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系统评价及预警研究
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5篇)

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一、预测评价范围矿井范围内所有采掘工作面。
二、预测评价内容采掘影响范围内的施工层位、地质构造、突水可能性、涌水量大小、防治水措施。
三、预测评价方法预测评价实行逐月评价,每月末根据各采掘工作面影响范围内(要适当超出下月的掘进或回采进度范围,以确保评价的连续性)的施工层位、涌水量、附近老空区、物探异常区、封闭不良钻孔、水井、地表水、防排水设施、通讯设施等情况,在对前方施工层位、地质构造、突水可能性、涌水量大小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防治水措施作出具体评价,评价结论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并报总工审核后方可组织作业。
四、预测评价的组织和实施1.采掘工作面水害预测评价:每月末根据下月生产计划安排,以采掘工作面为单元进行水害预测评价,确认预测及评价合理完善后,返回采掘队组落实执行。
2.水害预测评价日常管理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
各业务部门分工如下:2.1防治水中心负责工作面施工进度及防治水工程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防治水措施指导实施工作。
2.2机电管理部部负责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排水设施(供电、水泵、管路)管理工作。
2.3安全管理部负责防治水措施的落实监督工作。
2.4供应科负责防治水材料购置与日常管理工作;财务科负责预测评价有关费用的落实。
3.水害预测评价由矿长负责,总工程师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负责收集采掘工作面有关防治水信息并填写水害评价表,地测科负责汇总。
五、预测评价的监督和考核1.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本矿井水害预测评价工作,评价出的水害隐患及措施必须落实到人。
凡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掘进工作面不准发放施工通知单,不准测量放线;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采煤工作面不准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中发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必须立即组织修订防治水方案或措施,重新进行评价和审核,及时调整水害监控重点。
2.安检科对采掘工作面的水害评价和防治水技术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落实,发现没有评价或评价未通过及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的采掘工作面,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无条件停止施工。
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1)多源 信 息 科 学 利 用 方 面,主 要 针 对 预 警 数 据多源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进行合理设 计,研 究多源数据直接 访 问、格 式 无 关 和 位 置 无 关 数 据 集 成等 技 术,并 构 建 基 础 数 据、多 源 水 质 数 据、评 价 预 警模型与算法等 数 据 库,为 后 续 评 价 与 预 测 预 警 分 析提供数据支持。
图 3 水 质 评 价 指 标 优 选 与 指 标 体 系 建 立
(2)水质评价指标分类与赋权。① 以 各 种 污 染 物对人体健康的 影 响 为 基 础,同 时 考 虑 其 在 水 中 的 存在 水 平、影 响 时 间、影 响 范 围 等 因 素,对 水 质 评 价 指标进行分类。主要依据以下有关污染物危害性的 标准与规定判断水质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能够引起人 群 中 暴 发 大 规 模 传 染 病;IARC 的 分 组 标准;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美国 EPA129种 优 先 控 制 污 染 物 ;化 学 物 质 的 急 性 毒 性 ;剧 毒 化 学 品 目录;农 药 急 性 毒 性 暂 行 标 准;斯 德 哥 尔 摩 公 约;内 分 泌 干 扰 物 质;EPA 潜 在 致 癌 剂 的 危 害 等 级 等。 ②对照研究制订 的 指 标 类 别 划 分 依 据,对 筛 选 优 化 出来的 126 项 水 质 指 标 逐 一 分 析,确 定 类 别 为 Ⅰ ~ Ⅴ类 指 标。 第 Ⅰ 类 指 标 造 成 的 危 害 具 有 时 间 短、致 死速度快等 特 点,对 人 体 健 康 的 危 害 最 大,Ⅱ 类 其 次,以此类 推,Ⅴ 类 最 轻。 ③ 参 照 《有 毒 作 业 分 级 》 (GB 12331—90)等规范 性 文 件 的 权 重 分 级 思 路,对 每一类水质指标 确 定 风 险 系 数,并 通 过 实 测 数 据 进 行调整优化,使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计 算 结 果 与 实 测 结 果 尽量吻合。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作为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水文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现有方法在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灾害链式反应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1. 综合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运用多学科知识,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等因素,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动态模拟评价方法: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更真实地反映洪水的实际情况。
同时,结合历史洪水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3. 风险区划评价方法:根据地理、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区,对各风险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风险区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措施针对现有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水文、气象、地理、生态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共同研究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水利工程安全评估与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安全评估与风险预警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也不断增加,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的风险更是难以估量、难以控制。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安全评估和风险预警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评估技术水利工程安全评估是指对水利工程的工况、结构、设施和运行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评价,以确定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
