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族裔散居角度看华特·莫斯里《黑人贝蒂》中的文化融合
浅析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传统文化
浅析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传统文化最近一部热播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在网上引起一阵中韩服饰之争的热议,有网友指责该剧服装盲目哈韩模仿韩服,但据专家解释,该剧服装是中国古代明朝服饰,其与韩服的略微相似之处也是源于历史上韩服对于明朝服饰的借鉴。
广大的网友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甚了解甚至引以为外国文化的举动让我十分震惊,我们真的做到了传承吗?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这些不由让我联想到了最近正在研读的美国黑人的寻根文学。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在内战时期宣布解放黑人,但是由于黑人的受教育程度底,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无法从事更加高级的工作,只能继续依附白人在社会底层求得生存。
20世纪5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美国黑人开始追求自己的平等合法权利,要求享受与白人相同的待遇。
在这场运动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尤其是美国黑人,促使更多黑人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觉醒。
黑人们迫切地希望在美国建立独立的黑人文化,通过高呼黑色是美丽的来积聚和加强黑人的民族自尊自豪感。
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寻根的话题成为了许多著名黑人作家关注的焦点,他们追溯到遥远的故乡非洲,探寻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诗人,他致力于将诗歌作为武器来对抗主流白人文化,并认为他的文学使命就是通过诗歌来重塑美国黑人文化。
他对黑人民族主义和黑人自我属性进行了定义,强调黑人的本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后,他又追溯非洲和美洲文化,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运用黑人方言和黑人音乐来描写黑人民族文化认同的道路。
休斯认为黑人文化早已被边缘化,要想摆脱这种状况,美国黑人文化就应当拿出勇气以主流文化的角色来发扬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他看来,一个民族要想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同,不能够靠盲目崇洋媚外的奴性赢得同情,而是要用自信和鲜明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她致力于维护和促进美国黑人的传统文化。
流散文学的黑人文学身份建构
流散文学的黑人文学身份建构张杏玲摘要:流散文学在21世纪成为热词。
流散是一种被迫迁徙于异质的空间特殊生存方式,这种带有双重性生存经验而引发个体精神世界的混杂性与冲突,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身份认同探寻现象。
美国黑人流散文学是研究流散写作和族裔散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黑人流散文学表现了对黑人族群文化深深的眷恋,为了融入主流话语,建构自己的身份,又不免表现出对黑人文化的疏离。
美国黑人的文化认同矛盾与其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是黑人及其文化长期被美国社会歧视和排斥。
20世纪美国黑人通过“流散文学”,表达了自身群体的政治诉求与情感呼声,丰富和提升了美国文学的品质。
关键词:流散文学;黑人身份;建构作者简介:张杏玲,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云南昆明,650093)①朱安博:《文化的批判与历史的重构———<耻>的流散文学解读》,《外语研究》2007年第5期。
②梅晓云:《幽暗与朗照———南亚流散文学中的族裔记忆与家国想象》,《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③江玉琴:《论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与超越:以移民流散文化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流散文学兴起于20世纪,在21世纪成为热词。
流散是一种被迫迁徙于异质的空间特殊生存方式,这种带有双重性生存经验而引发个体精神世界的混杂性与冲突,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身份认同探寻现象。
“流散文学”亦可理解为流散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理论①。
在“流散文学”中,其生存体验与文化问题得到特别的艺术表现。
美国黑人流散文学是研究流散写作和族裔散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倍受青睐的美国黑人流散文学流散文学以艺术的形式对“流散”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诗性的表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与审美内涵。
20世纪以来,流散文学在美国倍受青睐。
黑人文学反抗奴役、寻根主题经常出现在众多黑人作家的作品里,边缘性的生存处境与美国化的努力或悲剧,也构成黑人文学常见主题。
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记忆构建
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记忆构建记忆是人类 "唤起保存心灵中的过去信息的行为",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纽带.但是,记忆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的反应,而是与历史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作为记忆的一种载体,对记忆的存储、传播与巩固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功能,许多的作家尝试运用文学的方式来记录、传承本民族的历史与记忆.托尼·莫里森就是其中的一位.然而,莫里森的努力面临着记忆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危机,表现为黑人族裔文化在历史上的被剥夺与在现代被白人文化同化的危险,以及白人的选择性遗忘与黑人的选择性失忆.如何抵抗遮蔽、抵抗扭曲、抵抗遗忘? 莫里森以诗意的语言、高超的叙事方式和强烈的审美意趣创造了一个个独特的文本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引人入胜的黑人文化世界、见证了黑人苦难艰辛的历史,让读者在情感的震撼中感受心灵的洗礼,从而实现黑人文化记忆的传播与传承.一、莫里森的无奈---黑人文化记忆的丧失及原因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的写作体现着强烈的历史与文化意识.莫里森认为,黑人民族要生存下去,除了政治和经济的独立之外,还应该保存黑人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是,现实中白人文化的强势威压与裹挟不可避免地将黑人文化推向边缘.针对这一现状,莫里森以文学的形式展示出她强烈的记忆危机意识和建构黑人族裔文化记忆的思考.文化记忆是集体记忆的深层结构,它的内容是关于集体起源的神话以及与现在有绝对距离的历史事件.换言之,一种文化中承载其成员集体深层心理的部分即是文化记忆的核心内容.那么,当一种文化在现实中出现断裂或危机,遭受文化破坏的人们往往会经历记忆的障碍与记忆的遗失.因此,记忆的危机就是文化的危机.文化危机原因之一: 文化的剥夺与同化自 1619 年第一批黑人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开始,几百年来,有近一千万非洲奴隶被运到西半球.奴隶不仅被剥夺了他们的人身自由,更重要的是剥夺他们语言与文化的根基.美国的奴隶制本质上是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殖民主义,与其它的殖民统治并无差别: "殖民地的暴力不只是把被奴役者拒之门外,而是要把他们变成非人.( 殖民者) 不遗余力地消除他们的传统,用我们的语言代替他们的语言,摧毁他们的文化,但不给他们以我们自己的文化".因此,殖民者把被殖民者陷入左右无法求生存的困境.语言与文化的丧失带来的结果,体现为记忆的障碍和缺失.对于个体来说,这种缺失会造成严重程度不一的个性的紊乱.同样,"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自愿或非自愿的缺失、丢失,也会导致集体身份方面的严重问题"[2]59.,除了殖民形式的文化剥夺,黑人文化的危机还体现在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的冲击与浸染.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白人阶层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强调其地位的合法性和文化的优越性.这种宣传带来的负面结果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部分黑人为了现实的生存会放弃自己的弱势文化本位,转而追逐强势文化,从而导致价值的错位与迷失.其二是处于生活底层的黑人,向往白人的生活方式,却因物质条件、生活背景的局限而无法像白人一样实现梦寐以求的目标,最后陷落在分裂的黑人自我的深渊.[3]33 -34对于以上两种文化破坏形式造成的黑人价值观的迷失和自我的分裂,莫里森在多部小说中均有体现.如《最蓝的眼睛》中几组人物由于 "种族主义的内在化"而导致的人生悲剧.《柏油娃》中的雅丹作为白人世界的黑人成功者,拥有女性的独立自尊,但由于缺乏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内心充满了焦虑感.而《所罗门之歌》中的奶娃在与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发生联系之前,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文化的剥夺与同化使黑人族裔失去的是心灵之源,精神之根.因为文化破坏对一个民族的生存是釜底抽薪的大事,失去了文化,"便失去了各种价值的最后保证".文化危机原因之二: 选择性遗忘与选择性失忆后现代历史学家受福柯考古学方法的影响,十分致力考察记忆痕迹的物质形态和铭刻方式,揭露这些表现方式后面的权利、权威、专制和压迫.雅克·勒高夫认为,记忆是构成所谓的个人或集体身份的一个基本因素,……它也是权力的一个工具和目标.[2]11因此,"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等级."[5]黑人在美国所经历的奴隶制,是一种非人道的、反人类的社会制度.而统治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制度的正当性.因此,为了寻找合理奴役的理由,白人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黑人劣等的、非人的属性,对其进行身体及心灵的控制.与此同时,白人政治力量 "通过对政治记忆的摧毁和替代,巩固其政治记忆的合法性,并经由政治制度和法律确立为公共社会的主要记忆框架".换言之,白人通过制度和精神的暴力来控制社会的记忆框架,选择性地遗忘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而对于黑人来说,无论是被奴役的历史,还是被歧视的经历都是人们不愿提及、宁可被遗忘的过去.往事不堪回首,回忆过去本身带来痛苦.因此,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黑人会选择性的失忆,以避免回想过去的创伤经历.