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的内涵
第一章 农业推广概论
2019/1/12
8
国外对推广的理解
当今世界上,不同国家对农业推广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 在英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农业推广被视为“咨询工作”, 推广咨询人员在推广对象需要做出决策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建议,让他 们洞察到不好的决策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协助其实现相应的目标; 在法国,农业推广强调知识的转化,具体就是指将农业的研究成果作 为知识,将其通俗化,从而传授给普通的民众,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在西班牙,推广也指培训,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技能; 在荷兰,推广是指为推广对象提供指路明灯; 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推广的意思与荷兰类似; 在韩国和澳大利亚,推广的目标是实现令人满意的农业发展; 在美国,推广是指非正规的校外“推广教育”,强调推广的目标是 教人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国,不同的文献对农业推广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农业推 广工作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上具有差异性。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 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 与政策
五、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一)直接功能
1.增进农民的基本知识。 2.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3.提高农民的生活技能。 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019/1/12
18
(三)现代的农业推广-信息
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发展赋予农业推广 的涵义更为丰富。农业推广的涵义不仅仅是农业生 产技术的内容以及随着“技术转让”所需要提供的 教育过程,更侧重信息传播,不断为农业、农民、 农村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 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 参考手册》中,作了如下解释:推广是将有用的信 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 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 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农业推广学重点
• 农业推广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试验示范原则 智力开发原则 合作推广原则 服务配套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
正确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程序
• 1、属于同一自然条件的两个地区,某项先进技术已在一 个地区进行过推广且取得成功,在另一个地区推广时,不 必进行试验而直接进行示范、培训和推广即可。 • 2、一些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已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和生产 条件,并经多地、多点试验,有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 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可直接进 入推广环节,推广部门不必再进行重复试验。 • 3、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 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推广部门应在及时总结提高的基 础上,可不必再试验和示范而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 1962-1975年:县建立了农科所,公社建立了农 科站,大队建立了农科队,生产队建立了农科组, “四级农科网”。 • 198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决定“要恢复和健全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办好县一级机构, 逐步把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机 构结合起来,实行统一领导。” • 1995年,农业部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 植物保护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全国种子总 站合并,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使 其成为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的龙头。
农业推广学
2010-06-17
第1章 绪论+第2章 农业推广简史
一、内涵:农业推广实质上是组织与教育 (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是改变农民行为 的过程。
二、重要性:三大支柱(农业教育、农业科 研、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的概念
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 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狭义的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的内涵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农业推广的内涵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农业推广是指广泛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与知识的活动,旨在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推广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内涵,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业推广的内涵及其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分析现代化对农业推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推广的内涵包括传播农业技术与知识、培训农民、提供咨询服务、推动科技应用等内容。
传播农业技术与知识是农业推广的核心,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农民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提供咨询服务是指通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推动科技应用是指借助科技手段,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推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推广可以帮助农民及时获取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农业推广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推广还可以促进农村科技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成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相比,农业推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农业推广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信息不对称和技术推广难度大,导致农民获取新技术和知识的成本高、效果差。
农业推广与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融合度不够,导致农业推广活动的实效性不高。
农业推广缺乏长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制约了农业推广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创新农业推广模式,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农业技术的传播渠道,降低技术推广的成本和难度。
对农业推广的理解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我国农业推广内涵的理解。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是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这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及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教育。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是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应用题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的干预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活动。
云南省玉龙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云南省玉龙县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知识作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家书屋工程”是保证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引导更多农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玉龙县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做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将农家书屋作为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武器、桥梁及纽带作用,把实用的科学图书推荐给群众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涉及部门紧密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办科技普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长了群众的科普知识,拓宽了视野。
