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癌症分期

合集下载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塞
由于肿瘤阻塞鼻腔,导致鼻塞,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可 引起头痛,常表现为单侧颞部 或枕部疼痛。
其他症状
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复视等。
02 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总结词
X线检查是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初 步筛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鼻咽 部有无异常密度影或占位性病变 。
预防措施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加强影像学检 查的规范操作、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 交流等。
05 鼻咽癌的影像治疗和预后
影像治疗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
影像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 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
影像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解 剖和病理信息。
详细描述
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以及与邻近血管、神经的关 系。同时,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颅底和颈部的微小转移灶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总结词
03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鼻咽癌常用的影像分期系统,根据肿 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
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N0-N3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数目 和部位逐渐增多和加重。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T1-T4分别表示肿 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逐渐加重。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 远处转移。

喉癌的诊治 (29)

喉癌的诊治 (29)

喉癌的诊治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是常见癌.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按癌肿所在部位分成3个不同类型:(一)声门上型(2)声门型(3)声门下型.喉癌的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喉癌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上海市喉癌的发病率1972年为1.79/10万,1986年为2.0/10万.辽宁省喉癌的发病率1986年为1.5/10万.上海市1972-1986年喉癌发病率的变化为+0.21;美国1990年出版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年报的统计资料表明,1973-1987年喉癌发病率变为+0.5.喉癌的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咽喉癌的11%-12%.其男女性别发病率的差别甚大,国外资料统计,男女性别之比为8.4-25.6:1.1986年上海市喉癌发病率男女性别之比为 6.75:1,1986年辽宁省喉癌发病率男女性别之比为1.97:1,我国东北地区的女性喉癌病人的比例较国内外报道要高.无论男女,喉癌最多见于50-70岁.喉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空气污染重的重工业城市高于污染轻的轻工业城市.症状体征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有以下特有症状:1、声门上型包括原发于声带以上部位的癌肿,如会厌、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此型癌肿分化较差,发展较快.由于该区淋巴管丰富,常易向颈深上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转移,早期症状又觉喉部有异物感,咽部不适.以后癌肿表面溃烂时,则有咽喉着,可反射至耳部,甚至影响吞咽.晚期癌肿侵蚀血管后,则痰中带血,常有臭痰路出;侵及声带时,则有声嘶、呼吸困难等.2、声门型局限于声带的癌肿,以前、中1/3处较多,分化较好,属Ⅰ、Ⅱ级.发展较慢,由于声带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主要症状为声嘶,逐渐加重.肿瘤增大时,阻塞声门,可出现喉喘和呼吸困难,晚期有血痰和喉阻塞症.3、声门下型即位于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位的癌肿.因该区较为隐匿,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则发生咳嗽、血痰.晚期,由于声门下区被癌肿堵塞,常有呼吸困难.亦有穿破环甲膜,侵入甲状腺、预前软组织,亦可沿食管前壁浸润.声门旁型: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亦称贯声门癌.该区甚为隐蔽.早期可无症状,甚易向外侧声门旁间隙扩散.其临床特点是:声嘶为首先症状,常先有声带固定,而未窥及肿瘤.其后随癌肿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喉软骨时,可有咽喉痛.若侵及一侧甲状软骨翼板和环甲膜时,于该侧可摸到喉软骨支架隆起感,并有刺激性干咳.一般常发展至两个区时,才得到确诊.扩散转移喉癌按其分化程度和原发部位可有以下3种方式的扩散转移:①直接扩散:晚期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扩散.位于会厌之声门上型癌,可向前侵入会厌前隙、厌谷和舌根.杓状会大庆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可向前侵及前连合,扩散至对侧声带;亦可向前破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声门下型癌向下蔓延至气管、亦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发展,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②淋巴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之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巴结发展.声门下型癌常转移至气和旁淋巴结组.③血管转移:可循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骨、脑垂体等.疾病病因迄今尚难确定,以下因素可能与诱发喉癌有关:1、吸烟吸烟可以引起呼吸道癌肿.于烟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草焦油中苯芘有致癌作用.烟草烟可以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同时引起粘膜水肿和充血,上皮增厚或鳞状化生,成为致癌的基础.2、饮酒声门上区癌可能与饮酒有关.3、空气污染生产性粉尘或废气如2氧化硫、铬、砷等的长期吸入,有致癌可能.4、病毒感染病毒和癌肿发生的关系,尚在探索.5、癌前期病变喉白斑病是一种声带粘膜上皮角化不良,在粘膜上出现白色斑声的病变.由长期上呼吸道感染、吸烟、有害气体刺激,用声过度等慢性刺激所引起.往往最后发生癌变.6、性激素喉癌病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喉组织.其血清酮水平亦高于正常人.病理生理以鳞状细胞癌常见,约占90%;腺癌2%;未分化癌、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少见.声带癌是喉癌中最多见者,约点60%,分化较好;多数为Ⅰ、Ⅱ级,转移较少.原位癌属浸润性癌的前期,局限于上皮层中发生癌变,基底膜未受侵犯,是一种最早期的喉癌.声门上癌的发病率约点30%,癌细胞的分化较差,转移较多见.声门下癌少见,约占6%.喉部继发性癌肿不多见,一般系从甲状腺、喉烟、食管扩散浸润而来.从远处转移的喉癌罕见,可从皮肤黑色素瘤、消化道腺癌、乳腺癌、肾上腺瘤、肺癌等转移而来.诊断检查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有以下特有症状:1、声门上型包括原发于声带以上部位的癌肿,如会厌、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此型癌肿分化较差,发展较快.由于该区淋巴管丰富,常易向颈深上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转移,早期症状又觉喉部有异物感,咽部不适.以后癌肿表面溃烂时,则有咽喉着,可反射至耳部,甚至影响吞咽.晚期癌肿侵蚀血管后,则痰中带血,常有臭痰咯出;侵及声带时,则有声嘶、呼吸困难等.2、声门型局限于声带的癌肿,以前、中1/3处较多,分化较好,属Ⅰ、Ⅱ级.发展较慢,由于声带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主要症状为声嘶,逐渐加重.