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比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特点和贡献-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2.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埃及、希腊、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异同-世界文明交往与融合的历史案例【第二单元:封建社会与科技进步】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农业经济的基础与特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2.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农业文明与手工业的发展-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出现及影响-科技进步对封建社会及人民生活的改变【第三单元:民族融合与元明清的王朝更迭】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经济交流与影响2.元明清王朝的更迭-元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明朝的建立与社会制度-清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欧洲的商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文化交流与科技传播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经济衰落原因分析-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探索【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近代科技】1.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起因-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新发明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2.近代科技的发展与变革-近代科技的典型代表及其应用领域-科学思想的更新与教育-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第六单元:民主与科学的伟大变革】1.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战争-自由、平等、人权等民主思想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与过程-美国宪法的制定和意义2.科学思想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科学革命的影响与启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制定和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对外关系逐渐紧张。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过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1842年,英军占领香港岛,逼近南京。

4.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需经双方协议。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修约遭拒。

2.过程:●1856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近北京。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等。

●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等。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3.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口号:“自强”与“求富”。

4.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5.结果: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签订《马关条约》。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迁徙和进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其中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中,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丰富了科技、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城邦制为基础,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印度文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各种革命运动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政治制度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经济制度一般包括农耕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社会(统治阶级)、中层社会(小资产阶级)、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

这三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和矛盾。

3.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近现代历史上,各种国家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改革等。

4.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一、基础知识1.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2.人从古猿进化来。

3.进化的先后顺序: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产生人脑形成4.直立行走:促进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的直接因素。

5.劳动:在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6.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类诞生的标志。

7.元谋人: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距今170万年。

8.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

9.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体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以打制石器为主并使用少量磨制石器,拥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

10.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采集、狩猎。

(代表:北京人、山顶洞人)11.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

(代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2.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13.原始人的几种意识①宗教意识:尸体周围撒红色粉末。

②审美意识:山顶洞人的项链。

③科学知识萌芽:小口尖底瓶④狩猎生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4.山顶洞人的骨针:体现磨光和钻孔技术。

15.《吉尔伽美什》:古代西亚或两河流域的史诗。

16.《荷马史诗》:古希腊的史诗——如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17.炎帝(神农氏):农耕、医药、陶器、集市。

18.黄帝(轩辕氏):宫殿、车船、衣裳、打井。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9.嫘祖:养蚕抽丝技术。

20.禹:①划定“九州”,铸造“九鼎”;②涂山召见首领;③诛杀防风氏。

21.启: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设置监狱22.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尧 舜 禹(禅让)。

禹 启(世袭)。

23. 大禹治水方法:疏导法。

启示: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

2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世界文化遗产。

二、大问题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一、基础知识1.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地跨亚、非。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鸦片战争。

- 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 时间:1840 年 - 1842 年。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时间:1856 年 - 1860 年。

- 列强的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 太平天国运动。

- 爆发: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失败: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 洋务运动。

- 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 - 90 年代。

-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 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建新式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等)。

- 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 甲午中日战争。

- 时间:1894 年 - 1895 年。

- 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 戊戌变法。

-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 序幕:“公车上书”。

- 时间:1898 年 6 月 - 9 月。

- 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等。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一、古代文明1.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2.世界三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3.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罗马帝国等。

二、世界古代史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斯巴达军国、亚历山大帝国。

2.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皇帝统治、罗马法等。

3.伊斯兰文明:麦加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的兴起。

4.欧洲中世纪:封建体制、十字军东征、封建经济等。

三、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夏商周等。

2.早期封建社会:西周、春秋战国。

3.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汉朝。

4.唐宋辽金元时期:唐朝的繁盛、宋金的对立、元朝的统一5.明清时期:明朝的繁荣和亡国、清朝的建立和后期的衰退。

四、世界近代史1.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哥伦布的航海、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

2.宗教与宗教战争:路德的宗教、宗教战争的起因和后果。

3.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英国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君主专制与启蒙运动:法国的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

五、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外的变革。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推动力量。

3.民主革命的发展:北洋政府的建立、政治派别争夺的过程。

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现代史1.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和冷战的主要事件。

