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复习
组胚复习题

组胚基础复习题第一章基本组织第一节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间皮2.内皮3.腺4.连接复合体5.微绒毛(二)填空题1.体表的上皮是,气管的粘黏膜上皮是。
2.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可将外分泌腺腺泡分为、和。
3.单层上皮根据细胞形态不同可分为、、和四类。
4.根据分泌物排出的方式,腺可分为和两大类。
5.上皮细胞的侧面,电镜下可见到、、、四种连接结构。
6.复层上皮根据细胞形态、排列和分布主要分为和两种。
7.根据构成外分泌腺的细胞数量,外分泌腺可分为和。
(三)选择题A1型题1.上皮组织主要结构特点是()A.细胞多,细胞间质少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D.分为单层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E.分为复层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2.变移上皮属于()A.单层上皮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复层上皮D.腺上皮E.间皮3.内皮是()A.单层立方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单层扁平上皮D.变移上皮E.复层扁平上皮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A.食管 B.气管 C.胃 D.皮肤 E. 小肠5.膀胱内表面的上皮是()A.单层柱状上皮B.变移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E.假复层扁平上皮B1型题A.间皮B.内皮C.变移上皮D.角化复层扁平上皮E.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6.血管内膜的上皮是()7.腹膜的上皮是()8.食管的上皮是()9.皮肤的上皮是()X型题10.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A.小肠内表面B.食管内表面C.胃内表面D.皮肤表层E.膀胱内表面11.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是()A.前者短后者长B.前者细后者粗C.微绒毛能增加吸收面积D.纤毛不能运动E.微绒毛能够自主摆动12.上皮组织按分布和功能可分为()A.感觉上皮B.腺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被覆上皮E.单层上皮(四)简答题1.简述上皮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结缔组织(一)名词解释1.骨单位2.血清3.基质(二)填空题1.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含有和两种成分。
2.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之间,之间以及之间,具有、、和等功能。
组织胚胎学复习完整版

绪论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又称为亚显微结构。
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如各种细胞器。
3.电子密度:亦称电子射线密度。
系指电子射线散射的物质密度。
用透射型电镜观察材料时,则电子射线散射能力强的物质越密的地方观察越暗,这些部分一般称之为高电子密度。
4.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素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蓝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碱性。
5.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如伊红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红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酸性。
6.嗜中性:对两性燃料均不亲和的为嗜中性。
7.异染性:有些组织或细胞的结构染色时会呈现出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异常就称为异染性。
8.HE染色:即前述的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
9.PAS染色:即过碘酸雪夫式反应,是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的存在。
10.嗜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不能直接使硝酸银还原,必须加入还原剂方能显色,称嗜银性。
11.亲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色,称亲银性。
12.什么叫组织?基本组织包括哪几大类?答:组织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由一些形态相似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
组织分类:由于细胞的特性不同,机体内的组织也相应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3.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测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光镜和电镜的分辨率分别是多少?答:光镜:分辨率为0.2μm,放大倍数约为1000倍;电镜:分辨率为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因此电镜能观察到细胞的更微细结构。
在光镜与电镜下进行观察,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为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如下:μm(微米)=10-3mm(毫米);nm(纳米)=10-3μm(微米) 14.石蜡包埋制作切处的主要步骤有哪些?透明、脱水、包埋等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主要步骤有: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贴片、染色与封固。
组胚复习题及答案

组胚复习题及答案组胚学是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以下是组胚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上皮组织的类型?A. 单层扁平上皮B. 单层立方上皮C. 单层柱状上皮D. 神经上皮答案:D3. 肌肉组织主要分为哪三种类型?A. 平滑肌、骨骼肌、心肌B. 骨骼肌、心肌、神经肌C. 骨骼肌、平滑肌、神经肌D. 平滑肌、心肌、神经肌答案:A4. 以下哪个是结缔组织的特征?A. 细胞间质丰富B. 细胞间质少C. 细胞数量多D. 细胞数量少答案:A5. 神经组织主要由哪种细胞构成?A. 神经细胞B. 神经胶质细胞C. 神经纤维细胞D. 神经支持细胞答案:A二、填空题6. 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分裂期7.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答案:程序化8. 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________有关。