肿瘤增大时,阻塞声门,可出现喉喘和呼吸困难,晚期有血痰和喉阻塞症.3、声门下型即位于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位的癌肿.因该区较为隐匿,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则发生咳嗽、血痰.晚期,由于声门下区被癌肿堵塞,常有呼吸困难.亦有穿破环甲膜,侵入甲状腺、预前软组织,亦可沿食管前壁浸润.声门旁型: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亦称贯声门癌.该区甚为隐蔽.早期可无症状,甚易向外侧声门旁间隙扩散.其临床特点是:声嘶为首先症状,常先有声带固定,而未窥及肿瘤.其后随癌肿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喉软骨时,可有咽喉痛.若侵及一侧甲状软骨翼板和环甲膜时,于该侧可摸到喉软骨支架隆起感,并有刺激性干咳.一般常发展至两个区时,才得到确诊.扩散转移喉癌按其分化程度和原发部位可有以下3种方式的扩散转移:①直接扩散:晚期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扩散.位于会厌之声门上型癌,可向前侵入会厌前隙、厌谷和舌根.杓状会大庆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可向前侵及前连合,扩散至对侧声带;亦可向前破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声门下型癌向下蔓延至气管、亦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发展,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②淋巴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之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巴结发展.声门下型癌常转移至气和旁淋巴结组.③血管转移:可循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骨、脑垂体等.治疗方案视喉癌病变的范围,可进行以下治疗:1、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Ⅰ期病变:①小而表浅的单侧或双侧声带癌,尚未侵及前连合、声带突或声门下区,声带运动良好.②会厌边缘癌,病变小于1cm.③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④对范围较广泛,涉及喉咽产的癌肿,可先行术前放疗.60钴的术前放疗剂量是在4周内照射45-50Gy(4500-5000rad),放射结束后2-4周内行手术切除.单纯放射的剂量是60-70Gy (6000-7000rad).2、垂直半喉切除术适用于Ⅰ期声带癌.于甲状软骨的中线稍偏健侧切开,将患侧声带和相应部分的甲状软骨切除.惟发音功能不如放射疗法.3、水平半喉切除术适用于声门上癌,累及会厌、室带、喉室、杓状会厌襞等区,而声带尚完整者.手术切除范围包括会厌、室带、喉室、会厌前隙或部分舌根部,并横断切除甲状软骨的上半部,修补喉咽粘膜,保留声带,将舌根部与声门区缝合.若有颈淋巴结转移,同时作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可基本保留喉的功能.4、喉全切除术适用于Ⅲ、Ⅳ期病变:①声带癌肿范围较广,声带已固定;②声带癌已侵及喉室和室带;③声门下癌;④放疖后复发的喉部癌肿;⑤喉癌已扩散至喉体外,甲状软骨已破坏或已侵及会厌前隙,穿破环甲膜,累及甲状腺等邻近组织.5、新喉再造术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新手术方法,适用Ⅰ、Ⅱ期喉癌,不宜单纯放疗,又不需作全喉截除术者.其手术原则是在根治病变的基础上,将喉功能进行重建.主要方法是保留患侧的甲状软骨板的后1/5和上、下角,以及对侧甲状软骨板的后1/3和上、下角,作为再造喉的后支架.剥离和保留甲状软骨板的外软骨膜,在明视下进入喉腔,沿充分的安全边缘下,次全切除喉体.游离舌骨,将其带蒂作90°向下转移,使其与可保留的环状软骨或气管上端相缝合,作为新喉的前支架.移植胞骨舌骨肌膜,以修补喉腔内粘膜,并以水囊作新建喉腔的扩张用.术后3-4周可基本恢复发音和吞咽功能.6、气管代喉术适用于喉次全切除而保留会厌者.将颈段气管分离至第5气管环平面,将咽口下缘与气管口的后壁缝合,使会厌与气管第1环的前壁缝合,以颈段气管代替喉部,向上牵拉固定于舌骨,术后可发音讲话.7、食管气管造瘘术于喉全切除后,在气管造口的后壁与食管前壁间造瘘,以肌粘膜瓣缝合成管道,术后可在此瘘道处安置硅胶管,引气流至咽、食管腔发音.8、结肠代喉咽及食管上段术适用于肿瘤已侵及喉咽、梨状窝和颈段食管,不能用胸大肌皮瓣或颈部皮瓣来修复时,可用游离结肠段来替代已切除的喉咽和食管上段的缺损区.9、喉切除加颈淋巴结廓清术是治疗喉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若病人全身情况能够支持,应争取一期手术,即进行喉切除的同时行颈淋巴结廓清术,包括切除颈部的颌下、颏下、颈前、颈浅、颈深组的淋巴结.为此,须将上自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前自颈中线,后至斜方肌这一区域内包括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2腹肌、颈内静脉、副神经和颌下腺等组织,与淋巴结一起切除.10、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训练喉全切除术后的患者可练习用食管贮气,空气经食管入口部,由咽肌的收缩,代替声带振动,可发出咽食管音,再由舌、软腭的协调作用,经耐心训练,一般可由数字、单字而逐渐学会简单日常用语.对咽食管音发音训练未见成效者,可应用电子喉,放置于颈侧,利用音频振荡器发音,经过放大后,当患者作模拟说话时,可发出语音.能调节音频,但声音强度仍不能自由控制,常有杂音,使用上仍感不便.用药安全1、要戒烟戒酒.2、术前禁食.3、注意气管套管系带的松紧,一般以伸入一手指而病人无不适为宜,过松时必须束紧,以防气管套滑出.专家提示应戒除烟、酒.长期声嘶、喉痛、呼吸不畅或咳时带血应警惕喉癌,及时请专科医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喉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呈进行性加重,咽喉部异物感,吞咽时不适,咽下疼痛,或伴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严重时有呼吸困难及颈部肿块.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明,一般可能与吸烟、接触有害粉尘、口腔卫生欠佳、维生素D 代谢失常,内分泌失调及放射或病毒等因素有关.本病诊断依据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咳嗽、痰血、吞咽困难伴疼痛、呼吸不畅,应高度怀疑本病,可作喉镜检查.一般采用间接喉镜观察喉部的变化及声带、会厌等活动情况,局部有无新生物、溃疡等,必要时可涂片或活检.近年来纤维喉镜、显微喉镜问世,为喉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方便.若多次活检阴性,但不能排除喉癌者,可行喉裂开活检确诊.此外,X线正、侧位片可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状及软骨受累情况.总之,根据病史及喉镜检查活体组织,一般不难确诊.现代医学对本病早期可采取放射或手术治疗;晚期一般先放躬治疗,然后再手术治疗;对晚期患者、手术后或放射治疗后又复发者,可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声门上区癌,一般宜放射治疗或手术前放疗加全喉切除术;声门区癌,较早期放射治疗,较晚期行全喉切除术;声门下区癌,一般作全喉切除,术后可安置人工喉.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喉菌”、“喉疳”、“喉百叶”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喉属肺,肝肾经络循行喉部.外邪入侵以风热为多见;内因乃忧思郁怒,肝肾不足.因阴虚阳亢,痰火毒结,肺气失宣,导致失音;喉间肿物结聚,阻塞气道,肺失肃降,热灼肺络故见咳嗽气急、痰中带血.晚期可因肿物阻塞而引起呼吸困难.。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鼻咽癌2008中国临床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分期UICC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肿瘤侵犯软组织T2a 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 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N3a 淋巴结>6cm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Ⅰ期T1N0M0;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ⅡA期:T2a N0 M0ⅡB期:T1-2 N1 M0,T2b N0 M0 Ⅲ期T3N0~2M0,T1~2N2M0 T1-2 N2 M0,T3 N0-2 M0Ⅳ期Ⅳa期:T4N0~3M0,T1~3N3M0 ⅣA期:T4 N0-2 M0Ⅳb期:任何T、任何N和M1 ⅣB期:任何T,N3,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2002年AJCC下咽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2cm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分期(TNM)可分为四期,其中包含了肿瘤侵犯鼻咽附近组织的程度(T)、淋巴腺是否被侵犯(N)、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M)三个因素。

