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 精品教案

奇妙的对联 精品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奇妙的对联》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短文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

对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欣赏对联,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对联,应从其文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入手。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初步接触过对联知识,但对对联的发展、对仗、平仄等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在对联拟写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

对于对联的趣味性、艺术性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专题的探究。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学习欣赏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尝试拟写对联。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梳理基本常识,小组合作探究评改并归纳对联特点,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的特点,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鉴赏,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与练习法相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二、介绍对联知识1、对联的概念: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2、对联的起源: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3、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庆贺新春佳节)、节日联(庆祝、纪念各种节日)、婚联(嫁娶)、寿联(祝贺生日)、挽联(哀挽死者)、名胜联(名胜古迹)、行业联等等。

4、对联的基本常识: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上下联“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高中语文 之奇妙的对联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之奇妙的对联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常识,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对联的有关知识,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尝试对对子,训练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规范性。

4、学会品味鉴赏名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

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

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

同学们从这副对联里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缺衣少食)——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二、对联常识1、什么是对联呢?“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作“对句”。

2、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过年”、“结婚”、“葬礼”、“祝寿”……3、下列对联是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用到的?看来对联应用的范围还挺广的。

辞旧岁再创千秋业;过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节,过年)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结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寿!贺大寿)理世上千丝万缕;创人间头顶事业大家能猜出它说的是哪一种职业、行业吗?(理发)五湖生意如云集;四海财源似水来这个用在什么地方啊?(商店)看来大家平时的确接触过一些对联,对对联都有初步印象了,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大略印象上面,既然我们念了高中,就要有文化一点,要掌握对联的几个基本要求,学会写对联和欣赏对联,下面我们就试着从上面五副常见对联里,找出对联的基本要求。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之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 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 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设想一、谜语导入、故事激趣: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是什么?对联?注意“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对了,谜底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

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

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的特点?该怎样张贴?如何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对联”世界。

二、对联常识:同学们都看过对联,都记得一些对联。

谁先来把你最熟悉的对联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找三到四个同学)请你们结合生活,再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对联,好吗?【请学生齐读“对联常识”】。

三、对联特点: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1、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

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但也有特例,比如说民国时候,袁世凯死后,有人就写了副上下联字数不同的联,“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大家看这个对联,“万岁”对“千古”,可以,但“袁世凯”对“中华民国”,三个字对四个字,在规则上当然不行,可是这副联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此,它里面有个寓意,暗含了什么意思,有没有同学能看出来的?【暗含的意思就是妄图称帝的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是中华民国的罪人。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博苑09-01 0540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子。

教学建议1、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

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

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2、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

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3、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4、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

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5、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研究对联。

有关资料一、关于各部分的练习及“课外延伸”参考内容(一)关于“对联常识”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

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

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

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

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

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子夜、春蚕(二)关于“对联欣赏”(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2)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第2课《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第2课《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联结构和音韵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对仗、平仄等基本知识,增进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2.借助对联形式和内容赏析,激发学生掌握品味对联之美的基本切入角度,提升其联句鉴赏能力;3.以高考对联类试题为载体,鼓励学生尝试拟写对联,认识对联知识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进而切实增强其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知识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对联的赏析。

【教学方法】例析归纳,训练体验【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对联的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一、典故引领,激趣导入:1.苏轼贬黄州时,文人云集,门生满堂。

钦差来访,欲找茬,遂遥指对面半山一七层白塔出一上联曰:“宝塔尖尖,七层四方八面。

”但苏轼门生皆摇手示不能对。

钦差讥轼。

轼说,他们皆已“默对”。

钦差不信,轼遂朗声告知,钦差惭而退。

你能说出苏轼告知钦差的下联吗?(明确:手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2.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办千叟宴,全国应邀赴宴的寿星达三千九百多人。

其中有一老叟年龄最长,乾隆皇帝便以其年龄为题出一上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

”与宴者莫不称绝。

此联堪称古今绝妙佳对,因为上下联中均隐含了老叟的年龄。

你知道老者年龄是多少吗?(明确:141岁。

按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六十为花甲。

“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120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21岁。

