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双线桥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一部分专题03高频题型01用“双线桥”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一部分专题03高频题型01用“双线桥”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158fb8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b.png)
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频题型一用“双线桥”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试题并不难,只需坚持一种思想,用好一个关系,循着正确的思维程序,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1)核心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就有降、电子有得就有失;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共存于同一反应中。
(2)关系式(3)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依据题意分析概念“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第二步:依据规律判断反应的合理性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化合价互不交叉规律、强弱规律等。
应注意掌握化合价与氧化性的关系:“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面转”。
第三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定量判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问题,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对于生疏的或多步氧化还原反应,可直接找出起始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最终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利用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快速列等式求解。
如:一定量的Cu与HNO3完全反应产生NO x,该NO x又被氧化为HNO3,则Cu和O2的关系为n(Cu)×2=n(O2)×4。
1.(2017·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A错,2CO2+2Na2O2===2Na2CO3+O2,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对,Cl2+2KBr===2KCl+Br2,该反应中Cl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故Cl2发生了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KCl。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c50ef3453610661fd9f4c0.png)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
用于表明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标出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氧化数。
画出所示的线,其中一条由氧化剂中氧化数降低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相应元素,另一条线由还原剂中氧化数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标出“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格式为“得/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单位原子得失的电子数"。
标变价明确标出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价的元素不标化合价。
连双线将标化合价的同一元素用直线加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注意:箭头的起止一律对准各元素标得失1.标电子转移或偏离数明确标出得失电子数,格式为“得/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子个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2.标化合价变化一律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这两种写法,不可写为“升价”“降价”等3.标出元素反应类型一律标出元素所发生的反应,“被氧化”或“被还原”,其余写法均不正确4.检查得失电子守恒检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重新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双线桥法:双线桥法的桥头起于反应物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的原子或离子。
在箭头上需标明化合价的升降,“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桥头:反应物有化合价变化的原子或离子桥尾:生成物中化合价变化后对应原子或离子要求:桥上标明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总数、被氧化或被还原情况。
如这样两个反应,其双线桥法就该这样表示。
使用双线桥法需注意:1、双线为一上一下表示2、桥的两端连接有化合价变化的相同元素3、在桥上需标明桥上标明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总数、被氧化或被还原情况总结如下:还原剂:升、失、氧→氧化产物升——化合价升高失——失去总电子数氧——被氧化氧化剂:降、得、还→还原产物降——化合价降低得——得到电子总数还——被还原在基本掌握了双线桥法后,多进行相关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把双线桥法掌握的更牢固!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f9b5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8.png)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实用版)目录1.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概述2.双线桥法的基本原理3.双线桥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4.双线桥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正文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对于许多工业和科研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中,双线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从双线桥法的概述、基本原理、应用以及优点与局限性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是一种用于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的图形化工具,通过双线桥法可以将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研究者进行分析。
双线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用线段的长度表示电子的转移数量。
具体来说,双线桥法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用两条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与电子转移的数量成正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双线桥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还是生物化学领域,双线桥法都能有效地帮助研究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在电池研究中,双线桥法可以清晰地呈现出电池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过程,为电池性能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双线桥法作为一种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工具,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双线桥法只能描述电子转移的数量,而无法描述电子转移的方向。
其次,双线桥法对于一些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可能无法准确地呈现出来。
因此,在使用双线桥法时,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是一种有效的描述电子转移过程的工具,它有助于研究者直观地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然而,双线桥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
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5f373edeff9aef8951e06aa.png)
鉴于“双线桥”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观点1.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和特点2.鉴于双线桥理解氧化复原反响观点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余相反”。