依据1997年国际联合抗癌联盟/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所推荐的TNM分类法,将鼻咽癌分为:
第1期
肿瘤只局限于鼻咽部内,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第2期
肿瘤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且尚无鼻咽旁(parapharyngeal)、淋巴结侵犯及远处转移。

第3期
1、肿瘤局限于鼻咽部内或是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无鼻咽旁转移但已有单侧小于6
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2、肿瘤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且有鼻咽旁转移,无或有合并单侧小于6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第4期
1、肿瘤虽尚未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已有双侧小于6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2、肿瘤已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并无锁骨上窝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肿瘤已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所有的颈淋巴结大小都是小于6公分的。

第5期
肿瘤已侵犯到颅内、下咽部或眼窝,但并无锁骨上窝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肿瘤已侵犯到颅内、下咽部或眼窝,但所有的颈淋巴结大小都是小于6公分的。

第6期
不论肿瘤的侵犯程度,但已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或有任一颈淋巴结大小是等于或超过6公分的。

第7期已有远处如骨骼、肝脏、肺脏或脑部的转移,而不论肿瘤侵犯程度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国际抗癌协会(UICC)1997年公布的喉癌TNM分类、分期标准

国际抗癌协会(UICC)1997年公布的喉癌TNM分类、分期标准

国际抗癌协会(UICC)1997年公布的喉癌TNM分类、分期标准●喉的分区:a)声门上区:分成二个亚区:1. 喉上部(包括边缘区):上部会厌,木勺会厌,木勺会厌喉面,木勺状软骨。