如《宠儿》中,保罗·D 和塞丝在十八年后重逢,各自有着无尽心酸的经历,但是, "除非迫不得已,没有人肯开口,肯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不想谈论,他们不想记得,他们不想提及,因为他们害怕".[3]130选择性遗忘与选择性失忆造成的结果,便是历史的被遮蔽与被遗忘.二、莫里森的抗争---文学建构文化记忆的方式莫里森的创作成功超越黑人反抗文学的阶段,将黑人的历史和经历提升到文化记忆的高度.她建构文化记忆的方式体现在其文本 ( 文学) 与文化记忆生成的紧密关系当中.( 一) 文本的记忆媒介功能媒介的作用分为存储、传播和唤起.学者 A-strid 和 Ann Rigney 认为,文学是记忆的媒介.文学作品有助于生成集体记忆,在于作品以叙事的方式回忆过去.这种回忆的对象不仅仅是某些事件或人物,还经常涉及早期的文本或重写早期的故事.而王晓晨也指出,文学的媒介功能体现在文学创作本身与集体记忆尤其是文化记忆的建构方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契合点,因为文本的建构和集体记忆的建构都要经过一个浓缩的过程,即挑选一些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事件,进行编码并按一定的时间因果关系组合到一起,它们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意义,同时为以后的传承和阐释提供基础.换言之, "记忆总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并以当下的观念作为标准对过去进行重构".莫里森创作的一大特点体现在她对于凝聚黑人深层心理的文化符号的重新挖掘、运用或改写,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这些符号包括口头传说,民间故事、巫魔、神话原型等,展示了原初黑人文化世界和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唤醒了黑人自我认知和族群感.这些富有黑人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宇宙意识烘托着悠久过去、蛮荒状态中的生活世界.她的作品对这些事物的回溯常常带有荒诞的神魔的气氛.她要探索不论是神魔、荒诞还是原始,是怎样顽强地在今天持续,过去怎样与现在纠缠、融合而且左右我们现在的经验.余秋雨认为,对集体深层心理的开掘可以发现艺术的普遍性意蕴,因为"我们的心灵只有在地层深处才能发现使千万人一起震撼的民族形象图谱".而着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指出: "原始氏族失去了它的神话遗产,即会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那样立即粉碎灭亡".[9]171这意味着,后世民族的集体深层心理原型是一个民族潜在的精神支柱,具有独特的社会精神效能.莫里森所做的就是要唤起黑人对族群文化之根的记忆; 她成功地将这些记忆的内容进行重构,为过去包裹具有新特征的外壳,甚至注入全新的内涵,并以文学形式将之保存并给予其存在的认同感.她运用传统文化形式的意图在于挖掘、发现、弘扬黑人文化的精华,唤起黑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实现身份认同与文化记忆的传承.纵观她的多部作品,确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触摸了黑人民族的集体深层心理,为建构黑人文化记忆奠定了心理的基础.( 二) 文本的见证功能黑人的历史充斥着死亡、奴役与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对黑人的身心造成难以弥合的重创.这种创伤经历有如鬼魅缠身,依旧深刻地影响着现代黑人的深层心理和精神: 如精神扭曲,家庭暴力,身份迷失和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如 Caroline Rody 指出的,《宠儿》凸显了奴隶制的心理遗存……在非裔美国人的心理深处,有个奴隶 "面孔"仍然在游荡.因此,创伤的痛苦导致黑人在保存记忆与选择遗忘的双重矛盾中徘徊.莫里森曾在访谈中说:"有些东西将要失去,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我们女人,如果我们黑人女性,如果我们这些在美国的第三世界妇女不知道这点,谁也不会知道了……得有个人说出来才是".因此,记忆消失的危机感促使她成为种族记忆的见证者.学者徐贲认为,在对人道灾难的记忆中,最能帮助受害者重新找回生命意义和做人尊严的就是"见证". "见证"包括 "是见证"和 "作见证"两种形式.前者指的是那些因为曾在灾难现场,亲身经历灾难而见识过或了解灾难的人们.而 "作见证"则是用文字或行动来讲述灾难,并把灾难保存在公共记忆中的人们."是见证"体现为灾难的消极旁观者,而 "作见证"则是灾难的积极干预者.因此,在人性灾难成为生存处境时,幸存者应该承担起记忆灾难的道德责任.因为 "幸存下来的人忘却 ( 死者) 是一种亵渎,是二度灾难.忘记死者就是让他们二度死亡".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莫里森并没有亲历她作品中大多数的时代背景,但是,她用文学的形式探索并再现了非裔美国人几百年来在美国的命运沉浮.她以黑人族裔的历史经线 ( 如奴隶制时期、重建时期、一战和民权运动时期等) 与以各个时期的典型事件和典型经历作为纬线,编织了一张体现黑人深层心理的记忆谱系,并赋予之以审美的形式,来实现记忆的建构.她的小说提醒我们,有意识地再记忆的过程不仅给予我们力量去讲述那些必须被抛下的艰辛往事,也让我们的个人和集体生活有了意义.因此,可以说,她的作品承担了 "作见证"的道德责任:她以一个活跃的主体身份,以锐利的自觉和自省去辨别,见证、还原历史的真实.争取自觉,本身就是一种征服,是寻求意义的努力.( 三) 文本的艺术感染功能每个文学文本都指向一段沉默的、被压抑的记忆,记忆在文本的维度中展开.但文本记忆的功能必须在与读者的接触、传播中得以实现.换言之,文本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召唤读者走进这样的记忆世界.莫里森曾说,小说除了要直面历史观点和政治观点之外,还应该具有艺术性,即 "小说应该是美的东西".这指出了好的小说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文学审美世界的形成是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作用的结果,作者在写作过程将内觉情感符号化,固定在文本中,读者又通过对作品所呈现的感情形态的主动体验而引起审美感受,从而实现文学感染的全过程.莫里森小说所带给读者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是她得以建构文化记忆的的起点和基础.这种感染力体现在她强烈的族群、文化、历史意识,对普遍人性的关注,以及召唤读者参与的独特叙事方式之中.首先,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莫里森在文本建构中对体现黑人族裔深层心理的历史和文化符号的运用.当这些历史文化内容进入到艺术的领域,便凝聚成审美的语言来呼唤人的精神世界.由于这种原始的深层形象是深埋于该种族每个人的心底的,因此,这样的作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震撼广大读者.其次,莫里森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原因之一还在于这些作品承载了共同的人性.作者通过对个体形象的塑造,来贴近读者的心灵,使每个读者能够从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伟大的作家,往往可以超越政治的、道德的功利目的,以艺术的眼光来关注蠕动的个体,进而反观政治与道德.莫里森在小说中并没有对"人类迄今为止制造出来的最邪恶的反家庭制度"进行直接的控诉,而是在故事的自然流淌中,让读者独自走进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奴隶塞丝像普通人一样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婚礼,完整的家庭,能够亲自抚养自己的儿女,渴望自由.但是这些体现人性的最基本需求在奴隶制面前没有实现的可能.塞丝在为家庭的完整和自由的抗争中,亲自结束女儿的生命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生活在孤独和记忆的梦魇中.作者通过对具体的生命状态的呈现,赋予这种震惊体验以审美的形式,揭示了奴隶制下生比死更痛苦的现实,鞭挞和拷问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和非人道本质,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波澜和深层的反思.最后,莫里森所运用的现代叙事方式使她的作品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莫里森在许多部作品中运用了这种结构: 严整的故事被割碎,时间倒转,空间跳跃,身份游移,处处都留出疏空,诱惑着欣赏者在作品中游移,凝聚起一种总体印象和总体情绪.[9]163尽管有学者评论说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阅读的困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因为读者必须经历积极参与才能完成故事的理解过程,作者建构的记忆因此在无形中实现了传播.三、莫里森的使命---永远延续的文化记忆莫里森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她对于黑人现实文化记忆危机的关切,并通过记忆的建构对黑人族裔身份的认同和记忆的代际传承作出巨大的贡献.然而,现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使人们不可回避地远离传统亲情的社会网络,从而远离了经由传统礼仪、集体记忆和社群联系滋养起来的 "记忆的氛围".因此,如诺哈言:"现代人注定要忘记过去,因为现代人总是被快速的变化驱赶着."[13]面对黑人族裔记忆的历史性危机和现代性危机,莫里森延续文化记忆的使命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Jean - Paul Sartre. Preface to Frantz Fanon,The Wretched of theEarth [M]. New York: Grove Press,1963: 13.[2][法] 雅克·勒高夫. 历史与记忆 [M]. 方仁杰,倪复生,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0 -81.[3]王守仁,吴新云. 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人文学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赵汀阳. 坏世界的研究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3.[5][法] 保罗·康纳顿. 社会如何记忆 [M]. 纳日碧力戈,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7.[6]王海洲. 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4.[7]黄晓晨. 文化记忆 [J]. 国外理论动态,2006 ( 6) : 62.[8]余秋雨. 艺术创造学 [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27.[9]余秋雨.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M]. 北京: 现代出版社,2012.[10] Shange Notozake. Interview with Toni Morrison [J]. AmericanRag. 1978 ( 11) : 48 - 52.[11]徐贲.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M].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2008: 213.[12]Elie Wiesel ,Philippe - Michael de Saint - Cheron. Evil and Ex-ile [M]. Trans. Jon Rothschild. Notre Dame,NC: University ofNotre Dame Press,1990: 15.[13]王斑. 全球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 [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从黑人文学作品看黑人自我意识的提升
