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版)
化工企业火灾防护(三篇)
化工企业火灾防护一、引言火灾是化工企业面临的重大安全风险之一,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污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风险,化工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火灾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火灾、扑救初起火灾和应急救援三个方面进行整理,总结出一份适用于化工企业的火灾防护整理范本,以供参考和应用。
二、预防火灾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层级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每个员工对火灾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
2. 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定期的火灾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火灾防范能力。
包括开展消防应急演练、组织员工参加消防知识培训等。
3.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消防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消防水系统、喷淋系统、消防通道、防火门窗等。
5. 控制火源和易燃物品:严格管理和控制火源和易燃物品的使用和存储,确保其不会引发火灾。
常见的措施包括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合理布置电气线路、禁止在易燃区域吸烟等。
三、初起火灾扑救1. 配备消防器材: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和规模,合理配置各类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车、消防栓等。
并保持器材完好有效,定期检查和维护。
2. 提供适当的灭火培训:为员工提供应急灭火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灭火效率和自救能力。
3.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火灾情况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措施的迅速实施。
4. 定期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火灾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四、应急救援1.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根据化工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等。
2024年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篇)
2024年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____年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在生产和储存物品的过程中,火灾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
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和评估是必要的。
根据物品的燃烧性质、火灾起因和防控能力等因素,可以将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高危险性物品1.1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燃点,易于挥发和引燃的液体。
这类物品包括汽油、酒精、溶剂、涂料等。
它们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防火隔离、通风和监控措施。
1.2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在常温下能够以气态存在,并且具有较低的燃点和爆炸极限的气体。
常见的易燃气体包括乙炔、丙烯、氧气、甲烷等。
这类物品不仅具有爆炸的危险性,还会造成窒息和过敏反应,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气体检测和防火措施。
1.3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具有较低的燃点,易于燃烧和传播的固态物质。
常见的易燃固体包括木材、纸张、煤炭、化学品等。
这类物品容易引发明火和火花点燃,因此需要进行安全的储存和防火措施。
2. 中危险性物品2.1 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是指闪点较高,燃点较低的液体。
这类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火源和静电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2.2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是指较稳定,燃点较高的气态物质。
这类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和防火措施,防止气体泄漏和积累。
2.3 可燃固体/粉尘可燃固体和粉尘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固态物质。
这类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积尘、火源和静电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3. 低危险性物品3.1 不燃物品不燃物品是指不具备燃烧性的物质,如金属、玻璃、石材等。
这类物品在一般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火灾,但也需要注意防止金属粉尘和静电的积累。
3.2 低燃点液体低燃点液体是指相对于易燃液体来说,燃点较高的液体。
2024年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2篇)
2024年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本规定,以确保防火防爆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的防火防爆工作。
第三条防火防爆工作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的能力。
第四条防火防爆工作应当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防火防爆基本要求第五条公共场所、工业企业、居民建筑等各类建筑物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六条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并经过专业机构的验收。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物品等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存储、运输和使用,并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第八条建筑物内部应当设置合适的防火防爆分隔,保证火灾不蔓延、防爆不扩散。
第九条公共场所、工业企业应当制定防火防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和群众的应急疏散能力。
第十条煤矿、石油化工等高风险行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
第三章火灾防控要点第十一条火灾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火势,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第十二条建筑物内部应当设置灭火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供工作人员和群众及时使用。
第十三条定期进行火灾防控演练,提高员工和群众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四条建筑物应当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标识,并保持通道畅通。