△[例] 用双线桥法标出 MnO 2+ 4HCl( 浓 )=====MnCl 2+Cl 2↑+ 2H 2O 反响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反响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 ,复原剂是 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 ________,复原产物是________, MnO 2发生 ________ 反响, HCl 发生 ________反响;生成 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mol ,盐酸显示的性质是________ 性和______性。
答案MnO 2HCl Cl 2MnCl 2复原氧化2N A2复原酸3.氧化复原反响的种类以下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④;属于歧化反响的是②,属于归中反响的是③,属于部分氧化复原反响的是③④。
4.常有的氧化剂和复原剂(1)常有氧化剂常有氧化剂包含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2)常有复原剂常有复原剂包含开朗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廉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廉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3)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此中: Fe2+、 SO23-主要表现复原性,H2 O2主要表现氧化性。
1.(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响必定是氧化复原反响(× )(2) 水作复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 )(3)NO 2溶于水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 )(4) 氧化复原反响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必定有另一种元素被复原(× )(5) 氧化复原反响中的反响物,不是氧化剂就是复原剂(× )(6) 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复原(√ )(7)硝酸铜的分解产物可能是CuO、 NO、 NO2(× )(8)NaHCO 3+ H 2===HCOONa + H2O 的反响中, NaHCO 3被氧化 (× )(9)Na 2O2与水的反响中,水是复原剂 (×)分析 (2)H 2O 中的两种元素,只有氧元素呈- 2 价,可被氧化为- 1 价或 0 价的氧。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双线桥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双线桥](https://img.taocdn.com/s3/m/697e32d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d.png)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的: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难点:1、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我们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C + O2点燃CO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各类化学反应的本质.一、化学反应的类型(讲述)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基本类型反应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反应类型表达式化合反应 A + B = AB分解反应 AB = A + B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CB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反应类型得失氧的情况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被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被还原)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从上述角度分类呢?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
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2分别从氢气和氧化铜的角度分析反应类型,再从整个反应分析反应类型,你有什么体会?氧化铜的反应是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而氢气的反应是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也就是说,在该反应中,不仅仅包括还原反应,还包括氧化反应,若单纯说它仅属于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都是不全面的,它把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的分割开了,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746e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d.png)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双线桥法1. 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平衡,同时也反映了电子转移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称为双线桥法的方法,用于配平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方法通过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转移过程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并使用电子平衡的原则来配平反应。
2. 双线桥法的原理双线桥法是一种常用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它基于以下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氧化半反应中,电子数目的增加表示还原,电子数目的减少表示氧化。
•还原半反应中,电子数目的增加表示氧化,电子数目的减少表示还原。
•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中的电子数目要相等。
双线桥法通过将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写出,并使用电子平衡的原则来配平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确定氧化和还原的物质。
2.将氧化和还原的物质分别写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3.根据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中的电子数目,确定配平系数。
4.将配平系数应用到化学式中,使得电子数目平衡。
5.检查配平结果,确保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目平衡。
3. 双线桥法的步骤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双线桥法的步骤。
例子:将硫酸亚铁(FeSO4)和硝酸铜(Cu(NO3)2)反应生成硫酸铜(CuSO4)和亚铁硝酸(Fe(NO3)2)。
步骤1:确定氧化和还原的物质。
在这个例子中,硫酸亚铁(FeSO4)被氧化为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被还原为亚铁硝酸(Fe(NO3)2)。
步骤2:写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氧化半反应:FeSO4 → Fe(NO3)2还原半反应:Cu(NO3)2 → CuSO4步骤3:确定配平系数。
根据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中的电子数目,我们可以确定配平系数。
氧化半反应中,铁离子的电子数目增加了,所以需要在还原半反应中增加电子数目。
考点一 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考点一 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32565e089eb172ded63b732.png)
考点一 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知识梳理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示例]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①Cu 2S +O 2=====△2Cu +SO 2 ②3O 2=====放电2O 3③Fe 2O 3+3CO=====△2Fe +3CO 2 ④2Na +2H 2O===2NaOH +H 2↑ ⑤CaCO 3=====高温CaO +CO 2↑ ⑥2H 2O 2=====MnO 22H 2O +O 2↑ ⑦SO 3+H 2O===H 2SO 4 ⑧2Fe +3Cl 2=====点燃2FeCl 3⑨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⑩NaH +H 2O===NaOH +H 2↑ ⑪IBr +H 2O===HIO +HBr答案 ①③④⑥⑧⑩ ⑦⑧ ⑤⑥ ①④ ⑨⑪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实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画法