2. 声门上部:下部会厌喉面,室带,喉室b)声门区:声带,前连合,后连合c)声门下区●T分级:(一)声门上区:Tis = 原位癌T1 = 肿瘤局限于声门上区的一个亚区,声带运动正常T2 = 肿瘤侵犯声门上区两个亚区、声门区或声门上以外区域的粘膜,声带未固定T3 = 肿瘤局限在喉内,伴声带固定,或侵犯下列区域:环后区,会厌前间隙,舌根深部T4 = 肿瘤侵犯超出甲状软骨,或扩展至颈部软组织,甲状腺或食管(二)声门区:Tis = 原位癌T1 = 肿瘤局限在声带,运动正常T1a = 肿瘤局限在一侧声带T1b = 双侧声带受累T2 = 肿瘤向声门下或声门上侵犯,或声带运动受限T3 = 肿瘤局限在喉内,伴声带固定T4 = 肿瘤侵犯(喉外)甲状软骨,或扩展至喉外组织,如甲状腺、气管、颈部软组织(三)声门下区:Tis =T1 =T2 =T3 =T4 =●N分级N0 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1 同侧单个转移淋巴结小于3CMN2N2a 同侧单个转移淋巴结大于3CM,小于6CMN2b同侧多个转移淋巴结大于3CM,小于6CMN2c 双侧单个转移淋巴结大于3CM,小于6CMN3 淋巴结转移大于6CM●M分级MX 远处转移不能确定M0 无远处转移M1 远处转移喉癌手术方法的选择●部分喉切除术手术适应症切除范围1.喉显微CO2激光手术早期声门型和声门上型癌2.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一侧声带癌Tis、T1a,未累及声带突和前联合,声带运动正常3.垂直半喉切除术一侧声带癌累及声带全长或大部分,向前累及前联合,向后达声带突;向上及喉室、室带;向下达声门下将患侧声带、室带、勺状软骨和甲状软骨板切除4.水平半喉切除术会厌、室带及勺会厌皱的声门上型癌,未累及前联合、喉室和勺状软骨会厌、室带、喉室、勺会厌皱、会厌前间隙5.额前部分喉切除术前联合癌和累及双侧声带前端,或一侧声带膜部癌累及前联合至对侧声带前端6.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3/4喉切,声门上癌侵犯声门区,一侧喉室及声带正常7.喉次全切除术Pearson喉次全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不适合行部分喉切除的T3,T4喉癌;部分喉切除术或放疗后复发;下咽癌不能保留喉功能者。

鼻咽癌分期

鼻咽癌分期

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与第7版AJCC分期的比较
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第7版AJCC分期*
T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局限于鼻咽腔,或肿瘤侵犯鼻腔和
/或口咽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咽旁间隙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T3 肿瘤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肿瘤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
脑膜等)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N
N0 影像学检查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未触及淋巴结
N1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Ib 、II、III、Va区
转移淋巴结且直径≤3cm 锁骨上窝以上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和/或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2 双侧Ib 、II、III、Va区转移淋巴结;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
膜外侵犯锁骨上窝以上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3 IV、Vb区转移淋巴结N3a: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
6cm
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分期
ⅠT1N0M0 T1N0
ⅡT2N1a-1bM0,T2N0-1bM0 T1N1M0;T2N0-1M0
ⅢT1-2N2M0,T3N0-2M0 T1-2N2M0;T3N1-2M0
Ⅳa T1-3N3M0,T4N0-3M0 T4N0-2
Ⅳb 任何T、任何N、M1 T1-4N3M0
Ⅳc 任何T,任何N,M1
*AJCC分期的定义:①咽旁侵犯指肿瘤向后外侧方向浸润,突破咽颅底筋膜;②锁骨上窝是胸锁关节上缘、锁骨末端上缘和颈肩交界点组成的三角区域。

鼻咽癌AJCC8th分期

鼻咽癌AJCC8th分期
T2N0-1M0,T1N1M0
III期
T3N0-2M0 T1-2N2M0
T3N0-2M0 T1-2N2M0
IVA期
T4N0-3M0 T1-3N3M0
T4N0-3M0 T1-3N3M0
IVB期
T1-4N0-3M1
T1-4N0-3M1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翼外肌以外的肌 肉、腮腺)
侵犯颅神经、鼻窦、
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
肌间隙、颅内(海绵
窦、脑膜等)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
结转移证据
N1
咽后淋巴结转移(无 论单双侧),和/或单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最大径w6cm,转移淋 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 缘以上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lb、11、111、
Va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
N2
双侧颈部淋巴结转 移,最大径w6cm转 移淋巴结于环状软骨 下缘以上
双侧lb、II、山、
Va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或淋巴结
包膜外侵犯
N3
转移淋巴结直 径>6cm或转移淋巴 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 以下
IV、Vb区淋巴结转移
I期
T1N0M0
T1N0M0
II期
T2N0-1M0,T1N1M0
鼻咽癌临床分期
第八版AJCC分期
中国2008分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1
肿瘤局限在鼻咽,肿 瘤侵及口咽和/鼻腔, 无咽旁受侵
局限于鼻咽
T2
咽旁受侵(包括翼内 肌、翼外肌、头长肌)
侵犯鼻腔、口咽、咽
旁间隙
T3

分期手册AJCC第8版喉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AJCC第8版喉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AJCC第8版喉癌TNM分期图谱喉部解剖学图谱颈部淋巴结分区图谱►分期手册 | ESTRO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CT图谱喉癌分期图谱声门癌声门上癌声门下癌喉癌放疗适应症早期喉癌手术或放疗,放射治疗和手术的疗效相当,且放疗可保全器官。