水利工程安全评估包括两部分,一是水利工程的静态安全评估,主要是针对工程的施工、设计及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二是水利工程的动态安全评估,主要是评估工程的日常运行情况,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监控和分析,发现和处理故障,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在现代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动态安全评估技术的研究及其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风险预警技术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洪水、地震、塌陷等自然灾害,以及腐蚀、老化、失效等设施固有的隐性风险等。
为了避免这些潜在风险对工程、环境和人民造成不良影响,不断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风险预警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风险预警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准确地收集、分析、处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各种风险信息,对引起灾害的风险进行预判,及时发出告警信号的技术。
当前,风险预警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也已成为水利工程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之一。
风险评估的实施需要依赖于相关的科技手段,需要不断地将传统技术升级、推进。
例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以及高性能计算、空间信息技术等工具的不断完善,都给安全评估和风险预警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技术保障。
3、技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安全评估和风险预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其中,工程结构和运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各类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发挥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是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分析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分析一、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概念与机制(一)预警的概念内涵与工作原理预警的科学内涵包括预警指标、警戒阈值、预测并评价危害范围及程度、调控措施5个方面。
预警的科学过程就是通过总结以往系统的发展规律,对已选定的预警指标划定一定的警戒阈值;同时在系统变化趋势预测基础上,利用警戒阈值对警情的危害范围和程度进行判断,以此向关联方发出不同的示警信号,为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从而减轻相关损失提供参考。
从预警过程可看出预警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预测和评价,预警的目的在于基于预测的结果,对其进行价值意义上的评价,相对于预测对全面宏观方面的关注,预警更倾向于对特定异常不利情况的警示作用。
系统科学是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提供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成为解决预警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1969年美国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图中逻辑维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和排除警患,预警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明确警义的基础上,寻找警源并分析警兆,达到预报警度最终排除警患的目的。
预警原理中的警义包含警素和警度两方面的内容,警素是指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警情,在实际研究中可按照警情的来源或者性质进行分类;警度是指警情的严重程度,通常用等级进行划分。
其中警度是明确警义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确定警度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警限,警限的阈值范围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状态判别;难点在于警限受制于空间地理位置的不同很难在不同地区划定统一标准,同时进行预警研究需要警限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实际上客观的警限随着时间应该是变化发展的。
警源是警情和警患的源头所在,是对事物发展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源,寻找警源是调控措施能够治标又治本的关键;警兆是指先于警情发生的先兆事件,对预警的前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警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警兆的挖掘分析选用相较于警情指标在时间上先行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的预警才具有预先于警情的特性。
基于GIS的区域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显示 大屏幕 、 移 动 监 测屏 幕 等 场 景 通 过 对 视 频 的 实 时 监 管 实 现 重 要 区域 的 水 质 及 环 境 污染 监控 。.
5 . 4 移 动 巡 检 子 系 统
[ 7 ] 赵显 波 , 郎景波 , 李美娟. 双 鸭 山 市 农 村 饮 用水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 J ] . 南
能。 5 . 5 水质 风 险 评 价 子 系 统
G 1 S技 术 不 仅 在 饮 水 工 程 规 划 方 面 发 挥 着 巨 大 作 用 ,而 且 将 继
续 在饮水 安全 的多维 可视化 、 区域饮水 量预测 与分析 、 突 发 事 件管理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
[ 参考文献 ] [ 1 ] 杨元青 , 庞清 江 , 宋岩 , 等. 我国农村饮用 水水质安全 问题探析 [ J ] .
