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 XXXX年XX月XX日地点: XX教室参会人员:数学教师、班主任会议议程:1. 讨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明确教学内容和安排。

2. 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

3. 准备教材和教具,确认使用的教辅资料和学生练习册。

4. 讨论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式。

5. 分工合作,制定备课计划和时间安排。

6. 确定测评方式和评估标准。

会议记录:1.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学会对数字进行比较和排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重点难点:数字的认识与比较、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掌握数字的情况,可以通过数字游戏、数字卡片等活动进行认知巩固和巩固。

- 对于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比如购物和找零。

3. 教材和教具的准备- 教材:《XXXXX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图表等。

4. 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数字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字的认知和比较。

- 设计购物和找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加法和减法。

5. 备课计划和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数字的认识与比较- 第二课时:数字游戏活动- 第三课时: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四课时:购物和找零活动- ...6. 测评方式和评估标准-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测评。

- 以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综合能力表现等为评估标准。

会议总结: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准备了相应的教材和教具。

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备课计划和时间安排合理,确保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测评,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数的读法。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包括大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数的顺序。

3.帮助学生学习学会书写数字,并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4.开展数字的加法运算,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方法和技巧。

5.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准备一份包含数字的图片和练习题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2.黑板、白板和粉笔/白板笔:用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和演示。

3.教学工具:如数字卡片、小球、木块等,用于辅助学生在实物中理解数字的概念。

4.练习册:准备一份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练习册,供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课程(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购物、点菜等,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数字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中有多少个东西,并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认识数字(10分钟)通过图片、教具等物品,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字的样子,并帮助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教师可以用手指指着数字,然后让学生重复跟读数字。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数字的读法,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认知。

第三步:数的大小比较(15分钟)教师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学会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用数字卡片或练习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字。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步:数的书写(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教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在黑板或白板上演示如何书写数字,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绘图活动,让学生在纸上模仿书写数字,帮助学生练习书写数字的能力。

第五步:加法运算(2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备课方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解决问题;加、减法及摆一摆,想一想。

数的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的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的概念的根本。

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必须切实掌握好。

备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1课时)会数100以内的数
数的组成(2课时)100以内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读写
数的顺序(1课时)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比较大小(2课时)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解决问题(1课时)利用数的组成解决问题
加、减法(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备目标
备重难点
重点:1.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难点:1.正确数出拐弯数。

2.明确数位的意义。

3.知道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1、想一想以前认识了哪些数?
掌握了与这些数相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汇报,相互补充
活动预设
调整与补充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了解教材内容
三、学具准备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这单元的学习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归纳。
2、指名说说自己对本单元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媒体
Hale Waihona Puke 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学具盒。
前置任务
读一读教材第36页,你知道了什么?
导学过程
调整与补充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互动,探索新知
1、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2、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数物体数量的过程,结合具体的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学会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情感与态度:1、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意识。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小组内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一些少一些
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2017年3月16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课型
导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4 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集体备课数的概念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教科书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的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第二阶段,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学生认识100以内各数;第三阶段,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各数……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的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和认识更大的自然数打下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例1教学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例2教学数的组成;例3教学读数和写数;例4~6教学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例7教学解决问题,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例8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科书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呈现方式多样,从而使学生一打开书就喜欢看、喜欢做、喜欢想。

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同时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为学生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数到100,但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存在困难。

有部分孩子对数数的难点——“拐弯数”还不太熟练。

理解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百数表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1.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应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的基本内涵,并能根据位值的意义正确读数和写数。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备课
课时安排
6课时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执教人:2010——2011学年


体育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单位
钱庄小学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周
姓名
郭敏
课题
绿色行动信息窗一
个性化
修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环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的含义。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26+20 50+34 53+40
26+2 5+34 53+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执教人:2010——2011学年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单位
钱庄小学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周
姓名
郭敏
课题
绿色行动信息窗一(复习)
个性化
修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教法学法设计
1、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虽然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教学的侧重点应有两个,一是从四则运算意义的角度出发,解决情景图中的问题;二是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要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学习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能够熟练掌握数字7的数量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7。