答案:髓鞘9. 毛细血管壁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一10. 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等长收缩;等张收缩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和准备分裂的阶段;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
12. 描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答案: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它们覆盖体表,衬里腔道和器官,形成屏障以防止外界物质的侵入。
13. 解释什么是结缔组织,以及它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结缔组织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它连接、支持和包围其他组织和器官,提供结构支持,参与免疫反应,并在伤口愈合中发挥作用。
组胚复习资料

组胚复习资料《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定义、结构、功能)1、组织学、胚胎学组织学:研究家畜机体微细结构及功能的科学胚胎学:研究家畜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2、嗜酸性、嗜碱性嗜酸性:一些组织和细胞含有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如伊红)有较强得亲和力,结构呈现深浅不同得红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就称为嗜酸性嗜碱性:一些组织和细胞含有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素)有较强得亲和力,结构呈现深浅不同得蓝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就称为嗜碱性3、 HE、常规染色HE、常规染色:用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称为HE、常规染色4、 PAS、银染PAS染色:也称过碘酸雪夫氏反应,是利用过碘酸和雪夫试剂显示糖类成分存在的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
银染法:又称镀银或银浸法,是一种利用银盐染料显示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网状纤维的方法5、细胞膜、生物膜、单位膜细胞膜,也称质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界膜。
细胞膜和和细胞内部构成某些细胞器的细胞内膜统称生物膜。
具有暗,明,暗三层结构图像的膜称为单位膜。
6、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衣液态镶嵌模型:是一种以类脂双分子层为基础,其中镶嵌着球状蛋白质,强调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的细胞膜结构模型。
细胞衣:又称糖衣,是附着于细胞游离面的一薄层状结构,由糖蛋白和糖脂组成,是细胞特有的表面结构。
7、吞噬、吞饮吞噬:细胞内吞固体物质吞饮:细胞内吞液体物质8、胞吞、胞吐胞吞:是指细胞伸出伪足包裹,或使细胞膜凹陷成囊,将物质包裹形成内吞小泡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是细胞摄取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一种方式。
胞吐:是指细胞将内部合成的激素、酶等包于小泡内并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9、抗原、抗体抗原:使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将抗原消灭的物质。
10、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是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由DNA 、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构成,高倍镜下呈纤维状。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短线状或棒状形态,是染色质复制加倍卷曲折叠得结果。
动物医学组胚期末复习资料及复习题答案

绪论1.名词解释:组织学: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科学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及相关的细胞间质构成组织管状性器官:有管腔,管壁的结构有层次实质性器官:无管腔,其中起主要功能的细胞部分称实质部分,而起支持、连接、营养等功能的则称为间质部分。
2.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各包括哪些?组织学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胚胎学研究内容包括胚前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
4.组织学上常用的染色反应有哪些?1)HE染色:碱性染料苏木素可使酸性物质呈现蓝色,酸性染料伊红可使碱性染料呈现粉红色。
2)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有碱性物质,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粉红色。
3)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有酸性物质,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蓝色。
4)嗜中性:若与嗜酸性、嗜碱性两种燃料的亲和性都不强,则称为嗜中性,结果不呈色或呈极浅的粉红色。
5)异染性:有些成分染色时,会出现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
6)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的存在,在反应中产生紫红色的颗粒,沉淀在糖原、黏多糖、糖蛋白存在的部分。
7)瑞特和吉姆萨染色:染液中含有亚甲蓝、伊红、天青等染料,能很好的显示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并使白细胞中的特殊颗粒分别呈现不同颜色。
8)镀银染色:染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切片浸渍后,银离子还原成黑色颗粒沉淀而显示神经成分。
第一章细胞1.名词解释:细胞膜与单位膜:单位膜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表面各厚2nm的蛋白质组成“两暗加一明”构成。