晚期喉癌晚期喉癌可行术前放射治疗,以及晚期病例的姑息减症治疗。

低分化/未分化癌首选放射治疗。

术后放疗指征①手术切缘不净、肿瘤残留或安全边界不够;②局部晚期喉癌;③颈部广泛性的淋巴结转移(≥2个),或淋巴结包膜受侵,或转移淋巴结直径超过3cm;④肿瘤已侵犯软骨;⑤肿瘤侵犯周围神经;⑥肿瘤侵犯颈部软组织。

参考文献:[1]Amin MB, Edge SB, Greene FL, et al., eds.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7.[2] /article/2048034-overviewAJCC链接·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肺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胃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肝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食管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胰腺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口咽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下咽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膀胱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结直肠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甲状腺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鼻腔和鼻窦癌TNM分期图谱····分期手册 | IASLC肺癌纵膈淋巴结分区CT图谱· 分期手册 | JGCA胃癌淋巴结分组CT图谱· 分期手册 | ESTRO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CT图谱· 分期手册 | Couinaud肝脏分段系统CT图谱编辑 | 陈海石。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鼻咽癌是一种在鼻咽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喉的一部分。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常见。

准确的分期与分型标准对于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鼻咽癌的常用分期与分型标准。

一、鼻咽癌的分期标准1. 美国TNM分期系统美国TNM分期系统是指通过对肿瘤(Tumor)、淋巴结(Lymph 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的评估,将鼻咽癌分为不同阶段。

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分为T0至T4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4表示原发肿瘤侵犯颅底、眶内或颞下窝等区域。

- N分期: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分为N0至N3期,N0表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3表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明显。

- 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分为M0和M1期,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存在远处转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内常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分期Ⅰ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部,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Ⅱ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Ⅲ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存在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Ⅳ期:原发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存在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二、鼻咽癌的分型标准1. WHO分型系统WHO分型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鼻咽癌分类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型标准如下:- 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占鼻咽癌的大部分,细胞形态呈鳞状,有角化现象。

- 鼻咽未分化癌(NPC-III型):细胞变异严重,无明显分化,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鼻咽非鳞状上皮细胞癌(NPC-II型):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比NPC-III型肿瘤预后良好。

2. WHO-EBV谱系分类系统WHO-EBV谱系分类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对EB病毒感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鼻咽鳞癌非角化型(WHOⅠ型):与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相似,但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鼻咽癌2008中国临床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分期UICC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肿瘤侵犯软组织T2a 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 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N3a 淋巴结>6cm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Ⅰ期T1N0M0;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ⅡA期:T2a N0 M0ⅡB期:T1-2 N1 M0,T2b N0 M0 Ⅲ期T3N0~2M0,T1~2N2M0 T1-2 N2 M0,T3 N0-2 M0Ⅳ期Ⅳa期:T4N0~3M0,T1~3N3M0 ⅣA期:T4 N0-2 M0Ⅳb期:任何T、任何N和M1 ⅣB期:任何T,N3,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2002年AJCC下咽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2cm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组织,常见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

该病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一、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分级。

首先,鼻咽癌可分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未分化型。

其中,角化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角化鳞状细胞癌的特征,细胞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非角化型主要包括未分化癌、肉瘤样癌等。

其次,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细胞具有角化现象。

腺癌主要来源于鼻咽黏膜下的腺体组织,相对较少见。

泡状细胞癌主要包括上皮样和非上皮样两种类型,上皮样泡状细胞癌源自上皮细胞,非上皮样泡状细胞癌源自生殖细胞。

未分化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高度异型性,未分化程度较高。

最后,鼻咽癌的分级是根据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进行划分的,通常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Ⅰ级为分化好的鼻咽癌,细胞异型性较低;Ⅳ级为未分化的鼻咽癌,细胞异型性极高。

二、鼻咽癌的分级系统鼻咽癌的分级系统有几种,包括WHO分级系统和TNM分期系统。

在这两种分级系统中,都重点关注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

1. WHO分级系统WHO分级系统根据细胞学特征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为三个等级:分化良好型、中度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分化良好型鼻咽癌细胞形态规整,细胞核少见异型性;中度分化型鼻咽癌细胞形态较规整,但细胞核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未分化型鼻咽癌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异型性显著。

2.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的部位、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类。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

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可以进行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三、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密切相关。

耳鼻咽喉肿瘤

耳鼻咽喉肿瘤

喉癌
喉癌(carcinoma larynx)发病率约占全 喉癌(carcinoma of larynx)发病率约占全 身肿瘤的1 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 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 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好发 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约为8 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约为8: 1,以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发病率最高。 喉癌的发生病因不明,可能与过度长期烟、 酒、有害化学气体刺激有关。以鳞状细胞 癌最为多见,其次为基底细胞癌,腺癌等。
临床表现
鼻咽癌多发于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因位 置深藏而隐蔽,检查比较困难,本病早期缺 乏特征,为一般症状所掩盖而被忽略或误诊。 常见症状为: (一)鼻部症状:早期常于抽吸时有血性鼻涕 或痰内带血丝,一般出血量不多,晚期可有 大量出血及鼻阻。 (二)耳部症状:癌肿阻塞或压迫咽鼓管而出 现耳闷、耳鸣及听力减退,常伴有鼓室积液。 晚期肿瘤可循咽鼓管进入中耳,可引起化脓 性中耳炎改变,分泌物常带血。 (三)颈淋巴结转移:常为患者最早发现的症 状,占40%。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位于胸 状,占40%。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位于胸 锁乳肌后缘,乳突尖下方,下颌角后上颈上 深淋巴结,以后渐侵及颈后三角区颈部淋巴 结,质较硬,固定, 结,质较硬,固定,边界不清
耳鼻咽喉肿瘤
授课讲稿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教研室
上颌窦癌 鼻咽癌 喉癌
上颌窦癌
上颌窦癌(carcinoma 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 sinus) 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耳 鼻咽喉各部恶性肿瘤总数的20%。以鳞状细 鼻咽喉各部恶性肿瘤总数的20%。以鳞状细 胞最多见,其次是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 癌、腺癌等,肉瘤则较少见。多发生于40 癌、腺癌等,肉瘤则较少见。多发生于40 岁以上的男性。

