节头在原位转动,骨或 肢 体远侧端做圆周运动,全 骨或肢体描绘出一圆锥形的 轨迹;
❖ 为屈、外展、伸和内收的 依次连续运动,如肩、髋、 桡 腕关节等。
骨连结总论
一、骨连结总论
骨连结总论
6、关节的分类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划分】
关节类型
运动轴
典型关节
单轴 滑车关节 通常只能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手指关节 关节 车轴关节 绕垂直轴或自身长轴作旋转运动。 桡尺关节
双轴 关节
椭圆关节 能绕冠状轴和矢状轴作屈伸、收 展和环转运动。
鞍状关节 可沿两相互垂直的轴作屈伸、收 展和环转运动。
桡腕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
运动解剖学骨骼
![运动解剖学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8e0aa2bf25c52cc58ad6be48.png)
椎骨 腰椎(5)
(26) 骶骨(1)
躯干骨
尾骨(1)
(51) 肋(24)
胸骨(1)
椎骨在幼儿期,总数为33~34块. 成人为 26块.
颈椎 7块 分离椎骨24块 胸椎 12块 (可动椎、真椎) 腰椎 5块
骶骨 1块(5合1) 融合椎骨2块 (不动椎、假椎) 尾骨 1块(3~4合1)
前体——椎体
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 表面为薄层骨密质, 内部为骨松质。
下肢带骨---髋骨(2)
大腿骨--- 股骨(2)
下肢骨
髌骨(2)
(62)
胫骨(2)
自由下肢骨 小腿骨
(60) (4) 腓骨(2)
跗骨(14)
足骨 跖骨(10) (52)
趾骨(28)
1、 下肢带骨
髋骨 hip bone
髂骨
坐骨
耻骨
外侧面:髂骨-----上部,体和翼,髂嵴,髂 前、后、上、下嵴,髂结节
作业
1.正常成年人骨总数为------块,可分为-------和----------两部分。
2.按骨的形态可将骨分为------、------、------、 和-------4类。
3.----是骨的主要成分,包括------和------两种。 4、简述人体全身骨骼的数目。
骨骼各论部分
B 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所有切面 D 此面与额状面平行。
2 对额状轴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人体前后方向、与额状面垂直的轴 C 此轴与矢状面平行
B 通过人体左右方向,与矢状面垂直的轴 D 此轴与地面垂直
3 在运动系统中的动力来自( )
A 肌组织 B 心肌 C 平滑肌 D 骨骼肌
A 长骨 B 短骨 C 扁骨 D 不规则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突
颈 椎
较小,呈横 椭圆形,有钩
椎关节
较大, 三角形
近似 水平 位
短,2-6 棘突末 端分叉
有横突孔
呈短柱状,横
胸 切 面 呈 心 脏 形 , 较小 椎 两 侧 面 上 下 有 圆形
肋凹
近似 额状 位
较长, 伸向 后下方
末端前面 有横突肋 凹
腰 高 大 , 呈 横 中等
呈矢
椎 肾形
三角形 状位
长方形的 扁板,呈 水平位, 向后
无特殊结 构
第一颈椎:寰椎 第二颈椎:枢椎 第三颈椎:隆椎 (大椎),临床辨认椎骨数目
和针灸取穴的标志。
(3)骶骨sacrum
晚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早熟→骨龄大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作业
1.正常成年人骨总数为------块,可分为-------和----------两部分。
2.按骨的形态可将骨分为------、------、------、 和-------4类。
3.----是骨的主要成分,包括------和------两种。 4、简述人体全身骨骼的数目。
(1)长骨
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 内有空腔称骨髓腔
(2)短骨
成群分布 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
(3)扁骨
呈板状 保护腔内脏器的作用
(4)不规则骨
多分布于身体的中轴 外形不规则
三、骨的构造 (1)骨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致密坚硬,位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骨小梁
骨骼各论部分
(一)上肢骨
上肢骨 (64)
肩胛骨(2)
上肢带骨
(4)
锁骨(2)
上臂骨---肱骨(2)
桡骨(2)
自由上肢骨 前臂骨
(60)
(2) 尺骨(2)
腕骨(16)
手骨
掌骨(10)
(54)
指骨(28)
1、上肢带骨
(1)、锁骨: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的颈根部,锁
骨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中外1/3交界处较 薄弱,易发生骨折。
内侧面:髂骨-----髂窝,弓状线,耳状面, 髂粗隆
外侧面:坐骨-----后下,分体和支,坐骨棘,坐 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
