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流程汇总
儿童门诊保健工作制度
儿童门诊保健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童健康,提高儿童保健水平,规范儿童门诊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儿童门诊保健工作内容1. 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对儿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理等方面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问题。
2. 建立儿童健康档案:为每名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预防接种情况等,便于跟踪管理。
3. 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儿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预防儿童感染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4. 儿童疾病筛查与诊断: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并诊断疾病,提供针对性治疗建议。
5. 儿童康复服务:针对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等特殊需求,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帮助儿童恢复正常功能。
6. 健康教育与指导:向家长提供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正确喂养、照顾儿童,提高家长自我保健能力。
三、儿童门诊保健工作流程1. 挂号:家长携带儿童及相关证件到门诊挂号,领取就诊序号。
2. 预检分诊:护士根据就诊序号,引导家长至相应诊室。
3. 就诊:医生根据儿童健康状况,进行问诊、查体、检查等,给出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
4. 开具处方: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开具药物处方或康复治疗方案。
5. 取药/康复治疗:家长根据处方,到药房取药或带领儿童进行康复治疗。
6. 复诊:家长根据医生的复诊提示,携带儿童按时复诊。
7. 健康教育与指导:医生根据儿童健康状况,向家长提供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正确喂养、照顾儿童。
四、儿童门诊保健工作要求1. 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关爱儿童,尊重家长,提供优质服务。
2. 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素养,熟悉儿童保健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 加强儿童门诊环境建设,保持卫生、整洁,营造温馨的就诊氛围。
4. 完善儿童保健设备设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5. 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确保儿童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儿保科工作制度(四篇)
儿保科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儿童保健科(以下简称儿保科)是医院门诊部门之一,它的工作宗旨是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预防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岗位职责1.接诊和诊断儿童疾病,给予儿童治疗。
2.制定儿童保健计划,进行儿童健康教育。
3.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新生儿疾病。
4.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定期跟踪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5.参与儿童疾病预防接种工作,推动儿童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6.参与执业助理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指导他们在儿童保健方面的工作。
三、工作时间儿保科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至5:00。
四、门诊流程1.患者挂号:患者到达门诊后,前台工作人员会为其办理挂号手续,并安排就诊时间。
2.接诊:医生按照就诊时间,接待患者,并进行初步诊断。
3.检查:必要时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相关检查以辅助诊断。
4.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并开具相应的处方。
5.回访:医生会要求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和规定时间进行回访,以便了解治疗效果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五、工作要求1.尊重患者:对待患者要有礼貌和耐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2.坚守职业道德:遵循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确保医生的医术技能和医学知识符合要求。
3.精通业务: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方法。
4.注重卫生: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整齐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开展科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造诣。
六、工作纪律1.准时上班:医生要按照规定的时间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2.服从调度:医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医生进行调度,医生应服从调度,按时到岗。
3.遵守规章制度:医生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纪违规。
4.保密工作:医生要严守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
5.热爱工作:医生要对儿童保健事业有热爱之心,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一、儿童保健工作制度1. 儿童基本信息采集制度:建立儿童基本信息采集系统,对每一个儿童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包括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方面。
2. 儿童体检制度:养成每年进行一次儿童体检的习惯,重点关注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听力视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3. 预防接种制度: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并根据国家疫苗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接种,切实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4. 儿童营养保健制度:定期对儿童进行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
5. 儿童疾病管理制度:建立儿童疾病管理档案,对儿童患病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6. 儿童休息制度:制定合理的休息安排,保证儿童的充分休息和睡眠,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二、儿童保健工作规范1. 体检规范:儿童体检应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体检内容应符合国家规定,全面、系统地了解儿童健康状况。
2. 预防接种规范:儿童预防接种应按照疫苗批签发编号、疫苗名称、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规范操作,同时监测疫苗的温度和储存条件。
3. 营养保健规范:儿童餐食应符合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每日供应不同种类、不同色彩的食物。
同时,营养保健应从儿童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制定出适合儿童的营养保健计划。
4. 疾病管理规范:儿童的疾病管理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并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应对症治疗,并及时跟踪病情。
5. 休息规范:儿童休息应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每天保障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切勿剥夺儿童休息的权利。
总之,儿童保健工作应严格按照制度和规范进行操作,加强专业的监管和管理,为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一、儿童保健工作制度1.建立儿童保健机构。
设立专门的儿童保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或儿童保健科,为儿童提供全面的保健服务。
2.制定儿童保健服务标准。
规定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确保儿童得到适宜的保健服务。
3.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对所有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儿童的出生信息、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记录、健康检查结果等。