细胞膜是由流动的脂质双层和镶嵌在其中或结合在其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的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染色体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包装成的棒状结构。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染色质纤维处于伸展状态,呈疏松的环状,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大多位于核中央,是进行活跃转录的部分。
成人大专《组胚》复习题+答案

《组织胚胎学》二、填空题。
1、脾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结和边缘区构成。
2、肺泡上皮包括I型肺泡细胞和I型肺泡细胞,前者的功能是气体交换,后者的功能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3、卵泡的发育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闭锁卵泡四个阶段。
4、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
腔内有贮存维生素A和脂肪的细胞为有贮脂细胞。
5、胃蛋白酶原由胃底腺泌酸腺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由主细胞细胞分泌。
6、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7、气管管壁从内向外分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部分。
8、球旁复合体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
9、消化管由内向外依次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10、精子形成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5个过程。
11、胚泡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功能层称为蜕膜,其分为三部分,即底蜕膜、包蜕膜和壁蜕膜。
12、在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即连续型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13、软骨的分类包括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1415等。
1617、血液、淋巴和软骨和骨组织等。
18、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素激素幼年缺乏所致。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少生长激素激素所致三、名词解释。
1、HE染色:简称HE染色法,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2、连接复合体:各种细胞连接常可同时存在.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邻在一起,即可称为连接复合体.3、软骨囊: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4、三联体:在人和哺乳动物骨骼肌肌原纤维的I带与A带交界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5、泡心细胞:胰腺腺泡腔内有些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为泡心细胞.它们是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6、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
7、淋巴小结:是由B细胞为主(B细胞占95%,其余为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细胞,辅助性T 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组织.功能活跃的淋巴小结中心浅染,称生发中心,是聚集抗原并引起B细胞增殖的部位.8、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之间,局部质膜凹陷成槽并相互对接、封闭而形成的微细小管,并以盲端起于中央静脉的附近,呈放射状走向肝小叶的周边,出肝小叶后汇合成小叶间胆管。
组胚 复习题

组织胚胎学一、名词解释1、内皮2、间皮3、血清4、肌节5、突触6、受精7、微循环8、滤过膜9、肺小叶10、植入二、填空题:1、上皮朝向体表或腔面的一面称______,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称______。
2、成纤维细胞能形成________和分泌________,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人体发育及创伤修复期间,增生分裂尤为活跃。
3、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等。
4、电镜下可见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其中有特异性受体的是________。
5、免疫器官依其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培育T细胞或B细胞的场所在________,而免疫应答的场所在_ _____。
6、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和三类。
7、心壁由、和三层构成。
8、表皮由角化的构成,这一结构主要由细胞和细胞组成。
9、表皮非角质形成细胞有、、三种;有吞噬功能的是。
10、胃蛋白酶原由胃底腺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由细胞分泌。
11、小肠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结构,使小肠吸收面积扩大数百倍。
12、肝门管区有、和三种管道通过。
13、气—血屏障是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时所通过的结构,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六层组成。
14、肾单位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15、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______细胞分泌,而性激素由肾上腺皮质______细胞分泌。
16、生精细胞是一组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原始卵泡由中央一个________细胞和周围单层扁平的________细胞组成。
组胚复习

具体区分:一.头皮的五层结构不明显,而掌皮比较明显。
二.头皮可以看到毛,汗腺,皮脂腺,而掌皮没有。
2.有四层结构:1粘膜2粘膜下层3肌层4外膜——可归为消化管(食管,胃底部,胃幽门部,小肠,大肠,阑尾)。
具体区分:一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为食管,其它都是单层柱状上皮。
14.看到肾小体的为肾脏.
15.看到空泡状很多,像一团乱棉花,为肺.
16.活动期乳腺和静止期乳腺区别:活动期乳腺有大量腺泡,腺腔大,被结缔组织分割成复管泡状腺.而静止期几乎没有什么腺泡,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多.
17.而பைடு நூலகம்垂体可以在低倍下看,看其形状就能看出来.