同时,将把农家书屋中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中,有机地把农家书屋知识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读好一本书,学好一门技术,调整一项产业”活动。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填空题1.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又称三大支柱。
2.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它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种植业为主,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技术的扩散。
3.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4.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
5.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最终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6.推广活动的兴起是英国,学科的形成在美国。
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正式承认是在1966年。
农业推广学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边缘学科;社会科学的科技产品。
推广学属于行为科学,推广工作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推广工作以推广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来进行的。
7.西汉著名劝农官赵过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跳跃式传播范例;元明之际黄道婆对发展淞沪棉业和明清之际陈振龙推广世家对传播甘薯的历史性贡献;清圣祖康熙令李煦试种双季稻,创造出试验、示范、繁殖、推广整套科学程序。
8.1905年,京师大学堂分设农科大学,即北京农业大学前身,这是我国兴办的第一所农业大学。
9.1929年,由农矿、内政、教育三部共同公布的《农业推广规程》,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基本法规。
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发展农业一靠政府,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流入农村的主渠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点建设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在农村积极发展集体性推广服务组织和群众性技术协会、研究会。
农业推广的内涵
农业推广的内涵:农业推广实质上是组织与教育(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
古代农业推广活动是劝农课桑后稷教民稼穡是开创贡献。
陈振龙家族:甘薯推广世家我国古代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特征:实行教育与行政相结合的方针1993年7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推广:Agriculture Extension农业推广含义:狭义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过程。
广义农业推广: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及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教育。
(农事指导、家政教育、4H教育(hand heart heat health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主要特征,而现代农业推广则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并接受和采用农业创新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的机理:动机是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动机则是由人内在的需要和外界的刺激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其中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内在需要外在刺激→动机→行为→目标→需要满足紧张消除→内在需要外在刺激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理论在农民工也推广中的应用:①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激励理论:A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行为强化。
所谓强化就是增强某种刺激与某种行为反应的关系,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B 期望理论: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力量激励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积极诱发农民兴趣 3.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农民交往行为的特点:一是以感情为重。
第一章 农业推广学绪论
农业推广学课程简介:农业推广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活动。
古书记载,早在4000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就产生了农业推广活动的萌芽,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演化,但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只是近百年的事。
随着研究的深入,《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
1.学科性质该课程是一门新型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2. 教学目的《农业推广学》是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必修课,课堂讲授46学时,教学实习一周。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一定的推广方法和技能,自觉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
3. 基本要求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大众宣传、集体指导、个别指导的推广方法。
掌握娴熟的农业推广试验示范技能、教育培训技能、经营服务技能、信息服务技能、写作演讲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王慧军主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第1版参考书:郝建平等编著《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1998.5第1版张仲威主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1996.1第1版高启杰主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1第1版汤锦如主编《农业推广学》东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10 第1版绪论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二、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三、农业推广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农业,伴随着人类起源而生产,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推广有了很大的调整与改变,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
为了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本文将从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发展重要性入手,对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分析1、农业技术推广内涵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农业技术推广就是以农村为基地,以农户为对象,依据农户种植需求所开展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高质量、高效率地将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方便农民种植农业,同时也保障农民在实际种植期间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现在的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式推广给农民,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手段的应用与水准,通过技术的推广让农民在种植时更轻松,也能提高产量。
2、农业发展的价值体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目标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当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包括农村发展、咨询服务、农业技术教育。
例如推广优良品质的农作物,改良作物,对于种植过程中的栽培、施肥、病虫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就是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一个过程。