2.进行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三、教学内容
1.数字7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3.数字7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数字7的卡片或图片。

2.七个小篮子或桶作为数量概念训练。

3.加减法练习题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数字7:
–给学生展示数字7的卡片,让学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用数字7进行数量概念训练:
–将七个小篮子或桶摆放在课桌上,让学生数一数数量。

–让学生用手指指着其中的篮子或桶,说出数量。

第二课时
1.复习数字7:
–让学生快速书写数字7,并能够正确书写。

2.进行加减法运算:
–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字7进行计算。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用数字7设计自己的加减法练习题,进行互相出题和解题练
习。

2.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字7相关的作业,提升对数字7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加深对数字7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这份教案是基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编写的,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备课教案备课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0-100的顺序排列及其在数线上的位置。

2. 熟练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3. 能够通过数的比较和排序,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4. 能够按照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数字0-100的顺序排列,数线的概念及使用。

2.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3. 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4.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 数字0-100的顺序排列和数线的运用。

2.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的掌握。

3. 数字的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理解和运用。

2. 数字的比较和排序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材料。

2. 数字卡片。

3. 数线和数字对照表。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显示数字卡片0-100,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念出每个数字。

2.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在数线上的排列,并解释数线的作用。

3.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数线和数字排列来找到某个具体的数字。

探究:(15分钟)1. 分发数线和数字对照表,让学生根据数线和数字对照表的提示,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字填充练习。

2. 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的念读练习,并检查他们的读写准确性。

3. 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练习,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给出的数字。

展示:(1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或展示材料,展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数字在数线上的相对位置,以及在数线上的大小比较。

练习:(15分钟)1. 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数字比较和排序的练习题,教师进行巩固检查。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探讨重点难点。

扩展:(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学习,寻找其他数字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和应用场景。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7篇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7篇
重点分析
100以内数是一年级学生刚刚才认识的,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教学方法
1举例说明法
2引导学生观察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旧知
1利用小木棒比较46和3捆小木棒和8根小木棒
左边是46,右边是38,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呢?(板书:><=)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6在38的后面,所以46>38。
(2)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所以46>38。
(3)训练比较大小。
35○39 46○48 63○69
3.再次观察42>37和23<25这两组数,归纳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点拨及小结。
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在两个计数器上分别拨出53和56
(2)比较53和56的大小,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方法一:根据数的顺序来比,53在56的前面,所以53<56。
方法二:53和56的十位上都是5,表示有5个十,所以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上的数,53的个位上是3,56的个位上是6,所以53<56。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主备⽼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主备⽼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3)主备⽼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2)跟随⽼师⼀起在计数器上拨珠⼦:先在个位上⼀颗⼀颗地拨,满⼗后再在⼗位上⼀颗⼀颗地拨,满百后再在百位上拨⼀颗珠⼦,表⽰⼀个百。

(3)明确100的写法:在百位上写1,个位和⼗位上⼀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7.熟悉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位是个位,第⼆位是⼗位,第三位是百位。

三、巩固练习。

1.互动游戏:⼀名学⽣任意说出⼀个100以内的两位数,其他学⽣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读数。

2.完成教材第37页“做⼀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1.再次强调读数和写数的⽅法,重温数位顺序表。

2.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理解。

对数位顺序表要重点强调,学⽣易把⽅向记反。

作业布置完成《阳光同学》第34页。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在学⽣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让学⽣在拨⼀拨、读⼀读、写⼀写的过程中动⼿、动脑、动⼝,全⾝⼼的投⼊到学习中去,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是学习的主体。

质疑:33的两个“3”意思⼀样吗?为什么?⽤特殊的数字提出质疑,让学⽣⾃主探讨得出结论,完成了由⼀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让学⽣对知识的理解的更加透彻。

⼀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4)主备⽼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5)主备⽼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4)说出其他列的数是怎样排列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1-5。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1-5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1-5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6-10,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6-10。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6-10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6-10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三章:加减法初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老师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例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3. 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进行加减法游戏,看谁答对的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及整理与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表格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及整理与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表格式)