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并在需要时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
4.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对儿童进行定期体检,包括身高体重测量、视力听力检查、口腔健康评估等项目,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健康问题。
5.健康教育与宣传。
开展面向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儿童健康意识,增强健康行为。
6.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儿童保健服务的应急处理机制,包括儿童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急救和处理措施,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二、儿童保健工作规范1.保障儿童权益。
儿童保健工作应遵循保护儿童权益的原则,保护儿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并建立儿童保护机制,预防和发现儿童虐待和遗弃等问题。
2.尊重儿童意愿。
在提供保健服务时,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权利,教育儿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与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3.注重儿童个体差异。
儿童保健工作应关注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提供个体化的保健服务。
4.加强协作与信息共享。
儿童保健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应加强协作与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5.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当儿童患病或出现健康问题时,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康复服务,确保儿童能够尽快康复,并降低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结起来,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对于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儿童保健机构、制定服务标准、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等措施,能够全面保障儿童的健康需求和权益,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儿童保健每个房间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一、儿童保健科简介儿童保健科是负责儿童保健工作的专门科室,主要任务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提供全面、系统的保健服务,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科的工作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疾病预防与控制、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儿童保健工作政策和标准。
2. 坚持儿童保健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儿童实行系统、全面的保健管理。
3. 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
4.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状况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5. 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档案,详细记录儿童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预防接种等情况。
6. 加强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推广科学喂养知识和方法,提高儿童营养水平。
7. 做好儿童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
8.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9. 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提高儿童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10. 积极参与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加强与家庭、学校、幼儿园等单位的协作,共同推进儿童保健工作。
三、儿童保健科各房间工作制度1. 儿童保健科分为多个功能房间,包括生长发育室、营养与喂养咨询室、预防接种室、心理测查室等。
2. 各房间根据各自职能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生长发育室:负责儿童身高、体重、视力等生长发育指标的监测与评估,提供生长发育相关的咨询与指导。
4. 营养与喂养咨询室:提供儿童营养与喂养方面的咨询与指导,推广科学喂养知识和方法。
5. 预防接种室:负责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做好疫苗接种登记和不良反应监测。
6. 心理测查室:开展儿童心理健康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四、儿童保健科工作流程1. 儿童保健科工作流程分为初诊、复诊、随访等环节,确保儿童保健服务连续、有序。
2. 初诊:对首次就诊的儿童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检和评估,建立儿童保健档案。
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1.提供优质的儿童保健服务,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确保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的高效流畅进行,满足患儿的医疗需求。
3.护理人员秉持患者至上的原则,以关爱和耐心为儿童提供细致入微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工作流程1.患者接待和登记(1)患者到达门诊后,由接待人员核对预约信息并进行登记。
(2)如患者未提前预约,接待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医生接诊。
2.初步评估医生在接诊前根据儿童的症状和主诉进行初步评估,并记录在病历中。
3.医生接诊(1)医生根据挂号顺序接待患者,并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开具处方和建议,并告知家长病情和治疗进程。
4.治疗护理(1)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嘱托,对儿童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
(2)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调整治疗方案。
5.检查及检验(1)根据医生的嘱托,护理人员安排儿童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检验。
(2)护理人员对检查或检验结果进行书写和整理,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6.辅助服务为提供更全面的儿童保健服务,门诊设有药房、体检室等辅助服务设施。
7.处方发放和追踪(1)药房人员根据医生的处方,为患者提供相关药品。
(2)药房人员会对处方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并告知家长用药注意事项。
(3)定期进行处方追踪,了解患儿的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
三、工作要求1.科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患者隐私和合法权益。
2.医生应具备儿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应对常见儿童疾病。
3.护理人员应具备儿科护理技能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态度。
4.药房人员应了解各类儿童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症,并重视药品的储存和安全管理。
5.科室人员应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确保门诊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6.定期进行科室会议,总结经验和交流技术,并及时更新医疗知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四、工作标准1.门诊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一、背景与意义儿童保健科是儿科医院中的一个紧要科室,其重要任务是负责儿童的保健工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供给全面的保障。
儿童保健工作包括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综合保障。
对于一个儿科医院而言,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进展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建立完善的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紧要保障手段。
二、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的基本要素2.1 工作流程儿童保健科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第一步,建立健康档案。