农业技术推广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以及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农业发展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粮食,进而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农业稳定发展了,农民生活稳定了,我国各行各业才能全面均衡协调的科学合理的向前发展,这样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稳步提高,国民待遇也能更好更快的提升。
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才会有更强大的支撑,国家的各项公共开支才会有更好的保障,各项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和健全,全体人民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越过越幸福。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农业区域也会因为不同地区的水利因素、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问题。
探析农业推广的内涵与农业现代化
探析农业推广的内涵与农业现代化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在当前已经提出农业推广概念。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推广的内涵与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3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5-075-01一、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概念在探究农业推广内涵的过程中,基础工作为对农业推广的概念进行解读与分析,为农业推广内涵打下基础,农业推广概念需要从狭义、广义与现代农业推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如下。
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
狭义推广的概念是指,在大学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了新的农业技术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农民,农民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推广主要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领域,对其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
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型研发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但是由于研究的领域过窄,对农业的指导效果较为一般。
这种方法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农业欠发达地区被广泛应用,我国当前也主要应用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取得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
广义农业推广的概念主体为农民,在该概念的践行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会调查农民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讲解相关农业知识,从而让农民能够在务农过程中应用相关农业知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最终让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务农活动。
我国当前已经开始针对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展开了一定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就取得的效果来看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对相关农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
现代农业推广概念。
现代农业推广的基础在于当其的农产品发达,农民能够通过对相关农业技术的全面运用已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能够让农民对产生的多余农作物进行合理售卖,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业推广障碍与解决措施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 需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研与生产脱节
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需求存在差 异,导致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 产力。
技术推广难度大
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虽然已经研 发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推广到 农业生产中。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支持
政府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等 方面的支持,帮助合作社解决发 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合作社建立与发展经验
某地区农民合作社在政府的引导 和支持下,通过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的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
组织化管理
合作社实行组织化管理模式,统 一采购、统一销售,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成效
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
01
制定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02
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交易等服务,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
加强土地流转监管
03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保障土地流转的公平、公正和合
法性。
04
农业推广成功案例
某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总结
政府支持
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 作,推动科技成果向地方 转移,促进地方农业经济 的发展。
园区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地 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为 周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 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05
未来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未来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农业推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实现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03
农业推广考试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考试试题一、农业推广的含义及功能农业推广是一种农村发展的社会教育、传播和咨询活动;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类;直接功能具有促使农民改变个人知识、技能、态度、行为及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的作用,而间接功能是通过直接功能的表现成果而再显示出来的推广功能,或者说是通过改变农民的状况而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的功能;一直接功能1.增进农民的基本知识;农业推广工作者是在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为农村农民提供了良好的非正式校外教育机会,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把大学带给了农民;2.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这是传统农业推广的主要功能;通过传播和教育过程,农业技术得到扩散,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农民的职业工作能力,使农民能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满意的农业生产或经营成果;3.提高农民的生活技能;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还涉及到农家生活咨询,因此,通过教育的传播方法,农业推广工作可针对农村老年、妇女、青少年等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农民适应社会变革以及现代生活的能力;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农业推广工作通过行为层面的改变而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农业推广教育、咨询活动引导农村农民学习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使农村农民在观念上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农业推广工作要运用参与式原理激发农村农民自主、自力与自助;通过传播信息与组织、教育、咨询活动,农村农民在面临各项问题时,能有效地选择行动方案,从而缓和或解决问题;农民参与农业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必然提高农民的组织与决策能力;二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传播农业技术革新的作用;农民采用农业技术后,农业科技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在农业技术革新及科技进步系统中,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农民在改变知识、信息、技能和资源条件以后,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一般认为,农业发展系统包括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教育、推广、供应、生产、市场及政府干预等,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促进因素,是改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工具;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综合农村发展活动中,通过教育、传播和服务等工作方式,可改变农村农民对生活环境及质量的认识和期望水平,并进而引起人们参与社区改善活动,发展农村文化娱乐事业和各项基础服务设施,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农村环境景观和生活内涵,同时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意识的形成;4.