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制度83802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4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而制定的。
第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注册备案、检验检测、安全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所有规定必须得到本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由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注册备案第七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注册备案,包括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维护和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注册备案应由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注册备案应定期更新,并及时汇报给相关主管部门。
第十条未经注册备案的特种设备不得投入使用,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包括定期检查和定期外检。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应由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确定相应的检查计划和检查内容,并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定期外检应由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并留存相关部门备查。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在检验检测期间,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第十七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是特种设备使用的关键环节,相关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证书和培训经历。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使用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1(一)设置管理机构1、管理机构。
以企业(法人)内部管理文件形式,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注明机构人员的职务及联系电话。
2、机构管理结构图。
将管理机构的人员用组织结构图表示,注明各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关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门及设备。
(二)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及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1、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
明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全面负责(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若安全生产负责人不是法定代表人,应有加盖公章的企业任命书。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任命。
有加盖公章特种设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任命书,任命书应注明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任期,任命的管理人员应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附劳动关系证明资料)。
3、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证书方可上岗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与企业办理聘任手续并到质监部门备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2有关特种设备的事故基本都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因此,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特种设备的管理重点。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工段)必须对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负责。
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使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一、特种设备的选购特种设备的选购,除满足生产要求外,根据有关规定,必须保证安全要求,选购必须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出厂标准,同时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
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购置的特种设备必须附有以下相关文件:(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3)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4)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二、特种设备的安装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经省、直辖市、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安装,改造、维修等工作。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样本(六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样本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公司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应负职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公司委派环境安全部为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总协调部门及档案管理部门,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实际执行部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一)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l法定代表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l负责严格执行国家、省和地区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l负责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批准和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l负责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发现问题做到督促整改。
l负责组织编制特种设备相关应急预案和并组织相关演练。
l负责本公司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l在法定带代表人的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1/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l负责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l负责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本(3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机构1.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是负责特种设备的全面管理和监督的机构,负责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组织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和维保工作。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负责自己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单位,必须按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和维保。
3.特种设备维保单位是负责特种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维修的专业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严格按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维保和维修工作。
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的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检验维保情况和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4.特种设备的检验和维保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维保单位进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和维保,并及时记录维保情况。
5.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整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合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四、特种设备的操作规范1.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并且熟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特种设备,不得私自改动设备的控制装置和安全装置。
3.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酗酒或服用影响精神状态的药物。
五、特种设备的检验和维保1.特种设备的检验必须定期进行,并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维保单位进行。
检验周期和方法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特种设备的维保工作必须按照特种设备的维保手册和规程进行,维保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资质。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
3.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起重设备、压力管道等。
二、特种设备管理责任1. 本单位设立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及安全运行监督。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特种设备管理岗位,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特种设备使用规范1. 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2. 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反规程进行操作。