第四章爆炸防控要点第十五条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存储和使用,并制定相应的防爆措施。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爆设备和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十七条定期组织爆炸防控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所有爆炸物品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定,并严禁私自携带、使用。
化学纤维生产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对策(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化学纤维生产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对策(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化学纤维生产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对策(标准版)我国人多地少,现在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世界22%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称得上是世界一大奇迹。
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不足的严峻形势也愈来愈显现出来。
主要依靠种植棉花等天然纤维资源将愈来愈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不含台湾地区)年人均纤维消耗量约5公升,距世界年人均纤维消耗量7.5—8公升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天然纤维(棉、毛、麻、丝)受自然条件因素的制约,产量难以有大幅增加。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化学纤维(以下简称化纤)生产才是解决我国纺织纤维总量供应不足的唯一有效途径。
据测算每生产一吨化纤可以替代约20亩棉田。
解放后我国化纤生产从无到有,七十年代后化纤生产,尤其是石油化纤生产得到迅猛的发展。
我国先后在辽宁阳、上海金山、江苏仪征、河南路阳及天津等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生产基地,化纤产量逐年增加。
1997年产量达42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3%,已跃居世界化纤生产第一大国,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
尽管大大缓解了市场需求压力,但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和纺织出口创汇的需要,每年仍从国外大量进口化纤和化纤生产原料。
据统计,1997年化纤进口量达180万吨,1998年进口量171万吨。
化学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人造纤维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等;合成纤维有涤纶(聚酯纤维)、锦纶(聚酰胺纤维)、腈纶(聚丙烯腈纤维)、氨纶(聚氨酯纤维)、维纶(聚乙烯醇纤维)和丙纶(聚丙烯纤维)等。
(完整word版)加油站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f.抽烟、使用手机、纵火等;
g.违章动火。
油蒸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
油罐区、加油作业:
卸油、加油机维修等:
1.油罐区:
a.防雷接地装置定期检测;
b.安全操作,专人负责,加强管理;
5.检修作业:
a.违章作业;
b.使用非防爆设备;
c.存在明火点火源;
d.敲打罐体、管道产生火花。
6.其它场所:
a.汽油蒸气泄漏在地下管沟或封闭处聚集,遇点火源;
b.站内或外来人员穿着化纤羊毛衣物穿脱拍打产生静电火花;
c.穿戴金属衣物服饰等;
d.电气设备老化、绝缘破损、电流过大、短路、防爆电器使用不当等;
c.卸油车辆未静电接地;
d.卸油速度过快造成静电积累;
e.存在明火源;
f.密闭卸油系统损坏;
g.雷雨天卸油作业;
h.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螺丝松动等;
i.油品流动搅拌、冲击、震荡、摩擦产生静电。
4.量油作业:
a.油品溅出、油蒸气散发;
b.量油时静置未稳(小于10分钟)就开盖量油,引起静电起火;
表1加油站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序号
危险因素
触发条件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对策措施
1
油品泄露;油气散发,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油气预明火或火花
1.油罐区:
a.油品泄漏或油蒸气积聚;
b.防雷接地系统失效;
c.违章使用明火设备,产生火花;
d.储油罐区电气设备不防爆;
e.油罐通气管没装阻火器或阻火器失灵;
f.油罐、管道漏油;
化学品防火、防爆安全规定(5篇)
化学品防火、防爆安全规定1、经营场所内应保持空气流通,严禁跑、冒、滴、漏,更不得任意排放。
2、装卸作业区应禁止吸烟;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人员不应穿着能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织物工作服和带裸露铁钉的鞋;不应使用铁质工具及撞击会产生火花的其它工具;不应使用打火机、手机、相机等发火和电子设备。
3、严禁在装卸作业区使用明火。
生产区内要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批准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动火时应在安全管理人员监护下方可动火。
4、各建筑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并保证处于良好的状态。
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良好的状态,平时任何人不得随意运用消防器材。
特殊情况要动用水带,必须经安全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同意,方可动用。
5、消防器材管理(1)消防器材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2)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良好的状态,平时任何人不得随意运用消防器材。
(3)特殊情况要动用水带,必须经安全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同意,方可动用。
(4)使用消防器材时,当发现有漏气,压力不足,药品过期、用完或意外损坏,当班班组要及时向安全管理人员反馈,以便及时完善、更换。
(5)保证安全装置、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的灵敏、可靠、好用。
全体员工必须爱护和加强维护保养。
没有经同意,私自动用消防器材者,每次罚款____元,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6)消防器材摆放位置、安全标志、防火标志等设施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拆除。
凡违反者,一次罚款____元。
(7)每月检查一次消防器材完好情况。
6、易燃、易爆区域内,桶装物品不应在水泥地面拖动、滚动;使用的各类溶剂原材料容器应密闭存放;应随时将粘有涂料等易燃物质的棉纱、抹布等物放入带盖的装有阻燃液体的金属箱(桶)内,当班清除,不应乱抛、乱放。
7、不应使用易燃液体擦洗设备、地坪和衣服等。
8、应及时清理废物、油迹、漆垢等,保持作业岗位环境的整洁卫生。
化学品防火、防爆安全规定(2)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因此制定了化学品防火、防爆安全规定来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版)爆炸危险场所,是指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质,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有爆炸危险的场所。
