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档案管理规定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办公室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办公室内各类档案的管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以及其他形式的档案。
第三条办公室档案的管理原则是便捷、高效、安全、规范。
第四条办公室档案管理的目标是优化档案工作流程,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负责,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
第六条档案工作应遵循“多样化”、“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原则。
第七条档案管理涉及的知识和信息必须得到保密,不得外泄。
第二章档案管理的职责第八条档案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如下:1. 负责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定档案的分类、编码和标识规则;2. 负责制定档案的归档、借阅和销毁管理流程;3. 组织、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和借阅工作;4. 定期检查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情况,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5. 统计、分析和报告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及时反馈上级;6. 负责新员工档案的建立和注册;7. 组织和参与档案的转移、调阅和销毁工作;8.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各类档案的鉴定、审批和归档工作。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如下:1. 组织和指导本部门的档案整理和归档工作;2. 定期对本部门的档案进行清理、整理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及时更新;3.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办理档案借阅手续;4. 配合档案管理员的工作,及时提供必要的档案资料和信息。
第三章档案的分类和编码第十条档案应按照统一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可以制定相应的细分分类。
第十一条档案分类的基本要求包括清晰、简明、连续、完整。
第十二条档案分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适应工作的变动和发展。
第十三条档案分类依据的主要因素包括业务属性、时间属性和形式属性。
第十四条档案编码的原则是一码一文件,即每个文件应有唯一的编码。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六篇)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六篇)(篇一)为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根据《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归档范围(一)国务院及办公厅来文。
(二)省政府及办公厅来文。
(三)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
(四)市政府组、市政府办公室组文件。
(五)市政府及办公室文件。
(六)下列会议形成的文件资料:1.市政府组会议;2.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专题会议、市长办公会议;3.市政府办公室组会议;4.秘书长(主任)办公会议。
(七)市政府综合性会议、专项工作会议及重要活动等音像资料。
(八)市政府签订的协议等其他重要材料。
二、档案整理归档资料收集齐全后,划定保管期限,准确标注公文主题词。
要做到公文排列有序,裱糊整洁,标明张数,没有金属物。
(一)档案资料要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按照一事一卷的原则进行立卷。
(二)案卷标题要准确反映卷内文件内容。
(三)案卷封面项目内容可以打印,也可用钢笔(碳素墨水、蓝黑墨水)、毛笔抄写,字迹要端正、清楚。
(四)立好的案卷以年度为单位分期限编制案卷目录和分类索引。
(五)案卷按保管期限装入卷盒存放,卷内附整理情况说明。
(六)录音带、录像带和照片(含胶片或数码底片)等按类别和时间排列存放。
三、档案利用(一)本单位查阅因工作需要,本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查阅档案。
1.查阅一般档案须经文书科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含胶片或数码底片)一般不提供利用,确需使用,须报分管档案工作的副秘书长批准。
2.查阅省级及以上档案须报分管档案工作的副秘书长批准。
3.查阅涉密档案须报秘书长批准,禁止复制。
(二)外单位查阅本机关档案一般不对外提供利用,确需查阅的,须履行以下审批手续。
1.查阅一般档案者须持单位介绍信,并说明档案的作者、时间、内容及利用目的和利用方法。
2.编辑《濮阳年鉴》等需查阅档案的,须经分管档案工作的副秘书长批准。
3.查阅市本级会议纪要、合同、协议,省级及以上档案,涉密档案等重要档案,须报秘书长批准。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5篇)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1、各种档案按类别要求,由档案员整理,按有关规定装订并移送档案室统一保管。
2、各种档案的文字书写,必须用蓝黑或黑墨水书写,禁用其它笔书写。
3、档案一般不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时,均应在档案室按有关要求借阅。
4、档案要做到安全保管,定期检查,积极创造档案保管条件,做到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失密,保持经常通风。
5、档案室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易燃、____物品,严禁使用电器。
二、档案归档制度1、归档范围的保管期限(1)办公室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政府办文件、县委办文件、各部委办____文件、政府办常务____等文件材料及证书、牌匾等实物档案,均属归档范围。
1(2)办公室档案的保管期限的种类分为永久和定期。
凡对办公室有长远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对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长期和短期。
2、归档时间实行年度归档制度。
办公室在工作中形成的政府办文件、县委办文件、各部委办____文件、政府办常务____等文件材料一律在次年第一季度内,登记存档移交档案室。
3、归档要求(1)归档的文件必须系统、齐全、完整。
(2)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纸质优良、字迹耐久、书写工整清晰。
三、档案安全保密制度1、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有关保密制度加强管理,防止丢失、____。
2、查阅档案,一般应在档案室查阅,需要摘抄或复制的____文件,必须经领导批准,否则不准摘抄、复印。
3、需要带回使用的档案,需经领导批准,不准横传、私自外借,不准带入公共场所。
4、外单位来查阅和抄录档案时,应严格履行手续,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调阅。
四、档案查阅借阅制度1、外单位查阅档案时,必须持有介绍信,注明查阅人2的姓名、政治面貌及查阅内容或范围。
2、查阅党组、局长办公会议记录、纪检工作等有关案卷和绝密数字时,需经办公室主任批准;查阅一般档案资料时,档案员需进行登记,经办公室主任批准,方可查阅。
3、凡查阅档案者,一般不准将档案带出档案室,如需要借出时,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查阅者必须按规定查阅,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文字材料不准随意翻阅、摘抄。
