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农业部分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课件:高分培优-农业生产技术
影响 保墒增产 改良土壤,不污染环境
增湿 病虫害加重
(3)覆砂砾
原理
影响
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湿度
表面粗糙,减少地表侵蚀
保土保肥
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散失
保温
砂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
增湿,减轻次生盐渍化
减小地表比热容
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糖分积累
2.耕作技术 (1)作物轮作 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 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 (2)间作套种 改变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 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减轻自然灾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增 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业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 土。
5.[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 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 800~95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 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图1 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 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 丰产沟(图2)。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0分)
答案:培垄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了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培垄和沟底深翻减少 了白浆层的不利影响,利于作物扎根;沟底深翻改变了土体“上砂下黏”的不良 构型,有效缓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涝的问题,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沟底利于冬季积雪,可以改善冬小麦土壤墒情;雨季前冬小麦收获,两垄之间的 沟有利于雨季排水,减轻渍涝危害。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 专题二十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专题二十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目录
CONTENTS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考点2 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专题过关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光照
气 热量 候
降水
平原
地
形
山区
土壤 水源Leabharlann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
积温多少直接影响作物的生 我国南方种植甘蔗,北方
考点2 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等因素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 造或对市场、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8
读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9
1.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C )
C.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D.土地较广,便于栽种
11
2.拉萨河谷成为西藏重要的苹果产区,主要是因为( A )。
A.海拔较低
B.纬度较高
C.地势较平坦
D.灌溉较便利
3.西南地区早熟苹果售价较高是由于其( D )。
A.果品优质,口感独特
6%
B.地处偏远,运输不便
35%
C.人工采摘,产量有限
D.错峰上市,需求量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养殖业属于农业,决定农业生产类型规模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南方水网地区 发展养猪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广阔。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地价低廉等不是主导因素。第2题, 东北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作物秸秆等饲料充足,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入户的主要优势条件是饲料 丰富。市场在南方地区,距市场远。交通、劳动力成本南方、北方差异不明显。第3题,“南 猪北养”市场主要在南方地区,产品需要远距离运输。能够实现“南猪北养”主要得益于冷 藏保鲜技术提高。养猪企业排污量大,污染水源。与养猪企业规模扩大无关。铁路提速,运输 速度大为提高。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社会活动的科学,而农业则是人类的基本生产活动之一。
地理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知识为我们了解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中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气候和人力资源。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需要关注土地的肥沃程度、土壤的类型和土地的利用方式。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水的供应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
人力资源包括农民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2. 农业区划农业区划是将农业生产空间划分为具有相似农业生产条件的区域。
常见的农业区划有农业区、农业区系、农耕区等。
农业区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不同的农业区划有不同的农作物类型和适宜种植方式。
3. 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内容。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种植的农作物有所不同。
常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菜、茶叶)、果树和蔬菜等。
种植方式也有多种,包括单季作物和多季作物、固定种植和轮作等。
4. 农田水利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合理的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田水利包括灌溉和排水两个方面。
灌溉是指通过人工方式供给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可以采用引水灌溉、井灌、沟灌等方式。
排水是指排除过剩的水分,防止农作物受水浸泡而受灾,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排水泵等设施。
5.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技术包括耕作技术、施肥技术、植保技术等。
耕作技术包括翻耕、松土、耙地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施肥技术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植保技术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和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6. 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农产品加工和贸易是农业生产的延伸。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几组农业概念的区分
高中地理:几组农业概念的区分1.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一般而言,粗放农业大多为自给农业,而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多为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成型、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
2. 复种制度与复种指数复种制度(或叫做耕作制度)是指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种植作物一次、二次还是三次,即重复种植作物的次数。
复种指数则指某一地区全年总播种面积和总耕地面积之比,它是衡量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某农场有耕地1000亩,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00亩,则复种指数为150%(即复种制度为一年二熟)。
3. 间作与套种、连作与轮作间作指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且一种为主,其他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间作与套种的共同优势: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用地养地相结合;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有利于错开农活。
连作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是充分利用同块土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没有倒茬的麻烦,产品单一、管理简便。