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通过农业推广工作,可以改变农业生产者乃至整个农村居民对农业生态的认识,使其了解农业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观念,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农业推广工作具有发展社会意识、领导才能及社会行为的效果;通过不同的工作方式,推广人员可以协助农民形成各种自主性团体与组织,从而凝结农民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农民的组织影响力; 6.执行国家的“三农”计划、方针与政策;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传递服务的作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系统是农业行政体系的一个部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是政府手臂的延伸,通常被用来执行政府的部分农业或农村发展计划、方针与政策,以确保国家农业或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现代农业推广含义: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保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的需要,保障社会稳定;维护生态稳定,促进农业多功能发展和持续农业发展;二、农业推广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农业推广组织职能:总体讲,围绕服务三农的中心目标,参与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决策的制定、组织农民培训、实施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信息传递沟通、农业项目的评价、验收、总结等;具体讲,农业推广组织主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职能:1.确定推广目标2.保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3.保持推广工作的权变性4.利用信息交换5.配合、协作:6.控制7.具有对组织成员、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的调控能力:对组织成员的选择上,应以权变理论为基础8.组织的促动因素激励:9.建立评估考核机制:1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重大科技推广项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承担关键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对全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加强科技措施的督促、落实和实施;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情况及问题,并提出建议;开展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承担农民的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及技术咨询服务等公益性职能;2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职责①负责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②负责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③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的专业培训;④负责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防控;⑤负责土壤肥料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⑥负责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指导;⑦负责农作种子质量的监督和管理;⑧负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服务;⑨负责水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⑩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负责农情、劳务输出等的统计上报;三、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三农”的能力2.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3.有较好的经济学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4.有较好的教育学知识和推广培训能力5.深入实践,有较高的开展调查研究能力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基本素质: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具有良好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规划、执行等综合能力;乐观、开朗、好、敬业踏实、工作积极主动、有、心理承受能力强,能适应较大的工作压力职责要求:1、宣传贯彻执行农业有关法律、法规;2、参与制定本辖区农业技术推广、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3、负责农业适用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4、负责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解决农村燃料和照明的实际问题,减少环境污染,改变农村面貌;5、承担有关试验示范,接受技术咨询,指导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四、农业创新的扩散规律“创新的扩散”则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是由少数人向多数人的扩散,也可以是由一个单位或地区向更多的单位或地区的扩散;研究农业创新扩散规律,对于更好地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或叫社区,如一个村、一个乡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的过程;农业推广人员应研究掌握创新扩散过程规律,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扩散手段和对不同类型的采用者运用不同的沟通方法,提高农业创新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范围;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寿命有限,不可能长盛不衰,而新的研究成果又在不断涌现,这就形成了新旧创新的不断交替现象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一经营服务方式1.概念:物化形态与知识形态的技术商品结合起来,一起转移出售给农民,良种良方结合;2.优点:符合自愿交换、等价交换原则;符合农民需要,技术转化速度快;比较容易实现其交换价值;利于成果转化,补充推广技术部门实力;二技术承包方式1、概念:以合同形式把技术人员与农民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的经济交换形式;2.形式:联产提成技术承包责任制定产定酬技术承包连效联质技术承包专项技术劳务承包农业科技集团承包三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方式1.概念:知识形态的商品服务方式,它是技术成果与生产结合,把知识形态的技术商品转化为物化形态的技术商品、共担风险、共沾利益的一种商品交换形式;2.做法: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成果,负责技术指导,技术入股;生产部门提供生产条件和资金;产品双方共同经销,利益按照贡献比例分成六、农业推广沟通的含义和作用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心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沟通贯穿于农业推广的全过程,体现在各种推广方法的具体应用之中;一了解现状与需求,确定推广目标农业推广的内容信息要传播给推广对象,必须是推广对象所需要的、有现实意义的、能被他们所接受的;只有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了解不同农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生产需求及存在问题;二建立情感,产生合力效应农业推广人员通过各种沟通技巧,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谈话甚至闲聊的环境,让农民敞开自己的心扉;利用各种文娱活动创造出和谐亲密的气氛,使推广人员的心与农民贴在一起,情与农民融在一起,劲与农民合在一起;当推广人员得到农民的理解和信任时,就能产生合力效应三提供咨询,解决问题通过与农民沟通,农业推广工作者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咨询,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四帮助农民进行预测、决策农业推广人员在仔细倾听农民的表述、意见和想法之后,帮助农民正确地分析应用中的问题,对应用的结果及前景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最后由农民做出自己的决策;对农民不理解的问题,不能发号施令、强制命令,而要利用人际沟通技巧,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五监测评价,修正错误有关农民利益的政策、决策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