每个入院的患儿都要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个人信息、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等紧要信息。
第二步,体格检查。
每个儿童都必需经过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以确定其身体健康情形。
第三步,营养评估。
每个儿童的营养情形都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所需的充分营养。
第四步,心理评估。
针对特定疾病或特别情况的儿童,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和支持,以保障其心理健康。
第五步,健康教育。
针对各类健康问题,需要向儿童和其家长供给相关的健康学问和建议,以帮助其实行正确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
2.2 工作标准儿童保健科的工作标准应建立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实在包括:1.依据医学和保健理论,确立保健科工作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工作标准和指标。
2.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严格执行儿童保健工作标准。
3.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确保全部工作围绕儿童的需求进行。
4.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确保工作质量。
2.3 工作措施儿童保健工作包括全面、细致、详细的身心健康检查、防备接种、营养评估、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为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儿童保健科应实行以下措施:1.全面推行现代医学科技手段,改善诊断和治疗本领。
2.加强健康教育宣扬,提高儿童家长对抚养教育和保健的学问和技能。
3.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保障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4.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和评估,帮忙不同需求的儿童和家庭。
儿童保健部部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部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儿童保健部以认真贯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为宗旨,负责做好本地段儿童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新生儿访视、免疫规划、体弱儿高危儿筛选及转诊、喂养与营养指导等工作。
二、工作制度1. 承担社区内0—6岁儿童保健工作,对婴幼儿实行系统保健管理,常住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2. 认真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做好托幼机构的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指导。
3.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查体,对检查出的体弱儿实行专案管理、登记。
待患儿恢复正常后,及时结案转正常健康儿。
4. 注重饮食卫生,抓好疾病防治,每年对幼儿园教师及在园儿童进行一次健康查体。
5. 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儿童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及中医保健指导。
6. 加强特殊儿童保健管理及疑难病历转诊工作,做好各项登记。
7. 接受上级部门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及工作指导。
8. 按时参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工作例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三、工作流程1. 儿童保健部工作人员按照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2. 儿童保健部各项工作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工作质量。
3. 儿童保健部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4. 儿童保健部工作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四、工作要求1. 儿童保健部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2. 工作中要积极主动,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儿童提供优质保健服务。
4. 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部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全体工作人员要共同努力,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儿童群体保健工作制度
儿童群体保健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旨在加强对儿童群体保健工作的管理,确保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儿童群体保健工作,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适用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注重儿童保健工作的预防性质,强化儿童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2. 全面保障,重点关注。
关注儿童生理、心理、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儿童的保健需求。
3.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健工作,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儿童保健工作格局。
4. 科学规范,提高质量。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儿童保健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
四、工作内容1. 儿童健康管理。
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检查、疾病筛查等工作,建立健全儿童健康管理档案,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2. 儿童营养与喂养。
推广科学喂养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对儿童营养与喂养的认识和技能,确保儿童营养状况良好。
3. 儿童心理健康。
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4. 儿童教育与培养。
开展儿童教育与培养工作,关注儿童智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儿童综合素质。
5. 儿童安全与保护。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预防和干预儿童伤害,建立健全儿童保护制度,确保儿童人身安全。
6. 儿童疾病防治。
加强儿童疾病防治工作,推广疫苗接种、性疾病筛查等预防措施,提高儿童疾病治愈率。
7. 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水平。
五、工作流程1. 制定工作计划。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根据本制度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最新版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最新版一、总则为了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儿童保健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家长的健康意识,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全面规划,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儿童的保健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保健措施。
3. 专业指导,群众参与。
发挥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指导家长和幼儿园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儿童保健事业。
4. 保障基本,优化服务。
保障儿童基本保健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满足家庭和儿童的多元化需求。
三、儿童保健服务内容1. 新生儿期保健:开展新生儿访视,了解新生儿喂养、睡眠、生长发育等情况,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和喂养新生儿。
2. 婴儿期保健:定期进行婴儿健康检查,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指标,提供科学的喂养、睡眠、早期教育等指导。
3. 幼儿期保健:关注幼儿心理、行为发育,提供合理的膳食、运动、学习等指导,预防幼儿常见疾病。
4. 学龄前期保健:开展视力、听力、口腔等专项检查,监测儿童智力、体能发育,提供学习、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指导。
5. 学龄期保健:关注儿童青春期发育,提供性教育、心理健康、视力保护等方面的指导,预防青春期疾病。