监测趋 势分析 、 水 源污染风 险评价 、 突发事件 风险评 价 、 突发事、 件处置 路线评估等功能 。
5 . 6 预 警 管 理 子 系 统
A s s e s s m e n t [ J ] .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f o r t y s i e n e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在 水 质 风 险 评 价 结 果 的 基 础 上 ,按 照 监 测 数 据 现 状 和 变 化 趋 当 水 质 监 测 的 数 据 趋 势 达 到 限 值
临 界时 、 或 者水 质超标 时 、 或 者 发 生 突 发 事 件 时 将 触 发 预 警 功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州自来水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污染问题已成制约龙头水达标的主要因素。
该项目以提高龙头水水质为目标,经过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供水管网创新平台、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技术、管网水力水质监控与调度系统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创建的国内首个大型供水管网集成创新平台,在管网温控、远程监控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技术,在嘉兴、广州、舟山等示范应用表明,余氯等关键管网水质指标达标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管网水质得到了稳定保障;开发的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已在广州、嘉兴、绵阳、杭州等实际运行,率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际运行的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
组织编制了国家行业标准、指南3部,浙江省行业导则1部,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部。
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6项,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7篇)。
创建、研发的系列成果在广州(超大城市)、嘉兴(平原地区城市)、绵阳(山地丘陵城市)、杭州、东莞、济南、绍兴、舟山等城市供水管网中实际运行和应用,建设示范工程9项,根据应用证明和检测报告,示范区实现了1800余万人的管网水质稳定达标,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饮用水安全是最大民生和中国当务之急。
我国对出厂水的长期关注,在水厂水处理技术上得到了大幅提升,而输配送水质保障技术薄弱,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二次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龙头水无法达标的主要因素。
技术问题体现在:(1)缺乏供水管网水质综合试验平台,造成研究手段和保障管网水质的相关标准、指南等缺乏;(2)缺乏供水水质在管网中的二次污染规律与控制技术;(3)缺乏面向运行管理的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
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

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风险的日益加剧,对水安全系统的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水安全系统评价是对水资源及其利用的全面分析和评估。
评价范围包括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水质状况、生态健康、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
通过评价水安全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首先是对水资源供需状况的评价。
对于供水系统来说,确保水资源的稳定供应是关键。
评价供水系统的供需状况,首先需要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进行估算,同时考虑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利用效率。
同时,还需要结合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因素,预测未来的水资源需求,找出供需矛盾的风险点。
其次是对水质状况的评价。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受到各类污染物的威胁。
对水质状况的评价需要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分析。
常见的有机物包括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无机物包括重金属、氮、磷等。
评价水质状况的目的是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修复水质,确保人畜用水的安全。
此外,生态健康评价是水安全系统评价的重要内容。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健康评价需要对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生境质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状况。
如果水生态系统出现破坏,将影响到鱼类、水草、浮游生物等许多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多样性。
水安全系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识别问题和优先级,并为制定调控策略提供支持。
调控策略既包括长期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也包括短期的紧急管理措施。
例如,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可以通过节水措施、水资源调度等方式,实施供需平衡;对于水质受pollution污染的地区,可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水体环境;对于生态健康出问题的水生态系统,可以进行生态修复、生态补给等措施。
通过早期预警和及时调控,可以减少水安全风险的发生,并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1. 引言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建立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 系统概述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是一款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预警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
该系统旨在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与预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3. 系统功能3.1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实时采集水利工程的安全风险因素数据,如水位、降雨量、地质条件、建筑物状况等。
3.2 数据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采用统计学、概率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
3.3 风险评估系统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水利工程的安全风险因素、历史事故案例等,采用相应的评估模型对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4 预警发布系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当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超过预设阈值时,自动发布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内容、应对措施等。
3.5 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提供实时、全面、准确的安全风险信息,便于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4. 系统架构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风险评估层、预警发布层和决策支持层。
各层次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处理。