喉癌TNM分期范文

喉癌TNM分期范文

喉癌TNM分期范文喉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期是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基础,TNM分期系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喉癌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分为T分期、N分期和M分期三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喉癌TNM分期。

T分期:T分期是描述原发肿瘤的范围和侵袭程度。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周围组织的程度将T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

T1期:肿瘤局限于喉内黏膜,直径小于2cm。

T2期:肿瘤侵犯喉软骨或靶前膈,直径2-4cm。

T3期:肿瘤侵犯喉软骨,声带、杓状软骨或前庭裂隙阻塞,或直径大于4cm。

T4期:肿瘤直接侵犯喉旁组织如颈部软组织、甲状腺或食管等。

N分期:N分期是描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程度。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位置将N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N0期: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N1期: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3cm。

N2期: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3cm或多组转移,或和T4期同时存在。

N3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或单侧颈部单组肿大淋巴结。

M分期:M分期是描述远处转移的情况。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M1期:有远处转移,如肺、肝、骨或其他组织。

根据T、N、M分期的组合,可以得出完整的TNM分期结果。

具体的TNM分期结果可以用数字表示,如T1N0M0表示原发肿瘤直径小于2cm,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TNM分期对于喉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不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并影响疾病的预后。

通常来说,早期的喉癌(如T1、T2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和预后,而晚期的喉癌(如T3、T4期)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也是较不良的预后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TNM分期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判断的,有时可能与手术切除后的病理分期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之前通常会进行TNM分期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但在手术切除后,仍会通过病理学分析对病人进行病理分期评估。

耳鼻喉癌症分期

耳鼻喉癌症分期

T1a 肿瘤局限于一侧声带。 T1b 肿瘤侵犯两侧声带。 T2 肿瘤侵犯声门上区和(或)声门下区和(或)声带活动受限。 T3 肿瘤局限于喉内伴有声带固定和(或)侵犯声门旁间隙,或较小的甲状软骨
浸蚀(如内皮质)。

T4a 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部的组织(如气管、包括深部舌 外肌在内的颈部软组织、带状肌、甲状腺、或食管)。
内侧壁、翼窝、筛窦; T4a肿瘤侵犯前部眼眶内容物、颊部皮肤、翼板、颞下窝、筛板、蝶窦
或额窦; T4b肿瘤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眶尖、硬脑膜、脑、颅中窝、除三叉神
经上颌支(V2)以外的脑神经、鼻咽部或斜坡
鼻腔和筛窦癌
T1肿瘤限定于一个亚区,伴有或不伴有骨质侵犯 T2肿瘤侵犯单一区域内的两个亚区或扩展至累及鼻筛窦复合体内
T2 肿瘤扩散到原发部位以外,其指针是面神经麻痹, 或放射性检查发现骨质破坏学证据,但未超出原发部 位所在器官范围。
T3 临床或放射学均发现向周围扩散证据,如硬脑膜、 颅底、腮腺、颞颌关节等
Tx 没有足够的资料进行分期,包括患者已在他处就诊 并接受过治疗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l:有远处转移。
分期
0 期 Tis N0 M0 I 期 T1 N0 M0 II 期 T2 N0 M0 III 期 T3 N0 M0 T1 N1 M0 T2 N1 M0 T3 N1 M0 IVA 期 T4a N0 M0 T4a N1 M0 T1 N2 M0 T2 N2 M0 T3 N2 M0 T4a N2 M0 IVB 期 T4b 任何N M0 任何TN3 M0 IVC 期 任何T 任何N M1
远处转移(M)
远处转移仅在有巨大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常见。 发生远处转移时肺最为常见,骨骼和肝脏转移不常发生 纵隔淋巴结转移被认为属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鼻咽癌的分期和预后的认识也愈发深入。

准确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情况。

一、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该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对应不同分期进行详细介绍。

1. T分期T分期反映了原发肿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T1至T4四个等级。

- T1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黏膜的其中一个侧面。

- T2期:原发肿瘤扩展至鼻咽黏膜两个侧面,但仍未突破鼻咽黏膜。

- T3期:原发肿瘤突破鼻咽黏膜,侵犯邻近结构,如鼻腔、筛窦或蝶窦等。

- T4期:原发肿瘤侵犯颅基底,涉及颈动脉、蝶窦、颅骨底或眼眶等。

T分期的提升代表了原发肿瘤的扩散范围和侵犯程度的增加。

2. N分期N分期反映了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至N3四个等级。

-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 N1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

- N2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小于6cm,或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小于6cm。

- N3期: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大于6cm。

N分期的提升代表了淋巴结转移的增多或扩散。

3. M分期M分期反映了鼻咽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等级。

-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 M1期: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骼和肝脏等。

M分期的提升代表了鼻咽癌已经向其他部位扩散。

二、鼻咽癌的预后鼻咽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下面将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个方面介绍鼻咽癌的预后情况。