火灾危险场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储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或者有可燃粉尘、可燃纤维,或者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并在可燃物质的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一)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1.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2.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①0级区域(简称0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②1级区域(简称1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③2级区域(简称2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两个区域等级。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
2020年03月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张旭凤(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60)摘要:对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电解液、N-甲基吡咯烷酮、辅助物料(酒精、清洗剂等)的火灾爆炸危险进行分析,提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过程需注意的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和锂离子电池生产新建项目设计阶段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火灾;爆炸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数码科技的发展,锂电池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锂电池生产行业目前已成为朝阳性产业,锂离子电池生产建设项目不断上马,但随着锂电池生产的发展,近几年锂电池工厂也出现多起火灾爆炸事故,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
现有的研究多关注于锂离子电池本身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如短路、过充、机械损伤等。
对锂电池企业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其他安全风险关注的较少。
本文就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物料火灾爆炸危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供锂电池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和新建项目设计参考。
1锂离子电池生产主要工序及原料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正负极混料制浆、涂布、辊压、干燥、裁切、卷绕或叠片、封装、注液、化成、检测、出货等。
生产主要原料一般有:正极粉料(钴酸锂、磷酸铁锂、锂镍钴锰等)、负极粉料(石墨、硅碳复合材料、钛酸锂等)、导电剂(碳粉)、电解液、粘结剂、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水)以及作为正负极集流体的铜箔、铝箔等。
2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电解液使用、存储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危险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解液是有机溶剂和电解质盐化合物的混合物,常见的电解质盐化合物为六氟磷酸锂(LiPF 6),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1]。
因含有六氟磷酸锂,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电解液的毒性,现场张贴相应的职业危害警示。
火灾防护规范
火灾防护规范引言: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火灾防护规范。
本文将从建筑、工业、交通、商业、医疗等几个方面,探讨火灾防护规范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建筑行业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在公共建筑、高层建筑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火灾危险性质的建筑中,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该系统应依法及时进行维护和定期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消防通道的设置与管理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宽度的消防通道,并保持通道的畅通,不得存放任何物品,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顺利。
3. 防火门、窗的使用与维护建筑物内的防火门、窗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密封性和耐火性。
并且,不得擅自打开或破坏防火门、窗。
4. 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与使用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各种电线、插座等应定期检测,防止因电器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第二节工业行业1. 储存易燃易爆物的标准工业企业在储存易燃易爆物时,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储存和管理,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设备,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2. 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工业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作业环境中无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国家标准,防止火灾的发生。
3. 用电安全管理工业企业的用电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电气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防止电器设备引发火灾。
4. 废物处理与排放工业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处理废物,并确保废气、废水排放达到环保标准,以降低火灾风险。
第三节交通行业1. 车辆的防火设施公共交通工具应配备灭火器、报警器等防火设施,并设有应急疏散出口,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和乘客能够迅速疏散。
2. 道路的消防设施道路上应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随时为发生火灾的车辆提供及时的灭火救援。
3. 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加油站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三篇)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工作时,需要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实验室场地安全、操作安全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一、实验室场地安全1. 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要合理布局,保证实验室内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和隔离性。
各种试剂、化学品等应有专门存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化学反应。
2. 安全标志齐全:实验室内应设置标示明显的警示牌、安全标志和应急救援设施。
如瓶柜、危险化学品存放区等应明确标示,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3. 电气设备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线、插座等设备没有漏电、短路等情况。
禁止在实验室中乱拉乱接电线,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等事故。