3. 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及时更新操作知识和技能。
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1.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
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清洁和维修。
3.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维修情况,包括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维护内容等。
五、特种设备安全检查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功能检查、操作试验等,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
3. 安全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并进行归档保存。
六、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1.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3.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效果。
七、特种设备安全培训1. 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应由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者资质认可的培训师进行。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通用10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通用10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一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由出纳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王月杰同志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篇二一、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三、医院安全生产责任人及主管培训工作的副院长对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培训计划。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六、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拥有和使用的各类特种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单位应制定并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安全制度。
第六条单位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完好。
第七条单位应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操作。
第八条每台特种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资料,并定期检查更新。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管理第九条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和备案。
第十条特种设备应经过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备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定期更新。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紧急处理预案。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检查。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检修与保养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检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人员进行。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的检修应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的保养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要求进行。
第十九条特种设备的保养应定期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特种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记录应做好归档工作,方便查阅。
第二十一条特种设备检修和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章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第二十二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培训证明。
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
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发生事故时,应迅速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二十六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培训。
第五章特种设备事故处理第二十七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时,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1.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第1篇一、设备责任制1、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生产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对设备管辖范围划分至车间,直至划分班组个人,建立巡检、点检、维护,检修岗位责任制。
3、车间煤气管道、维修管道划分高炉与烧结、竖炉煤气管道,以高炉煤气管道出口阀门为界,阀门前管道归高炉(包括阀门);阀门后至烧、竖炉管道及所辖附属设施归烧结。
4、电气部分设备及维护划分⑴、动力车间负责高炉、烧结、铸造及园区其它(分厂)车间由高压进线开关至总高压配电室开关柜到高低压配电室分路开关以上;包括分路开关、变压器、电容补偿柜;分路开关以下归各车间。
⑵、动力车间监护各车间高压设备启动。
⑶、铸造变压器低压套管(包括低压套管)以上。
⑷、质检计量中心电气部分、机修车间电气部分、后勤所有电气照明、库房照明维护归动力车间负责;材料计划各部门自己负责申报。
5、全公司仪表、液压部分由动力车间维护(由各车间配合)。
6、各车间设备维护与检修责任划分⑴、各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抢修由本车间负责,如需其他车间帮助要请示企业技术中心后,由企业技术中心开派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⑵、各车间技改工程由机修负责,工程项目办公室开工程项目单,由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⑶、各加工备件机修可完成的交机修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开加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⑷、设备的计划检修由机修和各车间共同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⑸、各车间的维修和抢修及计划检修后由设备主任填写设备检修卡72小时报企业技术中心,使企业技术中心能够建立较完善的设备技术台帐。
7、各车间设备专责人,应经常了解自己所辖设备,掌握技术情况,把设备管好、修好,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⑴、每天上班后巡视所辖设备,了解设备情况,设备缺陷等,及时向工段长汇报检查情况,并做好巡检记录。
2024年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为确保评审的严谨性,以下为修订后的文本:1、评审将严格评估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技术实力以及产品检测控制手段的适用性。
2、需获取提供的产品在国家认可和核准范围内的有效证明、产品合格证、整机检验报告、安全装置检验合格证以及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3、禁止销售或采购已被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4、购买二手设备时,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安全性能进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购买。
买卖双方应妥善办理技术档案交接手续。
5、特种设备采购完成后,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进行到场验收,以确认设备与生产厂家设备技术档案的一致性。
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6、大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由生产厂家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
公司需选派人员参与生产厂家的设备操作培训。
7、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和改造单位应对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相关单位需具备相应条件,向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机构申请资格认可,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开展业务,且不得转包或分包。
8、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公司需持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向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9、安装、大修、改造后的特种设备,公司自检合格后,应向指定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办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10、验收合格的特种设备,公司需将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存入设备技术档案。
11、公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运营安全负有责任。
使用设备必须为有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认可证的设备,并按要求申请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
12、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需持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向相关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并将合格标志固定在设备显著位置后,方可正式使用。