四、儿童保健工作流程1. 健康检查: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健康检查要求,定期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2. 生长发育监测: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生长发育指标,分析发育状况,提供针对性保健指导。
3. 疾病预防和控制: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疾病特点,开展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率。
4. 营养与膳食指导: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提供科学的喂养、膳食指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开展心理疏导、情感沟通等服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6. 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和育儿知识宣传,提高家长育儿能力,促进家庭和谐。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讲义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讲义一、概述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我国儿童保健工作水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儿童保健组织管理、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儿童保健工作流程、儿童保健人员职责等方面。
二、儿童保健组织管理1.设立儿童保健科: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儿童保健科,负责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2.儿童保健科职责: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3.儿童保健人员配置:儿童保健科应配备专业的儿童保健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三、儿童保健服务内容1.新生儿保健:开展新生儿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疫苗接种等工作。
2.婴幼儿保健:开展婴幼儿定期体检、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预防接种等工作。
3.托幼园所保健:对托幼园所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定期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加强传染病防控。
4.儿童疾病筛查与防治:对儿童进行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筛查与防治。
5.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工作。
6.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开展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育儿知识水平。
四、儿童保健工作流程1.首诊负责制:儿童就诊时,由首诊医生负责全面评估儿童健康状况,制定保健计划,并定期跟踪随访。
2.定期体检:按照年龄阶段,合理安排儿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3.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按时完成儿童疫苗接种工作。
4.疾病筛查与防治:对儿童进行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5.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儿童保健知识宣传与教育。
五、儿童保健人员职责1.医生:负责儿童保健诊疗工作,制定保健计划,开展健康教育,跟踪随访患儿。
2.护士:负责儿童保健护理工作,协助医生开展诊疗活动,做好儿童疫苗接种等工作。
3.技师:负责儿童保健相关检查工作,如生长发育监测、心理测评等。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及规范一、总则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及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二、儿童保健工作职责1. 开展儿童保健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和重视。
2. 负责儿童健康管理,建立健全儿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和评估。
3. 制定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的保健措施,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4.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5. 开展儿童康复工作,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6. 加强与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进儿童保健工作。
三、儿童保健工作制度1. 儿童健康管理制度:对儿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2. 儿童营养制度: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制定科学的饮食食谱,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
3. 儿童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和儿童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
4. 儿童疾病预防制度:定期进行儿童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制度:开展意外伤害预防教育,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6. 儿童心理健康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7. 儿童康复制度: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能力。
四、儿童保健工作规范1. 儿童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智力等方面。
2. 儿童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身体状况,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和饮食建议。
3. 儿童疾病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儿童疾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传染病防控。
4.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加强安全教育,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设施。
5. 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6. 儿童康复服务: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能力。
五、儿童保健工作流程1. 儿童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规章制度
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规章制度一、工作目的儿童保健科门诊旨在为儿童提供全面、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本规章制度旨在约束门诊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儿童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时间1. 门诊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00至下午5:00,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2. 医生和护士需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门诊准备工作。
3. 门诊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整理,并妥善保存和归档相关医疗记录。
三、工作流程1. 接诊a. 接待患儿及家长,核对患儿基本信息。
b. 检查预约信息,确保患儿按照预约时间就诊。
c. 患儿挂号并发放就诊号码。
2. 医生诊断a. 按照系统排班安排,医生按时接诊。
b. 医生仔细询问患儿病史,进行体格检查。
c. 根据症状和体征,医生做出诊断并开具处方。
3. 护士操作a. 核对医生处方,并按照要求准备药品。
b. 向患儿家长详细解释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c. 如果需要,护士进行常规治疗操作,如注射、包扎等。
4. 疫苗接种a. 按照国家疫苗接种程序,核对患儿档案。
b. 医生或护士进行疫苗接种操作。
c. 记录接种时间、剂量和疫苗批号,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5. 结束就诊a. 医生和护士告知患儿家长用药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
b. 教育家长关于儿童保健的重要知识和预防方法。
c. 结束接诊,核对门诊工作完成情况。
四、保密措施1. 严禁泄露患儿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病史等。
2. 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区域,确保患儿信息的安全。
3. 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保密制度,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责任。