从黑人文学作品看黑人自我意识的提升作者:刘明亮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黑人文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论述了黑人自我意识从无到有再进而发展到超越的全过程。
伴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黑人文学作品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到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再到诺贝尔奖得主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黑人自我意识的变化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关键词:黑人文学黑人自我意识种族歧视民族融合美国黑人文学作为美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继而发展到成为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惊人的变化,美国黑人文学史也是一部黑人为自己争取权利而奋斗与抗争的历史。
它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表现体裁。
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的历程向我们展示了黑人自我意识从无到有,进而发展成提升的全过程。
1493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早期的黑人文学诞生。
欧洲白人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入这块新大陆,他们开始掠夺财产,占领土地,建立殖民统治,贩卖黑人到北美洲,黑人从此过着非人般的生活,他们被完全剥夺了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
在奴隶制度下,不幸的非洲黑奴所唱的民歌和歌谣成了美国乡土文学或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在美国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早期黑人民歌《他从不抱怨》:啊!他们拿鞭子赶他上山,赶他上山,赶他上山,啊!他们拿鞭子赶他上山,他从不抱怨。
他只是低着头流泪。
黑奴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上受剥削的悲惨处境在歌谣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早期的黑人意识处于被埋没的状态之中,他们的意识里面根本就不存在反抗与抗争的因素。
进入19世纪,黑人文学作品开始层出不穷。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问世,全书围绕着一位久经苦难的黑奴汤姆叔叔的故事展开,并描述了他与他身边人均为奴隶遭受奴隶主压迫的经历。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全书都被同一个主题所主宰:奴隶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黑人民族文化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黑人民族文化作者:任政娜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6期摘要: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使用二维对比的方式提出:黑色或有色人种在当时时代环境下应当使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更宽容的生活,在美洲大陆寻求文化认同、恢复身份、自由生活。
对于在北方没有黑人的麦基兹以及坚持黑人传统的派拉蒙来说,这是在北方生存的最好办法,因为他们既不能摆脱先天的黑色肤色,也不能拒绝出生在美国所带来的美国公民身份。
而对于生活在南方且与白人能够尽量和平相处的黑人来说,重要的是思考和坚持如何继续传递良好的黑人文化,让伟大的黑人塑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很明显,莫里斯对于肤色的视野超越了他对黑人和谐、身份认同以及自己与主流白人社会关系的期望。
关键词:肤色;有色人种;所罗门之歌;美国文学一、《所罗门之歌》的意义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大多以女性为主角,《所罗门之歌》是其中唯一男性做主角的作品。
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奶娃和他的经历不断表现当时时代下男女之间以及贫富之间的冲突层次多样,寓意深远,奶娃最后找到黑人的根源,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也表现了黑人文化的成长。
不仅是整个黑人文化的象征,并且莫里森深入分析了黑人文化的多样性。
《所罗门之歌》呈现了莫里森对于黑人文化的观点:告诫希望自由和心灵崛起的黑人必须重塑自我意识,走上一条新的道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黑色根源和精神力量,形成民族的新精神。
所罗门复兴黑人传统文化的歌曲,可以说对整个黑人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北方空间下的黑人观《所罗门之歌》开篇写美国密歇根州,位于当时南北战争的北部地区自独立战争以来就对肤色和性别有相当大的偏见,甚至密歇根洲城市空间已被划分为白人居住的城北白人区和黑人聚居的城南黑人区。
黑人聚居的物理空间又被划分为下层黑人居住的干线大道南侧和黑人中产阶级居住的干线大道北侧,呈现出“南与北”和“贫与富”的对立空间形式。
莫里森通过家住北侧的麦肯家及家住南侧的派拉特家在不同物理空间下对黑人文化的不同选择,表达了自己的黑人观。
刍议美国非裔女性文学的魔幻色彩及黑色风格
刍议美国非裔女性文学的魔幻色彩及黑色风格作者:李冬艳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9期摘要:20世纪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叱咤世界文学领域。
她们的作品饱含丰富的魔幻色彩,充斥着浓郁的黑色嘲讽、冷漠情绪,真实地映射出美国非裔群众的凄惨生活,描写出非裔女性凄苦、受歧视的心路历程。
本文先简单分析非裔女性作品具有魔幻色彩跟黑色风格的原因,再具体描述其特征的呈现模式。
关键词:非裔女性魔幻色彩黑色风格在美国文学历史征途中,非裔黑人女性占据半壁江山,并且其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创作力十足,精神价值意义重大。
20世纪美国非裔女性的作品描写出他们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心路历程,还从侧面讽刺美国社会那种歧视种族、性别的无耻罪恶,情绪饱满,充斥着对美国社会的不满、嘲讽。
一、分析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文学特征的成因(一)文化碰撞通常情况下,魔幻现实主义都是由于双重文化间的碰撞所得。
虽然美国不像拉丁美洲那些国家处于长时间被殖民、被侵略的状态,可美国非裔黑人却始终被白种人所歧视、欺辱,一直在精神上受压迫。
因此,非裔美国人本身就存在双重文化的特性。
而非裔女性比男性所受到的种族、性别压迫更大、更沉重,并且女性地位一直在社会最底层。
所以作为非裔美国女作家才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描写出直击女同胞们心灵深处的伤痛,也就形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为女性说话。
(二)宗教信仰那些被贩卖到北美的黑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救赎,只相信祖先信奉的宗教信仰,将之作为生存祈祷、改变遭遇的群体主流形式。
众所周知,非洲宗教有人死后可再次转世投胎的言论,此言论广泛流传于美国非裔人中,他们一直对这种带有魔幻传奇色彩的生死观表示支持、信任。
印象最深的就是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说道:“活人与死者之间是不存在任何鸿沟的,现在与过去也是不存在鸿沟的。
”(三)神话传奇故事色彩非洲历史悠远的文学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等,都极具想象力,充斥着各种魔幻色彩,可谓是光怪离奇的神鬼之说,影射出非洲祖先艰苦、困难的生存经验,与之呼应的是黑人女性轻易不可说出口的隐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将这类文学作品当作精神寄托,慰藉灵魂缺失。
文化上的侵略与征服——试论1776—1898年美国白人与土著印第安人,白人与黑人的文化交往关系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化上的侵略与征服——试论1776—1898年美国白人与土著印第安人,白人与黑人的文化交往关系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史指导教师:***20050401中文摘要自人与土著印第安人,白人与黑人的文化交往关系在1776一1898年的美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
在大约100多年的岁月里,美国白人统治者对待土著印第安人、黑人的主导性政策措施,尤其是文化交往中的政策与措施,大致经历了从肉体上赤裸裸的屠杀、掠夺、驱逐、压迫为主导,文化层面上的改造与同化为辅助,逐渐转变为文化层面上的改造与同化为主导,肉体上赤裸裸的屠杀、掠夺、驱逐、压迫为辅助。
但是,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主观动机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要彻底、完全、干净利落地从根本上解决土著印第安人、黑人问题,即其希望的最理想结局是从文化的层面上彻底征服土著印第安人、黑人,使他们从自身内部发生根本性的蜕化与变质,与自身以前的固有传统完全决裂,进而完全融入到白人所极力宣扬的所谓“文明社会”之中。
正文共分四大部分:一:考察与探讨文化交往关系必须明确的概念、指导思想和政治立场二:美国白人与土著印第安人文化交往关系的大致历程。
此历程又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前后;南北战争之前;南北战争后的“镀金时代”三:美国白人与黑人文化交往关系的大致过程。