![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650a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7.png)
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画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也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反应之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因此又被称为电子转移反应。
双线桥画法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它通过线条的连接方式清晰地展示了电子的转移过程。
双线桥画法是由德国化学家阿尔弗雷德·维尔纳·鲍尔于1938年提出的。
在这种画法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用两条平行的线段表示,通过一个或多个“电子桥”相连。
氧化剂一侧的线段末端标有一个正号“+”,表示电子的流出;还原剂一侧的线段末端标有一个负号“-”,表示电子的流入。
在双线桥画法中,电子的流动方向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反应过程。
以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例,可以使用双线桥画法来表示。
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NaOH)是还原剂,盐酸(HCl)是氧化剂。
通过双线桥画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氢氧化钠中的氧化剂和盐酸中的还原剂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
双线桥画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通过画出电子的流动路径,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量。
双线桥画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并进一步推导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观察双线桥画法中的线段连接方式,我们可以确定哪个物质是氧化剂,哪个物质是还原剂,从而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了双线桥画法外,还有其他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如电子转移法、氧化数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双线桥画法在辅助化学学习和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简洁明了的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氧化还原反应。
双线桥画法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通过线条连接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电子的转移过程。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氧化还原反应,推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双线桥画法在化学学习和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掌握双线桥画法,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7b4b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e.png)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双线桥法是用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标记两种反应物子的电荷变化,来说明反应的过程。
双线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电荷变化的概念,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损失和获得,从而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情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种反应物子之间存在着电子转移的过程,其中一种反应物子可能会失去电子,成为氧化剂,另一种反应物子可能会获得电子,成为还原剂。
这种电荷的转移过程需要通过双线桥法来描述和理解。
双线桥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标记反应物子的电荷变化,来说明反应的进行。
在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子的电荷状态被标记为原始状态,反应进行过程中,电荷状态会发生改变,一个反应物子失去电荷,成为氧化剂,另一个反应物子获得电荷,成为还原剂。
通过追踪反应物子电荷状态的变化,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这种标记电荷状态的方法,称为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首先需要确定哪一种反应物子会失去电子,成为氧化剂,哪一种反应物子会获得电子,成为还原剂。
这一步骤是区分反应物子的重要步骤,也是双线桥法的基础。
2.标记电荷状态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之后,需要标记它们的电荷状态。
在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子的电荷状态是原始状态,可以用带电离子表示(如Fe^2+,Fe^3+)。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通过记录反应物子电荷的变化,来追踪反应的进行。
这种标记电荷状态的方法,称为双线桥法。
3.以双线进行连接标记电荷状态之后,需要通过双线连接的方法,来描述反应物子电荷状态的变化。
在反应物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中,需要用双线进行连接,来说明电子的转移过程。
这种双线连接的方法,是双线桥法的核心。
4.描绘反应物子的电荷状态变化最后,通过双线桥法的方法,将反应物子的电荷状态变化描绘出来。
通过这种描绘,可以清晰地了解反应物子电荷状态的变化,从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过氧化氢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
![过氧化氢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https://img.taocdn.com/s3/m/5b7278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7.png)
过氧化氢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1. 引言在化学领域中,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该反应可以通过双线桥实验来展示,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特点和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以及如何使用双线桥进行实验。
2.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2.1 反应方程式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H2O)和氧(O2):2 H2O2 → 2 H2O + O2这是一个典型的还原反应,其中H2O2被还原为H2O,同时产生了O2。
2.2 反应特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具有以下特点:•反应速度较快: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可以迅速分解为水和氧。
•放热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气体产物:产生的O2是一种气体,能够通过观察气泡的形成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3. 双线桥实验3.1 实验原理双线桥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装置,用于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该装置由两个玻璃管组成,中间连接一个玻璃棒。
其中一个玻璃管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另一个玻璃管中则装有催化剂。
当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时,反应迅速发生,产生大量的气泡。
3.2 实验步骤以下是使用双线桥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双线桥、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
2.将过氧化氢溶液注入一个玻璃管中,并将该玻璃管插入双线桥的一端。
3.将催化剂放入另一个玻璃管中,并将该玻璃管插入双线桥的另一端。
4.将两个玻璃管通过中间的连接处连接起来,确保密封性。
5.观察实验现象:当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时,反应迅速发生,产生大量气泡。
3.3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双线桥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全操作: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操作过程中应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并保持通风良好的实验环境。
