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知识框架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cfa84dff00bed5b9f31d6e.png)
的现象。
根瘤菌等⑷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跟农作物等。
⑸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是彼此相互有利的生活关系,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与共生的区分在于看彼此之间是否“同生共死”1、科学探究的6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1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光线。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干燥和潮湿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相同。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②③④。
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在①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放一无色玻璃板。
把2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数量。
⑴图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①阴暗干燥②阴暗潮湿③明亮干燥④明亮潮湿对照组实验组变量①②水①③光④③水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2、食物链: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组成,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既: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由于生物富集的原因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3、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而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如: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远大于人工纯种林。
4、①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动物)的关系是被吃与吃的关系。
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表格式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0e6ae8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e.png)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表格式
一、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
1. 生物的分类: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等。
2.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 生物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濒危物种的措施。
二、生物的生命活动
1.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的定义,发育的过程。
2. 生物的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动植物的繁殖方式。
3. 生物的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的分解和合成。
三、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细胞的功能。
2. 组织:组织的形态和结构,组织的功能。
3. 器官: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器官的功能。
4. 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及其功能。
四、生物与环境
1.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依赖,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五、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生物技术的定义: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研究和生产的科学。
2. 生物技术的应用: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生物制药等。
3.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编辑、克隆人等伦理争议。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52034850e2524de5187eda.png)
第一课 认识生物1、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2、生物的七大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植物产生的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调查范围很大,无法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课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设计生物实验的原则有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第三课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 部分非生物部分——光、温度、水、空气等植物————生产者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动物————消费者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注意: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3、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书写食物链时,箭头应指向捕食者。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8a5da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a.png)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 是研究 生命现象 和 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1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大多数 吸入氧气 , 呼出二氧化碳 )。
(3)生物能 排出 体内产生的 废物 (植物落叶,动物和人 出汗 、 呼吸 和 排尿 )。
(4)生物能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应激性)。
(5)生物能 生长 (由小到大)和 繁殖 (产生下一代)。
(6)生物都有 遗传 (相同)和 变异 (不同)的特性。
(7)除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2 、按 形态结构特点 ,将生物分为 植物 、 动物 和 其他生物 。
按 生活环境 分为 陆生生物 和 水生生物。
按 用途 分为 作物 、 家禽 、 家畜 、 宠物 等。
3 、 观察 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 是常用方法。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 、地球上 所有的生物 与 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
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 水圈的大部 和 岩石圈 (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的表面 。
2 、环境中 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的因素叫做 生态因素 。
可分为两类:(1) 非生物因素 :如 光 (早晚)、 温度 (南北)、 水 (沙漠)、 空气等(2)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 捕食关系,此外还有 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等。
3 、生物 适应环境 ,同时也 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
4 、在 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 生物 与 环境 所形成的 统一的整体 叫做 生态系统 。
5 、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
“ 地球之肾 ”—— 湿地生态系统 。
“ 绿色水库 ”—— 森林生态系统 。
“ 地球之肺 ”—— 热带雨林 。
6 、食物链不同生物间 吃与被吃 的关系。
(注意:起点是 生产者;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箭头 由被吃者指向吃者7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03f77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d.png)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根据有无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4.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负责细胞的代谢和运输。
5.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6.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排泄、呼吸、生长和繁殖等。
二、植物的组成和功能
1.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三部分组成。
2.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
3.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植物体、输送水分和养分、进行光合作用。
4.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成化学能。
5.植物还具有光感性和地性运动性,能够感知光线和重力并做出相应的运动反应。
三、动物的组成和功能
1.动物体主要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
2.动物的运动依赖于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
3.消化系统负责摄取和分解食物,吸收养分。
4.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5.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6.神经系统负责接受和传递信息,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功能。
7.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四、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1.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2.生物通过自养和异养两种方式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3.有性繁殖可以增加遗传的多样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4.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如食物和天敌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c57cc127d3240c8547ef50.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单元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如花鸟鱼虫等非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如泥土、水、瓦石等,生物、非生物区别在于有无生命。
二、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三、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的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⑴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d6838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5.png)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定义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 生长与分裂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重要性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3. 生物分类的等级- 域-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 DNA- 基因- 染色体2.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 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3. 人类起源与进化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分类-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2. 植物器官-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3. 植物的生命周期- 萌发- 生长- 开花结果- 衰老与死亡五、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2. 动物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3. 动物行为- 觅食行为- 繁殖行为- 防御行为六、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2. 生态平衡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污染的类型与影响 - 可持续发展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人体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2.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个人卫生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概要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对每个部分进行扩展,增加详细的解释、例子和图表,以丰富内容并达到所需的字数。