此过程又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前后到南北战争之前;南部重建与“镀金时代”四:本文的结论关键词:白人与土著印第安人白人与黑人文化交往关系改造与同化侵略与征服Abstract工t’stheimportantandspecialpositionthattherelationshipofAmericaculturalassociationtheWhitepeopleandtheAmericanIndian,theWhitepeopleandtheBlackpeoplefrom1776to1898intheAmericanhistory.Aroundmorethan100years,thepolicyandmeasureoftheAmericangovernoroftheWhitepeopledealingwiththeAmericanIndianandtheB1ackpeople,especialthepolicyandmeasureofthecourseofcultLIralassociation,approximatelyhadgonethroughthecourseofthemainaspects:fromkill、plunder、repelandpressdirectlyinhumanbodytothecultura】transformandassimilatestepbystep;thenon—principalaspects:fromtheculturaltransformandassimilatetokill、plunder、repelandpressdirectlyinhumanbodystepbystep.NeverLheless,whethertheformerorthelatter,it’ssubjectiveintentionhadn’tchanged,foundaradical、complete、neatandtidywayoutofdealingwiththeproblemoftheAmericanIndianandtheproblemoftheB1ackpcople.It’sthemostidealfjnalresLIltwillhadsubjugatedthoroughlytheAmericanIndja力andtheBlackpeopleontheleverofcLllture,madethemselvesbecomemorallydegenerateinside.Madethemselvesbrokenwiththeformerinherentcultura】traditionscompletoly,andthenmadethemselvesmixedtogetflertheso——called“civilizationsoc{a】’’thattheWhitepeopleadvocateddoingtheirLltmost.‘I、hisessayisdividedintofourparts:PartI:It7sthenecessarythingthatmakingclearconception、guiding—ideology、standpointofpoliticinordertoinspectingandinquiringintotherelationsofculturalassociationPartII:DuringthiscoursetherelationoftheAmericanculturalassociationbetweentheWhitepeopleandtheAmericanIndian.Thispartisdividedintofourperiods:C010nyperiod;aroundtheIndependeneeWar:beforetheNorth—SouthWar;TheGold—platingAge.PartIII:DuringthistimetherelationshipoftheAmericancultlu’alassociationbetweentheWhitepeopleandtheBlackpeop】e.Thispartisdivjdedintothreestages:ColonyperiodfromabouttheIndependenceWartobeforetheNorth—SouthWarSouthReconstructionandtheGold—platingAgePaTtIV:ConclusionKeyWords:theWhitepeopleandtheAmerican工ndiantheWhiLepeopleandtheBlackpeopletherelationsoftheculLuralassociaLiontransformationandassimj1ationinvasionandsubjugation引言和文献综述当今的世界是个既充满着激烈残酷的竞争,又必须和谐才能共处的多元化社会。
文化的碰撞--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看美国黑人小说《无形人》
文化的碰撞--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看美国黑人小说《无形人》骆洪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03(029)006
【摘要】文学文本拓宽了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视野.美国黑人小说<无形人>(又译<看不见的人>)再现了黑人与白人两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美国白人种族中心主义给黑人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处于弱势的黑人群体不得不采取种种极端的应对策略和手段.良性的跨文化互动必须坚持平等对话原则,反对种族中心主义.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对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骆洪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美国黑人的困惑与纠结-----从莫里森的小说看美国黑人问题 [J], 辛珏如
2."吃教"到"吃人"——从李劼人与张资平的小说看基督教在多种文化碰撞中遭遇消解和异化 [J], 邓小霞
3.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中篇小说《不一样的太阳》 [J], 唐佳
4.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小说《喜福会》 [J], 冉亚维
5.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华裔小说《喜福会》 [J], 王和平;王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托妮·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
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托妮·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第10卷第5期2010年1O月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 ol_l0No.50ct.2010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l=——托妮?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吴绍辉(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20)摘要:以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为文本,运用成长小说相关理论,通过分析这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认识自我,寻找和建构个人身份的历程,解读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并进一步分析了莫里森对美国黑人女性成长所作的探讨.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自我身份黑人女性自我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0)05—0081—04成长是美国文学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成长主题和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文学创作上佳作迭出,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上也方兴未艾.随着20世纪黑人文学和黑人文化运动的兴起,美国黑人文学也开始发展壮大,其间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成长小说,其普遍主题就是关注黑人青少年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透视他们如何在异质文化环境下认识和建构自我文化身份.这不仅是一个文学问题,也是每个黑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更关系到整个黑人民族的发展和未来.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1931一)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作品一直以表现和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和命运而享誉文坛,致力于展现"充满困惑的人物在扭曲和阻止其探寻自我的社会中寻求和发现自我与文化财富".…在她迄今创作的八部作品中,女性人物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莫里森正是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黑人视野关注到了文学史上曾一度被男性作家所忽视或冷漠的主题——美国黑人女性的成长,并从文化的深层内涵来考察美国黑人女性的独特遭遇,揭示了她们在异质文化环境下认识自我,寻找和确立个人身份的心路历程.从《最蓝的眼睛》(1970)里的佩科拉到《秀拉》(1973)中的秀拉,再到《所罗门之歌》(1977)中的派拉特,莫里森向读者完整地展现了黑人女性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的成长之路.一,迷失自我的佩科拉《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标志着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成长的起点.该小说史无前例地以黑人未成年人为故事的主角, 讲述了黑人女孩佩科拉因嫌弃自己相貌丑陋而迷恋上"蓝眼睛",最终走向精神疯狂的悲剧故事.表面上小说是关于"眼睛"的故事,实际上却涉及到"自我"这一深层次主题,莫里森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审视了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女性的迷失,分裂与自我否定.佩科拉生活在一个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白人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她周围的黑人包括她的母亲已经被"漂白",他们逐渐漠视本民族文化传统,转而崇尚白人文化所宣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他们对浅肤色的女孩子喜爱有加,却鄙视厌恶深肤色的女孩子.因此拥有较深肤色的佩科拉经常受到邻居的歧视,同学的奚落甚至母亲的冷落.当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她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高度关注,对于他人给予的评价也非常敏感和关注,并通过分析这些评价来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因此,即使是一句随意的评价,也会引起她们内心极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甚至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12岁的佩科拉从众人的厌恶冷漠中隐约感觉到了自己收稿日期:2010—03—01本文为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研究论文之一;项目编号:072069.作者简介:吴绍辉(1978一),男,汉族,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81文学与艺术: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托妮.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相貌的丑陋,对自我产生了怀疑.她顾镜自盼,对自己的丑陋深信不疑.镜子在文学创作里通常被当作反映社会和生活的工具,"人都需要自我的确认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在社会的镜子里看不到自我便意味着自我无所归属"._2佩科拉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否定的影像,这一否定源于白人强势文化的浸染以及她自身黑人文化意识的残缺.她久久地坐在镜子面前,想发现自己丑陋的秘密."她发现所有白人的眼睛里都潜伏着邻居们眼里所流露出的厌恶的神色.毫无疑问,这厌恶是冲她而来的,是冲着她的黑皮肤而来的……如果她的那双眼睛不一样,也就是说美丽的话,她自己就会不一样了".【3佩科拉将自己的丑陋归咎于自己的皮肤和眼睛,渴望能拥有和白人一样的白皮肤和蓝眼睛.在美国社会,白人依靠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强势,把白人女性的外貌特征如"白皮肤"和"蓝眼睛"等定义为所有女性美的象征,而佩科拉叉盲目将此种审美观内化,这种内化将佩科拉置于身份认同的困境.