•催化剂的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速度有影响。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催化剂,观察反应速度是否有所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可以记录反应开始时间、反应持续时间以及产生的气泡数量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fca4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1.png)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摘要: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二、双线桥法的基本原理三、双线桥法的应用四、双线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而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和还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二、双线桥法的基本原理双线桥法是一种用于揭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双线桥的形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其中,上升线表示氧化过程,下降线表示还原过程。
通过双线桥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反应中哪些物质发生了氧化,哪些物质发生了还原,以及电子转移的数量。
三、双线桥法的应用双线桥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机制和过程。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双线桥法可以分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途径;在生物体内,双线桥法可以帮助研究氧化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四、双线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双线桥法具有以下优势:1.直观:双线桥法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氧化还原反应,使研究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2.简洁:双线桥法将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简化为一张图,便于分析和交流。
3.适用性广泛:双线桥法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无论是化学反应、生物过程还是环境问题,都可以发挥其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总之,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是一种直观、简洁且实用的分析方法。
在今后的研究中,双线桥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dd16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f.png)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也是物质与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的基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氧化态发生了变化,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这种反应可以被描述为一对物质间的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则接收这些电子而被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平衡化学方程式。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双线桥法(Ion-Electron Method)。
这种方法可以追踪一个物质的氧化态的变化和电子的转移,从而平衡反应。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反应中的氧化态变化。
对于每个物质,我们需要确定其在反应前后的氧化态变化。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氧化态的变化来追踪电子的转移。
例如,考虑以下反应方程式:Fe2O3 + CO -> Fe + CO2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参与反应的原子的氧化态。
在Fe2O3中,铁的氧化态为+3,氧的氧化态为-2。
在CO中,碳的氧化态为+2,氧的氧化态为-2。
在Fe中,铁的氧化态为0。
在CO2中,碳的氧化态为+4,氧的氧化态为-2。
根据这些氧化态的变化,我们可以追踪电子的转移。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Fe2O3中的Fe原子的氧化态从+3变为0,这意味着铁原子获得了3个电子。
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CO中的碳原子的氧化态从+2变为+4,这意味着碳原子失去了2个电子。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电子转移。
铁原子获得了3个电子,而碳原子失去了2个电子。
因此,我们需要平衡这一电子转移。
为了平衡电子的转移,我们可以将整体反应方程式的一方乘以适当的系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乘以2来平衡电子的转移。
因此,方程式可以写成:2Fe2O3 + 3CO -> 4Fe + 3CO2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方程式中的原子数量是否平衡。
在反应前后,Fe的原子数为4个,O的原子数为6个,C的原子数为3个。
因此,方程式中的原子数量是平衡的。
最后,我们可以检查反应方程式中的氧化态是否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例子
![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0e6de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4.png)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常见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它涉及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其中氧化过程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过程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双线桥法方程式,它是用来平衡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
下面让我们以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为主题,逐步展开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化合价和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
举例来说,当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这种电子转移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二、双线桥法方程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双线桥法方程式是一种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它基于电子转移的概念,通过增加水和氢离子来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原子和氢离子的数目。
以此来平衡化学方程式,并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以铁和硫酸反应为例:Fe + H2SO4 →Fe2(SO4)3 + H2。
在这个反应中,铁原子氧化,硫酸还原,而双线桥法方程式正是用来平衡这一反应的方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的实际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不仅是用来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还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
它常用于金属的腐蚀防护、电化学电池的设计和生产以及环境净化过程中。
四、对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的个人理解在我的看来,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化学平衡方法,更是对化学反应深度理解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掌握双线桥法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从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平衡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在学习和应用这一方法时,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为我们的化学知识储备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帮助。
