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27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2 分)A.稍逊 (x ùn)格外(fèn)风骚(sāo)济慈(cí)....B.喑哑 ( ān)丝缕(1ǚ)襁褓(qiánɡbǎo)折腰(zhé).....C.闪耀 (shu ò).D.静谧 (mì).发抖(ch .联想(xi .àn) 凝视( nínɡ).á) 栖息( qī).留滞 (zh ì).角落 (jiǎo).2.选出以下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A)(2分)A.妖娆 (r áo) :娇艳美好。
.留滞:即滞留,逗留不流通。
B.田圃 (f ǔ) :田地。
.丝缕.(l ǚ):丝线。
C.成吉思汗.(h án) :元太祖铁木真。
折腰:鞠躬,倾倒。
襁褓 (qi ǎnɡb ǎo)..监禁:约束,强力限制。
凝视 (n ínɡw ànɡ)..喧嚷 (xu án) :高声喊。
.冻僵.(jián)风流人物:这里指能立功立业的英豪人物。
D.发抖 (ch án d óu) 。
..微漾 (y ànɡ) :微波涟漪。
.枯黄:枯竭焦黄。
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3.以下诗句与原作完整一致的是(B)( 2 分)A.需晴天,看红妆素裹,格外妖娆。
B.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C.小燕子见了我就笑斜了翅膀啊D.明月撒下它的光芒,给四周的全部披上盛装。
4.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
(4 分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比喻 )( 拟人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比喻 )( 对偶 )5.以下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D)(2分 )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派别诗选》6.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2分)A.《沁园春雪》经过对北国雪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乏文采的痛惜这一主题思想。
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林州市政北中学语文新课标测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倡导课程评价的和,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5.语文课程围绕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6.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为基础。
7.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在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组织与呈现,共同指向学生的。
9.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10.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活动为主。
11.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以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
12.教师应树立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
13.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以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
14.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评价和评价。
15.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的育人导向。
二、选择题(单选,每个小题2分,共30分)1.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A.奠基作用B.工具作用C.核心作用D.交流作用2.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 )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A.长远计划B.夯实基础C.整体规划D.发展过程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倡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A.核心作用B.导向作用C整合作用D.支持作用4.“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认识汉字的意思。
”这是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对( )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阶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试卷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试卷附答案(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90分钟完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34分)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咀嚼(jué ) 眼眸(móu) 模(mú)样恪(kè)尽职守B.稻穗(suì)啜泣(chuò) 雏(zhòu)形装模作样(mó) C.畸形(jī)慵懒(yōng)归省(shěnɡ) 茅塞顿开(shè)D.撺掇(duō)硕(shuò)大颤抖(zhàn)拈轻怕重(zhān) 2.下面加点字或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将信将疑:准备瘦骨嶙峋:形容瘦削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B.具体而微:微妙旷野:时间长。
斟满:往杯或碗里倒(茶、酒等)C.魂不守舍:灵魂归省:审查凫水:游水D.玲珑剔透:精巧细致瞩望:期待;期望向午:临近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宣闹家眷魂不守舍烟销云散B.姊妹礼数迷迷糊糊语无伦次C.待慢衰老将信将疑疲惫不堪D.恢心疲乏心神不定鞠躬尽瘁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我们只要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C.“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道出了我们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D.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
5.语文课上,老师出示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短语,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写法,自己创作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短语。
(4分)①沉默的小草,往往被春雨滋润得多。
②小草若长得像树那样高,还会叫人怜爱吗?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文字,你通过探究,得出一个怎么样的结论?(4分)美丽的背后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
初中新课标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新课标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藉B. 狼籍C. 狼籍D. 狼籍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3. 以下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不负责?()A. 一丝不苟B. 敷衍了事C. 兢兢业业D. 精益求精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的是()A. 人的品德B. 人的智慧C. 人的力量D. 人的勇气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勃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1-5 CADBA 6-10 ABBC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4.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线之一。
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望》。
答案:1. 王勃 2. 108 3. 《水调歌头》 4. (空) 5. 杜甫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材料略,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事迹。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卷附答案第一单元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一、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填空(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2)《乡愁》的作者是(姓名),他是我国(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4、《乡愁》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能力提高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习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明朗、集中而又强烈,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海外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基本均衡而对称,句与句之间则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中运用了比喻、想像、夸张、反复、叠词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韵律。
2、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抒发爱国之情的?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4、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一)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什么?答: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③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④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第四学段有什么具体学习内容?答:(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六套)

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六套)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课标(30分)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6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语言文字”与“文化教育”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阅读、听说、口语交际能力。
3、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发展性教学要求和内容,其核心是“学生发展”。
二、选择题(1为单项选择,2、3为多项选择,各3分。
共8分)1、阅读教学过程是B.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D.关注指导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A.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面向全体学生;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C.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D.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E.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F.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取不同的方式。
三、判断正误题(正、误分别在句后括号内划√、×即可)(4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500万以上。
×3、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种人格的全面形成的对话。
对话的本质是师生共同寻求、发现真理。
√4、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研究的促进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研究的引导者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由唯师独尊向师生平等研究的合作者转变。