五、应急措施1. 在突发情况下,工作人员需遵守应急预案,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2. 如有火警、地震等紧急事件,工作人员需迅速组织疏散并报告相关部门。
六、工作纪律1. 工作人员需穿戴整齐,佩戴工牌,并保持个人卫生。
2. 工作人员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私自使用手机、上网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儿童保健相关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相关工作制度一、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1. 开展辖区内0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按照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提供儿童保健技术服务,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2. 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当年活产数、0-6岁儿童各年龄段儿童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为本辖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儿童健康档案),负责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按规定的体检次数及要求进行检查、指导及动态管理。
3. 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儿童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及中医保健指导。
4. 加强特殊儿童保健管理及疑难病历转诊工作,做好各项登记。
5. 接受上级部门及各级妇幼卫生机构的业务培训及工作指导;按时参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工作例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6. 定期组织召开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例会,并对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
7. 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工作。
二、儿童保健工作制度1. 负责辖区内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常规,并制定质量评价标准考核制度。
2. 抓好辖区内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做好散居儿童“四二一”系统管理和体弱儿管理。
3. 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儿童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及中医保健指导。
4. 加强特殊儿童保健管理及疑难病历转诊工作,做好各项登记。
5. 定期对辖区内儿童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6. 负责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和报告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相关数据。
7. 参与制定并落实儿童保健工作计划和措施,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儿童保健工作流程1. 儿童出生前:开展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指导孕妇进行定期产检,提供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
2. 儿童出生后:开展新生儿访视工作,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提供新生儿健康管理服务。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一、前言儿童保健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负责儿童的健康管理和治疗工作。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儿童保健科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科室内部的运作,在工作中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二、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的制定目的1.规范儿童保健科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科室内部协作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2.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3.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保证医德医风,在工作中做到悉心照顾患儿,尽心尽力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1.儿童病历记录与管理:要求医务人员详细记录儿童就诊信息,确保医疗过程可追溯,医疗记录准确完整。
2.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3.院前急救与转诊:明确院前急救和转诊的程序和标准,保证患儿在急危重症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感染控制管理: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隔离措施,保障患儿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5.药品管理与使用:规范药品管理和使用程序,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杜绝药物误用和滥用。
6.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医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患儿和家长的意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7.安全管理:建立儿童保健科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四、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的执行流程1.制度宣传:将工作制度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和宣传,确保所有医务人员了解并遵守工作制度。
2.制度检查:定期对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3.制度完善: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对工作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工作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的意义儿童保健科是医院中一个专业性强、责任重大的科室,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对于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推进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患儿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制度:二、门诊接诊制度:儿童保健科应建立科学的门诊接诊制度。
首先,需要有合理的预约挂号制度,以保证患儿能够有序就诊,并减少等待时间。
其次,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仔细询问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
三、健康体检制度:儿童保健科对于儿童的健康体检非常重要。
为确保体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议儿童保健科应制定健全的体检工作制度,包括体检项目、体检流程以及结果判读等。
此外,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医生应及时向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治疗建议。
四、健康教育制度:儿童保健科应加强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为此,建议制定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包括开展健康讲座、发布健康教育资料等。
此外,儿童保健科还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儿童和家长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五、病历管理制度: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
病历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因此病历的完整、准确非常重要。
医生应及时、详细地记录患儿的病史、诊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等内容。
此外,病历的保密工作也非常重要,医院应切实加强病历的保密管理。
六、医患沟通制度:儿童保健科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
医生应仔细听取患儿和家长的病情描述,及时有效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