内侧面:坐骨
外侧面:耻骨-----前下,分体和二支,
内侧面:耻骨-----髂耻隆起,耻骨上、下支, 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耻 骨联合,闭孔
2、自由下肢骨
增粗
3、骨龄
评定部位→目前多采用手腕骨(包括手骨和尺桡骨远端) 手腕骨发育成熟顺序为:
腕骨→远节指骨→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尺桡骨 拍不利手正位片 范围包括所有掌、指骨、腕骨和尺桡骨远端 阅X线片:重点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籽骨的出现和骨骺封合
情况等 应用:临床 小儿保健 运动员选材
(1)股骨
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股骨头凹 体:臀肌粗隆、粗线 下端:股骨内、外侧髁、股骨内、外上髁
右 侧 下 肢 股 骨 ( 前 后 面 观 )
(2)、髌骨
全身最大的籽骨
(3)胫骨
上端: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 体:前缘即胫骨前嵴 下端:内踝、内踝关节面、腓切迹
(4)腓骨
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下端:外踝、外踝关节面
右 下 肢 胫 腓 骨 ( 前 后 面 观 )
(5)足骨 跗骨:7块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跖骨:5块 趾骨:14块
足弓
(三)躯干骨
1、 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 2、 椎骨vertebrae 3、 胸骨sternum 4、 肋ribs
1、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
颈椎(7)
躯干骨 (51)
胸椎(12)
椎骨
腰椎(5)
(26) 骶骨(1)
尾骨(1)
肋(24)
胸骨(1)
椎骨在幼儿期,总数为33~34块. 成人为 26块.
颈椎 7块 分离椎骨24块 胸椎 12块 (可动椎、真椎) 腰椎 5块
骶骨 1块(5合1) 融合椎骨2块 (不动椎、假椎) 尾骨 1块(3~4合1)
前体——椎体
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 表面为薄层骨密质, 内部为骨松质。
骨骼总论部分
内容要点
骨骼的数目 骨的分类 骨的构造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骨的发生及生长
一、骨骼的数目 206
颅骨(29块)
中轴骨
椎骨(26块)
(80块) 躯干骨 肋骨(24块)
胸骨(1 块)
骨
上肢骨(64块)附Fra bibliotek骨(126块)下肢骨(62块)
二、骨的分类
长骨:肱骨、股骨、指骨 短骨:腕骨、跗骨 扁骨:颅骨、锁骨 不规则骨:椎骨
(2)骨膜
骨外膜 骨内膜
(3)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无机物————硬度 有机物————弹性
无机物与有机物之比 硬度 弹性
特点
儿童少年
1:1
小 大 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人
2:1
适中 适中
老年人
7:3(4:1)
大小
易骨折
五、骨的发生及生长
膜内成骨 1、骨的发生
软骨内成骨
增长 2、骨的生长
下肢骨 (62)
下肢带骨---髋骨(2)
大腿骨--- 股骨(2)
髌骨(2)
胫骨(2)
自由下肢骨 小腿骨
(60)
(4) 腓骨(2)
跗骨(14)
足骨 (52)
跖骨(10) 趾骨(28)
1、 下肢带骨
髋骨 hip bone
髂骨
坐骨
耻骨
外侧面:髂骨-----上部,体和翼,髂嵴,髂 前、后、上、下嵴,髂结节
(2)、肩胛骨scapula
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外上方(胸廓后 外侧),介于第2~7肋骨之间。
前面观:
2、自由上肢骨
(1)肱骨humerus 上端
一体 两端 体
下端
肱 骨 ( 前 、 后 面 观 )
(2)桡骨radius
一体 上端:桡骨小头、桡骨颈、桡骨粗隆 体 :三棱柱形
两端 下端:桡骨茎突、腕关节面、尺切迹
后弓——椎弓是附在椎体后方两侧的弓状骨板。
可分为 椎弓根:与椎体相连的较细部分。
两部分 椎弓板:椎弓后部的板状结构。 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棘 突(1) 7突 横 突(2)
关节突(4)
(2)各部椎骨的特征
颈、胸、腰椎 骶骨和尾骨
①颈、胸、腰椎形态比较表
椎体
椎孔
关节突 关节 面
棘突
(3)尺骨ulna
上端: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 一体 两端 体 :上部三棱柱形,下部圆柱形
下端:尺骨茎突
右 上 肢 桡 尺 骨 ( 前 后 面 观 )
(4)手骨 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多角头状钩。
手骨 (54)
腕骨(16) 掌骨(10) 指骨(28)
作业
试述上肢骨的数量及组成?
(三)下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