轮作指在同一田地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优点是有利于防止病虫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地理和农业是紧密相关的领域,以下是地理农业知识点的总结:
1. 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地形、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是农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农业种植方式与低海拔地区有所不同,气候干旱
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与湿润地区也有所不同。
2. 农业区划,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可以将农业区划分为不同
的类型,例如温带农业区、热带农业区、寒带农业区等。
不同的农
业区有着不同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特点。
3. 农业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也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包
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例如,山地地区更适合发展畜牧业,
而平原地区更适合发展种植业。
4. 土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土地利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
地理环境下,土地的利用方式和效益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干旱地区,需要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来合理利用水资源。
5. 农业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在内,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农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地理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制定农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2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32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第1~2题。
1.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2.对于P地土地资源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措施是()A.抽水排湿,发展耕作业B.建设现代化的养殖基地C.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沙特阿拉伯位于沙漠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水源成为农业生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前,小麦需要进口。
20世纪80年代开始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产量逐渐增加,1992年产量达到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
但是,沙特阿拉伯政府从2016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
据此完成第3~4题。
3.沙特阿拉伯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设施逐步完善B.土壤改造技术不断提升C.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增加D.光热资源优势日益体现4.沙特阿拉伯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根本原因是()A.小麦生产成本过高B.小麦市场利润降低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22福建龙岩检测)通常处理秸秆最理想的方式是秸秆还田,但2020年作物秸秆焚烧新政策出台后,吉林省延边州按照错时、限量、轮烧要求,认真制订烧除计划,并及时对各县市烧除计划进行了调整。
据此完成第5~6题。
5.吉林省延边州允许焚烧秸秆可能是为了()A.提高地温,增加光照B.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C.改变土壤成分,提高土壤肥力D.降低成本,利于机械化生产6.吉林省延边州错时、限量、轮烧秸秆的原因是()A.减缓全球变暖B.错时播种,提高生产效率C.减轻环境污染D.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出苗率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高中地理】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的区位
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类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限制性因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 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首当其冲缺一不可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 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 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B.交通运输便捷
A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C.提高研发水平
B.拓展国际市场
B
D.增强国际影响
(2021·河北高考真题)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用猕 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 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因素,即要 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再进行逐一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
说出下面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河西走廊和南疆的粮棉生产 珠三角的三季稻、海南的天然橡胶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江南丘陵的茶树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主导因素
光照: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
养分的积累
名词辨析: 热量VS光照
①热量是指温度。②光照就是太阳辐射。
生长期VS生长周期
①生长期是指植物能够生长的时期,影响其积温的高低,纬度 越低,积温越高,生长期越长。 ②生长周期指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热量越高,生长 周期越短。
广东高考地理农业发展复习试题
广东高考地理农业发展复习试题广东高考地理农业发展复习试题例1 读下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示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常年高温多雨,水热丰富②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③平原广阔,机械化水平高④耕作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近年来,该地区向世界粮食市场提供呈增加趋势的农产品为( )A.花卉B.稻米C.肉类D.小麦【解析】据图判断该区域为中南半岛南部,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答案】(1)D (2)B针对训练1 水稻性喜暖湿,单产高,在亚洲季风区,水稻田广泛分布,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完成(1)~(3)题。
(1)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
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2)下图中甲岛所在国家的水田种植业有别于同一大洲其他国家的突出表现为( )A.劳动力投入B.机械化水平C.水利工程D.单位面积产量(3)尼日利亚为解决粮食问题,引入中国的优质水稻良种种植推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劳动力短缺B.水源缺乏C.经验技术不足D.光热条件差解析第(1)题,泰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分析,C项正确。
第(2)题,图中甲岛所在国家为日本,日本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是与亚洲其他国家最主要的不同点。
第(3)题,尼日利亚位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缺乏水稻种植经验、技术。
答案(1)C (2)B (3)C高考地理复习心得关于自然地理部分相比起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没有那么多技巧和模板,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每一道题每一步的做法,不能落下每一个步骤的理解,否则你整道题的理解是不连贯、不完整的,这样最然你这道题会了,那么下一道题你还是考虑不完整,做不出来。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的农业[1]
•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 业、林业、畜牧业和
渔业。在我国,种植
业是农业的主体。 水稻、谷子栽培世 界最早。 大豆的原产地 桑蚕、茶树的故乡。
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 多的国家。 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高考形势分析
该部分知识在今后的高考命题时还有以下四个趋势:
一、不回避热点,如我国的农业问题。
二、不求形式翻新和热点吸引,追求运用地理原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考查地理突出的思维能力, 考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等 高层次的能力。