通过以上的文章撰写,希望我能够对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方程式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画双线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画双线桥](https://img.taocdn.com/s3/m/0253c85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8.png)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画双线桥
(实用版)
目录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双线桥的含义
3.如何画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双线桥
4.双线桥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作用
正文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化学中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其中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反应条件等信息。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双线桥是一种常用的标注方式,用于表示电子的转移过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画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双线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双线桥的含义。
双线桥实际上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一种符号。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反应的核心。
氧化剂接受了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了电子,被氧化。
双线桥的作用就是清晰地表现出这一过程。
那么,如何画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双线桥呢?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在反应方程式中标注出电子的转移过程。
具体操作是: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双向箭头,表示电子的流动。
如果反应物中有多个原子参与了电子转移,那么需要为每个原子都画一条双向箭头。
在箭头两侧,还需要标注出电子的数目,以表示电子的转移数量。
最后,我们来谈谈双线桥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作用。
双线桥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反应的实质。
同时,双线桥还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配平情况。
当反应方程式中的双线桥数目与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反应是配平的。
综上所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双线桥是一种重要的表示工具,能够直观地表现出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34de1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1.png)
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1.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原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
双线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通过绘制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路径,可以清晰地展示反应的电子流动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双线桥法的原理,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双线桥法描述氧化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反应的特点是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增加,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而还原反应的特点是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减少,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氧化剂转移到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会在反应中被还原,而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它会在反应中被氧化。
3. 双线桥法的原理双线桥法是一种图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通过绘制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路径,可以清晰地展示反应的电子流动情况。
它以双线表示电子的流动路径,一条实线表示电子的流向,一条虚线表示电子的流出。
双线桥法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确定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氧化还原态变化。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氧化还原态变化情况,确定哪个物质是氧化剂,哪个物质是还原剂。
2.绘制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路径。
使用双线桥法,从氧化剂的氧化态开始,沿着电子转移路径绘制一条实线,直到还原剂的氧化态。
3.标记电子的流向。
在电子转移路径上,使用虚线标记电子的流出方向。
4.检查反应的平衡性。
通过检查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路径,确保电子的数量在反应前后是平衡的。
通过双线桥法,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流动路径,从而更好地理解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4. 例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双线桥法描述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双线桥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0dd5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e.png)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双线桥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转变,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配平双线桥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转变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同时还原剂失去电子。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
氧化剂通常是具有较强亲电性的物质,能够从其他物质中接受电子;还原剂则是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物质,能够将电子转移给其他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是电子的转移,因此在反应中必然伴随着电荷的转移。
氧化剂接受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还原剂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和还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不能单独存在。
二、配平双线桥法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个数应该保持平衡,这就是配平的基本原则。
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仅要保持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个数平衡,还要保持电荷平衡,即反应前后的总正电荷和总负电荷应该相等。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配平双线桥法是一种常用且较为简便的方法。
该方法分为以下步骤:1. 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2. 根据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对于氧化剂和还原剂中的原子进行配平。
首先,将原子的个数配平,使得反应方程式中各个原子的个数相等。
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使得电子转移量相等。
4. 最后,检查反应方程式中的电荷平衡情况。
如果电荷不平衡,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H+或OH-离子来调整电荷平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三、举例说明以下以铁离子和硫酸亚铁反应为例,来说明配平双线桥法的具体应用。