二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为阑尾。
三有绒毛的是小肠,有皱襞无绒毛的是大肠。
四看到固有层颜色不单一为胃底腺即胃底部(由于其含有细胞多),要是固有层颜色单一为为幽门腺即胃幽门部。
3.有三层结构:1粘膜2肌层3外膜——气管,排尿管道(输尿管,膀胱),输精管,输卵管(输卵管狭部,输卵管壶腹部),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胆囊
具体区分:一外膜有透明软骨为气管,其它无此特殊结构。
二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输精管(或看到管腔里面有精子)
三上皮是变移上皮(可认为其上皮不是单层的)的是膀胱或输尿管。
四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可以是输卵管和子宫内膜或胆囊,可以在固有层看到子宫腺为子宫内膜,而输卵管固有层没有腺体。
五看到皱襞多,正常切片相当明显,为输卵管壶腹部,反之皱襞非常少,正常切片也是相当明显的,为输卵管峡部。
六子宫腺肥大,极度弯曲为子宫内膜分泌期。而子宫腺短且直且数量少,为子宫内膜增生期。
组胚复习资料

1:间皮:指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内皮:指分步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3:纹状缘:指由密集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组成,在光镜下能看见的小肠柱状上皮4:盖细胞:指膀胱表面的变移上皮细胞5:纤毛: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长突起,具有定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6: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腔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1:骨板: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借骨基质粘合,并有钙盐沉积,形成的薄板结构2:松质骨:长骨的骨骺、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内部,数层不规则骨板形成大片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纵横交错,形成的多孔网状结构3:网织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新生红细胞,细胞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其在外周血只存在24小时就完全成熟为红细胞4:骨单位:5—20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5:同源细胞群:软骨的中央,软骨细胞成群分布,它们都是有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6:穿通纤维:骨外膜外层胶原纤维粗大密集形成穿通纤维1:肌卫星细胞:附着在骨骼肌肌纤维表面的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当肌纤维受损伤时,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2:肌浆网:定义:细胞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置:位于横小管间,包绕在肌原纤维外,功能:释放、回收、贮存钙离子3:闰盘:相邻心肌纤维分支的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1:神经纤维:定义:由轴突或感觉神经元长的树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组成的索状结构。
分类: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2:朗飞结:髓鞘呈节段包裹轴突,其间断部位,轴膜裸露,可发生膜电位变化,此部位叫郎飞结。
3:血脑屏障:结构:毛细血管内皮(连续型)AND基膜(完整)AND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的脚板);功能: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内,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1:毛细血管:指管径最细、分布最广、分支吻合成网、代谢旺盛处最多、是血液与周围物质交换的场所。
分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2周细胞: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
大一组胚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一组胚期末复习知识点胚胎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研究胚胎的发育过程以及形态、功能变化的规律。
作为大一学生,胚胎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胚胎学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大一组胚胎学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胚胎学基础知识1. 胚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受精卵发生到个体形成完全成熟的整个过程.- 研究对象:受精卵、胚胎和胎儿.2. 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的来源: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形成.- 受精卵的部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以及遗传物质.3. 胚胎发育和分期- 胚胎发育的阶段:受精卵→ 4细胞期→ 8细胞期→ 胚胎囊→ 胚盘→ 胚胎.- 胚胎分期的标志:细胞数量、形态变化、细胞分化等.4. 胚胎层和亚胚层- 胚胎层:由内向外分别为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 - 内胚层:发育成胚体的内脏器官.- 中胚层:发育成胚体的结构和生殖系统.- 外胚层:发育成胚体的表皮和附属器官.二、胚胎形态学1. 受精卵的形态学特征- 受精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受精卵的外膜和内膜.2. 胚胎囊的形态- 胚胎囊的外层和内层.- 胚胎囊的滋养和保护功能.3. 胚盘的形态和功能- 胚盘的形态:父射线、追加层和滋养组织.- 胚盘的功能:进行营养物质的交换和胎盘的形成.4. 胚胎器官的形态学结构- 内脏器官的发育:心脏、肺、胃肠道等.- 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三、胚胎发生与发育疾病1. 胚胎畸形的原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2. 常见的胚胎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腭裂和唇裂.- 脊柱裂.- 先天性肾脏异常.3. 胚胎畸形的预防和处理- 孕期保健和护理.- 产前诊断和基因检测.- 早期治疗和康复.四、胚胎学实验技术1. 活体细胞观察技术- 胚泡划片技术.- 胚囊细胞脱落技术.2. 组织胚胎学技术- 组织固定和切片染色技术.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3. 分子胚胎学技术- 基因检测和基因表达.- 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结语通过对大一组胚胎学期末重点内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胚胎学的基础知识、形态学特征、发育规律以及常见的畸形和处理方法。
组胚复习

1.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2..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