4. 火灾防护措施: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具,并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
不得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必须使用电炉、热板等安全的取暖工具。
5. 防护设施完备:实验室内应有台上、台下换气系统和排风机,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实验台面上应设置安全屏风,做到操作隔离。
二、操作安全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如查看实验记录、阅读实验方法、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等。
了解实验步骤,避免操作失误,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个人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镜、手套和口罩等。
根据实验情况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3.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熟练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尝试不熟悉的实验方法,以免引发危险。
4. 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正确选择、存放和处理化学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造成危险。
在使用有毒、易燃、腐蚀等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戴上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
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火灾,我们需要对火灾的危险性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根据火灾的危险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以便更好地加强防范和管理。
首先,我们可以将火灾的危险性分为一般火灾和重大火灾两个等级。
一般火灾是指火灾发生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扑灭,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相对较小。
而重大火灾则是指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的火灾事件。
其次,根据火灾的起因和燃烧物质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将火灾的危险性进一步细分。
例如,电气火灾、化学火灾、油类火灾、木质火灾等等。
每种类型的火灾都有其特定的燃烧特点和危险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扑救措施。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火灾发生的场所和环境特点来对其危险性进行分类。
比如,工业区域的火灾、商业区域的火灾、居民区域的火灾等等。
不同场所的火灾可能受到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管理。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火灾的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来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
有些火灾可能会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和伤亡,而有些火灾可能会相对缓慢,但危害也不可小觑。
因此,对于火灾的扩散特点和速度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类。
综上所述,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和评估,以便更好地加强火灾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通过对火灾危险性的科学分类,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火灾防控体系,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性质的化学物品或场所。
为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爆制度。
1. 分类管理:根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安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设施中,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分区、分隔储存,确保安全间距和通风条件。
3. 防火防爆设施: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存放区域内,应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电气设施等,以防止火灾蔓延和爆炸发生。
4. 消防设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喷淋系统、防火卷帘门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5. 防静电措施:对于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接地装置、静电导电屏蔽等,以避免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
6. 监控和报警系统: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安装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可能的火灾或爆炸风险。
7. 员工培训:对从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和操作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8.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消除潜在的火灾和爆炸隐患。
9.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火灾和爆炸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和具体执行措施,以便在发生火灾或爆炸时能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
10. 管理监督:建立健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安全管理的长效性。
铁路站和列车的防火(标准版)
铁路站和列车的防火(标准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569铁路站和列车的防火(标准版)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系统主要由车站、机务、车务、电务、工务、货场、房建、机关等部门组成,若其中一处发生火灾,即将牵连全局,使列车误点、运输中断,影响物资和旅客输送,严重时能使工厂原料、物资短缺,造成停工停产,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加强铁路行业的防火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火灾危险性1.旅客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或装运化学危险物品的货车违反《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及其他原因,在运行中受振动、撞击,导致泄漏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而在装卸这些物品时,未彻底清扫和处理不当,也可发生燃烧和爆炸。
2.旅客在站内、车内及货场等场所吸烟、乱扔烟头和使用明火引燃可燃物。
3.客运站建筑设计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4.车站及附设场所的供电线路老化、用电设备使用不当,以及其他生产维修车间工作不慎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火灾。
5.机车脱轨、碰撞等交通事故也会同时引发火灾。
6.机车在发动时喷出火星,装卸机械电气设备产生火花或路旁的其他飞火,均可引燃站内及车上的可燃物等,导致火灾的发生。