反应方程式为:Fe2+ + H2SO4 → Fe3+ + SO4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确定铁离子的氧化态从+2变为+3,硫酸亚铁的氧化态从+2变为+4,铁离子是还原剂,硫酸亚铁是氧化剂。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必备考点归纳与例题精讲5 氧化还原反应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必备考点归纳与例题精讲5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dfa2ea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4.png)
考点05 氧化还原反应【学业要求】1.认识并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元素被氧化、被还原的实质。
3.能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初步学会用单线桥、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定义: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且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口诀:升失还一还(还原性)三氧;降得氧一氧(氧化性)三还①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
常见的氧化剂: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等;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CuCl2等;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K2Cr2O7等。
常见的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等;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2等;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KI等。
在可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Cl2、S、SO2、H2SO3等。
②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的生成物。
③还原性与氧化性还原性: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失去电子,其还原性就越强;氧化性:指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得到电子,其氧化性就越强。
【真题演练】例1.(2021 .江苏合格考真题)液氨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4NH3+3O2=2N2+6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单线桥和双线桥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单线桥和双线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bfcc9c011ca300a7c39087.png)
表示法:箭号一定在等式左边,箭头上只标明电子转移总数。
如:该表示法的特点是:箭头指向的物质为氧化剂。
(对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到”或“失去”,也可以用“+”或“-”来表示,然后写出具体的电子数目。
对于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歧化反应,使用单线桥不方便,用双线桥好。
双线桥易画,但麻烦;单线桥简单,能看出氧化剂。
双线桥可用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上。
在考试评分中,回答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或总数)时,使用任一种表示法都算正确。
其实,单线桥和双线桥并不以线桥的多少来划分,有两根或三根线桥的不一定是单线桥,但双线桥却不可能只有一根线桥。
因此,要判断是哪种线桥,关键是看线桥是在等式的左边,还是横跨了等式的两边。
如:两种表示法也有多种形式,如硫铁矿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双线桥是分析法,可理解为是微观的;单线桥是综合法,可理解为宏观的。
方法步骤:(1)标好价:给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标好化合价。
(2)列变化:用线桥列出同一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的变化,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3)求总数:求出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总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改变值﹡改变化合价的原子的个数)(4)查守恒:检查得失电子的总数是否相等要注意,以下容易标错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如铝与NaOH溶液反应,把NaOH当成氧化剂,且标示如下是错的:因为该化学方程式是总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是铝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铝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前者是置换反应,水是氧化剂;后者是复分解反应,NaOH作为碱与酸反应,并不是氧化剂。
正确的应是如下表示法:又如浓硫酸与硫化氢反应,如下表示是错的: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是逐步氧化和逐步还原的,即 -2价的S首先变成0价的S,再氧化才升高到+4价的S,直到氧化为+6价的S;同理,+6价的S首先被还原,变成+4价的S,再还原降到0价的S,直至还原到-2价的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的: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围。
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难点:1、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我们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C + O2点燃=== CO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各类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讲述)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基本类型反应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反应类型表达式化合反应 A + B = AB分解反应AB = A + B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反应类型得失氧的情况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被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被还原)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从上述角度分类呢?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
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
2分别从氢气和氧化铜的角度分析反应类型,再从整个反应分析反应类型,你有什么体会?氧化铜的反应是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而氢气的反应是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也就是说,在该反应中,不仅仅包括还原反应,还包括氧化反应,若单纯说它仅属于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都是不全面的,它把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的分割开了,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由上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既是两种性质相反的反应,又是互为条件而存在且同时进行的两种反应,即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分析,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究竟 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下面所要探究的。
二、氧化还原反应我们以CuO + H 2 Δ= Cu + H 2O 为例进行分析1H 2夺取CuO 中的O 而发生氧化反应CuO 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我们象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 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我们再来看以下反应,2Mg +O 2====2MgO ,2N a+C l2====2N aC l、H 2+C l2====2HCl ,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吗?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分类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那么能否从化合价的变化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看出,CuO 中Cu 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了Cu 单质中的0价,Cu 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 被还原了;同时H 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我们说H 被氧化了。