三、纯记忆性的题目大大减少,进行综合分析能力 考查的题目增加。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作 有利条件 物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小麦、 玉米
地广人稀、土壤 肥沃、机械化水 平高、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
热量不足、 复种指数低
长江流域
水稻
江淮地区
珠江三角洲 地区
农业基础好, 地形平坦、水 热充足
④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农业特色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草甸草原
骆驼,山羊
马牛羊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常考知识点汇总1.我国各地区主要农作物与熟制(注:华中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等地)2.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限制性因素:3.我国主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4.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A、问题:①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②粮食总产量大,人均粮食产量低,增长慢;③自然灾害多,粮食产量波动较大。
B、解决途径: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实施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质量。
③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⑤施行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适当增加粮食进口,以减轻国内市场的压力。
5.我国的主要牧区图片6.影响我国水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因素有: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②市场条件: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③交通条件:交通便利;④技术条件:水产捕捞、养殖、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7.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①人均农产品占有量低(特别是人均粮食产量低)。
②农业综合生产力低(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波动大)。
③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太小)。
④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
⑤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8.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①实施科技兴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②调整农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④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农业。
9.某地的农业生产特征:主要包括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部门结构、生产水平(生产经营规模、单产、科技与机械化水平等)等。
高一地理农作物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农作物知识点归纳农作物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它们承载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关于农作物的知识,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农作物的分类农作物可根据其用途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如稻米、小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指的是用于工业生产的作物,如棉花、油菜和烟草等;饲料作物则是用于喂养牲畜的作物,如苜蓿和玉米秸秆等。
除了按用途分类,农作物还可根据其种植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农田种植和园艺种植。
农田种植是指在农田中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如水稻和小麦等;园艺种植则是指在小规模的园地中进行种植,如蔬菜和水果等。
二、农作物的适生环境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适生环境要求,这取决于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例如,水稻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适宜在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中种植;相反,小麦则适宜在温带和寒带气候中生长。
此外,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其中,土壤改良是种植技术的基础。
通过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和控制盐分等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合理的种植密度、科学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也是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关键。
四、农作物的区域分布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区域分布。
例如,在中国,北方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南方地区适宜种植水稻和蔬菜。
全球范围内,稻米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玉米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
五、农作物的发展与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需求,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和增产措施不断进行。
例如,杂交育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性。
然而,农作物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等,这些问题给农业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六、农作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农作物的种植将更加趋向于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高中地理 农业、工业 知识点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农业的区位: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即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各农业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1)气候:a、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我国南蔗北菜等。
b、影响耕作制度,如我国东北西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地区一年三熟。
(2)地形:a、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b、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布,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而有所不同.(3)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茶树适宜酸性土壤生长。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商品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3)劳动力: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呈反比;(4)政策:我国的土地流转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规模发展;(5)科技:科技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如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农业良种的培养,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农业运输条件、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3、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如修筑梯田、玻璃温室等;保鲜技术,冷冻船出现,使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区位条件:a、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b、平坦的地形,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3)特点:a、小农经营(规模小)b、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4)发展措施:扩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加大科技投入。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2)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3)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b、便利的交通运输;c、地广人稀;d、高度发达的工业;e、先进的技术;f、商品率高;3、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干旱、半干旱气候面积广大地区;美国、阿根廷大牧场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养羊;(2)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3)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a、气候温暖,天然草场优良;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距海港近(布宜诺斯艾利斯),促进牧场的商品经营;(4)发展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的农业 亢洁