这样120岁,加上21岁,共为141岁。

出联称奇。

我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双庆,就是两个70为140岁,再加一度春秋,即1年,就是141岁。

对句绝妙。

)3.(重金悬赏)我校有两个校区,此处为望江校区,得名于距此处不远的望江公园。

望江公园里始建于1886年的望江楼(崇丽阁)上悬挂一副至今依然“孤独”的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1)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1)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设计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教学目标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教学过程一课前学习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起源、特点、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对联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知识及特点教学难点:对联的创作技巧及运用教学准备:相关对联资料、PPT课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1)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对仗工整、韵律协调、意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2)对联的结构:上联、下联和横批。

(3)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内容相关、形式美观。

3. 学习对联的种类(1)春联:春节时贴的对联。

(2)寿联:祝寿时用的对联。

(3)挽联:悼念逝者时用的对联。

(4)婚联:结婚时用的对联。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对联,让学生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并解释原因。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对联的创作技巧(1)平仄搭配: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2)对仗工整:上下联对应的词语要在词性、数量、意义等方面保持一致。

(3)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尝试创作对联。

例如:“春天”为主题,学生需围绕春天创作一副对联。

4. 展示评价学生将自己的对联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有了初步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对联知识,提高对联创作水平。

引导学生将对联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课堂活动1. 对联接龙:学生分组进行对联接龙游戏,要求每组成员依次给出上联,下一位成员需根据上联创作出下联。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版)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版)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上联:此处有家乡风月下联:举杯是故土乡情上联:小天地大场合,留我一席;下联:品人物说古今,饮他几杯欧阳之后六人亚魁帝榜;曾公以来四相辅治龙池。

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升气运;文笔盖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步入清净之地应将尘念放下;远观纷扰世界须抱悲愿消融。

百世沧桑称得松湾古禅意;千年斗换但闻崇福新焚音。

锦鲤含珠飞凤下田,十里湖山舒望眼;玉球动石刺桐为郭,千秋风物入吟怀。

州通各国口岸,道如苍龙跨海;湖踞名城东门,形似赤鲤吐珠。

名郡古园呈异彩盛时旧巷变新颜教通汉回,清真寺早传中外;节仰关岳,忠义祠崇历古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指点江上,激扬文字。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歌。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草庐中门联)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三国演义》30回结语)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三国演义》69回结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鲁智深满心草莽难剃度一生屠戮终成佛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西游记》第八回)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青更新(《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对联特点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

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音韵和谐平仄合。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书写:竖行书写,从上到下,不加标点。

讲求美观,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第一章:对联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对联的定义1.2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1.3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深远第二章:对联的分类与结构2.1 对联的分类:春联、挽联、寿联、书画联等2.2 对联的结构:上联、下联、横批2.3 对联的书写与张贴规范第三章:对联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1 创意与选材:寓意深刻、贴近生活、富有诗意3.3 平仄协调:遵循平水韵、严守声律、音韵和谐第四章:对联的欣赏与评价4.1 对联的欣赏角度:意境、对仗、平仄、用词等4.2 评价对联的标准: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韵味悠长4.3 欣赏与评价实例分析第五章:对联的应用与传承5.1 对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节日庆典、喜庆事宜、哀悼事宜等5.2 对联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传递情感、增进友谊、展示才华5.3 对联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六章:对联中的修辞手法6.1 对联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6.2 修辞手法在对联中的运用:丰富表达、增强韵味、提升意境6.3 实例分析:对联中的修辞手法及效果第七章:名联欣赏与解析7.1 古代名联精选: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登高》等7.2 名联的解析:理解寓意、品析对仗、感受意境7.3 学生创作名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仿写名联第八章:对联竞赛与活动8.1 对联竞赛的类型:现场写作、网络竞赛、学校比赛等8.2 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准备:制定规则、准备奖品、宣传推广8.3 参与竞赛活动的建议:积累词汇、提高对仗能力、增强心理素质第九章:对联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9.1 对联在现代社会的现状:逐渐被忽视、网络对联的兴起等9.2 传承对联的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语言表达9.3 对联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网络对联、对联软件、对联教育平台10.1 课程收获:了解对联知识、提高创作能力、增强文化素养10.2 拓展学习建议:阅读古典诗词、参加对联活动、收集名联10.3 对联在未来学习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写作手法、提升综合素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联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补充说明: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由上下两句话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深远。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规则;(2)学会编写对联,并能运用对联表达情感、描绘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讨论,掌握对联的构思和创作方法;(2)运用对联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规则;2. 对联的构思和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对联的内在意境和韵律的把握;2.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对联。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联案例、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对联,引导学生欣赏、思考;(2)学生分享对联欣赏的心得。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规则(1)教师讲解对联的定义、起源和发展;(2)学生跟随教师总结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规则。