县委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县委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县委办公室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县委办公室所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提供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县委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依法管理原则;(三)科学管理原则;(四)服务原则。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范围:(一)县委、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图表、照片等;(二)县委办公室自身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图表、照片等;(三)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下级机关报送的文件、资料等;(四)其他对本单位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资料等。
第五条档案整理要求:(一)档案分类应按照档案内容、形式、来源、时间等要素进行;(二)档案编号应按照档案类别、年代、顺序进行;(三)档案装订应规范、整齐、牢固;(四)档案目录编制应完整、准确、清晰。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虫、防鼠;(二)档案柜应摆放整齐、有序,不得随意移动;(三)档案盒、档案袋等包装材料应使用防火、防水、耐腐蚀材料;(四)档案查阅、借阅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登记。
第七条档案利用要求:(一)档案查阅应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查阅;(二)档案借阅应填写《档案借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借阅;(三)档案查阅、借阅期间,不得擅自复制、摘抄、翻印档案内容;(四)档案查阅、借阅结束后,应按时归还,不得遗失、损坏。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八条档案鉴定要求:(一)档案鉴定应遵循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规范;(二)档案鉴定应成立档案鉴定小组,由相关领域专家和档案管理人员组成;(三)档案鉴定应按照档案保管期限和实际利用价值进行。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办公室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办公室档案指为办公室工作所产生或收到的各类书面、电子文件和其他载体,包括文件、登记册、会议纪要、合同协议、报表、公文、证明材料、留言本等。
第三条办公室档案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办公室档案要按照全套全宗的原则保留,不得随意删除、破坏或丢失。
2. 准确性原则:档案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和保存,不得伪造、篡改或故意误导。
3. 可靠性原则:档案要经过审核和审定,确保内容准确可信。
4. 机密性原则:办公室档案涉及机密信息的,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
5. 移交性原则:办公室档案的移交和借阅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安全和可追溯性。
第四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职责包括:1. 掌握和贯彻档案管理制度,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
2. 统筹档案的存储和利用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3. 组织档案的查询、借阅和复制,提供档案服务。
4. 负责办公室档案的定期整理和审查,及时清理和销毁过期无用的档案。
第二章档案的收集和整理第五条办公室档案的收集要求:1. 原则上,一切与办公室工作相关的文件和资料都应作为档案材料收集。
2. 收集的档案应按照文件类型、编号和时间顺序组织,便于存储和查询。
第六条办公室档案的整理要求:1. 档案要经过分类、整理和编目,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档案要标注文件标题、发文日期、备案号等关键信息,便于查询和利用。
3. 档案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装订或存放,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便捷使用。
第七条办公室档案的归档要求:1. 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档案分类和编号系统进行归档。
2. 归档后的档案应尽快存放在规定的档案柜或仓库中,并定期进行盘点和整理。
第三章档案的利用和借阅第八条办公室档案的利用要求:1. 档案的利用应遵循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片面或歪曲事实。
办公室科员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办公室科员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办公室科员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办公室科员档案是本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存放、规范操作的原则。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办公室科员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1. 科员的个人基本信息;2. 科员的任职、调动、辞职、退休等相关材料;3. 科员的培训、考核、奖惩等材料;4. 科员的工作总结、计划、报告等材料;5. 科员参与的重要会议、活动记录等材料。
第五条档案收集应确保材料齐全、真实、准确,收集过程中应严格审查,防止错收、漏收。
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实行按年度、按类别、按顺序排列。
第七条档案整理后,应编制档案目录,方便查阅和检索。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档案保管应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采取以下措施:1. 档案库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设施;2. 档案资料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便于查找;3. 档案资料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开、公正、便民;2. 依法、合规、保密;3. 优先保障档案原件的利用,特殊情况可提供复制件。
第十条档案借阅应填写借阅登记表,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借阅。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十一条档案鉴定应根据档案的价值、利用情况等因素进行,鉴定结果应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经鉴定后可予以销毁,销毁前应编制销毁清单,经批准后方可销毁。
第五章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第十三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职责:1. 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工作;2. 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检查,确保档案安全;3. 接受档案管理业务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技能;4. 严格遵守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保守档案秘密。