在撰写时,请确保语言清晰准确,逻辑连贯,并使用专业的术语。
同时,确保文档格式规范,便于阅读者下载和编辑。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51c8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c.png)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第一章认识生命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是有生命的,能够生长、繁殖和应激。
2、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等。
3、生物体具有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磷和硫等。
4、生物体具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2、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分为DNA和RNA两种。
3、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种。
4、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5、矿物质是细胞中无机盐的统称,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
2、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部分,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4、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染色体,染色体上包含基因。
第四章生命的延续1、生命周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等阶段。
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能够保证物种的遗传稳定。
3、配子是生殖细胞的一种,分为精子和卵细胞两种。
4、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是生命的起点。
第五章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学科。
2、生物分类的层次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相近的种组成属,相近的属组成科,以此类推。
4、分类学家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命名新的物种,整理已有的物种关系。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器官与系统第一章器官与系统的形成1、生物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而成的结构,执行特定的功能。
2、生物体的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而成的体系,完成整体统一的功能。
3、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各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这被称为内环境稳态。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033c25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6.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的物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
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
- 生物能进行呼吸,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分类1.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动物界- 植物界- 微生物界(细菌、真菌、病毒等)2. 按照生活环境分类:-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特定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 进行新陈代谢。
- 传递遗传信息。
- 合成蛋白质。
四、生物的新陈代谢1.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 呼吸作用:- 生物通过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使用。
五、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生长:- 生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 细胞分裂和生长。
2. 发育:- 生物从幼体到成体的过程。
- 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等阶段。
六、生物的繁殖1. 无性繁殖:- 通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分裂、孢子繁殖等。
2. 有性繁殖:- 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如卵生、胎生等。
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 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遗传物质(DNA)在亲子间的传递。
2. 变异:- 生物特征的变化。
- 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八、生态系统与生物圈1.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2.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九、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 合理膳食,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dfc43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e.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是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比细胞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
(2).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3).病毒的结构: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4).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里,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给人类、动物、植物带来极大危害。
使人类和其它生物得病:乙肝、甲肝、流感、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狂犬病、麻疹等●有利: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如疫苗生产、生物防治、基因工程、创造花卉品种。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活动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七上生物重点知识罗列
![七上生物重点知识罗列](https://img.taocdn.com/s3/m/0aca82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f.png)
七上生物重点知识罗列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 组织是由同类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 系统是由多种器官组成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整体 - 个体是生物体的独立单位
2.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核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3. 细胞的物质运输
- 被动运输(扩散和渗透)
-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
4. 细胞的能量供应
-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
- 细胞呼吸(所有生物)
5. 细胞的分裂
- 有丝分裂(体细胞分裂)
-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分裂)
6.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离定律)
- 基因的概念
- 的结构和功能
7.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 基因控制性状
-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8. 变异与进化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
- 进化的证据和理论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一些重点知识。
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6688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4.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各题型要求1.填空:划线部分是重点2.连线:顺序打乱也要准确连上3.表格:表格内的所有内容都要会背填4.识图:横线所指的会背填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2.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3.微生物分类:真菌、细菌、病毒。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六个生命现象(生物的六大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构成)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长大)③生物体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新陈代谢)④生物体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他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繁殖)⑤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应激性)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适应性)第二节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身分分为:生物身分、非生物身分。
3.非生物身分包括:光、水、空气、土壤、温度。
第三节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XXX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第一节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选择目镜、选择物镜、对光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2.物像放大倍数即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的镜片厚,通过的光少,所以视野较暗,物像不清晰。
虽然放大的倍数大,但是视野较较大,不容易找到标本。
(先用低倍镜观察标本)4.调节粗准焦螺旋眼睛要观察物镜下降到载玻片附近,防止砸坏玻片标本。
5.应该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和移动方向完全相反的,比如显微镜下观察p变成d。
(题纸旋转180°)6.姑且玻片标本的制作步调:擦滴取展盖染。
7.标本要薄,否则光无法透过标本,显微镜视野会变黑。
8.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悄悄盖在生物材料上。
这是为了不产生气泡。
第二节1.科学探究的步调:提出题目、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744a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3.png)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植物
植物的结构
- 植物体结构:根、茎、叶和花
- 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
- 茎的功能:支持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 叶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呼吸
植物的生长
-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养分和光合作用
植物的繁殖
- 有性繁殖:花的结构和作用、传粉和受精
- 无性繁殖:分株繁殖、块茎繁殖、腋芽繁殖
动物
动物的特征
- 动物的多样性: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动物的繁殖和发育
-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殖:卵生和胎生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繁殖:卵生
- 昆虫的繁殖: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