三、畜牧业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载畜量最多)(三河马、三河牛) 青海牧区(牦牛)
西藏牧区(牦牛)
新疆牧区(细毛羊) 滩羊——宁夏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比较
地 位 牧区 畜牧 业 生产 方式 主要产品 生产对象 饲料来源
次
放牧
皮、毛及 肉、奶 肉、蛋、 奶、禽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中国农业商品基地分布图
珠江三角洲
蚕桑生 产基地
长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商品出口基地
二、林业
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台湾、福建、江西等山区(人工林)
除森林外,还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暖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 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 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主要特色农业类型
灌溉农业
坝子农业
立体农业 基塘农业
历年高考试题回顾
(2003春季)11.右表是2001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 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 b 156.7 42.3 18.2 分别是( B )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2003年上海)12.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 述,正确的是( D ) A. 糖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 B. 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C.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 D.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美国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 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现在,这里谷物生产的各个 环节,都由机械作业。有的农场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 还使用飞机作业。 材料二: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离不开美国先进的农业 科技。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 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所有的农场主提供最新 的农业科技成果。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春小麦
乳畜带
畜牧和灌 溉农业带
冬小麦
玉米带
棉花带
1
2
美国“黑风暴”
阅读材料,归纳美国农业发展中曾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落基山脉的东侧,降水稀少,是传统的畜牧 业地带,土壤为黑色的钙质土,但随着该地区灌溉农业的 发展,土壤越来越贫瘠,导致大面积土地荒芜,大风将黑 色的土壤一直带到了美国东海岸华盛顿、纽约等地,这就 是著名的美国“黑风暴” 材料二:发达国家除农业动力直接消耗矿物燃料外, 工业提供的农机设备、化肥、农药、塑料等无一不是从矿 物能源转化而来的。这种农业耗能太多,投资太大,可称 为“能量密集型农业”或“石油农业”。同时使得土壤板 结、农产品被大量污染。 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 无土栽培 劳动力 水稻、花卉、园艺等需要考虑劳动力成本
一、分析美国农业的自然条件
从水热条件分析,哪些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哪些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高中地理农业部分的答题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等。
2.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谷物农业: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
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单产。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5.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分析:作物习性与自然条件相匹配,如水稻需水多,适宜在河湖多的地方种植。
热量条件对农作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如北方冷凉,南方湿热。
6. 农业区位选择分析: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7. 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对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
8.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优势条件: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等。
9. 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布局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形成特色农业区。
1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生产条件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生产条件一、知识讲解1、如何分析一地的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有利与不利)分析内容包括:光、热、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影响因素:①光照强:中低纬,气候干旱、天气晴朗(降水少)②热量足:中低纬,海拔较低③光热充足:中纬夏季日照长④气候灾害包括:洪涝(夏涝、梅雨)、干旱(春旱、伏旱)、低温冷害、霜冻和雪灾等成因与气候特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海拔高或纬度低)和地形有关。
如: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水旱灾害多。
②干旱区、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纬度高和海拔高:热量不足,多低温冷害2、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2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二、同步训练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②为水稻种植业C.③为混合农业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①②机械化水平高C.②科技水平低D.③生产规模小读河南省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和四类专业村分布图,完成3~4题。
3.据图推测,四种农产品中,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最明显的是()A.苹果B.茶叶C.花卉D.蔬菜4.下列关于图中四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A.离城市越远越有利于茶叶、花卉专业村的形成B.平坦的地势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C.山地、丘陵地区有利于蔬菜、苹果专业村的形成D.广阔的市场有利于蔬菜专业村的形成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统计,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分
一、农业生产
1.农业的投入
投入
·动植物(种子)、生产资料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等)
·劳动力
·科技投入(培养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等):提高产量的手段
2.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按投入多少:粗放农业、密集农业(依靠加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农业生产)
二、农业区位因素
·如何理解区位:1)该事物的位置(某地有某物)
2)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为什么某地有某物)
·某区域农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条件:气候等自然条件、技术等社会条件
气候(光、热、水、温差)
自地形(海拔高度、坡度、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
然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土壤质地、酸碱性)
因水源(是否充足)
素
农
业社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区会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扩展
位经政策
因济技术(生产技术、技术设备、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素因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素其他...