办公室日常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为规范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与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保密性、安全性、便捷性等原则。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各部门、各科室及全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
三、档案管理职责1.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科室的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
3. 各部门、各科室工作人员负责本岗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日常维护。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各部门、各科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规定及时收集相关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档案整理:收集到的档案资料应按照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包括归档、立卷、装订等。
3. 档案编号:整理后的档案资料应进行编号,以便于查询和保管。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各部门、各科室应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室),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
档案柜(室)应配备必要的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设施。
2. 档案查阅:档案资料查阅需遵循以下规定:a. 内部查阅:本部门、本科室工作人员查阅档案资料,需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b. 外部查阅:外部单位或个人查阅档案资料,需持有效证件和单位介绍信,经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3. 档案借用:档案资料借用需遵循以下规定:a. 借用手续:借用档案资料需填写《档案借用登记表》,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用。
b. 借用期限:档案资料借用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如需延长,需重新办理借用手续。
c. 借用责任:借用者需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如有损坏或丢失,需承担相应责任。
六、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2. 档案销毁前,需进行鉴定,确认无保存价值后方可销毁。
3. 档案销毁过程中,需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
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办公室内部各类档案的管理,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等。
第三条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完整、准确、安全原则;(三)及时、高效、便捷原则;(四)便于利用、便于查阅原则。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单位办公室应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范围、收集渠道和收集方法。
第五条档案收集应做到及时、全面、准确,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重要程度等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并建立档案目录。
第七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分类应科学合理,便于查阅;(二)档案编号应统一规范,便于检索;(三)档案装订应牢固、整齐,便于保管;(四)档案目录应详细准确,便于查阅。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八条单位办公室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九条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虫、防霉、防火、防盗等条件。
第十条档案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档案保管人员应做好档案的出入库登记、借阅登记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四章档案利用与查阅第十二条单位办公室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明确档案利用范围、利用方式、利用程序等。
第十三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二)满足单位内部各项工作需要;(三)保护档案的保密性;(四)便于查阅、利用。
第十四条档案查阅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经档案保管人员审核同意后方可查阅。
第十五条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在档案上涂改、污损、折皱;(二)不得擅自复制、摘录、翻印档案;(三)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库房;(四)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归还档案。
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三篇)

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效率,保护行政办公室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规范、科学管理;(二)分类、整理、编目;(三)及时、准确、完整;(四)保密、安全、可控;(五)公开、便捷、高效。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行政办公室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管理职责主要包括:(一)负责行政办公室档案的管理、保管与利用;(二)制定和完善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三)对行政办公室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和归档;(四)制定并执行档案的借阅和调阅制度;(五)保护行政办公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六)对行政办公室档案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二)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三)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三章档案的管理第六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和归档。
分类应根据档案的内容、形式、用途和保存期限进行;整理应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和便于检索;编目应根据档案的组织结构和存放位置进行;归档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
第七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应依照文件的原件和副本原则进行管理,原件应妥善保管,副本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转存和销毁。
第八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应设置相应的档案库和档案柜,保证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档案库和档案柜应有定期的清理和维护,确保档案的保存环境和设施的完好。
第九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应依照一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借阅和调阅。