5. 关键技术5.1 数据采集技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因素的实时、准确、高效采集。
5.2 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清洗、转换、存储等操作,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5.3 数据分析技术采用统计学、概率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风险评估提供支持。
防治水安全评价制度

防治水安全评价制度xx年xx月xx日•引言•防治水安全评价的工作流程•防治水安全评价的方法•水质评价•水量评价•水灾害风险评价•防治水安全评价的制度建议目录01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水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为此,建立完善的防治水安全评价制度,加强对水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目的和背景防治水安全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对江河流域、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渔业用水等领域的防治水安全进行评价。
对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市政排水设施等工程项目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
对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洪水灾害、水土流失等水安全问题进行评估。
对水资源利用、节水措施、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措施进行评价。
02防治水安全评价的工作流程明确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水安全评价的地区、项目或设施等。
确立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确定评价对象与目标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
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水文数据、水资源数据、水环境数据等。
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1制定评价方案23根据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如水质、水量、防洪能力等。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水质标准、水量标准等。
制定评价标准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
确定评价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数据处理根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如水环境模型、洪水模型等。
建立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型验证实施评价工作将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形成整体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汇总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有关防治水安全的结论和建议。
结果分析汇总评价结果03防治水安全评价的方法概念定义定性评价法是一种以文字描述为主,基于对评价对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结合相关资料和专家意见,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
自来水厂安全评价

自来水厂安全评价自来水厂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人们饮用的自来水符合安全标准。
水厂的作用是处理原水,将其净化成可供饮用的水源。
因此,水质问题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自来水的安全,对水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是必要的。
水质问题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胃肠道疾病、呕吐、腹泻等。
这些问题尤其对儿童、孕妇和身体较弱的人群产生更大的威胁。
因此,通过对自来水厂进行安全评价,可以降低水质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自来水厂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水源的净化过程安全可靠,并且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卫生规定。
评价的结果将为水厂提供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满足人们对安全、干净水源的需求。
综上所述,自来水厂安全评价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评价水厂的安全性,我们能够确保自来水的质量符合标准,降低水质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描述自来水厂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可以包括收集数据、分析安全风险、制定改进措施等内容。
本文旨在介绍自来水厂中的关键风险,并评估这些风险对水厂运行和水质安全产生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关键风险:供水管道老化:供水管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老化和腐蚀问题,可能导致管道破裂、漏水等故障,进而影响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
水处理设备故障:水厂的水处理设备,如过滤器、净化器等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水处理效果下降或者无法正常操作,从而危及供水的安全性和水质的稳定性。
非法入侵和破坏:自来水厂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他们可能试图非法入侵或者破坏水厂设备,这将直接影响水厂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性。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自来水厂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供水中断或者水质受到影响。
对于这些关键风险,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它们对水厂的影响程度和可行的应对方案。
通过科学的安全评价,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保障水厂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性。
本部分将讨论自来水厂中采取的监测和控制措施,旨在确保水质和运行安全。
城西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技术研究

0 引 言
我 国众多水 库 中土石 坝 的数 量 比重 大 , 且安 全 形 而 势不容乐观 。因此急 需加强 土石 坝的设计 、 工 、 施 运行 管 理及 相关科研工作 , 保证水 库 的大坝 安全 , 促进 流域经 济 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 。截止 到 20 0 2年 , 国约有 2 我 0
1 工 程 概 况
城西水 库位 于安徽省 滁州市 境 内 , 是一 座 中型水库 ,
术 、 色关联 度技 术与 神经 网络技 术 的智 能型推 理机模 灰
型, 实现坝体综合评价预警 。
[ 收稿 日期 ] 2 1 — 2—1 01 0 5 [ 金项 目] 水利 部科 技推广计划项 目( G 8 3 ; 基 T 0 0 ) 公益性行业科研 专项项 目( 0 8 14 ) 2 0 0 0 0 [ 作者简介 ] 刘 恒 ( 9 2一) 男 , 18 , 辽宁沈 阳人 , 工程师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水 利 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 ; 赵 琳 (97 17 )男 , , 辽宁沈 阳人 , 高级工程师 , 士研究生 , 博 主要从 事水利 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 ; 李 禄 (9 2一) 女 , 18 , 辽 宁沈 阳人 , 工程 师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水利科技管 理工作 .