3. 分析对联的构思和创作方法(1)教师分析对联的构思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内在意境;(2)学生讨论、总结对联的创作方法。

4. 实践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编写对联;(2)学生现场编写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对联,分享创作心得;(2)教师评价学生的对联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创作方法。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编写一副对联,表达对家人的祝福或描绘家庭景象。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对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春联、挽联等;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对联在各地域的特点和差异。

七、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联比赛,看谁编写出的对联更具创意和意境;2. 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评选出最佳对联作品。

八、情感升华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对联中所蕴含的亲情、友情、爱国情等情感;2. 学生分享自己对对联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篇1奇妙的对联【学习导航】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资料链接】一、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

二、对联的种类: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

(“八一”节联)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荷开并蒂;芍结双花。

箫管并举;凤凰来仪。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设计阐明】本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梳理探求”模块第二课。

近些年来,由于先生对“对联”这方面的知识比较陌生,又基本没进行专门训练,所以从全国范围看,先生答“高考对联题”并不理想,得零分者比比皆是。

因而,我认为不能忽略本模块的教学任务。

在本模块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解先生的知识结构和言语的实践运用,力求把教学建立在先生可接受的层面上,边讲边练,激发先生的主体认识,让先生把读对联和写对联结合起来,坚持用先生的理论引领先生学习;力求把应试教育和本质教育结合起来,让先生达到学致运用和乐学的境界。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方面的次要知识,把握对联的灵魂,会做简单的属对练习。

2.过程与方法:经过例句有按次地了解对联知识,运用学到的对联知识进行属对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热爱传统文明,在语文理论中发展思想,进步文彩。

二、教学重点了解对联方面的次要知识。

三、教学难点对联欣赏和属对练习。

四、教学关键让先生掌握对联知识树,鼓励先生创作对联,激发先生学致运用的热情。

五、教学过程(一)目标诊测对句填空:座上珠玑昭日月,()预设:堂前黼黻焕烟霞;(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二)实行目标1.导入:补写对联,属于高考考点“言语文字运用”中的“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部分。

2.基础知识学习。

(1)对仗是对联的基本要求。

对仗: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绝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

)③平仄绝对(音韵和谐)。

对仗非常工整的,叫严对。

例1: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例2: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例3:一畦(qí)(平)春韭绿(lǜ)(仄),十里(lǐ)(仄)稻花香(xiāng)(平)。

过渡:也有宽对,要求不太严的,由于方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人们看对联,次要还是看意思。

例4:人生贵在有寻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奇妙的对联教案1

奇妙的对联教案1

《奇妙的对联》教案一、概述1、学科:高中语文,年级:高一年级;2、课题来源:本课题来自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专题学习,“梳理探究”侧重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选择此课题,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化修养,增长人文见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面对高考对联考题的解题能力。

所需课时:2课时3、学习内容:(1)积累对联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写作要求);(2)学会欣赏对联,积累一定数量的名联;(3)学以致用——应对高考中的对联考题;4、价值及重要性作为高考考点之一的对联,掌握其相关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了解了对联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促使学生探寻其中蕴藏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会了欣赏对联,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品评涉及方方面面的各色对联,从中了解各地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积累对联的基本知识(起源、发展、特点、种类等)2、学会欣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积累一定数量的名联3、掌握对联的相关题型,做到基本会做过程与方法:1、搜索资料——课前收集各种对联,查阅掌握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分类整理——课前按对联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类;3、合作探究学习——课内讨论归纳梳理对联的相关特点。