借阅和调阅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借阅的目的和用途应经过审批并签订借阅协议。
第十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应进行定期的归档和销毁。
归档和销毁应根据档案的保存期限和内容进行,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
第四章档案的保密和安全第十一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应规范管理和保密。
档案管理制度办公室

一、前言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资料的集合。
档案管理制度办公室是负责组织、管理、保管和利用档案的专门机构。
本文旨在阐述档案管理制度办公室的职能、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二、档案管理制度办公室的职能1.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档案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 组织档案收集:负责组织档案的收集工作,包括档案的征集、整理、鉴定和归档等。
3. 管理档案库房:负责档案库房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存放安全、整洁、有序。
4. 档案鉴定与销毁:对档案进行鉴定,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5. 档案检索与查询:为用户提供档案检索与查询服务,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查询需求。
6. 档案利用与保护:对档案进行合理利用,同时加强档案保护,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7. 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8. 档案宣传与培训:开展档案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员工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三、档案管理制度办公室的工作流程1. 档案收集: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档案收集包括档案的征集、整理、鉴定和归档等环节。
(1)征集:根据档案收集计划,有针对性地征集档案资料。
(2)整理:对征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系统性。
(3)鉴定:对整理后的档案资料进行鉴定,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
(4)归档:将鉴定合格的档案资料按照规定进行归档。
2. 档案保管:档案保管是确保档案安全、完整和可利用的关键环节。
(1)库房管理:对档案库房进行日常巡查,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符合要求。
(2)档案维护: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消毒、防潮、防虫等工作,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3)档案修复:对损坏的档案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3. 档案检索与查询:为用户提供档案检索与查询服务。
(1)档案检索:利用档案检索工具,快速定位所需档案。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一、档案分类与编目1. 根据办公室档案的性质和类型,我们将档案分为以下几类:行政档案、人力资源档案、财务档案、项目档案、客户档案等。
2. 对每一类档案进行详细的编目,确保每个档案都有唯一的标识符,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二、归档收集与整理1. 各部门负责定期将本部门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归档的文件资料应按照编目进行整理,确保文件的顺序和完整性。
三、存储保管与安全防护措施1. 建立专门的档案室,用于存储各类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档案室需安装监控设备,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防止档案被盗或遗失。
3. 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档案无虫蛀、无霉变、无损坏。
4. 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以防万一。
四、档案查询与借阅管理1. 员工需要查询档案时,需向档案管理员提出申请,并说明查询的目的和内容。
2. 档案管理员根据申请进行查询,并提供所需的档案资料。
3. 借阅档案需进行登记,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借阅期限归还。
4. 不得将档案带出办公室,不得复制、拍照或拷贝档案内容。
五、档案更新与维护1. 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档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对过期的档案进行清理和销毁,确保档案室的空间有效利用。
六、电子档案的备份及恢复机制1. 对重要档案进行电子备份,以防纸质档案损坏或遗失。
2. 备份的电子档案需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云端服务器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对电子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4. 如遇到数据损坏或丢失的情况,需及时采取恢复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七、文件保密及泄密应对措施1. 对重要档案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档案内容不被非法获取或泄露。
2. 严格控制接触重要档案的人员范围,防止无关人员获取敏感信息。
3. 如发现档案泄露的迹象,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处理,确保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4. 对涉及敏感信息的员工进行保密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心。
综合办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综合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综合办公室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第三条综合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2. 完整性、准确性原则;3. 保密性、安全性原则;4. 利用服务原则;5. 规范化、制度化原则。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1. 综合办公室各部门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及时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报送综合办公室。
2. 收集的档案应完整、准确,具有法律效力。
3.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收集的档案进行审查、登记、分类、编目。
第五条档案整理1. 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法》和《档案著录规则》进行。
2. 文书档案的整理分为立卷、归档、保管三个阶段。
3. 立卷应遵循“一事一卷”的原则,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4. 归档时,应按照档案分类号、年度、保管期限等顺序排列。
5. 保管档案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档案安全。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六条档案保管1. 档案保管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2. 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盗、防火、防虫蛀、防鼠害。
