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
2015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b’,视野里看到的是‘q’。
方法:把写着‘b’的纸片左旋(或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 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如细菌、真菌)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注意出分析说明题)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1、显微镜的构造(P36)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对光:升、转、看、调(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3)整理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中考生物总复习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提纲总结
中考生物总复习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提纲总结人教版初中中考生物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专题一:生物科学与探究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类别概念举例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机器狗、落叶、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特征概念举例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
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应激性与反射的主要区别:类别区别举例应激性没有神经结构,植物通过激素调节来完成;单细胞动物由原生质来完成。
含羞草的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来;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等。
反射必须通过神经系统才能完成,反射是应激性中高级的反应方式。
膝跳反射、猴子打篮球、谈虎色变等。
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指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用器具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的方法。
如:用望眼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等。
(2)实验法:指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2015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015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2015 中考生物总复习纲要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研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计划、实行计划、得出结论、表达沟通2、生物的特色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半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快速奔逃。
害羞草对刺激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生殖。
( 6)除病毒之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慨念:地球表面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拥有必定的自动调理能力。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计供应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合的温度和必定的生计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计的环境要素:非生物要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要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余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抢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影响:7、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构成观点:在必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一致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构成:包含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含生产者、花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含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品链和食品网:生产者和花费者之间的关系,主假如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品链。
食品链彼此交织连结,就形成了食品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品链和食品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经过食品链不停累积。
在同一条食品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目越少,可利用的能量也越少。
写食品链时注意:只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花费者结束。
食品链中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构造层次9.利用显微镜察看装片①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像。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复习提纲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生物复习提纲一、教材内容四册教科书,可以概括为:第一册:生命奥秘,结构层次,植物一生,植物作用。
第二册:四大组织,八大系统,人体生理,生存环境。
第三册:生物分类,起源进化,运动行为,生态系统。
第四册: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物技术,健康生活。
二、第一册:生命奥秘,结构层次,植物一生,植物作用。
1.什么是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活狗是生物,死狗是死物。
汽车能动,但不是生物;能发芽的种子不能动,但是生物。
2.生物的种类有多少?已知生物200万。
其中植物30万、动物150万,微生物20万,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3.什么是生命?六大共性是生命:(1)生物以细胞为基础。
(2)生物有生长发育和生殖。
(3)生物能新陈代谢。
(4)生物有遗传和变异。
(5)生物有应激性。
(6)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4.细胞和生物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都是寄生于细胞内,不能离开细胞而独立存活。
细胞生物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5.生长、发育、生殖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使生物体由小变大,叫生长。
生物体由幼体到成体的过程,叫发育。
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又叫繁殖。
6.新陈代谢生物体的物质和能量的新旧更替,吸收营养和排出废物,叫新陈代谢。
7.遗传和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叫变异。
8.应激性向日葵的花盘向光生长,是对日光的反应,叫应激性。
生物的应激性,使生物能趋利避害,有利生存。
9.生物适应、影响环境仙人掌的叶成刺状,减少水分散失,适应沙漠环境;蚯蚓改良土壤,叫影响环境。
10.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温、水等。
生物因素有种内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有互助和斗争。
种间关系有:共生:人和大肠杆菌。
共栖:鼠鸟同穴。
寄生:蛔虫寄生人体。
捕食:草→羊→狼竞争:羊于牛,小麦与杂草。
广东中考生物复习题纲(人教版)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题纲姓名 班别 学号专题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科学探究包括六大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④ 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与交流。
2、生物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
3、观察法:可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科学观察要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要及时记录。
4、调查法: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选取合适的样本,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调查包括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如抽查种子萌发率)两种类型。
5、实验法:(1)除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可变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 。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 实验组 和对照组。
(2)设置对照实验时应注意:a 设置单一变量(只有要研究的量为变量);b 实验材料要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c 对实验数值的测量或统计要取平均值(避免误差)6、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外界影响,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
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①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除 病毒 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植物、动物细胞结构如图-1:③细胞膜 在细胞中起保护作用,能控制细胞内物质进出;④液泡含有细胞液,溶有多种物质、色素,使细胞呈现不同味道、颜色。
植物细胞结构图动物细胞结构图图1⑤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质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⑥细胞质:内有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点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在细胞质中)2、单细胞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①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生活。
2015年新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2016年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寄生、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②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7、生态系统(P22--32)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初中生物总复习大全
⼈教版初中⽣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初中⽣物总复习⼤全⼈教版初中⽣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初中⽣物总复习⼤全⼈教版初中⽣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检查提问)考点⼀:⽣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法和⼀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分重要。
在研究⼀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例1某同学做“探究⽟⽶种⼦萌发的环境条Array件”实验时:在甲、⼄、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种⼦放在上⾯,在不同条件下进⾏培养数⽇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请回答:(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定的⽔分和充⾜的空⽓。
(2)⼄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种⼦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种⼦放在棉花上⾯,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布罩住,数⽇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把银边天竺葵(叶⽚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叶绿体),放在⿊暗处⼀昼夜后,⽤⿊纸⽚将C处两⾯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光下⼏⼩时,再经酒精隔⽔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
请回答:(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有哪⼏组对照实验?AB、BC、BD ,分别说明光合作⽤需要⽔、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叶⽚⽤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有⼀敞⼝烧杯装有NaOH溶液,最后⽤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需要⼆氧化碳。