分析评价系 统 的开发 工作 。下面 结合 水库 实 际工 程 , 对
系统主要功能进行介 绍。
提高 , 笔者在此领域投入 了大量 的精 力和物 力 , 并取得 了
丰硕的成果 。
2 技 术特 点
() 1 系统采用 B S与 C S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 / / 将各专
土石坝安全 监测 分析 与评价 系统技术 是工 程与 软件 相结合 的系统化技 术成果 。成果解 决 了实 现土 石坝安 全 监测 的关键创新 技术 , 主要包括 : 据采集 系统 运行效 率 数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以期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现状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依赖于水文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历史灾害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洪水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然而,现有的分析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分析模型的精度问题等。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现状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主要是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便为防洪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物理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考虑因素不全面等问题。
四、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改进针对现有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数据获取与处理:首先,需要完善水文气象观测网络,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2. 分析模型的改进: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
同时,结合多源数据,建立综合分析模型,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 评价方法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引入客观的量化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物元分析等,以降低评价结果的主观性。
4.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实时监测与预警: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洪水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洪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论通过对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及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影响范围,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城西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

句来实现 ,也可 以通过拷 贝文件来实现
要实现本机远程双备份技术就必 冷备份 。第 三种方法就是 要在查询分析
处理系统 、 文的转换 系统 、 报 水文管理 须要 了解 S L E V R20 数 据库 器里里执行 S L语句来备份和还原数据 Q R E 05 S Q 系统 等都是 以水文数 据库为基 础 的 , 备份 的基 本原理 和相关 的基 础知识 , 库 。 本文将采用第三种方法 的原理 , 在代
l 【 科技推广与应用】 l
城西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
阚乃 立
一
陈新 建
、
概 述
采集系统 中, 集数 据可 自动入库 ; 采
自动化采集 系统 建设 成果 ,实现水库大
二、 系统功能描述
城西水库位 于安徽省滁州市清流 铁路 。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18 m2 6k , 总库
_
将严 重影 响 防汛 抗 旱工 作 的顺 利进 份 和还原功能 。
d d a e ,u” b’b nm ’t e分离数 缩 、 除原 文件、 r 删 定期 删除一天前 的远程
失时 ,用户可以使 用数 据库 的备份文 据库 , * f *d 拷 贝出来 , 将 . 和 .f md 1 当然 以及本 机备份。利用 S LS R E Q V R代理 E
( )5只坝体 内部渗流观测 孔隙 坝安全监测在线分析与系统评价 。 25 () 3 坝体表 面变形监 测点包 括水 安徽省 大 中型水库 的数据库 系统 都 用 的数 据库 系统差异 较大 ,考虑 到软件
河支流小沙河 上游 ,紧靠滁城 和津浦 水压力计 , 所有 点采集可 自动入库 ;
式 进行 , 界面设计 中以操作简便 、 互 评价 ;1 ) 交 ( 5数据报表。系统的 0 4 0断 数据分析 ;2 目前 , +5 () 随着 自动 化 、 电子 技 友好 、尊重操作人员习惯为指导原则 , 面分析界面如图 2 所示。 实现专业性与易操作性的统一。 尽量采
科技成果——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BEWs)

科技成果——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BEWs)技术开发单位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适用范围适用于用于江河湖泊、饮用水源、自来水厂、排污企业、养殖库区等水环境水质的生物预警监控领域。
成果简介本技术基于水生生物回避行为反应与污染物毒性存在较好剂量-反应关系,通过低压高频电信号传感器技术连续实时监测生物运动行为变化,结合生物毒性数据模型、环境胁迫阈值模型、生物毒性行为解析模型对水质变化进行智能监测预警,迅速判断污染爆发时间和污染物综合毒性。
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出原水对水生生物的综合毒性,具有连续快速、实时多通道自动监测预警等特点,真正实现对于水源地水质生物综合毒性有效的连续在线、实时预警监测。
工艺流程设备由采配水单元、数据采集分析单元、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单元、显示操作单元和通讯交互模块单元等部分组成。
采配水单元采集、预处理和分配水样,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将电信号转化成有效的数字信号,并提取出有效特征反应,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单元是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的运用和解析来全面判断预警生物综合毒性,显示操作单元显示连续实时的数据和结果、技术参数和操作控制界面,通讯交互模块将连续实时数据和结果实时有效地上传到预警数据中心。