7.机车的供油系统出现故障或发生渗漏,遇到热辐射易燃烧。
在检修时,也可因焊接切割及其他明火作业的火星而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
8.车辆的轴颈、轴孔缺油润滑或发生障碍时所产生的高热及列车刹车时间瓦与轮箍磨擦产生的火花,有时会引燃车辆底板,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P41 危险了解与预防
3.燃烧与燃烧的关系 3.燃烧与燃烧的关系
3. 火灾和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 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 1.火灾 1.火灾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 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 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 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 成危害。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 成危害。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
B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 设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和使人员伤亡。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 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5 人们使用熨烫服装的电熨斗、修整发型的电吹风、焊 接仪器设备的电仪器铁等,用后忘记切断电源,搁置 在可燃的基座上;或者用完后,余热未散,立即装入 可燃的包裹内,因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6 公共场所人们使用的电热杯、电炉子、电褥子等电热 设备长期通电,或忘记关闭电源开关,也容易造成火 灾事故。 7 公共场所人们随额意吸烟,乱扔烟头或火柴杆,也是 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例如: 1985年 例如: 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事故, 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事故, 就是一美国人晚上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着被褥起火造 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 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人受伤,不但造成 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4. 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评定化学危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有以下几个指标: 评定化学危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有以下几个指标:
1. 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 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 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 度称闪点。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则随时都有 被火焰点燃的危险。 闪点是评定可燃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标志。 就火灾和爆炸来说,化学物 质的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化学危险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要求
化学危险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要求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
装卸、生产、使用。
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
化学危险物品一般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
凡是受到摩擦。
撞击、震动、高温或其他外界因素的激发,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伴有光。
声、烟雾等效应的物品,均为爆炸物品。
包括点火器材、起爆器材、炸药和爆炸性药品、爆竹等其他爆炸物品四类。
为了便于储运和使用,将气体用加压法、降温法压缩或液化后储存于钢瓶内。
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称为液化气体。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三类。
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
按照我国的规定,凡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都属于易燃液体。
闪点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为低、中、高三类。
凡是燃点较低,在遇明火。
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某些物品(如氧化剂)接触后,会引起强烈。
迅速燃烧,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物质称为易燃固体。
按燃点高低,易燃性大小,可分为一级、二级易燃固体。
凡是不需要外界明火作用,而是由于物质本身的化学变化(通常是由于缓慢的氧化作用)、或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发热并积热不散达到其燃点而引起自行燃烧的物品,称为自燃物品。
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分为一、二级自燃物品。
凡能与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该气体的自燃点或遇到明火、火花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称为遇湿易燃物品。
按遇湿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及其危害的大小,可分为一、二级遇湿易燃物品。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暴安全管理知识(三篇)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暴安全管理知识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和防暴是企业和个人必须重视的安全管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这些方面的知识,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防火安全管理知识1. 火灾的危害:火灾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甚至导致整个企业的倒闭。
2. 防火措施:- 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 加强火灾风险评估,定期组织火灾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 设置合理的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门,在关键部位配备自动灭火设备。
- 确保电线、插座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电火灾的发生。
-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
- 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定期进行防火知识培训。
二、防爆安全管理知识1. 爆炸的危害:爆炸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引发火灾、中毒和伤亡。