师;我们先找出下图中的长方形,接下来我们一起连一连正方形,圆形,最后师三角形。

你掌握了吗,我们在一起来做一下下面的随堂练习试一试吧。

师:笑笑要找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和长方体相连,淘气说我要找有两个圆面的,所以连圆柱体,而小狗说我要找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所以连正方体。

师;涂一涂,三角形涂红色,圆形涂绿色,长方形涂蓝色,正方形涂黄色,我们一起涂一涂吧,你涂对了吗?请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记得要比着尺子画,注意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都是直角。

这个图形我们要数两次,先找三角有8个三角,在找正方形有3个正方形。

动手做(二)动手做(三)师:画一画填一填,计算16-8德育几我们可以借助直尺,找到16,一个一个的减,向前数8个最后剩下8,所以16-8=8,你计算正确了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口算出下面各题吧。

10-8=2. 11-2=9.师:请同学们们和老师一起口算出下面各题吧。

3+9=12,12-3=9,12-9=3.。

19-8=11,我们来观察前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没错,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师:观察图1,通过图示我们能知道原来有16个樱桃,吃了7个,现在盘子里还剩下几个呢?求剩下几个就是从总数16个中减去吃掉的7个,还剩下9个,用算式表示是16-7=9(个)师:观察图2,通过图示我们发现原来有一盘樱桃,吃了7个,还剩下9个,求原来盘子里有几个樱桃,原来有几个樱桃就是在没吃前一共有多少个樱桃,是问没吃掉前樱桃的总数,要用加法,用算式表示是9+7=16个。

你做对了吗?师:画一画,拨一拨。

在这里老师给一个小提示,在用计数器表示数时,个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十。

师:三位小朋友在踢毽子,小文说:我踢了5下,小军说我踢了7下,小丽说我踢了12下,小文和小丽一共踢了多少下?问题中出现了关键字和和一共,和是加起来,而一共有多少就是求两人踢得总数,用加法,5+12=17下。

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体备课记录及教案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组长时间4月15日第四节课地点一年级三班参与人员及分工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学习的平面图形是在一上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让孩子感受到面来于体。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的图形名称,并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面来自于体”,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发展形象思维。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合作意识。

4.在图形拼摆和欣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单元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漂亮的美术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师:在这幅牧童骑牛的作品中(见图1),你都认识哪些图形?到前面来指一指、说一说。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学生与同桌合作说一说,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师:我们来看一看,(指着板贴图)像这样(用手比划)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作平行四边形。

4.小结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看一看,认识了牧童骑牛这幅作品中的一些图形,里面既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形,还有我们认识的圆,方方正正的正方形,长长的长方形,还有我们今天刚刚认识的平行四边形。

(见图2)5.巩固练习师:你们瞧!你能帮小鸟将这些图形卡片送回自己的家吗?它们就在你的习题纸上。

小黑板轻轻的收回,轻轻的拿出习题纸。

将序号写在合适的位置。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重点处理正方形的判断。

(见图3)师:可我刚才在下面看同学们写题的时候,有的同学还问我“老师,这个3号是不是正方形呢?”为什么?预设1:不是,因为这个正方形歪了。

预设2:是。

虽然正方形歪了一下,还是正方形。

师:那我们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正方形,要考虑它是正还是歪吗?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它是不是正方形?师:判断它是不是正方形,不能光看是正是歪,我们得看看它长得是不是很方正,看看它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一、内容:认识图形(一)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资源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将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结合起来进行编排,是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更好地认识几何形体。

而且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并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实物,方木块和学生的积木等等。

四、学情分析: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

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

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里是学生学习几何概念的开始,认识每一个物体都应让学生摸一摸整体是什么样,局部是什么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描述几何形体的特点的时候,学生的语言是非常直观和形象的。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比较低,只要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
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学生动手操作
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共9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解决问题;加、减法及摆一摆,想一想。

数的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的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的概念的根本。

