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合集下载

22-23年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题目

22-23年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题目

方法论:思考一:谈谈学习本门课程对你写硕士论文有何帮助?思考二:结合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的认识。

思考三:你认为矛盾与和谐是什么关系?思考四:你觉得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有规律有可寻吗?为什么?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思考五: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性研究方法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与理论指导意义?思考六: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思考七: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大纲一、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文化自信为主题,选取适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自身。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

并且当代社会实践和现实为开放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状态。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最本质的作用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1)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能够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生命力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结合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被传承下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导论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2014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请认真弄懂教材各章后面思考题)一、辨析(说明出处,并分析其内涵及意义)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

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

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8.试述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三、概念方法、方法论、阶层、世界历史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模型一、辨析题(说明出处,并分析其内涵及意义。

五选三。

)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二、简述题(二选一)1、简述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

2、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三、论述题(三选一)1、论“人本”和“物本”的辩证关系。

2、试论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西方各种社会科学方法。

3、论“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些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以及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意识和关系。

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证、比较和分析等。

这些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从表面现象转向了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种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转变,使得社会科学能够更准确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其次,我们来思考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指导实践的工具。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

例如,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或观察等方法,收集社会群体的经验和观点,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研究材料。

此外,社会科学方法论还与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群众的利益,并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要求我们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还要求我们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价值观。

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如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例如,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将实证研究与理论构建相结合,提高社会科学的可靠性和解释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实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什么是经济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

生产关系在社会形态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生产关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对社会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

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按照这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形态。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到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什么是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技术社会形态。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在石器时代,主要产业是渔业和狩猎业,因此这个时代又可称为作渔猎时代。

在铜器和铁器时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因而这一时代又被称为农业时代。

在蒸汽和电气时代,工业成为主要产业,因此这个时代又被称为工业时代。

在电子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社会的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取得主导地位,这个时代又被称为信息时代。

技术社会形态各个历史阶段依次递进,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逾越的。

在当代,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

马克思主义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它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

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与行为准则,就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就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与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就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与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就是社会中的人,她们对研究对象来说就是主体,而本身又就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就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就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就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与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与发展。

人类历史就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自动保存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自动保存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汇总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没有重点,14.15题是课堂上交的题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简述)。

8页(1)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基本原则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以人为本的)第二,主体型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2015)一、名词解释1、“理念型”根据一定的价值关联,从一定的观点出发,通过对现实复杂关系的思想过滤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内在统一的、不矛盾的思维图像或纯粹的概念,它是一种思想的秩序;据此比较复杂的现实与其之间的异同,并对多样化的复杂现实状况做出理性诊断——在它们之间具有一致性的地方去解释一致性的根据,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去诠释不一致的原因;它既是价值关联的,又是价值无涉的。

“理念型”是一种思维逻辑上的完善物,它对经验现实不是摹写和复制,而是综合和建构。

它是一种乌托邦。

理想类型是韦伯对经验现实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解释的“坐标原点”,是他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理解的“透视镜”。

“理念型”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存在于主观思维中的关于某些现象的典型形态的概念模式。

“理念型”的特点在于,虽然构成这个概念模式的各要素存在于现实之中,但是这种 “理念型”却很少或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之中。

换句话说,“理念型”是根据一种主观价值观,通过对客观经验事实的主观抽象、概括,从而做出对客观经验事实的一种陈述体系。

“理念型”虽不是对经验事实的客观描述,可也不是虚构的,而是来自于对抽象的现实。

2、“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即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因其实际利益而与现代工业社会融为一体,对现存的秩序持一种维护态度。

表现出一种“非政治化”的倾向。

在“一体化”社会中,同一性原则压倒了否定性原则,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在自由民主、高度技术化、高度统一的社会框架内,发达工业社会成为“没有反对派”的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一体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 社会与国家的一体化。

晚期资本主义科技进步与国家干预同步增长,导致政治行为的膨胀化,政府行为渗入社会所有领域,传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已经失效,国家社会化与社会国家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 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014 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第二次思考题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次思考题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1.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导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4、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5、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并评价“纯学术研究”的研究范式?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4、如何理解从实际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5、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应当怎样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谈谈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联系自己的学科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限度?4、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5、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有何方法论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3、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第六章复习思考题: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2、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3、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第七章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联系与区别?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3、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势?注:带*号为参考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马克思的“科学”四个概念的比较。