【自然区位因素】
1.气候
·热量:是否充足;昼夜温差大小
·降水:是否充沛;变率大小(季节分配)、蒸发状况(干湿状况)
·光照:是否充足
·水热配合状况(季风区雨热同期是很有利的一个自然条件)
1)热量
·柑橘优势产区:亚热带
·苹果:暖温带
·甜菜:中温带
·甘蔗:热带
·水稻:南方地区
·小麦:北方地区(冬小麦:暖温带,华北平原;春小麦:中温带,东北平原)2)降水或水分
·考虑: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水热配合状况、干湿状况:干湿类型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有灌溉水源发展种植业
2.地形
·考虑:地形(平原、山地等所占比重)和起伏状况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地势起伏大,土层薄,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
【例题】
分析青藏高原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海拔较低,热量较好;光照强(为什么?),昼夜温差大;临近水源(河流),灌溉便利;地形平坦;较低温,病虫害少
【灌溉农业】
·主要以冰雪融水或者河流、地下水为水源
·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国典型地区及其水源条件
1.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黄河
2.南疆绿洲:冰雪融水
其他区位条件:限制性:水分少;优势: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灌溉农业区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盐碱化(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大,形成盐碱化)
3.土壤(土壤类型,分布地区,特点,适宜种植农产品)
黑土:东北平原(乌克兰、美国中央大平原);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春麦、大豆、玉米、甜菜
黄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深厚,较肥沃,垂直节理发育;冬麦、棉花、花生
红土:东南丘陵;酸性强;茶、竹
·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壤退化,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
4.人类活动可以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条件
1)生物:培育良种
2)气候:温室、大棚,调节光照、热量、湿度
3)地形:在缓坡上按等高线修筑梯田,同时有利于保持水土
4)水源: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修水库、引水渠)
5)土壤:改良南方丘陵地区红壤;改造华北平原盐碱地
【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市场的位置及其需求变化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例题】
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全年温和湿润。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势平坦,草场广大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高,奶类消费需求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2.技术:冷藏保鲜技术;温室大棚,水利工程
3.交通: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农业发展
交通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扩展,促进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
4.政策
5.劳动力:考虑数量和素质
6.机械化:往往工业发达的地区可以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条件
7.食物偏好、生产习惯
8.地价
三、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典型分布区、主要特点、区位条件)
1.传统稻作农业
1)分布: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国南方、日本、朝鲜半岛)
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季风区(印度和孟加拉的恒河中下游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平原地区)2)区位条件:
自然:水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劳动力充足,经验丰富,饮食偏好,历史悠久
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机械化水平低(除日本),单产高,商品率低,小农经营,技术水平低(除日本),水利工程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1)分布:我国:华北(包括黄土高原)、西北部分地区;其他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谷底)、印度德干高原西部和恒河上游(主要分布区之一:印度小麦区)
2)分析两河流域和尼罗河谷底(主要分布区)发展此类农业的区位条件:光热充足,水分不足,水源条件,地形条件;劳动力充足
3)特点: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使用畜力
3.商品谷物农业
1)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
2)生产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3)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这些国家该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家庭经营;还有我国:东北地区,但农场一般国营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
4)分析美国发展此类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夏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广阔,利与耕作,开展机械化;黑土深厚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地广人稀,地租低,利于大规模生产;先进的科技;便利的交通运输;国际市场广大;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5)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东北平原
4.热带种植园农业
·该类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广泛分布于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种植园一般占地很大,雇佣上万名农民从事大规模生产
·种植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
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许多种植园由外国垄断公司出资兴办
1)分布:拉丁美洲、非洲、亚洲
2)特点:种植园经营,规模大,设施完善,生产技术水平高,单产高,商品率高
3)主要区位条件:热带气候:光热水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众多,地价低,国际市场广大;水陆交通(海运)便利
5.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
2)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大牧场经营
3)区位条件:(以阿根廷潘帕斯为例)
·自然:气候温和湿润,草场优质
·社会经济:地广人稀,地租低,利于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先进;国际市场广大
6.乳畜业
1)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一些大城市周围地区也发展了乳畜业
2)区位:城市周围,故: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和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7.现代混合农业
·典型的混合农业是谷物与牲畜的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的主要供应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墨累达令盆地)和西南地区
1)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牧活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牧活动
2)区位条件
·自然:地势平坦;光热充足,水分不足;有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政府支持灌溉条件好;地广人稀,大规模生产;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
【总结】
描述生产特点:生产方式(精耕细作?机械化?)、商品率、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经营方式(小农经营?种植园经营?)、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