13、施工安全部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运营管理制度,确保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4、特种设备在特定情况下,如遇自然灾害、设备事故或长期停用,需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容易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爆炸物品(化学品)罐、危险化学品储罐、挤压机、冷冻压缩设备等设备。
第三条特种设备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特种设备管理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机构第六条设立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应当拥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和事故调查处理的能力。
第八条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和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和方案。
第九条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处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组织事故调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及时了解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取得相应的许可或批准文件。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并按照相关的安装规范进行。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维护必须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和检修,直至故障排除后才能重新使用。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一、管理制度的定义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特种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对于环境保护的总体管理要求和具体执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
2、总则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由行政部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分级负责制度。
坚持公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环境和生产同步规划、同时实施、同步发展。
公司建设和生产应依法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依靠科技提高,采用新技术、推行礼貌、清洁生产,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
3、机构和职责3.1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和需要由行政部负责,并理解市环保部门监督指导。
3.2行政部的主要职责。
3.2.1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依据公司环境保护战略、方针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相关的管理办法。
3.2.2负责公司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
3.2.3负责公司环保监督,环境统计的审核工作。
3.2.4建立健全公司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各类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从而做到达标排放。
3.2.5负责处理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并制定防止环保突发事件预案,发生污染事件或其它突发性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防止污染的应急措施。
3.2.6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的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2024年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工区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
其主要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特种设备档案是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全过程的文字记载,它向人们提供各个过程的具体情况,也是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更新报废的根据。
通过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可以使特种设备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其技术状况,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防止盲目使用特种设备,从而能有效地控制特种设备事故。
(二)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制度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____日内,使用工区应持监督检验机构(特种设备检验检疫所)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等,到指挥部生产安全部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后应将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并在有效期内安全使用。
(三)特种设备报废制度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
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工区必须到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四)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在用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
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是确保安全使用的必要手段。
所有特种设备在运行中,因各种原因会产生一些缺陷,或原有允许的缺陷逐步扩大,产生事故隐患。
通过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缺陷,以便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
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及自身结构特点,在有关特种设备的技术规范中,规定了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如电梯为____年、起重机械为____年等。
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____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精选10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精选10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1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该持有上岗证,无证不得上岗。
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二、锅炉工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人不得进入锅炉房;严禁在锅炉房做其他无关事情。
三、按规定标准,经常对锅炉用水进行水质检修,发现水质不符合规定标准,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同解决。
四、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必须齐全完好。
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经鉴定合格在周期内使用。
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安全操作运行规程等项制度。
按规定认真作好运行记录和危险点的安全检查记录。
六、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要有负责人,有安全管理人员。
七、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档案。
八、特种设备的要进行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九、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要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十、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周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近代装置及有关附属食品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十一、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十二、经常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十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十四、安全管理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十五、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必须要负有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具体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及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现如今,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公司购买、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部门登记。
三、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厂部或班组至少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或按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时间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做好记录。
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上报公司。
四、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五、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检、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六、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陆患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予以报废,并向有关监督臂理部门办理注销。