3. 档案装具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使用标准档案柜、档案盒等。
4. 档案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档案调阅1. 档案调阅应遵循“需用即调、限时归还”的原则。
2. 调阅档案应办理调阅手续,填写调阅登记簿。
3. 调阅档案时,应爱护档案,不得折叠、涂抹、损坏。
4. 调阅档案后,应及时归还,不得擅自带走或复制。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八条档案利用1. 综合办公室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为档案利用提供方便。
2. 档案利用应遵循“依法利用、公开透明、服务至上”的原则。
3. 档案利用者应遵守档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办公室行政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办公室行政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行政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第三条办公室行政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二)集中统一原则: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三)完整准确原则: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应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四)安全保密原则:加强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档案不被非法泄露、篡改、损毁。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一)办公室行政档案的收集工作应按照档案形成规律,全面、系统地收集各类档案资料。
(二)档案收集范围包括:单位内部文件、报告、会议记录、合同、协议、报表、照片、录音、录像等。
(三)档案收集应注重时效性,及时收集新形成的档案资料。
第五条档案整理(一)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编号。
(二)档案整理应保持档案的原始状态,不得随意修改、删减档案内容。
(三)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顺序:按时间顺序、按文件类别、按档案来源等。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六条档案保管(一)档案保管应遵循“三分法”,即分类保管、分室保管、分柜保管。
(二)档案保管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三)档案保管应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霉等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七条档案鉴定(一)档案鉴定应定期进行,对已满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
(二)档案鉴定应按照国家档案鉴定标准,对档案的价值、密级、保管期限等进行鉴定。
(三)鉴定后的档案,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或继续保管。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八条档案利用(一)档案利用应遵循“及时、准确、安全”的原则。
(二)档案利用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确保档案安全。
办公室档案管理办法6篇

办公室档案管理办法6篇办公室档案管理办法 (1) 为加强校研究生会办公室档案的科学管理,保证档案资料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现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立卷、归档第一条各部门平时要做好文件的收集、整理,文件的整理、上缴工作是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认真做好。
第二条各类文件材料由办公室负责整理立卷、归档。
办公室对各部门文件立卷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做好应归档文件案卷的接收归档工作。
第三条文件立卷归档范围。
凡是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包括收、发文电,内部文件,各种会议文件,文件汇编,簿、册、图表,出版编辑物原稿、磁盘等),均属立卷归档范围。
第四条立卷的原则。
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文件的保存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五条立卷方法。
根据立卷原则、文件的分类,分年度、分级别、分问题、分保管期限的方法立卷。
1、分年度。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针对的年度分开。
2、分级别。
将文件按其重要性分成公文和一般文件。
3、分问题。
将文件按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分开。
4、分期限。
根据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将文件按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开。
5、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1)永久保存。
凡是反映部门主要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的(例如章程、申请批文等)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文件,划为永久保存。
(2)长期保存。
凡是在相当长时间内部门需要查考的文件,划为长期保存。
长期保存为20xx年至50年。
(3)短期保存。
凡是在较短时间内部门需要查考的各种文件,划为短期保存。
短期保存为20xx年以下。
第六条文件的组合。
组合的基本作法如下:1、法规性文件,如制度、办法、条例、规定等一般按单一问题组合。
同一问题的请示与批复、转发件与原件,应组合在一起。
2、会议文件应单独组合。
3、统计、报表、名册等各类表格文件,应组合在一起。
4、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件,一般可按部门或社团名称组合。
5、特殊性文件材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为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办公室内的所有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销毁等环节。
第三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完整、及时、可靠。
第二章档案的分类与整理第四条办公室档案按照内容、形式和用途进行分类,分为机要文件、办公文件、案卷和资料等四大类。
第五条机要文件包括各级文件、报告、决策等重要文件档案;办公文件包括日常工作中产生的通知、请示、函件等档案;案卷包括相关单位的案卷;资料包括各类会议资料、项目资料等。
第六条办公室档案应当按照文件编号和日期进行整理,确保档案能够快速检索。
第七条档案整理应当做到文件齐全、顺序清晰、标识明确,并制作档案目录。
第三章档案的归档与保存第八条办公室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归档的档案应当在归档目录中进行登记,并在档案库中妥善保存,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条机要文件归档后应当由专人负责保管,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第十一条档案保存期限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应当进行整理和销毁。
第四章档案的利用与借阅第十二条办公室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利用和借阅。