情感态度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由于刚从初中升上来,学生所接受的还是初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对高中语文学科性质认识不清,没有掌握语文的学习规律,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缺乏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困难重重。

四、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1.故事引路,激发兴趣学生喜欢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奇妙的对联》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1【课文类型】活动课。

【课前准备】1、收集对联:⑴ 收集楹联: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1、知识: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对联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三、对联的分类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七、作业:收集、交流《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2【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用多媒体播放对联,请学生看对联猜店名(先引起学生兴趣)二、请学生欣赏名联,并说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三、由学生归纳对联知识:平仄、对仗四、布置作业分组(每组5~6名学生)各出十条上联(每联字数在7字以内)。

第二课时一、课堂对对子(每组各选5条让同学对,孰优孰劣由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二、测试评价结合高考题,专门出一份与对联有关的试卷。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对联的定义、来源及发展历程。

②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常见表现形式。

③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韵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联,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气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知识结构。

2.对联的基本表现形式。

3.欣赏对联的韵味与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对联的内涵。

2.如何根据韵味和音律判断对联的好坏。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图片解析法。

3.课外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请学生欣赏以下几组对联,然后让学生谈谈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五谷不分贵贱粗,六合只论是非清。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步:讲解1.对联的定义与来源。

对联是汉族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所谓对联就是古代的联语、衬字、衬语等的统称。

对联源于古代简练的文体,起源较早,大约在唐朝。

兴盛于明代,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往来春秋之际,常要用对联来增添节日气氛、增进友谊。

2.对联的基本结构。

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上下联”的排列组合,即上联与下联联接紧密或衔里呼应。

在这种典型的排列形式中,上联与下联往往构成一组完整的意义,且上下联一般以四个字为一组。

3.对联的表现形式。

对联的形式很多,但总的来说,它们有以下几种特点:①押韵字必须相同。

②词意相近相对。

③对上对下意境相协调,意思相关,意味深长。

④语言简练、形式规范、朗朗上口。

⑤对联还应具有富有文化内涵和韵味的特色。

第三步: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下几组对联,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一组,给出自己的理由。

1.“山居采菊人归去,天气晚来风起。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步:欣赏请学生欣赏课堂上提供的各种对联,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人教版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9-12-19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妙的对联)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

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

结果答案五花八门。

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

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

(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

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

请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积极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
奇妙的对联
课时
授课班级
考点、知识点
语言运用之对联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重、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
2、(投影)三、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1、A.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
B.上联:祖国山河好下联:神州面貌新
2、A.上联:静聆雨润绿草下联:笑看风拂红花
B.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
(老师小结拟写对联的要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拟写对联需要注意一下两点:
(投影)
①审清“出句”结构
②善于联想和想象。
六、结束语:同学们,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它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自勉联
6、在朗读品味中体会中国优秀的对联以其语言之奇、手法之妙和意蕴之美
《声律启蒙》我们齐读一下。
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
(投影:出示如下几副对联)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在朗读完成中强化对联知识。
(投影:书法艺术对联)
二、展示本节课将达成的学习目标:(投影)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下面我们再通过几个小练习巩固一下同学们对对联特点的掌握。
(出示投影:练习)
四、【讲解第二知识模块:鉴赏对联】
1、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投影)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
(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
2、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
(投影)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1)、“对”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2)、“联”内容相关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同学们再大声朗完善。(如果时间充足,就让学生去黑板,如果时间不够,直接让学生口头回答。)
【讲解第三知识模块:对对联】
1、其实对于对联,我们要想深入的鉴赏其神韵,还要亲自去对对联。(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事要躬行。)
(投影《声律启蒙》)《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1、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学生活动
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1、初步感知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
2、了解本课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学生从回答中了解对对子应该去“对”。
(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