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3.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5.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6.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7.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8.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9.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10.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11.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12.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13.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14.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16.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17.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18.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19.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20.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21.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2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23.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24.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组胚资料

组织与胚胎学复习资料总汇(1)人类胚胎早期发育1.何谓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精子获能:精子获能是指射出的精子必须在女性生殖道内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此过程主要是去除一些结合在精子上或存在于精浆内的阻止精子受精的物质(去能因子)。
当精子经过子宫及输卵管时,去能因子被女性生殖道分泌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
精子获能后,精子的鞭毛摆动频率、前向运动、运动速度都会发生明显的加快现象。
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精子膜与顶体外膜发生间断融合,出现许多小孔,使顶体内的顶体酶释放,如顶体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放射冠穿透酶。
他们能解离放射冠,使精子可穿过透明带到达卵黄间隙。
2.简述受精的时间、地点、过程及意义。
时间:排卵后24 小时内地点:输卵管壶腹部(ampulla)过程:获能(在子宫和输卵管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精卵识别和结合—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精子膜与卵细胞膜融合—雄原核、雌原核(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合子形成意义:(1)受精使合子恢复了双倍体(2)保持物种的延续性(3)决定遗传性别(染色体性别)(4)激活卵细胞,启动卵裂3.简述胚泡(又称囊胚)的结构。
1) 内细胞群()——形成胚胎本身(可提取胚胎干细胞)2) 滋养层()——吸收营养3) 胚泡腔()——含胚泡液卵裂(受精后30小时开始):受精卵→有丝分裂→卵裂球→桑葚胚胚泡形成:桑葚胚→ 细胞数目↑→ 腔出现→胚泡4.简述植入(implantation)(也称着床imbed)的定义、时间、部位、过程。
定义: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时间:受精后5.5-6天开始,11天左右完成部位:子宫体、子宫底,多见于后壁过程: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绒毛()绒毛膜()异常植入:前置胎盘:植入部位近子宫颈管内口;子宫外孕:植入在子宫之外,多位于输卵管5.何谓蜕膜?简述蜕膜的分类蜕膜:植入时的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植入后,子宫内膜改称蜕膜(decidua)分为三部分:1)基蜕膜()(底蜕膜)位于胚泡深面,形成胎盘的母体部;2)包蜕膜() 胚泡宫腔侧;3)壁蜕膜()(真蜕膜)其余子宫内膜。
组胚复习资料

组胚复习资料组胚复习资料组胚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
对于学习组胚学的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组胚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组胚学的基本概念组胚学是研究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个体的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到胚胎的形态变化、细胞分化、器官发生等方面的内容。
组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各类生物。
2. 组胚学的研究方法组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观察、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观察和分析胚胎的形态、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等现象,从而揭示生物发育的机制。
3. 受精与胚胎发育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后,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逐渐分化为多个细胞,形成胚胎。
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细胞会经历细胞分裂、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分化等过程,最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 胚胎的形态发生胚胎的形态发生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胚胎的形态发生包括体轴的建立、器官的形成和组织的分化等过程。
这些过程是由一系列的信号分子和基因调控网络控制的。
5. 细胞分化与命运决定细胞分化是指原始细胞通过基因调控逐渐发展为不同类型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会发生变化,从而决定了细胞的命运。
细胞分化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起着关键的作用。
6. 器官发生与模式形成器官发生是指胚胎中各类器官的形成过程。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通过相互作用和调控,形成不同的器官。
这些器官的形成过程是高度有序和精确的,涉及到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多个过程。
7. 组织再生与发育异常组织再生是指受损组织或器官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组织再生是生物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维持生物体的完整性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1.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2.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
3.HE染色:组胚学最常用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
4.尼氏体:仅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呈强嗜碱性,为斑块状或颗粒状。