关键技术1、水生生物回避行为的获取和有效特征反应的提取和解析的实现;2、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的实现和运用;3、技术硬件和软件均符合水环境毒理学规范,有效降低误报警概率,提高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技术效果本技术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用中有效实现了水源水质安全的生物毒性的连续实时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并在实际监测预警中数次起到了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使水质监测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水质安全事故。
技术水平本技术属于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预警技术,科学院成果鉴定该技术在国内外属于原创性研制,具备国际及国内技术先进性。
是863课题水质安全生物预警监测技术与系统(2014AA06A50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河流域水库型调蓄区水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ZX07203010)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基于水生生物综合毒性的水源地水质在线连续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KFJ-SW-STS-171)等课题的成果。
现代化堤防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模式探讨(doc 7页)

现代化堤防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模式探讨(doc 7页)现代化堤防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模式研究摘要:为了探讨建立长江堤防自动化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技术,以武汉市谌家矶地区堤防为试验基地,研制开发了分布式监测预警系统。
本文对该系统的结构、量测仪器、通讯方式、安全评价模型、系统软件及实现的功能等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堤防自动化监测预警的方法和原理。
行评价和预报,可以及早发现险情和维护堤防安全。
将堤防的自动化监测、安全评价和预报,组成一个整体,就是堤防监测预警系统。
对于长江流域或中下游重要堤防而言,建立这样的监测预警系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中必然会有很多的技术难题,如何合理规划、设计和实施监测预警系统,需要研究和探索。
为此,有必要选择典型河段堤防进行自动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模式的研究。
武汉谌家矶堤防在1998年洪水期间发生了大量的散浸、管涌险情,汛后发生堤坡崩塌。
该堤的堤身、堤基条件以及险情发生的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堤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笔者以谌家矶地区堤防为试验基地,研制开发了分布式自动监测预警系统DSEWS(Dike safety early-warning system),本文结合对该系统的介绍阐述堤防自动化监测预警的方法和原理。
1 监测预警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系统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量测仪器、自动采集控制器、信息传输设备、安全评价理论模型和系统软件。
1.1系统结构自动监测系统的分布形式有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3种。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先发展出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分布式系统,随后就有将两者结合的混合式系统。
按照现代自动监控方式,谌家矶监测预警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
系统分为采集站(测控单元)、监控主站和远程信息管理中心(如洪指挥中心)3级。
以堤防监测断面(或堤段)为测控单元设立采集站。
多个采集站分别用微波将信号传输到监控主站,监控主站同时控制多个采集站,向各采集站发送传感器设置、采集参数、报警参数等指令。
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一、总体评价经过对某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如下:1. 结构完整性良好,无明显裂缝和变形。
2. 水库周围的地质条件较为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
3. 大坝管理和监测系统完善,对大坝进行了持续的监测和维护。
4. 大坝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基础设施完备。
二、安全评估细节1. 结构健康状况评估大坝的表面和内部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和变形,局部细微开裂。
结构材料的老化程度较轻,仍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大坝的疲劳损伤程度较低,符合工程使用期限要求。
2. 地质稳定性评估水库周围的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无明显的滑坡和塌方迹象。
周边环境中无水土流失和岩屑堆积的情况,地质条件较为理想。
3. 监测预警系统评估大坝监测系统覆盖面广,监控指标齐全。
大坝各项监测数据连续稳定,未出现异常情况。
监测系统的报警响应和处置措施完善,预警效果良好。
4. 设计和施工质量评估大坝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基础设施齐全,安全设施齐备,符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要求。
三、安全管理建议虽然目前某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良好,但为了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仍需要采取以下安全管理建议:1. 加强定期巡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小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特别是在降雨季节和冬季寒冻期,需加强巡视频率。
2. 持续加强大坝周边环境监测,加强地质灾害预警,做好溃坝风险的防范工作。
3. 加强大坝监测系统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不断完善,提高预警效果。
4.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良好,但仍需持续加强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五、社会影响评估除了大坝本身的安全性评估外,还需考虑水库大坝对社会的影响。
因为一旦发生大坝失事,可能会对周边地区造成重大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需要对大坝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
1. 影响范围评估某水库大坝的溃坝可能会对下游沿岸地区造成水灾和洪水侵袭。
水库泄洪(放水)影响调查评价及预警系统建设