第十三条借阅档案应当填写借阅申请表,并经过审批后方可借阅,借阅期限一般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十四条借阅的档案应当做到勿拆勿乱,借阅完毕后应当及时归还。
第十五条档案利用和借阅记录应当及时登记,确保档案利用情况的追踪和统计。
第五章档案的转移与销毁第十六条办公室档案在需要转移时,应当填写档案转移登记表,并经过审批后进行转移。
第十七条档案转移时应当制作档案转移清单,并核对档案的数量和完整性。
第十八条档案转移后应当及时将档案移交给接受单位,并进行确认。
第十九条档案销毁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需经过审批和备案。
办公室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无缺,不得随意销毁或丢弃。
2. 准确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3.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4. 效率性原则: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确保档案及时、准确地为各项工作提供服务。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编号第四条档案分类:1. 文书档案:包括各类文件、报告、请示、批复、会议纪要等。
2. 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
3. 专业技术档案: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等。
4. 人力资源档案:包括员工入职、离职、培训、考核等资料。
5. 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安装、维修、保养等资料。
第五条档案编号:1. 按照档案分类,设立统一编号规则。
2. 每份档案应标明编号、名称、页数、形成时间等信息。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档案收集:1. 办公室各部门应按照档案分类,定期收集应归档的文件资料。
2. 收集的档案应完整、准确,符合档案收集标准。
1. 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
2. 档案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正文、附件等。
3. 档案整理应确保档案的条理清晰、易于查找。
第四章档案保管第八条档案保管:1. 档案保管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柜、防潮、防虫、防火等设施。
2. 档案室应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检查档案的保存状况。
3. 档案应按照分类、编号规则存放,便于查找和利用。
第九条档案安全:1. 档案室应加强门禁管理,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2. 档案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第五章档案利用第十条档案利用:1. 档案利用应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国家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家办公室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办公室各部门、各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国家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集中保管,分散使用;(三)维护档案安全,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准确;(四)依法依规,严格管理。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国家办公室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类档案材料。
第五条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包括:(一)文件、资料、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电子文件等;(二)反映国家办公室工作活动的重要会议记录、报告、请示、批复、决定等;(三)涉及国家办公室工作活动的其他重要材料。
第六条档案材料收集后,应按照档案分类、编号、整理、归档等规定进行整理。
第七条档案材料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清晰,便于检索;(二)编号规范,便于管理;(三)整理有序,便于保存。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国家办公室档案实行集中保管,各部门、各单位不得自行保管档案。
第九条档案保管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库房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防止档案霉变、虫蛀;(二)档案柜应按照档案分类、编号摆放,确保档案安全;(三)档案资料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并按时归还。
第十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档案查阅需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核,并办理查阅手续;(二)查阅档案时,不得损坏、涂改、污损档案;(三)查阅档案应尊重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十一条档案鉴定应定期进行,根据档案价值、保管期限等因素,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第十二条档案销毁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档案销毁前,应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二)销毁档案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第五章档案信息化管理第十三条国家办公室应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档案管理办公室工作规定

档案管理办公室工作规定一、总则档案管理办公室是负责组织、管理和维护机构档案的重要部门。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制定本工作规定。
二、工作职责1. 负责机构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档案的分类、编号、归档和检索规范。
3. 组织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4.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档案的调阅和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5. 定期进行档案的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6. 组织档案的销毁工作,按照规定时限销毁无效档案,确保档案管理的空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工作流程1. 档案收集a. 协助各部门建立档案收集计划,明确收集范围和内容。
b. 制定档案收集表格,规范档案收集的流程和要求。
c. 定期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审核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档案整理a. 根据档案分类制度,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和编号。
b. 制定档案整理规范,明确整理的方法和标准。
c. 建立档案目录和索引,方便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3. 档案归档a. 制定档案归档规范,明确归档的流程和要求。
b. 建立档案存储系统,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c. 对归档的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 档案检索a. 建立档案检索系统,提供便捷的检索工具和方法。
b. 制定档案检索规范,明确检索的流程和要求。