对于黑人青少年来说,肤色是他们文化身份或者种族身份的一个显着外在标志,对黑皮肤的厌恶,实际上就是对自身黑人身份的鄙视和抛弃; 蓝眼睛实际上代表着佩科拉渴望拥有的身份,选择了蓝眼睛就意味着她彻底接受了白人的文化意识, 以白人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其结果必然导致主体性的丧失,陷入更深的认同危机.生活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社会中,佩科拉完全依赖于白人的审美标准以及外界环境来确定自我身份,实现自我价值,完全忽略和淡漠了自身的特质和美感,这不仅加深了她对自我的否定,使她无法树立起黑人女性应有的自信和自尊,而最终陷入自我迷失的深渊.二,放逐自我的秀拉莫里森第二部作品《秀拉》在一定程度是《最蓝的眼睛》的延续,它不仅描写了黑人女性的童年,而且将之延伸到她们的成年.小说的女主角秀拉,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佩科拉的无知困惑,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不再盲目接受白人价值观,不再靠外界的认同来确定自我身份,但她过于追求个性独立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彻底背叛摒弃黑人传统,甘心过着与整个黑人社区相对立的自我放逐的生活.从童年时代开始,秀拉就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努82力去寻找黑人女性真实的自我.她对自我身份的寻找是通过她与社区,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的,这些人从正面或者反面影响着秀拉的性格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外婆的独立和坚强,使她在童年时期就养形成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使得她在面对白人男孩子的欺辱时,没有躲避,而是选择了削破手指来震慑.在好朋友奈儿身上秀拉找到了认同,在与她一起"注意社区的漂亮黑人小伙子,一起挖掘'男人'这个新话题"中,她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她还意识到作为黑人,作为女性,靠外界的认同来确认自身的价值的困难性,因为她和奈儿发现"她们既不是白人又不是男人,一切自由和成功都没有她们的份儿,她们只能着手把自己创造成另一种东西";_4她们还一起完成了象征摆脱女性传统身份的结盟仪式.这一时期的两次"顿悟"还对秀拉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秀拉选择自我放逐式生活也起因于这两次"顿悟".顿悟是一种突发的精神现象;通过顿悟,主人公对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秀拉的第二次"顿悟"是她偷听到母亲和邻居们的交谈"我爱秀拉,但我根本不喜欢她".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秀拉开始意识到她最可依赖的母亲也是不可靠的,她割裂她们的母女之情.黑人母亲是黑人文化的传承者,割裂了同母亲的关系就隐喻着对剪断了黑人传统文化的脐带,她于是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孤儿.秀拉的第一次"顿悟"是她意外将邻居男孩甩进河里淹死,这使她发现到自己也是靠不住的.经过这两次顿悟,秀拉明白了"不能依靠任何人,甚至不能依靠自己,她变得没有了中心,没有了生长点,她要过一种试验性的生活".在外漂泊l0年仍未实现自我,秀拉重返家乡,开始了她的"试验性"生活.她蔑视传统,不守习俗,对社区的任何法规都不信奉,并选择把"自由的性爱"作为寻找自我和个性的手段.她不愿结婚生子,因为她"不愿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要创造自己",'不想成为掩盖男人混乱不堪的衣服上的镶边,裙子的褶层";J''她尽可能频繁地与男人们上床,这是她发现自己所寻找的东西的唯一去处",l】D】在滥交的过程中,"她找到了自己,她迎接自己,她和她自己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传统的黑人美学,常用自然的繁殖功能来定义女性,并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的性目标和被动的性工具,这实际上是父第l0卷第5期2010年10月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01.1ONo.5Oct.2010权制对黑人女性的类型化建构.秀拉选择了颠覆这种类型化建构,努力摆脱性别主义规定下的性别角色,不让它们成为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文化心理的一部分,这反映了她不肯陷入囿于家庭,泯灭自我的传统模式,而是试图打破性别的藩篱,在传统的女性角色之外寻找和挖掘自我.从这一角度上讲,秀拉的自我建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她这种靠泛滥性关系来寻找个性独立和自我认同的"非道德" 方式,使她得不到任何精神主体的成长,无法形成明确的自我主体意识.秀拉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自我,但她采取的是一种摒弃一切,过于激进的方式,这使她背离了黑人文化传统,脱离了黑人社区之家,而抛开了黑人社区,就抛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莫里森在《根: 赖以生存的祖先》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不和我们的祖先保持联系,我们实际上就会迷失方向.当你杀了祖先就等于杀了你自己".l】因此,脱离黑人文化传统去寻找自我,秀拉也就同时切断了她精神成长的养育性力量,无法建构起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自我,她的文化身份也会逐渐被消解和抹杀,最终只能在孤独和众叛亲离中枯萎死去.三,彰显自我的派拉特《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作品,这部作品被公认是一部关于黑人男性成长的小说,但莫里森也成功塑造了一位成熟黑人女性形象——派拉特,叙述了她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和秀拉一样,派拉特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她克服了秀拉身上的所有缺点,她始终珍视并守护着黑人文化传统,而且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善良博爱,这些使她能够找到,保持完整的自我,并且展现出独立,自信的自我.从出生时起,她就有着不同寻常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母亲因难产而死,她自己摸索着钻出母体,身后拖着自己的脐带和胎盘".l13]12岁那年,父亲被人杀害,她用母亲的鼻烟盒打制了一个耳环,把父亲写下她名字的纸条装在里面,对母亲遗物的珍视和对父亲取名的认可,象征着她对黑人文化遗产的热爱,对家族历史的守护以及对自己黑人身份的认同.随后派拉特开始独自流浪,其间她屡遭挫折和失败.由于她没有肚脐眼,人们把她视为不祥之物,加以排斥,但她没有像《最蓝的眼睛》中的佩科拉那样对自我丧失信心,或者否定厌恶自我,而是"索性丢掉她学到的任何一种假象.花力气弄通她为什么要活,什么对她是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悲伤,区别何在?活下去我需要知道些什么?世上的真实是何物?"¨认识自我通常是从确定自己的特点开始的,伴随着的是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及"我需要做什么?"等问题的思考.在周围人的偏见和歧视下,派拉特意识到了自身的缺陷,但这也促使她去审视自我,进一步强化了她的自我意识,为她以后找到真正的自我铺平了道路.成年后的派拉特依然和童年时一样与父亲死去的灵魂交流,她对黑人歌谣的热爱,同自然的沟通以及神秘的巫术,无不与黑人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就连她嘴里总喜欢咀嚼干草树叶的习惯也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阿历克斯哈利笔下的那位神秘特别的非洲老妇人尼奥博托."文化记忆可以融入个人意识中作为个人身份确认的一种补充",¨派拉特从未放弃过对家族和传统的热爱,这种热爱使她能够秉承和领悟博大精深的黑人文化,最终深入传统,成为黑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使她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随心所欲地享受个人自由,在被人排斥时不感到孤单,不心怀仇恨,不被狭隘的自我所困,使她能够找到并且保持完整的自我.在《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中,正面引路人的形象在女主人公的成长道路上都是缺失的,书中的黑人女性尚未走出自身成长的困境,根本无法胜任引路人的角色.但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成功塑造了派拉特这个正面引路人形象,她不仅找到了自我,还帮助主人公奶娃完成了精神成长,扩展了他自我探索的空间.她是第一个给奶娃讲述家族历史的人,在与她的交往中,奶娃认识到了她的思想高度"甚至无需离地,即可飞翔",_1刮认同了派拉特的价值观,确立了个人意识和责任感,并在她的诱导下最终完成了文化寻根之旅,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了完整的身份.派拉特不仅引导奶娃回归了家族文化,而且还是黑人社区的守护者.她自己的母爱无限延伸,对人与人的关系常常怀着深切的关注;她为人乐善好施,慷慨大方,极富同情心.她用自己的行动向社区其他黑人诠释着种族的博爱的文化传统,从文化和精神上对他们进行疗伤和救赎, 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的精神资源. 四,结语黑人的历史是被忽视的历史,黑人女性的历史83文学与艺术: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托妮.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更是缺席和扭曲的历史.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通过其作品中再现了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历史,命运,诠释了美国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对自我主体意识的渴求,从而强烈地表现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存在的价值.从佩科拉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到秀拉摒弃黑人文化传统去寻找自我,再到派拉特所展现的独立,自信的自我,黑人女性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13趋成熟,并展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她们不仅找到和认识了自我,而且也让黑人男性更深刻地认识了她们,肯定了她们的力量,并进而了解了整个黑人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提升了全体黑人的高.度,从而完成了她们自救与救人的过程.通过书写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莫里森实现了对自我文化身份的不断修正与反复定义.她们自我意识的成长说明黑人女性要想获得自我,必须扎根于本民族肥沃的传统文化土壤,重建民族意识.黑人妇女是黑人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和传播者,她们必须认可,回归自己的黑人文化身份,审视自身的内在要求,审美观和价值观,弘扬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各方面提高和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最终确定自己在主流社会中的位置.注释:①"eye"谐音…I',隐喻"自我".