七、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安装、操作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八、公司设备部门要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内窖包括:特种设备的产品合格证明,使用堆护证明书等文件及安全技术资料;设备的定期检验和自查记录;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2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使设备的管理达到较高的水平,特建立以下制度。
1.所有机电设备的管理由设备管理小组负责。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承交各工段负责。
机械设备的大、中维修及临时抢修、定期重点维修,由机修工段负责。
电气设备的一般使用,由生产工段负责,其维护和保养、检修,由电修工段负责。
2.凡交给各工段负责的机电设备,必须由熟练工操作,设备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必须进行周期性的清理检查。
3.所有机械设备的大修、中检、抢修,由机电修工段工段长具体负责,各相关工段协助完成。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场。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
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
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9、既有线施工设备实行加固措施。
加固方式采用¢16钢丝绳做为缆风绳,缆风绳一端加固在设备顶距离地面2/____处,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锚上。
地锚埋入地下____米深,地锚混凝土块或方木等按标准尺寸加工,保证地锚可靠性。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分院特种设备定期检测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定期检验检测计划,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如期实施。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测要求在上次检测有效期满前1个月提出定期检测要求。
3、检测前应当备齐以干特种设备的相关资料(1)设备出厂资料:设计文件、安装使用说明、产品合格质量证明;(2)设备安装资料:安装告知书、安装质量证明、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3)使用登记文件(4)上次定期检验报告(5)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4、检测时,要做到按计划的时间停车检验,并向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提供检验所需的条件,配合他们作好检验检测工作。
5、检测后,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存在问题的设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达到合手使用要求的,要及时办理有关注册、变更手续。
6、凡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7、特种设备发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8、对确因需要延长检验周期的特种设备,必须依法办理延期检验手续。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安全检查要做到经常性,充分发动员工,坚持专职检查与员工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层层把关,堵塞漏洞。
2、定期安全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每年安排一次年度安全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查设备、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处理情况等。
每月安排一次定期的安全检查。
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组织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各单位和个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特种设备指根据国家规定需要持有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或登记证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和政策,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专业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条单位应当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八条个人在特种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中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
第三章安全使用第九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阀、传感器、排气阀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严禁穿着拖鞋、丝袜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物品进行作业。
第四章安全维护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定期检查包括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全阀、管道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维修证书。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应当按照设备的维修规程进行,严禁违反规程进行维修,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安全事故。
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和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危险源的监测和排除,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应当依法依规进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明确管理责任人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第六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和台账,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设备寿命。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分类第九条特种设备按照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电梯、非便利电梯等。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分类和归类管理。
第十一条对于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测,建立健全危险源监测机制。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警示标识,对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第十五条对于特种设备的检验、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护。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管理第十七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设备的投资、采购、安装、运行和报废进行全程管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83802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安全制度1、特种设备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规定要求,具有完好、齐全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安全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方可投入使用。
3、特种设备应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按月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4、各项目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每年要对特种设备进行年度检验,在有效期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
6、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整装置、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要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7、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各项目要制定好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机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做到按期复审.无证不得上岗。
10、各项目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11、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13、安全管理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安全制度1、特种设备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2、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规定要求,具有完好、齐全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安全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方可投入使用。
3、特种设备应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按月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4、各项目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每年要对特种设备进行年度检验,在有效期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
6、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整装置、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要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7、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各项目要制定好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机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做到按期复审。
无证不得上岗。
10、各项目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11、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13、安全管理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4、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除根据集团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部安[2006]11号)执行处罚外,情节严重的,还必须负法律责任。