同时,医生应本着患者至上的原则,尊重患儿和家长的意见,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以上是关于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的一些建议。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可以提高儿童保健科的工作效率,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制度一、总则儿童保健门诊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儿童保健门诊工作目标1. 提供全面、优质的儿童保健服务,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2. 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实现儿童保健服务的均等化。
3. 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确保儿童保健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内容1. 儿童健康管理:对0-6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儿童健康档案,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2. 儿童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体重、身高等情况,提供科学的喂养和营养指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 儿童疾病预防: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防治,提供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服务,降低儿童疾病发生率。
4.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服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5. 儿童康复服务:针对残疾儿童、慢性病儿童等特殊需求儿童,提供康复评估、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儿童恢复或提高生活能力。
四、儿童保健门诊工作流程1. 预约挂号:家长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挂号,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咨询。
2. 就诊:家长携带儿童及相关资料到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医生对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儿童情况制定保健计划。
3. 跟进与随访:医生定期跟进儿童健康状况,对保健计划进行调整,并提供相应的随访服务。
4. 健康教育:医生向家长提供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进行科学喂养、儿童教育和成长管理。
五、儿童保健门诊工作规范1. 医生要求: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应具备相关资质,具备丰富的儿童保健知识和临床经验。
2. 设备要求:儿童保健门诊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确保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环境要求:儿童保健门诊应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确保儿童和家长的满意度。
4. 服务质量:儿童保健门诊应注重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口碑。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汇编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汇编一、总则1.1 为了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工作制度。
1.2 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儿童保健科全体工作人员。
1.3 儿童保健科应以人为本,注重儿童全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保健服务。
二、儿童保健服务内容2.1 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包括: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特殊儿童保健等。
2.2 新生儿保健: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指导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喂养和早期教育。
2.3 婴幼儿保健:定期进行婴幼儿健康检查,提供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2.4 儿童保健:提供儿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指导等服务。
2.5 青春期保健: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生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2.6 特殊儿童保健:针对残疾儿童、慢性病儿童等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服务和康复指导。
三、儿童保健工作制度3.1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标准和责任。
3.2 儿童保健科应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3 儿童保健科应加强与家庭、学校、社区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儿童保健工作。
3.4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档案,确保儿童保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5 儿童保健科应加强儿童保健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和重视。
四、儿童保健服务质量管理4.1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和监控。
4.2 儿童保健科应设立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家长和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4.3 儿童保健科应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五、儿童保健科人员配备和培训5.1 儿童保健科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2 儿童保健科应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
5.3 儿童保健科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儿童保健的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确保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的儿童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2. 全面干预,重点关注。
对儿童进行全面保健服务,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需求,重点关注生长发育、营养健康、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3. 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
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儿童保健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4. 家庭参与,社会支持。
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儿童保健工作,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工作内容1. 新生儿保健(1)开展新生儿访视工作,了解新生儿出生后的一般情况,提供喂养、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2)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先天性疾病,预防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
(3)加强新生儿转运保健工作,确保新生儿在转院、转科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 儿童营养与喂养(1)开展儿童营养与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科学喂养、合理搭配膳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相关性疾病,并提供干预措施。
(3)关注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素的缺乏,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和治疗。
3. 儿童心理健康(1)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2)监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干预和康复服务。
(3)加强儿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
4. 儿童疾病预防与控制(1)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流程
汇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熟练掌握儿童保健科门诊的各项服务内容,如:生长发育的咨询以及发育儿科学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内容,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二、服务态度要热忱,详细询问病史,做好保健手册建档及登记工作。