参考文献[1]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8O[2]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3]MORRISONTONI.TheBluestEye[M].NewY ork:WashingtonSquarePress,1970.39~40[4¨6][7][8j【9][10][11]MORRISONTONI.Sula[M].NewY ork:Plume,1973.49,57,118—119,92,83,122,123[5]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5[12]MORRISONTONI.Rootedness:TheAncestorasFoundation[M]∥MARIEVANS.BlackWomenWriters(1950~1980):ACriticalEx-amination.NewY ork:AnchorPress.1984.339—345[13][14][16]MORRISONTONI.SongofSolomon[M].NewY ork:Knopf,1977.28,149,340[15]DURRANTSAM.PostcolonialNarrativeandtheWorkofMourning:J.M.Coetzee,WilsonHarris,andToniMorrison[M].Albany:State UniversityofNewY orkPress,2004.14FromSelf-losstoSelf-display:AninterpretationoftheGrowthofBlackFemales'Self-consciousnessinToniMorrison'SNovelsWUShao—hui(SchoolofForeignLanguages,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 ong510520,P.RChina)Abstract:WithToniMorrison'sthreenovelsasthetextforanalysisandbyapplyingthetheorie sofinitiationno-vels,thispaperattemptstoanalyzetheheroines'processofself-recognition,serf-questandsel f-construction,andinterpretsthegrowthofblack~mMes'self-consciousnessinToniMorrison'Snovelsandoffer safurtheranalysisofMorrison'seffortsonthegrowthofAmericanfemaleblacks.Keywords:ToniMorrison;TheBluestEye;Sula;SongofSolomon;identity;blackfemales;s elf-consciousness(文字编辑,责任校对:庞龙斌)。
《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探析
《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探析虽然美国黑人早在内战后就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在此后漫长将近一个多世纪的时问里.却不得不为争取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的实际平等权利而奋斗,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兴起才使他们在形式上取得了平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美国黑人的心理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双重意识。
一方面.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发扬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他们受到了沉重的束缚。
另一方面。
他们不得不融人美国社会,被迫认同强势的白人文化。
在美国强势自人文化的侵略性的影响之下,部分黑人,尤其是一些中产阶级黑人,为取得自人社会的认可和接纳.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上漂白了自己。
丽与此相反的是也有一部分黑人则走到了另~个极端.在政治上.他们提倡暴力抗议、黑人分治、回归非洲等,在文化上。
他们拒绝“白人”文化.提倡“黑人”文化。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显示出美国黑人在自我文化定位方面的迷惘。
作为一位有着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深刻意识到了美国黑人的文化危机。
从英里森的作品可见她一直十分关注现代社会中黑人的前途和命运并对这一社会问题有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从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开始,黑人小女孩佩可乐企盼拥有自人那样的蓝眼睛.表现了美国黑人对白人文化的认同达到了宁愿改变自己种族属性的程度.到小说<秀拉》中的女孩秀拉在黑白文化冲突中不断地选择。
进而,莫里森在其名著《所罗门之歌》中通过对一名探求自我的黑人青年的心路历程的描写.展现了当代美国黑人青年在白人强势文化束缚下的苦闷和迷茫.以及他们为寻求自我而进行的探索。
经历了寻根的艰苦历程。
他们最终在文化上完成了自我定位。
以下笔者着重分析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对美国黑人文化传统以及黑人文化出路的探讨。
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主人公黑人青年“奶娃”生长在一个中产阶级黑人家庭.父亲是一个贪婪无情的房地产商。
黑人族裔文化身份的历史流变和重塑——托妮·莫里森作品研究
弗兰兹 ・ 法依 曾对族群文化身份解 释 : “ 一种 族裔 文化 是人 们在 思 维 的领 域 对 如何 描 述 、 评 判 和 赞 赏某种 行 为 的一 种整 体性 的努 力 , 通过这 种 努力 , 人们创造 了自身并延续 了自身的存在 。 ” 2 J 2 ∞ 因此身 份是社会与文化共 同作用 的产物 , 个体文化 身份 的 形 成和认 同往 往会 被具 体 的历史 进程 、 特定 的社会 、 文 化政 治语 境所 制 约 。 族裔文化身份认同是建立在共同血缘 、 肤色、 语 言、 历史文化传统等基石上的。在莫里森的作品中, 都表现出对族群传 统的一种缅怀 , 在这一复杂的情 感 中绝包 含着 反思 和 内省 。莫里 森是 美 国黑人 女性 主义文 学 的重要代 表 , 与 以往 的黑人 题材 作 品相 比 ,
特 没 有肚脐 的神秘 , 肚脐 象征着 和母 体 的联 系 , 而派 拉 特 没有肚 脐 是她 与 祖 辈 的过 去 隔 断 的隐 喻 。《 秀 拉》 中秀拉 右 眼上 古 铜 色 的 胎 记 , 夏 德 拉 克 认 为 它
托妮 ・ 莫 里森 作 品研 究
王 丽
( 成都工贸 职业技术学 院教务 处 , 四川成都 摘 6 1 1 7 4 3 )
要 :文化身份认 同关 系到个体的 自我 归属和精神命运 , 文化 身份 的不确定性 和分裂会 导向主体 的焦虑感
和无根 感。在 多元文化背景下 , 文化 身份 具有 流动性 , 差异性 、 断裂性的特点 , 传统文化 身份 的恒定 性 , 单 一性受到 了挑 战。托 妮 ・ 莫里森是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 家, 她 感受到 黑人对 族裔文化 传统 的遗忘 导致 自我缺 失 , 通过 黑人族 裔文化 身份历 史流 变的书写, 寻求 白人语 境 中美国黑人文化 身份 的重 塑和 建构 。
文学毕业论文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论文
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论文论文关键词:黑人文学;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论文摘要: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
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一、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是最切近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轨迹的新兴批评流派。
以白人男性为主的主流文学批评和以中产阶级白人女性为主的女性主义批评均忽视了黑人女性作家。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黑人女性作家、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主题和黑人女性语体的确立和发展,建立了黑人女性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探索性别和种族在黑人妇女文学中所形成的明显的文艺传统。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不仅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种族、性别等问题,同时也研究作品中的阶级、历史和文化。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反种族运动开始兴起,邓巴、杜波伊斯、哈里斯、华盛顿、凯布尔等具有民族责任感的黑人作家和理论家的作品,加深了人们对有色人种以及妇女和少数族裔的种族意识。
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文学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黑人女性作家群体出现。
1970年,民权运动的活跃分子、诗人、表演艺术家玛雅·安吉洛出版系列自传的第一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立刻畅销;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出版,开始了她们辉煌的文学事业。
她们均摆脱了那种表层的社会抗议方式,有机地结合两种传统和语言特征,从不同角度将种族道义责任提升到弘扬生命意义的层面上,最终达到在融合中确立自身地位的目的,激励黑人女性作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重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流派。
在70年代后期,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以其独特的面貌崛起于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界,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黑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崭新的能量中心”。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第28卷第4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28N o.4 2008年7月 Journal of South2Central U niversity fo r N ati onalities(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08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Ξ罗 虹,张 静(1.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陕西科技大学外语系,陕西西安710021)摘 要:美国黑人文学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而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
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黑人文学;身份危机;文化身份意识;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8)0420165204 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出现过三次繁荣,大致经历了“从描绘到抗议、从激进到内省、从对黑人民族性的倡导到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这一逐步成熟的阶段”[1]。