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必须切实掌握好。

二、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动手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和相应的加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建议使学生经历数物体的个数的过程,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2.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

加强读数、写数的训练,通过学生体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3)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2)跟随老师一起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先在个位上一颗一颗地拨,满十后再在十位上一颗一颗地拨,满百后再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表示一个百。

(3)明确100的写法:在百位上写1,个位和十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7.熟悉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三、巩固练习。

1.互动游戏:一名学生任意说出一个100以内的两位数,其他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读数。

2.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1.再次强调读数和写数的方法,重温数位顺序表。

2.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理解。

对数位顺序表要重点强调,学生易把方向记反。





完成《阳光同学》第34页。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拨一拨、读一读、写一写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质疑:33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为什么?用特殊的数字提出质疑,让学生自主探讨得出结论,完成了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更加透彻。

一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4)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一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5)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4)说出其他列的数是怎样排列的。

观察每一列数,发现排列规律与第3列式一样的,都是个位上的数相同,上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

(5)从其他角度进行观察,还有哪些发现。

斜着看,从11到99,这一组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从19到91,这一组数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个位上的数依次少1……
3.找数、猜数游戏。

4.小结:百数表里藏着许多秘密,多观察、多动脑才能收获更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1页下面的“做一做”。

2.填空。

四、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还可以斜着看,由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汇报。

实践应用,让学生用掌握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业布置1、完成《阳光同学》本课时练习。

2、完成预习单《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探究了百数表里藏着的秘密,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给指定的数涂色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对数的排列规律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己动手,互相评价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质疑,让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好了铺垫。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6)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7)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1)蓝球和红球分别与黄球比一比。

发现蓝球和红球都比黄球多,但多的程度不同。

(2)怎样描述比较的结果?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3)出示“多一些”和“多得多”,选择合适的一个词描述相应的比较结果。

明确蓝球比黄球多一些,红球比黄球多得多,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5.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少一些”和“少得多”。

根据少的程度选择“少一些”或“少得多”描述比较的结果。

明确黄球比蓝球少一些,比红球少得多,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6.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并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页“做一做”。

2.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华跳了25下,小红跳得比小华多一些,小玲跳得比小华多得多,请选择小红和小玲分别跳了多少下。

四、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布置课后预习的内容。

到数字,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

理解新课重点词“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的多”再让学生用这些词互相说一说。

由语言的表述再转换到数字的大小关系。

练习中插入初步认识数轴上表示的数来比较数的大小,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完成《阳光同学》本课时练习。





比较大小(2)
教学
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本节课要求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学生对比较大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单一的描述也能理解,可对稍复杂的描述分析题意的能力还有待练习提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这些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8)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9)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0)
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1)
主备老师:陈艳飞参与成员:朱秀琴、周韶华、符小花、龙群英、张倩、程楠楠
2.分别用2个圆片和3个圆片摆数。

(1)记录摆出的所有数。

小组合作摆数,先用2个圆片摆,再用3个圆片摆,把摆出的数在数位表上记录下来,并到前面展示。

(2)思考:怎样摆数最大,怎样摆数最小。

明确将圆片都摆在十位上的时候得到的数最大,都摆在个位上的时候得到的数最小。

3.用4个圆片摆数,感受有序思想。

(1)出示要求:用4个圆片摆出所有的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所有的数,并动手操作,然后把自己的摆法展示出来。

(3)组织学生汇报,感受有序思想。

观察其他同学的作品,明确: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所有的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图片都放在一个数位上,然后一个一个地往另一个数位上移。

4.引导学生分别用5、6、7、8个圆片摆数,发现圆片的个数与所摆的数之间的规律。

5.不用摆,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出哪些数。

三、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出示15、24、33、42,说出这些数是用几个圆片表示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表是摆出不同的数并记录,2个圆片、3个呢?小组合作边摆边完成学习单,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规律,感受有序思想和动手操作能力。

验证规律,让学生摆出5个圆片,6个,说出7个,8个、9个分别可以表示哪些数。





完成《阳光同学》第42页。





摆一摆,想一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