古希腊的“科学”,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是形而上学近代的“科学”中产生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使哲学和科学才分道;人文主义的“科学”中强调全部知识都是人的思想从人的经验中得出的。

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马克思的“科学”和我们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需要的概念一致,认为科学是作为一切有系统的学问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马克思的“科学”中的科学“工具”不同,古希腊的“概念”,宗教的上帝的“意志假设”,近代的“实验科学”,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二、实证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举例说明。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举例说明:实证主义是一种规范的态度,关涉我们如何使用“知识”、“科学”、“认识”、“信息”等术语。

三、解释学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实证主义的对立。

举例说明n 1,明确时代的“意义危机”之拯救在于科学方法论问题。

伽达默尔明确解释学是人文科学方法论。

n 2,超越实证主义。

寻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达到比实证主义更源始的基础。

这是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明确的理论使命。

n 3,主体间性。

反对抽象的主客二分的非解释学基础的“客观主义”。

科学与对象之间存在主体间性的意义理解(精神文化)基础关系。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的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论强调实践性和历史性,注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1、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2、历史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研究社会现象必须考虑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3、综合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倡采用多种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包括实证方法、辩证法、历史分析法等。

4、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1、确定研究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确定需要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

2、进行文献回顾: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3、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回顾的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4、提出理论假设: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解释问题的理论假设。

5、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6、总结研究成果: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建议。

四、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它也强调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

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概念。

古希腊的“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是形而上学近代的“科学”中产生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这种实验是一种可靠的可控实验手段。

真正的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科学”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纯粹理论精神的复活”是科学的文艺复兴的真正涵义。

方法、方法论、哲学三者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自觉,表现为以“方法论”为依据,以哲学为基础。

即使一种成功的“方法”,也亟需解决“方法论”依据,才会有生命力。

方法有科学上的方法和哲学上的方法,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方法上升到哲学角度就成了方法论。

二、“科学”、“哲学”、“宗教”三者在“知识类型”上的差异。

丹皮尔说“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因为自然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

”另外,“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

但是,要想关照生命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我们需要领悟一个神圣的奥秘,我们需要同神灵一脉相通的感觉,而这就构成了宗教的根本基础。

”三、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

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

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

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答: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把社会发展理解成是一个复杂系统,以复杂系统探究方式来研究社会发展,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原因追溯,未来预测和横向分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社会发展可以理解成复杂的系统,系统是指若干要素以一定的关系和结构组成的集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着的事物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因此,系统一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构建复杂性科学。

对于究竟什么是复杂系统这个问题, 目前科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复杂复杂系统是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

复杂系统具有(1)由大量的作用者构成。

(2)系统是开放的可以受到外界影响, 有能力与外界交换信息。

(3)系统能自组织, 自加强, 自协调,并产生涌现现象的特点。

和自然一样,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它包括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若干子子系统, 无数多个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无数个不同的组团, 整个社会就是由无数多个这样的系统和组团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5.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机动性作用。

它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提出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的任务,又要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

我们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追求,都是以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6.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何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说过“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里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

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

其基本含义有三:1. 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就物质世界来说)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

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现实的世界与抽象的世界。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阶段性特征。

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认识总是时代的认识,认识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7.谈谈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矛盾。

矛盾与和谐是事物内部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运动,共同贯穿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始终。

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

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利益协调的社会,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拥有这套化解矛盾的机制,由此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终构建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如果不能正视社会矛盾,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化解矛盾,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和谐社会;只有善于发现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要在不断协调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来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的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和谐。

其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系统中的各种矛盾。

再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机来看,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8.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

但是,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

不能超越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用个人的好恶,用政治的需要,用主观的模式,去宰制、取舍、判断和塑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历史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

不能把这两种真实对立起来。

人类认识历史最终是为了认识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因此,应该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握历史本质和规律。

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

”为了把握历史的规律又需要舍弃一些细节和琐碎的事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并非一概的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

虚无的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虚无的改良主义和反对进步和革命的历史。

9.如何理解“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内容。

人的状态是历史发展状况的衡量尺度,人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

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社会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

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人。

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

从人类整体角度,有历史中现实的人、当下现实的人、和未来现实的人。

从个体的角度说,有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和不同成长阶段的人。

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内容由现实的人的能动的历史活动构成。

10.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认知就是人们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一种活动,方法与途径为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