c. 提供必要的档案查询和复制服务,满足各部门和个人的需求。
5. 档案销毁a. 制定档案销毁规范,明确销毁的时限和方法。
b. 对无效档案进行定期清理和销毁,确保档案管理的空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工作要求1.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2. 档案管理人员应保持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密性,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 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公司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与有效利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公司办公室档案管理范围包括:公司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财务审计、会计档案、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
2. 公司各部门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需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归档管理。
三、档案管理机构与职责1. 公司办公室设立档案室,负责公司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2. 档案室负责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销毁等工作;(2)负责档案的保管、维护、修复、复制等工作;(3)负责档案的借阅、查询、利用等工作;(4)负责档案的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5)负责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火、防盗等工作。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公司各部门在形成文件、资料时,应按照归档范围进行收集,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
2. 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档。
3. 归档的文件、资料应注明文件编号、形成时间、主题词等信息,便于检索和利用。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应遵循“安全、规范、方便”的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2. 档案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整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档案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重要档案的借阅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4. 档案利用应遵循“合法、合理、高效”的原则,为公司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六、档案鉴定与销毁1. 档案鉴定应按照国家档案鉴定标准进行,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2. 档案销毁应办理销毁手续,确保档案的销毁安全、合规。
办公室科员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办公室科员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培训记录、考核结果、奖惩情况等。
2. 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报告、会议记录、文件资料、项目资料等。
3. 办公室科员活动档案,包括各类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活动成果等。
三、档案管理制度1. 档案收集(1)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收集:人事部门负责收集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包括入职、调离、退休等环节的档案材料。
(2)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收集:各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报告、会议记录、文件资料、项目资料等。
(3)办公室科员活动档案收集:办公室负责收集各类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活动成果等档案材料。
2. 档案整理(1)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个人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编号,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有序。
(2)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工作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编号,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有序。
(3)办公室科员活动档案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活动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编号,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有序。
3. 档案保管(1)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保管:人事部门负责保管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完整。
(2)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保管:各部门负责保管本部门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完整。
(3)办公室科员活动档案保管:办公室负责保管各类活动档案,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完整。
4. 档案利用(1)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利用: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向有关人员提供个人档案。
(2)办公室科员工作档案利用: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向有关人员提供工作档案。
(3)办公室科员活动档案利用: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向有关人员提供活动档案。
5. 档案销毁(1)办公室科员个人档案销毁:根据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对达到销毁条件的个人档案进行销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室档案管理规定
办公室档案管理规定作者:佚名
时间:2008-2-27
浏览量:办公室档案管理规定
办公室档案按人事档案、文件档案、资料档案分类,由办公室人事主管负责管理。
档案文件必须设专柜存放保管,存放必须分类编号,清楚编写文件目录,以便查阅。
凡经领导批示传阅的重要文件,必须随文将领导批示和付阅人员签字表格一并归档。
借阅档案须认真办理借阅登记手续,保证按时归档。
凡借阅重要密件,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阅;所借阅的档案资料未经批准不得抄摘或复印。
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时检查专柜,核对件数,做好防虫、防遗失,发现异常和被资、丢失等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妥善处理。
如系人为造成,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