三、认真完成生长发育、营养评估指导,早期发展水平评估及神经系统测评等检查的指导解释工作。
四、耐心与家长沟通,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缓慢儿以及有发育及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及时转到儿童保健科专家门诊。
五、按时上下班,搞好室内环境卫生。
六、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居住在辖区内新生儿的访视工作,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情况、出院时间,及时访视。
二、新生儿访视用品齐全,功能完好,符合卫生消毒要求。
三、访视内容完整,认真做好新生儿体检,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四、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转诊。
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增加访视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
六、访视后,规范填写“新生儿访视记录”,做好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明确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职责,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二、健康教育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规范。
三、利用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刊出疾病预防与保健健康知识,每二个月至少更换一次;为居民举办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知识讲座,每月至少一次。
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向居民发放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处方及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五、利用病人就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教育咨询、孕妇学校等各种时机,开展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服务。
六、不断加强健康教育业务学习,认真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七、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一、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的体检原则,对每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6个月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常规,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
三、8-12月龄儿童建议到县级以上保健院进行一次智力测查,对具有智力高危因素的儿童全部进行智力监测。
对智力可疑、异常儿童进行登记、转诊和追踪。
四、对0-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听力筛查,4岁以上儿童建议到县级以上保健院进行视力测查,发现听力、视力异常和患龋的儿童都要及时登记、转诊和治疗。
五、按照体弱儿童管理常规,对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儿全部进行登记和管理。
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智能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七、规范填写“儿童保健体检记录”及相关登记表、册,认真做好儿童健康体检资料的信息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
儿童保健科医师工作职责
一、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二、按照散居儿童管理要求,负责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
三、建立本辖区0—6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四、在辖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五、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六、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七、督促各村卫生室做好各项儿童保健工作。
八、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制度、转诊制度
一、高危(体弱)儿童管理对象:高危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产时窒息、出生缺陷影响生活能力者、母亲孕期患有内科或其它疾病出生者、NICU住院新生儿、新筛
阳性、听筛障碍)、中重度营养不良、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单纯性肥胖、先心病等。
二、承担辖区内高危儿的定期随诊工作,对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遇有疑难问题,应组织会诊或转诊。
三、严格执行高危儿童的诊断,治疗规程。
对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分析病因、积极治疗,使其恢复健康。
高危儿童高危因素消失或疾病治愈后,及时结案并转为健康儿童系统管理。
四、高危儿童体检0-6个月每月一次,6个月以后每2-3个月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可增加检查次数。
五、对高危儿常规指导视听训练,触觉刺激(游泳、抚触),四肢操等早期家庭干预措施。
六、早期筛查、诊断脑损伤综合症,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患儿,并指导接受早期医学干预或康复治疗。
七、做好高危儿保健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喂养、护理及防病知识,提高家庭自我监测能力。
八、门诊记录完整,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根据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本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辖区内0-6岁儿童使用统一的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台档,儿童健康档案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三、各机构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儿童健康档案,儿童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儿童健康档案安全。
儿童健康档案要分村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四、儿童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五、儿童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六、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年龄超过6岁转入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与监测工作制度
一、实行分级管理和逐级上报制度
1、村级负责登记、填写、上报“已婚至65岁以下妇女花名册”,“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册”、“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登记册”、“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册”等四册,乡专干进行指导,协助原始资料收集汇总工作。
2、乡级妇幼专干利用每月例会或定期收集出生、死亡、保健服务等各种信息情况,及时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按要求建立“二表二册一档案”,即孕产妇系统管理统计表、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统计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高危儿童管理登记册、乡村卫生人员档案;及时、完整、准确上报各种报表。
3、公卫办督查指导村级正确收集、汇总各种表、卡、册,会同乡妇保、儿保专干作好各种死亡报告卡的登记,使用全省统一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及登记册、表、卡,及时、完整、准确地上报妇幼卫生常规报表、监测报表、项目报表及相关信息。
4、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按属地管理原则归口所在县内管理,按要求及时、完整、准确收集、汇总、填写、上报表、卡和各种报表。
二、建立健全抽查制度
1、要求监测乡级每月随机抽取50%的活产,核实原始资料的准确性,汇总向上级报个案与季度表。
2、严格审查上报的死亡报告卡与各种统计表,认真作好抽查记录,杜绝漏报,以确保监测报表的来源真实性。
3、在各级抽查、考核、补漏等须有原始登记,并连同数据指标一同上报。
三、建立例会制度,逐级汇审和反馈
要求各乡级每个月召开村保健员例会,定期下村收集资料,并于每季度上报县妇幼保健院。
四、质控标准
1、质量要求:数字准确,逻辑合理,各级自查,上级审查,层层把关。
2、具体指标:
(1)完整性:100%。
(2)项目填写错误率:<1%。
(3)计算机输入错误率:<0.5%。
(4)活产、围产儿漏报率:<10%。
(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孕产妇死亡不能漏报)。
(6)死亡个案诊断不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