过程,实行公开监测和评价,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错误七、农民行为的一般特征及改变策略一、农民的社会行为一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是农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现形式;3个特点:一是以感情为重;二是注重伦理;三是非契约性;一般来说,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有如下特征:①交往对象的等级化;②交往主体间关系的多元化;一方面,亲缘关系等初级关系仍是乡村社会中基本的交往关系,是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业缘关系及其他次级关系也成为乡村社会交往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农民交往中“信任关系的差序格局”;二社会参与行为农民的社会参与行为是指农民参加社会管理、经济决策及技术决策等活动,并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参与最后决策的行为;这是对农民人格的尊重、才能的重视;增强农村民主意识,调动农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倡的“参与式推广”,给予农民较多的参与机会,效果较好;二、农民的经济行为一农民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①趋同性;②随意性③短期性;④个体性二经济决策行为三投入行为1户均收入水平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投入也相应增加;2农民文化程度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农户家庭从事种植业的比重越低,而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就越高;在生产经营性投入上,具有较强的非农投入倾向;3农业经营规模户均耕地面积、养殖规模等影响投入数量,即户均规模偏大或偏小都会造成投资的不经济;4家庭经营结构农户家庭经营结构是指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某项产业的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5农业的比较利益预期收入最大化是选择就业项目和资金投入的行为准则四生产经营行为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自给性生产与商品生产并存:2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并存:;3行为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我国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当某种农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大家一拥而上生产该产品,来年产量大增;而当这种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落时,各农户又纷纷放弃该产品的生产,使下一年的产量剧减;同时,各地之间生产条件不同,也存在多样性特征;农民行为改变的策略①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本身人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状况的改善,提高生产技能,为行为改变创造更多的积极因素;改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态度,提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认识;增强农民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②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入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改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及经营环境;③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提高素质与改变工作环境同时进行八、新型城镇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总体来说,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农业的发展为城镇提供食物、原料等基础供给,为新型城镇化拓展空间;新型城镇化能有效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为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创造条件;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带来了农业剩余产品;而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进而加快城镇化的速度;二是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所需要的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都直接刺激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人口的收入提高,刺激着市场消费,从而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需求,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三是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要素条件;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体,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增加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镇建设与消费,也带动着城镇规模的扩张和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劳动力大大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随之产生并大量向城镇转移,满足了城镇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城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同时还会促进城镇加快发展住房、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带动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农业现代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土地的利用更加规整化、节约化,可为城镇规模的扩大提供空间;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化的大力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建筑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这样就能带动务工经商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从而推动农村土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为农业现代化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集约化经营奠定基础;二是城镇化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依托;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能推动与农业生产有较高关联度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市场发育和商品流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是城镇化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通过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将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消费需求,促进了对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促进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四是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的社会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会促使城镇企业高速发展集聚,当城镇资金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自动向周边的农村流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五是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农村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城镇是农村的文化中心,既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还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纽带;城镇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各种培训班、服务咨询站,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业实现现代化;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再答农业推广的作用,两者相互比较,得出关系;九、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1、农业产业化为农业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1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步伐1.2农业产业化为农业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农业产业化培农业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科学技术融汇于产业化的全过程 ,投有较高的农业科技含量 ,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 ,更不会有新型产业的兴起;因此 ,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科技;当前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优质率低;二是产品加工档次低;三是营销环节科技含量低;四是农业高新技术普及率低;这就对农业推广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以及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2.1要为商品生产基地和农户提供市场和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2.2要为政府和“龙头企业”当好参谋和提供决策服务2.3农业推广机构依靠其先进的科技优势与农户或生产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和利益共同体2.4农业推广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2.5提高农业推广的创新能力2.6进一步改革推广机构,适应产业化要求十、如何帮助农民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就是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还有更多的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25年的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靠勤劳和智慧发了家、致了富,不少人开始吃得好、穿得鲜、盖新房、买车子;然而,农民红红火火的日子,富有情调的生活,不仅体现在“钱袋”有多鼓、吃穿有多好、房子有多大、福利有多高,还体现在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这几年,我们越来越重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方面政策措施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今年的“一号文件”,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加大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康庄道路、千万农民饮水等工程的力度,提出了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等措施;在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方面,“一号文件”对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使农民逐步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物质需求到精神享受,从经济社会发展到综合素质提高,这将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广大农民既是这场革命的参与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一张蓝图已绘就,诸多措施已出台,接下来就是求真务实抓落实的问题;关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我们已经有不少“得意之作”;比如,各地付诸行动的“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绍兴市搞得尤其突出的破除“粪缸、酱缸、染缸”的做法,都让人耳目一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我们的眼光不应只盯在提高他们的纯收入上,而应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农民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过得有情有趣,文明祥和,健康向上,早日搭上“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辆满载美好生活愿望的时代列车;十一、如何帮助农民缓解“卖难”问题1.要扩大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要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对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扩大市场规模,强化服务功能,发挥大市场对大产业的带动作用;要加强产地市场建设,在集散地建立临时交易市场,满足农产品交易需求;支持企业申请办理出口权,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鼓励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向超市、连锁店和便利店配送农副产品,培育壮大终端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销售收入;2.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等级标识制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推动生产基地和企业产品认证;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力度,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申请注册商标,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3.要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扶持发展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推广学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由以上内涵不难看出,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农业推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扩散、沟通、教育、干预等方法,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根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村农民生活。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规律,农民采纳规律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
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研究如何向农村传播和扩散新的信息、成果和知识,如何用教育、沟通、干预等方法促进农民自觉采用创新成果,如何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轨道的一门学科。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1、农业推广的理论研究方法2、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3、各种研究技术1、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创新先驱性2、早期采用者3、早期多数4、后期多数5、落后者。
3、何为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
经历4个阶段: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4、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1、经营条件的影响2、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3、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4、其他社会、政治因素第二章一、何谓农业科技成果?它有什么特点?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核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效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农业推广学
农村青年4H教育(Hands,Head,Health,Heart)
• 1962年,世界第10届农业推广会议的解释:通过教育 过程,帮助农民改善农场经营模式和技术,提高生产 效益和收入,提高乡村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 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学》解释为: 农 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 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方面,主 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 。 特点:以教育为主要特征,通过咨培训等手段启发、 教育农民,以达到农民的自觉行为。提供产前——产 中——产后全程服务。
从其工作过程及形式来看,是研究如何采用干预、试验、 示范、教育、沟通等手段来诱发农民自愿改变其行为。
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 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 学科。农业推广学是一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
怎么推—— 推广的方式方法
采用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个别指导 法。但具体应用时要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户、 不同推广阶段,正确选择不同的推广方法,选 择最有效的推广方法,旨在提高推广效率。
推给谁——研究农民心理和行为规律(需求层次)。
研究农民群体心理,如何打破 心理定势,农民科技接受心理。了 解农业推广对象的兴趣、性格、气 质、能力等个性心理。
了解农民的迫切 实际需要、需求层 次、潜在需求,通 过诱导策略变潜在 需求为有效需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工 作。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4. 试用阶段
也称为尝试阶段。农民为了减少投资风险, 防止盲目应用,估计效益高低等。在正式采用之 前要先进行小规模的采用即试用,为今后大规模 采用做准备 推广机构应鼓励农民做试验以验证原来的试验 结果。也要注意使用方法示范,加强对农民试验的 指导。
第一章 绪论 《农业推广学》PPT课件
• 1776年美国独立后,随着农业开发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日 渐发达,特别是西部开发运动对农业教育、农业科学试验和农
业推广的需求日益迫切,因而相继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农业教
育、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合作推广制度,使美国的农业推广事
业迅速兴起。
• 近代农业推广的先驱者,导源 于18世纪出现在英、法、德等国