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是同美国黑人的独特的历史传统和身份认同紧密相关的。
因此,本文将在文化身份理论的支撑下,来分析寻踪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意识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探讨这一发展过程如何与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互相促进,阐释并评价文化身份意识对黑人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保持和发扬黑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对加强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巨大作用。
一、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荷兰学者瑞恩・赛格斯(R ien Segers)认为,文化身份同时具有固有的“特征”和理论上的“建构”之双重含义,也就是说,文化身份既隐含着一种带有固定特征的“身份”之含义,同时也体现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所寻求的“认同”之深层涵义[2]。
百年来,美国黑人建构自由、独立文化身份的呼声和努力从未间断,黑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文化身份自觉意识逐渐增强。
浅议莫里森作品中的美国黑人文化主体的流失和生态构建问题
专为黑人 开设 的霍华 德大学 , 攻读 英语 和古典 文学 。16 95
非 白人文化又非非 洲传 统文 化 的“ 另类 文 化 ” 。黑人 文 化
的这种艰难处境 , 使得 黑人 民族文 化的构 建 与发展 迫在 眉
睫。黑人女作家莫里森肩 负起 了这一 责任 , 她对黑 人 民族 文化的发展与构建花费 了非 常大 的精力 , 她的小 说 中不 在 断地思索着黑人 民族文 化应 当如何 发展 , 重揭露 当代 美 着
对乔利也变得困难起来。波琳逐渐开始厌弃自己的黑人身 ”
份, 她认为家人 和 自己都丑不堪 言 , 从此她失去 了往 日质朴
的心 , 失去 了对 家人 的爱 , 并且 开始追 求 白人 文化 , 她开 始 大笔大笔的花钱买服装 和化妆 品 , 发型都 要模 仿 电影 明 连 星的样子。《 罗门之 歌》中的哈格 尔也 是 众多 被 白人 金 所
国社会 中存在的文化上的种族歧视及 其对黑人尤其年轻 一
定 白人在对黑人 的控制方 面应 当持有一种 社会责 任感 , 开 导 白人们应 当献 身于其“ 同事业 ” 在这个 控制奴 隶的共 共 ,
同事业 的驱使下 , 他们 除了剥夺 了黑人 的劳动力 以及 黑人
代的毒害 , 索黑人应 当怎 样继承 并且 发扬 其 民族 文化 与 探 其传统 , 当如何 通过正 确运用 以便 实现 自我 价值 。作 者 应
第3 0卷 第 4期
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黑人与本土文化的疏离 ——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他者形象分析
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黑人与本土文化的疏离——莫里森小说
《最蓝的眼睛》中他者形象分析
徐文培;孙媛
【期刊名称】《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在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母亲波琳在白人霸权文化的熏染下,与本土文化疏离,从而沦为文化上的他者,并且把这一身份延续到女儿佩科拉的身上.在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必然导致黑人自我的迷失.
【总页数】3页(P139-141)
【作者】徐文培;孙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文化冲突下“自我”与“他者”的探求--解析《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张丽丽
2.后殖民视角下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黑人文化身份建构 [J], 马文佳;王淼
3.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冲击——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 [J], 朱波
4.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迷失与追寻——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J], 金鸣
5.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女性成长困惑:评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J], 张晓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认同
论《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认同
徐影
【期刊名称】《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12)003
【摘要】从黑人文化身份入手,分析了当代颇负盛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的三种生活状态,并对美国黑人既是非洲裔又是美国人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了探索和挖掘.认为作品中挣扎在文化夹缝中的美国黑人只有加强文化身份意识,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牢记过去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美国社会更好地生存下去.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徐影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屈服、坚守、追寻--后殖民理论解读《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文化身份认同 [J], 郑蓉颖;杨海霞;张珊
2.《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寻根--关于黑人身份认同与文化变迁 [J], 陶芸
3.《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寻根——关于黑人身份认同与文化变迁 [J], 陶芸
4.不能被搁浅的记忆——解读《所罗门之歌》中黑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J], 邓伟英
5.《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寻根——关于黑人身份认同与文化变迁 [J], 陶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变迁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变迁
王红丽
【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8)7
【摘要】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在美国文坛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罗门之歌》是以黑人文化作为整篇文章的主要背景,通过小说来进一步阐述黑人文化对于整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小说来宣传黑人文化,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让黑人在白人世界里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页数】2页(P167-168)
【作者】王红丽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自在"与"自觉" [J], 徐文培;曹威
2.《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反思 [J], 曹威
3.“失乐园”与“复乐园”--从“林肯天堂”看美国黑人历史文化精神在《所罗门之歌》中的重建 [J], 刘晓明
4.《所罗门之歌》反映的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选择与变迁 [J], 张小琴
5.从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看美国黑人文化的变迁 [J], 马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族裔散居角度看华特·莫斯里《黑人贝蒂》中的文化融合摘要:纵观历史,身份危机的出现导致各非裔美国作家致力于探寻非裔美国人真正出路。
华特·莫斯里则以其自身特殊的散居经历为依据,反对因本族群固步自封而忽视其他族群的文化精髓的做法,强调各族裔之间的融合才是解决之道。
华特·莫斯里在其作品《黑人贝蒂》中对人物价值观的塑造阐释了其所体现的散居的族裔群体之间文化融合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族裔散居;文化融合;价值观;莫斯里华特·莫斯里是20世纪一位杰出的非裔美国畅销小说家,在美国拥有最大读者量,他的侦探小说易兹罗林斯系列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国外学者关于华特·莫斯里的研究大部分是来自外国的文学评论、学术期刊和论文。
总体来说,学者们主要关注对华特·莫斯里的传记研究、主要著作及作品主题的介绍,其侦探小说作品与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对比,以及对其作品中隐含的布鲁斯主题的分析。
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对非裔美国作家如理查德赖特,托尼莫里森等的研究,或是对欧美古典亦或是硬汉派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雷蒙德钱德勒等的研究,对类似于华特·莫斯里等非裔美国侦探小说家的研究甚少涉猎。
而作为犹太人与美国黑人爱情的结晶,莫斯里从小就深受来自父辈关于非洲历史传说的影响,在承继父辈的纯正的黑人语言的同时,也在母辈对古老犹太故事以及其先辈们在俄国生活的经历的诉说之下长大。
独特的个人经历开始让莫斯里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族群的”和“美国的”双重视野可以使人们看到主流作家或是族裔作家常常忽视的东西,看到更加广泛的社会真相。
上述观点在他作品《黑人贝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本文结合斯图尔特·霍尔的族裔散居理论,从华特·莫斯里的个人经历出发,通过对其在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表现华特·莫斯里对寻求非裔美国人摆脱身份危机出路的思索以及各族裔群体文化融合前景的憧憬。
一族裔散居从犹太经验所产生的语义来看,族裔散居自《旧约》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常与犹太民族散布世界各地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并被扩展为3个涵义。
一是某个民族的人离开自己的故土家园到异乡生活,却始终保持故土文化的特征;二是指因迫害而流放;三是指在移居地再创文化[1]。
现在常被用来描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种族或人种在较大范围内的迁徙移居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族裔散居与当地居民在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适应、冲突和融合等问题[2]。