同理请分析:2CuO + C 高温== 2Cu + CO 2↑H 2O + C 高温== H 2 + CO由此我们得到: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升高就必有化合价降低,有氧化反应就必有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其中含化合价升高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1、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2、 2H 2O 通电== 2H 2↑ + O 2↑3、 CO + CuO Δ== Cu + CO 24、 2H 2 + O 2 点燃== 2H 2O5、在3Cu 2S + 22HNO 3 = 6Cu(NO 3)2 + 10NO ↑+ 3H 2SO 4 + 8H 2O 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A 、Cu B 、N C 、Cu 和S D 、O 和S分析、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准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二是牢记“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先从得氧、失氧,进而又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都未能揭示出氧化还原的本质。
那么,氧化还原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设问)试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钠和氯气的反应。
(分析) 钠从0价升高到+1价,钠元素被氧化了 氯从0价降低到-1价,氯元素被还原了。
可见,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不仅能分析有氧 元素得失的反应,还能分析无氧得失的反应。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何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Na 和Cl 2的反应为例。
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由于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原子就带有正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
对于钠和氯气的反应,Na 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反应中Na 失去这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l 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元素化合价的升或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缘故。
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化合价降低 的价数就是得到的电子数。
例如:Mg + Cl 2 点燃== MgCl 2Mg 化合价升高2价,因为失去2个电子,Cl 化合价降低1价,因为得到1个电子,又因有2个Cl ,所以共得到2×e-有些反应如H 2与Cl 2的反应并无电子的真正得失,为何元素化合价也有升有降?对于氢气和氯气的反应,H 和Cl 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 分子。
由于Cl 吸引电子能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与Cl ,氯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 ,氢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
所以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也会导致化合价的升降,也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我们应透过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现象,看到其本质原因是电子得失或偏移。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电子转移的角度重新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Na + Cl 2 点燃== 2NaCl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物质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4 -3 -2 -1 0 +1 +2 +3 +4 +5 +6 +7←―――――――――――――――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总结:两条线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本质特征(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请同学们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总结出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标化合价→观察→结论(随堂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的话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2KMnO4Δ== K2MnO4 + MnO2 + O2↑(2)2H2O2Δ== 2H2O + O2↑(3)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我们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上简要清楚地表示氧化还原的过程呢?4、“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以3H2 + Fe2O3高温==2Fe + 3H2O为例22O(讲解)同学们答得都有道理,但由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论是那一种变化,其本质都是因电子的转移,下面我们在线上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变化的过程。
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目。
其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3H22Fe + 3H2O 的物质是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物质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后得到的物质是还原产物。
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这样,就很清楚地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同一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变化及氧化还原的情况和结果。
这种方法即为“双线桥”法。
说明: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注意:(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分布,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必须对应于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2)桥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容。
(3)“×”号前是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目,和方程式前面系数不一定一致。
“×”号后是每一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目,和化合价的改变量相等。
(4)对表示电子的符号勿漏掉“e”字右上面的“-”(5)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如例题中电子转移总数为6e-,不是12e-设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是什么关系?化合价升降总数又如何?均为相等关系(6)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可检查)例:用双线桥分析反应,并指出化合价的升降,反应类型和得失电子数目1) C + O2点燃==CO22)3NO2 + H2O = 2HNO3 + NO巩固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Cl2 + 2KI = 2KCl + I2(2)Fe + CuSO4 = Cu + FeSO4(3)MnO2 + 4HCl(浓)Δ== MnCl2 + Cl2↑+ 2H2O(作业)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Mg + Cl2点燃==MgCl2(2)2KClO3 MnO2Δ == 2KCl + 3O2↑(3)2Al + 3H2SO4(稀) = Al2(SO4)3 + 3H2↑(4)2FeCl2 + Cl2 =2FeCl3(5)Cu + 2H2SO4(浓) Δ== CuSO4 + SO2↑+ 2H2O至此我们已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有电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