2. 防爆措施:- 对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区域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 选择适用的防爆设备和工具,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 加强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的管理,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 定期对防爆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 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如爆炸防护墙、防爆门等。
- 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三、防尘安全管理知识1. 尘埃的危害:长期吸入大量尘埃会造成呼吸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2. 防尘措施:- 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尘埃浓度。
- 加强对易产生尘埃的作业过程进行管理,使用封闭式设备或防尘罩。
-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防止尘埃堆积。
-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尘埃造成的健康问题。
四、防毒安全管理知识1. 有毒物质的危害:接触、吸入或摄入有毒物质会导致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防毒措施:- 加强对有毒物质的识别和分类,确保其正确的储存和使用。
-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 定期进行有毒物质的空气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一般火灾爆炸性防范措施
一般火灾爆炸性防范措施在工业、建筑等领域中,一般火灾和爆炸是常见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般火灾和爆炸性火灾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般火灾防范措施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火灾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材料着火所引起的。
因此,在建筑或装修时应选择防火等级高的材料。
例如,在家庭装修中可选择具有防火性能的墙板、地板等材料。
在工业中,对于易燃和易爆的物质,应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储存和使用。
组织好防火演练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应组织好防火演练,提高人们应对火灾的应变能力。
特别是在工业生产等高风险领域,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检查各类消防设施的可用性。
安装火灾预防设备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在建筑物内外应安装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栓等消防设施。
这些设施能够在火灾初期控制火势,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爆炸性火灾防范措施保持室内通风爆炸性火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容易对人民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中,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鼓励使用一些地下通风系统等方法,以消除或减轻火灾时产生的毒气对人员造成的威胁。
建立合理的储存和使用制度在工业领域中,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的物质是经常性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合理的储存和使用制度。
例如,应使用符合规定的容器存储危险品,并将其放置在专用区域内进行储存,以减少其对员工和其他设施造成的威胁。
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在工业生产设备中,如果机器和设备经常使用,那么必须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这样能保证设备在运行时的安全性,减少爆炸性火灾的发生。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引发安全隐患。
总结在防范火灾和爆炸性火灾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组织好防火演练、安装火灾预防设备、保持室内通风、建立合理的储存和使用制度、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等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轻火灾和爆炸性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4篇)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防火防爆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是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下面是与防火防爆安全相关的一些规范与技术标准的例子:1. GB 50016-2014《建筑防火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防火要求、防火分区、消防设施与器材等方面的标准。
2. GB 50160-2010《工业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工程,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防火要求和防火措施。
3. GB 50222-95《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原则、基本要求、计算方法和验收规定。
4. GB 3836-2019《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的通用要求,包括防爆结构、防护等级、防爆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5. GB/T 15605-2008《建筑防火门》:规定了建筑防火门的分类、材料要求、结构要求、性能要求等。
6. NFPA 30《液体燃料和油库储罐的防火和爆炸防护规范》: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发布的规范,用于指导油库和油罐的防火和爆炸防护工作。
7. IEC 60079《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要求。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防火防爆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实际上还有许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具体应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进行选择和遵守。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2)防火防爆是指对各类易燃易爆场所、设备和材料进行安全防护和控制,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与防火防爆有关的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的例子:1.《防火法》:是中国的防火法律法规,包括对各类建筑物、场所和活动的防火要求,以及防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益。
2.《防火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对各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进行规范,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3.《防爆设计规范》:是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的设计规范,对设备的材料选择、防静电措施、爆炸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重大火灾事故标准