这种角色新的定位,要求每位教师需要研究、更新、适应。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单元素质自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素质自测题第一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二.<26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
suí<)靖阻è<)地jiào<)jū<)躬zhāng<)物制cái<)肃mù<)荒miù<)2.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 )花园,一< )水池,一< )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W2THV5a29k②一< )诗,一< )合唱,一< )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W2THV5a29k③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饰以,饰以,施以……W2THV5a29k3.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颤巍巍孤零零笑嘻嘻赤裸裸①他们手挽手,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的爱……③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地走了。
④那个苏联人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W2THV5a29k4.按要求填写。
①新闻的六要素指:②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W2THV5a29k④《蜡烛》一文的作者是,他是<填国家)作家5.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
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一、填空(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2、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3、七至九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
4、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5、教师应确立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6、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8、写作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和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9、口语交际是与双方的互动过程。
二、选择(10分)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学写规范、通行的()A、楷体B、行楷C、行草D、草书2、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A、母语情感B、审美意识C、创新精神D、爱国热情3、按照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A、合作关系B、传授关系C、交际关系D、对话关系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A、语文实践B、知识传授C、积累感悟D、语感训练5、()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A、写作能力B、阅读能力C、交际能力D、审美能力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0分)1、语文教学应加强写字教学,高度重视写字姿势与习惯。
()2、语文与化学、物理、数学、生物等都属于自然科学。
()3、对语文教材来说,课文是教材的主体,能否开发一定数量的优秀课文,是衡量新教材价值的重要标志。
()4、语文素养是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对“双基”的重构。
()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落实语种目标。
()四、简答(40分)(一)、文学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理念是什么?(二)、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基本理念?(三)、新课标关于写作评价提出了哪些建议?(四)、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和评价两个角度对识字与写字和汉语拼音提出敢具体建议,特别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是什么?(五)制定阅读目标与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五、论述题(20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或侧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新课标试题

新课标试题一、名词解释(10 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文化、身体、心理素质 ) 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填空(20 分)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判断(10 分)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 )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 )3 、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 )4 、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4000 个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
(×)四、简答(24 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初中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中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籍B. 旁鹜C. 蹒跚D. 缄默答案:C2. “一叶扁舟,载不动许多愁”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李清照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
C. 他才高八斗,却总是目中无人。
D. 他一见如故,很快就和新同学打成一片。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新颖,值得我们学习。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答案:B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D. 《西游记》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
答案:A6-10题略。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陆游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答案:静夜思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
答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心论点]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4分)答案:[列举文章中提到的事例]3. 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卷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戛然而止(jiá)B. 荫庇(yìn)污秽(huì)干涸(gù)锲而不舍(qì)C. 悲怆(chuàng)炮制(páo)拮据(jū)吹毛求疵(cì)D. 慰藉(jí)狡黠(xiá)伫立(zhù)锐不可当(dā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狼藉斑斑高深莫侧。
B. 沧海桑田相辅相成不容置疑一视同仁。
C. 莫衷一是慷慨大方颤颤微微众目睽睽。
D. 逢场作戏孤陋寡闻看风使舵人情炼达。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地为他们辅导。
B.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C.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夸夸其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D.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6.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6分)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 - 10题。
(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19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2019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答案(一)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
每空1分)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义务教育阶段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
其中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4. 7~9年级,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字的习作。
5. 《新课标》规定初中生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有:吴承恩的《》、施耐庵的《》、老舍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笛福的《》、斯威夫特《》、夏绿蒂·勃朗特《》、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等。
二简答题(共42分)1.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四条课程基本理念?(8分)2. 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第四学段(7~9年级)重点考查哪些内容?(10分)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3规定的语法知识要点有哪些?怎样进行语法指导?(12分)4.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向我们提出了哪四个方面的实施建议?(12分)三实践题(38分)1.《新课标》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请联系你平时的阅读教学和复温指导,谈谈究竟应如何把握?(19分)2. 《新课标》认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新学年,你在这方面打算如何实施?(19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
每空1分)1. 综合性、实践性2. 工具性与人文性3. 3500个;240篇(段);400万;260万;两三部;80篇(段)。
初中语文新课表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表测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马虎了事?A. 一丝不苟B. 马马虎虎C. 精益求精D. 粗心大意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孟浩然D. 李白4.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骆驼祥子》B. 《狂人日记》B. 《子夜》D. 《家》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出自哪位诗人的《水调歌头》?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之涣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离骚》D. 《九歌》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王安石C. 陆游D. 李清照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1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出自哪位诗人的《青玉案》?A. 李白B. 杜甫C. 辛弃疾D. 李清照答案:1-5 B C C B A 6-10 A C C C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___。
答案:散文集2.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曹雪芹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_________的诗句。
答案:叶绍翁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月亮5.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_________的诗句。
答案:王勃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___。
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科组:姓名:总分:一、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3分,多选题11-15每题4分,共50分)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 工具性B. 人文性C. 工具性和人文性2、()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A.语言能力B.语言技能C.学习能力3、阅读教学过程是:()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 学生B. 教师C. 学生和教师5、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 1600B. 2500C. 35006、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A. 自主与合作B. 过程与方法C. 合作与探究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