2015人教版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五章: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5、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7、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b’,视野里看到的是‘q’。
方法:把写着‘b’的纸片左旋(或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 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2015级初中生物复习要点(七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1 生物的特征重点: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凁是有生命的个体都叫生物。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凚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8、生物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总之,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三、区分生物与非生物1.2 调查我们身边的重点: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习做调查记录一、调查的一般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选取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4、做好调查记录;5、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二、对生物进行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三大类;2、按生态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重点: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一、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的,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
二、生态因素1、环境中影响的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三、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和分布都有影响。
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等。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2015-2016九年级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2015九年级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境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②生物因素: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保证唯一变量)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三、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其中岩石圈的表面是人和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a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b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表示:①指向捕食者②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逐级递减,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2015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2015福州32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七上一、生物和细胞(1)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细胞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动力工厂)◆细胞核——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区别结构区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植物√√√√√√动物√√√√(4)生物体结构层次◆新生命的开始标志---受精卵(细胞)形成◆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二、生物与环境:(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岩石)(2)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湿地、淡水、海洋、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等(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厚度——20千米,海平面上下10千米◆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生物总复习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X30=300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全套)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全套)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1.1 生物的起源
- 化学进化和生命的起源
- 生命起源的条件和方式
- 生命起源的重要意义
1.2 生物的进化
- 进化论的基本内容
- 进化的方式和因素
- 进化中的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
第二章: 细胞和遗传
2.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非细胞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2.2 遗传物质——DNA
- 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 DNA序列的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第三章: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3.1 生物的分类
-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 生物分类的等级和分类器官
- 人类的分类
3.2 生物的进化
- 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的关系
- 生态位和物种形成
- 生态系统的演化和动态平衡
第四章: 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和协调
4.1 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 激素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 激素调节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系统- 常见内分泌性疾病
4.2 神经调节生命活动
-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神经冲动的传导与兴奋性传导
- 神经调节常见疾病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1 生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
- 生殖的分类和意义
- 发育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 受精和胚胎的形成
5.2 生殖和发育的调节和控制
-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激素促进和阻止的作用
- 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
以上是本文档的全部内容,祝您学习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b’,视野里看到的是‘q’。
方法:把写着‘b’的纸片左旋(或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
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
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
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
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43、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
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7.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49、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维生素B1:脚气病,补粗粮;维生素B2: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50、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
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1、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5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5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54、.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
5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56、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
5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8、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5 9、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6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61、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
6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肺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3、人类ABO血型将血分 A 型、 B 型、AB型、O型四种类型。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6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5、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②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
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66、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7、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其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
68、预防近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 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6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7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71、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7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73、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74、温室效应:CO2排放过量酸雨: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臭氧层破坏:氟利昂使用 75、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两个胚层;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蛔虫);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蚯蚓、沙蚕、水蛭)。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的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乌贼、章鱼、河蚌、蜗牛)节肢动物:占动物种类的80%,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76、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脊柱。
77、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生活,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柱动物。
(蛇、龟、蜥蜴、鳄鱼等)。
78、鸟: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分化。
79、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肩关节, 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80、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81、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