二、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必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坚持日常保养。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除和损坏特种设备安全附件。
3、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汇报设备主管。
4、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及时填写操作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特种设备整洁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6、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活动,实行日常维护和日常保养的双包责任制。
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一)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国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二)特种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部门上报,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附件:一、特种设备岗位职责:(一)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现场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工作。
3、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4、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和维修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经常深入现场,查看特种设备使用状况。
6、组织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7、组织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基础工作,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8、抓好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
(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职责。
1、认真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
2、精心操作,防止超温、超压、超载运行,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3、健全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按时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
5、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6、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情。
7、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8、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
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在下列情况下,操作人员应发生警告信号。
(1)起重机启动后即将开动前。
(2)在起吊、下降吊物时。
(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3)吊物在吊运中接近地面工作人员时。
(4)起重机在吊运通道上方吊物运行时。
(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5)起重机在吊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时。
2、不准用限位器作为断电停车手段。
3、严禁吊运的货物从人头上方通过或停留,应使吊沿吊运安全通道移动。
4、起重机司机要做到“十不吊”。
(1)指挥信号不明确或违章指挥不吊。
(2)超载不吊。
(3)工件或吊物捆绑不牢不吊。
(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动作不灵敏、失效不吊。
(6)工具埋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钩挂不吊。
(7)光线阴暗视线不佳不吊。
(8)菱角物件无防切割措施不吊。
(9)斜拉歪线工件不吊。
(10)危险物品(如氧气瓶、乙炔瓶)不吊。
5、起重机完毕后,应遵守的规则。
(1)应将吊钩升至接近上极限位置的高度,不准吊挂吊具、吊物(汽机房起重机)。
(2)应将抓斗放在地面上,不得在空中悬吊。
(渣池起重机)(3)将起重机小车停放在主梁远离大车沿触线的一端,不得置于跨中部位,大车应开到固定停放位置。
(4)所有控制品应回零位,将紧急开关断开,拉下保护柜刀闸。
关闭操作室门后下车。
(5)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大、小车,特别是大车,应采取措施固定牢靠,以防被大风吹跑。
(6)操作工下班时,应对起重机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操作本上。
(二)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1、吊车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操作证,了解起重机的工作原理,熟悉起重机的构造、安全装置的功能及其调整方法,掌握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技术,方能操作吊机。
2、作业前,吊车司机必须对起重机的主要部件及安全装置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3、禁止起重机在不打支脚或支脚未打好之前就操作起重机。
4、起重作业前,应对被起吊的物体的重量、形状、起吊位置、使用的吊具及捆绑情况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特殊吊装时必须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不得违章操作。
5、吊车司机在起重作业前,必须观察周围的地面及空间环境,防止在作业时碰撞架空电线、电缆、光缆。
在高压电力线附近作业时,起重机或起重物体应与高压电力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须有专人监护。
6、起重机在工作时的风力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数值。
7、吊车司机在起重作业时,应服从现场专职指挥员的指挥。
8、当重物处于悬挂状态时,吊车司机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9、起重机在停止作业或吊车司机休息时,严禁将被起重的物体停放在半空中。
(三)轮胎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1、起重机行驶和工作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并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2、起重机启动前重点检查以下项目:各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钢丝绳及连接部位符合规定。
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及冷却水添加充足。
各连接件无松动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3、起重机启动前,应将各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手制动器应锁死,并应按照发动机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启动后,应怠速运转,观察各仪表指示值,运转正常后接合液压泵,待压力达到规定值,油温超过30 ℃时,方可开始作业。
5、作业前,应伸出全部支腿,并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1000(水准泡居中)。
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
底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放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
6、作业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
调整支腿必须在无载荷的情况下进行,并将起重臂转至正前或正后方方可进行调整。
7、起重臂伸缩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在伸臂的同时应相应下降吊钩。
当限制器发出警报时,应立即停止伸臂。
起重臂缩回时,仰角不宜太小。
8、伸出起重臂后,出现前节臂杆的长度大于后节臂杆的长度时,必须进行调整,消除不正常情况后,方可进行作业。
9、起重臂伸出后,或主副壁全部伸出后,变幅不得小于各长度所规定的仰角。
10、汽车式起重机起吊作业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
11、采用自由(重力)下降时,载荷不得超过该工况下额定起重量的20%,并应使重物有控制的下降,下降停止前应逐渐减速,不得使用紧急制动。
12、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50%及以上时,应是用低速挡。
13、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
14、重物在空中需要较长时间停留时,应将起升卷筒纸动锁住,操作人员不得离开驾驶室。
15、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以上时,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及以上的操作动作。
16、起重机带载回转时,操作应平稳,避免急剧回转或停止,换向应在停稳后进行。
17、当轮胎式起重机带载行走时,道路必须平坦坚实,载荷必须符合出厂规定,重物离地面不得超过500mm,并应拴好拉绳,缓慢行驶。
18、作业后,应将起重臂全部缩回放在支架上,再收回支腿。
吊钩应用专用钢丝绳挂牢;应将车架尾部两撑杆分别撑在尾部下方的支座内,并用螺母固定;应将防止机身旋转的销式制动器插入销孔,并将取力器手柄放在脱开位置,最后锁住起重机操纵室门。
行驶前,应检查并确认各支腿的收存无松动,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行驶时水温应在80~90℃范围内,水温未达到80℃时,不得高速行驶。
19、行驶时应保持中速,不得紧急制动,过铁道口或起伏路面时应减速,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倒车时,应有人监护。
20、行驶时,严禁人员在底盘走台上站立或蹲坐并不得堆放物(四)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1、空载运转,检查行走、回转、起重、变幅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防护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2、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依次逐级操作,严禁越档操作。
在变换运动方向时,应将控制器转到零位,待电动机停止转动后,再转向另一个方向。
操作时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停。
3、吊钩提升接近臂杆顶部,小车行至端点或起重机行走接近轨道顶部时,应减速缓行至停止位置。
吊钩距臂杆顶部不得小于1米,起重机距轨道端部不得小于2米。
4、动臂式起重机的起重、回转、行走三种动作可以同时进行,但变幅只能单独进行。
每次变幅后应对变幅部位进行检查。
允许带载变幅的在满载荷或接近满载荷时,不得变幅。
5、提升重物后,严禁自由下降。
中午就位时,可用微动机构或使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