1. 分期与预后分期是预测鼻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早期分期(如T1、T2期)的鼻咽癌预后较好,治愈率较高;而晚期分期(如T3、T4期)的鼻咽癌预后相对较差,治愈率较低。

耳鼻喉科病例的疾病分型与分级

耳鼻喉科病例的疾病分型与分级

耳鼻喉科病例的疾病分型与分级耳鼻喉科专业是一门关于头颈部耳鼻喉器官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需要对不同疾病进行准确的分型与分级,以便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分型与分级方法。

一、耳疾病的分型与分级1、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分型有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复发性中耳炎。

分级主要根据耳腔炎症的严重程度、听力损失的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常分为轻、中、重三级。

2、耳聋耳聋试听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级。

3、耳嗓管功能障碍耳嗓管功能障碍是指耳嗓管通气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分型有耳嗓管功能不全和耳嗓管堵塞两种。

严重程度可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级。

二、鼻疾病的分型与分级1、鼻炎鼻炎是鼻黏膜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炎症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

鼻炎的病情可用轻、中、重进行分级评估。

2、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分型有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分级评估主要根据鼻窦炎的病情和影响程度,常分为轻、中、重三级。

3、鼻咽癌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组织非鳞状细胞癌的一种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分期,可将鼻咽癌分为Ⅰ期至Ⅳ期,分级评估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扩散情况。

三、喉疾病的分型与分级1、喉炎喉炎是喉黏膜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炎症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喉炎和慢性喉炎。

分级评估主要依据症状的轻重程度,如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

2、喉癌喉癌是喉部上皮内恶性肿瘤,常见分型有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

根据肿瘤的分期,可将喉癌分为Ⅰ期至Ⅳ期,并进行相应的分级评估。

3、喉痉挛喉痉挛是喉部肌肉异常收缩引起的疾病,根据痉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通过对耳鼻喉科疾病的准确分型与分级,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情,为患者制定出更科学、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样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升治疗的整体效果。

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

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

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背景介绍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耳、鼻和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耳癌、鼻咽癌等。

TNM分期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旨在描述肿瘤的肿瘤大小(T)、淋巴结累及情况(N)和远处转移(M)情况,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TNM分类耳鼻喉部位TNM分类•T(Primary Tumor):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X:主肿瘤无法评估–T0:没有原发肿瘤–Tis:原位癌–T1、T2、T3、T4:根据肿瘤大小和侵袭程度分级•N(Regional Lymph Nodes):描述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N2、N3:根据淋巴结受累数量和部位分级•M(Distant Metastasis):描述是否有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耳鼻喉科恶性肿瘤分期基于TNM分类结果,将耳鼻喉科恶性肿瘤划分为不同分期,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分期•阶段Ⅰ:T1N0M0•阶段Ⅱ:T2N0M0、T1N1M0•阶段Ⅲ:T3N0M0、T2N1M0、T1N2M0、T4a、N1•阶段Ⅳ:T4b、任何T、N3、M1UICC(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分期•第Ⅰ期:T1N0M0•第Ⅱ期:T2N0M0、T1N1M0•第Ⅲ期:T2N1M0、T3N0M0、T4a、T3N1M0、T1N2M0•第Ⅳ期:T4b、任何T、N2-3、M1临床意义正确的TNM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同时,分期还能够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有助于决定后续治疗方向及监测方案的制定。

结语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和分期是临床治疗工作中重要的参考依据,有效的分期系统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水平。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T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肿瘤在咽旁间隙SO线(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以前
T3肿瘤在咽旁间隙SO线以后或累及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或肿瘤侵犯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颈椎1~2直接受侵N淋巴结转移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4~7cm
N3锁骨上区有肿大淋巴结,或淋巴结直径>7cm,或淋巴结固定及皮肤浸润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1M0,T0~2N1M0
Ⅲ期T3N0~2M0,T0~3N2M0
ⅣA期T4N0~aM0,T0~4N3M0
ⅣB期任何T、任何N、M1。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主要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来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WHO分类标准: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将鼻咽癌分为鳞状细胞癌、非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三类。