•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从 事农业产业经营的目标群体在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方面已得到普遍 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较高生产水 平及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营效益。因此,新形势 下,推广人员仅仅给以生产技术和经营知识指导,已不能满足目标群体 与时俱进的现实需求。他们更需要提供科技、市场、金融等多方面信息 沟通和咨询服务。因此,学术界的研究者们提出“现代农业推广”的概 念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 二、国外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 欧、美的农业推广活动是伴随着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而产生与发展 的。19世纪中叶由马铃薯晚疫病引发的马铃薯大饥荒时期,爱尔兰于 1847年成立了农业咨询和指导性的服务机构,派出人员到南部和西部, 对受饥荒最严重的地区实施指导工作,这是近代推广史上的一次重大活 动。
• 现代农业推广的内涵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发达国家或某一国家的发 达地区,在生产者满足了生产和经营知识的一般性指导的基础上,为满 足生产者对市场、金融、保险、农业政策、高科技及产业开发等方面更 高层次的信息沟通和咨询服务的需求,通过有意识地信息传递交流、咨 询与沟通等形式,帮助目标群体获得必要的知识,形成正确的观念,以 做出最佳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了教育过程,又包括了信息传播 与沟通过程。因此,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咨询与沟通
农业推广
第一章绪论1、农业推广基本概念涵义界定: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2、农业推广的性质:一种教育性质的工作,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授助形式,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
3、农业推广学的性质: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一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是形成一门边缘性学科。
最主要的在于揭示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行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农民个人行为。
群体行为和社团行为。
5、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社会)6、①农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成份。
②现化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社会功能:①中介组织②科技成果的续继和再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④提高推广组织管理效率的工具。
6、农业推广学相关学科的关系:①农村社会学:为农业推广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②教育心理学:其许多概念都为农业推广学所应用③社会心理学:为农业推广学从心旦学方面研究农民个人、农民群休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④行政组织学:其若干概念,常常应用到农业推广工作中⑤传播学:其若干概念,在农业推广学里得到广泛的直接的应用。
⑥行为科学:农业推广属于行为科学。
7、狭义的农业推广与广义农业推广的区别: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工作范围大都以种植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技术的扩散。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为农村社会教育。
8、农业推广工作特点:①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
②农业推广是“扩散—接受”系统。
③农业推广可以用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④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⑤农业推广是一种沟通过程。
9、农业推广的目的:①发展生产力(农村)②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第一章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意义和内涵一.农业推广的内涵:农业推广实质上是组织和教育(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
农业推广人员以新的技术,新的技能、知识、信息,根据农民需要,组织农民,与农民沟通,借以增加农民知识,改变农民务农态度,提高农民技能,结合生产条件,提高生产产量,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事活动。
二:农业推广的意义:落后的农村现状+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村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第二节:农业推广简史一、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劝农课桑1、后稷教民稼穑2、周代管制——“地官司徒”:教民稼穑树艺3、秦汉时期——劝农官A、汉武帝时:赵过改革和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
改“缦日”(满地播撒)为“代田法”(宽幅条播、轮作)B、推广“新田器”:用牛拉犁代替人力耕作4、宋代建立农师:设立制度和劝农史(农师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技术人员)5、元代建立劝农立社条例:50家农户为一社,社长承担“教劝本社农桑”任务,农司还编辑了《农桑辑要》印往各地,用以推广各类种植,养殖技术。
6、明朝:陈振龙家族:甘薯推广世家7、清朝推出“御稻”、双季稻试验推广御稻乃康熙帝发现并推广。
康熙是“中国水稻培育第一人”二、我国古代农业推广活动的特征: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和技术、技艺推广特征:这种教育用农业行政机构来推行劝农课桑,形成了教育与行政结合的农业推广形式。
三、清末至民国农业的推广活动1、洋务派学习欧美,创建农事试验场2、维新派主张创办农务学堂3、清政府设农工商部4、清政府制定农会简章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农业推广活动1、设立保甲制度五、国外的农业推广活动第三节:现代的农业推广活动一:现代农业推广意义:是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然后帮助人们获得信息,以便有效利用的过程。
狭义: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为业的农业推广活动广义:以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的农业推广活动广义的农业活动包括:1、农事指导2、家政教育——4HHand Heart Head Health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区——技术推广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阶段——教育推广已经进入现代农业阶段——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1、直接功能:增进信息,提高水平、提高技能、改变观念、增强能力2、间接功能——提高粮食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推广的内涵:农业推广实质上是组织与教育(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
古代农业推广活动是劝农课桑后稷教民稼穡是开创贡献。
陈振龙家族:甘薯推广世家我国古代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特征:实行教育与行政相结合的方针1993年7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推广:Agriculture Extension农业推广含义:狭义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过程。
广义农业推广: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及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教育。
(农事指导、家政教育、4H教育(hand heart heat health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主要特征,而现代农业推广则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并接受和采用农业创新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的机理:动机是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动机则是由人内在的需要和外界的刺激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其中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内在需要外在刺激→动机→行为→目标→需要满足紧张消除→内在需要外在刺激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理论在农民工也推广中的应用:①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激励理论:A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行为强化。
所谓强化就是增强某种刺激与某种行为反应的关系,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B 期望理论: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力量激励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积极诱发农民兴趣 3.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农民交往行为的特点:一是以感情为重。
二是注重伦理。
三是非契约性。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难易程度:知识﹤态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农民需求原动力。
市场需求是拉动力。
政策导向是推动力。
环境改变诱导力。