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组成,能够合成蛋白质,是神经元机能状态的一样标志。
5.肺小叶:每条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组成的。
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也是肺病理变化的基础。
6.滤过屏障(滤过膜):血浆中的部分成分经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而滤入肾小囊腔内血浆所经过的这三层结构成为滤过膜或者滤过屏障。
7.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
8.窦周隙:位于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
9.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的过程。
10.横小管:又称T小管是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它垂直于肌膜表面。
11.胆小管:是穿行于肝板内的微细胆道,相互连接成网,它由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
12.血-脑屏障:脑内毛细血管属于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外肌膜完整,肌膜外有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脚板样的突起围绕。
上述特点增加了血管壁的屏障作用,可有效的限制血液中某些物质对血管壁的通透,对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上述结构特点及产生的生理效应成为血脑屏障。
13.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结构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14.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是胃的主要腺体。
15.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
16.透明带: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的一层嗜酸性的均质膜。
17.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
由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共同构成。
18.肌原纤维大量平行且规律排列的粗细肌丝构成。
19.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像肠腔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组胚复习重点(考试不想死的都进来看看)1、组织学绪论①石蜡切片法的步骤: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
②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苏木静为碱性试剂,可使嗜酸性物质变为蓝紫色;伊红为酸性试剂,可使嗜碱性物质变为淡红色。
③亲银性:用硝酸银染色时,组织可直接使银离子还原而呈黑色;嗜银性:用硝酸银染色时,组织不可直接使银离子还原呈黑色,而需加入还原剂才能显色。
④超薄切片:50-80nm.掌握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的概念(课本P4)。
⑤PAS反应:糖+过碘酸氧化剂→多醛+指示剂(多糖和糖蛋白均呈PAS反应阳性)。
2、上皮组织的特点: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有极性:游离面和基底面;无血管,感觉神经末梢丰富;分布:被覆于体表或内衬于有腔器官的腔面;功能: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
3、上皮组织的分类:按功能来分,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另外,体内还有少量特化的上皮,如感觉上皮、肌上皮和生殖上皮等。
4、被覆上皮根据其构成细胞的层数和细胞(对于复层上皮是表层细胞)的形态进行分类和命名。
(课本P13 Table2-1)另补充:胃壁外表面(单层扁平上皮)5、掌握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①游离面:Compare microvillus with cilium.(P17)②侧面:Explain all cell junctions between epithelial cell and the concept of junctional complex.(P18-20)③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P20-22)6、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与上皮组织特点比较记忆):细胞数量较少,细胞外基质多;无极性;分布广泛;功能: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
7、结缔组织的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分类: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
其中固有结缔组织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又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等。
8、疏松结缔组织中需要掌握的细胞(光、电镜结构及其功能,功能机制最好也能掌握):Fibroblast Macrophage Plasma cell Mast cell机制如:Take the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 as an example,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cture and function.基质:蛋白多糖的中心是透明质酸。
掌握名词:分子筛(Molecular sieve,P37)9、疏松结缔组织中需要掌握的纤维(光、电镜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10、软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软骨组织的类型:(P44-45)注意几个问题:①软骨组织内无血管,其营养是由软骨膜内的毛细血管通过渗透来提供的;②软骨囊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结构,而是软骨陷窝周围呈强嗜碱性的基质;③掌握名词: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
11、骨组织的构成(4种细胞、细胞外基质):(P47-48)A、骨基质:有机质(胶原纤维+无定形基质)和无机质(主要成分:羟磷灰石结晶)。
B、骨组织的4种细胞(掌握细胞在骨组织中的位置、形态结构(光、电镜)和主要功能):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注意:骨细胞与软骨细胞不同,不能分泌基质)12、长骨:①骨密质:a.环骨板:掌握内、外环骨板的主要区别(P49);b.骨单位(Osteon):掌握位置、结构和功能(P49);c.间骨板:掌握位置和形态(P50)。
注意:穿通管、中央管内通过的结构,骨黏合线的意义。
②骨松质:分布于骨干内侧面和骨骺。
骨小梁:由针状或片状的骨板及骨细胞构成。
③骨膜:(注意分类与结构)(P50)A、骨外膜:外层:致密结缔组织(含大量胶原纤维);内层:骨祖细胞等。
B、骨内膜:分布:骨髓腔面、穿通管和中央管的内表面和骨小梁的表面。
骨被覆细胞(一种特殊的骨祖细胞)。
骨膜的功能:营养骨组织;提供成骨细胞。
13、骨的发生:(1)膜内成骨:顶骨、额骨、枕骨、锁骨等以此种方式发生。
(2)软骨内成骨(P51-53,过程要求掌握)。
14、各种血细胞在人体血液中的正常值。
(P57 Table5-1)15、血浆和血清在成分上的区别。
(血清中含纤维蛋白)16、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P58-61)注意以下几点:①网织红细胞用煌焦油蓝做活体染色,可见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说明该种细胞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②(病)贫血:体内红细胞数少于3.0×1012,血红蛋白低于100g/L。