- 鳞状细胞癌:占鼻咽癌的大部分,分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

- 非鳞状细胞癌: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未分化癌等。

- 未分化癌:指组织学上无法明确归类为鳞状细胞癌或非鳞状细胞癌的肿瘤。

2. WHO分级标准: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 鳞状细胞癌分为I级(低分化)、II级(中分化)和III级(高分化)。

- 非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的分级标准较少应用。

3. 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来评估肿瘤的分期。

- T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分为T1、T2、T3和T4四个分
期。

- N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N0、N1、N2和N3四个分期。

- 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和M1两个分期。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鼻咽癌的病情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期 Tis N0 M0 I 期 T1 N0 M0 II 期 T2 N0 M0 III 期 T3 N0 M0 T1 N1 M0 T2 N1 M0 T3 N1 M0 IVA 期 T4a N0 M0 T4a N1 M0 T1 N2 M0 T2 N2 M0 T3 N2 M0 T4a N2 M0 IVB 期 T4b 任何N M0 任何T N3 M0 IVC 期 任何T 任何N M1
鼻咽癌分期? Ⅳa期: T4N1bM0
.
案例
16
鼻腔和鼻窦癌分期
原发部位
鼻腔区域被进一步分为4个亚区:鼻中隔、底 壁、侧壁和鼻前庭。
筛窦区域分为2个亚区:左侧和右侧。
.
17
上颌窦癌
Tl肿瘤局限于上领窦粘膜,无骨质浸蚀或破坏;
T2肿瘤导致骨浸蚀或破坏,包括侵人硬腭或中鼻道,除外侵犯上颌窦后壁和 翼板;
.
4
声门型
T1 肿瘤局限于声带(可以侵及前联合或后联合),声带活动正常。 T1a 肿瘤局限于一侧声带。 T1b 肿瘤侵犯两侧声带。 T2 肿瘤侵犯声门上区和(或)声门下区和(或)声带活动受限。 T3 肿瘤局限于喉内伴有声带固定和(或)侵犯声门旁间隙,或较小的甲状软骨浸蚀
(如内皮质)。 T4a 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部的组织(如气管、包括深部舌外肌在内
②声门区由真声带的上、下表面组成,包括前联合和后联合。其占 据喉室侧缘向下延伸的一个厚度为1cm的水平平面。
③声门下区为声门区下缘向下延伸至环状软骨下缘的区域。
.
3
声门上型
T1 肿瘤局限于声门上一个亚区,声带活动正常。 T2 肿瘤侵犯声门上一个以上邻近的亚区、侵犯声门区或侵犯声门上区以外的
的颈部软组织、带状肌、甲状腺、或食管)。 T4b 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围颈动脉或侵犯纵隔结构。
.
5
声门下型
T1 肿瘤局限于声门下区。 T2 肿瘤侵犯声带,声带活动正常或受限。 T3 肿瘤限于喉内伴声带固定。 T4a 肿瘤侵犯环状软骨或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
部的组织,如气管, 包括深部舌外肌在内的颈部软组织、 带状肌、及颈部软组织、甲状腺、或食管。 T4b 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围颈动脉或侵犯纵隔结构。
耳鼻咽喉常见癌症分期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ENT 周泽君
.
1
喉癌分期
TNM定义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
2
喉部分区
为进行临床分期的目的,喉被分为3个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 下区。
①声门上区由会厌(包括其舌面和喉面)、杓会厌襞(喉侧)、杓状软 骨和室带(假声带)构成。经舌骨的平面将会厌分为舌骨上会厌和舌 骨下会厌。声门上区的下界为声带上表面连接处的喉室侧缘的平 面。
.
9
组织学分级(G)
GX 分级无法评价 G1 高分化 G2 中分化 G3 低分化
.
10
患者男性51岁,嗜烟30余年。 反复声嘶3月余,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电子喉镜下见:右侧声带中后2/3 菜花样肿物隆起,表面粗糙,左侧 声带光滑,双侧声带运动可,闭合 差。体查:双侧颈部未扪及肿大淋 巴结。病理活检报:(右侧声带) 低分化磷状细胞癌。其他影像学检 查未见远处器官转移。 喉癌分期? 声门型T1aN0M0
粘膜(如舌根、会厌谷、梨状窝内壁粘膜),无喉固定。 T3 肿瘤限于喉内,声带固定,和/或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环后区、会厌前
间隙、声门旁间隙,和(或)较小的甲状软骨浸蚀(如内皮质)。 T4a 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部的组织(如气管、包括深 部
舌外肌在内的颈部软组织、带状肌、甲状腺、或食管)。 T4b 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围颈动脉或侵犯纵隔结构。
且直径≤3cm 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
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
13
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
移)
.
14
分期
Ⅰ期 T1N0M0; Ⅱ期 T1N1a~1bM0,T2N0~1bM0 Ⅲ期 T3N0~2M0,T1~2N2M0 Ⅳ期 Ⅳa期:T4N0~3M0,T1~3N3M0 Ⅳb期:任何T、任何N和M1
.
6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3cm。 N或2双转侧移或于对同侧侧淋单巴个结淋转巴移结,,最3c大m径≤≤最6大cm径。≤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不超过≤6cm; N2a 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3cm ≤最大径≤6cm。 N2b 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2c 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3 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大于等于6cm。
.
7
远处转移(M)
远处转移仅在有巨大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常见。 发生远处转移时肺最为常见,骨骼和肝脏转移不常发生 纵隔淋巴结转移被认为属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
8
分期
喉癌新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成为T4a(可切除)和T4b (不可切除),因而Ⅳ期分 为了ⅣA期、ⅣB期和ⅣC期。
.
案例
11
鼻咽癌2008分期 原发肿瘤
T1局限于鼻咽; 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侵犯颅底、翼内肌; 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
肌间隙、颅内(பைடு நூலகம்绵窦、脑膜等)。
.
12
淋巴结转移
N0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
T3肿瘤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上颌窦后壁骨质、皮下组织、眶底或眶内侧壁、 翼窝、筛窦;
T4a肿瘤侵犯前部眼眶内容物、颊部皮肤、翼板、颞下窝、筛板、蝶窦或额窦;
.
15
患者女性,23岁,反复 鼻出血2月余,体查:右 侧颈部可扪及一肿大淋巴结, 质硬活动度差。电子鼻内镜示: 鼻咽部顶后壁大块肿物隆起并 向右侧后鼻孔生长,表面粗 糙易出血。病理报告: (鼻咽)低分化磷状细胞癌。 鼻咽部CT示:鼻咽肿物侵犯 右侧咽旁间隙,右侧翼腭窝、 翼板骨质破坏,侵犯颅底。 余影像学检查未见远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