台湾地区共有 3 9 座水库 , 每座水库都配备 了相应 的预 果 , 全 国共有 小 ( 2 ) 型以上水 库 9 8 0 0 2 座, 其 中大 ( 1 ) 型水 警 广播 系统 , 泄洪预 警可 通过 防汛指挥 平 台发布 , 水 库泄 库 1 2 7 座, 大( 2 ) 型水库 6 2 9 座, 中型水库 3 9 3 8 座, 小( 1 ) 型
目前我 国在水库 泄洪 ( 放水) 预 警法规 、 制度、 规 范以
对水库 泄洪 ( 放水) 预 警要求 的法律 、 法规 , 对预警 系统建 及 系统建设 方面基 本是一 片空 白 , 防洪 法 ( ( 水库大坝 安
设也无 相应 的技术指导 标准 。 与此 同时 , 每 年 因水 库泄洪 全管理 条例 等法律法规 , 都没有提到水库 、 水 电站在非讯
研 究探讨 l S t u d i e s a J I d D i s c u s s i o n s
V 0 1 . 2 6 N O . 5 O c t . 2 0 1 6 l 第2 6 卷 第5 期2 0 1 6 年1 0 月
水库泄洪 ( 放水 ) 影 响调查评价及预警 系统建设
洪( 放水) 影 响区域精确到 乡。 台湾新北市 翡翠 水库无线 电 水 库 1 7 9 4 9 座, 小( 2 ) 型水库 7 5 3 5 9 座, 为世界 之最 。 小型 泄 洪广播 系统 沿 翡翠 水库 流域布 设超过 2 0 k m, 共有 3 个 水库 ( 水 电站 ) 占绝大 多数 。
游基 础地理资料收集 困难 、 水 库多种 管理体 制并存 、 部分水库 管理 能力薄弱或无人值守等 实际, 提 出 了泄洪( 放水 ) 影响调查评价及
预警 系统建设 的“ 飞、 删、 切、 算、 展、 布、 检、 宣” 八字方案建议 。此方案具有“ 技术成套 、 低价高 效、 全面覆盖 、 人机互补 、 宣预结合” 的 特点 , 可满足有 人值 守或无人值 守 的水 库泄洪 ( 放水 ) 向河道 内及 河道 外可能 受淹 区域及 时发布 预警信 息 、 传递 信息 到户到人 的
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4篇)

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水害是指由于水的涨落、滞留、涌动、泛滥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的破坏。
水害的发生频率和灾害程度一定程度上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有关。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应对水害的发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制度目标和原则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水害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制度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度的设计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水害风险的影响。
2.合理性原则:制度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保证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公平性原则:制度的实施应公正、公开、透明,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4.风险导向原则:制度的设计要以风险评价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安全风险水平,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5.综合性原则:制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各种水害类型的综合影响,不仅关注单一水害的防范和应对,还要注重水害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二、制度内容1.水害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确定评价指标:根据水害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但不限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流速度、水位高度、水质状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
(2)确定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现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价水害风险等级。
(3)建立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水害分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将各项指标综合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以此来评估水害风险的级别。
2.水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划分(1)基本防范措施:针对低风险区域和人群,制定基本的水害防范和应对措施,包括规土制度、防洪工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等。
(2)中级防范措施:针对中等风险区域和人群,制定更加细化和完善的水害防范和应对措施,包括生态恢复、疏浚河道、加强应急响应能力等。
北京市规划用水管控及水量预警研究

规划用水总量管控下沉方法和预警思路, 将规划用水数据和规划用地挂钩, 建立街区( 区域) 规划用
水总量开发强度管控方案。 结果表明: 北京市区域地表水可供水量保障许可水量程度为 0. 04 ~ 1. 08;
国外对城市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的研究始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SCARATO[1] 将 MANE 提 出 的 能 力 ( 容 量) 扩大的最优化模型用于城市的水处理与输水管道 的布局规划。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末, 都金康等[2] 在 HAIMES 等提出的区域水资源供 需协调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城市水资源供给、 需求、 污水处理三系统分解协调模型。 后续逐步开展 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阐 述, 复杂条件下计划用水的动态管理模型构建等相关 研究。 21 世纪初期以前开展的工作或建立的模型多 停留在概念识别、 规划层面, 没有将水资源配置到用 水户, 应用方面的可操作性尚有一定差距。
文章编号: 1000- 0860(2021)05- 0026- 12
Study on planning water consumption control and early warning of water amount in Beijing SUN Jinwei1, YANG Jinpeng1, QI Xinghui2, WANG Ping1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第 52 卷 2021 年第 5 期
孙晋炜, 杨金鹏, 祁兴会, 等. 北京市规划用水管控及水量预警研究[ J]. 水利水电技术( 中英文) , 2021, 52(5) : 26- 37. SUN Jinwei, YANG Jinpeng, QI Xinghui, et al. Study on planning water consumption control and early warning of water amount in Beijing [ J].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2021, 52(5) : 26- 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安全系统评价及预警研究