回溯非裔美国人的散居历史,与其他散居族裔不同的是,在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体系影响下的奴隶制的推行与奴隶买卖的实施,非裔散居者被迫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大量散居在加拿大、加勒比、北美和南美地区,再加上战争以及移民使得他们散居在世界各地,并不断形成新的散居群体[3]。
华特·莫斯里也是散居者的后代,这一概念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
族裔散居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非裔的父亲与犹太裔的母亲由于散居而相遇进而生活在一起,莫斯里从小深受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
但与斯图亚特·霍尔等所不同的是,作为移居者的后代,莫斯里没有类似霍尔般由于文化身份问题而引发冲突的经历,在他看来,他仅仅是一个从小生活在非洲族裔和西班牙族裔形成的社区中的父亲与母亲的爱情结晶[4]。
正是如此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莫斯里更加注重散居族裔之间的融合问题。
而要达到族裔之间的融合,换言之,就是达到各族裔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认为,“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自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5]莫里斯在作品《黑人贝蒂》中所刻画的易兹恰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黑人社区传承的互敬互爱的传统价值观相结合的集合体,正是族裔散居所导致的多种主体、移居及跨越边界正常化的结果,也正是族裔的“混杂性”和“流动性”特点缩短了各族裔群体的空间距离,群体之间才会在和谐的生活中对各自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二美国自我实现价值观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意义重大,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个人利益追求和自我决定的核心。
个人主义首先是由法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提出来的,但作为美国文化核心,个人主义是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历史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获得不同的诠释。
一般来说,个人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个人主义泛指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
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6]。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个人主义经历了美国早期殖民地和建国时期、西进运动时期、工业化时期3个重要时期,其中新教、启蒙思想、西进运动、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和改造了美国个人主义。
20世纪40年代末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天助自助者”和爱默生的“用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手工作,发表自己的见解”等言论代表了早期个人主义的思想。
到了20世纪初的工业化时期,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形成了一股来势迅猛的思潮,其倡导的“自我依靠”、“机会均等”和“自我成就”的观念促使个人主义形成了崇尚自我依靠、个人成就的新内涵。
个人主义作为基本价值观念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美国学者萨姆瓦指出:“广义地说,个人主义的概念是描写这样一种学说,认为个人利益是,或者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源于个人。
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行动和利益。
美国人认为,作为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
具备了这些,也才不负作为一个人而受到关注和尊重。
”他认为个人主义价值观主要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的具体内容[7]。
上述个人主义有关的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在《黑人贝蒂》中描述的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易兹成为业余侦探之前,他只是一名门卫。
而莫斯里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位小人物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正是出自个人主义的考究———机会均等。
即使易兹并非直接受雇于凯因家去寻找贝蒂的下落,但他也是由于破产却又要需要资金继续租房而接受了这个工作。
承接工作以后,不管调查过程是多么的危机四伏,不论是否会触犯到强权人士的权益,他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难关,最终将整个案件梳理清楚。
这正是美国主流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概念———自力更生。
当沙拉·凯因提出给予他2万美元要求他继续查找贝蒂的下落,并劝告他不应与强权者为难时,易兹说道:“这种威胁可能对别人有用,但是绝对吓唬不了他。
”[8]更是易兹不畏强权价值观的展现。
从《黑人贝蒂》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以个人主义为行为准则的主人公,他独立,勤奋,不畏强权,不但成功刻画了一位成功的业余侦探家,而且凸显了一个工业化时代的个人主义人物形象。
三黑人社区价值观社区这一概念原本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托尼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社区就是指有着亲密关系,共同文化和归属感的人们的集合。
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他的关于社区的概念得到了众多社会学家的青睐,在20世纪20年代被传至英国,发展至50年代则出现了90多种关于社区概念的版本。
总的说来,社区的基本属性有2种,一种就是指有着共同文化的社会群体,一种是指有着共同地域的群体。
简而言之,社区是指有共同文化的居住于同一区域的人群。
在非洲,一个部落就是最原始的社区,一般拥有着相同的特点和共同的利益。
但在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以后,由于共同的命运而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走到了一起,形成了有着共同目标———争取自由———的黑人社区。
随着美国大都市的发展,美国出现了2次黑人大迁徙,城市的黑人社区规模日益扩大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城市还出现了多个有规模的黑人社区[8]。
尽管地域性的不同,很多美国黑人社区都继承和发展了非洲传统文化,宗教、图腾、口述故事、寓言、语言、口音、布鲁斯等等在所有的黑人社区中得到流传。
在传统的非洲文化中黑人社区不仅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还是黑人形成自我价值的有机体[9]。
黑人社区即使是位于现代化城市的内部,它也总保留着一种村庄的特色,因为社区的居民只有紧密地结合成为一个部落式的集体,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
因而互敬互爱互助也是黑人社区中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及精神,这也是易兹所表现出来的对家庭成员及朋友的爱和帮助。
《黑人贝蒂》中,易兹被请求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以此获得丰厚的报酬。
即使在这个过程当中易兹任务的完成会影响到社会高层人员的利益,甚至是危及生命,但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仅仅为了获得报酬抚养两个被亲生父母所弃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
他们虽非血浓于水,但已组成真正的家庭。
正是由于易兹财政出现赤字,出于对两个孩子的爱和继续抚养孩子的责任,易兹毅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而且易兹的任务是找出贝蒂的行踪,虽说为生活所逼,更为重要的是贝蒂是他的一位老朋友,当他从小被别人欺负瞧不起的时候,真正待他如绅士的就是贝蒂。
出于感激和对朋友的关心,他也就只身上路了。
易兹的朋友穆斯在从监狱中被释放之后,一直叫嚣着要报复那位告密而致使他铃铛入狱的人,并要求易兹帮忙找出告密者的行踪。
而他的另一位老友欧戴尔罹患绝症,因病痛苦不已,请求易兹结束他的生命。
为了拯救告密者的性命,让朋友脱离痛楚,易兹进退维谷之时,对朋友的爱和关怀让他只能选择告知穆斯告密者即欧戴尔,欧戴尔因此得到了解脱。
在散居地生活过程中,易兹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他所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和通过个人努力而达到最终的自由或者实现目标的精神符合主流传统文化价值观,同时他对社区中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爱护又继承了黑人社区价值观的精神。
易兹这一人物形象恰是勾勒了散居族裔融和蓝图中一隅,展示了不同族裔融合的可能性及前景。
通过在作品中体现融合对散居族裔群体价值观的影响,莫斯里试图将读者的重心从“异”转至“同”,表达了他对族裔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的赞同,认为不同文化间的协商与谈话才是新世纪的需求。
各群体应共同建构一个更加宽容整一的美国文化来重构美利坚民族身份。
参考文献:[1]童明.飞散的文化和文学[J].外国文学,2007(1).[2]Thieme,John.Post-ColonialStudies—TheEssentialGlossar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Inc.2003.[3]Cohen,Robin.GlobalDiasperas:AnIntroduction[M].London:UCLPress,1997.[4]Mosley,Walter.“UnderstandingtheRiots”[N].LosAngelesTimes,1992-05-14(6).[5]申民.从《小城风光》看美国人的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3(2).[6]袁永和.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几点思考—以美国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7]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8]胡锦山.美国黑人第二次大迁徙及其影响[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1995.[9]郑玉荣.《最蓝的眼睛》中的人物自我同黑人社区的游离与融合[J].长春大学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