A. 世界观B. 人生观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7至9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A.300B. 400C. 5009、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A. 常见B.个性C. 独特10、()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A.核心素养B.语言能力C.思维品质11、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识字写字B. 阅读C. 写作D. 口语交际12、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中每个学段分为哪几个部分?()A. 识字与写字B. 阅读与鉴赏C. 表达与交流D. 梳理与探究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 朗读B. 分角色读C.表演读D. 默读1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A. 合作精神B. 创新意识C. 参与程度D. 探究精神1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A.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B.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C.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D.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二、判断题。
2019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2019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答案(一)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
每空1分)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义务教育阶段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
其中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4. 7~9年级,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字的习作。
5. 《新课标》规定初中生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有:吴承恩的《》、施耐庵的《》、老舍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笛福的《》、斯威夫特《》、夏绿蒂·勃朗特《》、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等。
二简答题(共42分)1.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四条课程基本理念?(8分)2. 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第四学段(7~9年级)重点考查哪些内容?(10分)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3规定的语法知识要点有哪些?怎样进行语法指导?(12分)4.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向我们提出了哪四个方面的实施建议?(12分)三实践题(38分)1.《新课标》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请联系你平时的阅读教学和复温指导,谈谈究竟应如何把握?(19分)2. 《新课标》认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新学年,你在这方面打算如何实施?(19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
每空1分)1. 综合性、实践性2. 工具性与人文性3. 3500个;240篇(段);400万;260万;两三部;80篇(段)。
初中语文新课标正式测评卷一(40道)

初中语文新课标正式测评卷一(40道)成绩班级姓名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第四学段的教学提示中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 )活动为主。
A.教师指导阅读B.学生合作阅读C.学生代表领读D.学生自主阅读【答案】D【题目ID 】5441392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什么规律?( )A.学生认知水平B.社会生活发展规律C.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改革发展规律【答案】C【题目ID 】5791828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_______为主要维度的。
( )A.教学方法B.课程内容C.核心素养D.学生互动【答案】C【题目ID 】5792433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中,命题材料的选取需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 )。
A.复杂性B.多样性C.普遍性D.随意性【答案】B【题目ID 】57925541.2.3.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以识字与写字、( )、表达与交流、( )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A.阅读与鉴赏、写作与交际B.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C.梳理与探究、写作与交际D.阅读与鉴赏、口语与写作【答案】B【题目ID 】544771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_______、审美情趣和_______,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 )A.思维过程、价值立场B.日常积累、价值立场C.日常积累、思维过程D.思维过程、学习能力【答案】A【题目ID 】544772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注重课程(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A.内容与生活B.知识与实践C.文化与生活【答案】A【题目ID 】5452898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A.自主与合作B.过程与方法C.合作与探究D.成绩与考分【答案】B【题目ID 】54529055.6.7.8.“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丰富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这段话体现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哪条原则?( )A.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B.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C.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答案】C【题目ID 】5455539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应怎样做?( )A.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B.能耐心专注地倾听,复述、转述完整准确,要点突出C.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D.以上都是【答案】D【题目ID 】5791800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时,主线是( )。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3、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4、写作教学应抓住立意、构思、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6、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9、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三部分内容。
12、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感、语境等方面的培养。
特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情境性和互动性。
三维设计和前瞻性提高了整体操作性。
选择题:1、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学习《登幽州台歌》时,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其他登高诗,下列适合
的是()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答案】A
2.在“阅读经典,了解”读书节读书活动中,教师推荐一本著作让学
生选择,下列著作不适合的是(。
A.钱锺书《围城》
B.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C.王树增《长征》
D.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A
【解析】A项,《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
1、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
2、教师的爱是以对学生的()为前提的。
3、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对()的相互对接与交融。
4、教师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结构和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
5、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是()。
6、教师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是()。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而教师起着()作用。
8、教师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应求助于专家进行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二、判断正误: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2、今天,在我国“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
()4、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三、简答:
1、“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师要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3、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强化哪些能力?
4、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意义?
四、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新课程中评价建议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怎样的区别?(命题人:刘波)
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统一体
2、尊重
3、生命
4、知识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6、自我认识
7、主导
8、诊断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1)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1)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2)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3、(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与合作能力;(3)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4、(1)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机会;(3)促进教与学的活动;(4)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
四、论述题:
1、(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1)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2)多渠道获取信息;(3)行动研究;(4)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4、新课程中评价建议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怎样的区别?
评价目的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
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评
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