重大火灾事故标准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难,它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制定和执行重大火灾事故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重大火灾事故标准是指对于特定场所或特定行业,针对火灾事故的预防、应对和处理等方面所制定的标准和规定。
下面将就重大火灾事故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重大火灾事故标准需要明确火灾预防的措施。
在各类场所和行业中,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火灾预防措施,包括对于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重大火灾事故标准需要规定火灾应急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针对不同场所和行业,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处理程序,包括火灾报警的程序、人员疏散的路线和方法、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这些程序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
再次,重大火灾事故标准需要明确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查和处理,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找出事故原因,从而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因此,针对不同场所和行业,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包括事故报告的要求、责任人的追究等。
这些程序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效率。
最后,重大火灾事故标准需要规定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
无论是预防措施的执行、应急处理程序的实施还是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的执行,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针对不同场所和行业,都需要制定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消防知识的培训、应急处理技能的培训等。
这些要求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综上所述,重大火灾事故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火灾预防、应急处理、事故调查和处理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方方面面。
只有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重大火灾事故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18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字[2008]7号文件《关于印发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指导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写内容。
其中,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初步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护技术措施、安全设施设计后的风险状况分析等。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事故,同时也存在毒性、噪声、高温或低温、机械伤害和高空坠落等职业危害。
本节仅重点介绍生产过程火灾、爆炸和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与防护。
1.天然气火灾爆炸因素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只要存在空气(或氧气)等助燃物及火源,就可燃烧甚至爆炸。
天然气处理过程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不仅直接损失巨大,而且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危害程度极大。
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外力破坏、违章作业、设备和设施质量、腐蚀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设备、机械、管线、阀门、仪器仪表等出现泄漏。
泄漏的天然气及其凝液等遇雷击火、电气或静电火花、机动车排烟喷火、明火或其他散发火时,将会引发火灾事故。
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还将发生爆炸事故。
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导致火灾爆炸的因素主要如下;(1)管线和压力容器破裂、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管线和压力容器,在运行时可能因窜气、超压、腐蚀、选材不当和制造缺陷等导致破裂和泄漏,如遇火源即可发生火灾爆炸。
(2)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静电火花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危害。
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火花放电。
如果所在场所存在天然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即可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当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体,或接地体的人体接近带静电物体时,都可能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
(3)电气设备开关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电气设备高电压火花放电、短时间的弧光放电、接触点上微小火花放电等都是引发火灾爆炸的火源。
(4)点火、熄火和回火引起爆炸。
加热炉点火前未彻底吹扫,或因点火工具不可靠以及直接利用炉膛高温引燃燃料气可能引起点火爆炸;紧急停电及燃料气系统波动,可能引起熄火爆炸;硫磺回收装置反应炉(燃烧炉)回火可能引起酸气系统回火爆炸;火炬系统回火可能引起放空系统爆炸。
(5)动火作业引起火灾爆炸。
在厂区或装置区有天然气存在的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时,特别是在对介质为天然气或其凝液的设备、管线进行焊割施工时,当置换不彻底或有关阀门未关死、周围存在有泄漏的天然气,以及其他区域的天然气窜入焊割施工的动火区等,极易引发火灾爆炸。
(6)硫化铁自燃引发火灾爆炸。
钢材中的铁元素可与天然气中的H2S反应生成极易自燃的硫化铁(或硫化亚铁)。
硫化铁的自燃属于自热氧化自燃类型,即在常温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发掉,则将聚积起来使堆积的硫化铁温度上升,达到其自燃点以上,就会剧烈燃烧,并引燃周围易燃、易爆物质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7)碰撞和摩擦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在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因金属物体与金属物体之间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导致火灾爆炸。
2.天然气火灾爆炸危险性特征天然气的主要组分甲烷属于易燃易爆气体,甲B类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为5.3%~15%(体积分数),最小点火能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889.5kJ/mol,或33440kJ/m3),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扩散系数为0.196,极易燃烧、爆炸,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