-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和分类
-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的作用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固定氮气、制造食品等
-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发酵、制药、治疗疾病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15d07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5.png)
1、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观察
先降: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后升:一只眼看向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再微调: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和收镜使用擦镜纸擦拭物镜和目镜镜头。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调查范围很大,无法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8)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8]胞肛排出。
(9)[11]细胞核包括[6]大核和[5]小核
(10)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够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我们把它的这种特性叫做应激性。(趋利避害)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1)多数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2)草履虫可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
七年级上生物各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生物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7e345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1.png)
七年级上生物各单元知识点首先,七年级上生物一共包含了四个单元,分别是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人体健康与环境治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四个单元的各个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结构: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胞质、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4. 细胞的作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在生命过程中,细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DNA,DNA是双螺旋结构,包括四种碱基对: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规律、多基因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等。
3. 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是指自然选择导致物种的进化。
进化的过程受到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
4. 生物种间的关系:生物种间的关系包括捕食关系、共生关系、腐生关系等。
三、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含有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等关系。
2. 物种的分类:物种的分类方式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进化分类等。
3.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
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包括生态恢复、生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
四、人体健康与环境治理1. 人体健康:人体健康与生活方式、饮食、保健和医疗等因素相关。
2. 疾病的预防:疾病的预防包括个人预防、集体预防和医学预防等。
3.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紧密相关,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4. 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治理包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生物各单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加强对每个单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简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8842211ed9ad51f11df203.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光合作用;动物捕食生物能进行呼吸: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体排汗;植物落叶1、生物的特征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乌贼喷墨;向日葵面对太阳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母鸡下蛋(繁殖);蜻蜓点水(繁殖);小鸡长大(生长)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与父母相似(遗传);与父母不完全相同(变异)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3、生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4、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大气圈的底部:(生活着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5、生物圈的范围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6、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7、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8、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9、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10、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11、对照实验:由两个实验环境组成,且其中变量是唯一的,除了这个变量,其他条件要完全相同且适宜;其中对变量进行处理了的那组实验,称为实验组,未处理的为对照组。
12、对照实验中如何找变量?若题中有“探究A因素对B生物的影响”则A就是此对照实验的变量,如“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光照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变量,改变了原来鼠妇生活环境的光照的实验环境称为实验组,未改变的为对照组。
1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排尿少,不易出汗、骆驼刺根系发达,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1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1章认识生物
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认识生物的方法观察法
调查法
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物归类法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2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圈是最大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玻片标本按存放时间分:永久的、临时的
的种类按材料分:切片、涂片、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片→滴水→放标本→盖片→染色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分裂的特点: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 第四章 & 第五章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由形态相识,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
细胞群叫做组织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草履虫
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常见植物: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认
识
生
物
生
物
圈
是
所
有
生
物
的
家
植物细胞
练习使用
显微镜
观察植物细胞
和动物细胞
细
胞
的
结
构
和
生
活
细胞的生活需
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
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
信息库
细胞通过分裂
产生新细胞
细
胞
怎
样
构
成
生
物
体
细胞分化
形成组织
动物体的
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
结构层次
病毒
藻类植物 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释放氧气,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饵料
常见植物:墙藓、葫芦藓、地钱等
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有假根 经济意义: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植物: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 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可供食用、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可形成煤 种皮
菜豆种子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种子结构 果皮和种皮 玉米种子 胚乳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 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特征: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牡丹、桃、杨树、小麦等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适量的水分
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种子完整,有活力,且不在休眠期 子叶(或胚乳) 提供营养,后脱落 胚芽 茎和叶 胚轴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胚根 根
发芽率:萌发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
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生长点
幼叶 叶 芽轴 茎 枝条 芽原基 侧芽
水、无机盐:氮、磷、钾等-------根从土壤中吸收 花托、萼片、花瓣 雄蕊:花药(内生花粉)、花丝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壁、胚珠)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花粉萌发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
3、花粉管末端破裂,其内的精子释放出来
4、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 凋落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受精卵 胚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使植物体硬挺、舒展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茎不断长粗的原因: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 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叶肉 叶脉 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第五章 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
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能量 碳氧平衡
绿
色植物
类群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萌发的过程 萌发的
条件
种子的
萌发 植株的
生长 根尖的结构 和生长 芽的发育 生长需要的 营养物质 开
花和结果
花的基 本结构 传粉和 受精
果实和种
子的形成
胚珠 种子
子房 果实
发育成
发育成 发育成 受精过
程
绿
色植
物与生
物圈的
水
循环
绿色植物的 生活需要水
水对植物
体的作用
水分进入植物 体内的途径 绿色植物参与生
物圈的水循环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 蒸腾作用
有机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碳
-----氧平
衡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
的制造者 光能 叶绿体
(储存这着能量)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储存这着能量)
线粒体 (实质)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