农民行为改变的策略:①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
②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
③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
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一)行为强制 (二)咨询建议 (三)教育培训 (四)行为操纵 (五)提供物质条件 (六)提供服务沟通的概念: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形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如何减少沟通之间的噪音?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语言障碍、习俗障碍、观念障碍、角色障碍、心理障碍、组织障碍、现有推广体系的障碍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做农民的知心朋友2.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心理3.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4.信息处理应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5.适当重复和比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6.利用肢体语言,讲究沟通艺术7.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 8.强化信息反馈农业推广创新的5种存在形式: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新技术或新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创新的特性:1相对优越性2一致性3复杂性4可实验性5可观察性农民对农业创新的5个阶段:1认识阶段2兴趣阶段3评价阶段4试用阶段5采用阶段创新采用者分类及分布规律:1创新先驱者(2.5%)。
2早期采用者(13.5%)。
3早期多数(34%)。
4后期多数(34%)。
5落后者(16%)。
图例答案:先驱、早期采用者认识时间最短,但是试行实行时间最长。
开始试用的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且开始试用面积比例越小,以后才逐渐增加。
试用时间越晚则相反。
大众传播:在认识阶段作用较大,提供初次信息。
不同阶段采用的不同方法:1、认识阶段:大众传播是本阶段最常用的方法。
2、感兴趣阶段: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是增强兴趣的有效方法。
3、评价阶段:小组讨论效果较好。
4、试用阶段:试验、示范作用明显。
5、采用阶段:以方法示范和技术指导为主。
农业创新扩散: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
农业扩散的4个阶段:1.突破阶段(是创新扩散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2.紧要阶段(是创新成果能否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3.跟随阶段4.从众阶段S型曲线:前期少有人采用,中期多数人采用,后期由于心的创新成果出现,采用的人减少,呈现前期慢,中期块,后期又慢的特点,呈S形扩散。
S型扩散曲线理论规律:农业创新扩散的阶段性规律、时效性规律及交替性规律。
S型曲线应用: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1.农民的年龄2.户主文化程度 3.家庭关系的影响农业推广方法: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个别指导法大众传播法: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报纸、杂志、墙报、黑板报、书籍、电视、广播、录像、电影、网络集体指导法: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实地参观)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和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入户访谈,办公室访谈,通信,电话)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小组讨论?WHERE:安静的房间,安全的环境,适宜的讨论场合,适合交流的座位安置WHO:组织者、协作者和参与者人数问题HOW:怎么进行有效的访问:1为访谈做准备(明确目标、初步了解访谈对象、寻找最佳途径)2注意访谈情境3半结构访谈的记录方法建议4反思参与式农业推广:一种新的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
农业推广语言原则:(1)朴实通俗的原则 (2)深入浅出的原则(3)科学规范的原则 (4)事实教育的原则应用技巧:心理沟通的技巧、提问的技巧、回答的技巧、怎么写好一篇演讲稿:确定好主题、选择好材料、安排好结构与正确表达主题、注意语言修辞怎么来进行试验方案的编制:试验方案的主要内容、确定试验因素及水平时应注意的问题成果示范:指运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把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使其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情和信心,促使其效仿,加速农业创新扩散的一种推广形式和过程,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常用的方法之一。
作用:1.充分体现农业创新成果的优越性,激发农民接受和采纳新技术的欲望2.提供新技术实施的实际过程,增强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信心3.培养技术普及人才,完善技术规程,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技术保障基本要求:(一)经过适应性试验,技术成熟可靠 (二)预测市场需求,保证农民增收 (三)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四)精干的技术人员指导,优秀的科技示范户参与(五)示范点要便于参观,布局要考虑辐射范围步骤:(一)确定示范内容,制定示范计划 (二)选择示范地点,确定示范户(三)加强指导服务,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四)保留旧技术对照,树立示范区标志 (五)做好记载,收集保留有价值的资料(六)把握最好时机,组织观摩和交流方法示范:指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到在书本资料上描述比较复杂的技术和技能。
局限性:只适于在小范围小规模和短时间中进行,局限性大,技术传播的效率低下。
方法示范可借助现代声像传媒技术,以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新技术传播的效率和准确性。
基本要求:(一)内容少而精,时间不宜过长 (二)演示以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三)让学员亲手操作,及时纠正和指导步骤:(一)根据示范对象需求,确定示范教学内容 (二)根据技术内容特点,制定示范教学计划 (三)根据现场示范的要求,准备教具材料(四)根据学员素质特征,合理安排示范环节咨询:咨询是指基于专业知识提供信息和建议咨询特征:1.服务性2.经营性3.高知识性4.客观性农业科技成果: 是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分类:基础性研究成果、应用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研究成果影响农业推广科技成果的因素:(一)成果的质量(二)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三)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四)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形式:项目推广、综合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开发、公司(企业)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和对策:一、生产经营者对科技成果推广需求的变化趋势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改革与发展对策农业家政推广:农村家政学作为指导农村家庭生活科学化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其研究的内容很广。
家政推广内容:①家庭经济与管理。
②婚姻与家庭教育。
③膳食教育。
④居住与健康教育。
⑤服装与仪容教育。
⑥技艺教育。
⑦生活礼仪教育。
农业推广信息:农业推广信息是指为各类推广对象提供生产与生活咨询服务和有关决策参考、涉及农村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内容,是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推广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
如何提高农业推广人员信息能力: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人员为满足农民需要,所进行的物质、技术、信息、产品等各个方面的交易和营销活动,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摘推广的方式。
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农业推广体系:国外成功农业推广体系共同特点:(1)层次分明,结构完善。
(2)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
(3)加强农业推广的立法,以法保推广,以法促推广。
(4)农业教育、科研、推广职责分明,又密切合作。
(5)重视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许多国家对推广人员都要进行职前培训,对在职培训的时限和内容都有明确要求。
推广组织管理原则:(-)目标性原则(二)层次性原则(三)协调性原则(四)整体性原则(五)能动性原则(六)封闭性原则农业推广人员的要求:(一)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 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二)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1.学科基础知识 2.管理才能3.经营能力 4.文字表达能力 5.口头表达能力 6.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农业推广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1.经济的方法 2.行政的方法 3.思想教育的方法4.精神激励法 5.法律的方法 6.农业推广人员的资格地位农业推广计划:计划就是以现在来推断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