因此,设备和管线中的天然气一旦出现泄漏并遇火源,火灾爆炸将会同时发生,火焰传播速度将达到1000~4000m/s,局部爆燃压力可达8MPa,甚至更高,因而破坏力很强,事故通常难以控制和施救。
所以,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最严重的危险是火灾和爆炸,它会出现在每一处天然气可能泄漏的区域;其次的危险是压力容器的物理爆炸。
由此可知,预防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清除火源和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防护为了确保天然气处理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必须从设计、施工、投产试运、日常运行管理及维修等各个环节切实抓好安全工作,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规定。
(1)设计控制实践证明,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是控制事故的关键环节。
为此:①严格遵循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②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熟可靠、节能环保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③设计中应考虑设置火灾及气体检测系统(FGS)、电视安全监视系统以及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后者即紧急停车(ESD)和安全联锁系统,其中,安全仪表系统系完成异常工况或重大事故状况时安全联锁保护,并实现全厂、某一装置或设备的紧急停车,火灾及气体监测系统完成全厂可燃气体泄漏和火灾监测,在中心控制室实现集中报警,并向安全仪表系统或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发送联锁保护信号;④自行设计的容器材质应正确合理,并有明确的制造、检验和验收要求,以确保设备制造质量;⑤外购设备、机械应有技术规格书,对其设计参数、制造标准、承担责任、供货范围、技术指标、监造验收等提出明确要求;⑥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编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施工控制施工中应通过以下几方面控制质量:①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规定施工,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和安全;②选择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施工;③建立质量目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执行设计文件,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在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下控制;④采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材料,认真进行检验、验收及建立质量档案;⑤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在容器制造过程进行监造、检验及验收;⑥通过阶段验收、竣工验收、技术资料整理、文件档案建立实现施工事后质量控制。
(3)生产管理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为此应该做到:①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消防组织,管理和作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岗位安全培训,并经考试方可持证上岗;②切实做好生产过程的巡查、维护和检修工作;③对于火灾爆炸等危险危害事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而且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并认真做好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④严格执行用火管理规定和要求。
4.事故案例2005年国内某气田天然气处理厂第6套脱油脱水装置低温分离器在投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其爆炸裂片引发干气聚结过滤器连锁爆炸后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损失近千万元,停止向某重要输气管道供气长达126h,影响十分严重。
(1)事故经过该天然气处理厂于2004年12月建成投产,共有6套采用低温分离法的脱油脱水装置。
事故发生前,前5套脱油脱水装置已陆续投产,第6套脱油脱水装置也在2004年底完成安装、试压,由历属地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后核发了压力容器使用证。
2005年6月3日上午9时30分,第6套脱油脱水装置开始按照投产方案进气建压,同时采用肥皂水检漏。
之后,低温分离器升压至6.24MPa时,开启装置干气外输阀,此时节流阀前压力为9.4MPa,低温分离器压力为6.2MPa,系统压力正常。
中年12时后停运第4套脱油脱水装置,第6套脱油脱水装置低温分离器温度逐渐降至-21℃(设计最低工作温度-41℃)。
13时再次用肥皂水对各密封点检漏,没有发现漏点,装置运行正常。
15时许,处理厂中心控制室值班人员听到强烈爆炸声,随后看到第6套脱油脱水装置附近的火光,立即启动全厂紧急停车程序,实施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正在生产的4口气井全部自动关闭,切断进站气源。
与此同时,启动消防喷淋系统,对凝析油储罐喷水降温。
但是由于自动控制电缆在爆炸时严重损害,外输气出站截断阀已不能自动关闭,抢救人员曾多次试图对该截断阀实行手动关闭,但因火势太大,热辐射温度过高而无法靠近,只好驱车至距处理厂约14km 的输气干线1号阀室,于16时关闭了该阀室截断阀,将输气干线气源切断。
约30分后装置区火势逐步减弱,17时抢险人员关闭了外输气出站截断阀,并打开现场消防干粉罐,对管廊架上的导热油管线等着火处进行灭火,17时50分左右该装置火焰完全扑灭。
(2)事故原因①低温分离器是在正常条件下发生的物理爆炸,其爆炸裂片击穿附近的干气聚结过滤器,导致干气聚结过滤器连锁爆炸后着火,裂片呈宏观脆断特征。
②焊接缺陷是引起低温分离器开裂的主要原因。
③制造厂家焊接工艺不完善,制造工艺不成熟,造成焊接中产生裂纹和其他焊接缺陷,导致筒节冷卷和热校圆过程中材料脆化程度加剧,复层脆化及耐腐蚀性能降低,复合板基材无塑性转变温度升高耜低温冲击功降低,使容器爆炸前存在较高的残余应力和较多的质量问题。
④监造人员未按《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规则》要求对新型材料的焊接玉菡进行评定确认,就发放了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检验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及时发现制造缺陷。
(3)事故教训①天然气处理厂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最有效的扑救方法就是迅速切断全部气源。
因此,在高压气井设置井下、井口紧急截断蹲;进站集气管线和出站输气管线安装紧急截断阀和紧急放空阀都是非常必要的。
②在大型天然气处理厂设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十分必要。
这次事故中能够迅速切断4口生产气井和全部进站气源,安全仪表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由于天然气处理厂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且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并应在平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有效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
④在大型天然气处理厂设置电视安全监视系统十分必要。
由于该厂电视安全监视系统的9个电视摄像头几乎把全厂各个角落都监视到,因而尽管发生爆炸后现场一片狼藉,无法判断哪个容器先发生爆炸,但将中心控制室电视监控录像查看后,何时哪个容器发生先爆炸、爆炸后着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摧毁了电缆桥架、抢救人员何时到达现场以及何时撤离都很清楚,对事故调查起到了关键作用。
⑤必须使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
该厂低温分离器采用的耐低温、耐腐蚀复合材料,国内尚无成功使用先例,因而不应在此重要工程项目中采用。
⑥其他,详见《天然气常见事故预防与处理》一书中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