2.世界经济的变革: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3.当代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社会矛盾。

新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上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四大文明古国概况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4、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5、印度种姓制度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的成就(1)古埃及的太阳历;(2)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3)古印度人发明的通用计数法(4)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5)古印度的佛教(6)古代中国的文字8、古代印度的佛教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6世纪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

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①宗教倡导的宽容、慈善、诚信、尊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提高,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②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

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百家争鸣2、孔子的主张:(思想)(1)政治主张:①提出了“仁”的学说。

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要“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2)教育思想:①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②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③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④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1)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3)“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4)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 史前时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史前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2. 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的兴衰与甲骨文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 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2.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焚书坑儒3. 汉朝的兴衰汉朝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王莽篡汉与东汉的建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与灭亡2. 晋朝的统一与分裂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八王之乱东晋的建立与南北朝的对峙3. 隋唐的盛世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唐朝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唐朝的衰落与安史之乱第四单元: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1. 辽、宋、夏、金的并立辽、宋、夏、金四国的建立与灭亡宋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2. 元朝的统一元朝的建立与蒙古帝国元朝的统治与文化融合3. 明清的兴衰明朝的建立与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与民族融合清朝的衰落与鸦片战争第五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天文学、数学、医学的发展2. 古代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影响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文学艺术:唐诗、宋词、元曲3. 教育与科举制度私塾、国子监等教育机构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结语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还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过去,也照亮了未来。

让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

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

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

巳使用骨针。

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

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

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生活。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3、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黄河水成功。

尧、舜、禹的传说主要反映了禅让制,禅让制是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制。

14、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意义: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考古发掘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古代传说为人们提供了第二手资料。

1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这里。

我国山西省古城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等。

16、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有:能使我们了解历史获取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对过去的有更多、更详细、更准确的认识。

所以保护文物古迹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第二单元17、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18、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

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壳黑陶反映了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

20、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这是最早国家的出现。

公元前15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1、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被称为“新月沃土”,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还有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

两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2、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印度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棉花。

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

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

23、公元前1600年后商灭夏,在商汤的统治下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4、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

时期统治者以血缘关系来区分尊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设置监狱。

刑法刑法,夏商墓葬中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

碑等级。

的骨架说明当时出现的人殉和人祭。

法典是一、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26法典规如,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可见,法典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27成组等次名称僧侣、掌管祭司大权第一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吠舍第三等级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首陀罗第四等级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对今天的影响:古埃及的太阳历;西亚的星期制度;28进位法;古埃及的几何学,计算等腰三角形,60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西亚的;古埃及的解剖学;中国的文字等;真正的文字从象3.16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形文字发展而来。

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是楔形文字。

刻在龟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29朝的政治和经济的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纸草;西亚的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泥版;中国商朝的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龟甲、兽骨。

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最大的是胡夫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30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的青铜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最大的精品是四羊方尊。

(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古埃及在科学上的成就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31、。

制作了木乃伊,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历法)始分科治病,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

在数学上巳能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 3.16。

圆形的面积,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2、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制定了七天一星期制度和计时法。

个数学符号,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

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1033、包括零在内的为阿拉伯数字。

、在古代埃及阿蒙神成为王国的保护神。

34,佛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35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得到很,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公元前3教宣扬“众生平等”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人人类的演变进化和文明的发展进步都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36人与自然的关系:类改造了自然环境,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人类智慧的痕迹,但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如果人类不顾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

因为自然条件的改变,例如:人类的进化:、37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依赖于自然条件的优越,被迫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生产劳动。

原始农业、畜牧业都与气候的变化、自然条件有关。

早期亚非文明源于大河流域: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第三单元年,先后以克里特岛800年,历时2000、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8.和迈锡尼为中心。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

斯巴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39、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故此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40、西方文化之根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表法>>它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罗马的建筑:如,凯旋门、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罗马被称着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条条道路通罗马。

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

古希腊是欧洲的戏剧的故乡。

41、人们把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至16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

42、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曙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

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

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日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43、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44、11世纪,巴黎和伦敦不仅成为政治中心,也是商旅云集的经济和贸易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繁荣,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城市手工业者成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叫行会地。

45、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建立伊斯兰教,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