③溶血:血浆渗透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此现象的发生。
④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血影蛋白、肌动蛋白等。
⑤白细胞的分类是根据细胞质内是否含有特殊颗粒,而不是是否含有颗粒。
⑥特别掌握红细胞、N的作用机制。
17、血小板:来源:骨髓巨核细胞。
形态结构和功能:(P62)注意两个区(颗粒区、透明区)和两套小管系(开放小管系、致密小管系)。
18、红骨髓: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
其中造血组织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造血组织的支架:网状组织和网状纤维。
19、肌(神经)内膜、肌(神经)束膜和肌(神经)外膜的概念(区分即可)。
(P70、P92)20、骨骼肌纤维的光、电镜结构(P70-72)、心肌纤维的光、电镜结构(P74-75)。
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P75)。
肌节(Sarcomere)、闰盘(Intercalated disk)的概念(P71)。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ight 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ultrastructure between cardiac muscle and skeletal muscle.(提示:可从以下方面来比较:细胞形状、细胞核的形状、数量和位置、横纹特点、分支、闰盘;电镜下的闰盘、横小管、肌质网(终池)、肌原纤维)21、肌丝的分子构成。
(P73)注意:肌球蛋白头部、杆部与头端、尾端的不同。
22、心肌肌质网储存Ca2+能力较差的原因(P75):肌质网稀疏,终池少而小,横小管多与一侧终池相贴组成二联体。
23、骨骼肌纤维上呈现明暗交替横纹的原因(P71):肌原纤维紧密聚集,相邻肌原纤维的明、暗带又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注意: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的明暗交替横纹是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而胶原原纤维的明暗交替横纹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因此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中虽含有胶原原纤维,但是光镜下是观察不到明暗交替横纹的。
24、神经组织的组成:A、神经元:接受刺激、整合信息、传导冲动;B、神经胶质细胞:支持、保护、营养、绝缘。
25、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
(P80-83)注意以下几个点:A、细胞①神经元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可以发生动作电位的变化。
②Nissl body的概念(P81)。
③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神经原纤维,在银染切片下观察到):(电镜下是)神经丝、微管、微丝。
B、突起①树突和轴突的特点比较:P82②轴突内不含:Nissl body、GC、RER。
26、Define synapse and 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chemical synapse.(P84-86)掌握绘图:绘出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图,并标明主要的结构。
(图参见课本P85,主要结构:①突触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线粒体、微丝、微管;②突触间隙(标明);③突触后部:突触后膜)27、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P87-88,重点掌握功能)28、神经纤维和神经:①二者的区分:P89、P91;②重点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的形成与结构(P89-91),然后将其他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特点与其做比较(P91)。
③注意: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突越粗、其髓鞘也越厚,结间体越长,神经冲动跳跃的距离便越大,传导速度也越快。
29、感觉神经末梢的种类、分布、结构和功能。
(P92-93)30、掌握名词: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P93-94)、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P106-107)。
31、掌握绘图:绘出Motor end plate的超微结构图,并标出主要的结构。
(参见课本P95)32、心壁的结构。
(P112-113)注意:①心骨骼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括室间隔膜部、纤维三角和纤维环,构成心脏的坚实支架。
②风湿性心脏病与心瓣膜的异常有关。
33、大动脉和中动脉的结构特点比较。
(P115-116)34、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复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通常多以内弹性膜作为动脉内膜与中膜的分界。
②中膜内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蛋白多糖是由平滑肌细胞产生的。
35、Describe the general structure,ultrastructure of capillaries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capillaries.(P118-119)NOTICE:不同毛细血管的存在位置、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6、淋巴组织的分类、结构。
(P127-128)注意: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是单层立方或矮柱状。
②次级淋巴小结最先接触到抗原的部位:小结帽。
37、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功能(P132-139)及相关比较(参见下表)。
器官比较项淋巴结脾被膜薄,有输入淋巴管厚,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小梁薄小梁动、静脉和平滑肌门部输出淋巴管、血管脾动、静脉实质皮质、髓质白髓、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浅层、单层排列动脉周围淋巴鞘一侧窦淋巴窦脾血窦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动脉周围淋巴鞘功能滤过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造血、贮血、滤血、免疫38、淋巴细胞再循环。
(P135)39、掌握名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P126)、血-胸腺屏障(Blood-thymus barrier,P131)。
40、表皮(Epidermis)的五层结构。
(P143-145)注意:①五层都含角蛋白丝(电镜);②基底层细胞(棘层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桥粒;③嗜碱性: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嗜酸性:透明层、角质层。
41、真皮(Dermis):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分两层:A、乳头层:含触觉小体;B、网织层:胶原纤维束、弹性纤维、环层小体。
42、下丘脑与脑垂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P160-162)43、内分泌调节的协同和拮抗作用:①调节血钙:滤泡旁细胞→降钙素,使血钙降低;主细胞→甲状旁腺素,升高血钙。
②肾上腺素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细胞的区别(P157)。
44、思考:内分泌系统中各种细胞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