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突破解析(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复习资料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则12-9= 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重难点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继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2. 帮助学生掌握一年级下册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数数与量:通过数目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数与数量比较的能力。
2. 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的概念和数字之间的比较、排序能力。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表示,培养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与掌握。
4. 时间的感觉: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的感觉。
5. 图形的认识:通过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和数量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辨认能力。
6. 排列与组合:掌握将若干个数按照规则或者无规则的方式进行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7. 金钱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对金钱的认识,理解金钱的用途,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教学难点:1. 数量比较: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比较能力。
2. 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3. 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图形的命名: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名称和特征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5. 时间的感知和认知: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理解各种不同时间概念的含义。
6. 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 金钱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金钱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的正确认识。
以上是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重点、难点一、位置1 .、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 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 先算:10-9二1再算:1+2=3★ 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 ■■a IUJBI ti u IJJI ■uaJ ■ J u ■ ■ a J J ■ ■ ■ u i ■ L ■ rimrnru u ■ ■ i^mrrnr-i-1-irin-rv -mrnrBrr -- -.■ ■■■:- ■«-«- - - -———j---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 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 常见拼组: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1、方法:①相加算减如:12 — 9二 口 过程:想9+叵=12则 12-9二 3_12 10 2②分解法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资料讲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复习资料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 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
一年级(4)班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认识图形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与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2) 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与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与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就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四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②破十法过程:把12分解成10与2 过程:如:12—9= 3 12 - 9= 3 先算:10-9=1 想9+ 3 =12 10 2 再算;1=2=3则12-9= 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与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与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就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就是100,读作一百。
100就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就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百十个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与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2021年整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12-9= 3 10 2 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4
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时刻表示的分钟数要记住。 ★5、时间计算中,单位相同的相加减。时和时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
八、找规律
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 ★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常用规律:单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双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九、统计
1、记录方法和符号没有统一要求,常用的有打“√”、画“○”、用“正”表示等。 注意:一个完整的“正”字是 5 笔。表示数量 5。
2、在涂统计图和填写统计表时,要清楚统计图里每个小格表示的意思。
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 3 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 5 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 6 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 10 根相同的小棒。 摆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和正方形一样。 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 )位,第(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 )位。 10、100 里有( )个十,( )个一。
比如:三十几加 9 的结果可能是 40、四十几,
五十几减 1 的结果可能是 50、五十几。
16、人民币的单位是 元、角、分。
17、以分为单位的有 1 分、2 分、5 分;以角为单位的有 1 角、2 角、5 角;以元为单位 的有 1 元、2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
18、1 元=( )角
想:先算:5—2=3
30 5
再算:30+3=33
3
退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讲解学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②分解法过程:如:12—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右边)★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Removed_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_知识点_重难点_题目类型_归纳总结 (1)4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
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 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大。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 和 6 相差很大,就说 37 比 6 多得多或 6 比 37 少得多。
37 和 34 相差很小,就说 37 比 34 多一些或 34 比 37 少一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重点、难点复习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
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 5 页位置。
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①相加算减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 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______2__4_1______3___2_1_“_”__________________4__2__40__12_“_”0__12__03__“2_•_”042_“_0•__”83__“0_”_0_7_1__3—2__0__—1__45__80_1_42__84__42“__”56_l“_”4_0_“3”_0_5_0_28“_”01“_”07_“9”0_“0”2“2”•30”“0”“”0931248203021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52为例: ① 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 ;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
② 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 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 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9、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 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②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 、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 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
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 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 最大的一 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 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 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 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 位上就是几。
(2)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 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 、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8、数的顺序 《百数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3 55 56 57 58 59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
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
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11、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解析(一)
金铺中心小学 卫新潮
一 、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 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举例: 以33 34 35为例: ① 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 33 和 35中间的数是34。 ② 比34少1的数是33, 比34多1的数是35。 ③ 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 ④ 35比34多1,33比34少1。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 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 百位。
百 十 个 (右边)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 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 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1、方法:①相加算减
如:12-9= 3
过程:想9+ 3 =12
则12-9=3
②分解法 :
12 -9 = 3 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
先算:10-9=1
10+2
再算:1+2=3
★2、应用题:
①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 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