摘要:水安全问题威胁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开展水安全系统的评价及预警研究,对于构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安全;评价;预警;和谐发展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70-01
1999年海牙世界部长级会议将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联系起来;并指出水安全含义是:①保护淡水、海岸和相关的生态系统并使之得到改善;②提高可持续性发展和政治稳定性;③确保人人都能得到并有能力支付足够的安全用水,生活健康和幸福;④确保易受伤害人群能够得到保护以避免遭受与水有关的灾害威胁。
norman和bakker等人认为能够以可接受的水质稳定获得足够量的水,从而确保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便是水安全;并认为水安全包括以下要素:①水资源安全;②生态健康;③人类健康;④水基设施安全;⑤水治理。
grey等认为水安全是指在可接受的程度下,水的质和量能满足健康、生命、生产以及生态的需要;并可承受其对人类生命健康、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和风险。
200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水讨论会,提出用创新思想解决“21世纪水安全问题”,应对水安全面临的挑战,实现基本需要、保证食物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共享水资源、控制灾害、赋予水以价值、合理管理水资源等七大方面。
从1991年始召开的十多
次会议主题表明,国际水讨论会对水资源的认识逐步从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水冲突、水管理升华到水安全的高度。
2002年由钱正英、张光斗等4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一大批专家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针对我国主要水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综合的专题研究,是我国水安全战略研究的里程碑。
1 我国水污染现状
《中国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42.3%、50.0%和7.7%。
其中,太湖为ⅳ类、滇池为劣ⅴ类、巢湖为ⅴ类、环湖河流总体为重度污染;除“三湖”外监测的9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个为劣ⅴ类水质,3个为ⅴ类水质,4个为ⅳ类水质,1个为ⅲ类水质,其它大型淡水湖泊水质无明显变化。
2004年3月四川沱江因川化技改项目违规生产导致水质严重污染,内江和建阳等地自来水厂停止取水和供水;2005年11月松花江流域因吉林化工公司双苯厂爆炸引发硝基苯和苯泄漏而受到严重污染;2006年湘江株洲峡湾港镉污染事件,严重威胁到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
2006年江苏太湖蓝藻连年爆发,导致无锡水危机;2007年巢湖和滇池蓝藻爆发;2008年贵州都柳江砷污染事件导致17人中毒;2009年2月盐城一化工厂泄漏造成酚类水污染事件;2010
年10月中金岭南偷排造成珠江水系北江流域的铊污染时间;2011年6月杭州市余杭水源中监测出10种苯烯类有机物质,污染来自于附近工业园区。
当前,我国水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水安全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和密切关注。
2 水安全系统概念
水安全系统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存在耦合关系。
odum等认为,水安全系统是水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目。
水安全系统由水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组成,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①水资源;②水环境:③社会;④经济:⑤生态等。
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存储和反馈)形成一定的功能和结构。
水安全系统作为协同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自然与社会复合的大型系统,具有以下特征:①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空间性和差异性;③层次性和网络性;④耗散性和开放性;⑤动态性和随机性;⑥多目标性;⑦突变性;⑧自适应和组织性;⑨协同性与有序性;⑩中介性和多重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很自然的成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必要的载体,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时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也影响着水系统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3 水安全系统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公认的水安全系统评价科学理论体系,
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现阶段仅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判法、灰色关联法、压力-状态-响应法(psr)等可供借鉴。
建立水安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时通常需要遵循几个原则:①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②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③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结合;④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因此,需要深入开展水安全系统评价的研究工作。
4 水安全系统的预警
水安全系统预警是对水的质和量偏离期望状态的预测和警示;主要包括水安全系统现状评估、变化趋势预测、调控方案三个部分。
水安全系统预警包括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
水安全系统预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①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②有利于提高民众参与意识;③有利于加强水供给和水需求管理。
加强和完善水安全系统的预警模型研究,才能全面描述水安全系统的结构、参数、功能、特性和发展规律。
5 结论
对于水安全系统的理论构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加强水安全系统评价和预警模型的研究;大力开展水安全系统评价及预警研究,对于构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